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题:年龄问题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除夕之夜作文500字
小学数学试题: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
【含义】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
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
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
年龄的增长在
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
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
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
“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
亮的几倍?明年呢?
解35÷5=7(倍)(35+1)÷(5+1)=6(倍)
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
的6倍。
例2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
女儿的4倍?
解(1)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37-7=30(岁)
(2)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0÷(4-1)
-7=3(年)
列成综合算式(37-7)÷(4-1)-7=3(年)
答: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
第1页共4页
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3&
times;2)岁,今
年二人的年龄和为49+3×2=55(岁)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4
+1)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
55÷(4+1)=11(岁)
今年父亲年龄为11×4=44(岁)
答: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例4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
的岁数时,你才4
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
61岁”。求甲
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解
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列
表分析:
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
甲□岁△岁61岁
乙4岁□岁△岁
表中两个“□”表示同一个数,两个“△”表示同一个数。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
4=△-□=61-△,也就
是4,□,△,61成等差数列,所以,61应该比4大3个年
龄
差,因此二人年龄差为(61-4)÷3=19(岁)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第2页共4页
<
br>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
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
成语、300多
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
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甲今年的岁数
为△=61-19=
42(岁)
乙今年的岁数为□=42-19=23(岁)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
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
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
br>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
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
,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
“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3页共4页
答:甲今年的岁数是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23岁。
“师”之概念,大体是
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
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
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
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
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
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
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第4页共4页
小学数学试题: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
【含义】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
是两人的年
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
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
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
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
“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
亮的几倍?明年呢?
解35÷5=7(倍)(35+1)÷(5+1)=6(倍)
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
的6倍。
例2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
女儿的4倍?
解(1)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37-7=30(岁)
(2)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0÷(4-1)
-7=3(年)
列成综合算式(37-7)÷(4-1)-7=3(年)
答: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
第1页共4页
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3&
times;2)岁,今
年二人的年龄和为49+3×2=55(岁)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4
+1)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
55÷(4+1)=11(岁)
今年父亲年龄为11×4=44(岁)
答: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例4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
的岁数时,你才4
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
61岁”。求甲
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解
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列
表分析:
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
甲□岁△岁61岁
乙4岁□岁△岁
表中两个“□”表示同一个数,两个“△”表示同一个数。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
4=△-□=61-△,也就
是4,□,△,61成等差数列,所以,61应该比4大3个年
龄
差,因此二人年龄差为(61-4)÷3=19(岁)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第2页共4页
<
br>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
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
成语、300多
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
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甲今年的岁数
为△=61-19=
42(岁)
乙今年的岁数为□=42-19=23(岁)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
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
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
br>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
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
,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
“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3页共4页
答:甲今年的岁数是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23岁。
“师”之概念,大体是
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
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
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
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
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
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
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