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戒烟令
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
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
1、例2和例3)包括:同分数分
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1减几分之几。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理解算
理。
难点: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
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计算
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
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说教法:通过直观
、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讨论归纳,最后概括算
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
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鼓励学生
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
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灵
活
应对,巧妙地取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借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
冲突、智慧的碰撞。学
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
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
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充
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五、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六、说设计意图:
(一)、课前练习
教学中直接从主题图入手,进行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和
1与几分之几关
系的复习,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做铺垫。
铺垫一: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为抽象算理做铺垫;
铺垫二:1与几分之几的关系为例三1看做4个14即44做铺垫。
(二)、新课探究
1、同分母分数相加,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
能有利于调动学生
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既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也通过集体的智慧理清了算理。
2、同分
母分数相减,通过动画直观的看出图意,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完成结果的
计算和算理的掌握。让孩子们扮演
的新知主人翁的角色,能够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
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积极性。
3、1减几分之几,从算式意义入手,在理解了计算目的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新知,
让孩子们 顺理成章的理解解题过程和计算算理,从而规范了书写的格式。
(三)、巩固练习
第一部分通过摘苹果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做题兴趣,从而巩固本节课的
知识点。
第二部分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也让孩子们通过新学到的知识解决
(四)、小知识
课外知识的拓展。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喜欢)
云云和朵朵也非常喜欢吃 西瓜,妈妈就给他们买了又大又圆的大西瓜,(课件出
示主题图),全家人要一起吃西瓜,你们说怎样分 才比较公平(平均分),妈妈就采用了
你们的方法,把西瓜品均分成了8块。
2、课前复习
(1)复习1和几分之几的关系
看着又大又红的西瓜,老师忍不住想吃一块,占西瓜的几分之几?(18);
动画演示分西瓜的情景,你还能找到18吗?(找一个同学用手指指在哪);
你们能找到几个18?(8个);
八个18是几分之几?(88);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2)复习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
那你想吃几块,占它的几分之几?(如:38);
那38里有几个18?(3个)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1、出示云云和朵朵吃西瓜的块数,询问所占几分之几。
2、那你能看着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①云云和朵朵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③蛋糕还剩下多少?
……
3、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学分数加法(例1)
小组合作讨论:
28+18等于多少?
你们是怎么想的?
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云云吃了两块,朵朵吃了一块,一共吃了三块,占整个西瓜的38;
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
然后出示主题图,为了让孩子获得正确的印象,然后集体巩固算理。(填空)
[第一种思路停
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
进行分析的。显然,我们不能让学生
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如何让用第
一种方法思考问题的学生实现向第二种方法的飞跃呢?一
是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
用,二是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
学生
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借
鉴。]
相应习题巩固:
(1)看图计算
(2)直接说答案
2、教学分数减法(例2):
动画演示56中拿走26的情景,教师讲解图意,让孩子们列式,
设问:你知道答案吗是多少?
那你是怎么想的?
一个同学示范的说说,同桌交流
a、从5份中拿走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6
b、5个16减掉2个16还剩3个16,也就是36
相应的习题:
看谁做的有对又快(直接说答案)
3、教学例3:1减几分之几
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了算式意义的基础上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讨论得到
解题过
程和思路,从而理解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算示的意义:
a
、老师要从这一个圆中去掉他的14,那你能先找到他的14吗?让一个孩子
动手折纸(圆形),说说怎
样找到14的;
b、看来要想从一个圆中去掉他的14应该先将圆平均分成4份,那这个
圆可
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44);
c、那你会计算1-14吗?同桌讨论,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2)
1-45 提问:那这个算式中1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谁能说说解题过程
巩固练习1-26,1-79让学生动手写到练习本上,找两个孩子汇报
[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四)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帮农民摘苹果
对于说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2、生活中的分数计算
巧克力题(课本101页3题)
果汁题(102页4题)
(五)小知识
关于分数计算的起源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1=22=33=44(孩子回答随机书写)
1-14=44-14=34
1-45=55-45=15
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
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
计算(书本99-101页、例1、例2和例3)包括:同分数分
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1减几
分之几。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理解算
理。
难点: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
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计算
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
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说教法:通过直观
、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讨论归纳,最后概括算
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
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鼓励学生
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
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灵
活
应对,巧妙地取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借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
冲突、智慧的碰撞。学
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
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
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充
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五、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六、说设计意图:
(一)、课前练习
教学中直接从主题图入手,进行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和
1与几分之几关
系的复习,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做铺垫。
铺垫一: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为抽象算理做铺垫;
铺垫二:1与几分之几的关系为例三1看做4个14即44做铺垫。
(二)、新课探究
1、同分母分数相加,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
能有利于调动学生
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既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也通过集体的智慧理清了算理。
2、同分
母分数相减,通过动画直观的看出图意,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完成结果的
计算和算理的掌握。让孩子们扮演
的新知主人翁的角色,能够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
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积极性。
3、1减几分之几,从算式意义入手,在理解了计算目的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新知,
让孩子们 顺理成章的理解解题过程和计算算理,从而规范了书写的格式。
(三)、巩固练习
第一部分通过摘苹果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做题兴趣,从而巩固本节课的
知识点。
第二部分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也让孩子们通过新学到的知识解决
(四)、小知识
课外知识的拓展。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喜欢)
云云和朵朵也非常喜欢吃 西瓜,妈妈就给他们买了又大又圆的大西瓜,(课件出
示主题图),全家人要一起吃西瓜,你们说怎样分 才比较公平(平均分),妈妈就采用了
你们的方法,把西瓜品均分成了8块。
2、课前复习
(1)复习1和几分之几的关系
看着又大又红的西瓜,老师忍不住想吃一块,占西瓜的几分之几?(18);
动画演示分西瓜的情景,你还能找到18吗?(找一个同学用手指指在哪);
你们能找到几个18?(8个);
八个18是几分之几?(88);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2)复习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
那你想吃几块,占它的几分之几?(如:38);
那38里有几个18?(3个)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1、出示云云和朵朵吃西瓜的块数,询问所占几分之几。
2、那你能看着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①云云和朵朵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③蛋糕还剩下多少?
……
3、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学分数加法(例1)
小组合作讨论:
28+18等于多少?
你们是怎么想的?
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云云吃了两块,朵朵吃了一块,一共吃了三块,占整个西瓜的38;
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
然后出示主题图,为了让孩子获得正确的印象,然后集体巩固算理。(填空)
[第一种思路停
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
进行分析的。显然,我们不能让学生
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如何让用第
一种方法思考问题的学生实现向第二种方法的飞跃呢?一
是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
用,二是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
学生
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借
鉴。]
相应习题巩固:
(1)看图计算
(2)直接说答案
2、教学分数减法(例2):
动画演示56中拿走26的情景,教师讲解图意,让孩子们列式,
设问:你知道答案吗是多少?
那你是怎么想的?
一个同学示范的说说,同桌交流
a、从5份中拿走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6
b、5个16减掉2个16还剩3个16,也就是36
相应的习题:
看谁做的有对又快(直接说答案)
3、教学例3:1减几分之几
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了算式意义的基础上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讨论得到
解题过
程和思路,从而理解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算示的意义:
a
、老师要从这一个圆中去掉他的14,那你能先找到他的14吗?让一个孩子
动手折纸(圆形),说说怎
样找到14的;
b、看来要想从一个圆中去掉他的14应该先将圆平均分成4份,那这个
圆可
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44);
c、那你会计算1-14吗?同桌讨论,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2)
1-45 提问:那这个算式中1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谁能说说解题过程
巩固练习1-26,1-79让学生动手写到练习本上,找两个孩子汇报
[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四)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帮农民摘苹果
对于说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2、生活中的分数计算
巧克力题(课本101页3题)
果汁题(102页4题)
(五)小知识
关于分数计算的起源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1=22=33=44(孩子回答随机书写)
1-14=44-14=34
1-45=55-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