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色管理
温柔似野鬼°
771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8: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e怎么读-不辨菽麦
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另一方面,他还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从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提出古今中外法和新民主主义论,到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到90年代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一直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大旗,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主潮。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复兴逐步实现的进程,既不能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也不能是复活旧学占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只能是在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过程,是一个中华文明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复兴的过程。历史的成功揭示了未来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同样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三色管理”与中国管理体系的建立众所周知,管理是一个围绕使命展开、基于效能设计、关注组织生命、重视人的价值的有机整体,需要用系统思维而不是点式或线性思维来处理,管理确是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由此,我们综合考察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历史现实环境,建构了“三色管理”体系,即红色管理、黄色管理、蓝色管理。我们用“红色管理”来定名现代管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学科结合,写就《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应是把中国共产党管理实践活动理论化、学科化的大胆尝试;用“黄色管理”来定名现代管理与古代王朝的学科结合,写就《黄色管理——解析中国皇朝管理》,也就是“三色管理”体系的第二部曲,围绕古代中国皇帝及其皇朝进行管理学透视,因为黄色是中
国古代皇家的特权颜色,由此我们称之为黄色管理;用“蓝色管理”来定名现代管理与西方国家先进管理思想的学科结合,写就《蓝色管理——破解西方管理本源》,破解现代管理的本源思想——这些管理思想起源于西方国家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进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把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有益的东西进行归纳总结后拿过来,是以东方人的视觉管窥西方管理学。我们的本意不在梳理历史(党史、皇朝史、思想史),何况管理学的本义也不在此。“三色管理”体系是以管理学科学理论为基础,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重新解读历史:管理学的科学方法将是我们分析的工具,历史的演进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全新的思考角度让过去服务于未来。“三色管理”立足管理学又不囿于管理学,指向管理而不局限于管理,不是以纯粹的合乎管理学的语言为表达约束,而是从历史中体悟管理和管理学的深意,做的是真正的“大管理”。“三色管理”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建立迈出坚实的一步:中国共产党的管理大道“红色管理”将是航灯,始终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古代帝王及皇朝的管理学透视“黄色管理”将是镜鉴,助推着中华文明的再度辉煌;对西方管理学本源的破解“蓝色管理”将是火花,激发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创业梦想。由此,我们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由衷地被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鼓舞着、推动着,惟有更加努力地进行理论思考和学术研究,使当代的先进管理思想与中国国情相融合、把管理学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特有的管理资源相对接,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而大胆尝试、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