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

别妄想泡我
979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10: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调皮的英文-畚箕

中国古代音乐史
原始社会、夏、商时期的音乐
1、我国音乐历史的开始从何时算起,依据是什么?
1986-87年间,考古界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与八音孔骨笛计18支,根据碳14测定,被测的骨笛年代距今有7920年。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为8000年。
2、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远古、夏、商都出现了哪些古歌与古乐舞?
主要音乐形式是歌舞和乐舞
古歌有:黄帝时作的《弹歌》,反映狩猎生活;《葛天氏之乐》反映农牧生活;《蚱(蚱)祭》
古乐舞有: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夏《大夏》;商《大濩》
3、远古,夏商的乐器都有哪些类型?请列举出八种乐器的名称?
这一时期主要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鼓,磬,钟,铃,骨笛,骨哨,埙,缶,
4、我国音阶可以肯定在多少年前已经形成,有何依据?
据目前发现的史料,在河南舞阳骨笛之后近5000年的晚商时期,才有可以肯定存在五声,六声音阶,以至半音关系的实证。
依据是:在河南辉县琉璃阁150好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周代
1、简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这时期音乐文化有哪些成就?
1)西周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有许多受到严格训练的乐师进行传授,表演等音乐活动。
2) 歌唱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
3) 器乐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发展
4) 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调,转调,固定音高,节奏,速度等古代乐理观念
5) 西周末期形成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
6) 春秋至战国时期,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相当发展,有很高理论水平。
2、我国有明确的音乐教育制度始于何时?
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音乐机构——大司乐,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有明确体系的音乐教育结构。
3、周代有哪几种主要的乐舞?什么是六舞?
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大多是现代流传下载的古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六代乐舞是被后世如家奉为雅乐最高典范的六部乐舞。
2)小舞——规模较小的舞
3)散乐,夷乐
4)四夷之乐
5)宗教性乐舞
4、《诗经》《楚辞》产生于什么时代?它们与音乐有何关系?
周代统治者为民情而设有“采风”制度,搜集下来的歌词与古老的祭祀歌曲“颂”以及贵族所创的歌词“雅”。在春秋末期经过一些人的选择而成“诗三百”的集子,后世称为《诗经》。
公元四世纪出现了伟大诗人《屈
原》,他的作品收入《楚辞》中,这部书大部分为可唱的歌词。其中《九歌》《天问》《离骚》《招魂》都是很好的歌曲。
5、什么叫“八音”?每类举出两种乐器?
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
所谓,“八音”,是中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和性质的不同,将乐器分成八个类别,分别是:
金:钟,铙;
石:磬,鸣球
土,埙,缶;
革,鼓,建鼓;
丝:琴,瑟
木:柷、敔
匏:笙、竽
竹:萧,
6、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流行哪几种音阶,十二律是什么?
这时期流行三种音阶,即:
宫,商,角,徵,羽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宫,商,角,和,徵,羽,变宫
“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又分六律六吕,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7、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三家的音乐思想。
儒家: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的“倡乐”,即提倡音乐和肯定音乐,他们充分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和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
孔子1)他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的能力。“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2)他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他承认音乐思想性和艺术性,他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首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
4)他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瘦到控制,不应该超出中庸的伦理规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反对“郑卫之音”
5)他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把音乐放在“六艺之学”的第二位
孟子 在音乐上提倡“王与民同乐”“仁言不如任声之入人深也”
荀子 是先秦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先秦儒家的音乐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兼收百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他的音乐思想集观点集中与《乐论》中。 《荀子·乐论》是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论文。
墨家:
墨家的代表任务墨子对于音乐持否定态度,提出“非乐”。他认为音乐解决不了百姓的“三患”,他代表了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认为进行音乐活动不仅劳民伤财还会亡国。
道家:
道家即老庄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 否定认为的音乐,他的音乐观是“大音希声”,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声之乐。
庄子 在音乐上,他认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只有“天籁”才无所依凭。反对人的主观作用,提倡自
然之乐。
8、《乐记》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
1、关于音乐的本质: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音乐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产物。
2、强调音乐反映国家的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
3、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和谐看作是宇宙万物和谐规律的体现。
4、关于对音乐美感的认识,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5、对礼与乐的联系与区别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秦代以前音乐美学思想成果,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周朝的礼乐文化做了全面深刻的理论总结,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名词解释
六代乐舞:简称六舞。大多是现代流传下载的古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
古琴曲《流水》:描写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
三份损益法:由《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三分损益法”是中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基本计算方法是以宫音的弦长为基础,增加三分之一(即三分益一),得到宫音下方的纯四度徵音。徴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即三分损一看得到徴音上方的纯五度商音。再“三分益一”得下方纯四度羽音;再“三分损一”得上方纯五度角音。这种生律的方法成为三分损益法。
十二律:“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又分六律六吕,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1、汉代乐府:乐府是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官署,始于秦代,汉承秦制。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相和歌:汉代北方各种民间歌曲的总成。表演形式形式,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和笙笛等乐器伴奏为主。
起初,相和歌形成的基础是徒歌,是不需伴唱和伴奏的歌唱。他的进一步发展是有了唱和称但歌,即一人唱,三人和的表演形式。表演时没有乐器伴奏,三人和是众人唱和。相和歌是指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其乐器及演唱形式是在弹拨乐器和管乐器伴奏下,歌唱者击节,掌握着速度和接拍进行的歌曲表演。相和歌是人声唱和丝竹相和的表演形式。节是鼓类乐器,即节鼓。
2、相和大曲: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最高形式,大曲是由歌、舞和乐器演奏综合表演形式,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艳,曲和解,趋和乱。
3、汉代鼓吹:是一种
以吹管和打击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代表作品:《战城南》《上邪》
4、百戏:是汉代各种民间杂耍的总成。包括杂技、魔术。歌舞、杂乐等多张民间艺术,来源于周代的散乐
5、古琴曲《广陵散》:是东汉末年产身于广陵的一首琴曲。它描写的是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反映了汉以来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任务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旋律慷慨激昂,乐曲的机构保留了早期传统大曲的形式规范,保存了汉唐音乐的古老气息,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广陵散》的曲谱最早鉴于明代主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6、古琴曲《酒狂》:阮籍的感怀之作,作品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和情感。该曲结构短小严谨,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7、简述汉代乐府的建立和意义。
1976年秦始皇陵出土一件“钮钟”钮上可有“乐府”儿子。由此证明秦代已有乐府机构的建立。乐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创建于秦朝,汉武帝时进行扩建和发展。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规模大、范围广。将周代广泛搜集民歌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乐府还创作并填写歌词、曲调,进行演唱、演奏等。汉代乐府中有两位代表人物,一是汉武帝时乐府机构的领导人协律都尉李延年,一是司马相如。
乐府的建立在客观上起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汉代民间音乐的高度繁荣,对其后千百年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8、清商乐:东晋南北朝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苏越之总成
9、古琴音乐 《广陵散》 《胡笳十八拍》 《酒狂》
文人音乐家:阮籍、嵇康
10、《碣石调·幽兰》:传自南朝梁代丘明,是唯一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也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曲谱。碣石调指它的曲调,幽兰乐曲表达的内容。是孔子触景生情借幽兰书法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11、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记述弹琴指法、弦位、徽位,从而规定音高和音色以及左右手指法和奏法的吉普方式。
12、什么是歌舞戏?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曲目?它对后世戏曲有何影响?
歌舞戏:南北朝末年兴起了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代表作:《大面》《钵头》《踏谣娘》。它为我国戏曲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13、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主要思想?反映出哪些和儒家音乐思想对立的观点?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一本音乐美学著作,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一
篇与儒家音乐思想相悖的音乐理论著作。
他认为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认为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因为人心中有哀乐之情,而音乐骑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他肯定音乐的娱乐、美感作用,否定音乐的教化、道德作用。《声无哀乐论》反映出了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邢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量大潮流的源头。
14、京房十六律:京房六十律:汉代京房曾提出六十律,他是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利用第一律与第十二律之间存在的音差,继续损益推算,将一个八度分成六十律,在他的六十律中已经出现了五十三平均律,这是前所未有的
15、何承天新律:南朝宋人,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创造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1、隋唐时期有哪些宫廷音乐?
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与立部伎,法曲,大曲。
2、什么是隋朝七部乐,九部乐,什么是唐朝九部乐,十部乐?
隋朝七部乐指: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后来,又加入,疏勒和康国两伎,合称九部乐.
唐朝九部乐是指废礼毕而改燕乐,这里的燕乐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而是指一个乐部名称.十部乐是又加了一个高昌伎
3、唐代宫廷音乐的成就?
初唐时期沿用隋代的“九部乐”,后来在废除“礼毕”的基础上,将“燕乐”列为诸部之首便成了唐代的“九部乐”唐“九部乐”“十部乐”是唐代宫廷燕乐的乐部名称。
唐朝同庭燕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坐部伎“和立部伎”为代表,大多为唐朝的创作歌舞。
4、什么是坐部伎,什么是立部伎?
它们是晚于多部伎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二部伎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堂下立奏,为立部伎,堂上坐奏,为坐部伎.
立部伎代表作为:《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兽乐》《光圣乐》;
坐部伎六曲:《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
5、什么是大曲?
“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是唐代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大曲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破(以舞蹈为主)。《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
6、什么是燕乐?
广义的燕乐是泛指统治阶级在宴会中所用的音乐,故隋唐七、九、十部乐以及坐、立部伎等均可成为燕乐。
侠义的燕乐是指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中的第一
部。
7、唐代有哪些音乐机构?他们的只能如何?
唐代的音乐机构规模空前。太常寺是历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太长卿主管。大乐署、鼓吹署是隶属于太常寺的音乐机构。大乐署,兼管雅乐和燕乐,还主管对于音乐一人的训练和考核。鼓吹署专门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演奏哦的音乐以鼓吹约为主。
唐代由宫廷直接管辖的音乐机构有“教坊”和“梨园”。教坊是宫中培养、训练乐工的场所。梨园集中了全国一流的器乐人才,谓之“皇帝梨园弟子”
8、隋唐时期的主要记谱法有哪些?
隋唐音乐的记谱法,根据目前的资料,主要有古琴谱和燕乐半字谱两大系统。均属于音位记谱法体系。
减字谱:用减字笔划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是古琴专用谱式,是由文字谱发展而来的。是古琴记谱法的重要革新,由唐代的曹柔完成。
燕乐半字谱:是由别花简易的半字符号组成,是明清时期工尺谱的早起形式,唐代有管色谱和弦索谱两种。《敦煌曲谱》是五代时期抄写的一份曲项琵琶用的燕乐半字谱。
9、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
《教坊记》, 唐,崔令钦。关于唐代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
《羯鼓录》, 唐,南卓。 有关羯鼓的专门性著作。
《乐府杂录》,唐,段安节。唐代音乐见闻录。
10、音乐形式与代表作品?
1)燕乐大曲 《霓裳羽衣曲》
2)唐声诗 《阳关三叠》
3)说唱音乐 变文是唐代寺院中勇于宗教宣传的一中说唱形式。变文有两种,一种是宣传佛法的讲经、讲佛经故事,称佛教经义变文。《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另一种是以历史、人物或传说故事为题材,称世俗性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不变文》。
4)古琴音乐 《梅花三弄》、《离骚》、《大胡笳》、《小胡笳》
5)琵琶音乐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琵琶在当时乐队中处于领奏地位。 《琵琶行》
11、燕乐大曲《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根据印度佛曲《婆罗门曲》改编而成。表演时捂着的服饰,上衣缀绣着洁白羽毛,下身穿着彩云般的衣裙,犹如仙女下凡一般,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色彩。散序为6段,中序为18段,曲破为12段。
12、古琴曲《梅花三弄》:中国古代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绪的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
13、古琴曲《离骚》:是晚唐琴人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长诗所作的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的《神奇
秘谱》
宋辽金元时期的音乐
宋代的文人音乐包括词调音乐和古琴音乐。
1、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在哪?
瓦子勾栏,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
2、宋代(曲子)词调音乐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
曲子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它萌芽于隋,成长发育于唐,五代,进入两宋时期则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内容来源主要继承了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段,其创作方法大是按谱填词和自度新曲。
体裁有引、慢、近、拍、令等词牌形式。
代表人物: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作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其中词曲17首用宋代俗字谱(古工尺字旁谱)记写(是最早使用俗字谱的乐谱),代表作《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姜夔是南宋刺探上最为敬酒音律的词人和音乐家。(现存最早记录俗字谱的是南宋朱熹的《琴律说》)
3、宋代古琴音乐以秦家郭沔及其创立的浙派为代表,古琴曲《潇湘水云》是南宋著名琴家郭沔所作。乐谱最初见于《神奇秘谱》
古琴曲《潇湘水云》:古琴曲《潇湘水云》是南宋著名琴家郭沔所作。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浙派琴派创始人。郭沔借景书法他对秀丽山河的感叹和对国势渐衰的惆怅之情。
琵琶曲《海青拿天鹅》:元代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是目前所知琵琶大曲中,年代最古老的一套琵琶曲。,他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品。此曲生动描绘了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情景。
4、简述姜夔及其词调音乐的发展。梁松最盛行的文学体裁是以长短句为特点的曲子词。词起源于晚唐,发展于五代,而至宋朝达到顶峰。宋词是两宋文学的辉煌代表,在艺术成就上,唐诗、宋词和元曲并峙,都堪称一个时代的经典艺术形式。宋代词调音乐获得空前的发展,这种可以歌唱的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引、慢、近、拍、令等词牌形式。在词与音乐的结合方面,南宋词人兼音乐家姜夔是代表任务,他的《白石道人歌曲》是一本珍贵的歌曲集。姜夔,号白石道人,是南宋词坛上最为讲究音律的词人和音乐家。姜夔用三种记谱法记写了三类不同形式的歌曲。包括祀神曲《越九歌》10首,用律吕字谱记写;琴歌《古怨》1首用减字谱记写;词调歌曲17首,用宋代俗字谱记写。七中17瘦自度曲和1瘦减字谱记录的琴歌《古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姜夔的自度曲以声韵精美著称,风格清新、注重音律、感情真挚。代表作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
5、宋元时期戏曲音乐有何
发展?
戏曲艺术在宋代正式确立,代表是北宋杂剧与南宋南戏。
南戏是宋元时代流流行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戏曲艺术。南戏又称戏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或者“永嘉杂剧”。北宋时期请成了北宋杂剧,宋代政权南渡以后形成了南戏。南戏的形成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确立的标志。
南戏的表演较为灵活,不受宫调理论的限制。突破一人主唱规定,创造了多种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合唱等。音乐以长南曲为主。南曲作为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是其后许多声腔剧中,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戈阳腔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6、什么是杂剧?
杂剧是宋元时期兴起的一种戏曲形式。宋人称“杂剧”,金人称“院本”
宋杂剧是北宋时期兴起于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是由唐参军戏和歌舞杂戏发展而来。演出形式分为三段1、艳段2、正杂剧3、后散段。
金代杂剧也称为“院本”,结构与宋杂剧大体相同。
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的基础上吸收唱赚、诸宫调等民间音乐艺术成就,于金、元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戏剧。因采用北方音乐,亦称“北曲”。流行于整个元代,故称“元杂剧”。
7、元曲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世界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悲剧。《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西厢记》
纪君祥:《赵氏孤儿》
乔吉甫:《两世姻缘》《金钱记》《扬州梦》
8、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货郎儿、陶真
鼓子词:是流行于宋代的说唱艺术,因歌唱时有鼓伴奏而得名。音乐比较简单,用同一词调反复歌唱,用以说唱故事。如《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是一篇说唱故事的鼓子词。
唱赚:宋代说唱音乐的一种。前身是北宋民间声乐套曲缠令与缠达。南宋时,艺人张五牛创立新曲牌——〈赚〉。唱赚是用鼓、笛、拍板来伴奏,把“赚”的歌曲形式与缠令、缠达结合起来的一种套曲形式。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流行的大型说唱艺术,由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的一种新的大型说唱音乐形式。因运用多种宫调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曲调来自于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代唱赚的缠令等。伴奏乐器主要有鼓,拍板,有时也用琵琶。代表作:《西厢记诸宫调》,作者(金)董解元。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
货郎儿:是在宋元时期由“小贩叫卖声”发展而来
的一种说唱形式。由演唱者自摇串鼓伴奏。货郎儿的曲调腔调主要有两个曲牌“货郎儿(单独曲调)”和“转调货郎儿(套曲)”
陶真:流行于农村的一种用琵琶或鼓伴奏的说唱艺术,起源于北宋兴盛于金元。宋代陶真多为“路岐人”演唱。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
10、什么是散曲
宋元时期新兴一种歌曲形式,用于抒情,写景,叙事且采用清唱形式。分小令,带过曲,散套三种体制,不用锣鼓,只用琵琶,笙等乐器伴奏
11、宋元时期器乐的发展
《海青拿天鹅》:目前能确定的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此曲生动描绘了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情景,表现了北方人民的狩猎生活。
郭沔,字望楚,南宋著名琴家,创作《潇湘水云》古琴曲(七弦)曲谱最初见于《神奇秘谱》。
白沙细乐》:云南纳西族的一种以器乐演奏为主的歌舞音乐,分序曲“笃”,“一封书”,“美丽的白云”。
此外还有刘志方《鸥鹭忘机》也是传世佳作。
乐器:琵琶始于唐代,
马尾胡琴:始于唐代
宋元时期出现的新乐器有:
三弦:始于元代,属弹拨乐器
云璈:今称云锣。始于元代。
火不思:西域所传,弹拨乐器。

琵琶、马尾胡琴。
我国琵琶艺术可分为两个阶段:以横抱、拨弹,四弦四柱为标志的外来形态阶段(发展高峰在唐代)和以竖抱、手弹,四相多品为标志的民族形态阶段(发展高峰在明清)。而这种演变和过渡,至迟元代已告完成。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是目前所知琵琶大曲中,年代最古老的一套琵琶曲。不仅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胡的前身是唐代的奚秦。唐代诗人岑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说明胡琴在唐代已经开始流传,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后来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证明北宋时已有了马尾胡琴。
12、宋元时期有哪些记谱法和乐律学成就?
俗字谱: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记谱法,也是明清广泛流行的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是用是个基本谱字代表是个不同的音高,按固定唱名记谱。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重哦17首词调歌曲采用了俗字谱记写。
律吕谱:是用十二律名纪录乐音的一种记谱法,现存最早的为南宋赵彦肃所作《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
十八律:宋,蔡元定。按照传统的三分损益法算出十二律为正律,再继续算出六律为变律而构成一种律制。
13、宋元时期有哪些主要的音乐论著?
《乐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音乐百科式的理论著作。作者北宋陈旸。该书阐述了儒家音乐思想,是宋代最重要的音乐文献之一。
《琴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历史专著。作者宋代
朱长文。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上第一部独立的古琴专门著作。他标志着中国古代琴学理论在北宋时期已经独立发展起来。
《唱论》: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声乐艺术的专门论著。作者元代燕南芝庵。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声乐理论著作。总结了前人有关歌唱艺术的实践经验,为研究中国宋元时期的声乐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14、《唱论》的特点及其意义。
《唱论》: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声乐艺术的专门论著。作者元代燕南芝庵。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声乐理论著作。总结了前人有关歌唱艺术的实践经验,为研究中国宋元时期的声乐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15、名词解释
古琴曲《潇湘水云》:古琴曲《潇湘水云》是南宋著名琴家郭沔所作。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浙派琴派创始人。郭沔借景书法他对秀丽山河的感叹和对国势渐衰的惆怅之情。
琵琶曲《海青拿天鹅》:元代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是目前所知琵琶大曲中,年代最古老的一套琵琶曲。,他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品。此曲生动描绘了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情景。
《琴史》:《琴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历史专著。作者宋代朱长文。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上第一部独立的古琴专门著作。他标志着中国古代琴学理论在北宋时期已经独立发展起来
明清时期的音乐
1、明清戏曲的发展?
元代统一中国后,以南戏为基础,吸收了一定的北曲成分,演变而成一种新的戏曲样式成为“传奇”。
明代初期,南戏传奇取代了日趋衰落的北杂剧,开创了以南曲为主题的戏曲时代。以声腔的流布为特点,明清戏曲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明代南戏出现了“传奇剧”,其中四大戏曲声腔影响较大,即海盐腔、戈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昆山腔经过魏良辅、梁辰鱼等专家的成功改良,成为“昆曲”。自明代梁辰鱼创作《浣纱记》后,昆山腔便居诸声腔之首,形成了昆剧。昆剧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康熙以后,昆曲传奇逐渐衰落,棒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崛起,结束了传奇时代,开辟了“乱弹”时代。清代戏曲声腔发展的最辉煌成果是京戏的形成。
2、什么是四大声腔?流传最广,留存最久的戏曲音乐是什么?为什么?
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
其中,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南戏清唱腔调昆山腔,流传最广,保存最久。原因是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他将土戏改为“水磨腔”,使之焕然一新。
昆山腔得以真正流传开来,还是因为梁辰鱼选自《吴越春秋》中西施故事创作的《浣纱记》
3、什么
是梆子腔?
乱弹剧代表声腔之一,也称秦腔,。是起源于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的古老戏曲曲种。曲调主要源于陕,晋,陇东地区的民间曲调。其声音特点是高亢激越。乐器为木质梆子,音色高亢的拉弦乐器。
4、什么是皮黄腔?
乱弹剧的重要声腔之一。包括西皮与二黄两种声腔。京剧是皮黄系统(包括京剧、粤剧、滇剧)中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一个剧种。
5、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1790年,乾隆皇帝诏令四大徽班(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进京,进京后的徽班艺人与其他剧种艺人进行频繁的交流,吸收各种剧种的艺术营养,使皮黄腔风靡京城,为清末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且逐渐演变成京剧。
京剧唱腔以皮黄为主,“皮”是指湖北襄阳将陕西梆子与楚腔结合的声腔。“黄”是指江西宜黄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声腔。属于板腔体。京剧是板腔戏曲中最完整的戏曲腔调。
代表人物谭鑫培,代表作品《战太平》。
6、什么是传奇剧,什么是乱弹?
传奇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吸收了杂剧等艺术形式与曲牌而确立的一种曲牌体的戏曲体制。
乱弹是明末清初在西北陕甘一带兴起的一种新的戏曲体制。乱弹剧的声腔最重要的为梆子腔(秦腔)
7、明清时期有哪些民歌?
明清歌曲
冯梦龙民歌选集《挂枝儿》《山歌》
清代李调元《奥风》山歌集
明代徐会瀛,《文林聚宝万卷星罗》曲谱中有曲牌:《潇笛谱》《傍妆台》《耍孩儿》《苏州歌》《清江引》
小曲:民歌的进一步发展,用乐器伴奏 苏南牌子小曲《开门六喜》
8、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舞?
北方秧歌类,南方,采茶,花灯,花鼓。
少数民族: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蒙古族的安代、藏族的囊玛、壮族的铜鼓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
9、明清时期的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说唱类北方有鼓词类,南方有弹词类
鼓词:明清时期流行我国北方的说唱艺术,是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
子弟书:短篇鼓词,代表作:《红拂私奔》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人把原来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散打流派。刘宝全擅唱三国故事如《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等,刘宝全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被称为“鼓届大王”。白云鹏擅唱《红楼梦》故事,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娶亲》等。继三大流派后又有白凤
岩、白凤鸣兄弟创造的“少白派”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被誉为“金嗓歌王”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红梅阁》《子期听琴》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振河山待后生》
西河大鼓:山东河北的鼓词与当地小曲向结合,形成的一种称为大鼓的说唱艺术。
梨花大鼓:流行于山东,受益于西河大鼓
弹词: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说唱音乐,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伴奏多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名称由此而来。在清代,出现了以陈遇乾为代表的陈调,以马如飞为代表的马调,以俞秀山为代表的俞调,这三个流派。
现知最早的弹词是元末杨维桢的《四游记弹词》。
10、明清时期的器乐发展?
明清时期,器乐独奏艺术的发展以古琴和琵琶为代表。如明代琴曲《平沙落雁》、清代琴曲的《流水》。琵琶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鹅,后来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古琴艺术自古以来:《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碣石调·幽兰》《离骚》《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忆故人》《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流水》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主权所辑《神奇秘谱》为现存年代最早的琴曲谱集。
古琴流派:是指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古琴流派
古琴代表流派有:1)虞山派,是明代最为重要的琴派,在明清众多琴派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严澂、徐上瀛为代表。2)广陵派,是清代著名的琴派。3)川派,又称蜀派或泛川派。4)诸城派5)九嶷派6)闽派7)岭南派
代表曲目《平沙落雁》《渔樵问答》
琵琶艺术:《十面埋伏》又名《淮阳平楚》是一首大型琵琶武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编的《琵琶谱》。《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也见于华秋苹《琵琶谱》。《夕阳萧鼓》见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清,李芳园。《月儿高》见于《高和江东》
器乐合奏艺术:十番锣鼓、潮州音乐、泉州南音、西安鼓乐、智化寺音乐、山西八大套、辽南鼓吹。
11、明清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曲谱?
《神奇秘谱》明,朱权。我国最早刊印的琴曲集。
《琵琶谱》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
《弦索备考》,清,蒙族文人荣斋,是我国目前所见第一部器乐合奏曲谱集。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清,允禄。是中国戏曲音乐的重要曲谱集,简称《九宫大成》
《高和江东》明,手抄琵琶本。有《清音串》《竹子》等
《纳书楹曲谱》清,叶堂。戏曲谱集。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清,李芳园。
12、我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
记谱法?
声曲折——汉代歌或诗歌演唱时常用的曲谱
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和弦位的一种记谱法。现存最早的是唐人手抄的琴谱《碣石调·幽兰》
减字谱——由文字谱发展而来,是唐代曹柔创立。它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半字谱——又称燕乐半字谱。是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是由笔画简易的半字符号组成
俗字谱——宋代流行的一种记谱法,是由唐代的半字谱演变而来。
工尺谱——因用“工”“尺”等字记写音名而得名。它是由唐代燕乐半字谱和宋代俗字谱发展而来
律吕谱——相传早在唐代开元年间已有此种乐谱。谱中用十二律名表示旋律的音高。
二四谱——一种古老的记谱法,以二、三、四、五、六表示音阶各音级的音高。
13、简述《溪山琴况》及其音乐美学思想价值。
《溪山琴况》是研究古琴表演艺术美学的专著。简称《琴况》。明末琴家、虞山琴派集大成者徐上瀛所作。该书是对明末以前古琴表演艺术和经验的高度总结。以“二十四况”来论述古琴艺术的演奏及意境,将他对中国传统哲学之儒、道、佛思想的理解融入古琴美学的阐述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琴艺术的美学原则,可誉为是一本古琴艺术美学集大成的著作。它与汉代成书的《乐记》、魏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一起成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溪山琴况》是从古琴演奏到琴乐审美的一整套美学思想。所谓“琴况”是指琴乐审美是况味,分为“二十四况”。《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古琴实践基础之上,是综合了个人的表演感受和审美体验,在前人审美思想的启发下,形成的具有系统美学思想和丰富的时间意义的著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为后人研究古琴的演奏及美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不仅对于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对今天的器乐演奏仍有借鉴意义。
14、朱载堉对律学的贡献。
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数学家。安徽凤阳人。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精义》、《瑟谱》等。朱载堉对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新法密率)。
朱载堉在《律吕精义》、《律吕全书》中提出新法密率(亦西方后来发明的十二平均律)。
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1581年《律历融通》而在1584年的《律学新说》中被成为“新法密率”。因此有关新法密率最早记载于1584年的《律学新说》,他在总结前人乐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实验,成功地发现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规律,称其为密率。中外学者尊崇
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15、浅谈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
昆山腔是明代南戏声腔的一大流派,简称昆腔,又称昆曲,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元末明初之际,本来昆山腔在昆山、苏州一带流行。明代魏良辅及等人对昆山腔进行改革,逐渐扩大影响,成为传奇剧最有代表性的声腔。改进后的昆山腔发展了南曲字少声多与轻柔婉转的特点,在运腔上主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转音弱丝”的唱腔风格。伴奏上形成以曲笛为主,萧、管、笙、三弦、琵琶、月琴、鼓板等多种乐器配合的新型伴奏乐队。改革后的昆腔,已脱离原所谓“南戏”的意义,而成为一个集南北曲大成的戏曲剧种了。
16、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
木卡姆: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一种,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的大型套曲。曲调为七声音阶,节奏多变,复拍子为主要特征。代表音乐《十二木卡姆》。
囊玛:藏族民间歌舞。主要流行在拉萨城区。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器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伴奏乐器有扎木聂、竹笛、扬琴、持琴、京胡等。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不断吸收多种声腔而成。
泉州南音:是民间器乐合奏的一种。又称南音或南乐、南管。流行于闽南泉州、厦门、台湾一带。南曲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演奏形式分为“上四管”、“下四管”代表作南音《八骏马》
西安鼓乐:是流传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艺术形式。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所用乐器以笛为主,配以笙、管,又是加用双云锣。
《神奇秘谱》:是我过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明代朱权所辑。全书共分三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琴曲的重要文献。
新法密率:是明代著名律学家朱载堉提出的,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最早记载于1584年的《律学新说》中,在总结前人乐律理论基础上,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实验,成功发现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规律。
中国近代音乐史
清末民初音乐发展概况
1、简述梅兰芳对于近代京剧音乐的贡献?
梅兰芳对传统剧目进行加工改造,还编排了许多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在表演上打破旦角行当的界限,创造性地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糅为一体,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他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被誉为梅派大师。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
《霸王别姬》《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2、名词解释
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笛、萧等丝竹类乐器组成而得名。传统曲目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慢六板》《欢乐歌》《云庆》《慢三六》《四合如意》号称“八大名曲” 聂耳曾将《倒八板》改编为《金蛇狂舞》。
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清末民初产生和流传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带,是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规乐器有粤胡、琵琶、扬琴、洞箫等。主要作品《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禅院钟声》等。
《二泉映月》:是由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创作。乐曲由一声凄楚的长叹开始,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力度变化幅度很大。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在二胡、琵琶演奏上相当有造诣,代表作: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3、学堂乐歌的产生、创作、代表人物和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堂乐歌是我国19世纪末开始在新式学堂和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清末民初,向西方学习,要求废科举、办学堂、变法维新已成为中国大众的一致呼声。一些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归来后,在国内新学堂开设乐歌课,较长一些新歌,当时称之为“乐歌”,后来统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以抵御外侮,富国强兵为主要内容,其创作方法主要是采用欧美和日本的歌曲曲调或者中国传统乐曲或民歌曲调填写新词。还有少量的创作作品。
代表人物:影响较大的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名庆鸿,笔名心工,上海人。代表作有《体操——兵操》《黄河》等100余首乐歌,编辑有多部乐歌集,如《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心工唱歌集》等。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名文涛,字叔同。1906年在日本编印出版了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同年与曾孝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是我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第一人。代表歌曲《春游》、《送别》
学堂乐歌的产生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
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介绍了五线谱和西方知识,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音乐教育家,它对于其后的音乐创作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20世纪20年代音乐发展概况
音乐社团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年成立,蔡元培任会长,内设钢琴、提琴、古筝、丝竹、昆曲5组,后又增设唱歌班。后该会该文“北京大学传习所”
2、中华美育会;1919年在上海成立,是以提倡美育为宗旨建立的音乐社团。会刊《美育》
3、大同乐会:1919年在上海成立的民族器乐演奏社团。专门研究中西音乐,传授民族器乐演奏技艺和整理、改编传统乐曲。最著名的是由琵琶曲《夕阳萧鼓》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4、上海工部局乐团:20世纪在上海英租界建立的一支具有相当水平和规模的职业性管弦乐队。常任指挥是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梅百器。是当时亚洲水平最高的西洋管弦乐队。
5、国乐改进社:1927年由刘天华等人发起成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是反映中国器乐发展状况的重要刊物。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
1、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1922年在原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是我国近代第一个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由蔡元培任所长,萧友梅人教务主任。1923年4月,北京大学管弦乐队正式成立,是中国人自己组成的第一个较正规的西洋管弦乐队。
2、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创立于1919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为宗旨的师范学校。1922年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1924年扩建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
3、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29年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主要人物
1、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方面的贡献。
萧友梅(1884-1940),我国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奠基者。他先后参加组建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等。1927年创建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
创作贡献:是我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开拓者和重要作曲家。引进西方音乐题材,创作形式广泛(包括合唱曲、独唱曲、艺术歌曲、群众歌曲)钢琴曲、室内乐、管弦乐曲等多种形式,把填词创作提高到专业音乐创作的水平。代表作《问》《南飞之语雁》《五四纪念爱国歌》。还有歌曲《卿云歌》,大提琴曲《秋思》、钢琴曲《哀悼引》、管弦乐曲
《新霓裳羽衣舞》合唱曲《春江花月夜》
创作特点:他的学校歌曲同学堂乐歌显著不同点是他所有的歌曲都是自己创作的,均配以钢琴伴奏并广泛运用了各种演唱形式,从而改变了学堂乐歌那种“选曲填词”的方式。
2、简述赵元任的音乐创作特点及音乐贡献
赵元任(1892-1982)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有计划地深入民间、实地调查和采集民歌并用其素材来进行创作的作曲家。
创作特点:音乐创作以歌曲为主。首先,他的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的新文化精神。其次,创作中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语言音韵的特点,并主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重视收集、改编民间歌曲。第三,在音乐创作中,努力探索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尤其在曲调与和声方面做出“中国派”的实验。
代表作:歌曲《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他》合唱曲《海韵》
3、简述刘天华在二胡方面的贡献
刘天华(1895-1932)是我国近代优秀的民族音乐家、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1930年,刘天华听记《梅兰芳歌曲谱》一册,是用五线谱和工尺谱对照记写的梅兰芳京剧唱腔谱集,也是我国最早用五线谱记写的传统音乐曲谱集。他主张“把音乐普及到一般民众中去”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创作了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3首,民乐合奏2首。二胡创作是他艺术创作中最有成就的部分。10首二胡独奏有《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闲居吟》《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其中《光明行》可以说是他全部创作中色调最明朗,情绪最乐观的一首作品。
在二胡创作上广泛吸收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方法,在音调上适当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因素,丰富了民族器乐的语汇。在二胡教学上,我过第一次建立了二胡的教材体系。
代表作《病中吟》(又名《安适》《胡适》)、《良宵》(原名《除夜小唱》)、《光明行》
4、简述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创作概况。
黎锦辉(1891-1967)中国近代歌舞音乐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开拓者。湖南湘潭人。
1927年,“中华歌舞专门学校”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教育机构。创作了《毛毛雨》《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流行音乐。
儿童歌舞音乐创作:1)他的作品基本上是自己写脚本及歌词,他善于观察儿童的生活,抓住儿童的心里特点和兴趣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2)他编写的歌词大多都通俗易懂,非常口语化,剧情的发展也很适合儿童的理解
力。3)在音乐创作中,他戏曲了大量民间音调。4)他的作品针对剧中人不同的性格进行了不同形象的刻画。 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致力于儿童歌舞剧创作的人。
代表作: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小小画家》《葡萄仙子》,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努力》《好朋友来了》
《可怜的秋香》在黎锦辉儿童歌舞表演曲中最具有代表性。
《小小画家》是黎锦辉最成功的一部儿童歌舞剧作品。
《麻雀与小孩》是黎锦辉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作品。
5、简述王光祈的音乐研究与成果。
王光祈(1892-1936)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学家,中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
王光祈是最早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其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是《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其次,他研究中国音乐史,侧重于律、调、谱、器四个方面,对历代律制和宫调理论做了全面的整理。代表作《中国音乐史》。第三,系统的介绍西洋音乐学理论和技术理论。第四,他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学者。代表作《音乐在中国的意义》《论中国音乐》《论中国记谱法》。
20世纪30年代音乐发展概况
1、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家主要有哪几位,各自有何代表作?
聂耳:群众歌曲《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劳动歌曲《码头工人》《大路歌》《开路先锋》;抒情歌曲《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儿童歌曲《卖报歌》《小野猫》;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山国情侣》
任光:《渔光曲》(成名作,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影片。)、《抗敌歌》《打回老家》;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歌曲《天涯歌女》《嘉陵江上》《游击队歌》《马路天使》
张曙:《日落西山》《保卫国土》《卢沟问答》《打豺狼》《丈夫去当兵》
吕骥:《新编“九一八”小调》《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九个乐章《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生合唱)《河边对口唱》(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器乐作品《满江红》
麦新:《大刀进行曲》
2、聂耳主要创作了哪些音乐作品,有何音乐特点?
聂耳:群众歌曲。主要是爱国歌曲的创作以《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劳动歌曲主要以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为内容,以《码
头工人》《大路歌》《开路先锋》为代表;抒情歌曲大多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为创作题材,以《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为代表;儿童歌曲以《卖报歌》《小野猫》为代表;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山国情侣》
聂耳的歌曲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在深刻揭露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同时,始终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的歌曲创作以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为核心内容,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革命倾向。
3、20世纪30年代以“国立音专”为代表的学院派作曲家主要有哪几位,各自有何代表作?
黄自:抗日救亡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声乐作品;艺术歌曲:《思乡》《春思》《玫瑰三愿》《花非花》;器乐作品《怀旧》和《都市风光幻想曲》(是电影《都市风光》的片头音乐)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歌曲《天涯歌女》《嘉陵江上》《游击队歌》《马路天使》
刘雪庵:《长城谣》(是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中华儿女》《巾帼英雄》;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 1936年出版我国第一部钢琴套曲
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红满枝》音乐美学理论著作《乐话》《音乐通论》 歌曲集《清歌集》《音境》
4、简述黄自的音乐创作
黄自,(1904-1938)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抗日救亡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睡狮》《热血歌》
艺术歌曲:《春思》《思乡》《玫瑰三愿》
古诗词谱曲:《点绛唇》《南乡子》《花非花》《卜算子》
学生歌曲:《天伦歌》《西北风的话》
器乐作品:《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
清唱剧:《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声乐作品
创作特点:创作中音乐形象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注意了歌词与曲调的结合、声乐与伴奏的结合,注意了创作构思的细致、集中,和乐曲的简洁、严谨;有意识对音乐的民族风格进一步作了创造性的繁荣
5、简述贺绿汀的音乐创作
贺绿汀(1904-1999)近代杰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
歌曲:《春天里》《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歌》《嘉陵江上》《都市风光》《马路天使》
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
创作特点: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将欧洲音乐的传统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作品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风格朴实简练、浑然天成。
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并重,是贺绿汀音乐活动的重要
特点。
20世纪40年代音乐发展概况
1、简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冼星海(1905-0945)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
歌曲:《保卫卢沟桥》《只怕不抵抗》《救国军歌》《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夜半歌声》 《生产大合唱》(内包含《二月里来》《酸刺枣》)、《九一八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2、《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点和历史价值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生合唱)《河边对口唱》(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合唱)八个乐章和一个序曲组成。各乐章有相对独立性,全曲主题为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呼应;音乐语言明快简练、民族风格鲜明。
这部作品是近代合唱写作技术和中国传统音乐成功结合的典范,使作品既表现出民族风格,又具有时代精神。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3、简介江文也、丁善德、马思聪、谭小麟的音乐创作
江文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作曲家
代表作:管弦乐《台湾舞曲》,钢琴曲《断章十六首》,交响组曲《孔庙大乐章》合唱作品《凤阳花鼓》。音乐风格突出音调的五声性,手法简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丁善德,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
钢琴组曲《春之旅》(《待曙》《舟中》《杨柳岸》《晓风之舞》;《中华民歌主题变奏曲》

马思聪,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我过近代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小提琴作品:《摇篮曲》《第一回旋曲》《思乡曲》《内蒙组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谭小麟,室内乐《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弦乐三重奏》 声乐作品男声独唱《春风春雨》,男生二重唱《金陵城》,女声三重唱《清平调》,无伴奏四部合唱《江夜》等
4、简述我国近代歌剧发展脉络
20世纪我国歌剧创作的开拓者是黎锦辉,创作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剧,30年代中期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进行探索,出现了《西施》《桃花源》等作品,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了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货郎担》。秧歌剧是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将话剧、戏曲和秧歌糅合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广场歌舞剧形式。它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为大型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成为我国后来歌剧的典范,被称为“新歌剧”歌剧
5、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艺术特色有哪些?思考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歌剧包括《北风吹》(河北民歌《小白菜》改编)《扎红头绳》《十里风雪》(山西民歌《捡麦根》改变)《哭爹》《我要活》《太阳出来了》

首先,歌剧《白毛女》通过音乐具体细致地刻画剧种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性格化、戏剧化,特别是对剧种三个主要角色:杨白劳、喜儿、黄世仁,从任务的心理变化来给予深刻的描绘。
其次,作曲家在创作中广泛吸取民间曲调,作为主要人物的主题音调。同时,根据剧情变化的需要,吸取民间戏曲及其表现手法,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
第三,作品吸收借鉴了大量西方歌剧创作的经验,如合唱、重唱的穿插作用,并与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将音乐、歌唱、说白、表演有机地协调统一。
《白毛女》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的成熟,是我国歌剧作品的典范之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彩虹有几种颜色-笨的拼音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发掘的近义词


深圳出租车起步价-娇嫩的反义词


云繁体-蛇龙


辨认造句-苦刑的意思


青竹蛇儿口-探拼音


球体的表面积-干扰近义词


网络利大于弊辩论词-单人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