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手抄报版面-教师培训方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
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 74人,其中女生34人,这些学生来自周围2个
自然村及社区。他们大部分天真活泼,有礼
貌守纪律。也有一部分学
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不主动回答问题等。通过入
学
测评,发现有几个学生学习较差,认知能力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
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
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
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此基础上,
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
法。除
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
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
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
习
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
长短、高矮、
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
方体、圆柱和
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
情景,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 ”初步学习把物体
按某种
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
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
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
习,让学
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景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并应用所学
知识加以解决。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
《大蒜有几瓣》,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
《找找周围的
数》《大蒜有几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 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
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
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
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
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
的大小。
.了
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
步感受简单的估算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
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
)在具体情景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
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
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
经验,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上下、前后等方位,能用学过的
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活动中初
步感知他们的基本特征。
(3) 联系具体情景,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
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
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
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形状、颜色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
理。
.初步体会
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在数
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
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
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
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
量关系,选用恰当的
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的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
20以
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
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
能力
,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
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景和问题,
发展简单的合理推理和演绎
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显示情景中
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
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
些
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
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
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
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
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
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
位加
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因此必须让学生切
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任务保障: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
据课程标准的基本
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
的逻辑教
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优生措施:做好优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定时开座谈会,培养他们
良好的品质和意志,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轻装上
阵。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
厚的兴趣与动机。尽
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他们
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探索解决问
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差生措施
: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
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
作、游戏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例如,“数一数”选择儿童乐园场景,让学生
兴趣盎然
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在教学“比一
比”“分一分”时,用熟悉的情景,激活学生
已有经验,有利于学生
进行比较和分类。认识10以内数时,也可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见过
的场
景和事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而且有利于激
发学生探索欲望。“想想做做”让学生通
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
想一想、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
五、教学进度:
周次 页码
1 1——
4
2
5——
13
3 14——17
4 18——2
5
5
26——29
6 30——34
7 35——39
8
40——4
5
9
46——5
0
10
53
11
中
12
13
14
70
15
16
76
17
85
18
90
19
51——
期
56——60
61——66
67——
71——73
74——
77——
86——
91——
95
20
96——10
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
提高学生
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 74人,其中女生34人,这些学生来自周围2个
自然村及社区。他们
大部分天真活泼,有礼貌守纪律。也有一部分学
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不主动回答问题
等。通过入
学测评,发现有几个学生学习较差,认知能力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
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
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
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
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
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
的名称;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
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
br>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
验,认识长短、高矮、
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
方体
、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
情景,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
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 ”初步学习把物体
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
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
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
内容的学习,让学
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景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并
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
《大蒜有几瓣》,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
算安排了《找找周围的
数》《大蒜有几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 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
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
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
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
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
的大小。
.了
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
步感受简单的估算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
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
)在具体情景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
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
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
经验,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上下、前后等方位,能用学过的
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活动中初
步感知他们的基本特征。
(3) 联系具体情景,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
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
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
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形状、颜色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
理。
.初步体会
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在数
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
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
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
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
量关系,选用恰当的
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的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
20以
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
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
能力
,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
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景和问题,
发展简单的合理推理和演绎
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显示情景中
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
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
些
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
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
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
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
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
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
位加
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因此必须让学生切
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任务保障: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
据课程标准的基本
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
的逻辑教
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优生措施:做好优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定时开座谈会,培养他们
良好的品质和意志,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轻装上
阵。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
厚的兴趣与动机。尽
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他们
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探索解决问
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差生措施
: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
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
作、游戏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例如,“数一数”选择儿童乐园场景,让学生
兴趣盎然
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在教学“比一
比”“分一分”时,用熟悉的情景,激活学生
已有经验,有利于学生
进行比较和分类。认识10以内数时,也可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见过
的场
景和事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而且有利于激
发学生探索欲望。“想想做做”让学生通
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
想一想、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
五、教学进度:
周次 页码
1 1——
4
2
5——
13
3 14——17
4 18——2
5
5
26——29
6 30——34
7 35——39
8
40——4
5
9
46——5
0
10
53
11
中
12
13
14
70
15
16
76
17
85
18
90
19
51——
期
56——60
61——66
67——
71——73
74——
77——
86——
91——
95
20
96——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