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
读草房子有感-天津医科大学招生网
三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
学生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一年级,经历了一个过渡期的适应阶段。升入三年级后,两年的小学生活,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学习
习惯与行为习惯,但由于个体的生理、
心理素质差异、不同的
家庭教育、老师不同的关注程度等诸多方面原因,学生在发展
上出现了很
多不平衡,也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个人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不会与
人合作。
2、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
3、学习上主动性、自觉性不强,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
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
4、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很多,如:爱表现,承爱批评的能
力差距极大。
5、班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干部与同学之间矛盾激化。
6、班干部工作能力不强,不能独立开
展班级活动,即使
能初步开展活动,也缺乏策略与方法,缺乏恒心与意志力。
1、父母忙于上
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和老人生活在一起,
隔代教育对孩子宠爱有加,对孩子身上的不足视而不见,造<
br>成学生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观念,不会合作,不
会替别人着想,责任心
不强,同学间发生矛盾,也不愿互相
谦让。
2、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时,好几个大家转
着一个
孩子转,孩子受到的关注很多,到了学校后,学生期望得老
师大量的关注,但由于一个班
的学生较多,老师在教学质量
上压力较大,在班队活动上的工作量较大,无法给予每个孩
子如同
家长一样多的关注,造成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到
三年级时,问题学生形成。
3、祖父母、
外祖父母、父母这些长辈文化层次很低,不
仅没有给孩子很好的学前教育,在孩子进入小学低年级后,<
br>品行上和学习上都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进入三年级后,又
以为孩子已长大了,干脆不闻不问,放
任自流。当老师向家
长反映一些问题时,有的家长只会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打骂,
有的家长则不是
积极配合,而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好,甚至
还做出伤害老师的言行。在指导孩子的学习上,有的家长缺<
br>乏方法,包办太多,造成孩子独立思维能力、自控能力、动
手能力等方面太差,是非观念头不强,
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
问题。
4、一、二年级时,个别学生能力较强,各方面表现优秀
而被选为班干部,这些同学在管理别的同学时,缺乏方法,
没有弹性,很容易伤到班级中一些的弱势个体
的自尊心,进
入三年级后,一些较差的同学心理上也成长起来,不甘心俯
首贴耳,对班干部的管
束不理不睬,或者干脆专找班干部的
不足,与之争锋相对,造成同学间矛盾激化。同样,班干部
经常管理别人,总觉得自己是十分优秀的,忽视了对自身的
严格要求,从面没有起到以身
作则的榜样作用。
5、一、二年级时,班队活动老师组织策划较多,班干部
只是被吩咐帮助老
师做一些事就行了,没有真正去组织策划
活动。到了三年级,要让他们真正以一个小主人的状态,分工合作,开展各项中队活动,确实有困难,活动不是在策划
中不了了之,就是得不到同学们的支持,
开展不起来。班干
部空有活动的热情,缺乏组织活动的策略与方法,遇到困难
也没有恒心与意志
力去解决。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开展了有益的
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
惯,提高学生的能力。1、制订
了行为习惯评比表,每天由学生进行记录与评比,培养学生
自我
约束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是
“重视晨会,开好班会”,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
导向,形
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
地指出来,进行警示性的引
导教育,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
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多
与学生谈心”。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与学生谈心,及时对
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树立他们的是非观念,
培养他们的
自控能力。
2、多渠道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室里布置了“仔细倾听、
响亮
回答”一栏,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逐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趋势。一段时间下来
,一些学习
困难学生,在课上也能勇跃发言了。每月评选取出学习行规
等许多方
面的进步明星,公布在教室里,以激励学生不断努
力,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快乐。平时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
进步,
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收录到成功袋中。
3、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
提高班级
管理工作的成效。平时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学生的有
关信息,指导家长采取有效
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家长积极参
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备忘录上不仅记录
家庭
作业,还让学生对自己在校的表现作客观的自评,让家
长及时了解,并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作好评价
,签注完
成作业时间等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充分关注孩子,对不同的孩
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让学生能体验到受关注后的满足。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心灵
有约”的节
目,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意识。
三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
学生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一年级,经历了一个过渡期的适应阶
段。升入三年级后,两年的小学生活,培养了
学生一定的学习
习惯与行为习惯,但由于个体的生理、心理素质差异、不同的
家庭教育、老师不
同的关注程度等诸多方面原因,学生在发展
上出现了很多不平衡,也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个人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不会与
人合作。
2、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
3、学习上主动性、自觉性不强,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
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
4、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很多,如:爱表现,承爱批评的能
力差距极大。
5、班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干部与同学之间矛盾激化。
6、班干部工作能力不强,不能独立开
展班级活动,即使
能初步开展活动,也缺乏策略与方法,缺乏恒心与意志力。
1、父母忙于上
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和老人生活在一起,
隔代教育对孩子宠爱有加,对孩子身上的不足视而不见,造<
br>成学生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观念,不会合作,不
会替别人着想,责任心
不强,同学间发生矛盾,也不愿互相
谦让。
2、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时,好几个大家转
着一个
孩子转,孩子受到的关注很多,到了学校后,学生期望得老
师大量的关注,但由于一个班
的学生较多,老师在教学质量
上压力较大,在班队活动上的工作量较大,无法给予每个孩
子如同
家长一样多的关注,造成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到
三年级时,问题学生形成。
3、祖父母、
外祖父母、父母这些长辈文化层次很低,不
仅没有给孩子很好的学前教育,在孩子进入小学低年级后,<
br>品行上和学习上都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进入三年级后,又
以为孩子已长大了,干脆不闻不问,放
任自流。当老师向家
长反映一些问题时,有的家长只会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打骂,
有的家长则不是
积极配合,而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好,甚至
还做出伤害老师的言行。在指导孩子的学习上,有的家长缺<
br>乏方法,包办太多,造成孩子独立思维能力、自控能力、动
手能力等方面太差,是非观念头不强,
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
问题。
4、一、二年级时,个别学生能力较强,各方面表现优秀
而被选为班干部,这些同学在管理别的同学时,缺乏方法,
没有弹性,很容易伤到班级中一些的弱势个体
的自尊心,进
入三年级后,一些较差的同学心理上也成长起来,不甘心俯
首贴耳,对班干部的管
束不理不睬,或者干脆专找班干部的
不足,与之争锋相对,造成同学间矛盾激化。同样,班干部
经常管理别人,总觉得自己是十分优秀的,忽视了对自身的
严格要求,从面没有起到以身
作则的榜样作用。
5、一、二年级时,班队活动老师组织策划较多,班干部
只是被吩咐帮助老
师做一些事就行了,没有真正去组织策划
活动。到了三年级,要让他们真正以一个小主人的状态,分工合作,开展各项中队活动,确实有困难,活动不是在策划
中不了了之,就是得不到同学们的支持,
开展不起来。班干
部空有活动的热情,缺乏组织活动的策略与方法,遇到困难
也没有恒心与意志
力去解决。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开展了有益的
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
惯,提高学生的能力。1、制订
了行为习惯评比表,每天由学生进行记录与评比,培养学生
自我
约束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是
“重视晨会,开好班会”,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
导向,形
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
地指出来,进行警示性的引
导教育,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
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多
与学生谈心”。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与学生谈心,及时对
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树立他们的是非观念,
培养他们的
自控能力。
2、多渠道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室里布置了“仔细倾听、
响亮
回答”一栏,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逐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趋势。一段时间下来
,一些学习
困难学生,在课上也能勇跃发言了。每月评选取出学习行规
等许多方
面的进步明星,公布在教室里,以激励学生不断努
力,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快乐。平时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
进步,
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收录到成功袋中。
3、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
提高班级
管理工作的成效。平时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学生的有
关信息,指导家长采取有效
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家长积极参
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备忘录上不仅记录
家庭
作业,还让学生对自己在校的表现作客观的自评,让家
长及时了解,并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作好评价
,签注完
成作业时间等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充分关注孩子,对不同的孩
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让学生能体验到受关注后的满足。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心灵
有约”的节
目,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