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萌到你眼炸
881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18: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陕西省公务员局网站-教师节主题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 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 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
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 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 (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
《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的基本模式
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 为(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 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 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
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 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对称 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 识,(空间与图
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 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
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
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 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 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 习过
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
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 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 br>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
法,将传统 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础之上。 < br>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考)、(解决 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 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 生活空间,并
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 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
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 (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
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 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
减),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 组合方面有(有分有
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4、数学是人们对(客 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
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
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8、教材改革应有利 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
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9、义务教育 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
谐)地发展。
二、新课程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
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
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
应用价值。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 )
2.小学儿童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 )
3.“3≥2”是一个真命题。 ( )
4.一切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 )
5.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6.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 ( ) 的科学。
A.空间形式 B.逻辑推理
C.数的基础知识 D.形象思维
7.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的( )的思维形式。
A.特征 B.一般属性 C.性质 D.本质属性
8.以比较为基础,按 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性质的
则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是( )。
A.比较 B.分类
C.综合 D.分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短10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 -10)米。
B.10h表示底为10、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D.甲、乙两人分别以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
两地相向出发, 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3x+5x=80。
10.已知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一定比甲数 ( ) 。
A.少30% B.少25% C.少20%
(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
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数学的主要特征是(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基本的方法有( )。
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抽象 E.概括
1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
容划分为( ) 四个领域。
A.数与代数 B.图形与几何 C.应用题


D.统计与概率 E.综合与实践
1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 )。
A.内涵扩大时,则外延就缩小
B.内涵扩大时,则外延也扩大
C.内涵缩小时,则外延就扩大
D.内涵缩小时,则外延也缩小
15.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
A.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
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有三种成分构成,即 、 、 。
17.概念的内涵是指 。
18.数学思维按照思维活动的形式可以分成逻辑思维、 思维和 思维三类。
19.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二是 。
20.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和 。
21.若x= 1时,代数式的值为6,那么当x=-1时,代数式 的值为 。
22.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 上分别标有1、2、3、4、5、6六个数字,现
任意掷该正方体一次,则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 _______。
23.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数学学习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24.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其标志有两个:一是 的产生;二是微积分的建
立。
25.数学命题学习有上位学习、 和 三种基本形式。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数学问题解决
27.有意义学习


28.同化
29.数学概念形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科学的数学之间的差异性。
31.试分析我国小学数学新课 程的基本特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等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判断错误 不给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 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
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 分)。
题号 6
答案 A
7
B
8
B
9
D
10
C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下列表格中相应的括号内。多选、 少选、错选
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E ABCDE ABDE AC 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条件信息、目标信息、操作信息。
1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18、形象、直觉。
19、同化、顺应。
20、判断、推理
21、-4
22、12


23、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24、解析几何。
25、下位学习、并列学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 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
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 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 ,而且能够
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28、在数学学习中,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
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 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
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
29、 所谓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较、
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
行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 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
做数学概念形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br>30、从知识体系看,前者是经过人为加工和提炼、依据某一特殊人群特殊需要和
经验、知识与能 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后者是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
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 思想体系。从数学活动过程看,前者是
一类专门人在某些专门人的引导帮助下的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 活动过程;后
者是一类专门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从学习对象特
征 看,前者对象是含有经验、直观的逻辑结构系统;后者对象是完全由符号、概
念和规则等构成的逻辑结构 系统。从活动目的看,前者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
创造的数学;后者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
31、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基本观
念是:小学数 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要考虑数学
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 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 用的过程,进而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 到进步和发
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 )
2、认知——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布鲁纳。 ( × )
3、数学的对象是由人类发明或创造的。 ( √ )
4、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 )
5、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
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D )
A. 同一关系 B. 交叉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对立关系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A )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发生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D. 约定式定义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比宽长25米,则它的面积可表示为(a+25)a
米2
B、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数是b。
D、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 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5千米
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 为4x+5x=45。
9、思维的( C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独创性
10、若两个有理数 满足:a-b>0,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 )
A.a>b B.a


(二) 多项选择题
1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ABE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思维指向可以分为( ACD ) 。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E、集中思维
13、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ABCE ) 。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法 C、实施解答 D、巩固 E、回顾评价
14、下面的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E )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角形 E、圆形
15、一般认为,数学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 BCDE )四个时期。
A、远古时期 B、萌芽时期 C、常量数学时期
D、变量数学时期 E、近现代数学时期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 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性,实现人
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发展。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1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
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19、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20、表达数学判断的语句又称(数学命题)。
21、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 有1、1、2、3、4、5六个数字,
现任意掷该正方体一次,则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P(偶 数朝
上)=2÷6=(13)。
22、《几何原本》全书共13卷。全书主要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
23、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为()、(定律)、(公式)等。


24、空间 与图形领域在第一、二学段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
形与)和(图形与变换)等内容。
25、教学评价是对实现教学目标程度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定量)与(定性)
描述,最终作 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思维与数学思维: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
间接的反映。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
律认识数学 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
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 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
种思维。
27、自然数:
答: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标记。
28、数学认知结构:
答: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
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 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
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9、形象思维:
答:形象思维是依托于对形象材料的意会,从而对事物作出有关
理解的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
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
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
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
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1、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第一,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意义,所谓“潜在的意义”,
是指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 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
系,而且这些新学的材料能够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中去;第二,学生必须具备
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意向,即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学习材料的。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 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2、为了体 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
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 (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
《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的基本模式
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 为(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 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 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
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 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对称 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 识,(空间与图
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 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
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
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 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 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 习过
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
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 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 br>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
法,将传统 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础之上。 < br>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考)、(解决 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 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 生活空间,并
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 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
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 (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
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 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
减),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 组合方面有(有分有
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4、数学是人们对(客 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
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
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8、教材改革应有利 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
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9、义务教育 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
谐)地发展。
二、新课程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
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
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
应用价值。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 )
2.小学儿童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 )
3.“3≥2”是一个真命题。 ( )
4.一切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 )
5.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6.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 ( ) 的科学。
A.空间形式 B.逻辑推理
C.数的基础知识 D.形象思维
7.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的( )的思维形式。
A.特征 B.一般属性 C.性质 D.本质属性
8.以比较为基础,按 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性质的
则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是( )。
A.比较 B.分类
C.综合 D.分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短10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 -10)米。
B.10h表示底为10、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D.甲、乙两人分别以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
两地相向出发, 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3x+5x=80。
10.已知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一定比甲数 ( ) 。
A.少30% B.少25% C.少20%
(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
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数学的主要特征是(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基本的方法有( )。
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抽象 E.概括
1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
容划分为( ) 四个领域。
A.数与代数 B.图形与几何 C.应用题


D.统计与概率 E.综合与实践
1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 )。
A.内涵扩大时,则外延就缩小
B.内涵扩大时,则外延也扩大
C.内涵缩小时,则外延就扩大
D.内涵缩小时,则外延也缩小
15.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
A.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
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有三种成分构成,即 、 、 。
17.概念的内涵是指 。
18.数学思维按照思维活动的形式可以分成逻辑思维、 思维和 思维三类。
19.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二是 。
20.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和 。
21.若x= 1时,代数式的值为6,那么当x=-1时,代数式 的值为 。
22.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 上分别标有1、2、3、4、5、6六个数字,现
任意掷该正方体一次,则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 _______。
23.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数学学习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24.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其标志有两个:一是 的产生;二是微积分的建
立。
25.数学命题学习有上位学习、 和 三种基本形式。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数学问题解决
27.有意义学习


28.同化
29.数学概念形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科学的数学之间的差异性。
31.试分析我国小学数学新课 程的基本特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等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判断错误 不给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 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
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 分)。
题号 6
答案 A
7
B
8
B
9
D
10
C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下列表格中相应的括号内。多选、 少选、错选
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E ABCDE ABDE AC 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条件信息、目标信息、操作信息。
1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18、形象、直觉。
19、同化、顺应。
20、判断、推理
21、-4
22、12


23、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24、解析几何。
25、下位学习、并列学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 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
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 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 ,而且能够
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28、在数学学习中,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
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 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
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
29、 所谓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较、
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
行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 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
做数学概念形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br>30、从知识体系看,前者是经过人为加工和提炼、依据某一特殊人群特殊需要和
经验、知识与能 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后者是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
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 思想体系。从数学活动过程看,前者是
一类专门人在某些专门人的引导帮助下的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 活动过程;后
者是一类专门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从学习对象特
征 看,前者对象是含有经验、直观的逻辑结构系统;后者对象是完全由符号、概
念和规则等构成的逻辑结构 系统。从活动目的看,前者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
创造的数学;后者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
31、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基本观
念是:小学数 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要考虑数学
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 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 用的过程,进而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 到进步和发
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 )
2、认知——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布鲁纳。 ( × )
3、数学的对象是由人类发明或创造的。 ( √ )
4、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 )
5、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
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D )
A. 同一关系 B. 交叉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对立关系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A )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发生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D. 约定式定义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比宽长25米,则它的面积可表示为(a+25)a
米2
B、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数是b。
D、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 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5千米
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 为4x+5x=45。
9、思维的( C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独创性
10、若两个有理数 满足:a-b>0,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 )
A.a>b B.a


(二) 多项选择题
1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ABE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思维指向可以分为( ACD ) 。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E、集中思维
13、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ABCE ) 。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法 C、实施解答 D、巩固 E、回顾评价
14、下面的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E )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角形 E、圆形
15、一般认为,数学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 BCDE )四个时期。
A、远古时期 B、萌芽时期 C、常量数学时期
D、变量数学时期 E、近现代数学时期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 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性,实现人
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发展。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1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
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19、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20、表达数学判断的语句又称(数学命题)。
21、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 有1、1、2、3、4、5六个数字,
现任意掷该正方体一次,则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P(偶 数朝
上)=2÷6=(13)。
22、《几何原本》全书共13卷。全书主要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
23、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为()、(定律)、(公式)等。


24、空间 与图形领域在第一、二学段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
形与)和(图形与变换)等内容。
25、教学评价是对实现教学目标程度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定量)与(定性)
描述,最终作 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思维与数学思维: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
间接的反映。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
律认识数学 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
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 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
种思维。
27、自然数:
答: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标记。
28、数学认知结构:
答: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
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 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
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9、形象思维:
答:形象思维是依托于对形象材料的意会,从而对事物作出有关
理解的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
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
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
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
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1、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第一,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意义,所谓“潜在的意义”,
是指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 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
系,而且这些新学的材料能够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中去;第二,学生必须具备
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意向,即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学习材料的。

中国美术学院分数线-母亲作文


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卫生制度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乡镇长述职述廉报告


世界上最丑的狗-六一儿童节日记


梦里人-湖北省高考成绩查询


江苏省人事厅-五年级班级工作总结


阅兵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院


意大利签证照片-个人收入证明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