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的格式范文
新课标答案-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论坛
小学教案的格式范文
【篇一: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讲完后你要达到的目的,列:让学生熟练掌握
(....
)能根据(...)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一般是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
难点:(一般是本节课根据概念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之类)
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要分细一点)
1.创设情景,课堂导入:(方法自己选择或设计)
2.进入新课(或复习课)
3.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五.作业安排.
4.课堂小结. 5.随堂练习. 6.总结.
【篇二: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学
姓名
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
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
陶
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
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
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
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
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
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
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
力为重点,
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
一节语文课前都要
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
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
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
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
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在读
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
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
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宫殿 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
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 懦弱 恼怒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
谦虚 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
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
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
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
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
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 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挖掘
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 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 值 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
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篇三:怎么写教学设计】
怎么写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
的要求。(2)分析每课
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
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
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
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
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
学生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
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
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
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
意
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
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
,能分析归纳??”,而不是
“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
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
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
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
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
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
br>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
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
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
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
p>
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
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
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
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
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
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
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
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
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
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
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
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
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
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
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
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
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
学生思维的问
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
出对教材
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
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
学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
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
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
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
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
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我们用表格形式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
“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
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
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介)只有
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
理念和
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小学教案的格式范文
【篇一: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讲完后你要达到的目的,列:让学生熟练掌握
(....
)能根据(...)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一般是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
难点:(一般是本节课根据概念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之类)
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要分细一点)
1.创设情景,课堂导入:(方法自己选择或设计)
2.进入新课(或复习课)
3.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五.作业安排.
4.课堂小结. 5.随堂练习. 6.总结.
【篇二: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学
姓名
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
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
陶
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
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
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
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
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
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
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
力为重点,
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
一节语文课前都要
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
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
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
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
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在读
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
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
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宫殿 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
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 懦弱 恼怒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
谦虚 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
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
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
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
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
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 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挖掘
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 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 值 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
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篇三:怎么写教学设计】
怎么写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
的要求。(2)分析每课
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
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
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
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
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
学生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
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
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
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
意
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
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
,能分析归纳??”,而不是
“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
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
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
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
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
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
br>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
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
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
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
p>
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
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
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
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
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
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
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
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
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
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
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
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
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
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
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
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
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
学生思维的问
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
出对教材
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
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
学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
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
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
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
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
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我们用表格形式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
“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
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
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介)只有
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
理念和
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