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开学新学期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中国林科院-300字美文摘抄
苏教版2019开学新学期小学一年级下册数
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
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
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
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
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
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
和数
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
生,我们应该关注的
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
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
br>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
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
的具
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第1页共9页
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
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
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
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
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
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
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
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
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
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
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
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第2页共9页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
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
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
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
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
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
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
第3页共9页
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
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
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
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 注
1
2.9~2.10
准备课(1) 减法(1)
准备周
2
2.13~2.17
减法(4) 机动(1)
3
2.20~2.24
减法(4) 机动(1)
4
第4页共9页
2.27~3.3
减法(2) 认识图形(2) 机动(1)
5
3.6~3.10
认识图形(1) 认数(3) 机动(1)
6
3.13~3.17
认数(4) 机动(1)
7
3.20~3.24
认数(4) 机动(1)
8
3.27~3.31
实践活动(1)
加法和减法(一 ) (3) 机动(1)
9
4.3~4.7
加法和减法(一
)(4) 机动(1)
10
4.10~4.14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1
4.17~4.21
第5页共9页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2
4.24~4.28
期中复习、检测
期中考试
13
5.1~5.5
休息
劳动节放
14
5.8~5.12
认识人民币(3) 实践活动(1) 机动(1)
15
5.15~5.19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6
5.22~5.26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7
5.29~6.2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8
第6页共9页
6.5~6.9
加法和减法(二 ) (4) 实践活动(1)
19
6.12~6.16
统计(1) 期末复习(4)
20
6.19~6.23
期末复习
21
6.26~6.30
与当
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
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
br>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
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
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
一些的差别。辛
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期末复习、检测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
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
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
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
br>第7页共9页
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
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
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
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
次我抓
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
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
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
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
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
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
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
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
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
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
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
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
儿
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
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
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
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
描述观
察对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
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
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
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
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
先生何
第8页共9页
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
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
《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
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
人言”,其中之
“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
师之意基本一致。期终复习、考试
第9页共9页
苏教版2019开学新学期小学一年级下册数
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
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
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
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
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
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只有课堂和数
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
生,我们
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
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
的
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
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
的具
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第1页共9页
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
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
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
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
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
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
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
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
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
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
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
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第2页共9页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
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
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
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
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
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
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
第3页共9页
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
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
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
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 注
1
2.9~2.10
准备课(1) 减法(1)
准备周
2
2.13~2.17
减法(4) 机动(1)
3
2.20~2.24
减法(4) 机动(1)
4
第4页共9页
2.27~3.3
减法(2) 认识图形(2) 机动(1)
5
3.6~3.10
认识图形(1) 认数(3) 机动(1)
6
3.13~3.17
认数(4) 机动(1)
7
3.20~3.24
认数(4) 机动(1)
8
3.27~3.31
实践活动(1)
加法和减法(一 ) (3) 机动(1)
9
4.3~4.7
加法和减法(一
)(4) 机动(1)
10
4.10~4.14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1
4.17~4.21
第5页共9页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2
4.24~4.28
期中复习、检测
期中考试
13
5.1~5.5
休息
劳动节放
14
5.8~5.12
认识人民币(3) 实践活动(1) 机动(1)
15
5.15~5.19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6
5.22~5.26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7
5.29~6.2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8
第6页共9页
6.5~6.9
加法和减法(二 ) (4) 实践活动(1)
19
6.12~6.16
统计(1) 期末复习(4)
20
6.19~6.23
期末复习
21
6.26~6.30
与当
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
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
br>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
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
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
一些的差别。辛
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期末复习、检测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
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
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
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
br>第7页共9页
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
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
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
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
次我抓
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
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
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
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
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
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
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
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
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
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
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
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
儿
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
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
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
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
描述观
察对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
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
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
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
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
先生何
第8页共9页
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
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
《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
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
人言”,其中之
“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
师之意基本一致。期终复习、考试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