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功能
别妄想泡我
562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22: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保证的英语-上纲上线是什么意思
一、t人的发展概述
1.t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是人类的发展或进化,二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个体发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身体方面的发展。二是心理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三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构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化。
2.t人的发展的特点(识记)
(1)t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2)t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3.t人的发展的规律(识记)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
二、t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t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共同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等。
2.t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等。
3.t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
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二)t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重点掌握)
1.遗传(理解识记要点)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生理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必须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也就是说,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理解识记要点)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说,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么社会环境的影响则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国古代的荀子就很重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故而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先在性、客观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人的能动性)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
3.教育(理解识记要点)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t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t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t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
文化知识蕴藏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的价值:知识的认知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实践价值。
(4)t教育对人
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恰恰在于选择和借助人类的科学文化引领学生的个性素质的发展,由自在的人成长为自为的人,成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
当然,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4.t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理解识记要点)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学生只有把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的教育、环境的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t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2)t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t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三、t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识记要点)
个体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伤害学生。因此,很有必要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性。
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最佳期,训练和学习效果最好。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4.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
完善的人。
5. 个别差异性
由于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环境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第二节t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t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t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其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2.t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t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t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t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t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t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t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6.t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1)t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t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t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三)t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t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t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t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1.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2.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
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3.教育的文化功能
表现在: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发展功能。
4.t教育的生态功能
表现在: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其三,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1.t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2.t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t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
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导作用;
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