二年级数学上册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 苏教版
浙江省财政局-南华大学招生网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1课时 连加、连减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1页例1及相关练习。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并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能灵活、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算理。
课件。
师:星期五下午学校进行社团活动,小巧
手社团的同学们准备做手工——折纸船。我们
一起去那儿看看他们折纸船的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
例1情境图)看,他们折了好多的
纸船啊!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提出: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1.连加问题。
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怎样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9+27+26。
师:怎样用竖式计算19+27+26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生1:
+
+
生2:
+
+
1
2
4
2
7
9
7
6
6
2
4
2
7
6
6
2
1
2
4
9
7
6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哪种更简捷?
小结: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列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更简便。
2.连减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试一试”:90-25-28=。
师: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师: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全班交流:
生1:
-
-
生2:
-
9
2
6
0
5
5
6
2
3
5
8
7
9
2
6
0
5
5
-
2
3
8
7
小结: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
式,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
过程更简便。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
么。
2.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交流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
3.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4.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式解答,集体讲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笔算
才能算出
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例1的情境图,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
比较简便
,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起来写比较方便。
第2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3页例2及相关练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
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计算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
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
养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难点: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
课件。
1.请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25+56+15= 90-22-25= 50-18-12= 38+42-33=
2.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请大家观察这四道算式,哪一个与其他算式不同?(38+42
-33)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
书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1)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剩多少只?)
(2)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8+42-33。
(3)师:想一想,怎样计算38+42-33呢?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38+42=80,再算80-33=47。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
-
3
4
8
3
4
8
2
0
3
7
全班学生展示交流:竖式怎样算的,明确先算加法,再连着写竖式算出得数。
小结:加减混合算式和连加、连减算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
数。
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试一试”。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60-38+40?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师:在算出减法得数22后,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方便一些?你是怎样想到口算的?
师:两位数
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口算内容。在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合算式里
,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出得数。
1.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行两小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2.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明白题意: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3.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中哪一步可以用口算。
4.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5.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吗?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加减
混合运
算。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并且在上节课学习
了连写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什么难点,因此,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提高
了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列
竖式计算也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效果较好。
第3课时 “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体变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6页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体变成同样多
”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
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变得“
同样多”。
2.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体变成同样多”的方法。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件,红色、蓝色的圆片。
1.比一比。
课件出示:一行苹果和一行桃,苹果8个,桃6个,一一对应地排列。
师:比较苹果和桃的个数,可以怎样说?
(教师用虚线把苹果分为6个和2个两部分。)
师:这里分成的6个,是和桃同样多的部分,2个是比桃多的部分。
2.说一说。
请小组内的小朋友观察图上两部分互相说一说:苹果比桃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师:苹果比桃多2个,桃比苹果少2个,还能换句话说吗?
3.引入新课。
师:比
较两种不同数量的物体,可以先找出同样多和多的两部分,直接看出多了多少或
少了多少。那么,怎样使
苹果和桃的数量同样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需要探究的内容。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3。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师: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
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红的8个,蓝的12个。
师:小朋友们比一比这两串彩珠的个数,谁的多?谁的少?
师:你是怎样看出多4个或少4个的?
师:现在知道芳芳的彩珠比小军多4个,小军的彩珠比
芳芳少4个。那么怎样让两串彩
珠变成同样多呢?请大家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再和同桌说一说
。
小组内讨论操作方法,小组长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汇报展示。
方法一:小军再穿4个彩珠,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方法二: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方法三:拿出芳芳穿的2个彩珠给小军,两串彩珠就同样多。
3.小结。
要使两串彩珠同样多,可以用“添补”“去除”“移多补少”这些方法来解决。
1.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
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2.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完成第(1)题。
让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
(2)完成第(2)题。
引导:这里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呢?
3.教材第8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鸡和鸭相比,谁的只数多?
(3)鸡卖掉多少只,剩下的只数就和鸭同样多?求卖掉多少只实际是求什么的只数?
(4)把算式填写完整。
4.教材第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要使两边花的盆数同样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注重
学生的操作与交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的目的
性明确。操作是解决本节问题的主要方法。如
何操作、怎样操作是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
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不宜过于引导。操作之前,教师提
出:想一想,再用圆片代替彩珠
摆一摆,使学生的操作有明确的目的。2.通过交流实现思维互补。不同
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
法有可能不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成果,掌握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
交流的
目的,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第4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8~9页例4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联系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
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
、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运算意义的理解,培
养有根据地
进行思考的能力,初步学会根据题意反思答案的合理性,不断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
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难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扑克牌、花片、课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
来玩“翻扑克牌”游戏,我们分成男、女生两队来
进行比赛,哪队翻到的牌的数大,哪队就赢。
要求:用几比几大说一说,几比几小说一说。
师:同学们刚才在游戏中都很认真,说得也很不
错。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师: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我们要用哪几个条件呢?
分析: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与小英有关。
师:你能根据已知条件,用花片把小华做的花朵数摆出来吗?
师:先摆谁的?
摆小华的花朵数摆到11个时提问:好了吗?(强调同样多)再摆3个(强调多3个)。
师:数一数,小华做了多少朵?
师:对照刚才摆花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做了多少朵呢?
学生列式计算口答:
11+3=14(朵)。
练习: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1)。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师:从图中找出与小平有关的信息。
师:你能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吗?
(先与同桌合作摆,再指名学生上台摆。)
强调:摆小平的花片的个数就是比11个再少3个。
列式(学生口答):11-3=8(朵)。
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练习: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2)。
2.我说你做(拍手游戏)。
(1)师拍5下,你们比老师多拍3下。
(2)师拍9下,你们比老师多拍4下。
(3)师拍10下,你们比老师少拍5下。
(4)师拍12下,你们比老师少拍6下。
1.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意,并解答。
2.拓展练习(课本变式题)。
先补充题目中缺少的问题和条件,再列式解答。
(1)小白兔拔了25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7个,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和小云帮助张爷爷浇花,小红浇了36盆花,__________________。小云
浇了多
少盆花? (第2题要求学生填出不同的条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联系加
、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
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
进行解答。 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
学会分析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
量关系的理解。在“想
想做做”练习题中不再出现摆花片这样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过程,但仍抓住已有的
条件让学
生明确是谁和谁在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怎样求,理清思路再让学生下笔列式计算。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1课时 连加、连减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1页例1及相关练习。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并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能灵活、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算理。
课件。
师:星期五下午学校进行社团活动,小巧
手社团的同学们准备做手工——折纸船。我们
一起去那儿看看他们折纸船的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
例1情境图)看,他们折了好多的
纸船啊!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提出: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1.连加问题。
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怎样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9+27+26。
师:怎样用竖式计算19+27+26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生1:
+
+
生2:
+
+
1
2
4
2
7
9
7
6
6
2
4
2
7
6
6
2
1
2
4
9
7
6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哪种更简捷?
小结: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列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更简便。
2.连减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试一试”:90-25-28=。
师: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师: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全班交流:
生1:
-
-
生2:
-
9
2
6
0
5
5
6
2
3
5
8
7
9
2
6
0
5
5
-
2
3
8
7
小结: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
式,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
过程更简便。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
么。
2.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交流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
3.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4.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式解答,集体讲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笔算
才能算出
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例1的情境图,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
比较简便
,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起来写比较方便。
第2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3页例2及相关练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
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计算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
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
养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难点: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
课件。
1.请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25+56+15= 90-22-25= 50-18-12= 38+42-33=
2.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请大家观察这四道算式,哪一个与其他算式不同?(38+42
-33)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
书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1)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剩多少只?)
(2)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8+42-33。
(3)师:想一想,怎样计算38+42-33呢?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38+42=80,再算80-33=47。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
-
3
4
8
3
4
8
2
0
3
7
全班学生展示交流:竖式怎样算的,明确先算加法,再连着写竖式算出得数。
小结:加减混合算式和连加、连减算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
数。
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试一试”。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60-38+40?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师:在算出减法得数22后,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方便一些?你是怎样想到口算的?
师:两位数
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口算内容。在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合算式里
,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出得数。
1.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行两小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2.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明白题意: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3.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中哪一步可以用口算。
4.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5.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吗?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加减
混合运
算。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并且在上节课学习
了连写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什么难点,因此,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提高
了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列
竖式计算也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效果较好。
第3课时 “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体变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6页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体变成同样多
”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
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变得“
同样多”。
2.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体变成同样多”的方法。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件,红色、蓝色的圆片。
1.比一比。
课件出示:一行苹果和一行桃,苹果8个,桃6个,一一对应地排列。
师:比较苹果和桃的个数,可以怎样说?
(教师用虚线把苹果分为6个和2个两部分。)
师:这里分成的6个,是和桃同样多的部分,2个是比桃多的部分。
2.说一说。
请小组内的小朋友观察图上两部分互相说一说:苹果比桃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师:苹果比桃多2个,桃比苹果少2个,还能换句话说吗?
3.引入新课。
师:比
较两种不同数量的物体,可以先找出同样多和多的两部分,直接看出多了多少或
少了多少。那么,怎样使
苹果和桃的数量同样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需要探究的内容。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3。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师: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
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红的8个,蓝的12个。
师:小朋友们比一比这两串彩珠的个数,谁的多?谁的少?
师:你是怎样看出多4个或少4个的?
师:现在知道芳芳的彩珠比小军多4个,小军的彩珠比
芳芳少4个。那么怎样让两串彩
珠变成同样多呢?请大家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再和同桌说一说
。
小组内讨论操作方法,小组长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汇报展示。
方法一:小军再穿4个彩珠,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方法二: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方法三:拿出芳芳穿的2个彩珠给小军,两串彩珠就同样多。
3.小结。
要使两串彩珠同样多,可以用“添补”“去除”“移多补少”这些方法来解决。
1.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
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2.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完成第(1)题。
让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
(2)完成第(2)题。
引导:这里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呢?
3.教材第8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鸡和鸭相比,谁的只数多?
(3)鸡卖掉多少只,剩下的只数就和鸭同样多?求卖掉多少只实际是求什么的只数?
(4)把算式填写完整。
4.教材第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要使两边花的盆数同样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注重
学生的操作与交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的目的
性明确。操作是解决本节问题的主要方法。如
何操作、怎样操作是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
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不宜过于引导。操作之前,教师提
出:想一想,再用圆片代替彩珠
摆一摆,使学生的操作有明确的目的。2.通过交流实现思维互补。不同
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
法有可能不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成果,掌握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
交流的
目的,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第4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8~9页例4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联系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
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
、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运算意义的理解,培
养有根据地
进行思考的能力,初步学会根据题意反思答案的合理性,不断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
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难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扑克牌、花片、课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
来玩“翻扑克牌”游戏,我们分成男、女生两队来
进行比赛,哪队翻到的牌的数大,哪队就赢。
要求:用几比几大说一说,几比几小说一说。
师:同学们刚才在游戏中都很认真,说得也很不
错。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师: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我们要用哪几个条件呢?
分析: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与小英有关。
师:你能根据已知条件,用花片把小华做的花朵数摆出来吗?
师:先摆谁的?
摆小华的花朵数摆到11个时提问:好了吗?(强调同样多)再摆3个(强调多3个)。
师:数一数,小华做了多少朵?
师:对照刚才摆花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做了多少朵呢?
学生列式计算口答:
11+3=14(朵)。
练习: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1)。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师:从图中找出与小平有关的信息。
师:你能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吗?
(先与同桌合作摆,再指名学生上台摆。)
强调:摆小平的花片的个数就是比11个再少3个。
列式(学生口答):11-3=8(朵)。
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练习: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2)。
2.我说你做(拍手游戏)。
(1)师拍5下,你们比老师多拍3下。
(2)师拍9下,你们比老师多拍4下。
(3)师拍10下,你们比老师少拍5下。
(4)师拍12下,你们比老师少拍6下。
1.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意,并解答。
2.拓展练习(课本变式题)。
先补充题目中缺少的问题和条件,再列式解答。
(1)小白兔拔了25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7个,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和小云帮助张爷爷浇花,小红浇了36盆花,__________________。小云
浇了多
少盆花? (第2题要求学生填出不同的条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联系加
、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
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
进行解答。 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
学会分析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
量关系的理解。在“想
想做做”练习题中不再出现摆花片这样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过程,但仍抓住已有的
条件让学
生明确是谁和谁在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怎样求,理清思路再让学生下笔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