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 比的意义说课稿
自主招生自荐信-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 比的意义
(1)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
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
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
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
后学习比例,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
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
体的问题。
(2)学情分析
比例这部知识是在
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与分数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属于概念教学,
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
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对应函
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
的问题。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
比值。
过程与方法
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
发现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难点:区分开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5)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
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
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
—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练习设计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巩固新知,主要是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作准备以及增强学生对比例意义的
理
解;第二层次是达标测试,有所难度,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第三层次是课后练
习,它
具有启发作用,引领学生去探究和发现规律。
(6)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
: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有一些有趣的关系?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
长度的比大约是1:
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
是1:2;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
大约是1:7……
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吗?比如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
头
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
就
可估计出罪犯身材的大致高度……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这里 ,实际上是用这些比去组成一个一个有趣的比例去
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做比
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
用学生感兴趣的身
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组成比例,用
形象直观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渗透学习目的教育。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跃跃欲
试的情绪下进入新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
课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参与本
课新知识的学习。
2.探索发现
(一)教学比的意义
课件出示信息窗一,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
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对两
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这就是比。下面我们来共
同理解比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头长和身高的关系呢?
求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头长和身高的比是25比160。
求身高是头长的几倍,可以说成身高和头长的比是160比25。
比较25比160,和160比25?
小结:说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
不能颠倒位置,否则,
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的写法、读法。100比2 记作100∶2
请学生练习写比。(注意:比的中间是两个
小黑点)
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前项、后项、 比号,对比指出各部分名称。
(二)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行走速度?
汽车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个量和哪个量比。又可以怎么说?
(三)建构比的意义
1.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什么叫做比? 你是怎么想的呢?
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
数之间的什么关系?(学生归纳后课件出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求比值方法。
练习:说出下面各比的前项和后项,再求出比值 4:5 8:4 0.5:1
a.学生独立完成
b.指明学生汇报
c.集体反馈比值通常可以是什么数?
老师强调: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
3.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4.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谁愿意完整地说一遍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第一道题讨论后填写下表:
比
除法
分数
前项
相当于
比号
后项
比值
不同点
把表格填写完整后,让学生完整
地说一说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
全班学生一起说。
5.你还学会了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
6、小知识
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师小结:体育比赛中使用的“:
”号,只表示哪一队对哪一队比赛,各得多少分,不表
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
,是比较两队得分多少的,与数学中的比
的意义不同,它仅仅是借用了比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1—6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理解比的意义,掌
握比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比值的
实际意义。理解比的意义和比值实际意义的相同通性。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把5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是( ):(
),盐和盐水的质
量比是( ):( )。
(2)两个港口相距396千米,一艘轮船每小时行33千米。路程与速度的比是(
):
( );比值是( ),比值的意义是( )。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有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①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边长比是( )。比值是( )。
②大正方形的周长和小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比值是( )。
③大正方形的面积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比值是( )。
2.
判断。
(1)1克糖溶解在99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0。( )
(2)2米:5米的比值是0.4米。( )
3.填表
4.
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出比值。(要有过程)
63
42:14
7:35 :
74
1282
0.6: :
:4
55155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比的意义,以及比,除法
,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
练求比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思路是怎样的?你理解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
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第1课时:比的意义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1.比的读写
2.比各部分的名称
3.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资源:
1.判断。
1
(1)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
,桃树与梨树棵数的比4:5。( )
4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
的比是3:5,甲数,乙数,丙数的比是2:3:5。
( )
2.
明德小学的操场周长是380米,宽是70米,这个长方形操场长和宽的比是多少?
1
3. 根据“长方形的长比宽多 ”画出线段图。长与宽的比是(
),比值是( )。
3
4
答案:1、×,√。2、长:380÷2-70=120米,120:70。3、4:3,
。
3
宽作单位“1”,
资料链接
宽
长
计算身高与脚长的比例关系
成人身高=13岁时脚长(CM)*7±3cm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正常人的人体器官各部分
具有一定比例。我国古代就有“力七坐五
盘三”之说,即以头长为一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而
每个人的脚长和头长基本上
是一致的,因此身高与脚长之比基本为7∶1。但是也有极少数,由于遗传、
种族、营养条
件等多因素的影响,身体结构不在正常比例中,如矮个子大脚、高个子小脚等,这属于较特
殊情况。因此,正常情况下,只要能较准确的测量出赤足长,就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大致身
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其身高与脚长比例也有所差别。近些年来,许多地
区的专业
人员对本地区居民的身高与足长的关系进行测量统计,得出有规律的参数,如上海
人身高为足长乘以系数
6.75;东北地区的人系数为6.876;重庆人系数为6.856;陕西人系
数为6.734。因此
根据足迹推算身高除了要准确测出赤足长之外,还须考虑地区因素。
如何根据足迹分析性别?
由于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从而使得男女行走行走姿势有明显
不同。不同的行
走姿势反映在足迹上,其表现也不相同。
男性身高较高,脚较长而宽,小脚骨较长,骨盆高而窄,腰部
较粗宽;同时脂肪较少,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肌肉发达,髋围小于肩围,因而重心高,跨步大,弹跳力强,反映在足迹上,表现为足迹较<
br>长偏宽,起、落脚有力,常伴有踏痕和蹬痕,压痕深浅不均多偏外压等。
女性身高相对较短,脚
窄而短,脚弓偏低,小脚骨较短,骨盆低而宽,腰部细窄;同时
脂肪发达,髋围大于肩围‘因而重心低,
跨步小,稳定性强,反映在足迹上,表现为足迹偏
窄、短,起、落脚平均,压痕较均匀,弓压较宽等。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 比的意义
(1)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
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
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
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学习比例,解比例,讲解
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
中一些具
体的问题。
(2)学情分析
比例这部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与分
数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属于概念教学,
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对应函
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
比值。
过程与方法
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
发现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难点:区分开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5)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
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
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
—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练习设计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巩固新知,主要是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作准备以及增强学生对比例意义的
理
解;第二层次是达标测试,有所难度,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第三层次是课后练
习,它
具有启发作用,引领学生去探究和发现规律。
(6)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
: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有一些有趣的关系?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
长度的比大约是1:
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
是1:2;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
大约是1:7……
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吗?比如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
头
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
就
可估计出罪犯身材的大致高度……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这里 ,实际上是用这些比去组成一个一个有趣的比例去
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做比
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
用学生感兴趣的身
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组成比例,用
形象直观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渗透学习目的教育。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跃跃欲
试的情绪下进入新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
课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参与本
课新知识的学习。
2.探索发现
(一)教学比的意义
课件出示信息窗一,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
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对两
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这就是比。下面我们来共
同理解比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头长和身高的关系呢?
求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头长和身高的比是25比160。
求身高是头长的几倍,可以说成身高和头长的比是160比25。
比较25比160,和160比25?
小结:说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
不能颠倒位置,否则,
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的写法、读法。100比2 记作100∶2
请学生练习写比。(注意:比的中间是两个
小黑点)
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前项、后项、 比号,对比指出各部分名称。
(二)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行走速度?
汽车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个量和哪个量比。又可以怎么说?
(三)建构比的意义
1.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什么叫做比? 你是怎么想的呢?
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
数之间的什么关系?(学生归纳后课件出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求比值方法。
练习:说出下面各比的前项和后项,再求出比值 4:5 8:4 0.5:1
a.学生独立完成
b.指明学生汇报
c.集体反馈比值通常可以是什么数?
老师强调: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
3.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4.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谁愿意完整地说一遍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第一道题讨论后填写下表:
比
除法
分数
前项
相当于
比号
后项
比值
不同点
把表格填写完整后,让学生完整
地说一说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
全班学生一起说。
5.你还学会了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
6、小知识
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师小结:体育比赛中使用的“:
”号,只表示哪一队对哪一队比赛,各得多少分,不表
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
,是比较两队得分多少的,与数学中的比
的意义不同,它仅仅是借用了比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1—6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理解比的意义,掌
握比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比值的
实际意义。理解比的意义和比值实际意义的相同通性。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把5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是( ):(
),盐和盐水的质
量比是( ):( )。
(2)两个港口相距396千米,一艘轮船每小时行33千米。路程与速度的比是(
):
( );比值是( ),比值的意义是( )。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有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①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边长比是( )。比值是( )。
②大正方形的周长和小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比值是( )。
③大正方形的面积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比值是( )。
2.
判断。
(1)1克糖溶解在99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0。( )
(2)2米:5米的比值是0.4米。( )
3.填表
4.
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出比值。(要有过程)
63
42:14
7:35 :
74
1282
0.6: :
:4
55155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比的意义,以及比,除法
,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
练求比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思路是怎样的?你理解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
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第1课时:比的意义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1.比的读写
2.比各部分的名称
3.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资源:
1.判断。
1
(1)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
,桃树与梨树棵数的比4:5。( )
4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
的比是3:5,甲数,乙数,丙数的比是2:3:5。
( )
2.
明德小学的操场周长是380米,宽是70米,这个长方形操场长和宽的比是多少?
1
3. 根据“长方形的长比宽多 ”画出线段图。长与宽的比是(
),比值是( )。
3
4
答案:1、×,√。2、长:380÷2-70=120米,120:70。3、4:3,
。
3
宽作单位“1”,
资料链接
宽
长
计算身高与脚长的比例关系
成人身高=13岁时脚长(CM)*7±3cm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正常人的人体器官各部分
具有一定比例。我国古代就有“力七坐五
盘三”之说,即以头长为一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而
每个人的脚长和头长基本上
是一致的,因此身高与脚长之比基本为7∶1。但是也有极少数,由于遗传、
种族、营养条
件等多因素的影响,身体结构不在正常比例中,如矮个子大脚、高个子小脚等,这属于较特
殊情况。因此,正常情况下,只要能较准确的测量出赤足长,就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大致身
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其身高与脚长比例也有所差别。近些年来,许多地
区的专业
人员对本地区居民的身高与足长的关系进行测量统计,得出有规律的参数,如上海
人身高为足长乘以系数
6.75;东北地区的人系数为6.876;重庆人系数为6.856;陕西人系
数为6.734。因此
根据足迹推算身高除了要准确测出赤足长之外,还须考虑地区因素。
如何根据足迹分析性别?
由于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从而使得男女行走行走姿势有明显
不同。不同的行
走姿势反映在足迹上,其表现也不相同。
男性身高较高,脚较长而宽,小脚骨较长,骨盆高而窄,腰部
较粗宽;同时脂肪较少,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肌肉发达,髋围小于肩围,因而重心高,跨步大,弹跳力强,反映在足迹上,表现为足迹较<
br>长偏宽,起、落脚有力,常伴有踏痕和蹬痕,压痕深浅不均多偏外压等。
女性身高相对较短,脚
窄而短,脚弓偏低,小脚骨较短,骨盆低而宽,腰部细窄;同时
脂肪发达,髋围大于肩围‘因而重心低,
跨步小,稳定性强,反映在足迹上,表现为足迹偏
窄、短,起、落脚平均,压痕较均匀,弓压较宽等。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