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547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18: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多伦多大学研究生-中队工作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
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
细环节齐全,可A 4纸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2018年 月 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教科书名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
称及册数 册
总授课

节数
计划实授出 入
节数 节数 原 因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3
2
2
2
2
2
4
时间 单元 教 学 内 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第一单元

3、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一
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二单元

6、秋天的雨
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编写故事
语文园地四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8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教科书名称
三年级
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
上册


计划授
节数 节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3
出 入
原 因
科目 语文
时间

十一
十二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单元 教 学 内 容
15、搭船的鸟
第五单元
16、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17、古诗三首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六
20、大自然的声音
21、父亲、树林和鸟
22、带刺的朋友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语文园地七
24、司马光
25、掌声
第八单元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
语文园地八
期末考试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十六
十七



二十
期末考试
1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创新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 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
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 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
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 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 汉——汗 摔——率 跤——交 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创新教案】
2.《花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放假 互相 能够 猜出 扬起 双臂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润湿:潮湿润泽。
(2)荒野: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的地方。
(3)狂欢:纵情的欢乐。
(4)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
导。
3.说说每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诵、例”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伟人,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
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课件出示3)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
活的课文。
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齐读课题。
二、出示提示,自学感知
1.(课件出示4)出示自读提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默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
想法。
2.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二、独立学习,提出质疑。
1.这篇课文同 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
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和解决主要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先生”是谁?
(3)“戒尺”是什么?
(4)什么是“私塾”?
(5)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
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三、研读课文,交流展示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5:生字)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诵”,翘舌音“楚”,前鼻音“段”,
边音“例、厉”。
另外注意多音字“背”,在文中读“bèi”,组词为“背诵”,
还有一个读音是“bēi”,组词为 “背包”。多音字“圈”,在文中
读“quān”,组词为“圆圈”,还有一个读音是“juàn”,组 词为
“羊圈”。
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6、7)
私塾:在孙中山小的时候 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
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 br>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
先生: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 么,学生就学
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3.学生交流如下:
(通 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
“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 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
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
望。) (板书:背诵 很快)
4.(课件出示8)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吓呆了、
霎 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1)(课件出示9)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
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2)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
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 么变化?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变化?
(3)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
词语复述图意。
5.学 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
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 分清楚:过去私塾
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教育的不同。)
6.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 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
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
贵精神。)
四、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设计意 图:略读课
文,应该更多放手给学
生自学,出示自读提
示,学生带着问题读
书 ,才能更好地完成学
习任务。】












【设计意图:自学,提
出自 己的困难,找出认
为有新鲜感的语句,共
同商议解决。锻炼了学
生自学和质疑问难的< br>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3.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
气。
(1)(如“…… ,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
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2)“…… ,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
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
语气。
(4)又如“ 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
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五、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1)孙中山小时候 读书背诵,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提出问
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 悟”,
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
们学习.
(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
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这种
“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板书:不懂 提
问)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六、拓展提高,积累运用
1.迁移练习。(课件出示10)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 楚、连连点
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板书:壮胆)
2.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
悟一悟,定会有收获。(课件出示10)
①奋发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
来自勉呢?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
是部 编版教材的教学
重点,三年级应该训练
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 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
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
的甜头。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 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实际情
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 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
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2.在 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那 样太肤浅,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
又补充了 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不足之处: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 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
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 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不懂就要问》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 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
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
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它是一篇写人的 文章。写人不离开记
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 突出的特点。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 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
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
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
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
年帝制”。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想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刚刚度过了小学阶段的第一 个暑假,漫长而难忘。你在暑假中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
么事?(指名来说一说)哪些是你最感兴趣的 ?有些什么感受?把你去过的地方、做的事情、到现在还记
得清清楚楚地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今天 我们就来谈一谈:“我的暑假生活”。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仔细看 看插图,每幅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是怎么
做的?你还做过其他的事吗?
2.指名说一说(由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
三、学生分小组交流发言。
1.从四幅图中选一幅想一想,说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说自己暑假里做的事。
2.分小组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
3.交流完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的好的同学准备好内容,准备在班里发言。
四、全班交流。
1.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在小组里讲了自己或者暑假里做过的事,各组又选 出了讲的好的同学在班级
里发了言,希望你们专心听,听一听这些同学说的是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及 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轮流发言。
3.评一评。选出今天的明星。
五、教师总结。
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多彩。有的同学暑假里不 忘记读书学习,
有的学电脑,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也有不少同学和老 师或爸妈一起游
览观光,特别是——参加了夏令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同学们认为怎样的暑假生活最好、最有意义呢?(自由说一说)
3.只要是对自己的学 习、身体、品德有好处的活动都是可以参加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一个暑假中
都过得有意义而且愉快。

板书设计:

我的暑假生活

旅游 学电脑 快乐

学书法 帮爸妈做事 有意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独立学习文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会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
1.鼓励学生回忆交流积累的苏轼的诗,指名多人背诵。
2.课件出示苏轼的几首诗,学生阅读积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了解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齐
名。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识字解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文中的生字,试着 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理解诗
中的重点词语,标出自己学不会的地方。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2)检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评议,多媒体课件出示:
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空蒙: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④亦:也。
⑤奇:奇妙。
⑥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⑦欲:想要。
⑧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
⑨相宜:合适。
⑩总相宜:都非常合适。
三、理解大意,质疑解难。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诗的大意,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西湖晴天的水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 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
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 常奇妙。想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
丽的打扮,都非常合适。)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诗意进行质疑。
3.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疑难,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诗 人苏轼笔下的西湖有哪两种不同的美?(“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
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 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2)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 之处?(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
都具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这样来写,把西湖 的自然美人化、具体化、形象化了。正因为深得
审美经验的苏轼把西湖比成西子,所以人们又称西湖为西 子湖。)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小组与同学互读互评,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3.感情朗读,练习背诵,深入体会诗意。
五、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课件展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了解洞庭湖:洞庭 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
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 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
分割为东洞庭湖、南 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2.导入课题:祖国 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
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 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作者: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 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二、欣赏范读,感悟古诗。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2.自己练习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同位互相检查,相互评议。
4.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全班交流,读准节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
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 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诗中的画面。
(二)感情朗读,交流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是什么意思?(和谐,优美。)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 3)教师评议并小结:“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在 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4)鼓励学 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月亮把银色的光辉撒在湖
面,朦胧的月光 下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后两行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里的“山”指的是哪座山?(洞庭湖中的君山。)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 ?(这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表现了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照
应了前两句诗中的“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3)作者云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优美,表 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色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 的美,如:在月亮银色的光辉映照下,
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 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
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惊讶或赞叹之情。)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小结,升华感情。
1.交流 探究:这首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
高挂天空, 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柔美。第三、四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
字把镜头拉 开,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画面极其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
2 .教师小结:这首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
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
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
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3.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五、结合积累,拓展延伸。
1.像本课我们学 习的这首诗一样,以山水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是山水诗,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
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 这样的诗。
2.小组学生回忆交流。
3.小组代表朗诵古诗,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4.课件出示,朗读积累: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课外阅读,积累古诗。
课外搜集苏轼、刘禹锡的其他古诗,阅读积累,和同学一起分享。

【创新教案】
《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 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郎朗上口。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 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
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 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
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 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
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
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 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
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 ,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
古名句。 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释题:在山上行走。
5.简介作者:杜 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
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 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
天的山)。
(4)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浓厚,浓郁。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 ,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
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 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
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 “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 写一条石头小路蜿
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斜”字照应句首的“远”
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小组交流,学第二句。
1. 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
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
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 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
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 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
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四)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
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 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
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 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
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 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
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 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 “红
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 花所
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 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
帮助 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五、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 .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
此 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 br>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 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
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 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
现事物的本质 ,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2) 【设计意图:从形象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 直观的图画入手,符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3) 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法国梧 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通过图片介绍,通过
至灰白色,呈薄片状 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花课题质疑,提高同学
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 6球成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们的阅读期待,预热
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课堂。】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
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树。
3.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
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
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生字)
pū ní jīnɡ jǐn yuàn yìn pái liè ɡuī zé luàn zōng
chí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指名领读,正音。
“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音。
“紧、院、乱”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词语)
wā yìn línɡ zēnɡ zōnɡ xuē
水洼 印着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5.(课件出示6)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
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 小巴掌,熨帖
..
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预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 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
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
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课件出示7)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
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 熟读课文。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
“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 ,“甫”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 泥塘 水晶 院墙 规则 排
列 凌乱 棕红色 迟到”
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设计意图:从整体
入手,把握文章脉
络,避免了机械的分
析,学生通过整体 感
悟文章内容,边读边
想,实现学生与文本
的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在
教学生字时,相信学
生能够独立识字,鼓
励学 生用自己最喜
欢的、最习惯的方法
认识汉字,并提供平


部编版三年级上 册语文全册教案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br>格中的位置。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
并交流: 率。】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印 列 规 则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不
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耳。
“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指导。
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
好的地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
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10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设计意图: 图文结合,
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导入课文,诠释课题,
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感受水泥道的美,激发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学生学习的热情】
3.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
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课件出示11)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
秋风 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
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
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
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
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
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
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
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
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
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1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
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
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设计意图:结合图文,
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 很远的地方,一直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
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泥道的美,培养学 生感
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板书: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
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 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
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读文,阅读链接。
1.(课件出示13)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
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 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设计意图:拓展资料
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 、染坊……我到银的阅读,了解作者生活
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 的时代背景,更全面的
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理解文本,了解作 者表
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达的思想。】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要经过一条
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
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 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
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
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
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 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
笼……)“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厌)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彩色的地毯 金色是小巴掌
水泥道真美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 过程。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
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并且在具 体情境中,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
一同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道上的那份快乐和欢愉,以及对铺满金
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爱之情。
学会认真细 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
观察而使自己有 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水泥道的变化,描写了雨后水泥道的变化,特别是对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道的描写更 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
识事物的前提, 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不足之处: < br>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用微笑来面对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的机会,把学习
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备课素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铺满金 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
道的变化, 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
道的喜爱之 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
愿望,在大 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
心观察身边 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作者介绍】
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 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从少年时代开始,喜欢阅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所写< br>诗篇及歌词《喂得猪儿肥油油》《火车向着韶山跑》《我和星星打电话》等曾在少年儿童中厂为流传。 < br>80年代开始创作童话作品,所写“小巴掌童话”将诗、散文、童话揉为一体,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
曾出版诗集、童话集、散文集《校园里的蔷薇花》 《小巴掌童话百篇》《新编小巴掌童话百篇》《张
秋生童话精选》《森林里的红鬼和蓝鬼》《傻瓜魔法师 》《骑在扫帚上听歌的巫婆》《阁楼上的童话》等
70多种。
作品曾获新时期儿童文学奖、全 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作奖、宋庆龄儿
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 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 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
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 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
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 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
垂。花期4-5月; 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 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
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 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
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其他资料】
《小巴掌童话》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童话集《小巴掌童话百篇》获全国新时期儿童读物二等奖。作品还曾获冰心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
《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注音版)(套装全6册)》包括了:《打喷嚏 的兔子(注音版)》《有魔力的怪草
莓(注音版)》《爱打扮的豹先生(注音版)》《哭鼻子的灰小狼( 注音版)》《顶呱呱的呱呱先生》《蓝天里
的蜗牛(注音版)》。《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注音版)( 套装全6册)》精选了张秋生小巴掌童话各25篇,
故事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配以精美的黑白手绘插画 ,充满童真、童趣。每册书分5辑,每辑前面由张秋
生先生亲自讲述故事前面的故事,让阅读更加充满趣 味。


【创新教案】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
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
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 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
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 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
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 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 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
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 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 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解题,初读课文,感受秋雨。
1.(板书“雨”)雨。交流: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每 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
带来暂时的凉意。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那秋 天的雨又是怎么样的?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
作者偏偏写秋天的雨,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要 与我们分享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
(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
(2)过渡: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知道了秋雨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4.互相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小朋友眼睛真 亮,早发现了二、三、四段的开头句,概括地写了秋雨的特点。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二、研读课文,感受景美,感悟情美。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1.同学们,大声地读读吧。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读。把秋天的雨当成了 一把钥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朋友们,你家里的钥匙干什么用的?
这里的钥匙打开的是什么? 开的是秋天的门,是大自然的门。这秋雨可真神奇啊。你再轻轻地读读,你想
说点什么呢?
3.秋天的雨很清凉,凉凉的,感觉很舒服。——绵绵细雨,真的很舒服,你来读读。感觉到清凉了吗?
4.你还想说点什么吗?交流对秋雨的感受。
5.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怎么舍得放过?一起背背,记在心中了。
(二)品读第二小节,感受秋天之美,语言之美。
1.导读:(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美美 地读,品味到了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这叫品读。(板书)一个“品”
字三个口,就是要我们一遍一遍反 复地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颜色?
找找这些颜色的词,可以圈出来。
2.默读课文,感受色彩美。
(1)找找表示颜色的词。
(2)你看,这么多的颜 色同时出现在一个季节,你感受到了什么?——秋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好一个
五彩缤纷。还可以用上 哪些词来替换五彩缤纷?
(课件出示)五彩缤纷
这五彩缤纷的颜色可真美啊,难怪画家们都喜欢用彩笔来表现秋天。
3.说话训练,感受意境美。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雨把那么多五彩缤纷的颜色都分别给了谁?
(2)引导交流,(课件出示)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指导朗读,教师小结: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景物都在秋雨轻轻地呼唤下,聚集在了一起,多么快乐,多
么美啊!
4.比较句子,感受语言美。
(1)老师也好喜欢这缤纷的秋天,也想来写一写,你们来评一评。朗读比较的句子。
(课件 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变黄了,枫树变红了,田野变金黄了,果树变
橙红了 ,菊花变成紫红、淡黄、雪白的了。”
你们说谁写得好?为什么呀?我也把什么景物什么颜色都写了呀,一看就明白。为什么你不喜欢?
(2 )你们都觉得是课文中的句子美,那课文中是怎样把这些秋天的景物写美的?请你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句,
读读,想想。
(3)交流学习,初步感受写法。
①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 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把银杏树
的叶子比作小扇子,多形象啊,作者真 会观察。)
②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把 红红的枫叶比作一
枚枚邮票,形象生动。)
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
④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 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你挤我碰:这里用上这个词,你发现
了什么呀?说明果子实在 太多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⑤菊花仙子得到 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频频点
头。你做做看? 哦,这样。对的,那菊花怎么会点头呢?好像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在点头一样。)
5.迁移仿写,创造美。
(1)导写:作者一定很喜欢秋天,他通过观察,用了那么多不同的 表达方式写了秋天的雨带给景物们的快
乐。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在分享着秋雨的快乐。用我 们的笔也去写写这神奇的秋雨吧!
(2)(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
①它把__________给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是给_______________的,_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挑选其中一句,写一写。
(4)交流、诵读自己的作品。大声地念出自己的作品。
(课件出示)写话举例:
它把橙色给了橘子,黄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摇啊摇啊,迎来了秋天的凉爽。
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人们欢乐的笑脸。
它把墨绿色给了松树,绿绿的松叶像一枚枚小针,缝啊缝啊,缝出了秋天美丽的衣衫。
紫红色是给喇叭花的,紫红紫红的喇叭花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了秋天的歌声。
紫色是给葡萄的,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
(5)你们每人的一两句连起来,就可能是一篇美妙的文章,写作就是要这样积累的。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其实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缤纷的色彩,还给我们带来了 好闻的味道、好听的歌声……
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
2.自由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
了。大家快来看哪:
(课件出示)(画面一:出现一棵棵银杏树),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二:出现红红的枫叶),你又想起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
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三:出现菊花)说说自己积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四:出现田野,橘子、柿子)说说自己积累的句子。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1.发挥想象,扩写“勾住”。
(1)秋天的雨,有一盒 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呢!学生接读——(课件出
示)(梨香香的,菠萝甜 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
常被那香味勾住。)
2.小朋友们被香味勾住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展开美好的想象,假如你们也在那里,你们怎么做的< br>呢?拿起笔,接在书的第三段后面写一两句话。
(如学生可写:哦,站在果树下不肯离开;我恨 不得爬上树去把果子都摘下来;我的鼻尖都伸到了果
子上了……)
2.入情入境,美读段落
(1)秋天的雨多香啊!我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背诵积累,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
(1)第四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
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 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
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 准备过冬了。
(2)我们自己分小组学习,领略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来了,小动 物做好了怎样
的准备,好吗?
(课件出示)
自学要求:
①说一说,冬天来了,小动物做好了怎样的准备?
②带着自己的体验朗读。
(3)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检查反馈。
(1)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 (喜爱、向往)有滋有味
地读。(分小组竞赛朗读)
(2)能不能把这部分内容背出来呢?我检查一下(用画面的形式展现)。
(课件出示)
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 br>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 br>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四、总结课文,理请脉络。
1.小朋友们,课文,我们整体学了一遍,你们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吗?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快乐的歌。
3.根据板书 和学生一起总结: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
结;中间三个自 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向我们展示了美好与幸福。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
中,再轻轻地美 美地走进秋天的雨中吧!
五、观察秋景,迁移运用。
(课件出示)播放秋雨后情景
师:我们来这样说说话:
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
(课件出示)如:秋天的雨把紫 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摇啊摇,摇出了秋天的喜悦。……
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艳艳的苹果像红艳艳的脸颊,笑啊笑啊……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鸭梨,黄色的鸭梨……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
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设计意图:通过猜声
2.展开想象。 音的游戏,引起学生学
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
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了学生的注意力。】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一首
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
遍。(课件出示2)
抖(dǒu) 蟋(xī) 蟀(shuài) 振(zhèn) 韵(yùn) 掠(lü
è) 吟(yín) 辽(liáo) 阔(kuò)
(1)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蟀 振”,前鼻音“韵 吟”,边音
“辽 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抖 蟋 蟀 振 韵 吟 辽 阔”
形近字比较:惊—掠
3.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
(课件出示3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中讲了哪些事手,把握文意,注重学
物的声音? 生的情感体验。学生 通
(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一、二、 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
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 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文本的对话。】
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4.指名让学生朗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三 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一至第四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
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
(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
2. 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文,补充空白,启发学
3.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拓
4.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展想象思维的能力。】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 “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课件出示4:相
关图片)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
妈说:“_________”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
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 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
哪儿去了呀?(课件出示5:相关图片)
蟋蟀在唱着“_________”。朗读指导。
(3)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_________”。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6:相关图片)舍不
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_________”的声音,
(课件出示7:相关图片)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
田野里、果园里……
(5)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3节。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四至第六节。(课件出示8)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
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它们的 声音吧。
仿照课文第一、二节或第三节的样子,也来作一节诗,好吗?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
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板书设计】
黄叶 道别
可感的 蟋蟀 告别 声音美妙
大雁 叮咛
7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 歌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叶子
无声的 小花 秋天美好
汗水
谷粒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 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
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 br>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 br>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 像
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 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
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
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蟋蟀:在北美洲,已记载的蟋蟀有成百上千种。昆虫学家对有 多少种蟋蟀还有争议。一般而言,蟋
蟀大约一英寸长,有强壮的后腿和长的触角。他们有翅膀,但是很少 飞行。他们是优秀的跳远能手,使用
腿是逃离捕食者的本能反应。夏秋之末,一个雌蟋蟀能在土壤中下3 00个左右的卵。有些卵越冬后能成功
地变成蛹或者成虫。有些卵则要到春天才孵化。一岁的蟋蟀是珍品 。蟋蟀什么东西都吃。他们吃植物、死
的昆虫、种籽、皮革、纸张和旧布(特别是被食物或者汗水浸渍的 衣服)。他们特别喜爱羊毛和丝绸。在古
代中国和日本,蟋蟀因为其美妙的旋律而被视为宠物。蟋蟀被誉 为会唱歌的昆虫。人们把蟋蟀放在卧室中,
这样在晚上就能听到小夜曲。有钱人把它放在金笼子里,不富 裕的人就用树木和竹子做的笼子代替。
2.树木为什么会在秋天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渐 渐凉了,花谢了,草枯了,树叶也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为什么树木会在秋天落
叶呢?
原来,秋天到了,气温明显下降,雨水也很少,树木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是
大大降低了。树木只有落下许多树叶,才能保留水分、养料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树木在秋天落叶的另一 个原因是叶子里的一些细胞形状变圆,互相分开了,使叶子和树枝相连的力量慢慢地
减弱了。最后,秋风 一吹,树叶就落了下来。
3.为什么秋天的天空一片晴朗?
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 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
天的天空很晴朗。
【其他资料】
1.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 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
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 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
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 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
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 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
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 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时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那样制造
大量的叶绿素,并 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
颜色就会在 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2.为什么果熟落地?
原来果实的 果柄与果树的枝条之间由一些纤维连着,当果实成熟后,这些纤维就衰老了,获取的营养不
够用,就在果 柄根部形成一个离层,再也不能把果实与果树枝联系在一起,果实就从树上掉下来。

【创新教案】
8.《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课要求“倡
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 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讨论,勇于探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
展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本着这一思想和理念,我在设计课 堂教学时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精心创设语言
情景,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朗读课文,从而感 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设计课堂教学时,我注重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和学生交流,评价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直接导入,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出示相应的课件)
2.欣赏学生的课文朗读,做到字通句顺。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天才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动。(学生接龙读)
3.学习生字“伐”。
师:读得非常棒,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文中有一个生字读得非常准,现在 我把它从文中请出来。(出示课
件)学生读字、音、词,分析理解记忆“戈”字。(简笔画表现“戈”由 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4.口头填空的形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5.对话朗读,体验情感。
6.交流收获。
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 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
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 产生的疑问。
7.指名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 鸟儿从南方
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
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 一(把)斧子 一(双)眼睛 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 一(盒)火柴 一(只)鸟儿 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 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
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
(一)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
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 、相
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 话的呢?
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2)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二)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 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
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 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
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理,引导他们
读 出这种语气)
(三)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 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
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 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
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引导从大门的 语言中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
见多了已不以为然 ,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四)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鸟儿 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
“做 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
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教师评议、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 的火柴
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 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5.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 鸟儿在说?
6.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 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
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谈话过渡: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你知
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四、课堂小结。
1.课堂小 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
受了世间最美 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
篇,但愿童话 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2.推荐阅读:有兴趣的话 ,可以去找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话来读,希望你们能从中读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也希望这些童话中所蕴藏的 美好情感能伴你们度过幸福的童年。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情意真挚
鸟儿 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9 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
(1)谁一定会很好? 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
(2)为什么会很好? 文章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课件
出示2)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
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3:生字)
suō nǔ jīnɡ tuī zhī chāi jiù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1)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
鼻音“茎”。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 堆一推 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4.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4)
①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设计意图:抓住“那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一定会很好”, 从而找
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出重点句子,培养学生
件出 示5) 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力,分析课文 的能力。】
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 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课件出示6)
②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做一棵会跑的树)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
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7、8)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
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真舒服。

(板书:手推车)
板书
③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设计】
(板书:要是能停下来,坐着休息)
9 那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
一定
改变。
会很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

么新的想法?
能做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一棵
(课件出示9)
会跑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
的树
子。
——
(课件出示10)
手推
④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
能停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下来,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
坐着
的想法?
休息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
(课件出示11)
椅子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
要是
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我能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树。
躺下
(板书:木地板)
来—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木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
地板
的历程?

预设:一棵大树——一辆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三、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课后
1.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不同?
反思】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1)相同点:都是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后的变迁。
成功
(2)不同点:前一篇是歌颂友情、守信,后一篇是写大树的奉献
之处:
精神。 【设计意图:比较阅

2.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 变成一颗大树,读,归纳异同,学会总
础教
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 朋友也能像大结和鉴别文章中心内
育课
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 。最后,容。】
程改
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革的
(课件出示12)
重点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 们的都是些美
之一
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
是 如
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
何促
你成为一个心 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
进学

生学

习方
式的变革。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 、合
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
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去有所发现,从而抒发对大树的喜爱。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 学习方法,
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 br>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奉献的名言
1.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爱因斯坦
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4.在政治中我们需要能有所奉献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获的人。——(美国)巴鲁克
5.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
6.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蒙森
7.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其他资料】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 有10岁,个儿还没有撅头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
各样的花草。假期 很快过去了,他告别了爸爸,跟着妈妈回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 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
一只只小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 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
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
该会多么愉快呀!”

【创新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阅读中独立认识生字,能运 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贮藏、消化、细嚼慢咽”等词语及重点语句。能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提 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了解牛胃的
特殊构造及功能。在阅读中感受青 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
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打一动物)
(1)学生互相交流,揭示谜底。
(2)指名发言,并说说理由,教师出示谜底:蟋蟀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是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
有一天,其中那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识记生字,一边读一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结果怎么样?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检查认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深入学习,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1~7段。
1.通过朗读,我相信大家 已经知道了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课文的哪一小段告诉了我们?(第7段。)
2.学生轻声读读课文第7段,根据提示简练地说说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
课件出示:红头和草一起被。
3.指名学生交流。
4.课件引读:
红 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高兴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
草堆里 ),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
也没有 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
(吞到 嘴里了)。
(引导学生从“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没有来得及”等词中体会红头的猝不及防。)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二)学习课文8~18段。
1.感受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危险遭遇。
谈话过渡: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进 入了牛的嘴巴里,他会经过哪些地方,又会遇
到哪些危险呢?
(1)默读课文8~18段,用“”划出描写红头的句子。
(2)出示句子,引导交流: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了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 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
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 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3)指名交流:在牛肚子里,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
(4)教师评议,课件出示牛胃的图片,教师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红头所经过的地点。
(5)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仔细品读句子,全班交流。
(6)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课件出示:当我和草突然被牛吃到嘴巴里时,感到;我在牛的 嘴巴里,吓得我;我的身子随着草慢慢
蠕动,又进了牛的肚子,这里,我。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迷迷糊糊中,我眼前一亮,原来我又回
到了牛的嘴巴,我想:,可是我已经。最后随着牛大吼一声,我和 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7)辨析“旅行”和“旅游”词义。
2.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及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机智。
谈话过渡:红头在牛肚子了里真是 危险重重,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但最终却安然无恙地从牛肚里
出来了,这可多亏了他的好朋友——青 头的帮助。那么,小小的青头是如何救出红头的呢?
(1)课件出示9、11、13、15、17段,学生轻声朗读,说说从青头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
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 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
肚子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
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 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 嚼慢咽……你是
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2)指名交流
第一: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课件出示: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 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 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
........
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①引导学生从“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感受青头的着急。
②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 br>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
①随机理解“贮藏、消化”。
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并读出语气。
课件出示:“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
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①随机理解“细嚼慢咽”,并指导“嚼”的字形。
②着重指导朗读“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第二:了解青头拥有丰富的知识并懂得运用知识。
①课件出示:
青头大吃一惊, 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
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
肚子里去……” < br>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
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 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
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②学生默读,并选择一节用下面的句子说说看!
青头告诉红头。(什么)
③学生交流。
④教师评议,并小结:青头正因为拥有丰富的知识才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并适时简要介绍“反刍现象”。
3.教师引读重点语句,并小结。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
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和草一起进了牛肚子,青头 又隔着牛肚皮对红头说(“红头!不要怕,
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 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红头感到非常悲哀,青头鼓励道(“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 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
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
(三)学习课文19~20段。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地流下了眼泪,他激动地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他在
心中还会对青头说什么呢?
四、感情朗读,教师小结。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 br>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
3.布置作业: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红头 误入 求救
真诚地关爱
青头 用知识巧救


【创新教案】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读中 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
探究的 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1.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 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
多动人的故事。
2.最近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蚂蚁们一起搬运( ),蚂蚁队长不小心弄掉了一块,经过激烈的心里斗争,蚂蚁队长让
( )吃掉了这块奶酪。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他的队伍在做什么?蚂蚁队长 是怎样严格要求他的队伍的?蚂蚁们为什么都服从蚂
蚁队长的管理?(引导学生抓住蚂蚁队长的话,体会 蚂蚁队长对队伍的严格要求)。
(2)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3)在这件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
受。在教学活动中,通过 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让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喜欢)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童话的特点。
板书:有益的启示
生动、有趣
2.既然同学们都喜欢看童话故事,老师想检查一下,看看你们看的童话故事多不多。
3.猜童话:请同学们看图片,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来自哪些童话。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熟悉的童话图片,把学生不知不觉得带到童话世界中。】
同学们真棒, 看来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童话故事。今天就让山羊老师带你们走进童话世界里,亲身体
验一下童话的魅力 吧!首先,请同学们想想你是动物王国中的谁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自己是什么动物,为下面学生创编具体的故事打下基调。】
二、根据图文,编写童话
各位亲爱的小朋友们,童话世界之旅马上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出发吧!
(一)出示图片,配乐,看有趣的童话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二)出示图片:一条小河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窝鸟儿。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景物连起说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开头?
(在一条小河的岸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一窝小鸟,它们生活得非常幸福。)
2.一天, 小鸟的爸爸、妈妈出去远方找食物,小鸟在窝里闷得慌,于是它挣扎着,爬出了鸟窝,一不
小心掉下河里 ,被河水冲走了。
【设计意图:创设出一种特定的童话意境,为学生创编童话提供一个广阔的说话空间 ,以激发他们的
创编兴趣。】
3.此时,你想到一首什么歌?(学生唱歌:有只雀仔跌落水, 跌落水,跌落水;有只雀仔跌落水,被
水冲去。)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 歌,同学们唱儿歌时的开心与下文小鸟掉进水里的伤心形
成鲜明的对比,激起同学们的同情心,使他们产 生要救小鸟的强烈愿望。】
4.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可是我们那可怜的小鸟太小了,它不会游泳啊,怎 么办呢?来,你们谁是小鸟,
假如它就是你,你不会游泳,你掉下水了,你会做什么?又会说什么?(学 生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演,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到当时的危急情 境中,
让学生展开联想。】
5.情况危急啊,再不救小鸟的话,它就会被淹死了,谁来救它? (学生想象怎么去救小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来想象救小鸟的方法,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童话空间里驰骋。】 < br>6.同学们真有爱心啊,真让老师感动啊,谢谢你们,你们的故事都让老师得到一个有益的启示,那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归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童话里洋溢着善恶美丑,蕴含着一个个道理。】
7.故事还没完哟,小鸟被救起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请你们发挥想象,把童话故事编 写完整,好吗?(板书:我来编)记得要把救小鸟的过程写详细哦,
要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故事的启 示也可以直接写出来。
三、动手写作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写写你想到的故事吧!
四、教师小结
你觉得我们今天的童话之旅怎样?(有趣、奇妙)
童话世界多么的奇 妙无穷,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还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希望
大家多看童话故事,多 写童话故事。请同学们课后把你还没写完的童话故事写完。
【板书设计】
我来编童话
有益的启示
生动、有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板书,让学生领悟童 话创作的一般规律,为学生创编童话故事做
好铺垫。】

【创新教案】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 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体会老屋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 ,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读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倒”,注意“倒”与“到”
的区别。
2.观察课本插图,认识“老屋”。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 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
有哪些不理解的 ?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3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3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
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生字表中列出的本课生字的词语抄写一遍。
三、品读课文,感知故事。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看能了解到什么。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解释“窟窿”(你读懂了“窟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黑窟窿”是怎么回事?)
3. 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
窿, 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二)研读二到五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二到五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 倒下的时候,小猫请求进入老屋躲避暴风
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三)研读六到九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六到九自然段。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老母鸡请求进入老屋孵小鸡。
老 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
(四)研读十到十六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十到十六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蜘蛛请求老屋:“请再站一会儿< br>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蜘蛛,再站一会
儿。)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蜘蛛的关爱。)
(五)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感情。
1.老屋满足了蜘蛛的愿望以后应该倒下了吧?(学生自由发言。)
2.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 了什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
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了课文,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 说。所
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朗读: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进行分角色朗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3.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结束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是一座善良之屋、仁爱之屋、同情之屋、体贴之屋。让我们向 老屋那
样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创新教案】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
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观察图片:
1.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先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位先生就是 故事的
主人公胡萝卜先生。我们一起和他打声招呼吧。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一)板块一
1.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 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当长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就飞快
地——长了起来。他一步一步往前走 ,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
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大胆猜猜。小朋友的 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
吧。
(二)板块二
1.一个男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男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 “我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
的长线了。”男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
3.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下,鸟太太正为找不到绳子晾宝宝的尿布而发愁呢!这时鸟太太最希望的就是
什 么?(能有根长绳子,系在两棵树之间)。
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预设:
当鸟太 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那位鸟太太
来高兴地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
长串鸟宝 宝的尿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
四,续写故事,编写童话
1.请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续写故事一:
鼹鼠老 师带着学生过马路,他们挨着个,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难
走啊! 这 时,鼹鼠老师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聪明的鼹鼠老师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
段胡萝卜 先生的长胡子,让每个小鼹鼠都拉住这段胡子,自己牵着胡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小鼹鼠顺利地
过了马路 。
续写故事二:
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 :“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
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书捆成两包,然后,拎 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 多用处。仔细观察这副图,你能
找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吗?看谁发现得最多,还要试着像前面一样给 他们编编故事。同桌可以讨论一
下。
3.情境故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老师请 四位。老师先给四位故事大王提个要求,你可以大胆地
编,但是别人已经讲过的地方不能重复。老师和其 他同学一起当旁白,还要注意认真地听。
继续续编故事:
胡萝卜先生想为自己配一副近视眼 镜,就走进白菜小姐开的眼镜店。配完眼镜,白菜小姐说:“如果你
用长胡子做绳子,把眼镜系住,就不 怕找不到眼镜了。”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一根长胡子系住了眼
镜。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 鼻梁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
子真是太棒了。”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指读——齐读。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
么 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 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 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
觉胡萝卜先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4.给故事取题目:故事讲完了,可是我们还不知道故事的题目呢,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 目?这个
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故事的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六、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 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
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 事吧。
(2)评价交流。

14 *不会叫的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 达和想
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2)谜题:“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
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学生猜谜语,打一动物。教师
小结:其实这是狗啊。 【设计意图:猜谜的形
2.(课件出示3狗的图片)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式引入课 题,使学生兴
谁喜欢养狗?(学生自由发言) 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
3.(课件出示4封面)就是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谁在干景。】
什么?你觉得它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狗?这只狗就是故事的主人
公。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不会叫的狗》,作者是贾尼•罗大
里。
4.(课件出示5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
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和
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
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
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
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
奖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不会叫
的狗》。齐读课题。(板书:不会叫的狗)
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禁要问:还有
不会叫的狗?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
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6)
干吗 压根儿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担保
........
发疯搞不清 汪汪差不多 百发百中忍着 模仿 子弹
.........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差、中”为翘舌音;“厌、担”
是前鼻音,“访、疯、汪”是后鼻音。
另外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吗”在这里读“má”,组词为“干
吗”,还有一个读音是“ma”,组词为“好吗”;“压”在本文中读
“yà”,组词为“压根儿”,还有一个读音“yā”,组词为“压力”;
“担”本课读“dān”,组词为“担保”,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
组词为“扁担”;“中”在本文读“zhòng”,组词“百发百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还有一个读音是“zhōng”,组成为“中 间”;“弹”在本文读“d
àn”,组词“子弹”,还有一个读音是“tán”,组成为“弹琴”。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7)
辨析多音字“吗 压 担 中 弹”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
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a.行吗( ) 干吗( )
b.压力( ) 压根儿( )
c.担心( ) 重担( )
d.中国( ) 打中( )
e.子弹( ) 弹琴( )
3.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8:生字)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忍 模 中
弹 疯 汪 搞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吗 怒 批 访 疯 汪 搞”,注意形旁
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如“吗”口 字旁是形旁,表示该字表示
语气词,“马”表音,与“吗”音相近。
熟字比较:付一讨 庄一压 着一差
组词扩展:厌恶 讨厌 发怒 访问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 段(第1~9自然段):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到了一个没
有狗的国家,因为不会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
第二段(10~24自然段) 这只狗向小公鸡学叫,受到了狐狸
的嘲笑。
第三段(25~37自然段)这只狗向杜鹃学叫,差点被猎人的子弹
射杀。
第四段(38自然段~结尾)三种结局。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课件出示9):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
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
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 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
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
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2)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个怎样的
狗?(不会叫的狗)
(3)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人
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
(3)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对狗批评的语气,读出狗的委屈、
可怜、无奈。
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小狗会在大家的劝说下、帮助下学习叫。
小狗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2.学习课文10~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 教师评议并小结。(小公鸡教这
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狐狸的嘲笑。)
(3)指名 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小公鸡对狗的关心、热心
和诚心诚意地教,读出这条狗开始的认真勤奋,读出狐 狸对狗看
不起、嘲笑,读出这条狗受到狐狸嘲笑后的委屈。)
(课件出示10)(板书: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4)狐狸为什么嘲笑小狗?小狗知道原因吗?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
手,把握文意,注重学
生的情感体验。学 生通
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
文本的对话。】









【设计意图: 预测环节
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和
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
为续编故事,创编故事
打下牢固的基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预测:狐狸因为小狗学的是小公鸡叫,很搞怪,所以笑。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公鸡叫而被嘲笑,以为
自己学的不像呢!
预设: 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老
师,学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被嘲笑。
(4)分角色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
3.学习课文25~37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 教师评议并小结。(杜鹃教这条
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猎人的射杀。)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杜鹃对狗的同情、关心。)
(板书:杜鹃——同情、关心)
(课件出示11)杜鹃——同情、关心。
(4)猎人为什么朝狗开枪?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猎人听到小狗的“咕咕”叫声,以为是杜鹃,所以开
枪。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杜鹃叫而被射杀。
(5)分角色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
五、探究结局,深化认识。
1.谈话过渡:这样一只可怜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生追求
狗,我们都期盼着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 。课文为小狗设计了
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给这条狗规划一个
完整的结局 。
2.小组同学从课文的三个结局中任选一个互相交流,给这条
狗规划完整的结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
的肯定。
六、展示结局,阅读欣赏。
(课件出示12)第一种结局。
……
“不坏。可我不敢担保是不是一首正确的诗。你是一头奶牛
啊……”
“我当然是奶牛。”
“可我不是,我是狗。”
“当然,你是狗,这又怎么啦?没有什么东西阻止你学我的
语言呀。”
“好主意!好主意!”小狗突然喊起来。
“什么主意?”
“这会儿我脑子里正 在酝酿一个主意。我将学习各种动物的
语言,我让一个马戏班子雇佣我,我会成功的,变成大富狗,娶< br>一个国王的女儿。国王也好,狗也好,成为一家子,彼此沟通感
情。”
“好样的,想得真美。那好吧,我这就叫,你好好听着:哞……
哞……哞……”
“哞……”小狗也叫起来。
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狗,却是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各种语
言。
(课件出示13)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你往哪里跑?”
“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那么到我家去,我正缺一只狗给我守鸡笼子哩。”
“好,我去。可我告诉你,我不会江汪叫。”
“这样更好,汪汪叫的狗会吓跑小偷的。而你呢, 他们不知
道你在那儿,他们走近笼子,你冷不防扑上去咬伤他们,这样,
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 罚。”
“那我去。”狗说。
这样,不会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职业,被一条铁链子拴着,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天喝一盘子稀粥。
(课件出示14、15)第三种结局。
……
“长颈鹿吗?不是。也许是鳄鱼,鳄鱼可是极凶恶的动物。
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近它。”
小狗在树林里匍匐前迸,一步一步朝传出汪汪叫声的那个方
向爬了过去,不知怎么的,这个声音使它那颗藏在毛皮下面的小
心脏突突地乱跳。
“汪汪,汪汪。”
“呀,是另一只狗。”
它正是刚才听到咕咕声开了一枪的那个猎人的猎犬。
“你好哇,狗。”
“你好哇,狗。”
“你能告诉我,你正在吟的是什么诗吗?”
“诗?我不是吟诗,我是在汪汪叫。”
“汪汪叫?你会汪汪叫吗?”
“当然会。你可别异想天开地希望我学大象的哼哼或学狮子
的吼叫。”
“那么你教我,好吗?”
“你不会汪汪叫吗?”
“不会。” 【设计意图:三种结局
“听着,好好听着。就这么叫:汪汪,汪汪……” 的展示,为学生续编结
“汪汪,汪汪。”小狗马上叫起来。它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中,局引领了方向, 教会了
心里想:“嗨,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正确的老师啦!” 如何续编故事的正确方
(板书:小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法。】
七、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课堂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世界,
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
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
家贾尼·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
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
话,从而拥有一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八、课后作业。
1.续写第四种结局。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罗大里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14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同情、关心
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关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二、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 雏形。”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
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 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
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 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 教学三种结局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三种结局续
编完整,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展开畅 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不足之处: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 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
走向成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以对 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
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
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 长做出不同的启示。可以说是
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作者介绍】
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他长期 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 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
童中广为流传。197 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著有风趣诗歌
《需要什么》《开 满鲜花的头》等。
生平:他是一个风趣的人,喜欢写童话,在《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两首诗中 体现了他的风趣。
被选入小学生生课本的有《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会叫的狗》等。
作品: 罗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其中
的《隐身小 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亚特兰大》《蓝箭》等5部作品,与其
代表作《洋 葱头历险记》齐名,曾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只要小朋友翻开书,就会被罗大
里迷住,罗 大里讲故事的本领太大了!《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是
特别热闹好 玩的儿童小说,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到处冒险,变隐身人、玩恶作剧,在浓浓的欢乐和淡淡的忧
伤中长大成 人。《亚特兰大》描写了一个神秘的希腊小公主,她刚一出生就落入熊群,跟着丛林女神长大,
美貌和勇 敢让她不断陷入战争与阴谋,她能否战胜命运?《蓝箭》里,以“蓝箭”为首的玩具们集体叛逃
去寻找一 个贫苦少年,在漫长、刺激的旅行中,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就是去温暖别人的心。罗大里真
是天生的 儿童文学作家,他那么会讲故事,而且故事里的噱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
能从他的 作品中,感受到未泯的童心,沉迷在“快活的、天真的”童年情趣中。
【其他资料】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相同点:
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 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
有教育意义。
不同点:
(1)寓言 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
可达数万字, 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千言。
(2)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
(3) 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和表现的生活,也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
所运用的 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
式。

【创新教案】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 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
内容及 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
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 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
会搭 船。
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 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
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 br>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 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
力、合作 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 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
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 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
船 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 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
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 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
亮”这 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照着书上的内
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 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
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
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 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
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 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
想法读一读 。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6)谈话过渡:你们 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
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 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
........
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 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 br>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 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
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 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 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
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 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 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 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
物的本 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2)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
中的蒲公英。
3.谈话 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
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 植物的小
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板书:16 金色的草
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 字,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3)文中的生字词。
蒲公英盛开 玩耍喊 打哈欠钓鱼 而是 观察
..........
有趣喜爱 睡觉 合拢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
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
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
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
惯性评价。
5.朗读自 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4)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
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br>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 ,看有关蒲公
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趣 喜 睡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
己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成+皿 耍:而+女 喊:咸+口 英:央+艹
钓:勺+钅 趣:取+走 睡:垂+目 蒲:浦+艹
组词扩展:观察 视察 哈欠 欠条 喜欢 喜爱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
结构,哪些是半包围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
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进
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
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
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来引
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
本的欲望。】




【设计意图:理解词义
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前
提,多种形式的理解符
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
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
增强对文章内容 的整体
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
审美能力。】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
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
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
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的学习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蒲 英 察 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盛、耍”上下等宽。
“喊 钓 睡”左窄右宽。“趣”半包围结构,“走”的最后一
捺写长些。
(4)教师重点指导“耍、察、睡”的写法。
“耍”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上面是个“而”,下面的“女”
的一横要足够长。
“察”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左边是“夕”多一点,右边不
是“又”。
“睡”右边部 分的写法要注意,四横不一样长,第一横最短,
第二横最长,最后一横第二短。两小竖插在第二个横上。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课件出示7)
蒲公英盛开 玩耍 打哈欠钓鱼 观察
........
有趣喜爱 睡觉 合拢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
2.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
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 长满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
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 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
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 啊。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2)理解“一本正经”。
①指名学生学着“我”的样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来喊一喊。
②“一本正经”的意思是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说,没事却装
着有事的样子。
(1)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兄弟俩在金色
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 在我们眼前。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
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啊!
(板书:寻开心 )
(4)(课件出示8)课文的插图.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演一
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板书:新发现)
(2)(课件出示9)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3)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碧绿 金黄 碧绿)
(4)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设计意图:字词的复
习,起到过渡的作用,
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
好准备。】









【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
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
发学生的思维,培养 学
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
力、探究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板书设
计】

金色的
草地

寻开心
——新
发现—
—感兴


碧绿—
—金黄
——碧
绿

合拢—
—张开
——合


启示:
要善于
观察,
思考探
究。


课后反
思】

功之处:
1.
在教学
中,用
一“读”
字为教
学手段。
通过本
人的教
学设想,学生学
习效果
还是不
错的,
无论是
对文章
的理解
还是同步习作练习,都落到了实处。
2.教学中,用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本篇课文文字和内 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
文的内容。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 英的绒毛,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
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 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
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 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
表演,学生要能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 生活带来的快乐。表演时要求学生之间要有一定

让学生伸开五个手指变为手掌表示花开,收拢五个手指变为拳
头表示花谢。
(板书:合拢 张开 合拢)
(5)齐读本段。
(6)引读。(课件出示10)

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有


的,而是的。中午回家的时 候,我看见草地是的。傍晚的时候,草
地又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可以、。花朵张开时,花瓣是的,
草地也是的;花朵 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的了。
(7)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新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他 是一个什
么样的孩子?(善于观察、细心)(板书:要善于观察,思考探究)
(8)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9)汇报表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
了一起。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窗 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

) 的了。
(2)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
来了不少快乐 。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
话)
(3)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

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4)师:从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5)有感情 朗读、理解最后一段。重点理解“它和我们一起
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对蒲公 英的深深
喜爱之情。
三、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1.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 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
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
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
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吗?
2.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
知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 的事物,并把它写下
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
面,增加 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3.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4.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
围的人。













【设计意图:填空的形
式展现课文重点段落
的关键词语,为了更好
地、更直观地理解文
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的距离,以免唾沫溅到对方的脸上。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同时又是对全文的总结。可利用这一段让学生思考:联系全
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说蒲
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
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乡下两个 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人在住处窗前
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 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注意将蒲公英的绒毛吹
到对方的脸上,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 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
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 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
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还给他们带来 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作者介绍】
普里什文(1873-1954),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 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
俄罗斯语言百草,是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 物。世纪之初,他是作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
具有倾听鸟兽之语、与树木对话、闻草虫之音的异能者 ,被俄罗斯文坛称为大自然的诗人与文人。在长达
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中,虽历经俄罗斯文学发展历程中 批判现实主义的衰落、现代主义的崛起和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的繁盛,却始终保持了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他 的创作不仅拓宽了俄罗斯现代散文的主题范围,而
且为其奠定了一种原初意义上的风貌,其作品中充满纯 净的阳光、水流和蓬勃生长的树木,也是世界文学
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自然诗人与文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普里什文语录
我打心眼里认为,农村是一个多种行业并 存的地方,几十年来,我作为一名作家,一直在农村生活,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的文学才能,或 者说天赋,在这个以家庭为主的农村中,与农民们的行业相
比较而言,正如我跟自己的副业——猎人、父 亲和朋友相比,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在农村,有当地老乡
见证,作为一名作家的我,简直就是一个具有 所有缺点的自己人;在我们家,他们对我的天赋不存在任何
的惊异,因为我的全家人都把这一切看作一个 行业,跟所有人从事的行业一样,只要他对男子汉这个称谓
当之无愧的话。
——《大自然的日历》
【其他资料】
蒲公英又叫“婆婆丁”,地丁,苦碟子,蒲公 英还有其他很多别名,在农村地区蒲公英还可以作为野
菜食用,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蒲公英属菊科多年 生草本物植。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
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 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
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 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 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 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
提出的意见和建 议。
【教学重点】
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1)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 图:谈话导
2.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入,出示课题,交代
了新的发现。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了本次习作学习的内
事物或一处场景写 下来。 容。激发学生学习的
(课件出示2)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热情。】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课件出示3)(课本72页)出示题目,审题:默读文题,
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次习作写什么?(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
的?(最近观察时印象 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
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4)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
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 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
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5)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 br>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
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 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厘清顺序(板书:厘清顺序)
(课件出示6)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 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
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7)
(2)时间 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
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 来;中午十二
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
烟草花在暮色中 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
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五、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8)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
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 ,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
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
多商 品也开始打折了。商场一楼商品很多:有各种各样鞋子,有时
髦的衣服,有潮流的裤子,还有色彩鲜艳小 饰品和包包。商场里人
来人往,人群川流不息,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
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
(课件出示9)
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
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
第四:描述场景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第五:在描述中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六、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
七、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写 作,老师、学生评议。(这
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片
段的分析,明确写作
的方法,化抽象为形
象、可感、具体。】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板书设计】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描写事物: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抓住特征 厘清顺序
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老师 们都在探索,我也一直在尝试。本节课,我
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观察、描写、布局谋篇等几个方面进行 了讲解,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收到
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 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故事,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发现。教师
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 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
当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 受他们新的发现,继而把它写出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递美,做学生们
的榜样。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 悟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作产
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用 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这是一条捷径。
不足之处:内容的讲解过于繁多,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 说,过于繁杂。最好选择其中的一类(如描写
事物)来学习、分析、写作。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 ,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
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 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
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 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
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 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
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
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 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设计意图:运用多媒
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 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
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 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
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 能会产生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
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面形象, 有效地激起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 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
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
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5.(课件出示4、5)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
课题并板书。(板书: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1)指名读这段话。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 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
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4)引导学生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
“岛屿”(单指某一个岛)。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课件出示6)
(1)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查字典、联系上
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 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
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7)
富饶 优美 瑰丽 岩石海参 大龙虾
.......
划过来 挺威武 鸟粪 祖辈 建设
......
有深有浅 交错 鼓起 数不清 厚厚的 宝贵
... .....
(1)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
解有关词语。
注意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设、数、饶”,前鼻音“岩、
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它还有
两个读音是cān和cēn。
(2)识记生字
你有什么办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优 瑰 虾 挺 饶
形近字辨析:叁一参 没一设 措一错 金一宝 福一富
组词扩展:数学 宝贵 鸟粪 祖辈 威武 划过来
(3)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 左右两
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
文中的例字。
“优”“错”“挺”“浅”要写得左窄右宽,
“虾”“鼓”“数”要写得左右均衡。
课文中还有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提醒学生写“岩”的时候,
“山”“要变扁,“山”写在横中线的上 方;“石”要变短,写在横
中线的下方。“贵”字的上半部分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4)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 文
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
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 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
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 “海参”
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 br>生自学课文的生字新
词,培养了学生合作交
流和探究的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5)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①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课件出
示8)不同颜色的 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
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 真是五光
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②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
两句话内容。)
各种各样
①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
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②问:怎么读?
③学生读词后,(课件出示9)各种各样的珊瑚的画面和字幕
“海底的岩 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
分枝的鹿角”。再读。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ēn”,不要读
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á”,不要读
成“huà”。
“瑰丽”的“瑰”应读作“guī”,不要读成“guì”。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
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交流探究: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那里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短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5.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海水、海底、海岛。)
6.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
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 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
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岛上是海鸟的天下。树
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 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
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
得更加 美丽,更加富饶。
7.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
四、拓展延伸,介绍西沙群岛。
1.介绍西沙群岛。(课件出示10)
西沙 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有
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 永兴岛、赵述岛、珊瑚
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
岛礁。 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
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
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课件出示11)西沙群岛图片,让学生观看。
五、学习新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12)富 优 浅 错 岩 虾 挺 鼓
数 厚 宝 贵
1.指名认读。







































【从整体入手,把握文
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
验。学生通过整体 感悟
文章内容,边读边想,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
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展示:
“优 错 虾 挺 浅”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鼓 数”左右结构,
左右等宽。
“岩、宝”上窄下宽。
师重点指导“挺”。
“挺”左右结构,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廷”,先写“壬” ,
再写“廴”。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
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4)“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
指什么?
(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
丽。) 【设计意图:老师引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导学生提出问题,和
3.学生 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引导,谈话导入课堂学习。“那好,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
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 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 题。继续培养学生自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主、合作的学习能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力。】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
颜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
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课
件出示15)
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
光十色?(板书:海水 五光十色)
5.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
思。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
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6.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
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
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巧妙地设计问题,抓< br>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
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7.(课件出示16)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
式说话。
(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
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8.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
(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用提问法 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
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
话是 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
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
(课件出示17)一,知道有几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样写;
四,知道句间联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三自然段。
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
(1)本段有几句?(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
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
大龙虾的?
3.学生交流,教 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
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 动”“划过
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
和“威武”分别 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
4.注意加点字,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1 8)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
....
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 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
.............
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 去,样子挺威武。
..........
(板书: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
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
绕什么意思写的?
3.教师评 议,进行总结: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
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 鱼成群结队地
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2
句采用排比的 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
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 多,各种各样多得
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课件出示19)“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这句话的感受。
(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的“一半”并不 是二分之一
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
到处都可以见到鱼 。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
5.课件引读:
(课件出示20)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
了。有的全身布 满彩色的条纹;有的;有的,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 各样的鱼多得
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6.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7.练习说话。
(1)“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课文,启发学生
的思维,培养 学生从
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探究合作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自由练习,用上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3)师生评议。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
3.指名发言,课件提示。
(课件出示21)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是以_______多、
___ _____多、________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的”的。
4.教师小结:这一段共有3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的”的。
5.指导朗读,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
语体会 到“鸟多”。在朗读中把鸟的“多”读出来。(板书:鸟的天
下)
6.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
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7.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
汇报。
(一)学习第 六自然段。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
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指名读课文。
2.(课件出示22)重点句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
辈生活的地方。”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为什么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
生活的地方。”?(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23)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
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
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 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
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 br>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
丝绸之路”。
6.(课件出示24)重点句2:“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
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 加富饶。”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说说自己读句子后的体会?(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这是第六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这句话与第一句的作用类同,不
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 方,而且与第一自然段
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遥相呼应,使文
章结构 更加严谨。
6.指导朗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交流文章的写法。
从全文看,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安排材料。可
分为三大部分: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绍西沙群岛是个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然后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包括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面的色彩 、
海底的物产、岛上的鸟。这样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的特点。结尾一 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
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更
加美丽,更加富饶。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
美丽、富饶的地方。与开头 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
2.让学生练习写一段话。
(课件出示25) 要求:西沙群岛的海里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观察
下面的图画,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
3.引导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认清段式(即:先总述,后分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
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 设计,教案内容详
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望广 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2018年 月 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教科书名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
称及册数 册
总授课

节数
计划实授出 入
节数 节数 原 因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3
2
2
2
2
2
4
时间 单元 教 学 内 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第一单元

3、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一
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二单元

6、秋天的雨
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编写故事
语文园地四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8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教科书名称
三年级
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
上册


计划授
节数 节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3
出 入
原 因
科目 语文
时间

十一
十二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单元 教 学 内 容
15、搭船的鸟
第五单元
16、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17、古诗三首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六
20、大自然的声音
21、父亲、树林和鸟
22、带刺的朋友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语文园地七
24、司马光
25、掌声
第八单元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
语文园地八
期末考试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十六
十七



二十
期末考试
1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创新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 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
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 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
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 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 汉——汗 摔——率 跤——交 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创新教案】
2.《花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放假 互相 能够 猜出 扬起 双臂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润湿:潮湿润泽。
(2)荒野: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的地方。
(3)狂欢:纵情的欢乐。
(4)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
导。
3.说说每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诵、例”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伟人,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
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课件出示3)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
活的课文。
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齐读课题。
二、出示提示,自学感知
1.(课件出示4)出示自读提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默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
想法。
2.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二、独立学习,提出质疑。
1.这篇课文同 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
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和解决主要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先生”是谁?
(3)“戒尺”是什么?
(4)什么是“私塾”?
(5)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
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三、研读课文,交流展示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5:生字)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诵”,翘舌音“楚”,前鼻音“段”,
边音“例、厉”。
另外注意多音字“背”,在文中读“bèi”,组词为“背诵”,
还有一个读音是“bēi”,组词为 “背包”。多音字“圈”,在文中
读“quān”,组词为“圆圈”,还有一个读音是“juàn”,组 词为
“羊圈”。
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6、7)
私塾:在孙中山小的时候 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
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 br>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
先生: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 么,学生就学
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3.学生交流如下:
(通 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
“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 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
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
望。) (板书:背诵 很快)
4.(课件出示8)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吓呆了、
霎 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1)(课件出示9)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
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2)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
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 么变化?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变化?
(3)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
词语复述图意。
5.学 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
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 分清楚:过去私塾
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教育的不同。)
6.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 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
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
贵精神。)
四、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设计意 图:略读课
文,应该更多放手给学
生自学,出示自读提
示,学生带着问题读
书 ,才能更好地完成学
习任务。】












【设计意图:自学,提
出自 己的困难,找出认
为有新鲜感的语句,共
同商议解决。锻炼了学
生自学和质疑问难的< br>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3.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
气。
(1)(如“…… ,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
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2)“…… ,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
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
语气。
(4)又如“ 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
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五、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1)孙中山小时候 读书背诵,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提出问
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 悟”,
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
们学习.
(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
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这种
“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板书:不懂 提
问)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六、拓展提高,积累运用
1.迁移练习。(课件出示10)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 楚、连连点
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板书:壮胆)
2.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
悟一悟,定会有收获。(课件出示10)
①奋发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
来自勉呢?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
是部 编版教材的教学
重点,三年级应该训练
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 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
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
的甜头。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 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实际情
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 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
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2.在 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那 样太肤浅,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
又补充了 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不足之处: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 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
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 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不懂就要问》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 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
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
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它是一篇写人的 文章。写人不离开记
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 突出的特点。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 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
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
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
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
年帝制”。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想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刚刚度过了小学阶段的第一 个暑假,漫长而难忘。你在暑假中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
么事?(指名来说一说)哪些是你最感兴趣的 ?有些什么感受?把你去过的地方、做的事情、到现在还记
得清清楚楚地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今天 我们就来谈一谈:“我的暑假生活”。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仔细看 看插图,每幅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是怎么
做的?你还做过其他的事吗?
2.指名说一说(由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
三、学生分小组交流发言。
1.从四幅图中选一幅想一想,说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说自己暑假里做的事。
2.分小组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
3.交流完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的好的同学准备好内容,准备在班里发言。
四、全班交流。
1.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在小组里讲了自己或者暑假里做过的事,各组又选 出了讲的好的同学在班级
里发了言,希望你们专心听,听一听这些同学说的是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及 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轮流发言。
3.评一评。选出今天的明星。
五、教师总结。
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多彩。有的同学暑假里不 忘记读书学习,
有的学电脑,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也有不少同学和老 师或爸妈一起游
览观光,特别是——参加了夏令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同学们认为怎样的暑假生活最好、最有意义呢?(自由说一说)
3.只要是对自己的学 习、身体、品德有好处的活动都是可以参加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一个暑假中
都过得有意义而且愉快。

板书设计:

我的暑假生活

旅游 学电脑 快乐

学书法 帮爸妈做事 有意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独立学习文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会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
1.鼓励学生回忆交流积累的苏轼的诗,指名多人背诵。
2.课件出示苏轼的几首诗,学生阅读积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了解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齐
名。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识字解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文中的生字,试着 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理解诗
中的重点词语,标出自己学不会的地方。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2)检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评议,多媒体课件出示:
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空蒙: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④亦:也。
⑤奇:奇妙。
⑥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⑦欲:想要。
⑧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
⑨相宜:合适。
⑩总相宜:都非常合适。
三、理解大意,质疑解难。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诗的大意,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西湖晴天的水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 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
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 常奇妙。想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
丽的打扮,都非常合适。)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诗意进行质疑。
3.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疑难,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诗 人苏轼笔下的西湖有哪两种不同的美?(“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
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 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2)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 之处?(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
都具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这样来写,把西湖 的自然美人化、具体化、形象化了。正因为深得
审美经验的苏轼把西湖比成西子,所以人们又称西湖为西 子湖。)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小组与同学互读互评,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3.感情朗读,练习背诵,深入体会诗意。
五、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课件展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了解洞庭湖:洞庭 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
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 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
分割为东洞庭湖、南 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2.导入课题:祖国 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
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 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作者: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 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二、欣赏范读,感悟古诗。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2.自己练习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同位互相检查,相互评议。
4.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全班交流,读准节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
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 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诗中的画面。
(二)感情朗读,交流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是什么意思?(和谐,优美。)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 3)教师评议并小结:“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在 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4)鼓励学 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月亮把银色的光辉撒在湖
面,朦胧的月光 下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后两行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里的“山”指的是哪座山?(洞庭湖中的君山。)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 ?(这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表现了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照
应了前两句诗中的“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3)作者云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优美,表 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色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 的美,如:在月亮银色的光辉映照下,
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 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
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惊讶或赞叹之情。)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小结,升华感情。
1.交流 探究:这首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
高挂天空, 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柔美。第三、四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
字把镜头拉 开,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画面极其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
2 .教师小结:这首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
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
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
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3.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五、结合积累,拓展延伸。
1.像本课我们学 习的这首诗一样,以山水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是山水诗,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
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 这样的诗。
2.小组学生回忆交流。
3.小组代表朗诵古诗,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4.课件出示,朗读积累: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课外阅读,积累古诗。
课外搜集苏轼、刘禹锡的其他古诗,阅读积累,和同学一起分享。

【创新教案】
《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 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郎朗上口。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 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
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 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
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 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
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
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 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
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 ,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
古名句。 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释题:在山上行走。
5.简介作者:杜 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
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 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
天的山)。
(4)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浓厚,浓郁。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 ,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
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 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
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 “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 写一条石头小路蜿
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斜”字照应句首的“远”
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小组交流,学第二句。
1. 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
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
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 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
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 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
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四)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
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 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
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 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
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 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
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 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 “红
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 花所
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 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
帮助 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五、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 .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
此 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 br>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 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
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 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
现事物的本质 ,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2) 【设计意图:从形象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 直观的图画入手,符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3) 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法国梧 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通过图片介绍,通过
至灰白色,呈薄片状 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花课题质疑,提高同学
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 6球成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们的阅读期待,预热
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课堂。】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
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树。
3.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
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
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生字)
pū ní jīnɡ jǐn yuàn yìn pái liè ɡuī zé luàn zōng
chí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指名领读,正音。
“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音。
“紧、院、乱”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词语)
wā yìn línɡ zēnɡ zōnɡ xuē
水洼 印着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5.(课件出示6)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
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 小巴掌,熨帖
..
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预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 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
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
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课件出示7)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
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 熟读课文。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
“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 ,“甫”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 泥塘 水晶 院墙 规则 排
列 凌乱 棕红色 迟到”
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设计意图:从整体
入手,把握文章脉
络,避免了机械的分
析,学生通过整体 感
悟文章内容,边读边
想,实现学生与文本
的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在
教学生字时,相信学
生能够独立识字,鼓
励学 生用自己最喜
欢的、最习惯的方法
认识汉字,并提供平


部编版三年级上 册语文全册教案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br>格中的位置。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
并交流: 率。】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印 列 规 则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不
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耳。
“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指导。
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
好的地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
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10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设计意图: 图文结合,
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导入课文,诠释课题,
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感受水泥道的美,激发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学生学习的热情】
3.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
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课件出示11)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
秋风 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
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
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
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
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
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
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
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
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
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1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
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
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设计意图:结合图文,
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 很远的地方,一直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
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泥道的美,培养学 生感
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板书: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
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 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
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读文,阅读链接。
1.(课件出示13)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
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 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设计意图:拓展资料
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 、染坊……我到银的阅读,了解作者生活
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 的时代背景,更全面的
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理解文本,了解作 者表
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达的思想。】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要经过一条
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
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 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
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
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
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 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
笼……)“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厌)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彩色的地毯 金色是小巴掌
水泥道真美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 过程。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
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并且在具 体情境中,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
一同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道上的那份快乐和欢愉,以及对铺满金
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爱之情。
学会认真细 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
观察而使自己有 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水泥道的变化,描写了雨后水泥道的变化,特别是对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道的描写更 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
识事物的前提, 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不足之处: < br>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用微笑来面对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的机会,把学习
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备课素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铺满金 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
道的变化, 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
道的喜爱之 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
愿望,在大 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
心观察身边 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作者介绍】
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 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从少年时代开始,喜欢阅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所写< br>诗篇及歌词《喂得猪儿肥油油》《火车向着韶山跑》《我和星星打电话》等曾在少年儿童中厂为流传。 < br>80年代开始创作童话作品,所写“小巴掌童话”将诗、散文、童话揉为一体,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
曾出版诗集、童话集、散文集《校园里的蔷薇花》 《小巴掌童话百篇》《新编小巴掌童话百篇》《张
秋生童话精选》《森林里的红鬼和蓝鬼》《傻瓜魔法师 》《骑在扫帚上听歌的巫婆》《阁楼上的童话》等
70多种。
作品曾获新时期儿童文学奖、全 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作奖、宋庆龄儿
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 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 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
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 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
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 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
垂。花期4-5月; 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 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
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 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
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其他资料】
《小巴掌童话》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童话集《小巴掌童话百篇》获全国新时期儿童读物二等奖。作品还曾获冰心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
《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注音版)(套装全6册)》包括了:《打喷嚏 的兔子(注音版)》《有魔力的怪草
莓(注音版)》《爱打扮的豹先生(注音版)》《哭鼻子的灰小狼( 注音版)》《顶呱呱的呱呱先生》《蓝天里
的蜗牛(注音版)》。《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注音版)( 套装全6册)》精选了张秋生小巴掌童话各25篇,
故事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配以精美的黑白手绘插画 ,充满童真、童趣。每册书分5辑,每辑前面由张秋
生先生亲自讲述故事前面的故事,让阅读更加充满趣 味。


【创新教案】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
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
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 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
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 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
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 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 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
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 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 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解题,初读课文,感受秋雨。
1.(板书“雨”)雨。交流: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每 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
带来暂时的凉意。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那秋 天的雨又是怎么样的?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
作者偏偏写秋天的雨,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要 与我们分享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
(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
(2)过渡: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知道了秋雨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4.互相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小朋友眼睛真 亮,早发现了二、三、四段的开头句,概括地写了秋雨的特点。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二、研读课文,感受景美,感悟情美。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1.同学们,大声地读读吧。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读。把秋天的雨当成了 一把钥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朋友们,你家里的钥匙干什么用的?
这里的钥匙打开的是什么? 开的是秋天的门,是大自然的门。这秋雨可真神奇啊。你再轻轻地读读,你想
说点什么呢?
3.秋天的雨很清凉,凉凉的,感觉很舒服。——绵绵细雨,真的很舒服,你来读读。感觉到清凉了吗?
4.你还想说点什么吗?交流对秋雨的感受。
5.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怎么舍得放过?一起背背,记在心中了。
(二)品读第二小节,感受秋天之美,语言之美。
1.导读:(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美美 地读,品味到了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这叫品读。(板书)一个“品”
字三个口,就是要我们一遍一遍反 复地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颜色?
找找这些颜色的词,可以圈出来。
2.默读课文,感受色彩美。
(1)找找表示颜色的词。
(2)你看,这么多的颜 色同时出现在一个季节,你感受到了什么?——秋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好一个
五彩缤纷。还可以用上 哪些词来替换五彩缤纷?
(课件出示)五彩缤纷
这五彩缤纷的颜色可真美啊,难怪画家们都喜欢用彩笔来表现秋天。
3.说话训练,感受意境美。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雨把那么多五彩缤纷的颜色都分别给了谁?
(2)引导交流,(课件出示)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指导朗读,教师小结: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景物都在秋雨轻轻地呼唤下,聚集在了一起,多么快乐,多
么美啊!
4.比较句子,感受语言美。
(1)老师也好喜欢这缤纷的秋天,也想来写一写,你们来评一评。朗读比较的句子。
(课件 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变黄了,枫树变红了,田野变金黄了,果树变
橙红了 ,菊花变成紫红、淡黄、雪白的了。”
你们说谁写得好?为什么呀?我也把什么景物什么颜色都写了呀,一看就明白。为什么你不喜欢?
(2 )你们都觉得是课文中的句子美,那课文中是怎样把这些秋天的景物写美的?请你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句,
读读,想想。
(3)交流学习,初步感受写法。
①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 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把银杏树
的叶子比作小扇子,多形象啊,作者真 会观察。)
②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把 红红的枫叶比作一
枚枚邮票,形象生动。)
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
④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 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你挤我碰:这里用上这个词,你发现
了什么呀?说明果子实在 太多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⑤菊花仙子得到 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频频点
头。你做做看? 哦,这样。对的,那菊花怎么会点头呢?好像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在点头一样。)
5.迁移仿写,创造美。
(1)导写:作者一定很喜欢秋天,他通过观察,用了那么多不同的 表达方式写了秋天的雨带给景物们的快
乐。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在分享着秋雨的快乐。用我 们的笔也去写写这神奇的秋雨吧!
(2)(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
①它把__________给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是给_______________的,_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挑选其中一句,写一写。
(4)交流、诵读自己的作品。大声地念出自己的作品。
(课件出示)写话举例:
它把橙色给了橘子,黄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摇啊摇啊,迎来了秋天的凉爽。
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人们欢乐的笑脸。
它把墨绿色给了松树,绿绿的松叶像一枚枚小针,缝啊缝啊,缝出了秋天美丽的衣衫。
紫红色是给喇叭花的,紫红紫红的喇叭花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了秋天的歌声。
紫色是给葡萄的,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
(5)你们每人的一两句连起来,就可能是一篇美妙的文章,写作就是要这样积累的。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其实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缤纷的色彩,还给我们带来了 好闻的味道、好听的歌声……
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
2.自由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
了。大家快来看哪:
(课件出示)(画面一:出现一棵棵银杏树),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二:出现红红的枫叶),你又想起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
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三:出现菊花)说说自己积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四:出现田野,橘子、柿子)说说自己积累的句子。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1.发挥想象,扩写“勾住”。
(1)秋天的雨,有一盒 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呢!学生接读——(课件出
示)(梨香香的,菠萝甜 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
常被那香味勾住。)
2.小朋友们被香味勾住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展开美好的想象,假如你们也在那里,你们怎么做的< br>呢?拿起笔,接在书的第三段后面写一两句话。
(如学生可写:哦,站在果树下不肯离开;我恨 不得爬上树去把果子都摘下来;我的鼻尖都伸到了果
子上了……)
2.入情入境,美读段落
(1)秋天的雨多香啊!我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背诵积累,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
(1)第四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
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 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
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 准备过冬了。
(2)我们自己分小组学习,领略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来了,小动 物做好了怎样
的准备,好吗?
(课件出示)
自学要求:
①说一说,冬天来了,小动物做好了怎样的准备?
②带着自己的体验朗读。
(3)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检查反馈。
(1)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 (喜爱、向往)有滋有味
地读。(分小组竞赛朗读)
(2)能不能把这部分内容背出来呢?我检查一下(用画面的形式展现)。
(课件出示)
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 br>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 br>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四、总结课文,理请脉络。
1.小朋友们,课文,我们整体学了一遍,你们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吗?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快乐的歌。
3.根据板书 和学生一起总结: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
结;中间三个自 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向我们展示了美好与幸福。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
中,再轻轻地美 美地走进秋天的雨中吧!
五、观察秋景,迁移运用。
(课件出示)播放秋雨后情景
师:我们来这样说说话:
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
(课件出示)如:秋天的雨把紫 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摇啊摇,摇出了秋天的喜悦。……
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艳艳的苹果像红艳艳的脸颊,笑啊笑啊……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鸭梨,黄色的鸭梨……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
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设计意图:通过猜声
2.展开想象。 音的游戏,引起学生学
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
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了学生的注意力。】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一首
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
遍。(课件出示2)
抖(dǒu) 蟋(xī) 蟀(shuài) 振(zhèn) 韵(yùn) 掠(lü
è) 吟(yín) 辽(liáo) 阔(kuò)
(1)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蟀 振”,前鼻音“韵 吟”,边音
“辽 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抖 蟋 蟀 振 韵 吟 辽 阔”
形近字比较:惊—掠
3.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
(课件出示3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中讲了哪些事手,把握文意,注重学
物的声音? 生的情感体验。学生 通
(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一、二、 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
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 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文本的对话。】
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4.指名让学生朗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三 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一至第四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
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
(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
2. 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文,补充空白,启发学
3.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拓
4.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展想象思维的能力。】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 “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课件出示4:相
关图片)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
妈说:“_________”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
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 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
哪儿去了呀?(课件出示5:相关图片)
蟋蟀在唱着“_________”。朗读指导。
(3)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_________”。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6:相关图片)舍不
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_________”的声音,
(课件出示7:相关图片)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
田野里、果园里……
(5)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3节。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四至第六节。(课件出示8)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
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它们的 声音吧。
仿照课文第一、二节或第三节的样子,也来作一节诗,好吗?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
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板书设计】
黄叶 道别
可感的 蟋蟀 告别 声音美妙
大雁 叮咛
7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 歌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叶子
无声的 小花 秋天美好
汗水
谷粒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 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
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 br>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 br>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 像
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 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
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
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蟋蟀:在北美洲,已记载的蟋蟀有成百上千种。昆虫学家对有 多少种蟋蟀还有争议。一般而言,蟋
蟀大约一英寸长,有强壮的后腿和长的触角。他们有翅膀,但是很少 飞行。他们是优秀的跳远能手,使用
腿是逃离捕食者的本能反应。夏秋之末,一个雌蟋蟀能在土壤中下3 00个左右的卵。有些卵越冬后能成功
地变成蛹或者成虫。有些卵则要到春天才孵化。一岁的蟋蟀是珍品 。蟋蟀什么东西都吃。他们吃植物、死
的昆虫、种籽、皮革、纸张和旧布(特别是被食物或者汗水浸渍的 衣服)。他们特别喜爱羊毛和丝绸。在古
代中国和日本,蟋蟀因为其美妙的旋律而被视为宠物。蟋蟀被誉 为会唱歌的昆虫。人们把蟋蟀放在卧室中,
这样在晚上就能听到小夜曲。有钱人把它放在金笼子里,不富 裕的人就用树木和竹子做的笼子代替。
2.树木为什么会在秋天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渐 渐凉了,花谢了,草枯了,树叶也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为什么树木会在秋天落
叶呢?
原来,秋天到了,气温明显下降,雨水也很少,树木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是
大大降低了。树木只有落下许多树叶,才能保留水分、养料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树木在秋天落叶的另一 个原因是叶子里的一些细胞形状变圆,互相分开了,使叶子和树枝相连的力量慢慢地
减弱了。最后,秋风 一吹,树叶就落了下来。
3.为什么秋天的天空一片晴朗?
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 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
天的天空很晴朗。
【其他资料】
1.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 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
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 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
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 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
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 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
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 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时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那样制造
大量的叶绿素,并 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
颜色就会在 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2.为什么果熟落地?
原来果实的 果柄与果树的枝条之间由一些纤维连着,当果实成熟后,这些纤维就衰老了,获取的营养不
够用,就在果 柄根部形成一个离层,再也不能把果实与果树枝联系在一起,果实就从树上掉下来。

【创新教案】
8.《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课要求“倡
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 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讨论,勇于探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
展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本着这一思想和理念,我在设计课 堂教学时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精心创设语言
情景,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朗读课文,从而感 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设计课堂教学时,我注重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和学生交流,评价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直接导入,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出示相应的课件)
2.欣赏学生的课文朗读,做到字通句顺。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天才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动。(学生接龙读)
3.学习生字“伐”。
师:读得非常棒,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文中有一个生字读得非常准,现在 我把它从文中请出来。(出示课
件)学生读字、音、词,分析理解记忆“戈”字。(简笔画表现“戈”由 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4.口头填空的形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5.对话朗读,体验情感。
6.交流收获。
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 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
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 产生的疑问。
7.指名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 鸟儿从南方
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
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 一(把)斧子 一(双)眼睛 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 一(盒)火柴 一(只)鸟儿 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 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
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
(一)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
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 、相
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 话的呢?
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2)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二)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 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
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 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
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理,引导他们
读 出这种语气)
(三)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 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
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 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
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引导从大门的 语言中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
见多了已不以为然 ,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四)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鸟儿 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
“做 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
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教师评议、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 的火柴
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 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5.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 鸟儿在说?
6.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 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
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谈话过渡: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你知
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四、课堂小结。
1.课堂小 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
受了世间最美 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
篇,但愿童话 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2.推荐阅读:有兴趣的话 ,可以去找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话来读,希望你们能从中读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也希望这些童话中所蕴藏的 美好情感能伴你们度过幸福的童年。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情意真挚
鸟儿 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9 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
(1)谁一定会很好? 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
(2)为什么会很好? 文章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课件
出示2)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
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3:生字)
suō nǔ jīnɡ tuī zhī chāi jiù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1)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
鼻音“茎”。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 堆一推 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4.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4)
①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设计意图:抓住“那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一定会很好”, 从而找
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出重点句子,培养学生
件出 示5) 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力,分析课文 的能力。】
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 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课件出示6)
②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做一棵会跑的树)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
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7、8)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
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真舒服。

(板书:手推车)
板书
③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设计】
(板书:要是能停下来,坐着休息)
9 那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
一定
改变。
会很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

么新的想法?
能做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一棵
(课件出示9)
会跑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
的树
子。
——
(课件出示10)
手推
④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
能停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下来,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
坐着
的想法?
休息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
(课件出示11)
椅子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
要是
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我能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树。
躺下
(板书:木地板)
来—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木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
地板
的历程?

预设:一棵大树——一辆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三、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课后
1.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不同?
反思】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1)相同点:都是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后的变迁。
成功
(2)不同点:前一篇是歌颂友情、守信,后一篇是写大树的奉献
之处:
精神。 【设计意图:比较阅

2.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 变成一颗大树,读,归纳异同,学会总
础教
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 朋友也能像大结和鉴别文章中心内
育课
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 。最后,容。】
程改
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革的
(课件出示12)
重点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 们的都是些美
之一
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
是 如
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
何促
你成为一个心 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
进学

生学

习方
式的变革。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 、合
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
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去有所发现,从而抒发对大树的喜爱。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 学习方法,
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 br>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奉献的名言
1.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爱因斯坦
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4.在政治中我们需要能有所奉献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获的人。——(美国)巴鲁克
5.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
6.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蒙森
7.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其他资料】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 有10岁,个儿还没有撅头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
各样的花草。假期 很快过去了,他告别了爸爸,跟着妈妈回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 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
一只只小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 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
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
该会多么愉快呀!”

【创新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阅读中独立认识生字,能运 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贮藏、消化、细嚼慢咽”等词语及重点语句。能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提 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了解牛胃的
特殊构造及功能。在阅读中感受青 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
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打一动物)
(1)学生互相交流,揭示谜底。
(2)指名发言,并说说理由,教师出示谜底:蟋蟀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是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
有一天,其中那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识记生字,一边读一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结果怎么样?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检查认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深入学习,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1~7段。
1.通过朗读,我相信大家 已经知道了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课文的哪一小段告诉了我们?(第7段。)
2.学生轻声读读课文第7段,根据提示简练地说说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
课件出示:红头和草一起被。
3.指名学生交流。
4.课件引读:
红 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高兴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
草堆里 ),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
也没有 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
(吞到 嘴里了)。
(引导学生从“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没有来得及”等词中体会红头的猝不及防。)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二)学习课文8~18段。
1.感受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危险遭遇。
谈话过渡: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进 入了牛的嘴巴里,他会经过哪些地方,又会遇
到哪些危险呢?
(1)默读课文8~18段,用“”划出描写红头的句子。
(2)出示句子,引导交流: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了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 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
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 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3)指名交流:在牛肚子里,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
(4)教师评议,课件出示牛胃的图片,教师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红头所经过的地点。
(5)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仔细品读句子,全班交流。
(6)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课件出示:当我和草突然被牛吃到嘴巴里时,感到;我在牛的 嘴巴里,吓得我;我的身子随着草慢慢
蠕动,又进了牛的肚子,这里,我。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迷迷糊糊中,我眼前一亮,原来我又回
到了牛的嘴巴,我想:,可是我已经。最后随着牛大吼一声,我和 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7)辨析“旅行”和“旅游”词义。
2.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及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机智。
谈话过渡:红头在牛肚子了里真是 危险重重,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但最终却安然无恙地从牛肚里
出来了,这可多亏了他的好朋友——青 头的帮助。那么,小小的青头是如何救出红头的呢?
(1)课件出示9、11、13、15、17段,学生轻声朗读,说说从青头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
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 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
肚子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
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 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 嚼慢咽……你是
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2)指名交流
第一: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课件出示: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 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 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
........
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①引导学生从“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感受青头的着急。
②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 br>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
①随机理解“贮藏、消化”。
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并读出语气。
课件出示:“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
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①随机理解“细嚼慢咽”,并指导“嚼”的字形。
②着重指导朗读“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第二:了解青头拥有丰富的知识并懂得运用知识。
①课件出示:
青头大吃一惊, 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
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
肚子里去……” < br>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
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 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
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②学生默读,并选择一节用下面的句子说说看!
青头告诉红头。(什么)
③学生交流。
④教师评议,并小结:青头正因为拥有丰富的知识才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并适时简要介绍“反刍现象”。
3.教师引读重点语句,并小结。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
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和草一起进了牛肚子,青头 又隔着牛肚皮对红头说(“红头!不要怕,
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 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红头感到非常悲哀,青头鼓励道(“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 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
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
(三)学习课文19~20段。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地流下了眼泪,他激动地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他在
心中还会对青头说什么呢?
四、感情朗读,教师小结。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 br>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
3.布置作业: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红头 误入 求救
真诚地关爱
青头 用知识巧救


【创新教案】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读中 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
探究的 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1.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 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
多动人的故事。
2.最近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蚂蚁们一起搬运( ),蚂蚁队长不小心弄掉了一块,经过激烈的心里斗争,蚂蚁队长让
( )吃掉了这块奶酪。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他的队伍在做什么?蚂蚁队长 是怎样严格要求他的队伍的?蚂蚁们为什么都服从蚂
蚁队长的管理?(引导学生抓住蚂蚁队长的话,体会 蚂蚁队长对队伍的严格要求)。
(2)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3)在这件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
受。在教学活动中,通过 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让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喜欢)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童话的特点。
板书:有益的启示
生动、有趣
2.既然同学们都喜欢看童话故事,老师想检查一下,看看你们看的童话故事多不多。
3.猜童话:请同学们看图片,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来自哪些童话。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熟悉的童话图片,把学生不知不觉得带到童话世界中。】
同学们真棒, 看来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童话故事。今天就让山羊老师带你们走进童话世界里,亲身体
验一下童话的魅力 吧!首先,请同学们想想你是动物王国中的谁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自己是什么动物,为下面学生创编具体的故事打下基调。】
二、根据图文,编写童话
各位亲爱的小朋友们,童话世界之旅马上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出发吧!
(一)出示图片,配乐,看有趣的童话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二)出示图片:一条小河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窝鸟儿。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景物连起说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开头?
(在一条小河的岸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一窝小鸟,它们生活得非常幸福。)
2.一天, 小鸟的爸爸、妈妈出去远方找食物,小鸟在窝里闷得慌,于是它挣扎着,爬出了鸟窝,一不
小心掉下河里 ,被河水冲走了。
【设计意图:创设出一种特定的童话意境,为学生创编童话提供一个广阔的说话空间 ,以激发他们的
创编兴趣。】
3.此时,你想到一首什么歌?(学生唱歌:有只雀仔跌落水, 跌落水,跌落水;有只雀仔跌落水,被
水冲去。)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 歌,同学们唱儿歌时的开心与下文小鸟掉进水里的伤心形
成鲜明的对比,激起同学们的同情心,使他们产 生要救小鸟的强烈愿望。】
4.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可是我们那可怜的小鸟太小了,它不会游泳啊,怎 么办呢?来,你们谁是小鸟,
假如它就是你,你不会游泳,你掉下水了,你会做什么?又会说什么?(学 生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演,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到当时的危急情 境中,
让学生展开联想。】
5.情况危急啊,再不救小鸟的话,它就会被淹死了,谁来救它? (学生想象怎么去救小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来想象救小鸟的方法,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童话空间里驰骋。】 < br>6.同学们真有爱心啊,真让老师感动啊,谢谢你们,你们的故事都让老师得到一个有益的启示,那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归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童话里洋溢着善恶美丑,蕴含着一个个道理。】
7.故事还没完哟,小鸟被救起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请你们发挥想象,把童话故事编 写完整,好吗?(板书:我来编)记得要把救小鸟的过程写详细哦,
要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故事的启 示也可以直接写出来。
三、动手写作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写写你想到的故事吧!
四、教师小结
你觉得我们今天的童话之旅怎样?(有趣、奇妙)
童话世界多么的奇 妙无穷,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还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希望
大家多看童话故事,多 写童话故事。请同学们课后把你还没写完的童话故事写完。
【板书设计】
我来编童话
有益的启示
生动、有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板书,让学生领悟童 话创作的一般规律,为学生创编童话故事做
好铺垫。】

【创新教案】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 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体会老屋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 ,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读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倒”,注意“倒”与“到”
的区别。
2.观察课本插图,认识“老屋”。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 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
有哪些不理解的 ?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3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3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
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生字表中列出的本课生字的词语抄写一遍。
三、品读课文,感知故事。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看能了解到什么。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解释“窟窿”(你读懂了“窟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黑窟窿”是怎么回事?)
3. 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
窿, 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二)研读二到五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二到五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 倒下的时候,小猫请求进入老屋躲避暴风
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三)研读六到九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六到九自然段。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老母鸡请求进入老屋孵小鸡。
老 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
(四)研读十到十六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十到十六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蜘蛛请求老屋:“请再站一会儿< br>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蜘蛛,再站一会
儿。)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蜘蛛的关爱。)
(五)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感情。
1.老屋满足了蜘蛛的愿望以后应该倒下了吧?(学生自由发言。)
2.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 了什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
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了课文,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 说。所
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朗读: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进行分角色朗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3.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结束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是一座善良之屋、仁爱之屋、同情之屋、体贴之屋。让我们向 老屋那
样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创新教案】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
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观察图片:
1.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先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位先生就是 故事的
主人公胡萝卜先生。我们一起和他打声招呼吧。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一)板块一
1.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 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当长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就飞快
地——长了起来。他一步一步往前走 ,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
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大胆猜猜。小朋友的 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
吧。
(二)板块二
1.一个男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男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 “我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
的长线了。”男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
3.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下,鸟太太正为找不到绳子晾宝宝的尿布而发愁呢!这时鸟太太最希望的就是
什 么?(能有根长绳子,系在两棵树之间)。
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预设:
当鸟太 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那位鸟太太
来高兴地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
长串鸟宝 宝的尿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
四,续写故事,编写童话
1.请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续写故事一:
鼹鼠老 师带着学生过马路,他们挨着个,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难
走啊! 这 时,鼹鼠老师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聪明的鼹鼠老师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
段胡萝卜 先生的长胡子,让每个小鼹鼠都拉住这段胡子,自己牵着胡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小鼹鼠顺利地
过了马路 。
续写故事二:
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 :“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
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书捆成两包,然后,拎 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 多用处。仔细观察这副图,你能
找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吗?看谁发现得最多,还要试着像前面一样给 他们编编故事。同桌可以讨论一
下。
3.情境故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老师请 四位。老师先给四位故事大王提个要求,你可以大胆地
编,但是别人已经讲过的地方不能重复。老师和其 他同学一起当旁白,还要注意认真地听。
继续续编故事:
胡萝卜先生想为自己配一副近视眼 镜,就走进白菜小姐开的眼镜店。配完眼镜,白菜小姐说:“如果你
用长胡子做绳子,把眼镜系住,就不 怕找不到眼镜了。”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一根长胡子系住了眼
镜。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 鼻梁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
子真是太棒了。”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指读——齐读。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
么 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 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 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
觉胡萝卜先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4.给故事取题目:故事讲完了,可是我们还不知道故事的题目呢,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 目?这个
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故事的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六、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 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
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 事吧。
(2)评价交流。

14 *不会叫的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 达和想
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2)谜题:“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
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学生猜谜语,打一动物。教师
小结:其实这是狗啊。 【设计意图:猜谜的形
2.(课件出示3狗的图片)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式引入课 题,使学生兴
谁喜欢养狗?(学生自由发言) 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
3.(课件出示4封面)就是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谁在干景。】
什么?你觉得它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狗?这只狗就是故事的主人
公。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不会叫的狗》,作者是贾尼•罗大
里。
4.(课件出示5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
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和
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
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
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
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
奖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不会叫
的狗》。齐读课题。(板书:不会叫的狗)
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禁要问:还有
不会叫的狗?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
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6)
干吗 压根儿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担保
........
发疯搞不清 汪汪差不多 百发百中忍着 模仿 子弹
.........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差、中”为翘舌音;“厌、担”
是前鼻音,“访、疯、汪”是后鼻音。
另外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吗”在这里读“má”,组词为“干
吗”,还有一个读音是“ma”,组词为“好吗”;“压”在本文中读
“yà”,组词为“压根儿”,还有一个读音“yā”,组词为“压力”;
“担”本课读“dān”,组词为“担保”,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
组词为“扁担”;“中”在本文读“zhòng”,组词“百发百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还有一个读音是“zhōng”,组成为“中 间”;“弹”在本文读“d
àn”,组词“子弹”,还有一个读音是“tán”,组成为“弹琴”。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7)
辨析多音字“吗 压 担 中 弹”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
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a.行吗( ) 干吗( )
b.压力( ) 压根儿( )
c.担心( ) 重担( )
d.中国( ) 打中( )
e.子弹( ) 弹琴( )
3.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8:生字)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忍 模 中
弹 疯 汪 搞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吗 怒 批 访 疯 汪 搞”,注意形旁
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如“吗”口 字旁是形旁,表示该字表示
语气词,“马”表音,与“吗”音相近。
熟字比较:付一讨 庄一压 着一差
组词扩展:厌恶 讨厌 发怒 访问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 段(第1~9自然段):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到了一个没
有狗的国家,因为不会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
第二段(10~24自然段) 这只狗向小公鸡学叫,受到了狐狸
的嘲笑。
第三段(25~37自然段)这只狗向杜鹃学叫,差点被猎人的子弹
射杀。
第四段(38自然段~结尾)三种结局。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课件出示9):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
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
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 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
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
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2)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个怎样的
狗?(不会叫的狗)
(3)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人
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
(3)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对狗批评的语气,读出狗的委屈、
可怜、无奈。
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小狗会在大家的劝说下、帮助下学习叫。
小狗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2.学习课文10~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 教师评议并小结。(小公鸡教这
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狐狸的嘲笑。)
(3)指名 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小公鸡对狗的关心、热心
和诚心诚意地教,读出这条狗开始的认真勤奋,读出狐 狸对狗看
不起、嘲笑,读出这条狗受到狐狸嘲笑后的委屈。)
(课件出示10)(板书: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4)狐狸为什么嘲笑小狗?小狗知道原因吗?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
手,把握文意,注重学
生的情感体验。学 生通
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
文本的对话。】









【设计意图: 预测环节
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和
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
为续编故事,创编故事
打下牢固的基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预测:狐狸因为小狗学的是小公鸡叫,很搞怪,所以笑。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公鸡叫而被嘲笑,以为
自己学的不像呢!
预设: 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老
师,学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被嘲笑。
(4)分角色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
3.学习课文25~37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 教师评议并小结。(杜鹃教这条
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猎人的射杀。)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杜鹃对狗的同情、关心。)
(板书:杜鹃——同情、关心)
(课件出示11)杜鹃——同情、关心。
(4)猎人为什么朝狗开枪?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猎人听到小狗的“咕咕”叫声,以为是杜鹃,所以开
枪。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杜鹃叫而被射杀。
(5)分角色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
五、探究结局,深化认识。
1.谈话过渡:这样一只可怜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生追求
狗,我们都期盼着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 。课文为小狗设计了
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给这条狗规划一个
完整的结局 。
2.小组同学从课文的三个结局中任选一个互相交流,给这条
狗规划完整的结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
的肯定。
六、展示结局,阅读欣赏。
(课件出示12)第一种结局。
……
“不坏。可我不敢担保是不是一首正确的诗。你是一头奶牛
啊……”
“我当然是奶牛。”
“可我不是,我是狗。”
“当然,你是狗,这又怎么啦?没有什么东西阻止你学我的
语言呀。”
“好主意!好主意!”小狗突然喊起来。
“什么主意?”
“这会儿我脑子里正 在酝酿一个主意。我将学习各种动物的
语言,我让一个马戏班子雇佣我,我会成功的,变成大富狗,娶< br>一个国王的女儿。国王也好,狗也好,成为一家子,彼此沟通感
情。”
“好样的,想得真美。那好吧,我这就叫,你好好听着:哞……
哞……哞……”
“哞……”小狗也叫起来。
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狗,却是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各种语
言。
(课件出示13)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你往哪里跑?”
“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那么到我家去,我正缺一只狗给我守鸡笼子哩。”
“好,我去。可我告诉你,我不会江汪叫。”
“这样更好,汪汪叫的狗会吓跑小偷的。而你呢, 他们不知
道你在那儿,他们走近笼子,你冷不防扑上去咬伤他们,这样,
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 罚。”
“那我去。”狗说。
这样,不会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职业,被一条铁链子拴着,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天喝一盘子稀粥。
(课件出示14、15)第三种结局。
……
“长颈鹿吗?不是。也许是鳄鱼,鳄鱼可是极凶恶的动物。
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近它。”
小狗在树林里匍匐前迸,一步一步朝传出汪汪叫声的那个方
向爬了过去,不知怎么的,这个声音使它那颗藏在毛皮下面的小
心脏突突地乱跳。
“汪汪,汪汪。”
“呀,是另一只狗。”
它正是刚才听到咕咕声开了一枪的那个猎人的猎犬。
“你好哇,狗。”
“你好哇,狗。”
“你能告诉我,你正在吟的是什么诗吗?”
“诗?我不是吟诗,我是在汪汪叫。”
“汪汪叫?你会汪汪叫吗?”
“当然会。你可别异想天开地希望我学大象的哼哼或学狮子
的吼叫。”
“那么你教我,好吗?”
“你不会汪汪叫吗?”
“不会。” 【设计意图:三种结局
“听着,好好听着。就这么叫:汪汪,汪汪……” 的展示,为学生续编结
“汪汪,汪汪。”小狗马上叫起来。它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中,局引领了方向, 教会了
心里想:“嗨,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正确的老师啦!” 如何续编故事的正确方
(板书:小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法。】
七、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课堂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世界,
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
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
家贾尼·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
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
话,从而拥有一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八、课后作业。
1.续写第四种结局。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罗大里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14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同情、关心
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关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二、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 雏形。”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
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 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
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 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 教学三种结局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三种结局续
编完整,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展开畅 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不足之处: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 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
走向成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以对 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
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
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 长做出不同的启示。可以说是
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作者介绍】
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他长期 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 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
童中广为流传。197 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著有风趣诗歌
《需要什么》《开 满鲜花的头》等。
生平:他是一个风趣的人,喜欢写童话,在《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两首诗中 体现了他的风趣。
被选入小学生生课本的有《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会叫的狗》等。
作品: 罗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其中
的《隐身小 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亚特兰大》《蓝箭》等5部作品,与其
代表作《洋 葱头历险记》齐名,曾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只要小朋友翻开书,就会被罗大
里迷住,罗 大里讲故事的本领太大了!《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是
特别热闹好 玩的儿童小说,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到处冒险,变隐身人、玩恶作剧,在浓浓的欢乐和淡淡的忧
伤中长大成 人。《亚特兰大》描写了一个神秘的希腊小公主,她刚一出生就落入熊群,跟着丛林女神长大,
美貌和勇 敢让她不断陷入战争与阴谋,她能否战胜命运?《蓝箭》里,以“蓝箭”为首的玩具们集体叛逃
去寻找一 个贫苦少年,在漫长、刺激的旅行中,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就是去温暖别人的心。罗大里真
是天生的 儿童文学作家,他那么会讲故事,而且故事里的噱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
能从他的 作品中,感受到未泯的童心,沉迷在“快活的、天真的”童年情趣中。
【其他资料】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相同点:
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 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
有教育意义。
不同点:
(1)寓言 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
可达数万字, 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千言。
(2)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
(3) 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和表现的生活,也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
所运用的 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
式。

【创新教案】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 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
内容及 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
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 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
会搭 船。
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 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
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 br>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 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
力、合作 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 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
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 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
船 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 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
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 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
亮”这 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照着书上的内
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 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
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
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 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
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 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
想法读一读 。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6)谈话过渡:你们 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
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 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
........
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 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 br>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 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
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 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 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
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 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 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 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
物的本 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2)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
中的蒲公英。
3.谈话 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
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 植物的小
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板书:16 金色的草
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 字,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3)文中的生字词。
蒲公英盛开 玩耍喊 打哈欠钓鱼 而是 观察
..........
有趣喜爱 睡觉 合拢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
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
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
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
惯性评价。
5.朗读自 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4)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
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br>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 ,看有关蒲公
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趣 喜 睡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
己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成+皿 耍:而+女 喊:咸+口 英:央+艹
钓:勺+钅 趣:取+走 睡:垂+目 蒲:浦+艹
组词扩展:观察 视察 哈欠 欠条 喜欢 喜爱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
结构,哪些是半包围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
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进
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
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
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来引
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
本的欲望。】




【设计意图:理解词义
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前
提,多种形式的理解符
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
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
增强对文章内容 的整体
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
审美能力。】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
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
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
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的学习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蒲 英 察 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盛、耍”上下等宽。
“喊 钓 睡”左窄右宽。“趣”半包围结构,“走”的最后一
捺写长些。
(4)教师重点指导“耍、察、睡”的写法。
“耍”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上面是个“而”,下面的“女”
的一横要足够长。
“察”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左边是“夕”多一点,右边不
是“又”。
“睡”右边部 分的写法要注意,四横不一样长,第一横最短,
第二横最长,最后一横第二短。两小竖插在第二个横上。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课件出示7)
蒲公英盛开 玩耍 打哈欠钓鱼 观察
........
有趣喜爱 睡觉 合拢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
2.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
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 长满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
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 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
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 啊。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2)理解“一本正经”。
①指名学生学着“我”的样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来喊一喊。
②“一本正经”的意思是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说,没事却装
着有事的样子。
(1)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兄弟俩在金色
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 在我们眼前。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
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啊!
(板书:寻开心 )
(4)(课件出示8)课文的插图.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演一
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板书:新发现)
(2)(课件出示9)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3)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碧绿 金黄 碧绿)
(4)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设计意图:字词的复
习,起到过渡的作用,
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
好准备。】









【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
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
发学生的思维,培养 学
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
力、探究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板书设
计】

金色的
草地

寻开心
——新
发现—
—感兴


碧绿—
—金黄
——碧
绿

合拢—
—张开
——合


启示:
要善于
观察,
思考探
究。


课后反
思】

功之处:
1.
在教学
中,用
一“读”
字为教
学手段。
通过本
人的教
学设想,学生学
习效果
还是不
错的,
无论是
对文章
的理解
还是同步习作练习,都落到了实处。
2.教学中,用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本篇课文文字和内 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
文的内容。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 英的绒毛,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
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 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
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 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
表演,学生要能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 生活带来的快乐。表演时要求学生之间要有一定

让学生伸开五个手指变为手掌表示花开,收拢五个手指变为拳
头表示花谢。
(板书:合拢 张开 合拢)
(5)齐读本段。
(6)引读。(课件出示10)

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有


的,而是的。中午回家的时 候,我看见草地是的。傍晚的时候,草
地又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可以、。花朵张开时,花瓣是的,
草地也是的;花朵 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的了。
(7)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新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他 是一个什
么样的孩子?(善于观察、细心)(板书:要善于观察,思考探究)
(8)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9)汇报表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
了一起。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窗 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

) 的了。
(2)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
来了不少快乐 。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
话)
(3)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

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4)师:从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5)有感情 朗读、理解最后一段。重点理解“它和我们一起
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对蒲公 英的深深
喜爱之情。
三、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1.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 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
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
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
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吗?
2.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
知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 的事物,并把它写下
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
面,增加 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3.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4.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
围的人。













【设计意图:填空的形
式展现课文重点段落
的关键词语,为了更好
地、更直观地理解文
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的距离,以免唾沫溅到对方的脸上。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同时又是对全文的总结。可利用这一段让学生思考:联系全
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说蒲
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
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乡下两个 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人在住处窗前
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 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注意将蒲公英的绒毛吹
到对方的脸上,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 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
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 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
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还给他们带来 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作者介绍】
普里什文(1873-1954),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 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
俄罗斯语言百草,是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 物。世纪之初,他是作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
具有倾听鸟兽之语、与树木对话、闻草虫之音的异能者 ,被俄罗斯文坛称为大自然的诗人与文人。在长达
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中,虽历经俄罗斯文学发展历程中 批判现实主义的衰落、现代主义的崛起和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的繁盛,却始终保持了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他 的创作不仅拓宽了俄罗斯现代散文的主题范围,而
且为其奠定了一种原初意义上的风貌,其作品中充满纯 净的阳光、水流和蓬勃生长的树木,也是世界文学
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自然诗人与文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普里什文语录
我打心眼里认为,农村是一个多种行业并 存的地方,几十年来,我作为一名作家,一直在农村生活,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的文学才能,或 者说天赋,在这个以家庭为主的农村中,与农民们的行业相
比较而言,正如我跟自己的副业——猎人、父 亲和朋友相比,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在农村,有当地老乡
见证,作为一名作家的我,简直就是一个具有 所有缺点的自己人;在我们家,他们对我的天赋不存在任何
的惊异,因为我的全家人都把这一切看作一个 行业,跟所有人从事的行业一样,只要他对男子汉这个称谓
当之无愧的话。
——《大自然的日历》
【其他资料】
蒲公英又叫“婆婆丁”,地丁,苦碟子,蒲公 英还有其他很多别名,在农村地区蒲公英还可以作为野
菜食用,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蒲公英属菊科多年 生草本物植。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
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 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
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 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 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 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
提出的意见和建 议。
【教学重点】
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1)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 图:谈话导
2.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入,出示课题,交代
了新的发现。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了本次习作学习的内
事物或一处场景写 下来。 容。激发学生学习的
(课件出示2)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热情。】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课件出示3)(课本72页)出示题目,审题:默读文题,
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次习作写什么?(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
的?(最近观察时印象 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
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4)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
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 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
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5)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 br>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
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 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厘清顺序(板书:厘清顺序)
(课件出示6)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 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
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7)
(2)时间 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
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 来;中午十二
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
烟草花在暮色中 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
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五、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8)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
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 ,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
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
多商 品也开始打折了。商场一楼商品很多:有各种各样鞋子,有时
髦的衣服,有潮流的裤子,还有色彩鲜艳小 饰品和包包。商场里人
来人往,人群川流不息,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
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
(课件出示9)
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
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
第四:描述场景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第五:在描述中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六、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
七、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写 作,老师、学生评议。(这
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片
段的分析,明确写作
的方法,化抽象为形
象、可感、具体。】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板书设计】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描写事物: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抓住特征 厘清顺序
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老师 们都在探索,我也一直在尝试。本节课,我
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观察、描写、布局谋篇等几个方面进行 了讲解,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收到
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 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故事,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发现。教师
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 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
当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 受他们新的发现,继而把它写出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递美,做学生们
的榜样。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 悟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作产
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用 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这是一条捷径。
不足之处:内容的讲解过于繁多,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 说,过于繁杂。最好选择其中的一类(如描写
事物)来学习、分析、写作。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 ,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
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 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
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 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
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 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
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
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 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设计意图:运用多媒
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 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
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 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
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 能会产生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
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面形象, 有效地激起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 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
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
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5.(课件出示4、5)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
课题并板书。(板书: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1)指名读这段话。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 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
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4)引导学生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
“岛屿”(单指某一个岛)。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课件出示6)
(1)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查字典、联系上
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 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
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7)
富饶 优美 瑰丽 岩石海参 大龙虾
.......
划过来 挺威武 鸟粪 祖辈 建设
......
有深有浅 交错 鼓起 数不清 厚厚的 宝贵
... .....
(1)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
解有关词语。
注意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设、数、饶”,前鼻音“岩、
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它还有
两个读音是cān和cēn。
(2)识记生字
你有什么办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优 瑰 虾 挺 饶
形近字辨析:叁一参 没一设 措一错 金一宝 福一富
组词扩展:数学 宝贵 鸟粪 祖辈 威武 划过来
(3)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 左右两
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
文中的例字。
“优”“错”“挺”“浅”要写得左窄右宽,
“虾”“鼓”“数”要写得左右均衡。
课文中还有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提醒学生写“岩”的时候,
“山”“要变扁,“山”写在横中线的上 方;“石”要变短,写在横
中线的下方。“贵”字的上半部分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4)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 文
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
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 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
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 “海参”
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 br>生自学课文的生字新
词,培养了学生合作交
流和探究的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5)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①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课件出
示8)不同颜色的 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
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 真是五光
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②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
两句话内容。)
各种各样
①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
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②问:怎么读?
③学生读词后,(课件出示9)各种各样的珊瑚的画面和字幕
“海底的岩 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
分枝的鹿角”。再读。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ēn”,不要读
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á”,不要读
成“huà”。
“瑰丽”的“瑰”应读作“guī”,不要读成“guì”。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
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交流探究: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那里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短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5.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海水、海底、海岛。)
6.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
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 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
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岛上是海鸟的天下。树
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 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
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
得更加 美丽,更加富饶。
7.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
四、拓展延伸,介绍西沙群岛。
1.介绍西沙群岛。(课件出示10)
西沙 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有
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 永兴岛、赵述岛、珊瑚
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
岛礁。 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
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
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课件出示11)西沙群岛图片,让学生观看。
五、学习新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12)富 优 浅 错 岩 虾 挺 鼓
数 厚 宝 贵
1.指名认读。







































【从整体入手,把握文
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
验。学生通过整体 感悟
文章内容,边读边想,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
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展示:
“优 错 虾 挺 浅”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鼓 数”左右结构,
左右等宽。
“岩、宝”上窄下宽。
师重点指导“挺”。
“挺”左右结构,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廷”,先写“壬” ,
再写“廴”。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
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4)“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
指什么?
(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
丽。) 【设计意图:老师引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导学生提出问题,和
3.学生 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引导,谈话导入课堂学习。“那好,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
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 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 题。继续培养学生自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主、合作的学习能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力。】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
颜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
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课
件出示15)
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
光十色?(板书:海水 五光十色)
5.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
思。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
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6.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
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
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巧妙地设计问题,抓< br>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
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7.(课件出示16)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
式说话。
(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
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8.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
(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用提问法 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
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
话是 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
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
(课件出示17)一,知道有几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样写;
四,知道句间联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三自然段。
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
(1)本段有几句?(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
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
大龙虾的?
3.学生交流,教 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
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 动”“划过
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
和“威武”分别 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
4.注意加点字,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1 8)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
....
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 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
.............
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 去,样子挺威武。
..........
(板书: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
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
绕什么意思写的?
3.教师评 议,进行总结: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
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 鱼成群结队地
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2
句采用排比的 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
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 多,各种各样多得
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课件出示19)“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这句话的感受。
(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的“一半”并不 是二分之一
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
到处都可以见到鱼 。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
5.课件引读:
(课件出示20)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
了。有的全身布 满彩色的条纹;有的;有的,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 各样的鱼多得
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6.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7.练习说话。
(1)“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课文,启发学生
的思维,培养 学生从
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探究合作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自由练习,用上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3)师生评议。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
3.指名发言,课件提示。
(课件出示21)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是以_______多、
___ _____多、________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的”的。
4.教师小结:这一段共有3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的”的。
5.指导朗读,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
语体会 到“鸟多”。在朗读中把鸟的“多”读出来。(板书:鸟的天
下)
6.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
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7.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
汇报。
(一)学习第 六自然段。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
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指名读课文。
2.(课件出示22)重点句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
辈生活的地方。”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为什么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
生活的地方。”?(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23)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
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
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 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
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 br>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
丝绸之路”。
6.(课件出示24)重点句2:“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
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 加富饶。”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说说自己读句子后的体会?(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这是第六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这句话与第一句的作用类同,不
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 方,而且与第一自然段
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遥相呼应,使文
章结构 更加严谨。
6.指导朗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交流文章的写法。
从全文看,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安排材料。可
分为三大部分: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绍西沙群岛是个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然后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包括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面的色彩 、
海底的物产、岛上的鸟。这样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的特点。结尾一 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
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更
加美丽,更加富饶。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
美丽、富饶的地方。与开头 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
2.让学生练习写一段话。
(课件出示25) 要求:西沙群岛的海里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观察
下面的图画,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
3.引导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认清段式(即:先总述,后分述,


























































北京市财政局网站-河南理工万方科技学院


天津大专-威尔斯利学院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南阳人事


山东省公务员遴选-劳模发言稿


考驾照要体检吗-申请助学金范文


铁人中学-自我鉴定毕业


交大城市学院-加油词


向你介绍我-燕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