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温柔似野鬼°
758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8: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好段摘抄大全


2019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
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
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
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 于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 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
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
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 同让孩子们慢慢适
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
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 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 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第 1 页


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 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
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 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
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 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
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数数;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
认识;三、走进花果山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六、有趣的游戏图
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八、我换牙了
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
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
第 2 页

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 概括的能力;在比
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 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
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 算
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
图形;辨认从正 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
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
类;在分一分、比 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
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 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
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
处理的方法,形 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
际问题,发 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
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 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
第 3 页


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
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
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
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 维水平,多照顾
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
板的练习。

第 4 页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
确的指导孩 子学习的方法。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
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第 5 页


2019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
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
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
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 于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 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
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
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 同让孩子们慢慢适
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
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 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 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第 1 页


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 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
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 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
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 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
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数数;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
认识;三、走进花果山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六、有趣的游戏图
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八、我换牙了
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
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
第 2 页

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 概括的能力;在比
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 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
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 算
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
图形;辨认从正 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
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
类;在分一分、比 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
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 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
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
处理的方法,形 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
际问题,发 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
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 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
第 3 页


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
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
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
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 维水平,多照顾
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
板的练习。

第 4 页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
确的指导孩 子学习的方法。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
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第 5 页

河南招生信息网-工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会议简报-幼儿健康小常识


文秘工作-河北省联考成绩查询


龋齿的预防-升职


七七情人节-纪律作风整顿自查报告


人参的吃法-礼仪


日本邮政-什么时候端午节


瑞士酒店管理-确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