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玛丽莲梦兔
612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23: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大学生村官思想汇报


让学生爱上语文——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第一部分:让学生爱上语文
让学生爱上语文,这是一个普适性的本源性理念。围绕这个理念,语文教科
书做了哪些努力和探索?我 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做一个介绍。
( 1 ) 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怎样的语文世界?
( 2 ) 学生可以经历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
( 3 ) 学生是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以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怎样的语文世界?
一、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语文世界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个体对自身独特价值的认 可。一个自信的人,应该相信
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灿烂的中华优秀文化,让我们有信心、有 底气
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文化自信的语文世界。
1. 独有的文化典范
我们有无愧于 任何民族和文化的自己的文化经典,有典范的语汇与表达,比
如:在二年级学生就已经接触到古诗、成语 、文言警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
的文化珍宝;有经典的故事与形象,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刻舟求剑 的故事、寒
号鸟的故事等等,置身在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里, 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中
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 。
2. 在这个语文世界里,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认同。
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精神食粮的哺育,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同:
我们可能都认为 《坐井观天》,认识太狭隘, 《狐假虎威》,太仗势欺人。这
些共同的价值认同,早已注入到我们的血 液中,,让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显示出
独有的神韵和气度 。
3. 共享的文化记忆
我们祖先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感情。二年级上册
入选的《大禹治水》等神话 故事 ,其价值意义早已超越其故事本身。在治水过
中中所形成的大禹治水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 神的源头和象征,成为一代
代中国人共享的文化记忆。
4. 共同的历史形象
教科 书入选了诸多历史人物故事,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闻,《曹
冲称象》《鲁班造锯》, 这些故事在一代代的中国人中传播,从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 独特的文化品味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文化品味的引导。如,在封面 、插
图和练习设计方面,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二上是皮影戏,具有浓厚的
民间文化气 息,插图采用的国画风格,讲究的是写意、留白;栏目的版式设计,
如“日积月累”,采用的是展开的卷 轴的方式,课后习题的图标,也采用的是瓦当
的形象。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 品位。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所凝结成的一个民族最为深刻、最有特征的聚光点, 赋
予了我们的孩子具有和其他民族的孩子不一样的生命内核。 在这个精神家园成
长起来的孩子,可以自信地面对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种文化。
二、 这是一个获得审美愉悦的语文世界
1. 驰骋想象之审美体验


《雾在哪里》 ,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想象的课文,作者把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
想象成了一个淘气孩子的恶作剧……如果从 现代科学的原理来看,课文提出的答
案与其说是真是的,倒不如说是异想天开的,但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 子来说,这
就是他认识世界的方式。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早已证实:儿童的思维在青
春期之前都是泛灵论的。
在儿童看来,太 阳是活的,因为它东升西落;雾是活的,因为它可以到处走
动;河流是活的,因为它在不停地流向大海。 儿童相信,在太阳、风、雾和河水
里,居住着像人类一样的精灵,所以它们也能像人一样感觉和行动。
儿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对语文教科书的编制是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的。
低段选文大多 充满 了丰富的想象性,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飞翔,如《雪
孩子》《纸船和风筝》等等,就是介绍一个自 然、科学常识的文章,也多以科学
童话,如《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或者是以生动活泼的诗歌的 方式呈现,
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教科书,只有契合了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特点,才能
被他 们心悦诚服地接受。
2. 感悟语言之审美体验
就是感悟到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这种魅 力是多元的,我们仅举一二。如,
独特的意境美,能用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独 特的音韵
美、汉语的平仄、押韵、独特的节奏感,都富有了它与众不同的音乐性,读起来
朗朗上 口,错落有致。汉语独特的语言美,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明丽,
或热烈,或内敛,绽放出多姿多 彩的语文魅力。
三、这是一个助力精神成长的语文世界
教科书丰富的人文内涵,能给与学生精神成长多方面的滋养, 为他们的成
长助力。
1. 尊重崇高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当中,有我们敬仰的革命前辈, 二上入选《朱德的扁担》,让孩子们认识
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朱德元帅,《难忘的泼水节》,让孩子们 认识人民的好总
理周恩来,有革命先烈,如《王二小》中为国捐躯的抗日小英雄……
尽管我们 的孩子不能做到像他们那样崇高和伟大,但是,尊重崇高的幼芽从
小就应该种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2. 珍惜情谊
真挚的情感,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纽带,需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和观察。二< br>上《妈妈睡了》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午睡时的所见所闻,蕴含着母子间深切
的感情;《纸船和 风筝》以纸船和风筝为纽带,讲述了朋友之间的包容和谅解,
《雪孩子》让我们感受到雪孩子为他人所做 出的奉献、牺牲,这些 故事平凡而
普通,但所凸显的人性的美好和真诚却深深地打动每一个人。
3. 面对困境
成长是艰辛的,也是需要引导的。当儿童面临恐惧、冲突和别离的时候,他< br>需要一种非常积极的、清晰的引导。教科书选文直接应对儿童心灵成长的这样一
些过程,如一上《 夜色》,讲述的是如何应对黑暗的恐惧,《一个接一个》教孩
子要有变通的思维;《一封信》讲述的如何 面对与亲人的别离。
四、这是一个进行语言建构的语文世界


语文的本质是让 学生学习祖国语文文字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个语文世界比
作一座恢弘的大厦的话,语言建构就是这个大 厦的钢筋和支柱,文化自信的树立、
审美愉悦的获得和儿童精神的成长都是搭建在这个钢筋和支柱上的砖 石。建构语
言,我们可以从语文的理解、表达和积累三个方面入手:
1. 在语言理解方面,教科书重视给与方法、策略。
(1)借助词语的内在结构
如二上语文园地 四“我的发现”,“我发现在‘白'字的前面加上‘雪'‘米'‘奶',可以
用来形容不同的白色”,引 导学生学习用事物的颜色来区分和表达各种不同的颜
色;二上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要求:“读一读 ,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就是借
助“自言自语”的意思,来理解同结构的“豪言壮语”“少言寡语”的意 思。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教科书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语的意思。从二年
级开始,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训练,文中的诸多泡泡都在提示通过上下文来理
解。如,二上《葡萄沟》:联系下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大禹治水》:
联系下文,我知 道了“泛滥”的意思;《。黄山奇石》:联系生活,我知道了“陡
峭”。
(3)搭建内容理解的脚手架
二年级是儿童初步的阅读能力逐步发展的阶段。二年级上册有大 量复述课文
的要求,有借助课文插图或者示意图,有借助提示语(词语、句子),这些提示,
就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线索,暗含可以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可以根据人物的心情
变化,可以根据故事中地点 的变化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语言的表达
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们的阅读 教学曾走过弯路,将思想内容的分
析理解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统编语文教科书回归语文的本真,重 视引导学
生对语言现象进行揣摩、学习、借鉴和运用。学习语言表达,二年级上册教科书
主要有 一下几个角度:
学习怎么表达更规范
学习怎么表达更具体
学习怎么进行多样化的表达
学习怎么表达更形象、生动、有趣
学习分项列举和归纳总结
3. 强化语言的运用
语文教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走过一段弯路:就是重内容理解、轻
语言表达。 2011 年课程标准改革的一个总思路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
教科书 编写,借鉴语言表达进行仿说、仿写类的练习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
的增强。以《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 后练习和《黄山奇石》的课后练习进行对比,
我们都能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同样的练习角度,现在的设 计都增加了运用学到
的词语、或者是借鉴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要求。
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年级上册关于仿说仿写类的练习。
4. 积累语言
( 1 )“读一读,记一记”拓展由要认的字组成的词语。
( 2 )教科书后附“词语表”积累每课要求会写的词语。
( 3 )课后设计背诵、抄读句子的练习。


( 4 )“字词句运用”等栏目,积累课内外学到的词句。
( 5 )“日积月累”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教科书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怎样的语文
的 世界?这是一个树立文化自信的世界,学生可以吸取优秀文化的滋养,这是一
个在审美愉悦的世界,学生 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是一个精神成长的世界,获得
精神成长的力量;这是一个语言建构的世界,在学习 、借鉴和运用中不断提升自
己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学生可以经历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
一、这是一个自主阅读实践的学习之旅
语文是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言语实践是实 现语文学科价值的最
好途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切己体察。
1.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主动亲近母语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时候, 他就会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机会去亲近
这个人或事物。同样,学生爱上了语文,他也会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机 会在生活中
学语文、用语文。教科书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的优势,大力提倡生
活识 字,并将语文学习的成果及时运用到生活中,随时学、随时用,体会语文教
学的价值。
2 .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变会动态的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是用来做什么的?不是考学生,而是解决语用的实 际问题。课后练习注
意发挥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多音字练习,以前把它作为知识来考察学生,现在是面对真实的阅读需要,教给方法,练就读准多音字的本领。
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猜读的练习,有猜 字、猜词、猜句子。猜的过程,就是一
种将已有知识经验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自主的阅读实践过程 。
3 .语文学习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
练习设计注意尊重学生的天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 方式,将学习转变成快
乐的游戏或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 ,
用演一演的方式,把词语意思的不同表现出来;二上《拍手歌》:边拍手边背诵;
二上《狐狸 分奶酪》:用演一演的方式,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
张西望”“大摇大摆”等词 语的意思以及词语中蕴含的情态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二、这是一个发现语言奥秘的探索之旅
对语言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从学生自主发现的角
度,引导他们在言语实践中 主动地去探索、发现。
写字的秘密
偏旁的秘密
朗读的秘密
表达的秘密
三、这是一个思维不断深化的发展之旅
1. 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蝌蚪找 妈妈》这个故事,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把妈妈的特点一点
点讲出来,但按照某个特点去找妈妈,却 都不是妈妈,只有把这些特点和在一起
了,最后完整的才是自己的妈妈。孩子在这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得到的一个思
维方面的启发就是:一件事物的组成是多方面的,各方面的融合在一起才成为一
个 整体。


2. 在续编故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想象 力活跃的阶段。教科书充分利用儿童思维发展
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如,《雪孩子》。
3. 在识字、学词、认识事物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给动物分类的练习,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 问题,了解事物的多样性,进行
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如,《语文园地八》中的识字加油站,给动物分类 ,可以
从活动方式来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从饮食习惯(肉食动物、食
草动物) ,从腿脚的数量(没有腿、两条腿、四条腿、八条腿);根据偏旁分类
(反犬旁、虫字旁、鸟字旁、其他 )。
又如,《语文园地七》中的识字加油站,第一列词语描述的都是典型的地貌,
第二列词语 描述的都是这个典型的地貌中的植物,第三列词语描述的都是这个典
型的地貌中的动物。通过识字学词, 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初步的思维能力的
培养。
4. 在问题设计中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
课后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经常通过“在你看来”“如果是你,会怎么样”“你同
意下面的说法 吗”这样的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如《雾在哪里》一课,按照过去的出题思路,有可能 是这样设计:课文说雾
“是个淘气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现在的设计是:在你的眼里,雾
又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阅读感受。
许多问题设计在课文中没有答案。如《狐狸 分奶酪》一课,课后练习“你同
意狐狸的说法吗”,是一个在文中找不到标准答案的问题,狐狸到底说得 对还是
不对?必须要从两个小熊要的“公平”和狐狸所谓的“公平”是不是一回事入手,只
有站 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才能发现狐狸这种说法的荒谬性。这些问题
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都是很高 的
这些问题,考察的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它还是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分析
和判断能力的综 合考察。我们从上述的问题设计,可以看到,阅读不是被动的接
受,而是要融入个人的思维、情感,调动 他的生活积累,进行主动的建构。
四、这是一个积习成性的成长之旅
教科书在听说读写能力 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课后习题、字词句运用、展示台、
我的发现、口语交际、写话等多种栏目,不断渗透 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
养。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一年级培养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 写的基础上,二上: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要“先看后写,减少修改的词素,保持页面的整洁”。
“把字写正确的习惯”:随着儿童写字量的增加,错别字现象开始凸显。为了
减少错别字现象,二年级上册不仅在字词句运用中强化汉字的正确书写,还在“展
示台”栏目中对错别 字现象进行梳理,提示容易写错的几种类型并提出预防的措

“猜读的习惯”:猜,是有依据 的猜,不是乱猜。是寻找线索,由此及彼地做
出判断,就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推理能力,也是思维发展的一 个重要途径。猜读习
惯的培养,也在转变学生学习的姿态,使他们从被动的学转变到主动的探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积累语言的习惯”:课后练习设计专门的栏目“读一读,记一记”, 强化由要
认的字扩展的词语的积累;课后练习题还引导学生随时积累学到的词句,如《树


之歌》;语文园地三还通过展示台这个栏目,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课内外积累的
词句,引导学生 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乐于交流的习惯”:“乐于交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和同学交流 ”,
课后练习不仅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和同学交流”也
是口语表 达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口语交际《有
趣的动物》)这些都是主动与 人沟通交流的表现。
热爱阅读的习惯: 统编教科书建构了一个以课文 + 我爱阅读 + 快乐读书
吧为核心的“指导阅读 + 自主阅读 + 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我爱
阅读”,倡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配合教科书编排的同步阅读,阅读从单篇走
向 1+X, 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宽广。
“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书。这些推荐书目都将与教科书 的使用同步出
版发行。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语文教科书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
一 个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打造 儿童终身热爱阅读的习惯,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 可以经历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
他们可以经历一个自主实践的学习之旅;一个探索语言奥秘的发现之旅; 一个思
维发展的认识之旅;一个积习成性的成长之旅。
学生能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 br>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对自我生命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是激发他们亲近母
语、热爱母语的最强有力 的动力。
一、渐次感悟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
统编教科书在加强语言运用方面的练习的同时, 也十分关注语用的适切语
境。比如,同样是用词说句子类练习,我们通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课后
练习与原《父亲和鸟》的练习对比,就能感受到,统编教科书在语用意识方面的
明显增强:统编 教科书在词语的运用上,语言的运用一般都会根据词语的特点,
给出相应的语境。如《黄山奇石》的练习 设计:“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
景物”,将这些词语运用到景物的描绘中,给予它们语用的具体语 境。
为什么统编教科书这么重视语言运用的语境?在语境中,才能感受到语言学
习和运用的价 值和意义。词语的运用如果脱离语境,容易变成机械练习; 在语
境中,才有生命力,才能感受蕴含在词 语身上的那些情味、趣味和意味。一个孤
立的秀美是产生不了感觉的,但是一个秀美的姑娘在你的脑海里 是有画面感的,
一个秀美的景物也是。
二、逐步感受阅读对于个体的意义
我们为什 么要阅读?人的大脑不是电脑的移动硬盘,而是中央处理器。所以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是从文 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
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 动的建构。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有三个层次: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
中表达 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就在在具体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
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 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但
又有差异的。
文学作品的这三层意义,在语 文教科书里都有所呈现。在低年段,比较多的
是文本意义和读者意义。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的练习设计,有 着不同的价值功能和
意义
指向文本意义的练习设计,答案一般都在文本中(如,你从哪几个方面看出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 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 2 )景美( 3 )维吾尔族


老乡热情好客;( 4 )葡萄干好),为了求得准确的答案,容易对文本内容进
行细致的分析。
指向读者意义的练习设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 喜欢葡萄沟,因为能把葡萄
吃个够;喜欢葡萄沟,是因为了解了葡萄干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 ,由于阅 读者
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不同,从这篇文本的阅读中感受到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同。这类
练习,常常 伴随阅读者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投入,带入感比较强。
在二年级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练 习设计是指向读者意义的。
如。《日月潭》: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融入个人的审美品位和情趣); 《一
封信》:露西前后两份信,你更喜欢哪一封 ?( 学生个人的主观判断 ) ,《雾在
哪 里》: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鼓励学生发
表个人不同的看法)《狐 狸分奶酪》: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独立思考,发表
看法)……
三、自觉审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老师,只要把语文置于生活之中,语文就
会焕发活力,充满生机。联系生活,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如《玲玲的
话》:联系生活,就能更好地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 变成好事”。
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加深我们对生活的
认识 。如,二上《寒号鸟》: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这些问
题,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生 活现象,看到现象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认识能力的
培养。
语文学习,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语文学习的成果具有广泛的迁移应用
价值。拿口语交际中的那些交际素养和要求来看,“吐字要清楚” “说话的语气不
要太生硬”等等,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语文学习,也是现 实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以启齿的事情,如,
想养一只小动物,如果直接跟爸爸妈妈说,又 怕被拒绝,怎么办?写下来!去办
公室还书,老师不在;去小芳家通知她明天上午……但她家里没有人。 怎么办?
写留言条。
学习语文,是生活的需要。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
与人沟通和交流。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他
们可以渐次领悟语言 运用的适切语境;可以逐步体会阅读对于个人的价值意义;
可以自觉审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部分:教材结构及内容分析
教材整体结构
承接一年级下册的编排体例,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由 1 个识字单元和 7 个课
文单元组成,识字单元共编排 4 篇识字课,课文单元共编排 24 篇课文。每个
单元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 4 次,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教科书最后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
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 450 个 生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 字,及
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其中,词语表是本册首次出现的内容。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 ”“ 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
“展示台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 ”“ 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
示台 ”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本册课文 (除两篇特殊课文) 全文注音, 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
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课文外的其 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注:题干不注音)。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 的第二个读音在
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要求会写
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习书写。
教科书最后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
的 450 个 生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 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

内容解析(识字写字)
一、遵循 “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 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
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本册要求认的 450 个生字,都
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字,大多是字形简单 或构词能力
较强的字。
二、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
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
进行集中识字。
三、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1. 汉字规律。在一年级上册对汉字的偏旁、结构和构字原理 有初步了解的基
础上,针对二年级神鬼难测合体字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并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识字猜字,自主学习课文。
2. 部首查字法。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音序 查字法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引导学
生学习部首查字法,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巩固和提高学生查字典 的能力。如,
语文园地八查找独体字的练习,《大禹治水》查字典验证猜测的练习。等等
总结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到二年级上册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编排序列:
一上借助图画来猜测生字。比如蘑菇、草莓词语的猜测。
一下的方法更多样,借助语境与生活经验来猜测。
二上进入到综合运用,编排专门的全文不注音的课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阅读。
四、写字指导训练有序
课后练习:一上的字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笔顺跟随,新笔画出现在旁边 。一
下改成描一个写两个。二上,在一年级掌握了汉字基本笔画、笔顺的基础上,不
再出现新笔 画,也不做不顺跟随处理。编排词语表,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关注运
用,为写话打下基础。
书写提示:一年级强调笔画笔顺,二年级强化汉字的结构。
字词句运用:关注形近、音近字的区分练习。
展示台:提示了容易写错的四种类型的字。这一 类的字有很多笔画容易多或
者少。第二类字是形近字,三是同音字,第四是同音又形近的字。除了告诉容 易
写错的类型外,还提醒了方法。注意养成辨析和改正的习惯。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规律、提高能力、注重积累,加
强运用。
内容解析(阅读)
一、课文
(一)关于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

< br>《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这类课文的教学难点:时代久远,远离儿
童的生活;缺乏背景知 识;人文内涵把握度。
首先,要转换角色,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 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教师—
—学生”的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 ,哪些
地方是他们可以自己读懂的,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最大的阅读障碍是什么……
比如《朱德的扁担》,学生可能的问题, 一类与背景知识有关,一类是阅读理
解方面的问题。
1 .朱德是谁?
2 .井冈山在哪儿?
3 .扁担、草鞋、斗笠是什么 ?
4 .战士们为什么开始要藏,后来又不藏了?……
针对第一类问题,可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 ,让学生知道朱德是什么人,事件
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井冈山在哪里,部队为什 么要挑粮。
可以出示扁担、草鞋、斗笠等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实物,了解红军生活的艰
苦,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 吃苦在前的革命精神。
要注意背景资料不要补充得太多,太深,如部队为什么去了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队伍为什么要会师,两支队伍如何会师的,蒋介石为什么要围剿红
军,红军怎样反围剿 等,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把握好这个
度。
针对第二类问题,要注意用后 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体现了课文最有价值
的教学内容。第二类问题就要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文 本内容的感知梳理来
解决。因此用好课后思考练习题,抓住课文关键词语和重点句段展开教学是这类题材课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关于“我爱阅读”的教学
1. 要以 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课文没有安排全文注音,只在生字上注音。老
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文章 读通读顺……
2. 设计问题交流。我们提倡非功利、无压力阅读,并不是不闻不问、放任自
流,还是应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老师
可以结合课文设计一两个 学生感兴趣的小问题,在学生读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如第五单元我爱阅读中《刻舟求剑》, 就可以讨论讨论:故事中的这
个人到底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 理
解。
3. 还可以围绕阅读材料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琅琅上口的儿歌可以进
行朗读展示,有趣的故事可以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4. 可以进行适当地拓展阅读。比如读了王 二小,可以拓展其他抗日小英雄的
故事,读了刻舟求剑,可以拓展其他古代寓言故事,读了鲁班造锯,可 以拓展其
他古代发明家的故事等。
这是 8 次“我爱阅读”的问题或者活动设计的样例,仅供老师们参考。
单元 内容 问题或活动设计
一 企鹅寄冰 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

二 十二月花名歌 多种形式朗读展示。

三 王二小 拓展阅读《鸡毛信》等抗日小英雄故

事。
四 画家乡 提取短文中的主要信息。






鲁班造锯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刻舟求剑
称赞
说说鲁班是怎么发明锯的。
说绕口令比赛
那个人能捞到宝剑吗?为什么?
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三)关于“快乐读书吧”的教学
整本书的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它的阅读周期是比较长的,所以
第一,要特别重视对阅读过程的干预和指导,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 1 )导读: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
( 2 )推进:分享阶段体验,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阅读兴趣的持续。
( 3 )总结:记录阅读收获,交流阅读感受。
第二、准确把握学段要求,重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很明确,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
惯;二是对阅读材料中感兴 趣的人物和事件有感受,有想法,并乐于交流。
我们要在这个目标要求的框架下开展读书活动,坚持兴 趣优先,不要拔高要
求,防止目标越位。比方说读书记录卡、读书报告单的设计要简单明了,不要过于繁琐,不提倡摘抄好词佳句,避免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失去对阅读的 兴趣。
要重视阅读好习惯的培养,本次习惯培养的要点 : 不把书弄脏。可由教师示
范如何 有序翻阅图书、摆放图书。组织讨论如何不把书弄脏,比如使用书签,包
书皮,洗干净手再读书等。让学 生从小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练习系统
(一)练习系统的梯度发展
以阅读技能“朗读、默读”为例——
一上读准字音,读出句子恰当的停顿
一下读好长句,读出感叹句和疑问句的语气、读好对话
二上能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关于“默读课文,试着不 出声”的要求,要认识到,儿童从朗读到默读所需经
历的阶段中,有一个“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这 个阶段在儿童心智技能的形成
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因此默读课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 有一
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我们再以“了解课文内容”为例来看看教科书的编排,从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在
阅读能力发展上的梯度序列。
一上: 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一下: 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信息做简单的推断
二上: 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或想法。
(二)课后练习是引领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凭借
比如,参考课后练习的设计,《大禹治水》你会选择那些内容作为重点?
A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B 大禹治水的精神
比如,参考课后练习的设计,《一封信》你会选择哪些内容作为重点?
A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 露西的后一封信写了什么
C 对比两封信


内容解析(口语交际)
一、内容简介
有趣的动物、做手工、商量、续编故事
二、目标分析
表达:从“敢说”到“说清楚”
一上: 大声说;大胆说。
一下: 有礼貌地说;配合动作说清楚。
二上:吐字清楚;按顺序说;
用商量的语气说;说清楚想法 。
倾听:从“能听”到“会听”
一上: 注意听别人说话。
一下:( 1 )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 2 )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二上:( 1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 2 )记住主要信息;知道讲的内容。
交际素养:
一上: 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
基本的交际礼仪(看着对方的眼睛)。
一下:( 1 )基本的交际礼仪(礼貌用语)。
( 2 )让别人听清楚的意识。
二上:基本的交际礼仪(有礼貌地问;商量的语气)。
三、内容解析
有趣的动物:
1. 知道什么是“有礼貌地提问”:( 1 )提问的时机 。( 2 )提问的方式。
2. 有不明白的地方问一问是积极主动与人交流沟通的表现。
3. 用好插图,找到表达的思路。
做手工:
1. 按顺序表达是把话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2. 知道怎样“记住主要信息”:( 1 )记主要步骤。( 2 )边听边记关键词。
3. 借助插图唤起生活经验。
商量:
1. 结合“商量”,知道什么是“商量”的语气。
2. 理解什么是“说清楚” :准确表达想法、说明白理由。
3. 被拒绝后也应有礼貌地回应,是良好交际素养的表现。
看图讲故事:
1. 看懂图意,了解内在联系,是续编故事的基础。
2. 这里的“按顺序”与“做手工”的不同:一个偏 说明;一个偏叙述。一个是把
环节讲清楚;一个是把故事情节讲清楚。
3. 趣在有创意的续编,重在有顺序地表达。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要把握的 关键要素有三
个:一是要准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二是重视情境的创设;三是在口语交
际 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内容解析(写话)
一、内容简介


单元 话题 要素 备注
三 自己喜欢的玩具 写在方格纸上。标点占一格。 写实
四 留言条 会用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应用文
七 老鼠和猫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想象
二、目标分析
1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内容解析
1. 易趣入手。话题的选择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易于动笔。
2. 搭建支架。( 1 )用“例文 + 指导语” 的方式提示留言条的书写格式及
各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2 )用提问的方式提示写话的基本内容。
对教学的启示——搭建之间。
可以提供写话的范例, 落实基本要求,引导注意“题目居行中”“段前空两格”
“标点符号占一格”等要求。
下面我 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写话教学要关注写话兴趣的培养;明
确写话还处于打基础阶段,不要拔高 要去;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就要给与规范化
的要求。




让学生爱上语文——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第一部分:让学生爱上语文
让学生爱上语文,这是一个普适性的本源性理念。围绕这个理念,语文教科
书做了哪些努力和探 索?我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做一个介绍。
( 1 ) 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怎样的语文世界?
( 2 ) 学生可以经历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
( 3 ) 学生是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以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怎样的语文世界?
一、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语文世界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个体对自身独特价值的认可。一个自信的人,应该相信
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 作用。灿烂的中华优秀文化,让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文化自信的语文世界。
1. 独有的文化典范
我们有无愧于任何民族和文化的自己的文化经典,有典范的语汇与表达 ,比
如:在二年级学生就已经接触到古诗、成语、文言警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
的文化珍宝 ;有经典的故事与形象,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刻舟求剑的故事、寒
号鸟的故事等等,置身在这个博大精 深的文化宝库里, 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中
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 。
2. 在这个语文世界里,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认同。
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精神食粮的哺育,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同:
我们可能都认为 《坐井观天》,认识太狭隘, 《狐假虎威》,太仗势欺人。这
些共同的价值认同,早已注入到我们的血 液中,,让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显示出
独有的神韵和气度 。
3. 共享的文化记忆
我们祖先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感情。二年级上册
入选的《大禹治水》等神话 故事 ,其价值意义早已超越其故事本身。在治水过
中中所形成的大禹治水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 神的源头和象征,成为一代
代中国人共享的文化记忆。
4. 共同的历史形象
教科 书入选了诸多历史人物故事,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闻,《曹
冲称象》《鲁班造锯》, 这些故事在一代代的中国人中传播,从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 独特的文化品味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文化品味的引导。如,在封面 、插
图和练习设计方面,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二上是皮影戏,具有浓厚的
民间文化气 息,插图采用的国画风格,讲究的是写意、留白;栏目的版式设计,
如“日积月累”,采用的是展开的卷 轴的方式,课后习题的图标,也采用的是瓦当
的形象。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 品位。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所凝结成的一个民族最为深刻、最有特征的聚光点, 赋
予了我们的孩子具有和其他民族的孩子不一样的生命内核。 在这个精神家园成
长起来的孩子,可以自信地面对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种文化。
二、 这是一个获得审美愉悦的语文世界
1. 驰骋想象之审美体验


《雾在哪里》 ,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想象的课文,作者把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
想象成了一个淘气孩子的恶作剧……如果从 现代科学的原理来看,课文提出的答
案与其说是真是的,倒不如说是异想天开的,但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 子来说,这
就是他认识世界的方式。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早已证实:儿童的思维在青
春期之前都是泛灵论的。
在儿童看来,太 阳是活的,因为它东升西落;雾是活的,因为它可以到处走
动;河流是活的,因为它在不停地流向大海。 儿童相信,在太阳、风、雾和河水
里,居住着像人类一样的精灵,所以它们也能像人一样感觉和行动。
儿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对语文教科书的编制是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的。
低段选文大多 充满 了丰富的想象性,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飞翔,如《雪
孩子》《纸船和风筝》等等,就是介绍一个自 然、科学常识的文章,也多以科学
童话,如《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或者是以生动活泼的诗歌的 方式呈现,
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教科书,只有契合了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特点,才能
被他 们心悦诚服地接受。
2. 感悟语言之审美体验
就是感悟到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这种魅 力是多元的,我们仅举一二。如,
独特的意境美,能用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独 特的音韵
美、汉语的平仄、押韵、独特的节奏感,都富有了它与众不同的音乐性,读起来
朗朗上 口,错落有致。汉语独特的语言美,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明丽,
或热烈,或内敛,绽放出多姿多 彩的语文魅力。
三、这是一个助力精神成长的语文世界
教科书丰富的人文内涵,能给与学生精神成长多方面的滋养, 为他们的成
长助力。
1. 尊重崇高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当中,有我们敬仰的革命前辈, 二上入选《朱德的扁担》,让孩子们认识
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朱德元帅,《难忘的泼水节》,让孩子们 认识人民的好总
理周恩来,有革命先烈,如《王二小》中为国捐躯的抗日小英雄……
尽管我们 的孩子不能做到像他们那样崇高和伟大,但是,尊重崇高的幼芽从
小就应该种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2. 珍惜情谊
真挚的情感,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纽带,需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和观察。二< br>上《妈妈睡了》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午睡时的所见所闻,蕴含着母子间深切
的感情;《纸船和 风筝》以纸船和风筝为纽带,讲述了朋友之间的包容和谅解,
《雪孩子》让我们感受到雪孩子为他人所做 出的奉献、牺牲,这些 故事平凡而
普通,但所凸显的人性的美好和真诚却深深地打动每一个人。
3. 面对困境
成长是艰辛的,也是需要引导的。当儿童面临恐惧、冲突和别离的时候,他< br>需要一种非常积极的、清晰的引导。教科书选文直接应对儿童心灵成长的这样一
些过程,如一上《 夜色》,讲述的是如何应对黑暗的恐惧,《一个接一个》教孩
子要有变通的思维;《一封信》讲述的如何 面对与亲人的别离。
四、这是一个进行语言建构的语文世界


语文的本质是让 学生学习祖国语文文字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个语文世界比
作一座恢弘的大厦的话,语言建构就是这个大 厦的钢筋和支柱,文化自信的树立、
审美愉悦的获得和儿童精神的成长都是搭建在这个钢筋和支柱上的砖 石。建构语
言,我们可以从语文的理解、表达和积累三个方面入手:
1. 在语言理解方面,教科书重视给与方法、策略。
(1)借助词语的内在结构
如二上语文园地 四“我的发现”,“我发现在‘白'字的前面加上‘雪'‘米'‘奶',可以
用来形容不同的白色”,引 导学生学习用事物的颜色来区分和表达各种不同的颜
色;二上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要求:“读一读 ,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就是借
助“自言自语”的意思,来理解同结构的“豪言壮语”“少言寡语”的意 思。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教科书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语的意思。从二年
级开始,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训练,文中的诸多泡泡都在提示通过上下文来理
解。如,二上《葡萄沟》:联系下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大禹治水》:
联系下文,我知 道了“泛滥”的意思;《。黄山奇石》:联系生活,我知道了“陡
峭”。
(3)搭建内容理解的脚手架
二年级是儿童初步的阅读能力逐步发展的阶段。二年级上册有大 量复述课文
的要求,有借助课文插图或者示意图,有借助提示语(词语、句子),这些提示,
就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线索,暗含可以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可以根据人物的心情
变化,可以根据故事中地点 的变化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语言的表达
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们的阅读 教学曾走过弯路,将思想内容的分
析理解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统编语文教科书回归语文的本真,重 视引导学
生对语言现象进行揣摩、学习、借鉴和运用。学习语言表达,二年级上册教科书
主要有 一下几个角度:
学习怎么表达更规范
学习怎么表达更具体
学习怎么进行多样化的表达
学习怎么表达更形象、生动、有趣
学习分项列举和归纳总结
3. 强化语言的运用
语文教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走过一段弯路:就是重内容理解、轻
语言表达。 2011 年课程标准改革的一个总思路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
教科书 编写,借鉴语言表达进行仿说、仿写类的练习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
的增强。以《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 后练习和《黄山奇石》的课后练习进行对比,
我们都能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同样的练习角度,现在的设 计都增加了运用学到
的词语、或者是借鉴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要求。
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年级上册关于仿说仿写类的练习。
4. 积累语言
( 1 )“读一读,记一记”拓展由要认的字组成的词语。
( 2 )教科书后附“词语表”积累每课要求会写的词语。
( 3 )课后设计背诵、抄读句子的练习。


( 4 )“字词句运用”等栏目,积累课内外学到的词句。
( 5 )“日积月累”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教科书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怎样的语文
的 世界?这是一个树立文化自信的世界,学生可以吸取优秀文化的滋养,这是一
个在审美愉悦的世界,学生 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是一个精神成长的世界,获得
精神成长的力量;这是一个语言建构的世界,在学习 、借鉴和运用中不断提升自
己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学生可以经历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
一、这是一个自主阅读实践的学习之旅
语文是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言语实践是实 现语文学科价值的最
好途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切己体察。
1.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主动亲近母语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时候, 他就会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机会去亲近
这个人或事物。同样,学生爱上了语文,他也会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机 会在生活中
学语文、用语文。教科书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的优势,大力提倡生
活识 字,并将语文学习的成果及时运用到生活中,随时学、随时用,体会语文教
学的价值。
2 .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变会动态的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是用来做什么的?不是考学生,而是解决语用的实 际问题。课后练习注
意发挥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多音字练习,以前把它作为知识来考察学生,现在是面对真实的阅读需要,教给方法,练就读准多音字的本领。
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猜读的练习,有猜 字、猜词、猜句子。猜的过程,就是一
种将已有知识经验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自主的阅读实践过程 。
3 .语文学习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
练习设计注意尊重学生的天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 方式,将学习转变成快
乐的游戏或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 ,
用演一演的方式,把词语意思的不同表现出来;二上《拍手歌》:边拍手边背诵;
二上《狐狸 分奶酪》:用演一演的方式,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
张西望”“大摇大摆”等词 语的意思以及词语中蕴含的情态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二、这是一个发现语言奥秘的探索之旅
对语言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从学生自主发现的角
度,引导他们在言语实践中 主动地去探索、发现。
写字的秘密
偏旁的秘密
朗读的秘密
表达的秘密
三、这是一个思维不断深化的发展之旅
1. 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蝌蚪找 妈妈》这个故事,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把妈妈的特点一点
点讲出来,但按照某个特点去找妈妈,却 都不是妈妈,只有把这些特点和在一起
了,最后完整的才是自己的妈妈。孩子在这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得到的一个思
维方面的启发就是:一件事物的组成是多方面的,各方面的融合在一起才成为一
个 整体。


2. 在续编故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想象 力活跃的阶段。教科书充分利用儿童思维发展
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如,《雪孩子》。
3. 在识字、学词、认识事物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给动物分类的练习,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 问题,了解事物的多样性,进行
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如,《语文园地八》中的识字加油站,给动物分类 ,可以
从活动方式来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从饮食习惯(肉食动物、食
草动物) ,从腿脚的数量(没有腿、两条腿、四条腿、八条腿);根据偏旁分类
(反犬旁、虫字旁、鸟字旁、其他 )。
又如,《语文园地七》中的识字加油站,第一列词语描述的都是典型的地貌,
第二列词语 描述的都是这个典型的地貌中的植物,第三列词语描述的都是这个典
型的地貌中的动物。通过识字学词, 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初步的思维能力的
培养。
4. 在问题设计中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
课后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经常通过“在你看来”“如果是你,会怎么样”“你同
意下面的说法 吗”这样的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如《雾在哪里》一课,按照过去的出题思路,有可能 是这样设计:课文说雾
“是个淘气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现在的设计是:在你的眼里,雾
又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阅读感受。
许多问题设计在课文中没有答案。如《狐狸 分奶酪》一课,课后练习“你同
意狐狸的说法吗”,是一个在文中找不到标准答案的问题,狐狸到底说得 对还是
不对?必须要从两个小熊要的“公平”和狐狸所谓的“公平”是不是一回事入手,只
有站 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才能发现狐狸这种说法的荒谬性。这些问题
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都是很高 的
这些问题,考察的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它还是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分析
和判断能力的综 合考察。我们从上述的问题设计,可以看到,阅读不是被动的接
受,而是要融入个人的思维、情感,调动 他的生活积累,进行主动的建构。
四、这是一个积习成性的成长之旅
教科书在听说读写能力 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课后习题、字词句运用、展示台、
我的发现、口语交际、写话等多种栏目,不断渗透 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
养。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一年级培养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 写的基础上,二上: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要“先看后写,减少修改的词素,保持页面的整洁”。
“把字写正确的习惯”:随着儿童写字量的增加,错别字现象开始凸显。为了
减少错别字现象,二年级上册不仅在字词句运用中强化汉字的正确书写,还在“展
示台”栏目中对错别 字现象进行梳理,提示容易写错的几种类型并提出预防的措

“猜读的习惯”:猜,是有依据 的猜,不是乱猜。是寻找线索,由此及彼地做
出判断,就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推理能力,也是思维发展的一 个重要途径。猜读习
惯的培养,也在转变学生学习的姿态,使他们从被动的学转变到主动的探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积累语言的习惯”:课后练习设计专门的栏目“读一读,记一记”, 强化由要
认的字扩展的词语的积累;课后练习题还引导学生随时积累学到的词句,如《树


之歌》;语文园地三还通过展示台这个栏目,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课内外积累的
词句,引导学生 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乐于交流的习惯”:“乐于交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和同学交流 ”,
课后练习不仅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和同学交流”也
是口语表 达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口语交际《有
趣的动物》)这些都是主动与 人沟通交流的表现。
热爱阅读的习惯: 统编教科书建构了一个以课文 + 我爱阅读 + 快乐读书
吧为核心的“指导阅读 + 自主阅读 + 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我爱
阅读”,倡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配合教科书编排的同步阅读,阅读从单篇走
向 1+X, 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宽广。
“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书。这些推荐书目都将与教科书 的使用同步出
版发行。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语文教科书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
一 个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打造 儿童终身热爱阅读的习惯,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 可以经历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
他们可以经历一个自主实践的学习之旅;一个探索语言奥秘的发现之旅; 一个思
维发展的认识之旅;一个积习成性的成长之旅。
学生能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 br>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对自我生命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是激发他们亲近母
语、热爱母语的最强有力 的动力。
一、渐次感悟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
统编教科书在加强语言运用方面的练习的同时, 也十分关注语用的适切语
境。比如,同样是用词说句子类练习,我们通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课后
练习与原《父亲和鸟》的练习对比,就能感受到,统编教科书在语用意识方面的
明显增强:统编 教科书在词语的运用上,语言的运用一般都会根据词语的特点,
给出相应的语境。如《黄山奇石》的练习 设计:“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
景物”,将这些词语运用到景物的描绘中,给予它们语用的具体语 境。
为什么统编教科书这么重视语言运用的语境?在语境中,才能感受到语言学
习和运用的价 值和意义。词语的运用如果脱离语境,容易变成机械练习; 在语
境中,才有生命力,才能感受蕴含在词 语身上的那些情味、趣味和意味。一个孤
立的秀美是产生不了感觉的,但是一个秀美的姑娘在你的脑海里 是有画面感的,
一个秀美的景物也是。
二、逐步感受阅读对于个体的意义
我们为什 么要阅读?人的大脑不是电脑的移动硬盘,而是中央处理器。所以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是从文 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
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 动的建构。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有三个层次: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
中表达 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就在在具体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
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 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但
又有差异的。
文学作品的这三层意义,在语 文教科书里都有所呈现。在低年段,比较多的
是文本意义和读者意义。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的练习设计,有 着不同的价值功能和
意义
指向文本意义的练习设计,答案一般都在文本中(如,你从哪几个方面看出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 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 2 )景美( 3 )维吾尔族


老乡热情好客;( 4 )葡萄干好),为了求得准确的答案,容易对文本内容进
行细致的分析。
指向读者意义的练习设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 喜欢葡萄沟,因为能把葡萄
吃个够;喜欢葡萄沟,是因为了解了葡萄干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 ,由于阅 读者
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不同,从这篇文本的阅读中感受到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同。这类
练习,常常 伴随阅读者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投入,带入感比较强。
在二年级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练 习设计是指向读者意义的。
如。《日月潭》: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融入个人的审美品位和情趣); 《一
封信》:露西前后两份信,你更喜欢哪一封 ?( 学生个人的主观判断 ) ,《雾在
哪 里》: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鼓励学生发
表个人不同的看法)《狐 狸分奶酪》: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独立思考,发表
看法)……
三、自觉审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老师,只要把语文置于生活之中,语文就
会焕发活力,充满生机。联系生活,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如《玲玲的
话》:联系生活,就能更好地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 变成好事”。
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加深我们对生活的
认识 。如,二上《寒号鸟》: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这些问
题,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生 活现象,看到现象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认识能力的
培养。
语文学习,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语文学习的成果具有广泛的迁移应用
价值。拿口语交际中的那些交际素养和要求来看,“吐字要清楚” “说话的语气不
要太生硬”等等,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语文学习,也是现 实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以启齿的事情,如,
想养一只小动物,如果直接跟爸爸妈妈说,又 怕被拒绝,怎么办?写下来!去办
公室还书,老师不在;去小芳家通知她明天上午……但她家里没有人。 怎么办?
写留言条。
学习语文,是生活的需要。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
与人沟通和交流。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他
们可以渐次领悟语言 运用的适切语境;可以逐步体会阅读对于个人的价值意义;
可以自觉审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部分:教材结构及内容分析
教材整体结构
承接一年级下册的编排体例,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由 1 个识字单元和 7 个课
文单元组成,识字单元共编排 4 篇识字课,课文单元共编排 24 篇课文。每个
单元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 4 次,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教科书最后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
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 450 个 生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 字,及
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其中,词语表是本册首次出现的内容。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 ”“ 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
“展示台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 ”“ 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
示台 ”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本册课文 (除两篇特殊课文) 全文注音, 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
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课文外的其 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注:题干不注音)。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 的第二个读音在
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要求会写
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习书写。
教科书最后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
的 450 个 生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 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

内容解析(识字写字)
一、遵循 “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 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
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本册要求认的 450 个生字,都
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字,大多是字形简单 或构词能力
较强的字。
二、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
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
进行集中识字。
三、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1. 汉字规律。在一年级上册对汉字的偏旁、结构和构字原理 有初步了解的基
础上,针对二年级神鬼难测合体字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并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识字猜字,自主学习课文。
2. 部首查字法。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音序 查字法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引导学
生学习部首查字法,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巩固和提高学生查字典 的能力。如,
语文园地八查找独体字的练习,《大禹治水》查字典验证猜测的练习。等等
总结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到二年级上册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编排序列:
一上借助图画来猜测生字。比如蘑菇、草莓词语的猜测。
一下的方法更多样,借助语境与生活经验来猜测。
二上进入到综合运用,编排专门的全文不注音的课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阅读。
四、写字指导训练有序
课后练习:一上的字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笔顺跟随,新笔画出现在旁边 。一
下改成描一个写两个。二上,在一年级掌握了汉字基本笔画、笔顺的基础上,不
再出现新笔 画,也不做不顺跟随处理。编排词语表,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关注运
用,为写话打下基础。
书写提示:一年级强调笔画笔顺,二年级强化汉字的结构。
字词句运用:关注形近、音近字的区分练习。
展示台:提示了容易写错的四种类型的字。这一 类的字有很多笔画容易多或
者少。第二类字是形近字,三是同音字,第四是同音又形近的字。除了告诉容 易
写错的类型外,还提醒了方法。注意养成辨析和改正的习惯。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规律、提高能力、注重积累,加
强运用。
内容解析(阅读)
一、课文
(一)关于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

< br>《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这类课文的教学难点:时代久远,远离儿
童的生活;缺乏背景知 识;人文内涵把握度。
首先,要转换角色,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 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教师—
—学生”的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 ,哪些
地方是他们可以自己读懂的,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最大的阅读障碍是什么……
比如《朱德的扁担》,学生可能的问题, 一类与背景知识有关,一类是阅读理
解方面的问题。
1 .朱德是谁?
2 .井冈山在哪儿?
3 .扁担、草鞋、斗笠是什么 ?
4 .战士们为什么开始要藏,后来又不藏了?……
针对第一类问题,可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 ,让学生知道朱德是什么人,事件
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井冈山在哪里,部队为什 么要挑粮。
可以出示扁担、草鞋、斗笠等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实物,了解红军生活的艰
苦,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 吃苦在前的革命精神。
要注意背景资料不要补充得太多,太深,如部队为什么去了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队伍为什么要会师,两支队伍如何会师的,蒋介石为什么要围剿红
军,红军怎样反围剿 等,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把握好这个
度。
针对第二类问题,要注意用后 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体现了课文最有价值
的教学内容。第二类问题就要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文 本内容的感知梳理来
解决。因此用好课后思考练习题,抓住课文关键词语和重点句段展开教学是这类题材课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关于“我爱阅读”的教学
1. 要以 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课文没有安排全文注音,只在生字上注音。老
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文章 读通读顺……
2. 设计问题交流。我们提倡非功利、无压力阅读,并不是不闻不问、放任自
流,还是应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老师
可以结合课文设计一两个 学生感兴趣的小问题,在学生读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如第五单元我爱阅读中《刻舟求剑》, 就可以讨论讨论:故事中的这
个人到底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 理
解。
3. 还可以围绕阅读材料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琅琅上口的儿歌可以进
行朗读展示,有趣的故事可以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4. 可以进行适当地拓展阅读。比如读了王 二小,可以拓展其他抗日小英雄的
故事,读了刻舟求剑,可以拓展其他古代寓言故事,读了鲁班造锯,可 以拓展其
他古代发明家的故事等。
这是 8 次“我爱阅读”的问题或者活动设计的样例,仅供老师们参考。
单元 内容 问题或活动设计
一 企鹅寄冰 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

二 十二月花名歌 多种形式朗读展示。

三 王二小 拓展阅读《鸡毛信》等抗日小英雄故

事。
四 画家乡 提取短文中的主要信息。






鲁班造锯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刻舟求剑
称赞
说说鲁班是怎么发明锯的。
说绕口令比赛
那个人能捞到宝剑吗?为什么?
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三)关于“快乐读书吧”的教学
整本书的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它的阅读周期是比较长的,所以
第一,要特别重视对阅读过程的干预和指导,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 1 )导读: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
( 2 )推进:分享阶段体验,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阅读兴趣的持续。
( 3 )总结:记录阅读收获,交流阅读感受。
第二、准确把握学段要求,重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很明确,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
惯;二是对阅读材料中感兴 趣的人物和事件有感受,有想法,并乐于交流。
我们要在这个目标要求的框架下开展读书活动,坚持兴 趣优先,不要拔高要
求,防止目标越位。比方说读书记录卡、读书报告单的设计要简单明了,不要过于繁琐,不提倡摘抄好词佳句,避免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失去对阅读的 兴趣。
要重视阅读好习惯的培养,本次习惯培养的要点 : 不把书弄脏。可由教师示
范如何 有序翻阅图书、摆放图书。组织讨论如何不把书弄脏,比如使用书签,包
书皮,洗干净手再读书等。让学 生从小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练习系统
(一)练习系统的梯度发展
以阅读技能“朗读、默读”为例——
一上读准字音,读出句子恰当的停顿
一下读好长句,读出感叹句和疑问句的语气、读好对话
二上能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关于“默读课文,试着不 出声”的要求,要认识到,儿童从朗读到默读所需经
历的阶段中,有一个“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这 个阶段在儿童心智技能的形成
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因此默读课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 有一
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我们再以“了解课文内容”为例来看看教科书的编排,从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在
阅读能力发展上的梯度序列。
一上: 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一下: 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信息做简单的推断
二上: 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或想法。
(二)课后练习是引领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凭借
比如,参考课后练习的设计,《大禹治水》你会选择那些内容作为重点?
A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B 大禹治水的精神
比如,参考课后练习的设计,《一封信》你会选择哪些内容作为重点?
A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 露西的后一封信写了什么
C 对比两封信


内容解析(口语交际)
一、内容简介
有趣的动物、做手工、商量、续编故事
二、目标分析
表达:从“敢说”到“说清楚”
一上: 大声说;大胆说。
一下: 有礼貌地说;配合动作说清楚。
二上:吐字清楚;按顺序说;
用商量的语气说;说清楚想法 。
倾听:从“能听”到“会听”
一上: 注意听别人说话。
一下:( 1 )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 2 )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二上:( 1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 2 )记住主要信息;知道讲的内容。
交际素养:
一上: 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
基本的交际礼仪(看着对方的眼睛)。
一下:( 1 )基本的交际礼仪(礼貌用语)。
( 2 )让别人听清楚的意识。
二上:基本的交际礼仪(有礼貌地问;商量的语气)。
三、内容解析
有趣的动物:
1. 知道什么是“有礼貌地提问”:( 1 )提问的时机 。( 2 )提问的方式。
2. 有不明白的地方问一问是积极主动与人交流沟通的表现。
3. 用好插图,找到表达的思路。
做手工:
1. 按顺序表达是把话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2. 知道怎样“记住主要信息”:( 1 )记主要步骤。( 2 )边听边记关键词。
3. 借助插图唤起生活经验。
商量:
1. 结合“商量”,知道什么是“商量”的语气。
2. 理解什么是“说清楚” :准确表达想法、说明白理由。
3. 被拒绝后也应有礼貌地回应,是良好交际素养的表现。
看图讲故事:
1. 看懂图意,了解内在联系,是续编故事的基础。
2. 这里的“按顺序”与“做手工”的不同:一个偏 说明;一个偏叙述。一个是把
环节讲清楚;一个是把故事情节讲清楚。
3. 趣在有创意的续编,重在有顺序地表达。
下面我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要把握的 关键要素有三
个:一是要准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二是重视情境的创设;三是在口语交
际 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内容解析(写话)
一、内容简介


单元 话题 要素 备注
三 自己喜欢的玩具 写在方格纸上。标点占一格。 写实
四 留言条 会用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应用文
七 老鼠和猫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想象
二、目标分析
1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内容解析
1. 易趣入手。话题的选择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易于动笔。
2. 搭建支架。( 1 )用“例文 + 指导语” 的方式提示留言条的书写格式及
各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2 )用提问的方式提示写话的基本内容。
对教学的启示——搭建之间。
可以提供写话的范例, 落实基本要求,引导注意“题目居行中”“段前空两格”
“标点符号占一格”等要求。
下面我 们来总结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写话教学要关注写话兴趣的培养;明
确写话还处于打基础阶段,不要拔高 要去;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就要给与规范化
的要求。



玉华洞-祝寿词语


谷歌街景中国-审计工作总结


教师资格证报名日期-四川省社科院


农民伯伯-制片人是什么意思


辽宁政法职业学院-中国女子体操


汽车简历-党组织介绍信模板


上饶师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


证券从业考试通过率-员工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