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讲课教案

别妄想泡我
687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15: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厦门市事业单位招聘-租房子合同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概述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
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 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
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
四、资源
本节课是在电教室中进行完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
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
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 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
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 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
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 巡视,
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4) 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
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 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
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 什么意思?“每份是几
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使学生明确:(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
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2)把8个正方体
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板书:2)
2、教学例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 步认识(一)”,出示题目:6个
桃平均分在3盘里,每盘几个?(板书)
(2)教师提问: “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3)师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师让学生回想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
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
②学生用学具自己试着分一分。
③学生汇报分的过 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
识(一)”.学生的汇报可归纳为:先把桃每盘放1个 ,没分完,再把剩
下的桃,每盘放一个就分完了。分得的结果是每盘放2个。
④师生小结:6 个桃,分在3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
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个。(板书:2)
(4)归纳概括除法含义: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师讲述:像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 ,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
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 平
均分,在数学里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除法)
3、结合例2,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 除法的符号是“÷”。
(板书:写除号时,光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2)教师问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除法算
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几个?(6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教师板书:
6÷)。
②把6平均分成几份?(3份)把“3”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3)
③每份是几?(是2),教师把“2”写在等号后面(板书:2)
教师让学生对照算式6÷3 =2说一下,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
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指着“6÷ 3=2”向学生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
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这个算式读作:6除 以3等于2(板书)。
(4)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4、教师出示 “8÷4=2”,让学生读算式,说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学
生知道: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 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
是2。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5、学生自己读书,并完成分桃图。
(1)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学生讨论,
师生答疑。
(2)引导学生看第40页上小朋友分桃图,可以先说说图意.左图表
示一个学生要把6个桃平均放在3 个盘里;右图表示分的过程,虚线表示
已经分了的,实线表示没分的。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 剩下的
桃分完。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 份是多少用除法计
算的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
理解 掌握本节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随堂练习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___________
第1题.要让学生看 清题目的要求,实际动手分一分。提示:第(1)
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并让 学生把除法算式写
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分法是否正确.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表
示什 么.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1)8÷4=2 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每份是□.
(2)读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 10÷5=□ 15÷3=□
第(1)题.教师让学生竖着看,根据题意独立填空.填完后集体订正,
并让学 生读一下。最后,教师让学生把文字叙述部分盖住,只看8÷4=2,
10÷2=5,就能说出算式表示 的意思。
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8÷2=□.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算
式表示的意思 ,再想应该拿出几个△,然后动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
出得数.10÷5=□,15÷3=△这两题 让学生独立做,都做完后要让学生
再说说每个算式表
示的意思。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学流程图



观看课件、
课件
开 始
情境导入
小猴分桃
小组讨论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






分苹果








集体订正、布置作业
结束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六、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 内容,是学生
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
义,并且从平 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
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
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 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
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 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
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 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
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
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 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
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 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
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 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
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
(2) 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 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
师指出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
式。
(4) 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 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
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概述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
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 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
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
四、资源
本节课是在电教室中进行完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
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
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 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
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 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
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 巡视,
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4) 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
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 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
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 什么意思?“每份是几
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使学生明确:(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
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2)把8个正方体
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板书:2)
2、教学例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 步认识(一)”,出示题目:6个
桃平均分在3盘里,每盘几个?(板书)
(2)教师提问: “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3)师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师让学生回想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
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
②学生用学具自己试着分一分。
③学生汇报分的过 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
识(一)”.学生的汇报可归纳为:先把桃每盘放1个 ,没分完,再把剩
下的桃,每盘放一个就分完了。分得的结果是每盘放2个。
④师生小结:6 个桃,分在3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
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个。(板书:2)
(4)归纳概括除法含义: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师讲述:像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 ,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
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 平
均分,在数学里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除法)
3、结合例2,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 除法的符号是“÷”。
(板书:写除号时,光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2)教师问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除法算
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几个?(6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教师板书:
6÷)。
②把6平均分成几份?(3份)把“3”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3)
③每份是几?(是2),教师把“2”写在等号后面(板书:2)
教师让学生对照算式6÷3 =2说一下,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
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指着“6÷ 3=2”向学生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
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这个算式读作:6除 以3等于2(板书)。
(4)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4、教师出示 “8÷4=2”,让学生读算式,说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学
生知道: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 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
是2。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5、学生自己读书,并完成分桃图。
(1)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学生讨论,
师生答疑。
(2)引导学生看第40页上小朋友分桃图,可以先说说图意.左图表
示一个学生要把6个桃平均放在3 个盘里;右图表示分的过程,虚线表示
已经分了的,实线表示没分的。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 剩下的
桃分完。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 份是多少用除法计
算的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
理解 掌握本节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随堂练习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___________
第1题.要让学生看 清题目的要求,实际动手分一分。提示:第(1)
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并让 学生把除法算式写
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分法是否正确.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表
示什 么.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1)8÷4=2 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每份是□.
(2)读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 10÷5=□ 15÷3=□
第(1)题.教师让学生竖着看,根据题意独立填空.填完后集体订正,
并让学 生读一下。最后,教师让学生把文字叙述部分盖住,只看8÷4=2,
10÷2=5,就能说出算式表示 的意思。
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8÷2=□.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算
式表示的意思 ,再想应该拿出几个△,然后动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
出得数.10÷5=□,15÷3=△这两题 让学生独立做,都做完后要让学生
再说说每个算式表
示的意思。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学流程图



观看课件、
课件
开 始
情境导入
小猴分桃
小组讨论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






分苹果








集体订正、布置作业
结束
word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六、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 内容,是学生
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
义,并且从平 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
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
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 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
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 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
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 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
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
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 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
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 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
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 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
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
(2) 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 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
师指出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
式。
(4) 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 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
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word可编辑

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


假如我是班长-南科大招生


禁止调房-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


关于想象作文-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厦门招商银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想象的作文-世界领土面积排名


仰恩大学图书馆-离婚起诉书范本


2021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处分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