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东北风俗-小学生爱国演讲稿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本教案为最新版本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具体目录如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课题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
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
十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目标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
估算。
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以及估算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大家一
起来口算下面的几道式子:
20×5 30×6 40×8 6×70
师生交流口算的方法。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口算,不过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2.谈话:蔬菜美味又有营养,一天,李叔叔将自己培育出一批的新品种菜
椒送给敬老院,看看他遇到
了什么问题呢?
3.出示主题图及题目。
二、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1.教学例题1。
⑴师生交流列算式。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盒有12个这个信息。
⑵探讨12×10的算法。(板书:12×10=)
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菜椒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
出10箱菜椒一共有多少个吗?
交流学生的算法。
学生可能运用的算法有:
①12×5=60
60×2=120
②12×9=108 108+12=120
③把每箱12瓶分
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
瓶,一共是120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板书)
⑶让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说一说理由。
⑷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2.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大家已经会算12×10,对于以下几个式子大家会吗?自己试试
看。
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解决。
老师校对答案,交流20×30的口算方法。(可以用20
×3,再添一个0;
或者用30×2,再添一个0;或者用2×3,再添两个0。)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
认识到两位
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末尾添写1个0。)
4.教学例题2。
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大家已经会进行口算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
还可
以利用大家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估算。瞧,王大叔就遇到了一个
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
出示例2情境图。
(1)提问:观察抽样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指出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即每袋蒜头都
差不多重。
(2)教师明确:这里每袋蒜头都大约30千克重,估算王大伯去年一共
收获多少蒜头的时候就可以按每
袋30千克估算,看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即
30×60=1800(千克)
答:大约一共收货蒜头1800千克。(板书)
(3)追问:这里为什么取每袋30千克进行估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它的简单实际
应用估算,那么你知道我们如何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吗?
生: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
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
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板书)
师:在学完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后,我们下一节课就要一起探讨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希望大
家课后把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1、12×10=120(个)
12×1=12, 12×10=120
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补充习题第1页。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材第3~5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格式。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7×10=
34×20= 28×10= 20×40=
5×4+3=
6×8+2= 2×3+2= 5×9+4=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1 9 2 8
3 4
× 7 × 3
× 2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
错误写
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例图。
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迷你南瓜?
2.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3.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怎样才能求出24×12的准确结果呢?
·学生尝试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
(1)6个2箱是12箱,2箱有
24×2=48个,有这样的6个两箱就
是48×6=288个。
(2)10箱有24×10
=240个,2箱有24×2=48个,合起来12箱就
是240+48=288个。
(3)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计算
(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4.竖式计算。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
正确的竖
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5.归纳算法。
教学过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板书:
2 4
× 1 2
4 8
(2箱的个数)
2 4
(10箱的个数)
2 8 8 (12箱的个数)
6..指导完成“试一试” 。
提出要求:交换12和24的位置让学生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明确: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乘法算式进行验算。
引导小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验算。(培
养验算的习惯,养成验算意识。)(板
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3、24×12=288(个
2 4
板书设计
× 1 2
4 8
(2箱的个数)
2 4
(10箱的个数)
2 8 8 (12箱的个数)
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补充习题第2、3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教材第5~6页,例4,“想想做做”第1~4题。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情况,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
法。
2.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
进位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会用交换乘数的
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学目标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
教学重难点
格式。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
1 3 2 4
3 1
×1 3 × 1 2
×2 3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
错误写
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设计说明: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整十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
位笔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
进位的笔算,有利于学生回顾
乘法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刚才计算三道笔算题的时候,笔算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
数乘两位数十位,
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的笔算,只不过是进位的情况。
二.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1.投影出示问题:
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
引导:你能解决这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一起回答,并口头列式。(板书:24×53=)
2.对于这一道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竖式
算一算。
·师生一起计算竖式的第一步,教师板书。
3.你能接着往下算吗?请大家继续完成课本第5页例4的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
4.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
正确的竖式。
(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5.归纳算法。
·第二步怎么算的?
·第三步怎么算的?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板书:
2 4
× 5 3
7 2 (24×3的得数)
1 2 0
(24×50箱的个数)
1 2 7 2
(上下相加的得数)
6.验算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
教师交流验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4、
24×53=1272(个)
2
4
板书设计
×
5 3
7 2
(24×3的得数)
1 2 0
(24×50箱的个数)
1 2 7
2 (上下相加的得数)
答:53箱一共有1272个。
补充习题第4、5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练习一
教材第7~8页。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重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难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教法:练习指导。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首先我们来复习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下这些知识。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口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
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
,再添两个0。
如:12×10= 30×40=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时,步骤是怎样的
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
后用两位
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如:
24×53=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一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计算并验算。
做练习一第2题。
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3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提炼数量关系式:每盒水彩笔的枝数×盒数=水彩笔一共
的枝数。
④拓展深化: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每盒水彩笔的枝数”,怎样求“盒
数”?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盒数”,怎样求“每盒水彩笔的枝
数”?
(2)做练习一第4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张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蜂蜜?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③反馈评议。
(3)做练习一第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填表。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个空填的意义。
④总结:单价×数量=总价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乘法的估算,然后继续完成练习一。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如何估算的吗?(板书知识点)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2.总结: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每一个数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
后计算几十乘几十。 <
br>如:27×32,当我们进行估算时,看27接近30,32接近30,所以估
算时直接算30×
30=900。(板书)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计算和一些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
1.估算和笔算练习。
做练习一第6题。
①出示笔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7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②学生独立完成,列出估算式和计算式。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估算的时候,怎么估算?为什么?
(2)做练习一第8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明确要看5辆这样的车够不够,可以先进行估算,大家自己先去估
算一下。
③反馈评议,出示第二个问题。
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校对答案。
(3)做练习一第9题。
①出示情境,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引导学生认知,要想快速地知道买的是哪种瓷砖,可以进行估算。
③学生估算,确定答案,教师教对。
④出示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教对。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简单的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10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指出要求“一共收获苹果多少筐”,首先要知道“运走了
多少”。
④拓展深化:
一共收获的苹果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走的,另外一部分是剩下的。
(2)做练习一第11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③反馈评议。
明确要求“1
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必须先知道1
幢可以住多少户,所以先求出一幢小高层可以住
多少户。
(3)做练习一第12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总结:每一盒的支数×盒数=总支数
单价×数量=总价钱。
练习一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2×10= 120 30×40=120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4×53=1272
板书设计
2 4
× 5 3
7 2
1 2 0
1 2 7 2
补充习题第6、7、8、9页。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习题
教学反思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教材第9、10页,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2.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难
点:理解先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其实是两位数乘几个十,得数是若干个
十,应该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
”。
教法:练习指导。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喜欢足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超市买足球,好吗?(出
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多少元?”让学生说出算
式后板书:
32×30=
二、讲授新课
1.探讨算法。
⑴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
⑵谈话: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
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⑶汇报算法。
2.掌握方法。
⑴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
口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口算的呢?
生:先算出32乘3的积,再在后面添一个“0”。
那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学过程
(板书)
对于这个竖式,第一步都为0,只相当于算了一下第二步,然后在后面
添一个“0”。所以可以对这个竖
式简化一下。
⑵介绍简便方法: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
。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
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
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
⑶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
订正。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32×30=960(元)
板书设计
习题
答: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960元。
补充习题第10、11页。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11、12页,例6,“想想做做”第1~6题。
1.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br>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
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难点: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有条理地分
析和解决问题。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出示教学
挂图)
2.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每个乒乓球2元,每5个乒乓
球装一袋,共装6袋。)
3.你发现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
问题:1、 ? 算式:
2、 ? 算式:
3、 ? 算式:
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②6袋乒乓
球一共有多少个?③买6
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4.完整出示例题: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吗?先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自主尝试解答。你能算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吗?动笔算一
算。
【设计说明:此环节
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让他们有思考的空间,
使全班的同学都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
乐趣。】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知道了买一
袋
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还有其他算法吗?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这种方法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知
道
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引导学生思考:
(1)比较一下,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第二种呢?
(2)解答方法不同,这是它们的不同点,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先同桌互说再指明生回答)
生:结果一样、2个乘法算式……,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
是一
样的,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
4.点拨:
在
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你有什么好的策略、
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关键就是要找到
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
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三、练习巩固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板书设计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答:买6袋乒乓球要60元。
补充习题第12、13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材第13、14页,“练习二”第1~8题,练习二。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
2.会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
教学目标
重点:1.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2.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
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和两步连乘解
决实际问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时有哪些注意点?(板书)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
,再把
个位的“0”添上去。
2.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提问: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找
出相关连的
条件,看这两个条件组合起来能求出什么,然后再进行解答。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二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竖式计算。
做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二第3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
指出,要求一共栽了多少棵松树和柏树,必需先求出松树多少棵。
(2)做练习二第4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
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板书)
(3)做练习二第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要求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是什么。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
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⑤交流方法三。
(4)做练习二第6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
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
(5)做练习二第7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
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
(6)做练习二第8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要求“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
先求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练习二
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4 6
板书设计
× 5 0
2 3 0 0
2.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4×6=24(元)3×24=72(元)
方法二:3×6=18(个)18×4=72(元)
答:买3盒这样的茶杯一共要72元。
补充习题第14、15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15~17页。
1.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
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
重点:形成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
这些知识。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板书:复习口算)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
添上去,特殊
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板书: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为进位和不进位乘,以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
提问:对于进位和不进位乘法应该怎么笔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计算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
然后用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提问:那么对于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应该怎么笔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再把
个位的“0”添上去。
3.复习估算。(板书:复习估算)
提问: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估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估算的时候,看一看每一个两位数各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后相乘,
算出答案。
【设计说明: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整十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以及
笔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其次,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有利于学生回顾乘法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复习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学过程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计算并验算。
做复习第2题。
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先估算在计算。
做复习第3题。
①出示题目。
②教师集体交流估算式子和估算结果。
③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
④反馈评议,检查估算结果是否与实际结果接近。
填表。
做复习第4题。
①学生看表理解题意,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填什么?
②独立完成表格。
③反馈评议。指出:每筐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
解决实际问题。
做复习第5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
思考: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完成题目。
③反馈评议。 <
br>指出:要看买的是哪一种球?就要看19个这样的球的价钱最接近800元,
而且不超过800元
。
(2)做复习第6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④总结:这一道题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2)做复习第7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④总结:求卖出电视机多少台,根据“卖出电视机
的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
这一句话先要求出洗衣机的台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接着来复习本单元的一些知识。
1.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
:在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先找出题目的条件,然后把有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
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联系的条
件组合起来看看可以先算什么,然后再看问题要求什么。(板书:有联系的
条件)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填表。
做复习第8题。
①出示表格,说说表格每一行的量有什么关系。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做复习第9题。
①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
加10,积增加20个10即增加200。后面
一个填空都比前面一个多20。)
3.计算。
做复习第10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一组一组地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相等。)
④24×25,60×31,26×19你能运用刚才的方法快速算出结果吗?。
4.先观察,再填空。
做复习第11题。
①观察每组算式中的前三题,你发现什么?
②独立完成填空。
③反馈评议。
指出:第(1)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
时,积分别是 <
br>111、222、333……第(2)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
倍、3倍……
时,
积分别是91的1倍、2倍、3倍……这其实是积的变化规律。
5.解决实际问题。
(1)做复习第12题。
①出示题目。
②提问:要求30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首先得要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④反馈校对。
(2)做复习第13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③反馈评议。
(3)做复习第1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提问:还可以提哪些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4)做复习第1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弄清楚图中基础地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③学生尝试解答。
④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图中指一指,画一画。
⑤独立解答:这时张华离烈士陵园还有多少米?
思考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指出:在填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乘法竖式计算步骤,一步一步思
考得出答案。
复习
板书设计
习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复习估算
补充习题第16、17、18、19页。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千米
教材第20-21页例1,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
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1千米的长度。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千米的概念。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如果测量课桌的高度,应该用什么单位呢?(厘米)
那1厘米究竟有多长?谁能比划一下。(手指的厚度)
除了用厘米,还可以用什么做单位啊?(分米)
谁再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毫米、米)
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米尺的长度)
他们的符号都是什么样的?(m、dm、cm、mm)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引起冲突,导出千米
我们已经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米。如果要想量一量从北京到
我们学校距离,用米尺来量可以吗?那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合理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认识千米)
(2)设疑,自学
为什么用千米表示?你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
请学生自己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以下三个问题:
教学过程
①千米有什么作用?
②“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又叫什么?
③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
①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②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③1千米=1000米
(4)说说千米在生活中的例子。
通过前面两个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了——(千米是计量比
较长的
路程或距离的,千米用符号km表示,又叫做公里。)
课本3幅图上标示牌的含义你能明白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
里说一说。(讨论交流)
生活中用到千米的地方也很多,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5)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长?
还记得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吗?(千米和米的关系)
1千米=1000米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把米尺是1米(手指米尺),1000米就是多少把米尺的长度?那2
千米呢?8千米又等于多少呢?
(6)即时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 )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
多千米的例子,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50米,
如果要想跑完1000米,应该跑几圈呢? 200米一圈,可以跑几圈呢?标准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如果跑1000
米,又要跑几圈呢?
四、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400米的跑道,我们一起来看看。
跑道每圈400米,小华跑5圈跑了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2)通过今天的学习,长度单位
这个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位新伙伴——
千米(km),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给这些生活中
常见
的图片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想想做做第2题。)
(3)看来今天同学们都学了很多有
关千米的知识,谁来说说,你掌握
了什么?下面老师就出道判断题,考考大家。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说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认识吨
教材22-23页例2及想想做做第1-6题。
1. 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
教学目标
2. 知道1吨=1 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 估计体重。
提问:能估计一下老师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
谈话:同学们
估计老师的体重,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
位都是千克,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指
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
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 引入“吨”。
(1) 出示鲨鱼图(图略),提问:你能估计一头大鲨鱼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鲨鱼的体重很重)
出示:它的体重是3 000千克。
谈话:还有更重的呢!出示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
提问:对这些动物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2)
出示教材例题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
物品有多重。
提问:计量这些比较
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
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
出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
用字母t表示。揭示课题
:吨的认识。
二、 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
1. 初步感受1吨。
搬一搬:
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
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算一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指出:一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 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
000千克)
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 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一
想:我们知道一袋大米是25千克,这样的40袋就是1吨。想
象一下,如果让你来搬这1吨的大米,会
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1吨是很重的,搬运这样重的物品,一般需要借助机械力量。
2.
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
提问:我们班有40个同学,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学生
猜测,然后计算。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0千克,33个同学
的体重大约是1吨。
全体同学起立,学生观察并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
3.
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
出示教材第22页第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
思,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三、 实际运用,深化认识
1.
想想做做第2题。
2.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练习后,组织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
5.想想做做第6题。
四、 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吨
1吨=1000千克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练习三
教材24-25页练习三1-9题。
1.通过生活中收
集的数据,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练习,进一
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较熟练地进行长度
单位间
教学目标
的简单换算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查找资料,借助生活情景体验、
感悟知识,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2.解决有关长度单位的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单位换算。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例
,师根据课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前调查的数据资料整理成练习纸;本课相关挂图。
一、沟通新旧知识,全面回顾(理一理)
1.提问: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长度单
位和质量
单位,你能按顺序整理一下,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有的同学是像这样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整理的(贴板书),也有
的同学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你填对了吗?
2.提问:观察这些长度和质量单位的进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
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
之间的进率都是10。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3.快速反应:
4吨=( )千克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克=( )千克
二、运用实例材料,巩固基础(填一填)
(一)复习单位的选用(练习三第1题)。
教学过程
(二)、复习单位换算(练习三第2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展运用(算一算)
1.练习三第3题。
(1)第一个问题:从学校到体育场近还是到少年宫近?近多
少千米?
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画线段图看一看。
(2)第二个问题:少年宫到体育场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提示: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画一画线段图,再算一算。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看着你解答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5.完成练习三第5题。
提示:可以把792千克看作多少千克来估计?
6. 完成练习三第6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7. 完成练习三第7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
,我们不仅练习了本单元的知识,
还复习了前面长度、质量单位的知识。知道了长度、质量单位有
哪些,分别有多大,关系怎样,怎么使用,还用这些单位还解决
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
们还曾经研究过时间单位
和货币单位,把这些单位综合起来就可以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下节
课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练习三
板书设计
1000 1000
质量单位:克 千克 吨
10 10 10 1000
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习题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教材第27~29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
问题反思的过程,了解从
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根据问题
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和
问
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
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多媒体课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情境引入
师:为了迎接新学期,爸爸带着小明来到商场添置新衣。(课件)
师: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从中选两个条件提一个问
题,你想怎样提?
师:还有好多小朋友想提问题,看来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很多很多
的问题。
二、教学例1,初步体验策略
1.读清题目,理解题意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课件出示)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师:把问题小声地读一读。你对这个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1)生:我想知道什么是“最多剩下多少元?”
师:谁来解释给大家听听呢?(引导学生明确:买的东西价钱越少,
剩下的钱就越多。)
教学过程 (2)学生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追问:老师倒是有个不明白的地
方,什么是“最
多剩下多少元?”哪个小朋友来解释给老师听听。
2.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师:现在咱们已经读清题目了,要知道剩下的钱有多少元,就需要
知道哪两个条件?
师:你会用数量关系来表示一下吗?
(板书:剩下的钱= 钱 -
的钱 )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
师:用去的钱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吗?说给同桌的
小伙伴听一听。
课件:剩下的钱=
的钱-
的钱
已经知道了,
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3.解决问题
师:最多剩下多少元,你会解决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2)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4.回顾反思
师:为什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要选择130元的一套运动服和85
元一双的运动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抓住问题想,然后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三、尝试使用策略
1.想一想
小明穿着新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很开心,爸爸给小明提了个问题:
(1)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师:“最少找回多少元?”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想选哪个条件解决呢?
师:你能和同桌说一说数量关系吗?
找回的钱=
的钱-
的钱
已经知道了,
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指名学生回答。
师:在练习纸上写下你的解答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作业。
(2)比一比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最多剩下多少元”和“最少找回多少元”,我
们都是先从什么想起的?
师:像这样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板
书课题)
师: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有什么好处呢?
2.“想想做做”第1题
小明和爸爸买完新
衣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路过了小猴兵兵家的
果园,里面种着桃树还有梨树。兵兵想请小明帮忙解决
一些问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
①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树=
○
师:老师给大家再提供一些信息。(课件出示:桃树有52棵,梨树有
3行。)
师: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吗?
②桃子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桃子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
师:老师给大家再提供一些信息。(课件出示:兵兵装了 18箱桃子
和9个梨。)
师: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吗?
3.“想想做做”第2题
小猴兵兵
为了感谢小明帮助他,兵兵把他最喜欢吃的桃子送给了小
明。在回家的路上,小明路过李叔叔的超市: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图片)
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答,并说说数量关系式,根据
已经知道了,
还
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
学生口答,并说说数量关系式,根据
已经知道了,
还
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分组练习:男生完成第(1)题,女生完成第(2)题。
集体交流。
(3)比较总结
师:这两题都要先算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小明和爸爸终于到家了,妈妈正在拖地,看这是小明家客厅的地面被
妈妈打扫多干净呀!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件出示第4题图片)
师:你能用刚才学过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完成在练习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先算9×5?
四、全课总结
师: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板书设计
(1)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抓住问题想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
(2)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确定先算什么。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画图)
教材第29-31页例2及想想做做1-4题。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
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
法及问题反思的过程,熟练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
略,
能用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
教学目标
件和问
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
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
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一个题目中的条件比较多,不适合从条件
想起的时候
,可以从“问题想起”,谁来说说如何应用“从问题想
起”的策略来解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抓住问题想,然后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
分步列式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题。
(1)出示例2。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条件?
你能完成课本29页下面的线段图吗?怎么表示出问题?
提示:用多长的线段来表示上衣的价
格呢?为什么?怎样画
能让人一眼看出来上衣价格是裤子的3倍?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线段图,并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裤子: 48元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上衣:
现在你能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吗?
一套衣服价格=裤子价格 + 上衣价格
根据数量关系,你能确定先算什么吗?
上
衣的价格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买一件上衣需要多少元。请
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完成这道题的解答。
汇报交流。
(1) 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
(2)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144=192(元)
答:买一套衣服要用192元。
(2)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发现: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
br>就是说上衣相当于3条裤子的价格,求一套衣服多少元,也可以
看成一共有4条裤子的价格。所以
这道题可以用48×4=192(元)
来解答。(可以让学生结合线段图来思考理解,这种解法对于学生
不作相关要求。)
2.尝试练习。
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
少元?应该
如何解答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下。(提示:可以
利用刚才的线段图
,找出上衣比裤子多出来的部分。)
汇报交流。
根据问题,可以确定下面的数量关系:
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用的钱数=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因为上衣的价格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上衣的价格。
(1)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
(2)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要多用多少元?
144-48=96(元)
答: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要多用96元。
3.比较总结。
比较刚才两道题目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
汇报。 <
br>引导学生总结:这两道题都采用了相同的思考策略,都是从
问题想起,列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
步计算。
三、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表示问题的是哪一段?然后再根据问题说
出数量关系式,最后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
步列式。
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的思路。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
表格,说一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引导学
生找出数量关系式,并分步列式计算。
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的思路。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两人一共有多少枚=女孩邮票的数量+男孩邮票的数量
因为男孩邮票的数量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男孩有多少枚邮
票,再求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4.想想做做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决的思路。
(2)比较两个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处,有什么不同处。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样的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设计
习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练习四
教材第32-33页练习四
1.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并根
教学目标
据数量关系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步列式计算的解题策略。
2.
进一步巩固“从问题相起”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找出数量关系,确定先计算什么。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
步计
算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
先算什么。
教学过程
分析: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求还剩的
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
件和所求问题。
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
式解答。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0
2.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并
列式解答。师板书:
线段图:
楼下
9个25
楼上
540个
?
个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
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
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线段图:
?个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3.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失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景图,让学生讨论:
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小宁从距动<
br>物园600米,距植物园900米的地方走到距动物园300米,距植
物园600米的地方)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
数量关系式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
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
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数量关系
是什么?(总
的页数—已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解题过程相同
吗?为什么?(不同,因为已知条件不同)
让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反馈: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甲:42÷7=7(元)
乙:6+2=8(袋)
48÷8=6(元)
4.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岁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小芳
妈妈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
7岁,正好是
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
(岁)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
们身边的问题吗?
师小结
: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应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
系,通过题目中所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
,然后把中间
量作为已知条件,联系另一个已知条件求出题中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不同,方法
也不同。
练习四
27岁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课题
教学内容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4页例1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
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
列综合算式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
顺序。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
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
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教学过程
知
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
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
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
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
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
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
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
律?
三、组织练习
35页,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1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除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6例2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顺序。
教学目标
2. 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
算的顺序。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
际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一、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将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1. 出示例2插图和问题,明题意尝试列出算式 <
br>(1)先让学生说说场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
道的,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
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
什么?
(2)根据大家的对题意的理解,那么要求一支钢笔和一个
订
书机总共多少元该我们可以怎样运算?你有几种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让学
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然后和同桌
讨论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交流总结方法,并板书
出各种方法。】
2.交流探究结果,并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算式的数量关系是什
么,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
3.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两步混合运算算式在计算时要先算什
么?
根据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先算?
【通过该教学点让学生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4.教学“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1) 学生列式计算;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2) 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
5.总结运算顺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1)
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2) 加以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巩固提高
1.完成书本练一练
让学生明确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
择信
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
四、适当总结,完成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剩余习题和第
6题
(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8页例3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
教学目标
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3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提问:如
果老师带
50元钱买一个书包后,还想再买些笔记本,你能帮老师
算算可以买几个吗?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计算方法可能一:分步计算
50-20=30(元)
30÷5=6(本)
2.计算方法可能二:没括号的综合算式 50-20÷5=6(本)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应该先算什么?列成这样的综
合算式对不对?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
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
问题?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课本第38页关于小括号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完成。
3.计算方法可能三:有括号的综合算式。(50-20)÷5=6(本)
这时应该让学生说
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50
-2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学生说明后,立即表扬这
样的
学生,并让学生开始自学课本第38页。
4.让学生充分感受需要改变这个综合算式的运
算顺序,组织
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小括号的作
用是什么? 5.学生在清楚先什么,再算什么后让学生尝试完成“试一试”,
进一步感受小括号的作用,并掌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4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
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
br>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
现问题】;
(2)就板
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
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 小结: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练习五
教材第40-41练习五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知识再现
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
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
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
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
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
么?
(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说明剩下的
书只能几天看
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
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算“24点”
教材第42-43算24点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
新意
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准备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
色?几个数
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
们,你会用扑克牌玩
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
点”。
提问:你会玩
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
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A~1
0各一张(A
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
减、乘、除
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
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教学过程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
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
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
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
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
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
4吗?怎么找?
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
张牌应该怎样
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
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第二组:3、8、9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再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2×3×4 9÷3×8 3×5+9
(4)教
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
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
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
现在我
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
,如:(5-1)×(8-2)、2×(5+8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
×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
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
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
果得不到24,
就换牌再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
课题
教学内容
年、月、日
教材第44-45页内容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
教学目标
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会
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
难点
教学准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课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本教案为最新版本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具体目录如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课题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
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
十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目标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
估算。
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以及估算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大家一
起来口算下面的几道式子:
20×5 30×6 40×8 6×70
师生交流口算的方法。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口算,不过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2.谈话:蔬菜美味又有营养,一天,李叔叔将自己培育出一批的新品种菜
椒送给敬老院,看看他遇到
了什么问题呢?
3.出示主题图及题目。
二、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1.教学例题1。
⑴师生交流列算式。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盒有12个这个信息。
⑵探讨12×10的算法。(板书:12×10=)
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菜椒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
出10箱菜椒一共有多少个吗?
交流学生的算法。
学生可能运用的算法有:
①12×5=60
60×2=120
②12×9=108 108+12=120
③把每箱12瓶分
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
瓶,一共是120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板书)
⑶让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说一说理由。
⑷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2.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大家已经会算12×10,对于以下几个式子大家会吗?自己试试
看。
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解决。
老师校对答案,交流20×30的口算方法。(可以用20
×3,再添一个0;
或者用30×2,再添一个0;或者用2×3,再添两个0。)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
认识到两位
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末尾添写1个0。)
4.教学例题2。
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大家已经会进行口算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
还可
以利用大家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估算。瞧,王大叔就遇到了一个
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
出示例2情境图。
(1)提问:观察抽样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指出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即每袋蒜头都
差不多重。
(2)教师明确:这里每袋蒜头都大约30千克重,估算王大伯去年一共
收获多少蒜头的时候就可以按每
袋30千克估算,看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即
30×60=1800(千克)
答:大约一共收货蒜头1800千克。(板书)
(3)追问:这里为什么取每袋30千克进行估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它的简单实际
应用估算,那么你知道我们如何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吗?
生: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
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
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板书)
师:在学完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后,我们下一节课就要一起探讨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希望大
家课后把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1、12×10=120(个)
12×1=12, 12×10=120
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补充习题第1页。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材第3~5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格式。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7×10=
34×20= 28×10= 20×40=
5×4+3=
6×8+2= 2×3+2= 5×9+4=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1 9 2 8
3 4
× 7 × 3
× 2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
错误写
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例图。
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迷你南瓜?
2.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3.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怎样才能求出24×12的准确结果呢?
·学生尝试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
(1)6个2箱是12箱,2箱有
24×2=48个,有这样的6个两箱就
是48×6=288个。
(2)10箱有24×10
=240个,2箱有24×2=48个,合起来12箱就
是240+48=288个。
(3)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计算
(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4.竖式计算。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
正确的竖
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5.归纳算法。
教学过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板书:
2 4
× 1 2
4 8
(2箱的个数)
2 4
(10箱的个数)
2 8 8 (12箱的个数)
6..指导完成“试一试” 。
提出要求:交换12和24的位置让学生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明确: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乘法算式进行验算。
引导小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验算。(培
养验算的习惯,养成验算意识。)(板
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3、24×12=288(个
2 4
板书设计
× 1 2
4 8
(2箱的个数)
2 4
(10箱的个数)
2 8 8 (12箱的个数)
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补充习题第2、3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教材第5~6页,例4,“想想做做”第1~4题。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情况,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
法。
2.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
进位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会用交换乘数的
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学目标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
教学重难点
格式。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
1 3 2 4
3 1
×1 3 × 1 2
×2 3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
错误写
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设计说明: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整十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
位笔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
进位的笔算,有利于学生回顾
乘法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刚才计算三道笔算题的时候,笔算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
数乘两位数十位,
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的笔算,只不过是进位的情况。
二.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1.投影出示问题:
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
引导:你能解决这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一起回答,并口头列式。(板书:24×53=)
2.对于这一道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竖式
算一算。
·师生一起计算竖式的第一步,教师板书。
3.你能接着往下算吗?请大家继续完成课本第5页例4的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
4.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
正确的竖式。
(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5.归纳算法。
·第二步怎么算的?
·第三步怎么算的?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板书:
2 4
× 5 3
7 2 (24×3的得数)
1 2 0
(24×50箱的个数)
1 2 7 2
(上下相加的得数)
6.验算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
教师交流验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4、
24×53=1272(个)
2
4
板书设计
×
5 3
7 2
(24×3的得数)
1 2 0
(24×50箱的个数)
1 2 7
2 (上下相加的得数)
答:53箱一共有1272个。
补充习题第4、5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练习一
教材第7~8页。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重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难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教法:练习指导。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首先我们来复习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下这些知识。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口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
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
,再添两个0。
如:12×10= 30×40=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时,步骤是怎样的
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
后用两位
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如:
24×53=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一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计算并验算。
做练习一第2题。
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3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提炼数量关系式:每盒水彩笔的枝数×盒数=水彩笔一共
的枝数。
④拓展深化: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每盒水彩笔的枝数”,怎样求“盒
数”?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盒数”,怎样求“每盒水彩笔的枝
数”?
(2)做练习一第4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张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蜂蜜?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③反馈评议。
(3)做练习一第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填表。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个空填的意义。
④总结:单价×数量=总价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乘法的估算,然后继续完成练习一。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如何估算的吗?(板书知识点)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2.总结: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每一个数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
后计算几十乘几十。 <
br>如:27×32,当我们进行估算时,看27接近30,32接近30,所以估
算时直接算30×
30=900。(板书)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计算和一些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
1.估算和笔算练习。
做练习一第6题。
①出示笔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7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②学生独立完成,列出估算式和计算式。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估算的时候,怎么估算?为什么?
(2)做练习一第8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明确要看5辆这样的车够不够,可以先进行估算,大家自己先去估
算一下。
③反馈评议,出示第二个问题。
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校对答案。
(3)做练习一第9题。
①出示情境,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引导学生认知,要想快速地知道买的是哪种瓷砖,可以进行估算。
③学生估算,确定答案,教师教对。
④出示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教对。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简单的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10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指出要求“一共收获苹果多少筐”,首先要知道“运走了
多少”。
④拓展深化:
一共收获的苹果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走的,另外一部分是剩下的。
(2)做练习一第11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③反馈评议。
明确要求“1
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必须先知道1
幢可以住多少户,所以先求出一幢小高层可以住
多少户。
(3)做练习一第12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总结:每一盒的支数×盒数=总支数
单价×数量=总价钱。
练习一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2×10= 120 30×40=120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4×53=1272
板书设计
2 4
× 5 3
7 2
1 2 0
1 2 7 2
补充习题第6、7、8、9页。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习题
教学反思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教材第9、10页,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2.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难
点:理解先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其实是两位数乘几个十,得数是若干个
十,应该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
”。
教法:练习指导。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喜欢足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超市买足球,好吗?(出
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多少元?”让学生说出算
式后板书:
32×30=
二、讲授新课
1.探讨算法。
⑴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
⑵谈话: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
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⑶汇报算法。
2.掌握方法。
⑴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
口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口算的呢?
生:先算出32乘3的积,再在后面添一个“0”。
那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学过程
(板书)
对于这个竖式,第一步都为0,只相当于算了一下第二步,然后在后面
添一个“0”。所以可以对这个竖
式简化一下。
⑵介绍简便方法: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
。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
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
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
⑶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
订正。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32×30=960(元)
板书设计
习题
答: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960元。
补充习题第10、11页。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11、12页,例6,“想想做做”第1~6题。
1.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br>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
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难点: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有条理地分
析和解决问题。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出示教学
挂图)
2.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每个乒乓球2元,每5个乒乓
球装一袋,共装6袋。)
3.你发现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
问题:1、 ? 算式:
2、 ? 算式:
3、 ? 算式:
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②6袋乒乓
球一共有多少个?③买6
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4.完整出示例题: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吗?先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自主尝试解答。你能算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吗?动笔算一
算。
【设计说明:此环节
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让他们有思考的空间,
使全班的同学都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
乐趣。】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知道了买一
袋
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还有其他算法吗?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这种方法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知
道
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引导学生思考:
(1)比较一下,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第二种呢?
(2)解答方法不同,这是它们的不同点,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先同桌互说再指明生回答)
生:结果一样、2个乘法算式……,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
是一
样的,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
4.点拨:
在
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你有什么好的策略、
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关键就是要找到
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
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三、练习巩固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板书设计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答:买6袋乒乓球要60元。
补充习题第12、13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材第13、14页,“练习二”第1~8题,练习二。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
2.会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
教学目标
重点:1.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2.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
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和两步连乘解
决实际问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时有哪些注意点?(板书)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
,再把
个位的“0”添上去。
2.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提问: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找
出相关连的
条件,看这两个条件组合起来能求出什么,然后再进行解答。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二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竖式计算。
做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二第3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
指出,要求一共栽了多少棵松树和柏树,必需先求出松树多少棵。
(2)做练习二第4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
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板书)
(3)做练习二第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要求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是什么。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
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⑤交流方法三。
(4)做练习二第6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
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
(5)做练习二第7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
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
(6)做练习二第8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要求“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
先求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练习二
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4 6
板书设计
× 5 0
2 3 0 0
2.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4×6=24(元)3×24=72(元)
方法二:3×6=18(个)18×4=72(元)
答:买3盒这样的茶杯一共要72元。
补充习题第14、15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15~17页。
1.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
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
重点:形成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
这些知识。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板书:复习口算)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
添上去,特殊
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板书: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为进位和不进位乘,以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
提问:对于进位和不进位乘法应该怎么笔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计算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
然后用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提问:那么对于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应该怎么笔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再把
个位的“0”添上去。
3.复习估算。(板书:复习估算)
提问: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估算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估算的时候,看一看每一个两位数各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后相乘,
算出答案。
【设计说明: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整十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以及
笔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其次,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有利于学生回顾乘法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复习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学过程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计算并验算。
做复习第2题。
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先估算在计算。
做复习第3题。
①出示题目。
②教师集体交流估算式子和估算结果。
③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
④反馈评议,检查估算结果是否与实际结果接近。
填表。
做复习第4题。
①学生看表理解题意,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填什么?
②独立完成表格。
③反馈评议。指出:每筐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
解决实际问题。
做复习第5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
思考: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完成题目。
③反馈评议。 <
br>指出:要看买的是哪一种球?就要看19个这样的球的价钱最接近800元,
而且不超过800元
。
(2)做复习第6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④总结:这一道题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2)做复习第7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④总结:求卖出电视机多少台,根据“卖出电视机
的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
这一句话先要求出洗衣机的台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接着来复习本单元的一些知识。
1.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
:在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先找出题目的条件,然后把有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
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联系的条
件组合起来看看可以先算什么,然后再看问题要求什么。(板书:有联系的
条件)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填表。
做复习第8题。
①出示表格,说说表格每一行的量有什么关系。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做复习第9题。
①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
加10,积增加20个10即增加200。后面
一个填空都比前面一个多20。)
3.计算。
做复习第10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一组一组地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相等。)
④24×25,60×31,26×19你能运用刚才的方法快速算出结果吗?。
4.先观察,再填空。
做复习第11题。
①观察每组算式中的前三题,你发现什么?
②独立完成填空。
③反馈评议。
指出:第(1)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
时,积分别是 <
br>111、222、333……第(2)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
倍、3倍……
时,
积分别是91的1倍、2倍、3倍……这其实是积的变化规律。
5.解决实际问题。
(1)做复习第12题。
①出示题目。
②提问:要求30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首先得要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④反馈校对。
(2)做复习第13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③反馈评议。
(3)做复习第1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提问:还可以提哪些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4)做复习第1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弄清楚图中基础地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③学生尝试解答。
④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图中指一指,画一画。
⑤独立解答:这时张华离烈士陵园还有多少米?
思考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指出:在填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乘法竖式计算步骤,一步一步思
考得出答案。
复习
板书设计
习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复习估算
补充习题第16、17、18、19页。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千米
教材第20-21页例1,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
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1千米的长度。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千米的概念。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如果测量课桌的高度,应该用什么单位呢?(厘米)
那1厘米究竟有多长?谁能比划一下。(手指的厚度)
除了用厘米,还可以用什么做单位啊?(分米)
谁再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毫米、米)
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米尺的长度)
他们的符号都是什么样的?(m、dm、cm、mm)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引起冲突,导出千米
我们已经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米。如果要想量一量从北京到
我们学校距离,用米尺来量可以吗?那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合理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认识千米)
(2)设疑,自学
为什么用千米表示?你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
请学生自己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以下三个问题:
教学过程
①千米有什么作用?
②“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又叫什么?
③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
①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②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③1千米=1000米
(4)说说千米在生活中的例子。
通过前面两个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了——(千米是计量比
较长的
路程或距离的,千米用符号km表示,又叫做公里。)
课本3幅图上标示牌的含义你能明白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
里说一说。(讨论交流)
生活中用到千米的地方也很多,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5)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长?
还记得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吗?(千米和米的关系)
1千米=1000米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把米尺是1米(手指米尺),1000米就是多少把米尺的长度?那2
千米呢?8千米又等于多少呢?
(6)即时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 )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
多千米的例子,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50米,
如果要想跑完1000米,应该跑几圈呢? 200米一圈,可以跑几圈呢?标准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如果跑1000
米,又要跑几圈呢?
四、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400米的跑道,我们一起来看看。
跑道每圈400米,小华跑5圈跑了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2)通过今天的学习,长度单位
这个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位新伙伴——
千米(km),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给这些生活中
常见
的图片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想想做做第2题。)
(3)看来今天同学们都学了很多有
关千米的知识,谁来说说,你掌握
了什么?下面老师就出道判断题,考考大家。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说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认识吨
教材22-23页例2及想想做做第1-6题。
1. 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
教学目标
2. 知道1吨=1 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 估计体重。
提问:能估计一下老师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
谈话:同学们
估计老师的体重,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
位都是千克,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指
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
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 引入“吨”。
(1) 出示鲨鱼图(图略),提问:你能估计一头大鲨鱼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鲨鱼的体重很重)
出示:它的体重是3 000千克。
谈话:还有更重的呢!出示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
提问:对这些动物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2)
出示教材例题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
物品有多重。
提问:计量这些比较
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
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
出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
用字母t表示。揭示课题
:吨的认识。
二、 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
1. 初步感受1吨。
搬一搬:
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
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算一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指出:一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 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
000千克)
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 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一
想:我们知道一袋大米是25千克,这样的40袋就是1吨。想
象一下,如果让你来搬这1吨的大米,会
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1吨是很重的,搬运这样重的物品,一般需要借助机械力量。
2.
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
提问:我们班有40个同学,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学生
猜测,然后计算。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0千克,33个同学
的体重大约是1吨。
全体同学起立,学生观察并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
3.
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
出示教材第22页第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
思,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三、 实际运用,深化认识
1.
想想做做第2题。
2.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练习后,组织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
5.想想做做第6题。
四、 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吨
1吨=1000千克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练习三
教材24-25页练习三1-9题。
1.通过生活中收
集的数据,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练习,进一
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较熟练地进行长度
单位间
教学目标
的简单换算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查找资料,借助生活情景体验、
感悟知识,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2.解决有关长度单位的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单位换算。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例
,师根据课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前调查的数据资料整理成练习纸;本课相关挂图。
一、沟通新旧知识,全面回顾(理一理)
1.提问: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长度单
位和质量
单位,你能按顺序整理一下,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有的同学是像这样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整理的(贴板书),也有
的同学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你填对了吗?
2.提问:观察这些长度和质量单位的进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
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
之间的进率都是10。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3.快速反应:
4吨=( )千克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克=( )千克
二、运用实例材料,巩固基础(填一填)
(一)复习单位的选用(练习三第1题)。
教学过程
(二)、复习单位换算(练习三第2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展运用(算一算)
1.练习三第3题。
(1)第一个问题:从学校到体育场近还是到少年宫近?近多
少千米?
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画线段图看一看。
(2)第二个问题:少年宫到体育场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提示: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画一画线段图,再算一算。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看着你解答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5.完成练习三第5题。
提示:可以把792千克看作多少千克来估计?
6. 完成练习三第6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7. 完成练习三第7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
,我们不仅练习了本单元的知识,
还复习了前面长度、质量单位的知识。知道了长度、质量单位有
哪些,分别有多大,关系怎样,怎么使用,还用这些单位还解决
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
们还曾经研究过时间单位
和货币单位,把这些单位综合起来就可以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下节
课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练习三
板书设计
1000 1000
质量单位:克 千克 吨
10 10 10 1000
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习题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教材第27~29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
问题反思的过程,了解从
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根据问题
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和
问
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
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多媒体课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情境引入
师:为了迎接新学期,爸爸带着小明来到商场添置新衣。(课件)
师: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从中选两个条件提一个问
题,你想怎样提?
师:还有好多小朋友想提问题,看来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很多很多
的问题。
二、教学例1,初步体验策略
1.读清题目,理解题意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课件出示)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师:把问题小声地读一读。你对这个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1)生:我想知道什么是“最多剩下多少元?”
师:谁来解释给大家听听呢?(引导学生明确:买的东西价钱越少,
剩下的钱就越多。)
教学过程 (2)学生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追问:老师倒是有个不明白的地
方,什么是“最
多剩下多少元?”哪个小朋友来解释给老师听听。
2.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师:现在咱们已经读清题目了,要知道剩下的钱有多少元,就需要
知道哪两个条件?
师:你会用数量关系来表示一下吗?
(板书:剩下的钱= 钱 -
的钱 )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
师:用去的钱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吗?说给同桌的
小伙伴听一听。
课件:剩下的钱=
的钱-
的钱
已经知道了,
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3.解决问题
师:最多剩下多少元,你会解决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2)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4.回顾反思
师:为什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要选择130元的一套运动服和85
元一双的运动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抓住问题想,然后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三、尝试使用策略
1.想一想
小明穿着新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很开心,爸爸给小明提了个问题:
(1)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师:“最少找回多少元?”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想选哪个条件解决呢?
师:你能和同桌说一说数量关系吗?
找回的钱=
的钱-
的钱
已经知道了,
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指名学生回答。
师:在练习纸上写下你的解答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作业。
(2)比一比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最多剩下多少元”和“最少找回多少元”,我
们都是先从什么想起的?
师:像这样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板
书课题)
师: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有什么好处呢?
2.“想想做做”第1题
小明和爸爸买完新
衣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路过了小猴兵兵家的
果园,里面种着桃树还有梨树。兵兵想请小明帮忙解决
一些问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
①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树=
○
师:老师给大家再提供一些信息。(课件出示:桃树有52棵,梨树有
3行。)
师: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吗?
②桃子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桃子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
师:老师给大家再提供一些信息。(课件出示:兵兵装了 18箱桃子
和9个梨。)
师: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吗?
3.“想想做做”第2题
小猴兵兵
为了感谢小明帮助他,兵兵把他最喜欢吃的桃子送给了小
明。在回家的路上,小明路过李叔叔的超市: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图片)
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答,并说说数量关系式,根据
已经知道了,
还
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
学生口答,并说说数量关系式,根据
已经知道了,
还
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
分组练习:男生完成第(1)题,女生完成第(2)题。
集体交流。
(3)比较总结
师:这两题都要先算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小明和爸爸终于到家了,妈妈正在拖地,看这是小明家客厅的地面被
妈妈打扫多干净呀!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课件出示第4题图片)
师:你能用刚才学过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完成在练习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先算9×5?
四、全课总结
师: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板书设计
(1)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抓住问题想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
(2)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确定先算什么。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画图)
教材第29-31页例2及想想做做1-4题。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
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
法及问题反思的过程,熟练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
略,
能用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
教学目标
件和问
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
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
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一个题目中的条件比较多,不适合从条件
想起的时候
,可以从“问题想起”,谁来说说如何应用“从问题想
起”的策略来解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抓住问题想,然后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
分步列式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题。
(1)出示例2。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条件?
你能完成课本29页下面的线段图吗?怎么表示出问题?
提示:用多长的线段来表示上衣的价
格呢?为什么?怎样画
能让人一眼看出来上衣价格是裤子的3倍?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线段图,并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裤子: 48元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上衣:
现在你能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吗?
一套衣服价格=裤子价格 + 上衣价格
根据数量关系,你能确定先算什么吗?
上
衣的价格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买一件上衣需要多少元。请
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完成这道题的解答。
汇报交流。
(1) 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
(2)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144=192(元)
答:买一套衣服要用192元。
(2)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发现: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
br>就是说上衣相当于3条裤子的价格,求一套衣服多少元,也可以
看成一共有4条裤子的价格。所以
这道题可以用48×4=192(元)
来解答。(可以让学生结合线段图来思考理解,这种解法对于学生
不作相关要求。)
2.尝试练习。
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
少元?应该
如何解答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下。(提示:可以
利用刚才的线段图
,找出上衣比裤子多出来的部分。)
汇报交流。
根据问题,可以确定下面的数量关系:
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用的钱数=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因为上衣的价格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上衣的价格。
(1)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
(2)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要多用多少元?
144-48=96(元)
答: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要多用96元。
3.比较总结。
比较刚才两道题目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
汇报。 <
br>引导学生总结:这两道题都采用了相同的思考策略,都是从
问题想起,列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
步计算。
三、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表示问题的是哪一段?然后再根据问题说
出数量关系式,最后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
步列式。
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的思路。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
表格,说一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引导学
生找出数量关系式,并分步列式计算。
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的思路。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两人一共有多少枚=女孩邮票的数量+男孩邮票的数量
因为男孩邮票的数量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男孩有多少枚邮
票,再求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4.想想做做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决的思路。
(2)比较两个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处,有什么不同处。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样的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设计
习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练习四
教材第32-33页练习四
1.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并根
教学目标
据数量关系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步列式计算的解题策略。
2.
进一步巩固“从问题相起”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找出数量关系,确定先计算什么。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
步计
算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
先算什么。
教学过程
分析: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求还剩的
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
件和所求问题。
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
式解答。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0
2.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并
列式解答。师板书:
线段图:
楼下
9个25
楼上
540个
?
个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
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
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线段图:
?个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3.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失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景图,让学生讨论:
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小宁从距动<
br>物园600米,距植物园900米的地方走到距动物园300米,距植
物园600米的地方)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
数量关系式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
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
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数量关系
是什么?(总
的页数—已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解题过程相同
吗?为什么?(不同,因为已知条件不同)
让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反馈: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甲:42÷7=7(元)
乙:6+2=8(袋)
48÷8=6(元)
4.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岁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小芳
妈妈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
7岁,正好是
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
(岁)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
们身边的问题吗?
师小结
: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应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
系,通过题目中所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
,然后把中间
量作为已知条件,联系另一个已知条件求出题中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不同,方法
也不同。
练习四
27岁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课题
教学内容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4页例1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
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
列综合算式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
顺序。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
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
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教学过程
知
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
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
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
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
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
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
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
律?
三、组织练习
35页,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1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除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6例2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顺序。
教学目标
2. 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
算的顺序。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
际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一、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将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1. 出示例2插图和问题,明题意尝试列出算式 <
br>(1)先让学生说说场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
道的,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
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
什么?
(2)根据大家的对题意的理解,那么要求一支钢笔和一个
订
书机总共多少元该我们可以怎样运算?你有几种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让学
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然后和同桌
讨论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交流总结方法,并板书
出各种方法。】
2.交流探究结果,并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算式的数量关系是什
么,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
3.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两步混合运算算式在计算时要先算什
么?
根据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先算?
【通过该教学点让学生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4.教学“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1) 学生列式计算;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2) 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
5.总结运算顺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1)
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2) 加以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巩固提高
1.完成书本练一练
让学生明确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
择信
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
四、适当总结,完成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剩余习题和第
6题
(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8页例3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
教学目标
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3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提问:如
果老师带
50元钱买一个书包后,还想再买些笔记本,你能帮老师
算算可以买几个吗?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计算方法可能一:分步计算
50-20=30(元)
30÷5=6(本)
2.计算方法可能二:没括号的综合算式 50-20÷5=6(本)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应该先算什么?列成这样的综
合算式对不对?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
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
问题?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课本第38页关于小括号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完成。
3.计算方法可能三:有括号的综合算式。(50-20)÷5=6(本)
这时应该让学生说
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50
-2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学生说明后,立即表扬这
样的
学生,并让学生开始自学课本第38页。
4.让学生充分感受需要改变这个综合算式的运
算顺序,组织
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小括号的作
用是什么? 5.学生在清楚先什么,再算什么后让学生尝试完成“试一试”,
进一步感受小括号的作用,并掌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4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
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
br>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
现问题】;
(2)就板
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
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 小结: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练习五
教材第40-41练习五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知识再现
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
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
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
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
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
么?
(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说明剩下的
书只能几天看
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
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算“24点”
教材第42-43算24点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
新意
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准备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
色?几个数
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
们,你会用扑克牌玩
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
点”。
提问:你会玩
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
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A~1
0各一张(A
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
减、乘、除
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
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教学过程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
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
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
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
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
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
4吗?怎么找?
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
张牌应该怎样
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
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第二组:3、8、9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再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2×3×4 9÷3×8 3×5+9
(4)教
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
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
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
现在我
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
,如:(5-1)×(8-2)、2×(5+8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
×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
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
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
果得不到24,
就换牌再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
课题
教学内容
年、月、日
教材第44-45页内容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
教学目标
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会
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
难点
教学准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课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