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鸟语花香》
关于中秋节的诗-财政局招聘
《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鸟语花香》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
“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写意
花鸟的技法,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
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
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
豪感。
2
、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激
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3、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
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学会麻雀的基本画法。
难点
: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
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形式和表
现手法上大胆创新。
教学准备:
课件、宣纸或毛边纸、毛笔、颜料
教学过程:
一、 播放音频,聆听花鸟世界。
1、
师:你们想去郊外游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吗?
2、 师:老师前几天用声音记录了美妙的大自然。请
同学们闭上眼睛,
用心去聆听音频,然后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师播
放
一段有鸟鸣和水声的音频)
3、 学生交流。
学生A:我听到了许多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声音。
学生B:我听到了泉水在叮咚叮咚地从岩缝里流下的声音。
学生C:我仿佛看到了山间的小路上长满了树,树枝上绽放出了花儿。
„„
4、
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大自然中的花鸟世界,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
花鸟世界,去感受它的鸟语花香!
二、 观赏图片,感知鸟语花香。
1、
学生出示带来的鸟的图片:说说你知道的鸟的形象和习性。
2、
欣赏课本名师国画:宋朝的《竹树驯雀图》、朱耷的《鸟石》。
问题:画家笔下的鸟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竹树驯雀图》中的鸟妈妈在训练小鸟吃食,看到
了一份情意浓浓的亲情,
《鸟石》中的鸟白眼向人,展示了它冷漠高傲的一面。)
师:画家在画中往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情感,这就是国画大师笔
下的花鸟世界。
三、 师生动笔,描绘麻雀形象。
1、 师讲解麻雀的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
鸟。它头大,
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
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时,我们可以把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理解为
由两个蛋形。
2、 师示范鸟的画法。
A、 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B、 在身子左右画出飞动的双翅。
C、 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羽和尾巴。
D、 用淡墨勾画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色勾出爪子。
3、 学生按老师的示范,动
笔临摹练习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
要有针对性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
、缺点,并对
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4、
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5、
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师出示画稿)。
四、 练习创作,体验笔墨情趣。
在宣纸或毛边纸上,用自己学会的方法,画一幅写意花鸟画——《一群可爱
的小鸟》。
《鸟语花香》说课稿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鸟语花香”是小学美
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设计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作为学习中国画
的入门课,教材以花鸟画
的欣赏为切入口,转到学习花鸟画的的创作技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
中的审美作用;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
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
艺术创造能
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熟悉
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
味,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
情怀。所以把了解花鸟画的艺术
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
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诗意
画的构思创作”作为本
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一学生能够对美术
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但对美术作品
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打算以下面三
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各抒
己见,
互相启发,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
利用课件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
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
题。
3、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过的知
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
作等练习。使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
br>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
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看法,分
享彼此的经
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播放音乐《鸟语花香》,问学生会想到什么?(很
多学生会想到鸟语花香)
教师快速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品,提问:我画的是什么内容,哪个同学能为这张画
取一个嘴富有诗意的题目,久可以得到这幅画,然后从学生的回答中选一个嘴恰
当的题目两者画
上落款。在大家的掌声中送给学生。板书鸟语花香——花鸟画的
欣赏
通过上面的交流,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课件出示荷花的照片,问学生看了有什么感觉?比较《出水芙蓉》中的荷花
有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古人为什么喜欢画荷花?荷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象征意义,读读周郭颐的《爱莲说》。感受中国古代花
鸟画的人文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
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
鸟寄托人的主观感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欣赏《事事有余》、《花好月圆》等作品,并说说画家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讨论花鸟
的照片与绘画,通过比较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
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
法。通过分析(照片与绘画)的区
别,了解(花鸟画寄托着画家的思想感情)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3、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欣赏王冕的《墨梅》,说说梅花寄托画家怎样的思想感情,你
会想到
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句。结合画面特点,给他配上最合适的诗。再欣赏诗画,加
深理解画
家借画墨梅标榜自己清高孤洁的思想。
归纳在写意花鸟画中,画家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
与画风相协调
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抒
发主观感受,表现潜在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给画配上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
(3)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
州半山看桃》,再欣赏海派画家王震的
《桃花飞燕》,对比、欣赏、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通过给画配诗和给诗配画的过程,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学习的
活动中,这样对(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的理解就深刻鲜活起来了开启了学生创
作的欲望,做好这一步,能使学生在诗意画的构思
创作难点得到解决。
4、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
(2)评述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
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
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
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
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
“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本环节教师
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
握的知识转化为
技能或技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内容体现水墨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
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在表
现时不受水墨表现技法和方法的限制,将自己对物象的感受和认识大胆的表
现出
来。
本教案可深可浅,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施教。
本教案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生宣纸上控制造型和构图。
《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鸟语花香》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
“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写意
花鸟的技法,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
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
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
豪感。
2
、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激
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3、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
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学会麻雀的基本画法。
难点
: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
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形式和表
现手法上大胆创新。
教学准备:
课件、宣纸或毛边纸、毛笔、颜料
教学过程:
一、 播放音频,聆听花鸟世界。
1、
师:你们想去郊外游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吗?
2、 师:老师前几天用声音记录了美妙的大自然。请
同学们闭上眼睛,
用心去聆听音频,然后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师播
放
一段有鸟鸣和水声的音频)
3、 学生交流。
学生A:我听到了许多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声音。
学生B:我听到了泉水在叮咚叮咚地从岩缝里流下的声音。
学生C:我仿佛看到了山间的小路上长满了树,树枝上绽放出了花儿。
„„
4、
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大自然中的花鸟世界,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
花鸟世界,去感受它的鸟语花香!
二、 观赏图片,感知鸟语花香。
1、
学生出示带来的鸟的图片:说说你知道的鸟的形象和习性。
2、
欣赏课本名师国画:宋朝的《竹树驯雀图》、朱耷的《鸟石》。
问题:画家笔下的鸟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竹树驯雀图》中的鸟妈妈在训练小鸟吃食,看到
了一份情意浓浓的亲情,
《鸟石》中的鸟白眼向人,展示了它冷漠高傲的一面。)
师:画家在画中往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情感,这就是国画大师笔
下的花鸟世界。
三、 师生动笔,描绘麻雀形象。
1、 师讲解麻雀的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
鸟。它头大,
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
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时,我们可以把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理解为
由两个蛋形。
2、 师示范鸟的画法。
A、 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B、 在身子左右画出飞动的双翅。
C、 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羽和尾巴。
D、 用淡墨勾画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色勾出爪子。
3、 学生按老师的示范,动
笔临摹练习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
要有针对性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
、缺点,并对
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4、
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5、
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师出示画稿)。
四、 练习创作,体验笔墨情趣。
在宣纸或毛边纸上,用自己学会的方法,画一幅写意花鸟画——《一群可爱
的小鸟》。
《鸟语花香》说课稿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鸟语花香”是小学美
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设计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作为学习中国画
的入门课,教材以花鸟画
的欣赏为切入口,转到学习花鸟画的的创作技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
中的审美作用;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
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
艺术创造能
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熟悉
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
味,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
情怀。所以把了解花鸟画的艺术
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
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诗意
画的构思创作”作为本
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一学生能够对美术
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但对美术作品
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打算以下面三
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各抒
己见,
互相启发,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
利用课件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
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
题。
3、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过的知
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
作等练习。使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
br>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
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看法,分
享彼此的经
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播放音乐《鸟语花香》,问学生会想到什么?(很
多学生会想到鸟语花香)
教师快速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品,提问:我画的是什么内容,哪个同学能为这张画
取一个嘴富有诗意的题目,久可以得到这幅画,然后从学生的回答中选一个嘴恰
当的题目两者画
上落款。在大家的掌声中送给学生。板书鸟语花香——花鸟画的
欣赏
通过上面的交流,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课件出示荷花的照片,问学生看了有什么感觉?比较《出水芙蓉》中的荷花
有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古人为什么喜欢画荷花?荷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象征意义,读读周郭颐的《爱莲说》。感受中国古代花
鸟画的人文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
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
鸟寄托人的主观感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欣赏《事事有余》、《花好月圆》等作品,并说说画家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讨论花鸟
的照片与绘画,通过比较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
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
法。通过分析(照片与绘画)的区
别,了解(花鸟画寄托着画家的思想感情)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3、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欣赏王冕的《墨梅》,说说梅花寄托画家怎样的思想感情,你
会想到
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句。结合画面特点,给他配上最合适的诗。再欣赏诗画,加
深理解画
家借画墨梅标榜自己清高孤洁的思想。
归纳在写意花鸟画中,画家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
与画风相协调
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抒
发主观感受,表现潜在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给画配上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
(3)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
州半山看桃》,再欣赏海派画家王震的
《桃花飞燕》,对比、欣赏、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通过给画配诗和给诗配画的过程,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学习的
活动中,这样对(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的理解就深刻鲜活起来了开启了学生创
作的欲望,做好这一步,能使学生在诗意画的构思
创作难点得到解决。
4、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
(2)评述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
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
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
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
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
“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本环节教师
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
握的知识转化为
技能或技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内容体现水墨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
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在表
现时不受水墨表现技法和方法的限制,将自己对物象的感受和认识大胆的表
现出
来。
本教案可深可浅,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施教。
本教案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生宣纸上控制造型和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