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北碚故事
绝世美人儿
885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14: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countless-忍辱负重的近义词
老舍 (1899~1966年),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北京人,满族。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一岁时父亲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负伤阵亡,由母亲抚养长大。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深知城市贫民的生活并受到大杂院里传统艺术的熏陶。1906年开始读私塾,后转入新式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爱好古典诗词,并用文言文练习写诗和散文。191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岁便任北京第17小学校长,之后任京师学务局北郊劝学所劝学员,天津市南开中学国文教员等职。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挣脱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同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授“四书”和“中国官话”。此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激发了他强烈的文学兴趣,开始文学创作。1926~1929年,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这些作品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显示出讽刺幽默的艺术才能,因而立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途经新加坡停留了半年。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并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学思潮》、《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课余,陆续创作长篇小说,有以寓言形式写作的《猫城记》,其思想倾向比较复杂,但重在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国民性和奴才心理;有描写一群公务员庸碌生活的《离婚》;有描写市民生活场景的《牛天赐传》。同时创作了优秀的中篇小说《月牙儿》,还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以及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济南到武汉,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从事抗战文学运动。1938年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1939年6月,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为适应抗战的形势,还利用旧形式,写有不少鼓词、旧戏、民歌等宣传抗战的通俗文艺作品。这个时期,创作有剧本《残雾》、《面子问题》等,长篇小说《火葬》、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等。1944~1947年间,创作了描写北平沦陷之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小故事:由于营养不良,老舍在北碚旧居创作《四世同堂》时经常头晕,家里人听说鹅蛋能治老舍的头痛,给他买来
,但老舍说鹅蛋太难吃,吃得他直摇头。)1946年赴美讲学并进行创作。1949年应召回到新中国,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新生活焕发了他新的创作热情,他写出了大量的控诉旧社会、歌颂新社会的作品。1950年写了五幕剧《方珍珠》和三幕六场话剧《龙须沟》。《龙须沟》的创作成功使他在1951年获得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志愿军,并写成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先后访问过苏联、印度、日本等国。这一时期有大量新作问世。有多幕剧《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女店员》等。后期最为成功的作品是反映清末到抗战胜利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的话剧《茶馆》,还有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这部小说写出了大清帝国即将灭亡之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特别是作为清朝统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的分化和没落。1966年,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害致死。他是现代中国具有独特风格、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贡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丰满完整的市民世界和独特生动的市民形象体系,同时,为推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人民文学出版社正陆续出版《老舍文集》。老舍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也是饱经风霜坎坷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在中国文坛上的丰功伟绩,永远载入历史的史册。
老舍故居介绍
位于北碚区城区内,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小别墅,西室一厅。老舍先生曾于1943——1946年居住于此。北碚展览馆对老舍生平,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此屋系1940年6月,林语堂回国定居时购买的,7月被日本飞机轰炸,刚修复又奉命出国,临行前林语堂将其赠送给"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办公用。后来老舍先生定居其间,因当时屋内老鼠很多,成群结队,不仅啃烂家具,偷吃食品,还经常拖走书稿、朴克等物,因此老舍给自己在北碚的旧居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多鼠斋”。当年,老舍的大量作品,就是在老鼠夜间乱串的环境中创作完成的。老舍先后在这里寓居6年,创作了著名的《四世同堂》等抗战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曲艺、诗词和回忆录各种作品数百篇,近两百万字。同时,还以"多鼠斋"为题,连续在《新民报晚刊?西方夜谈》上发表有《多鼠斋杂文》12篇。多鼠斋现由重庆市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碚区拟将"文物管理所"设于此。1982年,老舍夫人胡絜青故地重游,探望其旧居时,认为这是老舍在全国的故居中保护
得最好的一处,写下了《一八九二年旅北碚诗》,诗云:
一别北碚走天涯,三十二年始回家。
旧屋旧雨惊犹在,新城新风笑堪夸。
嘉陵烟云流渔火,缙云松竹沐朝霞。
劫后逢君话伤别,挑灯殷殷细品茶。
在老舍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老舍纪念馆经过一年多的修复,重新对游人开放。修葺一新的老舍纪念馆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老舍先生抗战时期寓居北碚的居所,是国内又一处在老舍旧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纪念馆,也是重庆市保存较完好的抗战文化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于1943年至1946年的居所。短短三年时间,老舍先生在这里创作了大量抗战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一、二部等;短篇小说《一筒炮台烟》《贫血集》等;话剧《桃李春风》《王老虎》《张自忠》等,以及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等共计100多万字的作品。
修复保护工程于2005年6月启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拨款支持。旧居修复设计方案、布展设计方案征得老舍先生的子女认可,子女们将旧居原貌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修复时参考,并向纪念馆赠送了部分实物。
老舍故居在北碚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碚成为迁建小区。当年迁来北碚的国民政府中央部级以上单位13个,中央下属局处级单位30多个;迁驻北碚的科研机构22个;教育单位如复旦大学等有20多所;迁碚的文化机构有30余家。那些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艺术史以及教育史上才能见到的名字:老舍、梁实秋、曹禺、洪深、胡风、路翎、萧红、端木蕻良、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陈望道、周谷城、顾颉刚、翦伯赞、侯外庐、吕振羽、于右任、陈树人……寓居北碚,星斗其人,光焰其文,使这座嘉陵江畔的小城成了声名远播的文化沃土和书香门第。
北碚的抗战文化遗址中,老舍故居排名靠前,紧挨在“张自忠墓”之后。这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是“老舍故居暨北碚文协旧址”。老舍故居最初的门牌号数为北碚蔡锷路24号,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小别墅,四室一厅,面积120平方米。此屋是林语堂于1940年6月购置,7月底被日机炸坏,刚修复他奉命出国;8月17日林语堂写信,将此屋捐赠给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会址。尔后,国中著名的文艺界人士在此进进出出,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老舍先生1938年8月来重庆;不久,为举荐胡风到复旦大学任教来过北碚。抗敌文协迁北碚后,更是常来这里工作,写作,休养。1943年夏,
老舍在北碚割治阑尾炎,正在住医院,夫人胡絜青带领三个子女由北平逃到北碚,从此,老舍一家在北碚文协寓居,因屋中鼠多,他戏称之为“多鼠斋”。因为处于战时,加上家庭人口骤增,客人不断,生活便发生困难,时有断炊燃眉之急;往往是来访的客人从前门进,他从后门出,去卖件衣服,买点烟茶酒茶……但老舍先生在带病主持文协日常工作的同时,仍辛勤笔耕不已。他在这里先后住了6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一、二部;还创作了戏剧、散文、杂文、曲艺、诗词等各种作品数百篇,计一百多万字;老舍先生在自传中回忆了这一段生活,他谈到那时的生活和写作状况时,竟然算起了写一篇小说要用多少刀纸、多少支毛笔要耗费多少钞票的鸡毛细账,且谈到他的头痛,贫血,他手握毛笔写作,每天仅能写800来字……我想,这些文字绝不单是老舍的幽默,而是他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为一证的是梁实秋忆老舍说:抗战时老舍住在北碚,又黑又瘦,甚为憔悴,平常佝偻着腰,说话声音低缓,带有风趣。1946年春,老舍离开北碚,同年3月5日,和曹禺在上海乘船到美国讲学。夫人胡絜青于1950年与舒乙等子女回北京。
1982年,老舍夫人胡絜青重游故居,认为这是当时老舍在全国的故居中保护得最好的一处。老舍之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2003年初回北碚,他在参观焕然一新的雅舍后在老舍故居说:他愿将北京丰富的老舍资料寄给北碚故居,以充实馆容。
老舍精神
老舍:“笔是我的武器,我的资本,也是我的命。”
短短三年时间,老舍先生在北碚创作了大量抗战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一、二部等,短篇小说《一筒炮台烟》、《贫血集》等,话剧《桃李春风》、《王老虎》、《张自忠》等,以及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等共计100多万字的作品。老舍在抗战时期生活窘迫,却保留了一个文人的气节和坚韧。其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来物价高涨,生活较前更为困难,不过非到万不得已时,我总不至于放弃作家生活,而去干别的营生。”生活的贫没有阻断其精神上的富有追求。“交由肝胆露,富贵牛马风” (郭沫若),“贫贱不能移”的意志没有因朋友们为改善生活而另谋差事的举动、劝说而转变,“茅屋孤灯照梦痕”,依旧在清贫中固守精神家园。 “一代文章千古事” (其诗《乡思》),老舍写稿时,字如其为人,一笔不苟,字体肥润而秀丽,标点符号也是规规矩矩。修改时,涂抹勾乙,把要去掉的字涂黑,使阅读的人不再分心。正如老一辈的
许多作家都有这个好习惯,把文稿总是写得清清楚楚,兢兢业业。试想老舍在逆境中,不抛弃不放弃,不为糟糕的环境所折服,而选择了不抱怨和承担。我们之所以保留其故居,不仅仅是在物质形式上映入我们的眼帘,目的就在于那无形的精神力量代代相传,让后人“自难忘”并有所感悟。
1938 年 7 月中旬,在九江沦陷武汉无险可守情况下,老舍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迁往重庆。据老舍先生自述:“ 8 月 14 ,我们到了重庆。”,暂时住在公园路青年会里。青年会是文协在重庆的第一个会址,老舍与何容住在二楼窗口向阳的一间,中间一个九屉桌,两张单人床分放两旁,坐在桌旁可就桌工作。至 1940 年 8 月房屋被炸毁才离开,现仅存当年楼上的“青年会”三个大字残迹。这期间写作了他的第一部抗战话剧《残雾》 , 第四部短篇小说集《火车集》 , 长诗《剑北篇》,话剧《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等作品。
1943 年 11 月 17 日 ,夫人胡絜清携子女来到北锫,与刚割治完盲肠的老舍团聚 , 一家定居在蔡锷路 24 号(现为天生新村 63 号副 16 号)。与老向一家、萧伯青、萧亦五同住“文协”北碚分会的一座小楼。 1943 年,老舍在身心全不舒服的情况下,创作完成了长篇抗日武装斗争小说《火葬》和第五部短篇小说集《贫血集》。
1944 年4 月15 日 ,《新华日报》为“文协”成立六周年与老舍创作生活二十周年发表社论,郭沫若、茅盾、何容、台静农、藏克家等人均写文章或贺词表示祝贺。茅盾在文章中说: “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这不是我个人的私方,也是文艺界同人的公论。”
老舍在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胡絜青一次又一次地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和当亡国奴的耻辱。这些真实的细节,为酝酿创作《四世同堂》,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 1945 年 2 月 4 日 ,小女舒立出生。
1944 年元月,老舍开始写作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他说“我必须把它完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年底完成了三部曲的第一部《惶感》, 1945 年完成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于 1948 年在美国写完。
《四世同堂》我部长达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用最普通的大量的民俗传统和国民性,对中国当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作出反思,解释为什么中国几乎被日本吞食,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四世同堂》是老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
抗战胜利后,老舍写了长篇回忆文章《八方风雨》,记叙了他在八年抗战中的生活,在北平《新民报》上连载。他说 : “把八年的生活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的写下来。我希望它既能给我自己留下一点生命旅程中的印迹,同时也使别离八载的亲友得到我一些消息,省得逐一的在口头或书面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