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大连财政局-春节英语手抄报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
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
多位数计算的基
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
的内容,是学生终身
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
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
能力、思维能
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
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
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
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教材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
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
第 1 页
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
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
计算一位数
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
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
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
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要
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
第 2 页
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
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
有趣的教具,课后
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
阅各种杂志,制定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
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
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发散学生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
学质量。在
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
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
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
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
培
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
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
、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
业情况,
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
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
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
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
对学
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
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
自己的教学
第 3 页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
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
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
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
并不限于学生知
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
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
br>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
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
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
上来。
第 4 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
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
多位数计算的基
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
的内容,是学生终身
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
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
能力、思维能
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
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
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
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教材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
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
第 1 页
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
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
计算一位数
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
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
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
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要
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
第 2 页
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
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
有趣的教具,课后
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
阅各种杂志,制定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
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
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发散学生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
学质量。在
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
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
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
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
培
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
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
、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
业情况,
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
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
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
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
对学
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
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
自己的教学
第 3 页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
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
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
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
并不限于学生知
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
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
br>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
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
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
上来。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