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购苗木-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12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
字
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
现影响本班学习
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
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
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
统计,数学实践
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
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
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
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
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
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
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
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
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
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三)、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
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
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
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
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
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
习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例1 3 课时
例2 4课时
例3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3课时
单元练习 1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1课时
读数 写数 1课时
练习 1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课时
练习
1课时
摆一摆 想一想 1课时
单元练习 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
2课时
简单的计算 2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内容: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p1----P13
一、认数
一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
,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
地数数;初步理解“十”、
“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
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
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
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
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培养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
养同学之间
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10课时)
认识整十数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认识几十几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整十数
第一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2--.1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例题,第2~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
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
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
位以
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导入。
谈话:新学期来了,爸爸、妈妈一定为小朋友准
备了好多新的学习用品,那
么,爸爸妈妈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呢?当然,铅笔是不能少的,谁愿意来说
一
说妈妈给你买了多少支铅笔?
2、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
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数满10根小棒
可以怎样呢?(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
捆小棒是几根?
教师在摆已捆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有多少根?
3、认识整十数。
谈话:蘑菇宝宝看到小朋友数小棒数得又对又快,就拿出了许多铅笔奖给小
朋友。(出示2捆铅笔)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蘑菇宝宝带来了多少支铅笔?你是
怎样才出来的?
小辣椒也带来了许多铅笔,(出示3捆铅笔)你知道这是多少枝吗?你是怎
样知
道的?
小番茄也带来了几捆铅笔,(出示6捆铅笔)你知道是多少枝吗?小萝卜带
来的铅笔更
多,(出示10捆铅笔)请同学们十枝十枝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枝?
请小朋友围成小小组,先在小组里数一数。
数完后,提问:小萝卜有几个十枝铅笔?10个十枝是多少呢?
组织学生交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贴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
有几个十呢?
4、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
自填写。填
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二、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介绍计数器:上学期,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位朋友,(出示计数器)
还记得它
叫什么吗?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
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这些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齐读。
2、整十数和一百的读和写。
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教师边拨珠边说)个位上拨一个珠子
表示1个一,
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
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子,
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
?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
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
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
个位上写0。
提问:在计数器百
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什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知
道的?那么一百怎样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各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
位上分别写0。
3、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一张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
哪一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为什么这样
拨?出示后面3张图,让学生独立画一画。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
你是怎样画
的?为什么这样画?
(2)“想想做做”的5题。
独立填写后,一人报答案,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各自
在方框里填数,填好后,指名读一读。再讨论:两条直线上的
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
接近100,还是接近30?你是怎样想
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7题。
指图说给同桌同学听。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看看插图,指名把图的意思说给同学听。再找两个学生示范做猜数游戏。
(6)游戏:找朋友(图略)。
出示小动物摘果子的图,说一说每个小动物采了多少个果子。
再把这些数写
出来,写对了,就可以得到一分小动物送的礼物。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小结: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十数(指黑
板)和一百,学会了如何读、如何
写,还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们
的顺序排
列。
教学后记: 让学生动手操作,气氛比较好, 捆和枝理解的不是很好.
第二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2--.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得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
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
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
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
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
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
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
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
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
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
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
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
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
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
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
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的计算方法
,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
了它的妈妈
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
一
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
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
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
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后记: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第三课时
认识几十几
第一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得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
以内的数,会读、
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
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
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
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
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
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
们先
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
添上9根呢?你
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
论后再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
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
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
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
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
“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
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请小朋友
们5个5的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
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
生活中找
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第四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第一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
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
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设置情境。
谈话:小猫开了一家餐馆,现在
它正忙着洗盘子呢!(出示场景图)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4 = 4 +3 =
34-30= 34-4 =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
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
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
4个一。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3、解答“试一试”。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
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
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
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
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
=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
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想想做做”
1、第1题。
(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左边20只白兔和右边8只灰兔,列出四个算式。
(3)组织交流:算式是怎样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口算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
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校对。
4、第5、6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订正第6题诗追
问:“我拔的个数和山羊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
我们兔子拔了几个萝卜?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
前面的数是“被减
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
四、作业
“想想做做”的3题。
教学后记:情景导入得好,注重学生说的能力培养.
第五课时 数的顺序
第二周 星期一 第三节
2003--.02--.2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
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
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
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
识,并进一
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
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
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
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
选几排
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
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
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
小朋友积极开
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
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
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
新的发现的!投影
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
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
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
经看了34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在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
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然
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
读。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一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
照样子接着圈一
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
出来的数呢?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进一步要求学生随意说一个数,让大家听听是单数还是双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指导学生弄清图意,特别是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各
自的判断的理由。
7、“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月历卡?再出示一张放大的
月历卡,
指导怎样看。然后进行讨论:四月份有多少天?3日、13日和23日各是星期几?
这
个月哪几日是星期日?在月历卡里还看懂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四、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教学后记:尾数是零的双数理解的不够好.
第六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第二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2--.25
教学目标:
1、
2、
3、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
一个别100以内的数
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
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
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
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
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
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一、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
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
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
页“试一
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 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
吗?
你能
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
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 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
的座位号是两位数(
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
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
号是几位数?
(2)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 20
度
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
示三个数的大小 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 组里
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
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第七课时: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第二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2--.2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 内的
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课件展 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
说:“我做了38个。”
提问: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38>34,34<38;小猫比小猴做的 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引导: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委多吗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小猫比小猴做得
多一些。
得出小猫 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小组交流汇报。(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些)
1、 学习“试一试”
讲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展示: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
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
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汇报交流。(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
选“18”个比较合适。
)
2、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两面三刀个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
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这些词来描述。
一、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展示:在校园里,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
一班少一些。”
提问: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展示:在商店里,男孩说:“排球25元。”营业员阿姨说:
“篮球比排
球贵多啦。”另一男孩问:“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呢?”提问:你知道“贵多
啦”是什
么意思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做后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小猫和小
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
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课件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别 扮演小猫和
小猴互相说。
4、“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左边有20本本子)估计一下,右边大约有
多少本?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同学
说一说。
5、“想想做做”第5题。
课:小猫和小猴给大家送来了苹果草莓。课件展示:小
猴说:“苹果有
20个。”小猫问:“草莓可能有多少个?”
提问:你认为20个、25个、60个哪个答案合适?为什么?四人小组讨
论交流汇报。
6、“想想做做”第6题。
讲述老爷爷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本领,也想考考大家。
课件展示:爷爷拿下眼镜说:“我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
右能是多少岁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
二、 游戏激趣,感受策略
1、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 游戏:“想想做做”第七题。
讲述游戏规则:
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一位同学在纸
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
,如果没猜对,可以
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
最少
的提示让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和数。同桌学生游戏
3、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从练习中看到学生掌握得不错.
第 八课时:练习一(1)
第二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1~5-8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一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一(1)
四.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练习一(2)
第二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
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1)
出示第7题.
2)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1)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1)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1) 了解图意.
2)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我们认识的数
第三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
03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
的数。
(板书: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
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
我看谁
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
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
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
我们进行一个智力
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4岁
。你们猜这
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
岁数比较大,一般
宰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
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
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
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 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组员数,组长记录
。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励合作星,再指名说,老师在
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
在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数的结
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
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3) 讲述:从这张表上可
以看出着三位同学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
一把糖的粒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请小组同
学讨论一下。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
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
糖的粒数多一些。
(4) 讲述: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
的
瘰疬数多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组长记录)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数结果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结果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
数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5)
看表比较: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
测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
br>讲述: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
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
粒数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记过比
较接近。
4、“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的小朋友数了哪些数?如果我们也到校<
br>园里去,除了图画中的小朋友数的数以外,你还想数什么?
请你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
汇报。
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
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好。
[评:在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之后,再按批排数一数,是为了提
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真正学到
生活中
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
发学生学习热
情,使课堂教学再掀起一个小高潮。]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
的表现都非常好。最后让我们看看皮
卡丘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放配音: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知识,
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
吗?
教学后记:接近生活,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第三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
07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25页的例题,第25~26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
法的过程,掌握这
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
数学思维。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
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
复习(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
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
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
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
45+3 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
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 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 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 + 30 = 75
40 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
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
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 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 交流算法。(板书)
45 + 3 = 48
40 5
8
3、 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四、课堂作业。
课外书抄的练习。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
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习气氛活跃.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第四周 星期一 第三节
2003--.03--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
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3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什么?
(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5.“想想做做”第7题。
(先指名说题意,再提问题,最后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3--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60+23= 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靠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
上原有28个桃.
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
,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
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
28,也
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
订正时指名
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
学生的思维.
第四课时: 练习二
第四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3--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二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二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
34+3 2+25 20+25
34+30 2+52
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
怎样计算?
2.练习二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
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
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
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先估一估,再计算”
(1)估一估的第一组题: 65+30
56+3 老师结合题目说说题意.
如:65+30得九十几”,估计不需要算出
得数,只要估计几十多就可以了。学生
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
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
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老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
助很大,有益于提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
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4.练习二4。不计算,比大小。 .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
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5.练习二5。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
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二。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四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3--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2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
60—40 45—30+5
60+36 3+26
27+40 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
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
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
5.
板书: 45—30 =15
40 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
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
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
o)
3.比较—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30”和—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
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 ·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
.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感兴趣.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四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想想做做.3~7.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
74—30 = 74—3 =
2.口算:
76—60 = 85—70= 93—50 =
39—8 = 67—6 = 49—5 =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想?
3.导入新课;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
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4。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时
复习一下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如被减数39,减数
5,差是34。自选一两组说给同学听.
2.教材“想想做做”5。
游戏题,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6。
在圆圈填上>、<或=。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
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
法?(没有计算)
4. “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提问可小男孩付出多少元?阿姨找回多少钱?求什么?
指名说一说这道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并回答“怎样求出一个足球多少元?”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5.“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说说“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再指
名说一说怎样求?
(在学生作业时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2)
四.教学后记:能培养学生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
第七课时: 练习三
第五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1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20 =
76—50 = 65—30 =
83—3 =
76—5 = 65—3 =
先比一比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
过程.
2.导人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做一组练
习。
(板书:练习三)
二、练习三1。
以游戏的形式
进行,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一比“看谁先到达终点。”老师还应另备
几组题供学生游戏计算。
1.练习三2。 ·
9题口算,给学生比较宽裕的时间独立完成,做完要求学生检查,
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集体订正时对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
2.练习三3。
下面每题得数各是几十多?
(1)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组题:86—30 和
37—3
让学生讨论一下它们的得数各是几十多?你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剩下
的三组题,老师巡视,对估算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
交流估算结果。
(3)估算完之后可让学生计算出这8道题的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练习三4。
(1)出示第4题,提问:图中同学们在做什么?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还有多少
人没有检
查?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已经检查过视力的有多少人”你是怎
样想的?
(3)集体回答.
4.练习三5.
1)出示第五题的图,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
2)独立完成书上第五题的填空。
3)说说梨比苹果少4个是怎样看出来的?(要让同桌互相说说,并多请几名学生口
述想
的过程o)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通过同桌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八课时: 练习三
第五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3--1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3= 80+17=
53+20= 4+75=
61+8= 20+52=
20+35= 48+50=
直接说出答案.
2.导入新课.
老师
边演示边说明:老师的手里分别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师哪只手抓得
多一些?多多少?请你想一个办法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新授.
1.操作:
1) 同学做抓花片游戏,排一排比一比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个?
2)
除排一排的方法,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3) 引导学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从13个里
面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
片多的。用减法算。13—8=5.所以红花多,多5个。
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4)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个?(每次都要说出怎样计算
花片比另一种
花片多多少个)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合唱队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
求女生比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和男生
比女生少多少人?)
2)你会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板书:24—20 =4
集体口答:
3)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该怎样解答.
3.老师小结:
像这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题目物品们可以用减法计算,
从较大数中去掉同样多的
一部分,就得到多的那一部分.
三.完成“想想做做”
1.
完成“想想做做1
1) 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
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2. 完成“想想做做2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 完成“想想做做3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4. 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求“美术组比航模组
多多少人”还可以怎么说
?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
题,想想像这
类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五.教学后记:通过图文结合,能让学生更直观,学得轻松.
第九课时: 练习四(1)
第五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3--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7+2= 89—6 = 36+40
= 85—40 = 55+22 =
45+3 =
75—4 = 67—30 = 34+5 = 73+20 =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
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
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
(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
2.练习四3。
1)
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
少颗牙齿?)
2) “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3)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集体口答.
3.练习四3
1)
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
萝卜)。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
第十课时: 练习四(1)
第五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3--20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5~9.
教学目标:
1.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2.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 练习四5。
1)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2 练习四4。
1)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
2.练习四8。
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
领巾够不
够?)
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2)一共拿来40个鼠标,有46台电脑,这些鼠标够不够?
为什么?(40<46,所以不
够)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提问解答,集体交流。)
三. 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通过赛一赛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一课时: 复习1
第五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
--2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复习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口报结果。
2.复习题1。
1)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2)比—比上下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3.复习题2。
1) 老师先说明题意,先把两叶片上的数相加说出和,再相减算出差。
2)同桌同学相互练习,集体交流。
4.复习题3。
9题口算,要求学
生在2分钟内完成,做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应用题练习。
1.复习题4。
1)出示第4题,说说题意。(一个
班有学生45人,另一班有学生40人,有80个
桔子,分给他们两个班每人一个,够不够?)
2)同桌同学讨论一下你怎么想?集体交流。
(先口算出一共有85人,再比较80与85的大小)集体口答。(不够)
2.复习题5。
1)出示第5题,说说题意。(一(1)班浇了20棵花,还剩15棵没有浇,一(1)
班一共
要浇多少棵花?)(一(2)班一共有27棵花,还有3棵没有浇。一(2)班已
经浇了多少棵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两个问题的算法
不同?
3)集体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复习(1)。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习氛围不好.
第十二课时: 复习2
第六周 星期一 第三节
2003--.03--2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
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
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
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1) 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
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验>>复习(2)
四.教学后记:
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
认图形
教学内容
1、
2、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
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 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通过
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
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
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
br>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
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第六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28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
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
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
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
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
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
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
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
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
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
,这样的一个面我
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
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
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
我们把
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
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
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
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
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
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
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
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
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
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
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
特征?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二课时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七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31
教学内容:教材43-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
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
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
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
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1)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
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 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
的三角形(想一
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
的?
2、平行四边形
(1) 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2) 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
能从这
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三课时:练习五
第七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4--1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练习五。
教学目的: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
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练习五1
(1)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
(2)
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2、练习五2。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
图形?
3、练习五3。
(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
从上往下有
序地数。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4、练习五4。
(1)要求学生用6根
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
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
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
交流。
5、练习五5。
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
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
形、四个三角形。
6、练习五6。
(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
(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7、练习五7。
(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
(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
拼的?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
四、加与减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上。
2、难点:
突出进位加与退位减。
3、关键:
(1)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2)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经
历探索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
位)的计算方法过程,发展解却决问题策略,
能比加比较熟练地口算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减法。
2、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课时:8课时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第七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4-- 0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50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6= 4+6=
25+10= 80+(3+9)=
4+9= 20+14=
13+20= 23+(4+6)=
2+8= 5+8=
17+30= (7+5)+26=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了两位数加一
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两
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提问: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计
算的问题?你会列式吗
?
生答老师板书:
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24+6=
蓝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6+9=
两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张?24+9=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24+6+9=
这4道算式题你会算哪一道?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6+9=15)
2.计算 24+6。
(1)2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该
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上棒的方法
解决问题。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3)学生汇报摆小棒的过程。(把
4根和6要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把2
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4+6=30。
(4)谁能说一说24+6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老师板书:24+6=30
先算4+6=10,再
20 4
算20+10=30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24+6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说。
3.计算24+9
(1)24+9得多少呢?也请小朋友摆摆小棒来想一想。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
(2)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想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 (二) (三)
把24分成
把9分成 把24分成
23和1
6和3 20和4
24+ 9 =33
24+ 9 =33 24+ 9 =33
6 3 20
4 23 1
(三)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24+9的?(同桌互说)
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方法不是唯一的,
同学们可
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8+42= 5+39=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书上填空。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8+42和5+39的?
4.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
2)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3)集体交流,对于25+8这道题学生会不同的圈法,可以让学
生说说自己是怎样
圈的,为什么这样圈,通过圈把25+8转化成几加几?
2.想想做做2。
1)先计算,再交流比较,看看每一组的后三道题与第一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3。
2)出示第3题图,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图书馆借出48本书,还剩8本,求图书馆原有图书多少本?)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能计算的?最后作集体口答。
4.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题图,仔细看图并提问:说说图中各种物品的价钱?三名小朋友
各买
了什么?题中“每人各付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2)学生分别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样计算的?
3)最后指导学生用三句话回答三个问题。
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样计算?
三.作业布置。
1.《练习与测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想想24+6+9怎样算?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算一算。
45+ 7 =□
36+ 4 =□
□ □
□ □
□ □
二.连一连。
45+6
18+5
78+7
39+9
29+6
73+8
85+6
37+5
23
85
48
51
42
35
81
91
三.看谁都算得对。
35+8= 15+21= 71+20= 85+5=
27+6= 32+8= 31+14= 36+7=
34+9= 39+5= 78+8= 39+8=
教学后记:效果好
第二课时:练习六[1]
第八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4—07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六第1~5。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
口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
2+89=
53+7= 64+9=
57+4=
6+29= 73+8=
29+7=
92+8= 54+20=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
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板书课题:练习六(1)]
二、 练习。
1.练习六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时提问。
每一组的第1题与第2、第3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一题是
不进位加法,第2题是进位加法,因
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练习六2。
老师可以将第2题做成道具,改动要加上的一位数,让学生多练几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
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12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
的认识、简单的
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
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
00以内的数、
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
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
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
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
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
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
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
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
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
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三)、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
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
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
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
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
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
习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例1 3 课时
例2 4课时
例3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3课时
单元练习 1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1课时
读数 写数 1课时
练习 1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课时
练习
1课时
摆一摆 想一想 1课时
单元练习 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
2课时
简单的计算 2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内容: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p1----P13
一、认数
一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
,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
地数数;初步理解“十”、
“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
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
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
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
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培养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
养同学之间
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10课时)
认识整十数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认识几十几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整十数
第一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2--.1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例题,第2~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
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
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
位以
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导入。
谈话:新学期来了,爸爸、妈妈一定为小朋友准
备了好多新的学习用品,那
么,爸爸妈妈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呢?当然,铅笔是不能少的,谁愿意来说
一
说妈妈给你买了多少支铅笔?
2、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
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数满10根小棒
可以怎样呢?(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
捆小棒是几根?
教师在摆已捆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有多少根?
3、认识整十数。
谈话:蘑菇宝宝看到小朋友数小棒数得又对又快,就拿出了许多铅笔奖给小
朋友。(出示2捆铅笔)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蘑菇宝宝带来了多少支铅笔?你是
怎样才出来的?
小辣椒也带来了许多铅笔,(出示3捆铅笔)你知道这是多少枝吗?你是怎
样知
道的?
小番茄也带来了几捆铅笔,(出示6捆铅笔)你知道是多少枝吗?小萝卜带
来的铅笔更
多,(出示10捆铅笔)请同学们十枝十枝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枝?
请小朋友围成小小组,先在小组里数一数。
数完后,提问:小萝卜有几个十枝铅笔?10个十枝是多少呢?
组织学生交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贴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
有几个十呢?
4、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
自填写。填
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二、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介绍计数器:上学期,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位朋友,(出示计数器)
还记得它
叫什么吗?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
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这些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齐读。
2、整十数和一百的读和写。
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教师边拨珠边说)个位上拨一个珠子
表示1个一,
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
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子,
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
?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
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
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
个位上写0。
提问:在计数器百
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什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知
道的?那么一百怎样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各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
位上分别写0。
3、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一张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
哪一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为什么这样
拨?出示后面3张图,让学生独立画一画。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
你是怎样画
的?为什么这样画?
(2)“想想做做”的5题。
独立填写后,一人报答案,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各自
在方框里填数,填好后,指名读一读。再讨论:两条直线上的
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
接近100,还是接近30?你是怎样想
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7题。
指图说给同桌同学听。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看看插图,指名把图的意思说给同学听。再找两个学生示范做猜数游戏。
(6)游戏:找朋友(图略)。
出示小动物摘果子的图,说一说每个小动物采了多少个果子。
再把这些数写
出来,写对了,就可以得到一分小动物送的礼物。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小结: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十数(指黑
板)和一百,学会了如何读、如何
写,还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们
的顺序排
列。
教学后记: 让学生动手操作,气氛比较好, 捆和枝理解的不是很好.
第二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2--.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得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
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
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
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
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
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
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
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
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
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
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
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
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
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
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
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的计算方法
,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
了它的妈妈
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
一
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
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
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
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后记: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第三课时
认识几十几
第一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得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
以内的数,会读、
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
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
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
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
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
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
们先
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
添上9根呢?你
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
论后再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
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
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
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
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
“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
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请小朋友
们5个5的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
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
生活中找
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第四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第一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
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
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设置情境。
谈话:小猫开了一家餐馆,现在
它正忙着洗盘子呢!(出示场景图)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4 = 4 +3 =
34-30= 34-4 =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
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
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
4个一。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3、解答“试一试”。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
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
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
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
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
=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
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想想做做”
1、第1题。
(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左边20只白兔和右边8只灰兔,列出四个算式。
(3)组织交流:算式是怎样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口算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
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校对。
4、第5、6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订正第6题诗追
问:“我拔的个数和山羊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
我们兔子拔了几个萝卜?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
前面的数是“被减
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
四、作业
“想想做做”的3题。
教学后记:情景导入得好,注重学生说的能力培养.
第五课时 数的顺序
第二周 星期一 第三节
2003--.02--.2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
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
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
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
识,并进一
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
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
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
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
选几排
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
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
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
小朋友积极开
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
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
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
新的发现的!投影
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
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
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
经看了34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在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
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然
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
读。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一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
照样子接着圈一
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
出来的数呢?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进一步要求学生随意说一个数,让大家听听是单数还是双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指导学生弄清图意,特别是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各
自的判断的理由。
7、“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月历卡?再出示一张放大的
月历卡,
指导怎样看。然后进行讨论:四月份有多少天?3日、13日和23日各是星期几?
这
个月哪几日是星期日?在月历卡里还看懂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四、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教学后记:尾数是零的双数理解的不够好.
第六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第二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2--.25
教学目标:
1、
2、
3、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
一个别100以内的数
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
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
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
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
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
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一、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
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
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
页“试一
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 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
吗?
你能
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
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 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
的座位号是两位数(
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
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
号是几位数?
(2)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 20
度
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
示三个数的大小 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 组里
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
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第七课时: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第二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2--.2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 内的
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课件展 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
说:“我做了38个。”
提问: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38>34,34<38;小猫比小猴做的 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引导: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委多吗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小猫比小猴做得
多一些。
得出小猫 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小组交流汇报。(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些)
1、 学习“试一试”
讲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展示: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
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
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汇报交流。(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
选“18”个比较合适。
)
2、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两面三刀个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
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这些词来描述。
一、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展示:在校园里,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
一班少一些。”
提问: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展示:在商店里,男孩说:“排球25元。”营业员阿姨说:
“篮球比排
球贵多啦。”另一男孩问:“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呢?”提问:你知道“贵多
啦”是什
么意思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做后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小猫和小
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
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课件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别 扮演小猫和
小猴互相说。
4、“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左边有20本本子)估计一下,右边大约有
多少本?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同学
说一说。
5、“想想做做”第5题。
课:小猫和小猴给大家送来了苹果草莓。课件展示:小
猴说:“苹果有
20个。”小猫问:“草莓可能有多少个?”
提问:你认为20个、25个、60个哪个答案合适?为什么?四人小组讨
论交流汇报。
6、“想想做做”第6题。
讲述老爷爷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本领,也想考考大家。
课件展示:爷爷拿下眼镜说:“我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
右能是多少岁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
二、 游戏激趣,感受策略
1、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 游戏:“想想做做”第七题。
讲述游戏规则:
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一位同学在纸
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
,如果没猜对,可以
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
最少
的提示让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和数。同桌学生游戏
3、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从练习中看到学生掌握得不错.
第 八课时:练习一(1)
第二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1~5-8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一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一(1)
四.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练习一(2)
第二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
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1)
出示第7题.
2)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1)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1)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1) 了解图意.
2)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我们认识的数
第三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
03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
的数。
(板书: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
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
我看谁
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
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
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
我们进行一个智力
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4岁
。你们猜这
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
岁数比较大,一般
宰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
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
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
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 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组员数,组长记录
。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励合作星,再指名说,老师在
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
在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数的结
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
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3) 讲述:从这张表上可
以看出着三位同学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
一把糖的粒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请小组同
学讨论一下。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
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
糖的粒数多一些。
(4) 讲述: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
的
瘰疬数多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组长记录)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数结果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结果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
数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5)
看表比较: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
测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
br>讲述: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
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
粒数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记过比
较接近。
4、“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的小朋友数了哪些数?如果我们也到校<
br>园里去,除了图画中的小朋友数的数以外,你还想数什么?
请你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
汇报。
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
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好。
[评:在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之后,再按批排数一数,是为了提
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真正学到
生活中
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
发学生学习热
情,使课堂教学再掀起一个小高潮。]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
的表现都非常好。最后让我们看看皮
卡丘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放配音: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知识,
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
吗?
教学后记:接近生活,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第三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
07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25页的例题,第25~26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
法的过程,掌握这
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
数学思维。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
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
复习(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
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
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
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
45+3 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
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 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 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 + 30 = 75
40 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
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
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 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 交流算法。(板书)
45 + 3 = 48
40 5
8
3、 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四、课堂作业。
课外书抄的练习。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
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习气氛活跃.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第四周 星期一 第三节
2003--.03--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
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3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什么?
(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5.“想想做做”第7题。
(先指名说题意,再提问题,最后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3--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60+23= 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靠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
上原有28个桃.
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
,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
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
28,也
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
订正时指名
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
学生的思维.
第四课时: 练习二
第四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3--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二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二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
34+3 2+25 20+25
34+30 2+52
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
怎样计算?
2.练习二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
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
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
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先估一估,再计算”
(1)估一估的第一组题: 65+30
56+3 老师结合题目说说题意.
如:65+30得九十几”,估计不需要算出
得数,只要估计几十多就可以了。学生
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
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
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老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
助很大,有益于提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
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4.练习二4。不计算,比大小。 .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
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5.练习二5。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
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二。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四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3--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2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
60—40 45—30+5
60+36 3+26
27+40 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
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
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
5.
板书: 45—30 =15
40 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
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
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
o)
3.比较—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30”和—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
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 ·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
.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感兴趣.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四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想想做做.3~7.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
74—30 = 74—3 =
2.口算:
76—60 = 85—70= 93—50 =
39—8 = 67—6 = 49—5 =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想?
3.导入新课;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
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4。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时
复习一下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如被减数39,减数
5,差是34。自选一两组说给同学听.
2.教材“想想做做”5。
游戏题,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6。
在圆圈填上>、<或=。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
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
法?(没有计算)
4. “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提问可小男孩付出多少元?阿姨找回多少钱?求什么?
指名说一说这道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并回答“怎样求出一个足球多少元?”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5.“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说说“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再指
名说一说怎样求?
(在学生作业时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2)
四.教学后记:能培养学生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
第七课时: 练习三
第五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1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20 =
76—50 = 65—30 =
83—3 =
76—5 = 65—3 =
先比一比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
过程.
2.导人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做一组练
习。
(板书:练习三)
二、练习三1。
以游戏的形式
进行,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一比“看谁先到达终点。”老师还应另备
几组题供学生游戏计算。
1.练习三2。 ·
9题口算,给学生比较宽裕的时间独立完成,做完要求学生检查,
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集体订正时对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
2.练习三3。
下面每题得数各是几十多?
(1)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组题:86—30 和
37—3
让学生讨论一下它们的得数各是几十多?你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剩下
的三组题,老师巡视,对估算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
交流估算结果。
(3)估算完之后可让学生计算出这8道题的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练习三4。
(1)出示第4题,提问:图中同学们在做什么?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还有多少
人没有检
查?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已经检查过视力的有多少人”你是怎
样想的?
(3)集体回答.
4.练习三5.
1)出示第五题的图,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
2)独立完成书上第五题的填空。
3)说说梨比苹果少4个是怎样看出来的?(要让同桌互相说说,并多请几名学生口
述想
的过程o)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通过同桌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八课时: 练习三
第五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3--1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3= 80+17=
53+20= 4+75=
61+8= 20+52=
20+35= 48+50=
直接说出答案.
2.导入新课.
老师
边演示边说明:老师的手里分别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师哪只手抓得
多一些?多多少?请你想一个办法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新授.
1.操作:
1) 同学做抓花片游戏,排一排比一比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个?
2)
除排一排的方法,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3) 引导学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从13个里
面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
片多的。用减法算。13—8=5.所以红花多,多5个。
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4)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个?(每次都要说出怎样计算
花片比另一种
花片多多少个)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合唱队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
求女生比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和男生
比女生少多少人?)
2)你会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板书:24—20 =4
集体口答:
3)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该怎样解答.
3.老师小结:
像这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题目物品们可以用减法计算,
从较大数中去掉同样多的
一部分,就得到多的那一部分.
三.完成“想想做做”
1.
完成“想想做做1
1) 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
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2. 完成“想想做做2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 完成“想想做做3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4. 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求“美术组比航模组
多多少人”还可以怎么说
?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
题,想想像这
类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五.教学后记:通过图文结合,能让学生更直观,学得轻松.
第九课时: 练习四(1)
第五周 星期三 第一节
2003--.03--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7+2= 89—6 = 36+40
= 85—40 = 55+22 =
45+3 =
75—4 = 67—30 = 34+5 = 73+20 =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
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
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
(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
2.练习四3。
1)
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
少颗牙齿?)
2) “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3)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集体口答.
3.练习四3
1)
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
萝卜)。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
第十课时: 练习四(1)
第五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3--20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5~9.
教学目标:
1.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2.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 练习四5。
1)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2 练习四4。
1)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
2.练习四8。
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
领巾够不
够?)
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2)一共拿来40个鼠标,有46台电脑,这些鼠标够不够?
为什么?(40<46,所以不
够)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提问解答,集体交流。)
三. 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通过赛一赛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一课时: 复习1
第五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
--2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复习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口报结果。
2.复习题1。
1)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2)比—比上下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3.复习题2。
1) 老师先说明题意,先把两叶片上的数相加说出和,再相减算出差。
2)同桌同学相互练习,集体交流。
4.复习题3。
9题口算,要求学
生在2分钟内完成,做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应用题练习。
1.复习题4。
1)出示第4题,说说题意。(一个
班有学生45人,另一班有学生40人,有80个
桔子,分给他们两个班每人一个,够不够?)
2)同桌同学讨论一下你怎么想?集体交流。
(先口算出一共有85人,再比较80与85的大小)集体口答。(不够)
2.复习题5。
1)出示第5题,说说题意。(一(1)班浇了20棵花,还剩15棵没有浇,一(1)
班一共
要浇多少棵花?)(一(2)班一共有27棵花,还有3棵没有浇。一(2)班已
经浇了多少棵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两个问题的算法
不同?
3)集体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复习(1)。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习氛围不好.
第十二课时: 复习2
第六周 星期一 第三节
2003--.03--2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
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
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
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1) 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
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验>>复习(2)
四.教学后记:
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
认图形
教学内容
1、
2、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
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 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通过
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
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
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
br>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
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第六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3--28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
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
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
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
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
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
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
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
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
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
,这样的一个面我
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
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
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
我们把
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
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
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
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
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
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
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
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
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
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
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
特征?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二课时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七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31
教学内容:教材43-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
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
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
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
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1)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
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 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
的三角形(想一
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
的?
2、平行四边形
(1) 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2) 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
能从这
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三课时:练习五
第七周 星期二 第二节
2003--.04--1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练习五。
教学目的: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
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练习五1
(1)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
(2)
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2、练习五2。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
图形?
3、练习五3。
(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
从上往下有
序地数。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4、练习五4。
(1)要求学生用6根
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
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
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
交流。
5、练习五5。
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
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
形、四个三角形。
6、练习五6。
(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
(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7、练习五7。
(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
(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
拼的?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
四、加与减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上。
2、难点:
突出进位加与退位减。
3、关键:
(1)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2)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经
历探索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
位)的计算方法过程,发展解却决问题策略,
能比加比较熟练地口算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减法。
2、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课时:8课时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第七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4-- 0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50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6= 4+6=
25+10= 80+(3+9)=
4+9= 20+14=
13+20= 23+(4+6)=
2+8= 5+8=
17+30= (7+5)+26=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了两位数加一
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两
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提问: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计
算的问题?你会列式吗
?
生答老师板书:
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24+6=
蓝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6+9=
两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张?24+9=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24+6+9=
这4道算式题你会算哪一道?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6+9=15)
2.计算 24+6。
(1)2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该
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上棒的方法
解决问题。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3)学生汇报摆小棒的过程。(把
4根和6要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把2
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4+6=30。
(4)谁能说一说24+6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老师板书:24+6=30
先算4+6=10,再
20 4
算20+10=30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24+6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说。
3.计算24+9
(1)24+9得多少呢?也请小朋友摆摆小棒来想一想。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
(2)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想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 (二) (三)
把24分成
把9分成 把24分成
23和1
6和3 20和4
24+ 9 =33
24+ 9 =33 24+ 9 =33
6 3 20
4 23 1
(三)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24+9的?(同桌互说)
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方法不是唯一的,
同学们可
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8+42= 5+39=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书上填空。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8+42和5+39的?
4.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
2)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3)集体交流,对于25+8这道题学生会不同的圈法,可以让学
生说说自己是怎样
圈的,为什么这样圈,通过圈把25+8转化成几加几?
2.想想做做2。
1)先计算,再交流比较,看看每一组的后三道题与第一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3。
2)出示第3题图,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图书馆借出48本书,还剩8本,求图书馆原有图书多少本?)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能计算的?最后作集体口答。
4.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题图,仔细看图并提问:说说图中各种物品的价钱?三名小朋友
各买
了什么?题中“每人各付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2)学生分别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样计算的?
3)最后指导学生用三句话回答三个问题。
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样计算?
三.作业布置。
1.《练习与测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想想24+6+9怎样算?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算一算。
45+ 7 =□
36+ 4 =□
□ □
□ □
□ □
二.连一连。
45+6
18+5
78+7
39+9
29+6
73+8
85+6
37+5
23
85
48
51
42
35
81
91
三.看谁都算得对。
35+8= 15+21= 71+20= 85+5=
27+6= 32+8= 31+14= 36+7=
34+9= 39+5= 78+8= 39+8=
教学后记:效果好
第二课时:练习六[1]
第八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4—07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六第1~5。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
口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
2+89=
53+7= 64+9=
57+4=
6+29= 73+8=
29+7=
92+8= 54+20=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
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板书课题:练习六(1)]
二、 练习。
1.练习六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时提问。
每一组的第1题与第2、第3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一题是
不进位加法,第2题是进位加法,因
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练习六2。
老师可以将第2题做成道具,改动要加上的一位数,让学生多练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