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巡山小妖精
810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18: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英语励志名言-株洲教育网


2015 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模仿和( )转变为( )、( )与
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 )( )( )。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 )的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理——( )——习题”的形式不同,
《标准》提倡 以“( )——(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
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 )、( )。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
数学课程改 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 )、( )和分析过程有所体 验。 9、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 )、( )( )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 )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 )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 ) 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和客观世界中的( )。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 )和( ),感受( )、
( )、( ), 建立初步的( )。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 ),在 内
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 ),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 ), 在内容的表现形
式方面有( )。
15、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 () ()及 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
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
学生的情感、 (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是( )。


1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20.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 )和( ),主动探索知识的 发生与发展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 (记忆)、(训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 (基础
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3. (具体化)。 4. (内容学习) 5 “(定
义)——定理——(例题)——习题”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 用与拓展” 6.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7. (窄)、(旧)(浅)、(宽)、(新) 8. (整理)、(描述) 9.
(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位置) 10.(研
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1.(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12. (数
据)(随机现象) 13. (几何体)(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对称
现象)(空间观念) 14 (有增有删)(有升有降)(有分有合)(有隐有显 ). 15. (形
状)(大小)(位置关系) 16. 客观世界 (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
数 ) 17.(基础性) (态度)、(价值观) 18.(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9.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20.( 知识)(生活经验)
2016年《数学课程标准》考核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3、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
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 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述。力求通过数学 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
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 动经验 )。体会数学
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思
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活动是 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
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 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
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 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
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8、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 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
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
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数学教 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
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 动的质量。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 习和
改进教师教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
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二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


(等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2、“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 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 验,提高学生解
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 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
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
学习 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 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地发展。 < br>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
感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 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 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 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
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
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培养 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
和因材施教 。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


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D、合作式
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内
容。
A、空间图形 B、图形与几何 C、几何与直观 D、图形与直观
3、推理一般包括( C )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5、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B)
A、3-4 题分 B、1-2 题分 C、2-3 题分 D、8-10 题分
6、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C)的意义。
A、分数 B、小数 C、负数 D、万以上的数
7、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D)、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
质。
A、克服困难 B、解决问题 C、相信自己 D、乐于思考
8、(B)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
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经历
9、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C)的过程。
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
B、“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
C、“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
D、“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
10、(D)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 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
与呈现。
A、文本资源 B、社会教育资源 C、生成性资源 D、信息技术
二、选择(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 活动水平的
(A)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7、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 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3、义 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
体学生,实现(A, 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
A.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A. 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015 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模仿和( )转变为( )、( )与
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 )( )( )。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 )的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理——( )——习题”的形式不同,
《标准》提倡 以“( )——(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
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 )、( )。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
数学课程改 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 )、( )和分析过程有所体 验。 9、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 )、( )( )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 )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 )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 ) 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和客观世界中的( )。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 )和( ),感受( )、
( )、( ), 建立初步的( )。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 ),在 内
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 ),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 ), 在内容的表现形
式方面有( )。
15、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 () ()及 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
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
学生的情感、 (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是( )。


1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20.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 )和( ),主动探索知识的 发生与发展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 (记忆)、(训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 (基础
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3. (具体化)。 4. (内容学习) 5 “(定
义)——定理——(例题)——习题”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 用与拓展” 6.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7. (窄)、(旧)(浅)、(宽)、(新) 8. (整理)、(描述) 9.
(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位置) 10.(研
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1.(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12. (数
据)(随机现象) 13. (几何体)(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对称
现象)(空间观念) 14 (有增有删)(有升有降)(有分有合)(有隐有显 ). 15. (形
状)(大小)(位置关系) 16. 客观世界 (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
数 ) 17.(基础性) (态度)、(价值观) 18.(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9.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20.( 知识)(生活经验)
2016年《数学课程标准》考核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3、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
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 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述。力求通过数学 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
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 动经验 )。体会数学
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思
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活动是 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
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 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
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 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
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8、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 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
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
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数学教 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
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 动的质量。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 习和
改进教师教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
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二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


(等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2、“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 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 验,提高学生解
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 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
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
学习 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 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地发展。 < br>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
感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 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 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 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
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
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培养 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
和因材施教 。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


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D、合作式
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内
容。
A、空间图形 B、图形与几何 C、几何与直观 D、图形与直观
3、推理一般包括( C )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5、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B)
A、3-4 题分 B、1-2 题分 C、2-3 题分 D、8-10 题分
6、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C)的意义。
A、分数 B、小数 C、负数 D、万以上的数
7、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D)、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
质。
A、克服困难 B、解决问题 C、相信自己 D、乐于思考
8、(B)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
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经历
9、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C)的过程。
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
B、“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
C、“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
D、“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
10、(D)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 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
与呈现。
A、文本资源 B、社会教育资源 C、生成性资源 D、信息技术
二、选择(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 活动水平的
(A)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7、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 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3、义 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
体学生,实现(A, 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
A.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A. 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江苏南京人事考试网-双拥工作总结


休假通知-奥巴马开学演讲稿


节日作文-北京民政局上班时间


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英语六级总分-房屋买卖合同简单范本


全国高考人数-澳洲签证类型


南开大学研究生网-留学利弊


高考满分-写景的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