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路程_说课稿

别妄想泡我
727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6: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宝鸡文理学院怎么样-优秀广告词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5《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本 节内容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说学生情况

在学习 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独立解
答在一定时间内行多少米的问题,并 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速度、
时间、路程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 一定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及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
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意义,掌
握用复合单位表示“ 速度”,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抽象 出数学模型——解
释并说明数学模型——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
模型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学习
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并掌握“速度”的表示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2、主动探究,理解速度的含义3、解决问题,
探究三者关系;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我设计了“国庆节跟爸爸妈妈去旅游“这个场景,问:如果你 去北京旅游,
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但为下面理解速度的含义奠定基
础 ,而且也自然引入地进入第二环节。


2、主动探究,理解速度的含义;
我共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探究新知,理解含义,
首先让学生从图片上寻找 数学信息?从而
引出每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并重点理解汽车的速度70千米小时,要求学生理解
70千米表示什么,后面的小时又表示什么?并学会速度的读法和写法,再请学
生把飞机、自行车的速度 也用这样的写法表示。
最后归纳:像这样 “每分钟、每小时”都表示“单位时间”,这里的225< br>米、70千米、800千米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小结:我们把单位时间内
所行的路程叫 “速度”。
最后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关速度的例子。
这里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人类、动物界、 自然界等方面)让学生去观察,丰
富概念的内涵,逐步明确“速度”的含义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再了解速
度的写法,扩充“单位时间”的含义。
(2)理解速度单位所表示的意义,
了解速度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首
先课件出示习题,掌握速度的写法,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符号,谈谈自 己的感觉。
再引导学生认识到以前认识的单位都是一个量的,而这里是由两个量组合而成
的,既 然这些速度单位如此特别;那在生活中类似这样单位的写法有吗,你见过
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加深学生对
速度的理解;通过对 比交流,使学生了解速度是由两个量组成的的单位,从中感
受速度单位的特殊性及写法上的简洁性。同时 由点及面,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
复合单位,使知识得以扩充。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探究三者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它们之间还有别的关系吗?利用问题 一改编了两个问题,通过
学生自己解决,发现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这样的形式对学生 进
行指导,构建数量关系。总结归纳出三个数量关系后,又引导学生分析三个数量
关系,知道其 中的两个量,便可求出第三个量。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本环节共出示了两个练习,练习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分层训练,
并且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 感兴趣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的思考,轻松地练习,
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第一题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速度的含义,速度的写法;
第二题重点训练学生如何运用三个关系式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70 x 4= 280(米)
225 x 10= 2250(米)=2.25(千米)

速度x时间 =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5《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本 节内容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说学生情况

在学习 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独立解
答在一定时间内行多少米的问题,并 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速度、
时间、路程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 一定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及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
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意义,掌
握用复合单位表示“ 速度”,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抽象 出数学模型——解
释并说明数学模型——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
模型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学习
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并掌握“速度”的表示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2、主动探究,理解速度的含义3、解决问题,
探究三者关系;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我设计了“国庆节跟爸爸妈妈去旅游“这个场景,问:如果你 去北京旅游,
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但为下面理解速度的含义奠定基
础 ,而且也自然引入地进入第二环节。


2、主动探究,理解速度的含义;
我共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探究新知,理解含义,
首先让学生从图片上寻找 数学信息?从而
引出每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并重点理解汽车的速度70千米小时,要求学生理解
70千米表示什么,后面的小时又表示什么?并学会速度的读法和写法,再请学
生把飞机、自行车的速度 也用这样的写法表示。
最后归纳:像这样 “每分钟、每小时”都表示“单位时间”,这里的225< br>米、70千米、800千米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小结:我们把单位时间内
所行的路程叫 “速度”。
最后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关速度的例子。
这里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人类、动物界、 自然界等方面)让学生去观察,丰
富概念的内涵,逐步明确“速度”的含义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再了解速
度的写法,扩充“单位时间”的含义。
(2)理解速度单位所表示的意义,
了解速度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首
先课件出示习题,掌握速度的写法,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符号,谈谈自 己的感觉。
再引导学生认识到以前认识的单位都是一个量的,而这里是由两个量组合而成
的,既 然这些速度单位如此特别;那在生活中类似这样单位的写法有吗,你见过
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加深学生对
速度的理解;通过对 比交流,使学生了解速度是由两个量组成的的单位,从中感
受速度单位的特殊性及写法上的简洁性。同时 由点及面,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
复合单位,使知识得以扩充。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探究三者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它们之间还有别的关系吗?利用问题 一改编了两个问题,通过
学生自己解决,发现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这样的形式对学生 进
行指导,构建数量关系。总结归纳出三个数量关系后,又引导学生分析三个数量
关系,知道其 中的两个量,便可求出第三个量。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本环节共出示了两个练习,练习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分层训练,
并且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 感兴趣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的思考,轻松地练习,
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第一题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速度的含义,速度的写法;
第二题重点训练学生如何运用三个关系式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70 x 4= 280(米)
225 x 10= 2250(米)=2.25(千米)

速度x时间 =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提升网速的方法-建党节的由来


西安事变简介-教师们


大丫鬟剧情-暑假假期总结


建党节活动-威尔斯利学院


北京人民大学-埃及新闻


大学生安全教育-幼儿园教师论文


出国考察-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生命作文-证券公司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