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地址-西安中考成绩查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4-65页例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观察、
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图形;设计
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在观察、想象、操作、推
理与交流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
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
br>2.通在动手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平
行四边形
的高。
3.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学习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学习难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会画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量一量、看一看、移一移、画一画的教学环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
底和高,以评
价目标1。
2.能用直尺或三角尺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拉一拉、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点,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五个图形,哪一些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课件
出示:长方形、圆
、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师:那对于长方形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师:这里还有一个图形,大家认识吗?(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旧知识复习,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
件的动画演示自然由平行线过度
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
面平行四边形意义的教学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1.提供感性材料。
(评价目标1)
师: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a.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评价目标1)
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
的认识,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师:为什么你画的是平行四边形?
预设: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师:根据你想的,老师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请验证你想的,看看平行四边形是否有这
些特征?
③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特征。
④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
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
移一移: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经过测量
发现垂线段的长度都一样。说明平行四边
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教师去巡视一圈后指导学生) 在汇报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说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也相等。教师要及时总结:就
是两组对边分
别相等。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概括能力。
师小结:看来平行四边形真的有这些特征。
3.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评价目标1)
①学生尝试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现在我们对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认识了吧,如果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
想怎么说
?你们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大家一听就能明白是平行四边形。
②与书上的定义进行比较。
师
:(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你们想不想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读,教师板
书:两组对边分别平
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③师:那现在请验证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对吗?
4.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评价目标1)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什么样?想好了吗?下面三个图形中
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从这个图形里面找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
开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
点。通过问题的引领,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合
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适时的给予点
拨,以便于学生加以总结和概括。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评价目标2)
师:同学们,我们仔细来看刚才这位同学画的这两条线段,你觉得他画的这两条线段有
什么特点?
2.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示范画高。 (评价目标2)
师:同学们,从平行四边形
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就是平行四边
形的的一条高。与高垂直的两条边叫做底。
师:画上垂直符号。
3.画一画。 (评价目标2)
还以这条边为底,可以作多少条高?那你能画一条高吗?
4.练习。 (评价目标2)
师: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刚才我们画了这一组对边的高,你能画另一组对边上的高
吗? <
/p>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在学习活动中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与理解。)
(三)平行四边形易变形
1.拼一拼。 (评价目标3)
师:现在大家对平行四边形有更深的认识了,你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指导学生利用学具拼平行四边形。
2.看一看。 (评价目标3)
师:为什么用同样的材料,做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却不一样呢?
3.揭示特征。
(评价目标3)
师:看来平行四边形有一个特点,是容易变形的。(板书: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易
变形))
4.解释原因。 (评价目标3)
师:动一动自己拼好的平行四边形,仔细观察在动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
师:原来在动的过程中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才容易变形啊!
5.应用特征。
(评价目标3)
师:请看大
屏幕,为什么这
些要做成平行四
边形,看来生活
中对于平行四边
形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评价目标1、2)
学生独立完成,并将画出的底和高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比较。
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 (评价目标3)
组织同学利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再由教师进行演示。
四、课堂小结
教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今
天你学到什么吗?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学习目标检测】
1.分别画出下面图形的高,并标明它的底。
2.判断。
(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
(案例提供:天桥区实验小学 高艳杰)
梯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6页例3
【课程标准描述】
认
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
形和梯形的关系。理
解梯形的特征,并会画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
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的过程中,加深对梯形概念的理解,会画梯形的高。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操作活动,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以评价目
标1。
2、能用直尺或三角尺会画梯形的高,以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游戏激趣。
教师: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
猜图形的游戏。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
学书盖住了。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4-65页例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图形;设计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在观察、想象、操作、推<
br>理与交流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通在动手画一画,加深对平
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平
行四边形的高。
3.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学习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学习难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会画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量一量、看一看、移一移、画一画的教学环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
底和高,以评
价目标1。
2.能用直尺或三角尺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拉一拉、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点,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五个图形,哪一些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课件
出示:长方形、圆
、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师:那对于长方形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师:这里还有一个图形,大家认识吗?(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旧知识复习,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
件的动画演示自然由平行线过度
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
面平行四边形意义的教学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1.提供感性材料。
(评价目标1)
师: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a.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评价目标1)
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
的认识,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师:为什么你画的是平行四边形?
预设: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师:根据你想的,老师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请验证你想的,看看平行四边形是否有这
些特征?
③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特征。
④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
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
移一移: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经过测量
发现垂线段的长度都一样。说明平行四边
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教师去巡视一圈后指导学生) 在汇报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说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也相等。教师要及时总结:就
是两组对边分
别相等。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概括能力。
师小结:看来平行四边形真的有这些特征。
3.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评价目标1)
①学生尝试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现在我们对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认识了吧,如果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
想怎么说
?你们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大家一听就能明白是平行四边形。
②与书上的定义进行比较。
师
:(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你们想不想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读,教师板
书:两组对边分别平
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③师:那现在请验证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对吗?
4.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评价目标1)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什么样?想好了吗?下面三个图形中
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从这个图形里面找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
开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
点。通过问题的引领,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合
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适时的给予点
拨,以便于学生加以总结和概括。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评价目标2)
师:同学们,我们仔细来看刚才这位同学画的这两条线段,你觉得他画的这两条线段有
什么特点?
2.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示范画高。 (评价目标2)
师:同学们,从平行四边形
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就是平行四边
形的的一条高。与高垂直的两条边叫做底。
师:画上垂直符号。
3.画一画。 (评价目标2)
还以这条边为底,可以作多少条高?那你能画一条高吗?
4.练习。 (评价目标2)
师: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刚才我们画了这一组对边的高,你能画另一组对边上的高
吗? <
/p>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在学习活动中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与理解。)
(三)平行四边形易变形
1.拼一拼。 (评价目标3)
师:现在大家对平行四边形有更深的认识了,你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指导学生利用学具拼平行四边形。
2.看一看。 (评价目标3)
师:为什么用同样的材料,做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却不一样呢?
3.揭示特征。
(评价目标3)
师:看来平行四边形有一个特点,是容易变形的。(板书: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易
变形))
4.解释原因。 (评价目标3)
师:动一动自己拼好的平行四边形,仔细观察在动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
师:原来在动的过程中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才容易变形啊!
5.应用特征。
(评价目标3)
师:请看大
屏幕,为什么这
些要做成平行四
边形,看来生活
中对于平行四边
形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评价目标1、2)
学生独立完成,并将画出的底和高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比较。
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 (评价目标3)
组织同学利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再由教师进行演示。
四、课堂小结
教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今
天你学到什么吗?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学习目标检测】
1.分别画出下面图形的高,并标明它的底。
2.判断。
(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
(案例提供:天桥区实验小学 高艳杰)
梯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6页例3
【课程标准描述】
认
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
形和梯形的关系。理
解梯形的特征,并会画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
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的过程中,加深对梯形概念的理解,会画梯形的高。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操作活动,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以评价目
标1。
2、能用直尺或三角尺会画梯形的高,以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游戏激趣。
教师: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
猜图形的游戏。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
学书盖住了。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