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优秀教案学会交往之网络那头的他
抗战胜利阅兵-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网络那头的他~~
授课年级:
初一
设计思想:
青少年已
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
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
中网网络交友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
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
群体,因此他们
容易被网友所迷惑。但是中学生网络交友又的确存在需求性和有利的方面,因此
本课就是让学生自己发掘网聊的利弊,让网聊在中学生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起到
正向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自己发现青少年喜欢网络交友的原因。
2、 再利用活动和实验分析,使学生自己找到网聊的利弊,并充分认识弊端。
3、
再以忠告的方式,使学生寻求最优的网聊方式。
活动准备:
1、
课前调查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使本课内容更有针对性。
2、
提前找班里常网聊的学生,来读《Q虫》。
3、 秘密布置相关学生准备“活动一”中所需道具。
活动过程:
一、 问题引入
学生回答:
(1)
认为自己是个小网民的请举手。
(2) 常在网上聊天、收发E-mail、发表帖子的有多少?
(3) 家长和老师是否支持你在网络上交友?
教师: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
查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
总人数为123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
000万人,增长率为19.4%,同
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
人数已是当初的198.4
倍。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就占14.9%,网民在年龄结构上日趋呈现
低龄化
的态势。另一则调查则显示,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
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
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网上交友聊天已成为当前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
二、
问题展开——为什么喜欢网络交友
学生思考并回答:
(1)
你为什么喜欢和网上的朋友聊天?(请上述第2个问题举手的学生回答)
(2)
你为什么不喜欢或父母老师不支持你在网上交友?(请上述第3个问题举
手的学生回答)
学生朗读:
让提前安排好的学生朗读《Q虫》(见附录一)
教师总结[板书]:
青少年喜欢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的原因:
(1) 便捷性。(网络交友让人们打破了空间的限
制,可轻松实现本地和异地的
即时交往,让人们切实体会到信息时代“地球村”的概念)
(2) 经济性。(相比较电话和信邮,网络沟通的经济成本无疑最低廉,而现实
生活中朋友间
的迎来送往招待以及互相馈赠的经济投入也不低)
(3) 不确定性。(网络交往中我们最初面对的只
是对方的帐号和头像图标,对
方的性别、年龄、身份、校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具体信息都具有不<
br>确定性)
(4) 无约束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法律、道德的约束,要照顾对方的颜面,<
br>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要担心弄出不愉快后难以直面。而网络交往则可
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得
罪你了,就把你删掉,再联系别人,彼此互不承
担责任)
三、 问题展开——网络交友的弊端
活动一:
课前教师找用过QQ的学生把自己的网名和网络中的自我介绍等个人信息写
在纸正面,真实姓名写在纸背面,课前交给教师,确保其他学生不知道此事。课
上,教师读几个有代表性
的纸条,让学生猜这是谁。
提问:
(1)
你觉得这个同学在网上所表现出的特点与本人实际是否相符?
(2) 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喜欢网聊的
原因,也就知道了网络交友的好处,那么
从刚才这个游戏中我们又能总结出网络交友的什么特点呢?(教
师要说
“特点”,让学生自己说“弊端”)
活动二:
两人一组,A背对B说出最想
说的一句话,B只能用纸笔表明自己的看法和
态度;第二次双方面对面地用言语交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
感觉,并全班分享感
受。(教师通过两个经典心理学实验来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教师举例:(见附录二)
(1) S.
Asch的一项研究。[说明以“词”论人的不准确]
(2)
美国一研究者的实验。[说明学生了解的只是自己想象中的网友]
活动总结
网上聊天的“利” 面对面聊天的“弊”
宣泄内心真实情感而不必担心对方看法
担心对方反应而不得不掩饰自己的语言
认识更多的朋友
了解社会
向他人学习
网上聊天的“弊”
容易上瘾
容易脱离现实
浪费时间
存在不真实性,受到欺骗
教师补充知识:
网聊的一个致命弊端——削弱语言和识字技能。(见附录三)
四、 教师忠告
(1) 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年级等信息。
(2)
尽量不与网友会面,毕竟见面后出事的事我们听得太多了。
(3)
如果非要见面,最好去人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到偏僻的地方或对方家中会
面。
只能与身边的朋友聊天
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面对面聊天的“利”
能得到对方最为真实的同感
聊天过程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对方可以给你肢体上的抚慰
(4) 见面后即使谈得很投机也不要随意答应他的要求。
(5)
网上有人向你表达爱意,一定要冷静对待,若对方纠缠不休,可不予理睬,
你怎么知道网络那头会不会是
一只会打字的猫!
(6) 对谈话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
五、
作业
在上点击右上角的“心灵驿站”链接,看看我发布的有关网
络的其他补充资料。
活动反思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等环节自己看到网络交友的利与
弊。教学中把活动分散于整节课,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课堂关注率。
应注意的是:教师的语
言一定要客观,不能一味地说弊端,否则学生会产生逆反
心理,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弊端。再加上教师的
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交
友。
附录一:
Q虫
不知从什
么时候开始,一只叫“QQ”戴着红围巾可爱的胖企鹅闯入了年轻
人的生活,“OICQ”迷认为:OI
CQ不仅是一种便捷的聊天方式或是一种符号,更
多的是一种生活理念——轻松、快速、更迅捷。但也有
调查指出,长时间的聊天
让许多“Q虫”患上综合症。
1、 经常无意识地在脑子里听到一种
短促的咳嗽声,他知道这是“系统消息”的
声音,每逢此时便激动不已。即使走在大街上,只要听见“嘀
、嘀、嘀”的
叫声,“Q虫”也会不自觉地四处搜寻那围着红围巾的胖企鹅。
2、
长期伏案作业,虾背弓腰,“Q虫”的体形与那只胖胖的企鹅越来越接近。
3、 “Q虫”无法忍受普
通网页“静”得吓人的面孔,但只要一看见那一行行歪
瓜裂枣的汉字在不停地向屏幕上方滚动,就会兴奋
起来。
4、 “Q虫”差不多有半年多没看电视,不过偶尔在《动物世界》看到介绍南极
的节
目,便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急着打开聊天程序的图标。
5、 “Q虫”的聊友遍天下,却憎恨写信、
打电话,甚至面对面的交谈,认为不
花钱的聊天毫无价值,只有在金钱以分钟为单位计算
哗哗外流的情况下,才
可能灵感迸发,妙语连珠。
6、
“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语音聊天室里,抢到发言权,谁都不会放过。
7、
“Q虫”注册了一大堆号码,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向其聊友或论敌发起轮番进
攻。
8、
长期写不出字,面对多年的老友也没有谈兴,几近于失语,但当坐在电脑前,
却抑制不住交流的冲动。
9、 “Q虫”朝思暮想早中大奖,幻想不用工作便有足够的钱来支撑上网费用,
交遍天下聊友
,在聊天室里恣意纵横,一直聊到所有聊天室关门大吉为止。
10、 老板找“Q虫”训话,责问最近
工作业绩咋这么差,“Q虫”瞟了老板一
眼回答说,有什么事情今天晚上在“职场纵横”聊天室里见。遭
到老板呵斥,
“Q虫”却不以为然,“大不了再换一间聊天室”。
附录二:
(1) S. Asch的一项研究:给大学生呈现一些内容相同,但顺序不同的描述某人
品质
的特征,让大学生判断自己对此人形成的印象。A组呈现的顺序为:
“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
执、妒忌”;B组呈现的顺序为:“妒
忌、固执、爱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慧”。同学们知道结果吗?
答案:A
组大学生对该人形成的印象要明显好于B组。
(2) 美国一研究者的实验:让被试
评价通过互联网交流但从未谋面的对方,他、
主试交给被试们一个简化的个性测验,每名被试要把自己想
象成网友,按
他所想象的网友的逻辑来回答问题,他们的网友也要参加测验来回答问题。
另外,
主试还找来一些在生活中见过面的人完成同样的任务。结果如何呢?
那些彼此见过面的人完成情况比较好
,而那些只通过网络交流的双方则表
现出很多误解,他们盲目地认为对方具有某种性格特征,而事实却不
像他
们想象的那样。
附录三:
终日跟电脑为伍的儿童很
少跟别人沟通,他们变得木讷,不会从别人的口头语言
或言外之意中了解对方,或从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
情中看懂人情世故。语言专家
警告:这种电脑儿童在冒险,他们应用的能力会比别的孩子缓慢。缺少沟通
对儿
童的杀伤力是持久性的,长此下去,儿童可能不能很好地以文字语言表达自己。
不能忽视
语言能力的重要,不管在入学前或入学之后,语言程度薄弱的儿童在心
灵深处也缺乏“自我交谈”的能力
,他们无法对自己述说故事,或说服自己应对
难题。“自我交谈”的能力很重要,个人的学术成就和人格发展都跟它大有关系。
网络那头的他~~
授课年级:
初一
设计思想: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
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
影响,其中网网络交友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
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
对薄弱的群体,因此他们
容易被网友所迷惑。但是中学生网络交友又的确存在需求性和有利的方面,因此
本课就是让学生自己发掘网聊的利弊,让网聊在中学生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起到
正向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自己发现青少年喜欢网络交友的原因。
2、 再利用活动和实验分析,使学生自己找到网聊的利弊,并充分认识弊端。
3、
再以忠告的方式,使学生寻求最优的网聊方式。
活动准备:
1、
课前调查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使本课内容更有针对性。
2、
提前找班里常网聊的学生,来读《Q虫》。
3、 秘密布置相关学生准备“活动一”中所需道具。
活动过程:
一、 问题引入
学生回答:
(1)
认为自己是个小网民的请举手。
(2) 常在网上聊天、收发E-mail、发表帖子的有多少?
(3) 家长和老师是否支持你在网络上交友?
教师: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
查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
总人数为123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
000万人,增长率为19.4%,同
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
人数已是当初的198.4
倍。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就占14.9%,网民在年龄结构上日趋呈现
低龄化
的态势。另一则调查则显示,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
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
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网上交友聊天已成为当前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
二、
问题展开——为什么喜欢网络交友
学生思考并回答:
(1)
你为什么喜欢和网上的朋友聊天?(请上述第2个问题举手的学生回答)
(2)
你为什么不喜欢或父母老师不支持你在网上交友?(请上述第3个问题举
手的学生回答)
学生朗读:
让提前安排好的学生朗读《Q虫》(见附录一)
教师总结[板书]:
青少年喜欢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的原因:
(1) 便捷性。(网络交友让人们打破了空间的限
制,可轻松实现本地和异地的
即时交往,让人们切实体会到信息时代“地球村”的概念)
(2) 经济性。(相比较电话和信邮,网络沟通的经济成本无疑最低廉,而现实
生活中朋友间
的迎来送往招待以及互相馈赠的经济投入也不低)
(3) 不确定性。(网络交往中我们最初面对的只
是对方的帐号和头像图标,对
方的性别、年龄、身份、校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具体信息都具有不<
br>确定性)
(4) 无约束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法律、道德的约束,要照顾对方的颜面,<
br>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要担心弄出不愉快后难以直面。而网络交往则可
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得
罪你了,就把你删掉,再联系别人,彼此互不承
担责任)
三、 问题展开——网络交友的弊端
活动一:
课前教师找用过QQ的学生把自己的网名和网络中的自我介绍等个人信息写
在纸正面,真实姓名写在纸背面,课前交给教师,确保其他学生不知道此事。课
上,教师读几个有代表性
的纸条,让学生猜这是谁。
提问:
(1)
你觉得这个同学在网上所表现出的特点与本人实际是否相符?
(2) 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喜欢网聊的
原因,也就知道了网络交友的好处,那么
从刚才这个游戏中我们又能总结出网络交友的什么特点呢?(教
师要说
“特点”,让学生自己说“弊端”)
活动二:
两人一组,A背对B说出最想
说的一句话,B只能用纸笔表明自己的看法和
态度;第二次双方面对面地用言语交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
感觉,并全班分享感
受。(教师通过两个经典心理学实验来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教师举例:(见附录二)
(1) S.
Asch的一项研究。[说明以“词”论人的不准确]
(2)
美国一研究者的实验。[说明学生了解的只是自己想象中的网友]
活动总结
网上聊天的“利” 面对面聊天的“弊”
宣泄内心真实情感而不必担心对方看法
担心对方反应而不得不掩饰自己的语言
认识更多的朋友
了解社会
向他人学习
网上聊天的“弊”
容易上瘾
容易脱离现实
浪费时间
存在不真实性,受到欺骗
教师补充知识:
网聊的一个致命弊端——削弱语言和识字技能。(见附录三)
四、 教师忠告
(1) 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年级等信息。
(2)
尽量不与网友会面,毕竟见面后出事的事我们听得太多了。
(3)
如果非要见面,最好去人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到偏僻的地方或对方家中会
面。
只能与身边的朋友聊天
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面对面聊天的“利”
能得到对方最为真实的同感
聊天过程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对方可以给你肢体上的抚慰
(4) 见面后即使谈得很投机也不要随意答应他的要求。
(5)
网上有人向你表达爱意,一定要冷静对待,若对方纠缠不休,可不予理睬,
你怎么知道网络那头会不会是
一只会打字的猫!
(6) 对谈话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
五、
作业
在上点击右上角的“心灵驿站”链接,看看我发布的有关网
络的其他补充资料。
活动反思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等环节自己看到网络交友的利与
弊。教学中把活动分散于整节课,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课堂关注率。
应注意的是:教师的语
言一定要客观,不能一味地说弊端,否则学生会产生逆反
心理,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弊端。再加上教师的
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交
友。
附录一:
Q虫
不知从什
么时候开始,一只叫“QQ”戴着红围巾可爱的胖企鹅闯入了年轻
人的生活,“OICQ”迷认为:OI
CQ不仅是一种便捷的聊天方式或是一种符号,更
多的是一种生活理念——轻松、快速、更迅捷。但也有
调查指出,长时间的聊天
让许多“Q虫”患上综合症。
1、 经常无意识地在脑子里听到一种
短促的咳嗽声,他知道这是“系统消息”的
声音,每逢此时便激动不已。即使走在大街上,只要听见“嘀
、嘀、嘀”的
叫声,“Q虫”也会不自觉地四处搜寻那围着红围巾的胖企鹅。
2、
长期伏案作业,虾背弓腰,“Q虫”的体形与那只胖胖的企鹅越来越接近。
3、 “Q虫”无法忍受普
通网页“静”得吓人的面孔,但只要一看见那一行行歪
瓜裂枣的汉字在不停地向屏幕上方滚动,就会兴奋
起来。
4、 “Q虫”差不多有半年多没看电视,不过偶尔在《动物世界》看到介绍南极
的节
目,便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急着打开聊天程序的图标。
5、 “Q虫”的聊友遍天下,却憎恨写信、
打电话,甚至面对面的交谈,认为不
花钱的聊天毫无价值,只有在金钱以分钟为单位计算
哗哗外流的情况下,才
可能灵感迸发,妙语连珠。
6、
“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语音聊天室里,抢到发言权,谁都不会放过。
7、
“Q虫”注册了一大堆号码,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向其聊友或论敌发起轮番进
攻。
8、
长期写不出字,面对多年的老友也没有谈兴,几近于失语,但当坐在电脑前,
却抑制不住交流的冲动。
9、 “Q虫”朝思暮想早中大奖,幻想不用工作便有足够的钱来支撑上网费用,
交遍天下聊友
,在聊天室里恣意纵横,一直聊到所有聊天室关门大吉为止。
10、 老板找“Q虫”训话,责问最近
工作业绩咋这么差,“Q虫”瞟了老板一
眼回答说,有什么事情今天晚上在“职场纵横”聊天室里见。遭
到老板呵斥,
“Q虫”却不以为然,“大不了再换一间聊天室”。
附录二:
(1) S. Asch的一项研究:给大学生呈现一些内容相同,但顺序不同的描述某人
品质
的特征,让大学生判断自己对此人形成的印象。A组呈现的顺序为:
“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
执、妒忌”;B组呈现的顺序为:“妒
忌、固执、爱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慧”。同学们知道结果吗?
答案:A
组大学生对该人形成的印象要明显好于B组。
(2) 美国一研究者的实验:让被试
评价通过互联网交流但从未谋面的对方,他、
主试交给被试们一个简化的个性测验,每名被试要把自己想
象成网友,按
他所想象的网友的逻辑来回答问题,他们的网友也要参加测验来回答问题。
另外,
主试还找来一些在生活中见过面的人完成同样的任务。结果如何呢?
那些彼此见过面的人完成情况比较好
,而那些只通过网络交流的双方则表
现出很多误解,他们盲目地认为对方具有某种性格特征,而事实却不
像他
们想象的那样。
附录三:
终日跟电脑为伍的儿童很
少跟别人沟通,他们变得木讷,不会从别人的口头语言
或言外之意中了解对方,或从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
情中看懂人情世故。语言专家
警告:这种电脑儿童在冒险,他们应用的能力会比别的孩子缓慢。缺少沟通
对儿
童的杀伤力是持久性的,长此下去,儿童可能不能很好地以文字语言表达自己。
不能忽视
语言能力的重要,不管在入学前或入学之后,语言程度薄弱的儿童在心
灵深处也缺乏“自我交谈”的能力
,他们无法对自己述说故事,或说服自己应对
难题。“自我交谈”的能力很重要,个人的学术成就和人格发展都跟它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