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词合集

玛丽莲梦兔
591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18: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奥运冠军的故事-但丁语录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瑟瑟 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
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鉴赏:
《夜书 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
应读“jiàn”。全诗 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
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 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
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 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 传
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
夜 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
融,相互映衬, 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
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
神寒 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
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
深夜 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
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
四 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
秋夜,满怀乡情 。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 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
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 物那景,直教人无
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 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
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 、轻挑细拨、
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
“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


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
全诗起落得体 、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 居
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
人 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一“送”一“动”,
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 进这风送
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 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
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 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
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 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九月九 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
西永济县),在函谷 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 学研
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 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
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 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
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 它的力量。这种
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 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
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 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
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 ”字,分量下得很足。对
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 客”,不过说
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


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 离
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
一 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
情,在平日自 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
是“佳节”──就很容易爆 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 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
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 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
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 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
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 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
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 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
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
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 的湖面,看似平静,
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
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 茱萸,而自己独
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 想
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
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
倒是兄弟们佳 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
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 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
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


着力。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
长安之间, 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 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 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
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 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 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


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
而是流动的。随着 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
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 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
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
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 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
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
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 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 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
(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 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
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 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
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 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
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 通道时,激
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 br>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
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
较《西岳云台歌送丹 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


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
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 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
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
一句 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
点和表现诗人的淋 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
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 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
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
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 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
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 显现出愈来愈清晰
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 行过程
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
自当更加兴 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
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 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
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 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
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 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
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 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
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 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
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 的广阔胸怀。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 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
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 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
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 光,系
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
故写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
中断”使楚江 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
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 “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
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 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
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 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
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 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 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 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
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
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
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 ,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
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 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 容是很
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


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
轼这两句 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
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 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
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 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
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 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 知西
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
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
读者不只诉之 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
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 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
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
上》)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 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
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 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 ,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
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 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
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 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
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 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
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 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
“纶”是钓丝,“垂纶”即 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
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 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


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 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
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
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
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 在阳光罕见人迹
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 惊
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
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 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
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 ,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
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 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
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 者想象中的事,诗人
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
没有绚丽 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
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 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创作背景: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瑟瑟 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
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鉴赏:
《夜书 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
应读“jiàn”。全诗 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
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 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
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 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 传
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
夜 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
融,相互映衬, 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
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
神寒 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
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
深夜 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
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
四 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
秋夜,满怀乡情 。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 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
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 物那景,直教人无
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 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
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 、轻挑细拨、
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
“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


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
全诗起落得体 、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 居
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
人 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一“送”一“动”,
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 进这风送
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 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
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 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
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 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九月九 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
西永济县),在函谷 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 学研
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 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
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 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
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 它的力量。这种
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 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
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 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
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 ”字,分量下得很足。对
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 客”,不过说
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


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 离
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
一 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
情,在平日自 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
是“佳节”──就很容易爆 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 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
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 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
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 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
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 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
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 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
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
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 的湖面,看似平静,
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
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 茱萸,而自己独
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 想
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
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
倒是兄弟们佳 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
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 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
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


着力。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
长安之间, 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 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 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
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 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 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


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
而是流动的。随着 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
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 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
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
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 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
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
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 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 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
(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 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
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 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
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 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
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 通道时,激
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 br>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
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
较《西岳云台歌送丹 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


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
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 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
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
一句 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
点和表现诗人的淋 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
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 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
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
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 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
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 显现出愈来愈清晰
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 行过程
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
自当更加兴 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
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 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
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 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
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 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
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 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
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 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
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 的广阔胸怀。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 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
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 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
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 光,系
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
故写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
中断”使楚江 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
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 “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
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 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
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 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
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 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 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 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
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
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
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 ,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
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 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 容是很
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


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
轼这两句 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
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 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
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 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
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 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 知西
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
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
读者不只诉之 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
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 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
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
上》)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 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
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 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 ,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
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 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
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 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
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 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
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 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
“纶”是钓丝,“垂纶”即 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
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 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


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 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
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
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
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 在阳光罕见人迹
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 惊
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
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 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
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 ,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
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 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
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 者想象中的事,诗人
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
没有绚丽 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
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 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创作背景: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香港理工大学排名-元旦晚会主题


关于老师的成语-处世名言


阳光高考官网-公务员考试加分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入党时间


浙江地税-安徽二本大学


作文春天来了-浙江传媒学院分数线


安徽大学生村官-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务处


电影界-大学生英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