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
玛丽莲梦兔
653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06: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扯呼-神机妙算的反义词
偏颇之一:马克思并未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而仅使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假若唯物史观不等于历史唯物主义,那么,为什么马克思的哲学不是马克思自己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而是马克思未曾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呢?
众所周知,马克思对自己的哲学作出的惟一称谓,就是在他的新哲学观形成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从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谈到历史,他使用的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是恩格斯提出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于1886年写下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总结意义的《费尔巴哈论》中,使用的也是唯物史观,只是在此之后的1890年的一次通信中和1892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所写的英文版导言中才提出这一概念。根据文本语境分析,1890年的通信一开头就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然后才说:我在这两部书里(《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作者注)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而1892年的导言,则更为明确地说:我在英文版中也像在其他许多文字中一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可以看出,恩格斯在此两处使用历史唯物主义,都是讲的历史观,其意在强调这种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2]。
然而历史观并不等于哲学观。哲学观讲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历史观讲的只是人对世界组成部分之一的社会历史的看法。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通过实践改变世界,那么,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的就是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正因为此,马克思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把事物、现实、感性即世界当做实践去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的感性劳动和创造即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要建立的哲学世界观就是唯物主义地改造这个世界或通过实践实际地改变这个世界;确立了这种哲学世界观,才能在此观点的指导下去研究人类实践历史的规律性,从中形成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唯物史观。由此即可明白,(笔者接下去要讨论的)为什么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探索在前,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在后。
这样一来,唯物史观就不等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一种历史观点,它必定要有一定的哲学观作为理论基础,因而它在哲学中应当处于第二层次;历史唯物主义则给人以哲学观之嫌,它无须某
种哲学观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因而它在哲学中处于第一层次。然而,根据马克思只用唯物史观不用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恩格斯也主要用唯物史观而仅在晚年为说明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才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或十分准确的概念;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哲学,或对马克思哲学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显然是不妥当的。
偏颇之二: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大量有关人的实践本质和实践活动的论述就对这一哲学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把马克思的哲学规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由于《手稿》基本未触及历史,那么能把《手稿》中如此重要的哲学探讨忽略不计吗?
在马克思的思想形成时期,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德国两位最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但是由于马克思是位革命家,他的思想形成则有其特定的逻辑,这就是在《博士论文》中表现出的(哲学)思想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逻辑。而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之前,哲学则是解释世界的。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含有革命的因素,但他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费尔巴哈则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把改变现实的实践活动看作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的表现形式。为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选中古代世界两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说此时马克思是位唯心主义者,但他并没有反驳古代唯物主义者的一般立场;在对两位唯物主义者的对比研究中,他更感兴趣的是伊壁鸠鲁的思想的独立性消灭自然界的独立性的主体性思想。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立志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黑格尔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并要以(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思想的能动性实际地作用和改变现存世界。如果说马克思所要建立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是否可以说,《博士论文》是试图将实践和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初露端倪呢?
随即,马克思走进了社会生活,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深感现实的复杂和改变现状的艰巨,为了弄清问题,又走进书斋,进行理论研究。在第一个研究成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和法的关系上,马克思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观点;而要弄清楚市民社会的本质,则如马克思所言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于是马克思埋头于经济学的研究,一口气写下了7 册经济学笔记,然后对其进行总结,写出了《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
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也是他最早的)经济学研究完全是为他的哲学探索服务的,而《手稿》实际上也是一部哲学著作而非经济学著作;正如众多论者认为的那样,《手稿》中的经济学内容并不具有经济学价值,而其中的哲学论述则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其重大意义就是:马克思最初的思想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哲学逻辑从自发的朦胧状态进入了自觉的深入探索阶段。这一探索的核心是对实践本质的多方论证。首先,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将黑格尔的意识实践能动性变为人的感性活动的能动性。实践被确定为人的本质,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其次,自然界成为人们实践改造的对象和人的实践本质力量的确证,克服了传统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纯粹性。再次,历史成为由人类的劳动、实践而生成的历史,开始拨撩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迷雾,着手克服传统唯物主义的最后一个缺陷。最后,实践的地区狭隘性和在此基础上的私有制必然导致实践(劳动)的异化,但是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克服异化,并经过多样化的对象性关系的生成,实践的人逐步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对实践的多方论证,马克思基本上确定了实践概念的科学内涵,这就为他的哲学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论证,是在他的思想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哲学逻辑引导下,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基本缺陷克服的结果,而非如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所说的那样,《手稿》的主导思想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逻辑,不然的话,就无法解释马克思为什么在《手稿》中虽说是不自觉地但又是有力地反对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直观性、自然界的纯粹性和历史的抽象性。
那么,此阶段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对他的哲学观形成具有什么意义呢?历史唯物主义解释认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有一种社会唯物主义的哲学前提,正是这种社会唯物主义促使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批判走向对现实经济关系的分析,并且它还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这一观点显然与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史实不相符合。首先,马克思此时研究经济学为的是弄清楚市民社会的性质,而当他一接触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分析,立即发现这种经济学是建立在两个根本错误的前提之上的:其一是私有制的天然合理性和永恒性;其二是把人抽象掉,否定人的生活意义。因此马克思此时把经济学作为批判的对象,而批判的结果是劳动异化的提出,并进而激
发了对实践、异化、人的发展等诸多问题的探讨,处在哲学探索阶段的马克思不深究经济学的规律是必然的。其次,支配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是思想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逻辑,因而马克思一开始就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后来又系统地研究和领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就是说,早在马克思研究经济学之前,他已经是位注重现实的唯物主义者了。古典经济学即使有着某种社会唯物主义,由于它具有两个根本错误的前提而遭到马克思的批判,它也难以对马克思的哲学形成发生影响。最后,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之所以突出古典经济学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将马克思的哲学规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然而,在《手稿》时期,对马克思来说,重要的是哲学世界观的建立而不是历史观的探索,而从《手稿》中对实践的反复论证看,马克思所要建立的哲学观是以实践为根本特色的新唯物主义。正因为此,《手稿》并未触及历史,并未能作历史观方面的探讨,因而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也未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发生作用。
可以看出,将马克思哲学规定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手稿》就必然会遭到贬抑,马克思在《手稿》中为建立实践唯物主义所作的理论努力,甚至不如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重要!从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说《手稿》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逻辑后来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从整体上抛弃了,也就不足为怪了。
偏颇之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种什么关系?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那么,《提纲》如同《手稿》一样,也依然没有触及历史;可是《提纲》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确立却十分明确。这样一来,如何解释《提纲》之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手稿》的写作结束和《提纲》的写作完成同在1845年春天,期间即使有间隔,也不过二三个月的时间;因此,二者必定有着密切的联系,《提纲》的提纲式结论必定是对《手稿》的处在酝酿之中的因而显得零乱的思想的总结。历史唯物主义解释贬抑《手稿》肯定《提纲》,在说明《手稿》和《提纲》的关系时,就遇到了真正的困难。《提纲》通篇未涉及历史,没有历史观方面的探讨,自然也就见不到马克思研究古典经济学的痕迹。因此,说《提纲》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之作,恐怕是难以让人信服的;然而,它又是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在内的大多数研究者承认的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萌芽。因此,结论必定是这样的:要么马克思的哲学是历
史唯物主义,如果这样,则《提纲》就不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萌芽;要么《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萌芽,如果这样,则马克思的哲学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然而,若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则这一悖论就不复存在。《提纲》确实是对《手稿》中涌动的实践思想的提炼和总结,这只要在几个主要的方面加以对比,即可明白。在《提纲》第一条,马克思提出要把世界当做实践、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在《手稿》中马克思已说过,自然界是人的意识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在《提纲》第六条,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手稿》中马克思已说过,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而对社会关系或联系之前者的现实性和后者的真正的的限定,讲的都是人们能动地改变世界的实践性,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实践性。在《提纲》第八条,马克思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在《手稿》中马克思已说过,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提纲》第九条,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是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若反过来说,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可以看出,这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试图把实践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明确化,是在为就要形成的新哲学寻找恰当的称谓。在《提纲》的最后一条即第十一条,也许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已基本确立,马克思最终意识到自己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不同,这就是:旧哲学是解释世界的哲学,新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这不但是马克思从《博士论文》就初露端倪的思想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哲学逻辑的明朗化,也是他在《手稿》中反复论证的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思想逻辑的完全清晰化。
无论如何,《提纲》既然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萌芽之作,那它必定蕴含着马克思先前思想发展的众多侧面。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就确定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思想,后来又在《手稿》中批判地注重对关注现实经济运动的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因而在《提纲》中,在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和抽象性之后,与科学实践观确立的同时,也将目光一次又一次投向社会现实,注意到实践改造对象的客观方面。比如,在第一条,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在第二条,马克思把实践定义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第六条,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哲学的抽象性,说他撇开历史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情感;在第七条,马克思接着说宗教情感本身就是社会的
产物;最后,在第九、第十条,马克思再次提及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我们已经知道,马克思是把它当做社会物质生活的载体看待的。所有这些,都预示了马克思在初步确定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影响下,开始向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研究的过渡。
偏颇之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公认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和成熟之作;其突出的特征是对历史运动的系统分析和唯物史观的完整提出。可是马克思仅以批判的眼光研究古典经济学,这种短暂的、否定式的研究能成为唯物史观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吗?如果《手稿》和《提纲》没有触及历史,那么,《形态》中完整的唯物史观的提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形态》写作于1845年9月,距《提纲》仅半年时间, 就形成了完整的唯物史观,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所说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那么,这一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何在呢?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提出的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之说很不可能。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研究,是以哲学批判的态度对待的,目的是为探讨他的新哲学世界观,并且在《手稿》之后的《提纲》中已不见这一研究的踪影,因而它不可能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发生作用。其次,传统说法之《形态》是《提纲》的系统展开的观点似也存有疑惑。所谓系统展开,就是说《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充分论述来源于《提纲》中已经存在的唯物史观的有关结论。然而,《提纲》形成的是科学的实践观,它并未涉及历史观问题;不涉及历史观的《提纲》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影响《形态》中如此系统、如此完整的唯物史观的提出吗?
然而,若以实践唯物主义解释,则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在这里,有必要先澄清一下传统观点的误区。对《形态》的理论成就,传统的认识是完整的唯物史观形成之作。但是实际上,《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最终形成和唯物史观系统提出之作[3]; 传统观点完全忽略了前一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也基本上无视这一事实。如果这样认为,则《形态》就从两个方面受到《提纲》(以及《手稿》)的影响。首先,《手稿》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酝酿,《提纲》将这些探索作了总结,初步确立起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形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提纲》中刚刚明朗的实践唯物主义进行系统的展开,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证明。在哲学观完全确立之后,就要运用这一观点去分析实践的历史,从而导致对历史规律性的研究。其次,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得
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观点,后来为了弄清市民社会的性质,又研究了古典经济学,虽然是批判的否定性的研究,但也促使了马克思对现实物质生活的注意;在《提纲》中,马克思又多次触及实践的客观方面,显示出向实践客观历史研究过渡的倾向。这些探讨无疑对《形态》中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引导下唯物史观的提出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说,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之作,《形态》由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两部分组成;实践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理论表现。因此,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第一层次,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哲学的第二层次。作为第一层次的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从《博士论文》就初露端倪的思想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哲学逻辑的理论上的完成,它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之价值批判的革命性;作为第二层次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寻找革命实现途径、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上的完成,它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之科学实证的真理性。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就是这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革命性和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的统一,舍弃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地反映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
偏颇之五:如果说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主要来源,那么为什么马克思早期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否定研究反而在《形态》中形成了唯物史观?又为什么在《形态》形成了唯物史观之后马克思才开始真正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早期研究古典经济学,为的是弄清市民社会的性质,而弄清市民社会的性质,是马克思的批判现实的哲学逻辑形成中的必然要求,但当马克思一接触到对市民社会进行经济分析的古典经济学,其以私有制为前提和不关心人的生活的两个根本错误,就促使马克思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批判和否定。显然,这种整体批判和否定的经济学研究,不可能直接促成唯物史观的萌生;试想,遭到整体否定的东西怎能成为否定它的理论的始源呢?不过,马克思这种批判性的经济学研究,导致了他的异化劳动思想的出现,从而促使他对劳动本质的研究;当这种经济学的劳动本质研究与黑格尔哲学的实践学说一结合,则开启了马克思研究人的实践本质的新视野,由此生发开去,接着探讨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多种形式,自然界的对人的实践的意义,社会历史的实践性质以及人的实践发展的前景和方向等等,这就是发生在《手稿》中的科学实践观的酝酿和萌动。就是说,即使说古典经济学与唯物史观有联系,它也要经过《手稿
》、《提纲》和《形态》之实践唯物主义形成的一系列环节,忽略了这些环节,避开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是不能准确说明古典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联系的。
还需说明的是,恰是在《形态》中唯物史观形成之后,马克思才开始了真正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之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对唯物史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按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之说,应该是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导致唯物史观的形成,可是唯物史观恰形成在否定性的(或不科学的)经济学研究之后;而在唯物史观形成之后,马克思深入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并未再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实质性的改进、丰富和发展。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继《形态》之后,马克思再也没有写作如此系统、厚重的(关于唯物史观的)哲学著作。
收稿日期:20001107
【参考文献】
[1]曹立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65周年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8,(6).
[2]朱宝信.唯物史观,还是历史唯物主义?[J].黄淮学刊,1997,(2).
[3]朱宝信.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探微[J].探索.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