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voip网关-八年级英语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
一年级(2)班,学生人数是36人,学生
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
br>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
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
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
研究和使用
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
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
趣
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
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
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
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学生在获
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
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
趣
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
据,合理安
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注重
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
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第
1 页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
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
数学解问
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
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图
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
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
的退位减
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
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
0,使学
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
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
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
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
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
的应用,又是进
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
教材结合计算教学
,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
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第 2 页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
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
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br>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
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
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
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
物体的相对位置;能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
的图形之间的关
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
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
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
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
统计表,
第 3 页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
求初步拟订如下: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
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
、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
的行为,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
思
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
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
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
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
中学习数学知识。
第 4 页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
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第 5 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2)班,学生人数是36人,学生
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
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
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
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
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数学教材
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
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
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
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
提供
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
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
的措施,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
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
为基本依
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
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
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
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
索的氛围中学习。
第 1 页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
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7.注
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
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
br>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
0以内的退位减法,
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
识,20以内
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
内各数的基础上,这
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
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
br>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
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
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
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
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
时,
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
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
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
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第 2 页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
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
的数,掌握100以内
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
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
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
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
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初步感知所学
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
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
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
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
统计表,
第 3 页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
求初步拟订如下: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
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
、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
的行为,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
思
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
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
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
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
中学习数学知识。
第 4 页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
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