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西师版

余年寄山水
860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6: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王隽逸-护照号码查询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西师版)
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
容】 四年级上册第74页例1、例2,第75页上的课堂活动及练习十
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
理解。 3.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教
学重点】 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
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秋天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迷人!下面
让我们走进 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课件播放主题图中的
图片) 教师:根据这些图片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
生可能回答: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 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收了231
吨脐橙,每吨大约要32个筐装,一共要多少个筐?有500棵梨树,
平均每棵收梨25kg, 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课件一一出示这些问
题)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思考后,分别指名
学生列式。(课件依次显示算式) 教师: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
位 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
算。(板书课题: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 算。)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
知 1.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探究例1,明确算法 (课
件出示例1放大图) 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苹果园,看一看刚才同
学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 :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
棵苹果树?为什么列式为400×30? 学生:因为有30个400棵。 教
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
法。 比如: 学生1:因为400×3得12个百,就是1200;4 00×30
的得数是400×3的10倍,所以是1200×10=12000。 学生2:先用
4×3得12;400×30的和积是4×3的1000倍,所以是12×1000=
12000。 学生3:先用4×3=12,然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
就在积12的末尾添上3个0,就是12 000。 教师小结这肯定这三
种做法,同时课件显示: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 br>三种做法,你认为哪种做法更直接一点,更简便一点? 学生比较后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得出第三种做法更简便。(课件闪烁第三种算法) 教师:其实整百数
乘整十数的口算,都可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
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课堂活动,及时
巩固 ①75页课堂活动第1题:口算。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75页
课堂活动第1题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完成
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课件显示答案) ②75
页课堂活动第2题:对口令。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
游戏。课件上显示算 式,你们口算出结果。(课件出示游戏要求)(以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全班同学评判) 课件出示算式,学生口算后出
示答案。(算式可用76页练习十四1题) 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1)
探究例2 教师:请大家用继续用上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几道题,把
结果写在练习本上。(课件出示例2)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
说是怎样计算的。(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从
这三个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学生结合课件
提示观察并思考。完成后指名学生结合课件汇报,课件同步显示答案。
(2)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变化规
律? 学生组织语言后汇报,教师用课件显示变化规律(略。) (3)
及时巩固 (课件出示)根据24×3 =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240×3=、240×30=、240×300=。 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显示答案)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
第2、3、4题,做完后校对答案。(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四、课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75页例3和议一
议,第76页上的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四第5-10题。【教学目标】 1.掌
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 2.借助已有知
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3.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估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数字特点及实际需
要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
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并注明“桃园
里有桃树64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 教师:同学们,今天让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我们继续走进丰收的果园。你能估算一下这个桃园大约能收桃多少千
克吗?怎样列式? 学生:64×48。(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怎样估
算? 学生:把64看作60,把48看作50, 因为60×50=3000,所
以桃园大约能收桃3000千克。(课件同步显示估算方法及结果) 课
件出示:桃园里有桃树64棵变为647棵。 教师:估算一下桃园大约
能收桃多少千克,又怎样列式? 学生:647×48。(课件显示算式) 教
师:现在又该怎样估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
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估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
知 1.探究例3 (1)讨论交流 教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准备如何
对647×48进行估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发
现不同做法,并确定好发言顺序。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1:
可以把647看作600,48看作50,约等于30000千克。 学生2:可
以把647看作650,48看作50,约等于32500千克。 (学生汇报时,
课件同步显示估算方法及答案) (2)总结方法 教师:这种估算方
法和前面学习的估算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估算
都是把不 是整十、整百数看作接近这个数的整十、整百数来算。(课
件显示)同时教师强调写结果时要用“≈”, 表示这是一个近似值。
(3)比较算法 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
中,你更喜欢哪种估算方法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展开讨论,反
馈交流情况。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1:第一种,因为这样
算很简便。 学生2:第一种,因为把第一个数看小,把第二个数看
大,更接近准确答案。 …… 2.探究议一议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
讨一个问题,怎样估算45×496? 引导学生提出多种估算方法:把
45年作50或40,把496看作500。(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并用课
件展示这两种估算方法) 教师:估算出结果,看相差多少? 学生估
算出结果分别是25000和20000,相差5000。(课件显示结果) 教师:
怎样会差异那么大呢? 引导学生得出:由于45看成40和50都相差
5,把45看成 40来算少算了5个500,就是2500;把45看成50来
算多算了5个500,就是2500,所 以两种结果相差5000。 教师:我
们在进行估算时,有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 估
算。比如下面这个题目,你认为采用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呢?为什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课件出示:动物园每张门票45元,496个小朋友去参观,大约需要
准备多少钱呢? 引导学 生讨论出用第一种估算方法好(课件显示),
因为第一种方法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一点,这样估算出来的 结果肯定
大于45×496的积,还有多余的一点钱,以备他用。 教师:我们在
进行估算时, 可以灵活地选择估算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实
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课件显 示) 三、练习提高,
加深理解 指导学生完成76页课堂活动1、2题。(课件依次出示题目
及答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
作业 练习十四5-10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78、79页
上的例l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
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 2.能应用所 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
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
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第二个因数
十位时积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
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1.口算。(课件出示
题目及答案) 123×2=、123×30=、324×7=、324×20=、112×4=、
112×30=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
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23×32 24×27 指名两名学生
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集体评议。 教师:怎样笔
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导学生说出: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
别去乘第一个 因数;乘到哪一位,积就从那一位写起;哪一位乘得的
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 积加起来。(课件
显示)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来探究三位
数乘两位 数。(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二、探究
例1,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
我们继续走进丰收的果园。从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
些数学问题? 学生1:张阿姨32时共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学生2:
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以上两个问
题) 2.初步尝试 (1)尝试口算 教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123×32。(课件显示算式并板书) 教
师:如果要口算123×32,你觉得该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
以先口算123×2 =246,再口算123×30=3690,再把246+3690=3936。
(2)尝试笔算 教 师:是不是感觉口算起来很困难?也容易出错?如
果数字再大一些,我估计就有同学吃不消了。为了让计 算更准确,通
常我们用竖式来进行计算。你能仿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用竖立计
算123×3 2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让
学生同桌或小组进行交流。 教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
讲讲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学生汇报时重点让 学
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怎样写,最后又怎么办。(课件
显示结果) (3)探讨难点 教师:其实啊用竖式计算123×32和我
们刚才口算123×32有相似之处,都是 把123×32拆成两个部分来计
算,先算123×2,再算123×3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只不
过用竖式计算第二步123×30的时候,积的写法有所不同。请大家仔
细看一看**同 学刚才所列的坚式,123×30这一步,积是怎样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计 算123×30这一步时,
由于第二个因数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与123个位上的3相乘,就得9个十,也就是90,所以9应写在十位上,个位的0省略不写,
因为9写在十位上就已经能表 示9个十了。也就是说123×30的积要
从十位写起。 3.再次尝试 教师:现在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一
下第2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二),完成后指名上台汇 报,重
点说说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课件显示第二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 4.
总结算法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你
觉得它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一样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样,只
是多乘一位。 教师:那三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同桌
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 二个因数的各个
数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积就从那一位写起;哪一位
乘得的积满 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课件显示,学生齐读) 5.提炼数量关系 教师:刚才解决这两个数
学问题,用到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1:每时采摘的千克数
×时间=一共采摘的千克数。 学生2:每天包装的筐数×时间=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共包装的筐数 教 师:其实啊这两个问题都是与做工有关的问题,每
时采摘的千克数和每天包装的筐数都是工作效率,那么 能不能把两个
数量关系合并成一个通用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数量
关系都可以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课件显示) 三、练
习提高,加深理解 1.数学书79页课堂活动(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
独立完成,完成 后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可让学生边板书边汇报;
也可指名4名学生板演,完成后结合竖式介绍自己 的算法。) 2.数学
医院(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判断后,说出错在哪里,应
怎样改正。 3.数学书81页练习十五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答案。(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80页例2,
议一议及课堂活动1题,和2题前两小题,练习十五第3-5题。 【教
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末尾有
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初步 感受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
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
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因数末
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末尾0的
处理方法及其余数位的对齐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
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口
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20×40= 18×20= 16×50
= 240×3= 100×10= 300×20= 400×30= 150×10= 汇报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
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二、引导
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例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读懂题
意,列出算式 教师:你从题目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 学生:获取的信息有……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
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王叔叔家到果园的路程=每分行的米数×时< br>间,列式为240×30。(课件显示数量关系和算式。) (2)引发思考,
类推算法 教师:你打算怎样来计算240×30?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
交流后汇报。 学生1:可以口算,先用24×3=72,然后看因数中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共有两个0,就在72的后面添上2个0得7200。 学生2:还是先用
24×3=72,2 40×30比24×3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2个因数
扩大了10倍,积就要扩大100倍,72 扩大100就是7200。 学生汇
报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以上两种口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非
常聪明,用口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要笔算240×30,该怎样用
竖式计算呢?请同学们 在练习本上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
视指导,重点发现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为后面汇报交流挑选典型做
法。 (3)汇报展示,碰撞思维 指名学生上台汇报思考过程及结果,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竖式计算方法(学生边板书边解说): 教师: 这
道题和我们昨天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什么不同?以上两
种算法哪种更简便?为什么 可以这样来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昨天
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末尾没有0;第二种算法简 便;
第二种做法是把240×30看成24×3,两个因数都缩小了10倍,积
就会缩小100 倍,要得到240×30的积,就要把24×3的积72扩大
100倍,也就是在72的后面添上两个0 。 (4)教师点拨,理解算法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到第二个竖式(教师边解说,边板书),240 ×30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用红色粉笔画竖虚线将两个因数末尾的
0与前面的24和3 分隔开来),在计算的时候我们把它看成24×3(写
24×3的竖式),算出积是72(板书),72 是24×3的积,要得到240×30
的积怎么办呢?(在旁边板书240×30的竖式)想24―24 0扩大了
10倍,3―30也扩大了10倍,积就要扩大100倍,就要在72的后面
添上两个 0,就是7200(板书)。 教师边点拨边板书如下: 教师: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怎样用竖式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
位数的乘法? 学生 讨论后汇报: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乘法,只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 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4)及时巩固,运用算法 ①
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题的第1小题:230×40。 学生独立完成后,
课件显示用竖式计 算的方法,全班核对,同时结合竖式帮助学生梳理
算法。教师强调由于计算的时候只计算了23×4所以 只需要把23×4
的数位对齐就行。(课件显示温馨提示) ②教师:我们继续挑战,算
一算: 380×87(课件出示题目)。请大家想一想,计算的时候我们只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 享
需要计算多少乘多少?写竖式时数位怎样对?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
计算时只需要计算38 ×87,所以只需要把380中的前两个数字38和
87的数位对整齐既可,380后面0不对数位。(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学
生弄清楚怎样对齐数位后,再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学生上台边板演
边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课堂活动。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
师:同学们学得不错,已经掌握了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
(课 件出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本上解决这道题,看一看
有几种写竖式的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34×386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两
种计算方法的异同。 (3)汇报展示,释疑解惑 指名不同竖式写法
的同学到台上汇报,学生汇报时边汇报边板书。 学生汇 报后,教师
小结并用课件展示两种不同的竖式写法,并组织全班交流:两种列竖
式的方法,哪种 更简便,为什么?(课件显示提问) 引导学生小结:
如果按书写顺序,一般会写成34×386,但如 果写成386×34会更符
合大家的计算习惯,在最后求和时,只是两个数相加,而第一种是三
个相加,所以,第二种写法计算起来更加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课
件闪烁第二种做法。) (4)尝试计算,再次加深 用竖式计算:43×835。
(课件出示题目及简便的竖式写法) 做完后结合课件核对答案。 三、
练习提高,加深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3题,教师巡视指
导。最先完成的6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今天
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与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4-5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页例3,
课堂活动2题后两题,练习十五第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
生掌握因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会正确计
算。 2.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
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时的进位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准备学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
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20×30= 40×50=
30×400= 20×130= 240×30= 300×70= 410×20= 70×120=
开火车的形式完成。 2.估算下面各题,并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估
算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209×32≈ 472×19≈ 568×39≈ 分别指
名估算,并说说怎样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题
目) 550×70 29×420 34×216 抽三名学生板演,完成后集体评议。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探究例3 (1)读懂题意,列出算式 教
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1:我
知道了列车每时要行驶108km,需要行驶18时。 学生2:问题就是
求水果基础到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
式吗? 学生列式:108×18。(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
式? 教师不用强调“速度×时间= 路程”的数量关系,只要理解每
时行驶108km,求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就是求18个108km的和就 可以了。
(2)尝试计算,探讨算法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这个题。完成后,抽一
名学生到台上 边板演边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指导,集体评
议。(课件显示答案) 教师:你们是这样计算的吗?在用竖式计算这
道题时大家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108的中间是0。 教师:那
该怎么算?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竖式讨论 :
108×18,用8去乘108时,8乘8等于64,向十位进6,8乘0等于
0,加上进上 来的6,在十位上写6,但8去乘1时得到8个百,就对
应着百位写8,注意不要把8写在十位上了。用 18的1去乘108时,
注意1乘1要对应着向千位写,切不可写在百位上。 2.探究行程问
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师:这是一个关于行程的问题,大家知道
列车每小时 行的千米数叫什么?行驶的18时叫什么?所求的水果基
地到广州的铁路长又叫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 样的数量关系? 引
导学生小结:速度×时间=路程。(课件显示) 三、练习提高,加深
理解 1.课件出示第80页“课堂活动”第2题后面两个题。 学生独
立完成,再集体交流算法。 2.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2页第7题。 教
师:请你当医生诊断这几道题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你改正过来。
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课件显示答案及改正方法) 教师小结:哪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位相乘满几十,要注意向前一位进几, 并且在计算前一位时一定要注
意加上进位的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用另一个因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时,要注意十位或百位上的数该怎样处理。 3.在作业本上完成教科
书第82页第6、8、9、10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4页的例1及课堂活
动,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能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做工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解题思路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准备学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三< br>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都应用得相当
广泛。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 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准备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课件再出
示:6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150m,一天一共铺多
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集体订正。(课件显示算
式及答案) 2.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将准备题变成例1。 6台铺
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150m,40天可以完成 任务。这条
公路长多少千米?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
本上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展示汇报,
全班交流 分别指名不同做法的学生汇报,全班评判: 学生1:
150×6×40=900×40=36000(m)=36km 学生2:150×40×6=6000×6
=36000(m)=36km (3)探讨算法,加深理解 教师结合课件让学生
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师 :用到第一种
解法的同学,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第二步呢?
最后还要注 意什么? 学生:(略)。 教师:用到第二种解法的同学,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第一步算的是…第二步 呢?同样最后要注意什
么? 学生: (略)。 3.小结提升。 教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
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分析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再根 据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最后
根据这个思路完成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4.课堂活动。 多媒体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要解决
的问题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
计算。 学生完成后,教师结合课件让学生说说两种不同做法的解题
思路(略)。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
些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第2题。 指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
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讨论:题目中的“一共有18辆车? 一个月(30
天)能运多少吨矿石?”是否有用,为什么,再具体思考问题的解决
办法。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5页上的例2及课堂
活动,练习十六第3~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能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 问题,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获得一些价值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 习兴趣。 【教学
重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
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2、课堂活动
的情境图)、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准备学习 教
师:前一节课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节
课我们继续研究。(板书课 题:解决问题(二)。) 二、引导探究,学
习新知 1.探究例2。 课件出示例2。 (1)读懂题意,理清思路 教
师:你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
答(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这是一个典
型的行程问题,要 求该市至北京的铁路长就是求什么?(生:路程)
求路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生:路程=速度×时间)也 就是说求路程
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题目中有没有告诉?(生:必须知道速度和时间,
列车行驶的 速度题目中已经告诉是102千米时,行驶的时间没有告
诉,要根据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来计算。)所以 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生:先求时间,再求路程。)(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闪烁或显示相应内容)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教师:解题的 思
路已经清晰了,现在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同学们独立列式
计算并小组内交流做法。 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完成后指名上
台汇报展示(可让学生拿作业本到视频台上展示;也可让学生上 台边
板书,边介绍自己的做法。):24-8+13=29(h)、102×29≈3000(km) 。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另外提醒学生注意最后
的结果应估算,要用约等 号。 (3)小结提升,明确步骤 教师:通
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怎样的步骤来解决问题? 引导 学生说出:
先要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分析解决问题所必须条件,确定
解决问题的思路 ,最后根据这个思路列式计算并解答。(可引导学生
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小结为:一找(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二定,(分析
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三列(列出算式);四解答(计算并写答
语)。 2.课堂活动。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
要解决这 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告诉了吗?如果没
有告诉分别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并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
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完成后指名不同做法
的学生汇报,汇报时按如下顺序汇报: 学生 1:要求李阿姨一家3
人去内蒙古草原比去海南三亚要多花多少钱,必须知道去海南三亚要
花多 少钱和去蒙古草原要花多少钱。这两个条件题目中都没有告诉,
可以根据蒙古草原5日游价格:1280 元人,求出去蒙古草原要花多
少钱;根据海南三亚5日游价格:980元人,求出去海南三亚要花
多少钱。所以,这道题要先分别算出去内蒙古草原和海南三亚要花多
少钱,再算多花多少钱。列式为: 1280×3-980×3=900(元)。1280×3
算的时去蒙古草原要花的钱,980×3算的 是去海南三亚要花的钱,
最后相减算的是去蒙古草原比海南三亚多花的钱。 学生2:我是这
样 想的,要求李阿姨一家3人去内蒙古草原比去海南三亚要多花多少
钱,必须知道每个人多花多少钱和一共 有几人,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一
共有3个,就需要先算出每个要多花多少钱,根据去蒙古草原和海南
三亚的价格就可以求出每个人要多花的钱。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要先
求每个人多花的钱,再求3个人多 花的钱。列式为:(1280-980)×3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900 (元),(1280-980)算的是每个人多花的钱,再乘3算的是3
个人多花的钱。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分别板书如下:
1280×3-980×3 =3840-2940 =900(元) (1280-980)×3 =
300×3 =900(元)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是怎样思考的,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三、练习提高、加深理解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十六第3题。(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闪烁或显示相应内容,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并汇报。 2.指导学生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根
据学生的回 答闪烁或显示相应内容,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全班交
流。 四、课堂小结 教师: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
生交流回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5~7题。 解决第7小题时,
注意指导学生计算从2008年8月8日到8月24日中间经历的时间:
24 -8+1=17(天)。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8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
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三位数
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
整理和复习,培养 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
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数学 知识的习惯和
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等计算
方法的联系,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具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
识,沟通联系 1.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小
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交流,完成后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
报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2.结合以上知识整理,边整理知识,边完成
数学书88页1-4题。(课件依次出示以下各题及答案) (1)出示教
科书第88页第1题。 抽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最后让学生说
说怎样口算 最简便,引导学生说出:整百数乘整十数,只把0前面的
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 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
个0。(课件显示) (2)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2题。 指名学生口
答 ,并说出估算方法,教师用课件显示相应内容。最后让学生说说三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 (3)完成教科
书第88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可指名上台板演),课件显示
答案,学生核对,并让学生说说每个题计算的时候要注意 什么?(学
生汇报后,课件显示计算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4题。 先
分别让活 到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相应内容),再
列式计算并汇报,教师板书。计算时注意提醒 学生怎样算简便。 二、
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1、2题。(课件出示题
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评议。第2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
积的变化规律。(课件显示规律) 2.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4题。(课
件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教师:你
是怎样估算他们大约走了多少米的? 学生1:我把187看成200,32
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000m。 学生2:我把187看成200,
32不变,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400m。 学生3:我把187看成190,
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5700m。 (课件展示以上三种估
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5题。(课件出示题目及估算方法)
学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
都可以。 三、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思考
题。 教师:请认真看图、审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觉得运费的多少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运费少和路程有关。
学生2:运费少还和运的质量有关。(课件显示:与运费少相关的因
素) 教师:分组讨论一下,往哪些仓库运费用会少一些?为什么? 学
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如果把粮食运往3
号和4号仓库,则运量大 ,费用肯定多。所以应把粮食往1号或2号
仓库运输费用会少些。(课件显示) 教师:看来只要计算出 运往1号
仓库和2号仓库的总运量,就可以比较出谁了运费更少。怎样计算总
运量呢? 学生: 运输量可以用“运输吨数×路程”来计算。(如期学
生不能说出,则由教师告知学生。)(课件显示) 教师:现在请同学
们按这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1:如果运到1号仓库,总运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学生 2:如果运到2号仓库,总运量是50×10+30×10+20×20=1200。
所以运往2号仓库 运费最少。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整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89页3题,90
页6、7、8题。 六、课外阅读 数学书91-92页:你知道吗?――奇
妙的乘法。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西师版)
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
容】 四年级上册第74页例1、例2,第75页上的课堂活动及练习十
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
理解。 3.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教
学重点】 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
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秋天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迷人!下面
让我们走进 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课件播放主题图中的
图片) 教师:根据这些图片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
生可能回答: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 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收了231
吨脐橙,每吨大约要32个筐装,一共要多少个筐?有500棵梨树,
平均每棵收梨25kg, 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课件一一出示这些问
题)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思考后,分别指名
学生列式。(课件依次显示算式) 教师: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
位 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
算。(板书课题: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 算。)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
知 1.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探究例1,明确算法 (课
件出示例1放大图) 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苹果园,看一看刚才同
学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 :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
棵苹果树?为什么列式为400×30? 学生:因为有30个400棵。 教
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
法。 比如: 学生1:因为400×3得12个百,就是1200;4 00×30
的得数是400×3的10倍,所以是1200×10=12000。 学生2:先用
4×3得12;400×30的和积是4×3的1000倍,所以是12×1000=
12000。 学生3:先用4×3=12,然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
就在积12的末尾添上3个0,就是12 000。 教师小结这肯定这三
种做法,同时课件显示: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 br>三种做法,你认为哪种做法更直接一点,更简便一点? 学生比较后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得出第三种做法更简便。(课件闪烁第三种算法) 教师:其实整百数
乘整十数的口算,都可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
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课堂活动,及时
巩固 ①75页课堂活动第1题:口算。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75页
课堂活动第1题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完成
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课件显示答案) ②75
页课堂活动第2题:对口令。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
游戏。课件上显示算 式,你们口算出结果。(课件出示游戏要求)(以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全班同学评判) 课件出示算式,学生口算后出
示答案。(算式可用76页练习十四1题) 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1)
探究例2 教师:请大家用继续用上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几道题,把
结果写在练习本上。(课件出示例2)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
说是怎样计算的。(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从
这三个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学生结合课件
提示观察并思考。完成后指名学生结合课件汇报,课件同步显示答案。
(2)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变化规
律? 学生组织语言后汇报,教师用课件显示变化规律(略。) (3)
及时巩固 (课件出示)根据24×3 =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240×3=、240×30=、240×300=。 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件显示答案)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
第2、3、4题,做完后校对答案。(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四、课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75页例3和议一
议,第76页上的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四第5-10题。【教学目标】 1.掌
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 2.借助已有知
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3.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估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数字特点及实际需
要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
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并注明“桃园
里有桃树64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 教师:同学们,今天让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我们继续走进丰收的果园。你能估算一下这个桃园大约能收桃多少千
克吗?怎样列式? 学生:64×48。(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怎样估
算? 学生:把64看作60,把48看作50, 因为60×50=3000,所
以桃园大约能收桃3000千克。(课件同步显示估算方法及结果) 课
件出示:桃园里有桃树64棵变为647棵。 教师:估算一下桃园大约
能收桃多少千克,又怎样列式? 学生:647×48。(课件显示算式) 教
师:现在又该怎样估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
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估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
知 1.探究例3 (1)讨论交流 教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准备如何
对647×48进行估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发
现不同做法,并确定好发言顺序。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1:
可以把647看作600,48看作50,约等于30000千克。 学生2:可
以把647看作650,48看作50,约等于32500千克。 (学生汇报时,
课件同步显示估算方法及答案) (2)总结方法 教师:这种估算方
法和前面学习的估算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估算
都是把不 是整十、整百数看作接近这个数的整十、整百数来算。(课
件显示)同时教师强调写结果时要用“≈”, 表示这是一个近似值。
(3)比较算法 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
中,你更喜欢哪种估算方法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展开讨论,反
馈交流情况。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1:第一种,因为这样
算很简便。 学生2:第一种,因为把第一个数看小,把第二个数看
大,更接近准确答案。 …… 2.探究议一议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
讨一个问题,怎样估算45×496? 引导学生提出多种估算方法:把
45年作50或40,把496看作500。(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并用课
件展示这两种估算方法) 教师:估算出结果,看相差多少? 学生估
算出结果分别是25000和20000,相差5000。(课件显示结果) 教师:
怎样会差异那么大呢? 引导学生得出:由于45看成40和50都相差
5,把45看成 40来算少算了5个500,就是2500;把45看成50来
算多算了5个500,就是2500,所 以两种结果相差5000。 教师:我
们在进行估算时,有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 估
算。比如下面这个题目,你认为采用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呢?为什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课件出示:动物园每张门票45元,496个小朋友去参观,大约需要
准备多少钱呢? 引导学 生讨论出用第一种估算方法好(课件显示),
因为第一种方法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一点,这样估算出来的 结果肯定
大于45×496的积,还有多余的一点钱,以备他用。 教师:我们在
进行估算时, 可以灵活地选择估算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实
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课件显 示) 三、练习提高,
加深理解 指导学生完成76页课堂活动1、2题。(课件依次出示题目
及答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
作业 练习十四5-10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78、79页
上的例l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
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 2.能应用所 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
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
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第二个因数
十位时积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
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1.口算。(课件出示
题目及答案) 123×2=、123×30=、324×7=、324×20=、112×4=、
112×30=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
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23×32 24×27 指名两名学生
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集体评议。 教师:怎样笔
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导学生说出: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
别去乘第一个 因数;乘到哪一位,积就从那一位写起;哪一位乘得的
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 积加起来。(课件
显示)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来探究三位
数乘两位 数。(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二、探究
例1,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
我们继续走进丰收的果园。从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
些数学问题? 学生1:张阿姨32时共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学生2:
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以上两个问
题) 2.初步尝试 (1)尝试口算 教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123×32。(课件显示算式并板书) 教
师:如果要口算123×32,你觉得该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
以先口算123×2 =246,再口算123×30=3690,再把246+3690=3936。
(2)尝试笔算 教 师:是不是感觉口算起来很困难?也容易出错?如
果数字再大一些,我估计就有同学吃不消了。为了让计 算更准确,通
常我们用竖式来进行计算。你能仿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用竖立计
算123×3 2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让
学生同桌或小组进行交流。 教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
讲讲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学生汇报时重点让 学
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怎样写,最后又怎么办。(课件
显示结果) (3)探讨难点 教师:其实啊用竖式计算123×32和我
们刚才口算123×32有相似之处,都是 把123×32拆成两个部分来计
算,先算123×2,再算123×3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只不
过用竖式计算第二步123×30的时候,积的写法有所不同。请大家仔
细看一看**同 学刚才所列的坚式,123×30这一步,积是怎样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计 算123×30这一步时,
由于第二个因数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与123个位上的3相乘,就得9个十,也就是90,所以9应写在十位上,个位的0省略不写,
因为9写在十位上就已经能表 示9个十了。也就是说123×30的积要
从十位写起。 3.再次尝试 教师:现在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一
下第2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二),完成后指名上台汇 报,重
点说说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课件显示第二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 4.
总结算法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你
觉得它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一样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样,只
是多乘一位。 教师:那三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同桌
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 二个因数的各个
数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积就从那一位写起;哪一位
乘得的积满 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课件显示,学生齐读) 5.提炼数量关系 教师:刚才解决这两个数
学问题,用到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1:每时采摘的千克数
×时间=一共采摘的千克数。 学生2:每天包装的筐数×时间=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共包装的筐数 教 师:其实啊这两个问题都是与做工有关的问题,每
时采摘的千克数和每天包装的筐数都是工作效率,那么 能不能把两个
数量关系合并成一个通用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数量
关系都可以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课件显示) 三、练
习提高,加深理解 1.数学书79页课堂活动(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
独立完成,完成 后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可让学生边板书边汇报;
也可指名4名学生板演,完成后结合竖式介绍自己 的算法。) 2.数学
医院(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判断后,说出错在哪里,应
怎样改正。 3.数学书81页练习十五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答案。(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80页例2,
议一议及课堂活动1题,和2题前两小题,练习十五第3-5题。 【教
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末尾有
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初步 感受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
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
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因数末
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末尾0的
处理方法及其余数位的对齐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
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口
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20×40= 18×20= 16×50
= 240×3= 100×10= 300×20= 400×30= 150×10= 汇报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
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二、引导
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例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读懂题
意,列出算式 教师:你从题目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 学生:获取的信息有……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
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王叔叔家到果园的路程=每分行的米数×时< br>间,列式为240×30。(课件显示数量关系和算式。) (2)引发思考,
类推算法 教师:你打算怎样来计算240×30?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
交流后汇报。 学生1:可以口算,先用24×3=72,然后看因数中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共有两个0,就在72的后面添上2个0得7200。 学生2:还是先用
24×3=72,2 40×30比24×3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2个因数
扩大了10倍,积就要扩大100倍,72 扩大100就是7200。 学生汇
报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以上两种口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非
常聪明,用口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要笔算240×30,该怎样用
竖式计算呢?请同学们 在练习本上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
视指导,重点发现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为后面汇报交流挑选典型做
法。 (3)汇报展示,碰撞思维 指名学生上台汇报思考过程及结果,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竖式计算方法(学生边板书边解说): 教师: 这
道题和我们昨天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什么不同?以上两
种算法哪种更简便?为什么 可以这样来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昨天
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末尾没有0;第二种算法简 便;
第二种做法是把240×30看成24×3,两个因数都缩小了10倍,积
就会缩小100 倍,要得到240×30的积,就要把24×3的积72扩大
100倍,也就是在72的后面添上两个0 。 (4)教师点拨,理解算法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到第二个竖式(教师边解说,边板书),240 ×30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用红色粉笔画竖虚线将两个因数末尾的
0与前面的24和3 分隔开来),在计算的时候我们把它看成24×3(写
24×3的竖式),算出积是72(板书),72 是24×3的积,要得到240×30
的积怎么办呢?(在旁边板书240×30的竖式)想24―24 0扩大了
10倍,3―30也扩大了10倍,积就要扩大100倍,就要在72的后面
添上两个 0,就是7200(板书)。 教师边点拨边板书如下: 教师: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怎样用竖式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
位数的乘法? 学生 讨论后汇报: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乘法,只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 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4)及时巩固,运用算法 ①
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题的第1小题:230×40。 学生独立完成后,
课件显示用竖式计 算的方法,全班核对,同时结合竖式帮助学生梳理
算法。教师强调由于计算的时候只计算了23×4所以 只需要把23×4
的数位对齐就行。(课件显示温馨提示) ②教师:我们继续挑战,算
一算: 380×87(课件出示题目)。请大家想一想,计算的时候我们只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 享
需要计算多少乘多少?写竖式时数位怎样对?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
计算时只需要计算38 ×87,所以只需要把380中的前两个数字38和
87的数位对整齐既可,380后面0不对数位。(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学
生弄清楚怎样对齐数位后,再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学生上台边板演
边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课堂活动。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
师:同学们学得不错,已经掌握了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
(课 件出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本上解决这道题,看一看
有几种写竖式的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34×386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两
种计算方法的异同。 (3)汇报展示,释疑解惑 指名不同竖式写法
的同学到台上汇报,学生汇报时边汇报边板书。 学生汇 报后,教师
小结并用课件展示两种不同的竖式写法,并组织全班交流:两种列竖
式的方法,哪种 更简便,为什么?(课件显示提问) 引导学生小结:
如果按书写顺序,一般会写成34×386,但如 果写成386×34会更符
合大家的计算习惯,在最后求和时,只是两个数相加,而第一种是三
个相加,所以,第二种写法计算起来更加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课
件闪烁第二种做法。) (4)尝试计算,再次加深 用竖式计算:43×835。
(课件出示题目及简便的竖式写法) 做完后结合课件核对答案。 三、
练习提高,加深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3题,教师巡视指
导。最先完成的6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今天
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与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4-5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页例3,
课堂活动2题后两题,练习十五第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
生掌握因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会正确计
算。 2.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
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时的进位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准备学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
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20×30= 40×50=
30×400= 20×130= 240×30= 300×70= 410×20= 70×120=
开火车的形式完成。 2.估算下面各题,并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估
算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209×32≈ 472×19≈ 568×39≈ 分别指
名估算,并说说怎样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题
目) 550×70 29×420 34×216 抽三名学生板演,完成后集体评议。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探究例3 (1)读懂题意,列出算式 教
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1:我
知道了列车每时要行驶108km,需要行驶18时。 学生2:问题就是
求水果基础到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
式吗? 学生列式:108×18。(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
式? 教师不用强调“速度×时间= 路程”的数量关系,只要理解每
时行驶108km,求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就是求18个108km的和就 可以了。
(2)尝试计算,探讨算法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这个题。完成后,抽一
名学生到台上 边板演边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指导,集体评
议。(课件显示答案) 教师:你们是这样计算的吗?在用竖式计算这
道题时大家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108的中间是0。 教师:那
该怎么算?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竖式讨论 :
108×18,用8去乘108时,8乘8等于64,向十位进6,8乘0等于
0,加上进上 来的6,在十位上写6,但8去乘1时得到8个百,就对
应着百位写8,注意不要把8写在十位上了。用 18的1去乘108时,
注意1乘1要对应着向千位写,切不可写在百位上。 2.探究行程问
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师:这是一个关于行程的问题,大家知道
列车每小时 行的千米数叫什么?行驶的18时叫什么?所求的水果基
地到广州的铁路长又叫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 样的数量关系? 引
导学生小结:速度×时间=路程。(课件显示) 三、练习提高,加深
理解 1.课件出示第80页“课堂活动”第2题后面两个题。 学生独
立完成,再集体交流算法。 2.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2页第7题。 教
师:请你当医生诊断这几道题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你改正过来。
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课件显示答案及改正方法) 教师小结:哪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位相乘满几十,要注意向前一位进几, 并且在计算前一位时一定要注
意加上进位的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用另一个因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时,要注意十位或百位上的数该怎样处理。 3.在作业本上完成教科
书第82页第6、8、9、10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4页的例1及课堂活
动,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能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做工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解题思路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准备学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三< br>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都应用得相当
广泛。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 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准备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课件再出
示:6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150m,一天一共铺多
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集体订正。(课件显示算
式及答案) 2.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将准备题变成例1。 6台铺
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150m,40天可以完成 任务。这条
公路长多少千米?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
本上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展示汇报,
全班交流 分别指名不同做法的学生汇报,全班评判: 学生1:
150×6×40=900×40=36000(m)=36km 学生2:150×40×6=6000×6
=36000(m)=36km (3)探讨算法,加深理解 教师结合课件让学生
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师 :用到第一种
解法的同学,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第二步呢?
最后还要注 意什么? 学生:(略)。 教师:用到第二种解法的同学,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第一步算的是…第二步 呢?同样最后要注意什
么? 学生: (略)。 3.小结提升。 教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
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分析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再根 据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最后
根据这个思路完成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4.课堂活动。 多媒体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要解决
的问题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
计算。 学生完成后,教师结合课件让学生说说两种不同做法的解题
思路(略)。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
些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第2题。 指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
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讨论:题目中的“一共有18辆车? 一个月(30
天)能运多少吨矿石?”是否有用,为什么,再具体思考问题的解决
办法。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5页上的例2及课堂
活动,练习十六第3~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能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 问题,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获得一些价值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 习兴趣。 【教学
重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
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2、课堂活动
的情境图)、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准备学习 教
师:前一节课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节
课我们继续研究。(板书课 题:解决问题(二)。) 二、引导探究,学
习新知 1.探究例2。 课件出示例2。 (1)读懂题意,理清思路 教
师:你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
答(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这是一个典
型的行程问题,要 求该市至北京的铁路长就是求什么?(生:路程)
求路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生:路程=速度×时间)也 就是说求路程
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题目中有没有告诉?(生:必须知道速度和时间,
列车行驶的 速度题目中已经告诉是102千米时,行驶的时间没有告
诉,要根据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来计算。)所以 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生:先求时间,再求路程。)(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闪烁或显示相应内容)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教师:解题的 思
路已经清晰了,现在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同学们独立列式
计算并小组内交流做法。 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完成后指名上
台汇报展示(可让学生拿作业本到视频台上展示;也可让学生上 台边
板书,边介绍自己的做法。):24-8+13=29(h)、102×29≈3000(km) 。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另外提醒学生注意最后
的结果应估算,要用约等 号。 (3)小结提升,明确步骤 教师:通
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怎样的步骤来解决问题? 引导 学生说出:
先要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分析解决问题所必须条件,确定
解决问题的思路 ,最后根据这个思路列式计算并解答。(可引导学生
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小结为:一找(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二定,(分析
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三列(列出算式);四解答(计算并写答
语)。 2.课堂活动。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
要解决这 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告诉了吗?如果没
有告诉分别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并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
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完成后指名不同做法
的学生汇报,汇报时按如下顺序汇报: 学生 1:要求李阿姨一家3
人去内蒙古草原比去海南三亚要多花多少钱,必须知道去海南三亚要
花多 少钱和去蒙古草原要花多少钱。这两个条件题目中都没有告诉,
可以根据蒙古草原5日游价格:1280 元人,求出去蒙古草原要花多
少钱;根据海南三亚5日游价格:980元人,求出去海南三亚要花
多少钱。所以,这道题要先分别算出去内蒙古草原和海南三亚要花多
少钱,再算多花多少钱。列式为: 1280×3-980×3=900(元)。1280×3
算的时去蒙古草原要花的钱,980×3算的 是去海南三亚要花的钱,
最后相减算的是去蒙古草原比海南三亚多花的钱。 学生2:我是这
样 想的,要求李阿姨一家3人去内蒙古草原比去海南三亚要多花多少
钱,必须知道每个人多花多少钱和一共 有几人,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一
共有3个,就需要先算出每个要多花多少钱,根据去蒙古草原和海南
三亚的价格就可以求出每个人要多花的钱。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要先
求每个人多花的钱,再求3个人多 花的钱。列式为:(1280-980)×3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900 (元),(1280-980)算的是每个人多花的钱,再乘3算的是3
个人多花的钱。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分别板书如下:
1280×3-980×3 =3840-2940 =900(元) (1280-980)×3 =
300×3 =900(元)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是怎样思考的,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三、练习提高、加深理解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十六第3题。(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闪烁或显示相应内容,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并汇报。 2.指导学生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根
据学生的回 答闪烁或显示相应内容,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全班交
流。 四、课堂小结 教师: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
生交流回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5~7题。 解决第7小题时,
注意指导学生计算从2008年8月8日到8月24日中间经历的时间:
24 -8+1=17(天)。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8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
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三位数
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
整理和复习,培养 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
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数学 知识的习惯和
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等计算
方法的联系,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具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
识,沟通联系 1.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小
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交流,完成后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
报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2.结合以上知识整理,边整理知识,边完成
数学书88页1-4题。(课件依次出示以下各题及答案) (1)出示教
科书第88页第1题。 抽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最后让学生说
说怎样口算 最简便,引导学生说出:整百数乘整十数,只把0前面的
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 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
个0。(课件显示) (2)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2题。 指名学生口
答 ,并说出估算方法,教师用课件显示相应内容。最后让学生说说三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 (3)完成教科
书第88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可指名上台板演),课件显示
答案,学生核对,并让学生说说每个题计算的时候要注意 什么?(学
生汇报后,课件显示计算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4题。 先
分别让活 到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相应内容),再
列式计算并汇报,教师板书。计算时注意提醒 学生怎样算简便。 二、
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1、2题。(课件出示题
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评议。第2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
积的变化规律。(课件显示规律) 2.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4题。(课
件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教师:你
是怎样估算他们大约走了多少米的? 学生1:我把187看成200,32
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000m。 学生2:我把187看成200,
32不变,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400m。 学生3:我把187看成190,
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5700m。 (课件展示以上三种估
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5题。(课件出示题目及估算方法)
学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
都可以。 三、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思考
题。 教师:请认真看图、审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觉得运费的多少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运费少和路程有关。
学生2:运费少还和运的质量有关。(课件显示:与运费少相关的因
素) 教师:分组讨论一下,往哪些仓库运费用会少一些?为什么? 学
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如果把粮食运往3
号和4号仓库,则运量大 ,费用肯定多。所以应把粮食往1号或2号
仓库运输费用会少些。(课件显示) 教师:看来只要计算出 运往1号
仓库和2号仓库的总运量,就可以比较出谁了运费更少。怎样计算总
运量呢? 学生: 运输量可以用“运输吨数×路程”来计算。(如期学
生不能说出,则由教师告知学生。)(课件显示) 教师:现在请同学
们按这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1:如果运到1号仓库,总运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学生 2:如果运到2号仓库,总运量是50×10+30×10+20×20=1200。
所以运往2号仓库 运费最少。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整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89页3题,90
页6、7、8题。 六、课外阅读 数学书91-92页:你知道吗?――奇
妙的乘法。

土人参-化妆品策划书


一分一段表-怎样写演讲稿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绿萝花的作用-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官网-党员自评材料


意向书-高天艺


临沂职业学院-重庆大学分数线


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51ie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