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教育学知识归纳
玛丽莲梦兔
821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22: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莽撞的近义词-葱绿
1.1 学习目标
1.识记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理解并识记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3.掌握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4.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1.2 核心内容纲要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①前制度化教育;
②制度化教育;
③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①古代中国的教育;
②古代印度的教育;
③古代埃及的教育;
④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近代教育
工业革命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①孔子以及儒家教育思想;
②墨子以及墨家教育思想;
③道家教育思想;
④《学记》的教育思想。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①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②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③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①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②卢梭的教育思想;
③康德的教育思想;
④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⑤洛克的教育思想。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①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②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3)在多元结构、多元思想、多种文化的影响下,教育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格局。
第二章 小学教育
2.1 学习目标
1.识记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2.理解义务教育的意义、法律保证以及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3.理解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及其制定的依据;
4.掌握我国小学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的表述;
5.运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
2.2 核心内容纲要
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儿童。
(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
(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①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②清末的小学教育;
③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④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3)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
①普及小学教育;
②学制改革试验;
③教学改革试验。
2.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意义
①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③义务教育既可以保证公民的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3)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②《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与宗旨。
(4)《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①关于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②关于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
③关于义务教育的学制;
④关于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⑤关于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育目的
1.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
(1)小学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导向作用;
②激励作用;
③评价作用。
(3)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③人们的教育理想。
2.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①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
1957年的教育目的;
1982,年的教育目的;
1993年的教育目的;
1995年的教育目的。
②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2)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①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②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③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④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⑤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3.1 学习目标
1.识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概念;
2.掌握有关身心发展
的动因的三种理论;
3.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理解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5.运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教育的重要性;
6.掌握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3.2 核心内容纲要
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1.身心发展的概念
(1)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①基本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②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
①基本观点:外铄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②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二、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及其作用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2)遗传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及作用
(1)环境及其构成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其中,并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环境对人的作用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学校教育及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
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三、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
1.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1)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观察;
②注意;
③记忆;
④思维;
⑤情感;
⑥自我意识。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①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②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③学习兴趣与习惯;
④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4.1 学习目标
1.识记学生的本质特点和教育的职业特点;
2.掌握学生的权利、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和重要性;
3.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3.运用师生关系的理论,结合实际工作,说明改进师生关系的意义。
4.2 核心内容纲要
一、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①学生是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b.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c.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a.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b.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c.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①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③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①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②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①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学生的人身权。
(3)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
构的管理制度。
二、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
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传道者角色;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示范者角色;
④管理者角色;
⑤父母与朋友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敬业;
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③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教师的人格特征
①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②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③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五章 课程
5.1 学习目标
1.识记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设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
2.掌握课程的几种分类;
3.掌握课程计划的构成;
4.理解教科书的作用;
5.理解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6.掌握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7.运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理论合理安排课程。
5.2 核心内容纲要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3.课程类型
(1)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①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②拓展型课程:重点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③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①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②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这类课程属二级课程。
③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2.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
①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计划的构成
①教学科目的设置;
②学科顺序;
③课时分配;
④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4)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①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②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
③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5)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①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指导意义: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
②课程计划对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a.要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小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b.要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c.要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d.要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3.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概
念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大纲的构成
①说明部分;
②本文部分;
③其他。
(3)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①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
②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③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地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④教学大纲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教学大纲的理解和执行
4.教科书
(1)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结构
(3)教科书的编排
(4)教科书的作用
①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②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③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④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
(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③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④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⑤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⑥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6)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我国小学课程
1.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发展性
2.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计
(1)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
②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③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2)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
适应性
第六章 教学(上)
6.1 学习目标
1.识记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概念;
2.理解教学的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的特点;
3.运用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
6.2 核心内容纲要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概念
(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的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③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①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教学过程的结构
(1)教学过程结构的概念
教学过程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2)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
第七章 教学(下)
7.1 学习目
标
1.识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2.理解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
3.掌握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4.掌握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和方式;
5.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7.2 核心内容纲要
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
①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②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
③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2)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巩固性原则;
④循序渐进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①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②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②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③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④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⑤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二、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个别教学制
①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
②优缺点:个别教学制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缺点在于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
(2)班级授课制
①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
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效率高,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缺少灵活性。
(3)分组教学制
①分组教学制: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②优缺点: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它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其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后产生的副作用很大。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①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②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的优点
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③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①课的类型:
a.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b.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和数量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c.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
(3)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①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②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4)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①现场教学:是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②个别教学:是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通过个别指导,指导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的。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1)备课
①备课的意义: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②备课的要求:
a.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b.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
①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②一堂好课的标准
a.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b.正确的教学内容;
c.恰当的教学方法;
d.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3)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①课外作业形式;
②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③及时批改作业。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学生学业评价的概念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3.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1)考查
考查一般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与评定。
(2)考试
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
(3)考查与考试的结果
考查和考试的结果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分数表示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八章 德育
8.1 学习目标
1.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各种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的概念;
2.掌握我国小学德育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2.理解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径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原理;
3.掌握几种常见的德育方法的运用;
4.能运用德育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说明并解决德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8.2 核心内容纲要
一、小学德育概述
1.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②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2)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
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
(3)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4)小学德育的构成
①道德教育;
②政治教育;
③思想教育。
2.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二、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小学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三、小学德育过程
1.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2)要素
①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②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③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④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依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主要的德育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
②疏导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
则。
2.德育的途径
(1)德育的途径的概念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2)德育的主要途径
①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③劳动;
④少先队活动;
⑤班主任工作。
3.德育的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德育的主要方法
①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②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③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④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出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9.1 学习目标
1.识记班主任的作用、职责;
2.理解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和具体要求;
3.理解班集体的特征及其教育作用;
4.掌握班集体的建立和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5.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9.2 核心内容纲要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1)班主任的历史
(2)班主任的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②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③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④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2.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二、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①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②操行评定的目的:教育儿童奋发向上,肯定优点,找出缺点,指出努力的方向;帮助家长全
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③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①班主任工作计划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②班主任工作总结包括: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2.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
①先进生的心理特征: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②先进生的教育:
a.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b.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c.清除嫉妒,公平竞争;
d.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工作
①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a.不适度的自尊心;
b.学习动机不强;
c.意志力薄弱。
②后进生的教育:
a.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班会活动的组织
(1)班会及其特征和种类
①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②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2)主题班会及其组织形式
①主题班会的概念与形式: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它的形式有: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
②主题班会的组织:
a.确定主题;
b.精心准备;
c.具体实施;
d.效果深化。
③组织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主题不能过杂;
b.要有的放矢;
c.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4.班集体的培养
(1)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①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②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机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③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
好的班风。
第十章 课外活动
10.1 学习目标
1.识记课外活动的含义;
2.理解并掌握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作用;
3.掌握课外活动的内容;
4.掌握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基本要求;
5.学会运用课外活动理论制订课外活动计划。
10.2 核心内容纲要
一、课外活动概述
1.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课外活动的特点
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②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③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2.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1)课外活动的任务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2)课外活动的作用
①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②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③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课外活动的内容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主要包括:
①报告和讲座;
②各种集会;
③各种比赛;
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①学科小组;
②技术小组;
③艺术小组;
④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
三、课外活动的指导
1.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学生的了解
(3)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
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3.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1)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
(2)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
①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②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
③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