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巡山小妖精
977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05: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挂职锻炼发言-家电营销策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案应该怎么做,以下是本人精心整
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
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
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 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
以培养与提 升。
学习目标
1、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
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学生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
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谈话: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那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个地方吧!来找西藏自治
区~~~再找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2、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
人风光!(课件出示:拉萨简介,以及一些拉萨的 图片)


出示图片时,师述:瞧,这是著名的八廓街,它是藏族
传统的转经 之路。这是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规模宏大。
纳米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 哲蚌寺,
西藏最大的寺庙。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在拉萨的西
郊。藏王陵位于拉萨市东南 ,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最后一幅是布达拉宫,它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
和文 化宝库,它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 最大的宫
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仰望拉萨与别处不同的
天空。揭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
3、那么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去领
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范读课文。
4、谁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怎么与众不同呢?出示填空:()
的天空
三、精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1段。
1、书上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出示句子:那里的天
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齐
读句子


2、“湛蓝”是什么意思?(深蓝)那“透亮”是什么意思
呢?“蓝宝石”是怎样的?
3、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那该多透亮、多湛蓝啊!谁来读
读这个句子?
4、瞧,(图片) 天空多么湛蓝,多么透亮啊!大家一起将
想象到的、感受到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这句话。
过渡: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外,还纯净、明洁呢。
(二)学习第2段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哪个句子写了天空
的纯净、明洁?
2、 (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
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 得更加
明洁。)指名读。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
明洁吗?
4、大家看,白云和 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
净”与“明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
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
美。齐读句子
5、大家再找找还有哪个句子写得非常妙,写出了天空
非常的纯净?(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6、“掬”是什么意思?现在蓝天就在眼前,你想不想掬


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呢?
大家一起来,闭上眼睛,蓝天就在眼前,掬一捧蓝天来
洗洗你的脸吧!(生做动作)你感受 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样
的感受吗?
7、天空多么湛蓝啊,多么迷人啊,离我们这么近, 课
文还有哪个句子也能体会出人和天是如此的亲近?(出示句
子: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 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
蓝天。)仿佛所有的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自己
离蓝天很近 ,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女生读。
8、拉萨的天空蓝得这么美,这么纯净,来大家一起读
课文第二节,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三)学习第3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又湛蓝,又透亮,又纯净,又明洁,
美得无法形容, 面对这么湛蓝的天空,这么神秘的天空,你
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第三节)谁能读出你的所思所想?指名读,男生读
(四)学习第4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同时,布达拉宫也带
着神秘得色彩向大家走来了。
(1)出示课件:(布达拉宫)
(2)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读一读第四段
(3)望着蓝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的


布达拉宫,你想说些什么呢?
(4)那我们一起来用朗读告诉拉萨吧,齐读第4节。
过渡: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
汇成了一句话请看第五段。
(五)学习第五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第五自然段。学着用比喻句。
(1)那句话你感觉写的最奇妙?(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句子)
(2)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
(3)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
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4)找找文中还有哪句也是这样的句子?
(5)想想看,蓝天还像什么呢?请你学着这样子,说说句
子吧!
小朋友们说得真棒!你看,我们也能写出美妙的句子,
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做到。
四、诵读课文,传达美
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五、朗诵诗歌《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
拉萨的天空确实很美,蓝得让人神往,吸引了很多的游


客,也吸引了许多的文人,老师想 给他们介绍一首诗,题目
是《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师朗诵诗歌。
六、作业
美丽的拉萨让人神往,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拉萨的资
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在班中进行展示交 流。并把
自己想象中的拉萨写在日记本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幸福美满。
2.学 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
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
等字 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
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
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 p>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
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
是首都北京的游 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
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
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
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
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 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 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
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
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以上是本人整理的有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案应该怎么做,以下是本人精心整
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
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
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 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
以培养与提 升。
学习目标
1、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
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学生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
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谈话: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那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个地方吧!来找西藏自治
区~~~再找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2、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
人风光!(课件出示:拉萨简介,以及一些拉萨的 图片)


出示图片时,师述:瞧,这是著名的八廓街,它是藏族
传统的转经 之路。这是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规模宏大。
纳米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 哲蚌寺,
西藏最大的寺庙。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在拉萨的西
郊。藏王陵位于拉萨市东南 ,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最后一幅是布达拉宫,它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
和文 化宝库,它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 最大的宫
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仰望拉萨与别处不同的
天空。揭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
3、那么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去领
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范读课文。
4、谁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怎么与众不同呢?出示填空:()
的天空
三、精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1段。
1、书上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出示句子:那里的天
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齐
读句子


2、“湛蓝”是什么意思?(深蓝)那“透亮”是什么意思
呢?“蓝宝石”是怎样的?
3、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那该多透亮、多湛蓝啊!谁来读
读这个句子?
4、瞧,(图片) 天空多么湛蓝,多么透亮啊!大家一起将
想象到的、感受到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这句话。
过渡: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外,还纯净、明洁呢。
(二)学习第2段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哪个句子写了天空
的纯净、明洁?
2、 (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
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 得更加
明洁。)指名读。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
明洁吗?
4、大家看,白云和 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
净”与“明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
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
美。齐读句子
5、大家再找找还有哪个句子写得非常妙,写出了天空
非常的纯净?(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6、“掬”是什么意思?现在蓝天就在眼前,你想不想掬


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呢?
大家一起来,闭上眼睛,蓝天就在眼前,掬一捧蓝天来
洗洗你的脸吧!(生做动作)你感受 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样
的感受吗?
7、天空多么湛蓝啊,多么迷人啊,离我们这么近, 课
文还有哪个句子也能体会出人和天是如此的亲近?(出示句
子: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 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
蓝天。)仿佛所有的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自己
离蓝天很近 ,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女生读。
8、拉萨的天空蓝得这么美,这么纯净,来大家一起读
课文第二节,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三)学习第3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又湛蓝,又透亮,又纯净,又明洁,
美得无法形容, 面对这么湛蓝的天空,这么神秘的天空,你
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第三节)谁能读出你的所思所想?指名读,男生读
(四)学习第4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同时,布达拉宫也带
着神秘得色彩向大家走来了。
(1)出示课件:(布达拉宫)
(2)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读一读第四段
(3)望着蓝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的


布达拉宫,你想说些什么呢?
(4)那我们一起来用朗读告诉拉萨吧,齐读第4节。
过渡: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
汇成了一句话请看第五段。
(五)学习第五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第五自然段。学着用比喻句。
(1)那句话你感觉写的最奇妙?(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句子)
(2)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
(3)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
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4)找找文中还有哪句也是这样的句子?
(5)想想看,蓝天还像什么呢?请你学着这样子,说说句
子吧!
小朋友们说得真棒!你看,我们也能写出美妙的句子,
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做到。
四、诵读课文,传达美
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五、朗诵诗歌《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
拉萨的天空确实很美,蓝得让人神往,吸引了很多的游


客,也吸引了许多的文人,老师想 给他们介绍一首诗,题目
是《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师朗诵诗歌。
六、作业
美丽的拉萨让人神往,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拉萨的资
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在班中进行展示交 流。并把
自己想象中的拉萨写在日记本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幸福美满。
2.学 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
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
等字 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
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
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 p>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
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
是首都北京的游 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
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
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
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
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 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 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
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
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以上是本人整理的有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希望大家喜欢!

张家口建筑工程学院-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


称谓礼仪-重阳节信息


广州大学排名-护照照片要求


日记300字大全-化工厂实习报告


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铁路公安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动员预付款


母亲节英语-严介和语录


爱在冬季-天津二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