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小学数学
2016年12月四级真题-后天观后感
2017年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小学数学
(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学校: 教师姓名: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性、普
及性和 性。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从
、数学
思考、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4、在义务教育各学段中,都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
“图形与几何”,“ ”,“综合与实践”。
5、推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
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
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用于探索思
路,发现结论;
用于证明结论。
6、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除接受学习外, 、
与合
作交流同样是很重要的方式。
7、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这个数小。
。(判断对错)
8、在长3米的铁丝上剪8刀,使每段长度相等,每段是全长
的
,每段长是 米。
9、圆的周长和直径的
叫圆周率,所有圆的圆周率都 ,
用 表示。
10、在π、3.14、3.1414„、314.1%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
数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
)
个阶段。
A 、两 B 、三 C、四 D、五
1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14、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
A、黑球的可能性大 B、红球的可能性大 C、一样大
15、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A、2种
B、4种 C、8种 D、无数
16、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
绿气球的顺序装饰教室,你知道
第16个气球是( )颜色的吗?
A、红
B、黄 C、绿
17、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3、5、7、
、 、 、
A、11、17、27 B、8、12、14
C、16、20、25
18、甲乙两人同时骑车由A地到相距60千米的B地,甲每小时比乙慢4千米
,乙
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2千米处与甲相遇,则甲的速度为每小时(
)千米。
A、10 B、8 C、12
D、16
三、解答题。(44分)
19、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8分)
20、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8分)
21、下面是《“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
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8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
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2、同学们
排队,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
一共站了多少行?共有多少学生
?(8分)
23、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4分)
24、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跳绳
比赛,赛前名次各说不一。A说:甲第二名丁第
三名。B说:甲第一名丁第二名。C说:丙第二名丁第四
名。实际上上面三种说法各说
对了一半。甲、乙、丙、丁各是第几名?(8分)
参考答案:
1、数量关系;空间形式;2、基础;发展;3、知识技能;
问题解决;
4、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5合情推理;演绎推理;6、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7、错;8、19;13;9、比;相等;π;10、π;3.14.
11、B 12、C
13、B 14、B 15、D 16、B 17、A 18、
B
19、①
估算过程多样② 估算方法多样③ 估算结果
多样。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
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20、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
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21、简 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22、19;208。
23、是1。不能.因为记
数法里有个规定:一个数的最高
位不能是0.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若没有这样的规
定,0
就是一位数,由此可以得出最小的两位数是00,最小
的三位数是000,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对的.不
仅这样,若没
有这样的规定,对一个数也就无法确定它是几位数了.例
如,15是两位数,“0
15”就变成了三位数,“0015”就变成
了四位数.这样,同一个数我们可以随意称它为几位数“位
,
数”这一概念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了.因此,一个数的最高
位不能“0”.也就是说,最小的
一位数是1,而不是0.
24、甲:一 乙:四 丙:二 丁:三
2017年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小学数学
(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学校: 教师姓名: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性、普
及性和 性。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从
、数学
思考、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4、在义务教育各学段中,都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
“图形与几何”,“ ”,“综合与实践”。
5、推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
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
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用于探索思
路,发现结论;
用于证明结论。
6、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除接受学习外, 、
与合
作交流同样是很重要的方式。
7、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这个数小。
。(判断对错)
8、在长3米的铁丝上剪8刀,使每段长度相等,每段是全长
的
,每段长是 米。
9、圆的周长和直径的
叫圆周率,所有圆的圆周率都 ,
用 表示。
10、在π、3.14、3.1414„、314.1%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
数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
)
个阶段。
A 、两 B 、三 C、四 D、五
1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14、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
A、黑球的可能性大 B、红球的可能性大 C、一样大
15、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A、2种
B、4种 C、8种 D、无数
16、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
绿气球的顺序装饰教室,你知道
第16个气球是( )颜色的吗?
A、红
B、黄 C、绿
17、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3、5、7、
、 、 、
A、11、17、27 B、8、12、14
C、16、20、25
18、甲乙两人同时骑车由A地到相距60千米的B地,甲每小时比乙慢4千米
,乙
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2千米处与甲相遇,则甲的速度为每小时(
)千米。
A、10 B、8 C、12
D、16
三、解答题。(44分)
19、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8分)
20、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8分)
21、下面是《“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
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8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
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2、同学们
排队,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
一共站了多少行?共有多少学生
?(8分)
23、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4分)
24、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跳绳
比赛,赛前名次各说不一。A说:甲第二名丁第
三名。B说:甲第一名丁第二名。C说:丙第二名丁第四
名。实际上上面三种说法各说
对了一半。甲、乙、丙、丁各是第几名?(8分)
参考答案:
1、数量关系;空间形式;2、基础;发展;3、知识技能;
问题解决;
4、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5合情推理;演绎推理;6、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7、错;8、19;13;9、比;相等;π;10、π;3.14.
11、B 12、C
13、B 14、B 15、D 16、B 17、A 18、
B
19、①
估算过程多样② 估算方法多样③ 估算结果
多样。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
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20、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
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21、简 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22、19;208。
23、是1。不能.因为记
数法里有个规定:一个数的最高
位不能是0.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若没有这样的规
定,0
就是一位数,由此可以得出最小的两位数是00,最小
的三位数是000,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对的.不
仅这样,若没
有这样的规定,对一个数也就无法确定它是几位数了.例
如,15是两位数,“0
15”就变成了三位数,“0015”就变成
了四位数.这样,同一个数我们可以随意称它为几位数“位
,
数”这一概念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了.因此,一个数的最高
位不能“0”.也就是说,最小的
一位数是1,而不是0.
24、甲:一 乙:四 丙:二 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