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的三国故事
温柔似野鬼°
725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06: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树的英语怎么写-什么是历史
三分天下谋于襄阳,三国归晋一统天下也谋于襄阳。因此,襄樊市还有“三国头,三国尾”之美名。其间有大量的故事发生在襄樊。《三国演义》中发生在襄樊市的故事约有三十余回,例如;第七回“孙坚跨江击刘表”;再如第三十一回“玄德荆州依刘表”和三十四回“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还有徐庶走马荐诸葛,最著名的莫过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还有“关云长放水淹七军”、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等等。现摘要介绍几则:
刘玄德马跃檀溪
刘备在汝南败于曹军之后,便来到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遭到襄阳蔡瑁的暗算,蔡等预谋在宴会上刺杀刘备,刘备闻讯慌忙逃出,所乘的卢马出西门被檀溪所阻,眼见追兵即至刘备大呼:“的卢努力!”马受惊后一跃而过。落蹄之处留下两个深坑。现山脚下山石上有一巨大马蹄印记。唐时已有诗人咏之。是襄樊现存的三国文化遗迹。
水镜庄司马荐贤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因善于知人,被襄阳名士庞德公誉为“水镜”。刘备马跃檀溪,襄阳脱难,逃至南漳,在水镜庄遇到司马徽,水镜先生推荐道:“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甘当伯乐,荐贤举能,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水镜庄素为游览胜地。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元直,字庶,又名单福,与司马徽同乡,是诸葛亮的密友。当了刘备的军师之后,除了忠心辅佐外,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曹仁败走樊城,曹操问部下是谁在替刘备画策,程昱告诉他是徐庶,并说“徐庶之才十倍于我”。曹操渴望得到这个人才,便从程昱之计,将徐庶的母亲掳至许昌,以此胁迫徐庶归顺。因徐庶为人至孝,听说老母被挟持到许昌,深感不安,便向刘备告辞,说:“某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之业者,恃此方寸耳;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纵使在此,无益于事。使君宜别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说罢,涕泣而别。走了一程,徐庶忽然拍马而回。刘备欣然迎上去,徐庶勒马告诉刘备:“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问:“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徐庶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又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徐庶答:“以某以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
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后,策马而去。徐庶因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到曹操那儿后,虽被封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职,仍不肯为曹设一计,划一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现南漳单家庄有“徐公祠”。
刘玄德三顾茅庐
诸葛亮隆中对策
诸葛孔明是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岁至27岁隐居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的隆中山。诸葛孔明14岁时,为了躲避战乱,在叔父诸葛玄带领下,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来到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先在襄阳学业堂读书,后在隆中躬耕苦读。
公元207年,身处厄境的刘备接受了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带着关羽、张飞,接连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刘备偕关羽、张飞来到隆中,因诸葛亮外出未归,没能见到他,深感遗憾。
第二次到隆中,碰上天气寒冷的的隆冬季节。朔风凛冽,瑞雪纷飞,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次冒着严寒求访诸葛亮,张飞心中有气,一出门,就发牢骚地说:“天寒地冻,连仗都不打了,何必跑这么远,来看一个无用的人,不如回新野去避风雪吧!”听了张飞的话,刘备很不高兴,说:“我正要使诸葛亮知道我对他的一片诚恳的心意。如果你要怕冷,就先回去吧!”说罢,三人一同又向隆中走去。将要进入隆中的时候,他们突然听见路旁一个酒店中传出的歌声。进去一看,原来是诸葛亮的两位好朋友石广元和孟公威正在喝酒下棋。到了隆中,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接待了他们。刘备得知诸葛亮与崔州平一道外出闲游去了。为了表示自己渴望见到诸葛亮,刘备留下了一封书信。在回去的路上,过隆中山下的小虹桥,他们又碰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那时,黄承彦正骑着毛驴过小桥,口里吟着“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诗句。
第三次到隆中,刘备为了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意,离草庐半里就下马步行。刚好,碰见了诸葛均,得知诸葛亮在家中。进了草庐,诸葛亮正在榻上睡午觉。刘备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他自己就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诸葛亮醒来。等了很长时间,关羽、张飞着急了,进门看见诸葛亮还在睡觉,刘备仍然很恭敬地站在那里等。这时,脾气暴躁的张飞非常气恼,说要放火把诸葛亮烧醒。经过关羽再三劝阻,才制止了他。又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口中念着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刘备一见诸葛亮,就推心置腹地说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来意。
他说:“
现在奸臣当道,皇上蒙受风尘,汉朝的江山非常危险。我不考虑自己的威望和力量,想在天下伸张正义,但我才疏学浅,屡遭挫折,直到今天也没搞出点名堂来。不过我并不灰心,特来请教先生,你看我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见刘备谦虚诚恳,又感到刘备的政治抱负和自己的志向很一致,便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替刘备策划了如何壮大力量,完成统一大业的具体方案。这次谈话就是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听了诸葛亮的这番话后,刘备高兴地说:“先生的话就好像给我拨开了云雾,使我看到了青天。”因此,他更加尊敬和佩服诸葛亮,诚恳地希望诸葛亮能出来帮助他完成统一国家事业。诸葛亮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登上政治舞台。
关云长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众攻曹仁于樊,仁使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屯樊北。关羽利用秋雨连绵,派人堵住各处水口,乘汉江涨水,夜风大雨,掘开水口水淹于禁七军。禁等七军皆没,禁诸将登高避水,羽乘大船就攻之,禁等追迫遂降。庞德在堤上披甲持弓,箭不虚发,自平旦力战之日过,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德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尽降。德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矢弓尽,独抱船覆于水中,为羽所虏。关羽此役威震华夏,接着又领兵攻打樊城,被曹仁弓弩手射中右臂,又引出神医华佗为之刮骨疗毒的故事。
关羽水淹七军遗址在襄樊市樊城罾口川、鏖战岗和团山铺一带。
“去梯求计”
“去梯求计”讲的刘琦向诸葛亮问逃生之计的故事。刘琦(公元?—209年)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其相貌酷似刘表,原本受到刘表的钟爱。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
的传统,理应成为刘表的合法继承人。可是自从刘表为他的小儿子刘琮娶其后妻蔡氏的侄女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蔡氏爱刘琮厌恶刘琦,其弟蔡瑁、刘表外甥张允既得幸于刘表,又睦于刘琮,深受刘表宠爱的蔡氏与蔡瑁、张允里外配合,对刘琮赞誉备至而对刘琦则诋毁交加,刘表听信谗言,便日益疏远刘琦而移爱于刘琮。刘琦失去父爱,又为后母所不容,不仅继嗣地位不保,而且有性命之危险。刘琦为谋求一条出路,便多次向诸葛亮求计。但诸葛亮却常常拒绝回答。有一次,刘琦与诸葛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刘琦令人把楼梯撤去。然后对诸葛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诸葛亮这才回答说:“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听后感悟,于是暗中图谋脱生之计。适逢刘表的将领江夏郡太守黄祖被东吴杀死,刘琦因而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刘琦之所以要一再向诸葛亮谋画自安之计,是因为他们是姨表兄弟,加之在平时交往中他深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以在危难之中就很自然的要找诸葛亮谋画。
对于刘琦的险恶处境诸葛亮当然是了如指掌,但他在去梯之前之所以不为他谋画,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刘表、刘琦、刘琮三人是父子、兄弟关系,骨肉情亲,诸葛亮虽说是与他们是姨甥、表兄弟的亲戚关系,但毕竟有亲疏之别,对于他们的家事尽管有自己的看法,但基于疏不间情的考虑,不便插嘴,自然是不说为好。二是,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跟随刘备出山之后,按照《隆中对》策,他决心辅佐刘备夺取荆、益两州,进而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因此更要谨慎地处理与刘表的关系。因为他早就看清了刘表父子无法长期保守住荆州。而这恰恰又是刘备势力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如果陷入到刘表的家事纠纷之中,弄得不好,不仅帮不了刘琦的忙,而且还会加重刘表对刘备的疑忌,危及刘备在荆州的地位。这种政治上的考虑也可能是他常常不肯回答,不为刘琦设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上楼去梯之后,诸葛亮最终还是为刘琦谋画了呢?这大概也有两条原因:一是,诸葛亮与刘琦毕竟是亲戚关系,对于一向十分敬重自己而又身处险境的刘琦当然还是深表同情的,他不忍心看到这位姨表兄弟在嗣位不保的境况下再遭受杀身之祸,为刘琦安危着想当在情理之中。二是,去梯之后的楼上之言,是在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出于诸葛亮之口,入于刘琦之耳,绝无第三者在场的特殊条件下,用隐喻的方式说出的,不大可能发生意外的政治影响。
诸葛亮运
用春秋时期晋献公两个儿子“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的故事,以古喻今,只寥寥数语就为刘琦指点了迷津,找到了转危就安的出路。这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处事才能。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表明,诸葛亮的谋画是成功的,刘琦的外任不仅暂缓和了刘表的家庭矛盾,使刘琦得以自安,而且又因此保存江夏的万余兵力,这对于后来刘备同魏、吴的政治军事斗争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云长刮骨疗毒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原来箭头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说:“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寨见关公。关公问道:“汝等来,有何事?”众答道:“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关公怒道:“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关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
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关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关平说:“莫非昔日医东吴周泰者乎?”华佗说:“然。”关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华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疼,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华佗请臂视之。关公袒下衣袍,伸臂令华佗看视。华佗说:“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关公说:“用何物治之?”华佗说:“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关公笑道:“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华佗说:“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关公笑道:“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关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华佗割之。华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华佗说:“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关公说:“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华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
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华佗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关公箭疮既愈,设席款谢华佗。华佗说:“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关公以金百两酬之。华佗说:“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