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圆的面积 第1课时》教案

玛丽莲梦兔
775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11: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反渎职侵权局-长春招生信息网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3、
圆的面积
第1课时
圆面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圆面积的意义和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 教学提示:
教 材首先通过“已知云南景洪的曼飞龙白塔的塔基是圆柱形石座,底面周长是42.6米,
求这座塔基的占 地面积”的实际情境提出圆面积的概念,使学生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理
解“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 的大小”。
由于以前学生所求的图形面积都是多边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br>梯形等)的面积,而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教材没有直
给出圆 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是先通过例1,把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利用数格
子的方法估算圆的面 积,使学生对圆的面积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转化
的思想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由于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有很大难度的,教材上给出了明确
的提示, 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
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 、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最后,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例1用石塔占地突出圆面积的概念,强调与周长的
区别。通过“估”和“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圆的 面积与r有关,为后面的圆面积公式
的推导作准备。
感受过程:(1) 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 方形面积小,就是比4r²小。(2)用数方格的方
式,让学生知道圆面积比3r²大。(3)结论:圆 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例2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实验的方式:( 1)图形转化。(浸透极限思想)(2)讨论:平行四边形与圆的关系。(3)
比较推理(4)归纳圆面 积计算公式。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圆面积公式计
算圆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具演示,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使学生经历探索圆的
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
括能力,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8和16等份的圆形纸片各1个,正方形、圆形物品、圆规、剪刀等。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 ——《马儿的困惑》的场景)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是一个什么图形呀?
预设:是一个圆形。
那么,要想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呢?
预设:圆的面积。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是指的什么?
归纳: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马儿的困惑”这一场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
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同时了解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的面积。
(1)估一估圆的面积。
投影出示一个圆,如图。

有一个圆,并以圆的半径r为边长画一个小正方形。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请同学们估一估,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交流,然后反馈学生估的结果。
预设:
生1:这个圆 面上可以画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但圆的面积没有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大。
所以,我估计,圆的面积大约 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
教师给予肯定:这样的估计有道理。
生2:我不是想在圆面上 画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是想把这个圆对折两次后,平分成4
等份,一等份的圆和大半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相等,4等份一定比两个正方形大,比4个正方
形小,所以,我也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 3倍。
教师给予肯定:分析得不错。难道圆的面积刚好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吗?
(2)数方格验证,得出结论。
提问:如果我们将正方形的边长r平均分成4份,在小正方 形内就有16个方格。于是
得到现在的图,(出示)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回答刚才的问题吗?(非常接近 1格的算做1格,
其余不足1格的算半格)
反馈学生数的结果:小正方形有16个方格,14圆里大约有13格。
教师接着问:整个圆里大约有多少个方格?(13×4=52)
52大约是16的多少倍?
师生共同小结:圆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也就是半径平方(r)的3倍多
一些。
(板书:S=r的3倍多。)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对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进行 比较,估一估圆的面积
与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然后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对圆的面积有一 个初步的
感知,也为下面的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做好铺垫。】
2.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估一估,数一数,得出了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这一结论 ,这一结论对所有的圆都适用,也就是说,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能估算出圆的面
积。
试一试:一个圆的半径是5 cm,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说说想法。
用这个方法只能估算出圆的面积。要想得到准确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回想一下以前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我们都是把 这个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那我们能
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到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教 师:今天我们能否运用转化的方法研究圆的面积呢?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
形?你们想知道吗?
(2)观察猜想:
课件出示:分成16等分的圆。
教师:圆是个曲线图形,想想它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呢?你是怎样想的?
(3)操作验证
教师指导: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选择其中一个圆形纸片(16等份或32等份), 剪开,
独立或与同伴合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师指导学生拼图。
教师:谁想把你的结果展示出来?
“化曲为直”渗透极限思想
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 把圆分成64等份、128等份……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使学生理
解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 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什么吗?
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32等分的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
教师:那么拼出来的这个近似的长方形和圆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课件出示:拼成近似长方形和原来的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近似长方形的宽又是圆的哪一部分?
根据汇报板书
指导学生推导公式
请同学们试一试,根据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吧!
教师: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由看到16等份都是近似的等腰三角形 而猜想出有可能转化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然后学生回答。
(3)学生动手: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把圆形纸片剪成16份或32份,再拼成一个自己学过的图形。
(预设生成)学生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后,汇报并展示结果,注重不同情况的展示。(贴在黑板上)
学生观察,渗透极限思想
学生观察多媒体的演示,理解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
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
抽象概括 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借助电脑课件的演
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 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
学生交流汇报以上结果。
学生自主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观察:发现涂色的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学生交流,汇报发现的结果:
①形状变化了,面积没相等。
②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③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半径(r) 指名学生进行汇报,投影演示“变曲为直”的过
程。
教师这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然后接着提出,我们从多角度,多侧面推导出了圆的面
积公式。如果我们 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你会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 ↓ ↓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1
C×r
2
1
= ×2πr×r
2
=
= πr
如果用字母S表示圆的面积,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
【设计意图:先让 学生观察再猜想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发展了学
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想动手拼 一拼的欲望。这个环节中,探究是开放的,学生通过

2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观察、探讨,合作,归纳出 圆的面积公式,突出重点。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满足和喜
悦,提高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培养学合 作精神。】
(三)巩固新知
分两组分别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
学生分两组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学生做完之后两个小组进行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巩固了新知外,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操作能力。】
(四)达标反馈
1.填空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
( ),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 ),所
以圆的面积是( )。
(2)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2.填表。




答案:
1.(1)圆周长的一半 半径 长×宽 πr(2)18.84 28.26
2.如下表。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感受吗?
同学们,猜想验证、操作发现是 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探索未知领域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
用好它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回顾再现,也要关注学习经验的反思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填空题。
(1)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把它平均剪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 形,这
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的( )平方厘米。
(3)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的( )平方厘米。
2.求下列圆的面积。





答案:
1.(1)12.56 4(2)200.96 (3)50.24
2.3.14×(4÷2) =12.56(平方厘米)
3.14×3=28.26(平方厘米)




2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板书设计

圆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 ↓ ↓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1
C×r
2
1
= ×2πr×r
2
=
= πr
2

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
2



 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又是学习圆柱与圆锥的基础,圆面 积公式
的推导过程运用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小学生来讲是深奥难懂的。教材首先用云南
景洪的曼飞龙塔基的情景引出了圆的面积概念,接着让学生比较圆的面积和以圆的半径为边
长的正方形 的面积,对圆的面积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运用以前曾多次
采用过的“转化”的数学 思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主要是长方形)来计算面积,引
导学生自主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再一次让学生熟悉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
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策略。
学习此知识之前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并且掌握了长方形、正方
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
程时只需要教师启发、点拨学生依然从转化的思 想入手,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
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得到圆面积公式。因此,新课内容必须从 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出发,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降低内容的抽象性,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面 积的计算公式。
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 ,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平 面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小组合
作动手、动脑剪 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
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并 判断学生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效地体验从猜想—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实践验证——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问题 的方法。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
合理,使学生们经历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精确演示圆割补 拼图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
解自己推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学 生今后圆锥,圆
柱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课上及时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 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
技能。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圆除了剪拼 成近似的长方形外,还可以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如果让学生
在这里再动手操作,对学生思 维的拓展是有很大的好处,但一节课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内容,
所以这一节课就选择了单纯让学生把圆转化 成近似长方形来推导圆面积的公式。但回头想想,
也可以把圆的面积分两课时来上,一课时是让学生操作 ,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第二课时
才深入地研究如何推导圆面积的公式,这样费时多些但对学生的能力 开拓会更有好处。
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圆面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教学片断)
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
(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
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 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
成别的图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 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
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们想知道吗?
2.演示揭疑。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师:(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拼成一
个 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课件演示)。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
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
【评析:教师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
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 借助电脑课件的演
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


(二) 数学资源

1.填空题。
(1)一个圆形桌面的直径是 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2)鼓楼中心岛是半径 10米的圆,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3)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 )厘米,画
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 000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
圆周长长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2.一个水缸,从里面量,缸口直径是 50厘米,缸壁厚 5厘 米。要制做一个缸盖,使
它正好盖住缸口的外沿,这个缸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在缸盖的边沿贴 上一圈金属
(不计接头),这个金属条长多少厘米?



答案:
1.(1)3.14 (2)314 (3) 8 200.96 (4)78.5
2.50÷2=25(厘米) 25+5=30(厘米) 3.14×30=2826(平方厘米) 3.14×30×
2=188.4(厘米)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资料链接
你知道吗?
怎样求圆面积?这已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用公式 一算,结论就出来了。可是你可知
道这个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吗?在过去漫长的年代里,人们为了研究和解 决这个问题,不知遇
到了多少困苦,花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
在平面图形中,以长方 形的面积最容易计算了。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砖铺垫长方形地面,
如果横向用八块,纵向用六块,那一共 就用了8×6=48块砖。所以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
长×宽。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方
形的长和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 高。所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是:底×高。
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对接上一个和它全等的 三角形,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三
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和它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 此,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
底×高÷2。任何一个多边形,因为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所以它的面 积,就等于这些
三角形面积的和。
4000多年前修建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底座是一 个正方形,占地52900平方米。它的底
座边长和角度计算十分准确,误差很小,可见当时测算大面积 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
圆是最重要的曲边形。古埃及人把它看成是神赐予人的神圣图形。怎样求圆的面 积,是数学
对人类智慧的一次考验。
也许你会想,既然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容易求,我 们只要想办法做出一个正方形,使它的
面积恰好等于圆面积就行了。是啊,这样的确很好,但是怎样才能 做出这样的正方形呢?
你知道古代三大几何难题吗?其中的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化圆为方。这个起源 于古希腊的
几何作图题,在2000多年里,不知难倒了多少能人,直到19世纪,人们才证明了这个几 何
题,是根本不可能用古代人的尺规作图法作出来的。

开普勒的求解方法

约翰尼斯·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他发现了行星运动
的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可 分别描述为: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
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 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三大定律最
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 最可靠的证据,同时他对光
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一个爱观察、肯动脑筋的人。他把丹麦天文学家第
谷遗留下来的大量 天文观测资料,认真地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次告诉人们,地球围 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提出圆面积公式。
开 普勒当过数学老师,他对求面积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想,古
代数学家用分割的方 法去求圆面积,所得到的结果都是近似值。为了提高近似程度,他们不
断地增加分割次数。但是,不管分 割多少次,几千几万次,只要是有限次,所求出来的总是
圆面积的近似值。要想求出圆面积的精确值,必 须分割无穷多次,把圆分成无穷多等分才行。
开普勒也仿照切西瓜的方法,把圆分割成许多小 扇形;不同的是,他一开始就把圆分成
无穷多个小扇形。圆面积等于无穷多个小扇形面积的和,所以在最 后一个式子中,各段小弧
相加就是圆的周长2πR,所以有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圆面积公式。
开普勒运用无穷分割法,求出了许多图形的面积。1615年,他将自己创造的这种求圆
面积的新方法, 发表在《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一书中。
开普勒大胆地把圆分割成无穷多个小扇形,并果敢地断言:无 穷小的扇形面积,和它对应的
无穷小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他在前人求圆面积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 一步。
《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一书,很快在欧洲流传开了。数学家们高度评价开普勒的工作 ,
称赞这本书是人们创造求圆面积和体积新方法的灵感源泉。
一种新的理论,在开始 的时候很难十全十美。开普勒创造的求圆面积的新方法,引起了
一些人的怀疑。他们问道:开普勒分割出 来的无穷多个小扇形,它的面积究竟等于不等于零?
如果等于零,半径OA和半径OB就必然重合,小扇 形OAB就不存在了;如果客观存在的面积
不等于零,小扇形OAB与小三角形OAB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开普勒把两者看作相等就不对了。
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开普勒自己也解释不清。
卡瓦利里的求解方法

他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学生,他研究了开普勒求圆面积方法存在的问题。
卡瓦利里想,开普勒把 圆分成无穷多个小扇形,这每个小扇形的面积到底等不等于圆面积,
就不好确定了。但是,只要小扇形还 是图形,它是可以再分的呀。开普勒为什么不再继续分
下去了呢?要是真的再细分下去,那分到什么程度 为止呢?这些问题,使卡瓦利里陷入了沉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思之中。
有一天,当卡瓦利里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衣服上时,他忽然灵机一动:唉,不 是可以看成
为面积嘛!布是由棉线织成的,要是把布拆开的话,拆到棉线就为止了。我们要是把面积像< br>布一样拆开,拆到哪儿为止呢?应该拆到直线为止。几何学规定直线没有宽度,把面积分到
直线就 应该不能再分了。于是,他把不能再细分的东西叫做“不可分量”。棉线是布的不可
分量,直线是平面面 积的不可分量。
卡瓦利里还进一步研究了体积的分割问题。他想,可以把长方体看成为一本书 ,组成书
的每一页纸,应该是书的不可分量。这样,平面就应该是长方体体积的不可分量。几何学规定平面是没有薄厚的,这样也是有道理的。
卡瓦利里紧紧抓住自己的想法,反复琢磨,提出了求圆面积和体积的新方法。
1635年,当 《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一书问世20周年的时候,意大利出版了卡瓦利里
的《不可分量几何学》。在这 本书中,卡瓦利里把点、线、面,分别看成是直线、平面、立
体的不可分量;把直线看成是点的总和,把 平面看成直线的总和,把立体看成是平面的总和。
卡瓦利里还根据不可分量的方法指出,两本 书的外形虽然不一样,但是,只要页数相同,
薄厚相同,而且每一页的面积也相等,那么,这两本书的体 积就应该相等。他认为这个道理,
适用于所有的立体,并且用这个道理求出了很多立体的体积。这就是有 名的“卡瓦利里原理。”
事实上,最先提出这个原理的,是我国数学家祖暅。比卡瓦利里早1000多 年,所以我们叫
它“祖暅原理”。
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占圆面积 的约63.7%,在一个圆外画一个最小
的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是圆形面积的157%。
在卡 瓦利里的观点上拓展,也可以将曲线看做不可分量。所以圆面积近似于无数个圆周
长曲线的拼接。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3、
圆的面积
第1课时
圆面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圆面积的意义和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 教学提示:
教 材首先通过“已知云南景洪的曼飞龙白塔的塔基是圆柱形石座,底面周长是42.6米,
求这座塔基的占 地面积”的实际情境提出圆面积的概念,使学生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理
解“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 的大小”。
由于以前学生所求的图形面积都是多边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br>梯形等)的面积,而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教材没有直
给出圆 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是先通过例1,把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利用数格
子的方法估算圆的面 积,使学生对圆的面积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转化
的思想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由于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有很大难度的,教材上给出了明确
的提示, 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
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 、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最后,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例1用石塔占地突出圆面积的概念,强调与周长的
区别。通过“估”和“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圆的 面积与r有关,为后面的圆面积公式
的推导作准备。
感受过程:(1) 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 方形面积小,就是比4r²小。(2)用数方格的方
式,让学生知道圆面积比3r²大。(3)结论:圆 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例2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实验的方式:( 1)图形转化。(浸透极限思想)(2)讨论:平行四边形与圆的关系。(3)
比较推理(4)归纳圆面 积计算公式。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圆面积公式计
算圆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具演示,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使学生经历探索圆的
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
括能力,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8和16等份的圆形纸片各1个,正方形、圆形物品、圆规、剪刀等。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 ——《马儿的困惑》的场景)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是一个什么图形呀?
预设:是一个圆形。
那么,要想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呢?
预设:圆的面积。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是指的什么?
归纳: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马儿的困惑”这一场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
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同时了解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的面积。
(1)估一估圆的面积。
投影出示一个圆,如图。

有一个圆,并以圆的半径r为边长画一个小正方形。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请同学们估一估,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交流,然后反馈学生估的结果。
预设:
生1:这个圆 面上可以画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但圆的面积没有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大。
所以,我估计,圆的面积大约 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
教师给予肯定:这样的估计有道理。
生2:我不是想在圆面上 画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是想把这个圆对折两次后,平分成4
等份,一等份的圆和大半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相等,4等份一定比两个正方形大,比4个正方
形小,所以,我也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 3倍。
教师给予肯定:分析得不错。难道圆的面积刚好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吗?
(2)数方格验证,得出结论。
提问:如果我们将正方形的边长r平均分成4份,在小正方 形内就有16个方格。于是
得到现在的图,(出示)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回答刚才的问题吗?(非常接近 1格的算做1格,
其余不足1格的算半格)
反馈学生数的结果:小正方形有16个方格,14圆里大约有13格。
教师接着问:整个圆里大约有多少个方格?(13×4=52)
52大约是16的多少倍?
师生共同小结:圆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也就是半径平方(r)的3倍多
一些。
(板书:S=r的3倍多。)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对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进行 比较,估一估圆的面积
与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然后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对圆的面积有一 个初步的
感知,也为下面的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做好铺垫。】
2.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估一估,数一数,得出了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这一结论 ,这一结论对所有的圆都适用,也就是说,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能估算出圆的面
积。
试一试:一个圆的半径是5 cm,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说说想法。
用这个方法只能估算出圆的面积。要想得到准确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回想一下以前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我们都是把 这个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那我们能
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到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教 师:今天我们能否运用转化的方法研究圆的面积呢?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
形?你们想知道吗?
(2)观察猜想:
课件出示:分成16等分的圆。
教师:圆是个曲线图形,想想它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呢?你是怎样想的?
(3)操作验证
教师指导: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选择其中一个圆形纸片(16等份或32等份), 剪开,
独立或与同伴合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师指导学生拼图。
教师:谁想把你的结果展示出来?
“化曲为直”渗透极限思想
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 把圆分成64等份、128等份……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使学生理
解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 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什么吗?
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32等分的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
教师:那么拼出来的这个近似的长方形和圆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课件出示:拼成近似长方形和原来的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近似长方形的宽又是圆的哪一部分?
根据汇报板书
指导学生推导公式
请同学们试一试,根据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吧!
教师: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由看到16等份都是近似的等腰三角形 而猜想出有可能转化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然后学生回答。
(3)学生动手: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把圆形纸片剪成16份或32份,再拼成一个自己学过的图形。
(预设生成)学生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后,汇报并展示结果,注重不同情况的展示。(贴在黑板上)
学生观察,渗透极限思想
学生观察多媒体的演示,理解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
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
抽象概括 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借助电脑课件的演
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 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
学生交流汇报以上结果。
学生自主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观察:发现涂色的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学生交流,汇报发现的结果:
①形状变化了,面积没相等。
②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③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半径(r) 指名学生进行汇报,投影演示“变曲为直”的过
程。
教师这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然后接着提出,我们从多角度,多侧面推导出了圆的面
积公式。如果我们 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你会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 ↓ ↓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1
C×r
2
1
= ×2πr×r
2
=
= πr
如果用字母S表示圆的面积,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
【设计意图:先让 学生观察再猜想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发展了学
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想动手拼 一拼的欲望。这个环节中,探究是开放的,学生通过

2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观察、探讨,合作,归纳出 圆的面积公式,突出重点。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满足和喜
悦,提高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培养学合 作精神。】
(三)巩固新知
分两组分别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
学生分两组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学生做完之后两个小组进行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巩固了新知外,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操作能力。】
(四)达标反馈
1.填空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
( ),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 ),所
以圆的面积是( )。
(2)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2.填表。




答案:
1.(1)圆周长的一半 半径 长×宽 πr(2)18.84 28.26
2.如下表。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感受吗?
同学们,猜想验证、操作发现是 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探索未知领域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
用好它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回顾再现,也要关注学习经验的反思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填空题。
(1)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把它平均剪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 形,这
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的( )平方厘米。
(3)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的( )平方厘米。
2.求下列圆的面积。





答案:
1.(1)12.56 4(2)200.96 (3)50.24
2.3.14×(4÷2) =12.56(平方厘米)
3.14×3=28.26(平方厘米)




2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板书设计

圆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 ↓ ↓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1
C×r
2
1
= ×2πr×r
2
=
= πr
2

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
2



 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又是学习圆柱与圆锥的基础,圆面 积公式
的推导过程运用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小学生来讲是深奥难懂的。教材首先用云南
景洪的曼飞龙塔基的情景引出了圆的面积概念,接着让学生比较圆的面积和以圆的半径为边
长的正方形 的面积,对圆的面积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运用以前曾多次
采用过的“转化”的数学 思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主要是长方形)来计算面积,引
导学生自主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再一次让学生熟悉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
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策略。
学习此知识之前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并且掌握了长方形、正方
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
程时只需要教师启发、点拨学生依然从转化的思 想入手,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
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得到圆面积公式。因此,新课内容必须从 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出发,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降低内容的抽象性,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面 积的计算公式。
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 ,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平 面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小组合
作动手、动脑剪 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
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并 判断学生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效地体验从猜想—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实践验证——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问题 的方法。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
合理,使学生们经历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精确演示圆割补 拼图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
解自己推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学 生今后圆锥,圆
柱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课上及时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 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
技能。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圆除了剪拼 成近似的长方形外,还可以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如果让学生
在这里再动手操作,对学生思 维的拓展是有很大的好处,但一节课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内容,
所以这一节课就选择了单纯让学生把圆转化 成近似长方形来推导圆面积的公式。但回头想想,
也可以把圆的面积分两课时来上,一课时是让学生操作 ,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第二课时
才深入地研究如何推导圆面积的公式,这样费时多些但对学生的能力 开拓会更有好处。
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圆面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教学片断)
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
(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
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 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
成别的图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 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
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们想知道吗?
2.演示揭疑。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师:(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拼成一
个 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课件演示)。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
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
【评析:教师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
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 借助电脑课件的演
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


(二) 数学资源

1.填空题。
(1)一个圆形桌面的直径是 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2)鼓楼中心岛是半径 10米的圆,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3)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 )厘米,画
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 000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
圆周长长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2.一个水缸,从里面量,缸口直径是 50厘米,缸壁厚 5厘 米。要制做一个缸盖,使
它正好盖住缸口的外沿,这个缸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在缸盖的边沿贴 上一圈金属
(不计接头),这个金属条长多少厘米?



答案:
1.(1)3.14 (2)314 (3) 8 200.96 (4)78.5
2.50÷2=25(厘米) 25+5=30(厘米) 3.14×30=2826(平方厘米) 3.14×30×
2=188.4(厘米)




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资料链接
你知道吗?
怎样求圆面积?这已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用公式 一算,结论就出来了。可是你可知
道这个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吗?在过去漫长的年代里,人们为了研究和解 决这个问题,不知遇
到了多少困苦,花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
在平面图形中,以长方 形的面积最容易计算了。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砖铺垫长方形地面,
如果横向用八块,纵向用六块,那一共 就用了8×6=48块砖。所以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
长×宽。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方
形的长和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 高。所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是:底×高。
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对接上一个和它全等的 三角形,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三
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和它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 此,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
底×高÷2。任何一个多边形,因为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所以它的面 积,就等于这些
三角形面积的和。
4000多年前修建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底座是一 个正方形,占地52900平方米。它的底
座边长和角度计算十分准确,误差很小,可见当时测算大面积 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
圆是最重要的曲边形。古埃及人把它看成是神赐予人的神圣图形。怎样求圆的面 积,是数学
对人类智慧的一次考验。
也许你会想,既然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容易求,我 们只要想办法做出一个正方形,使它的
面积恰好等于圆面积就行了。是啊,这样的确很好,但是怎样才能 做出这样的正方形呢?
你知道古代三大几何难题吗?其中的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化圆为方。这个起源 于古希腊的
几何作图题,在2000多年里,不知难倒了多少能人,直到19世纪,人们才证明了这个几 何
题,是根本不可能用古代人的尺规作图法作出来的。

开普勒的求解方法

约翰尼斯·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他发现了行星运动
的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可 分别描述为: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
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 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三大定律最
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 最可靠的证据,同时他对光
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一个爱观察、肯动脑筋的人。他把丹麦天文学家第
谷遗留下来的大量 天文观测资料,认真地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次告诉人们,地球围 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提出圆面积公式。
开 普勒当过数学老师,他对求面积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想,古
代数学家用分割的方 法去求圆面积,所得到的结果都是近似值。为了提高近似程度,他们不
断地增加分割次数。但是,不管分 割多少次,几千几万次,只要是有限次,所求出来的总是
圆面积的近似值。要想求出圆面积的精确值,必 须分割无穷多次,把圆分成无穷多等分才行。
开普勒也仿照切西瓜的方法,把圆分割成许多小 扇形;不同的是,他一开始就把圆分成
无穷多个小扇形。圆面积等于无穷多个小扇形面积的和,所以在最 后一个式子中,各段小弧
相加就是圆的周长2πR,所以有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圆面积公式。
开普勒运用无穷分割法,求出了许多图形的面积。1615年,他将自己创造的这种求圆
面积的新方法, 发表在《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一书中。
开普勒大胆地把圆分割成无穷多个小扇形,并果敢地断言:无 穷小的扇形面积,和它对应的
无穷小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他在前人求圆面积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 一步。
《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一书,很快在欧洲流传开了。数学家们高度评价开普勒的工作 ,
称赞这本书是人们创造求圆面积和体积新方法的灵感源泉。
一种新的理论,在开始 的时候很难十全十美。开普勒创造的求圆面积的新方法,引起了
一些人的怀疑。他们问道:开普勒分割出 来的无穷多个小扇形,它的面积究竟等于不等于零?
如果等于零,半径OA和半径OB就必然重合,小扇 形OAB就不存在了;如果客观存在的面积
不等于零,小扇形OAB与小三角形OAB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开普勒把两者看作相等就不对了。
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开普勒自己也解释不清。
卡瓦利里的求解方法

他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学生,他研究了开普勒求圆面积方法存在的问题。
卡瓦利里想,开普勒把 圆分成无穷多个小扇形,这每个小扇形的面积到底等不等于圆面积,
就不好确定了。但是,只要小扇形还 是图形,它是可以再分的呀。开普勒为什么不再继续分
下去了呢?要是真的再细分下去,那分到什么程度 为止呢?这些问题,使卡瓦利里陷入了沉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思之中。
有一天,当卡瓦利里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衣服上时,他忽然灵机一动:唉,不 是可以看成
为面积嘛!布是由棉线织成的,要是把布拆开的话,拆到棉线就为止了。我们要是把面积像< br>布一样拆开,拆到哪儿为止呢?应该拆到直线为止。几何学规定直线没有宽度,把面积分到
直线就 应该不能再分了。于是,他把不能再细分的东西叫做“不可分量”。棉线是布的不可
分量,直线是平面面 积的不可分量。
卡瓦利里还进一步研究了体积的分割问题。他想,可以把长方体看成为一本书 ,组成书
的每一页纸,应该是书的不可分量。这样,平面就应该是长方体体积的不可分量。几何学规定平面是没有薄厚的,这样也是有道理的。
卡瓦利里紧紧抓住自己的想法,反复琢磨,提出了求圆面积和体积的新方法。
1635年,当 《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一书问世20周年的时候,意大利出版了卡瓦利里
的《不可分量几何学》。在这 本书中,卡瓦利里把点、线、面,分别看成是直线、平面、立
体的不可分量;把直线看成是点的总和,把 平面看成直线的总和,把立体看成是平面的总和。
卡瓦利里还根据不可分量的方法指出,两本 书的外形虽然不一样,但是,只要页数相同,
薄厚相同,而且每一页的面积也相等,那么,这两本书的体 积就应该相等。他认为这个道理,
适用于所有的立体,并且用这个道理求出了很多立体的体积。这就是有 名的“卡瓦利里原理。”
事实上,最先提出这个原理的,是我国数学家祖暅。比卡瓦利里早1000多 年,所以我们叫
它“祖暅原理”。
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占圆面积 的约63.7%,在一个圆外画一个最小
的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是圆形面积的157%。
在卡 瓦利里的观点上拓展,也可以将曲线看做不可分量。所以圆面积近似于无数个圆周
长曲线的拼接。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鲁宾逊漂流记好词好句


保研面试-鼠年祝福


西班牙签证拒签-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教育故事案例-过年的祝福语


保护环境的作文-审计报告范文


周怿-2014安徽中考物理


骆马湖-心情不好的说说


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个人求职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