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南充招生考试网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铅
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
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如需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
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诗经·关雎》)(2分)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诗经·蒹葭》)(1分)
(3)□□□□□,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
(4)《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生活状态的句子:□□□□,□□□□□。(2分)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
g
yuè(
)的铁的兽脊似的。
(2)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 )归来。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
g
nì jì(
)。
(4)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
B.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D.
当我学习数学遇到困惑时,老师总会耐心地辅导我,让我大彻大悟。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今年我校开放日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有近1500人左右的来宾到访。(删去“近”或“左右”)
怀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剑桥冈维尔与凯斯学院降半旗悼念霍金。剑桥师生还排队在冈维尔与凯斯学
院小教
堂吊唁簿上签字。剑桥大学副校长斯蒂芬·托普对媒体说:“霍金教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不仅在剑桥
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热烈的关注。他对科学知识的卓越贡献以及对科学和数学的普及,给
人们遗留下了不
可磨灭的遗产。他的性格是对数百万人的人生启迪。”剑桥市市长乔治·皮普斯向外
界表示:“霍金非凡
的学术成就、与病魔抗争的生平事迹鼓舞了许多人。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
我们这座城市最杰出的人
物之一。他的生活和工作将会被全世界的人们记住,尤其是在剑桥。”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小 石 潭 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
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
.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日光下澈( )
(2)凄神寒骨( ) (3)不可久居( )
...
7.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本文第一段通过寥寥数语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
浓厚兴味。
B.
本文第二段动静结合描写“游鱼”,“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静态上描摹,“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出了
游鱼的动态美。
C.
作者在写完游鱼及水之后,由情到景,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来衬托人的心情,比一般的直截了当表达欢快的心情
更有意味。
D.
文章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极有韵味。
(二)课外文言文(9分)
B.
数学老师利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辅助教学,不但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还使学生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
改为“提高”)
C.
吴京自编自导的《战狼2》,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票房总额居全国第一。(将“引起”改为“掀起”)
D.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使一些院校开始着力研讨并开展智慧课堂,现代信息化教学已凸显传统课堂无法媲
美的优越性。(将“使”删去)
5.请简要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②
原 宪 甘 贫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
①
,
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
子贡乘大马,中绀
③
而表素,轩车
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蹝履
④
,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
而弦歌。
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
贡逡巡而有愧色。
××网2018年3月15日讯
当地时间3月14日,著名英国科学家霍金在家中安然辞世,为了缅
第 1 页 共 6 页
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
⑤<
br>,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不完:不完整,简陋残缺。 ②匡坐:正坐。匡,端正。 ③中绀(gàn):内穿红色衣服
。
中,内里。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④华冠蹝履: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拖着没有后跟的鞋。华,<
br>同“桦”。⑤慝(tè):邪恶。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原宪居鲁居无何
..
B. 环堵之室四面竹树环合
..
调素琴
C.
中绀而表素
..
D.
宪不忍为也动心忍性
..
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
虑,
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8期)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
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喜欢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等,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都离不开屏幕。
B.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
做过一项实验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某一事物,有的
人可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有的人并没听到声音。
C.玛利亚·柴特博士认为失聪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人类视觉和听觉在同一神经资源里的相互牵制。当
视觉的负
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听觉感知降低或失效。
D. 短暂性失聪会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比如司机因为被路边屏幕吸引或沉迷于手机而不听周围的喇
叭声,从而
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行人如果沉迷手机刷屏,就会陷入失聪状态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13.下列对文中“沉迷刷屏”危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
沉迷刷屏,人们因高度专注于手机信息而听不到原本能听到的声音,这容易出现短暂性失聪。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10.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
11.原宪所说的“病”指的是什么?本文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3分)
(三)(10分)
B.
沉迷刷屏,人们就会选择过滤掉对方说话的声音,不予理睬对方或者敷衍了事,这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
C.
若司机在开车时被路边的LED屏幕吸引或沉迷手机的刷屏,可能因听不到周围的喇叭声而导致交通事故。
D. 人们在行走时如果沉迷于手机刷屏,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可能因听不到路况提醒而影响人身安全。
14.利用阅读上文获得的知识,你怎样劝说自己身边的“低头族”?(4分)
刷屏致命
倚蓝桥
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
是走路、
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 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
度专注于眼前事
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
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
br>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
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
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
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
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
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
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
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
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
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
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
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
“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
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
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
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
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
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
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
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
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
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
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
,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四)(17分)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
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
..
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
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
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
,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
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
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
。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男人满足
地抹抹嘴,问男孩:“
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
草;回来后还得做饭,
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今天
我生病了,我没陪
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第 2 页 共 6 页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
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
到山上来。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
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
人将空碗
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说
,“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
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
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
吊胆……”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认真地说
,“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
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
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
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
”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
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
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
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
还是头
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
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
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
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
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
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
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
..
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
,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
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
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15.
本文两次写男人主动要水喝,但每次喝完水的感受都不同,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分)
男人把第一碗水一饮而尽
心理概括 原因分析
(2)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
..
18.
小说题目“一朵一朵的阳光”有什么妙处?(5分)
三、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你的成长道路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启迪你
的智慧,增强你的信心,鼓足你的勇气,传递给你无穷的
正能量……请以“谢谢你,给了我______
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1954年8月16日
你素
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
上衣口袋里,
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
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
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
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
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
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
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
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
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
系,应及时注
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
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这些,
我在留学的时代是极注意的;
否则,我对你们也不会从小就管这管那,在各种manners[礼节,仪态]
方面跟你们烦了。但望你
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1.
除选文提到的礼节教育外,傅雷对儿子还有哪些方面的教育?请列举两个。(2分)
2.
从整部名著看,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
结合名著的内容,谈谈这本名著的艺术特色?(4分)
①
③
②
④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
16. 文中多处运用伏笔暗示男人是男孩的父亲,请找出其中一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17.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
第 3 页 共 6 页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24
1 10
(1)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 3
C(由写自由自在的游鱼写到人的心情,是“由景到情”不是“由情到景”)
(二) 9
9 3 B(A.居住经过 B.环绕 C.白色的不加装饰的
D.忍心使……坚韧 )
10 3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
11 3
①原宪所说的病则是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②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
玷污节操的事。(只答到第1点得1分,只答到第2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满分。)
(2)
1
(3) 1
(4) 2
(5)
4
2 4
3 3
D
4 3 B
5 4
二 46
(一) 10
6 3
7 4
(三)
宛在水中沚
12 3 D
欲济无舟楫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 3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1)踊跃 (2)翩然 (3)销声匿迹
(4)戛然而止
14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程度较深,不能说解决学科困惑就“大彻大悟”。)
(句子中的“增强安全意识”说法正确,“提高”不能和“意识”搭配。)
(四)
示
例: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安然辞世,人们无比缅怀和悼念他。(答到“辞世”、
15 4
“缅怀”和“悼念”这些关键词即可得4分)
16 4
(1)澈:穿透
(2)寒:使……寒冷 (3)居:停留
(1)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扬。(得分点:“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分别为0.5分)
17 4
(2)(溪水)像北
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得分点:“斗”
和“蛇”分别为0.5,“折”、“行
”为0.5,“明灭可见”为0.5)
第 4 页 共 6 页
(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第5段提到“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
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
态”,都是强
调“可能”的情况。A选项在第一段第1句找到答案;B选项可定位在第3段
第4、5句。C选项定位在
第4段玛利亚·柴特博士的解释)
B(选项说法错误,文中第3段最后一句表述为:“这表明,受试者
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
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人们并没有“选择过滤掉对方说话的声
音”A选项定位
在第1段第2、3句。C、D选项都是定位在第5段。)
4
①沉迷于低头刷屏会导致我们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②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③会给我
们的安全
埋下隐患,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我们生命;④沉迷于低头刷屏还会恶化我们的人际关系。
(达到任意两点即
得4分)
①满足(知足、舒心)(1分) ②因为口渴、酷热(2分)
③悔恨(内疚、惭愧、愧疚)(1
分) ④男人知道妻儿一直等待和思念他。(回答的词语相近且符合题
意的可得1分,原因要答
到客观原因“妻儿还在等着自己”和主观表现“燥热顿消”)
①第8段“男人问他:‘七岁’”这句话,暗示了男人是男孩父亲的身份,推动故
事情节的发展。
② 第11段“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一句表明了男人知道
妻儿原来居住的地方,暗示男人
是男孩父亲的身份。
③ 第19段“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
他?”一句表明男人对妻儿的思念和关注,暗示了男人是
男孩父亲的身份。
(任意答到1点,
有举例有分析可得4分,只找出文中句子没有对应分析只得2分;找错句
子的不得分。)
(1) (2分)①“烘烤”说明阳光直射温度之高,渲染了天气的炎热;②用“穿在铁杆
子上垂死的蚂蚱”比喻男人,表现男人在烈日烧灼下痛苦难熬的样子,烘托了男人燥热不安的
心
情。③引出下文,为下文男人向男孩借水喝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逃跑在外
的男人处境艰
难。(要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分析作用,答到2点即得满分。)
(2)(2分)①“终于”表示程度
之深,男人情不自禁最终流下了泪水,深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悔恨
10
17
和愧疚之情。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妻子和儿子一直等待自己回家的感
恩之情。(要先解释词
语的意思,再分析作用,答到2点即得满分。)
18
5 ①(表面含义)“一朵一朵的阳光”把无形的阳光具象化了,如云块一样可以“聚到一起,抱
成团”,也可以分开成一朵朵;聚团的阳光迎接春天,分开的阳光迎接冬天。
②(深层含义)作者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方法,“一朵一朵的阳光”指代家庭的团聚和离散,当
参考译文:
原宪住在鲁国,屋里周圈都被杂物堵满了,用茅草和泥盖的屋顶也
长出了草,用草和树枝搭成的门户都破烂不
完整了,拿桑条做门的转轴用瓮做窗户。两间屋子,用褐土涂
墙缝,下雨的时候屋顶漏雨地下湿滑,但原宪端坐在
里边弹琴唱歌。
三 50
19
50
附加题 10
1 2
2 4
3 4
朵朵阳光抱
团连成片时,象征着家人的团圆和亲情的凝聚。当朵朵阳光分散时,意味着家
子贡坐着大马车,里边黑红
外表洁白,气派的马车小巷子都容不下,去见原宪。原宪戴着漂亮的帽子穿这带褶
皱的鞋子,拄着藜木的
拐杖来开门。子贡说:“啊哈,先生你有什么毛病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穷,
人的离散
和亲情的断裂。
学习的东西不会实践叫做有病,现在我是贫穷,不是有病。”子贡顿时脸上有了惭愧的表情。
③(揭示主题)这个标题与结尾段相照应,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令人深思,也让人回味无穷,
原宪笑着说
:“那种满世界旅行、到处结交朋友,学道用来帮助人们,教授用来谋取自己利益,仁义隐藏的罪恶,
点
明亲情可贵这一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
车马的装饰等事情,我不忍心做呀。”
(答到3点可得5分,答2点得4分,答1点得2分。)
见评分标准
①读书求学方面的教育,比如他提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感情处理方面的教
作文
等级 评分标准
育,比如坚持“学问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的原则;③人际交往方面。比如“大
小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一类卷
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答到2点得2分,只答到1点给1分)
(50~45分)
3.语言得体、流畅。
①爱子情深。傅雷通过多封书信与儿子交流,字里行间表达对孩子的爱。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二类卷
②注意细节和礼节。从衣物的放置、
双手如何摆放、餐具的使用、出台行礼或谢幕等方面可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看出。
(44~40分)
③重视求学,热爱读书。在信中傅雷总是给儿子说明了认真读书求学的重要性。
3.语言规范、通顺。
④ 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傅雷给儿子写的字文字朴素优美,
情感真切,体现较高的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三类卷
文学造诣;在信中
经常与孩子探讨艺术问题,对音乐艺术尤为精通,体现其内在的艺术素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养。(答到2点且结合名著内容得4分,只答到2点但没结合名著内容给2分。
答到1点
(39~30分)
且结合名著内容得2分,只答到1点但没结合名著内容给1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①全书都是以书信的形式展现,傅雷在傅聪成长的不同阶
段,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四类卷
②
每一封书信都是傅雷对儿子的真情流露,在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
2.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艺术鉴赏等方面给予孩子最用心的教育;③书信的文字朴素生动,没有华丽的词藻
却都是傅
(29~15分)
雷对傅聪的肺腑之言,读来感人至深。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
答到2点且结合名著及选文的得4分,只答到1点且结合选文或名著的给2分只答2点
要点无结合选文只
给2分。只答1点无结合选文只给1分)
(14~0分)
第 5 页 共 6
页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加分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扣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第 6 页 共 6 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铅
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
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如需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
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诗经·关雎》)(2分)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诗经·蒹葭》)(1分)
(3)□□□□□,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
(4)《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生活状态的句子:□□□□,□□□□□。(2分)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
g
yuè(
)的铁的兽脊似的。
(2)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 )归来。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
g
nì jì(
)。
(4)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
B.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D.
当我学习数学遇到困惑时,老师总会耐心地辅导我,让我大彻大悟。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今年我校开放日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有近1500人左右的来宾到访。(删去“近”或“左右”)
怀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剑桥冈维尔与凯斯学院降半旗悼念霍金。剑桥师生还排队在冈维尔与凯斯学
院小教
堂吊唁簿上签字。剑桥大学副校长斯蒂芬·托普对媒体说:“霍金教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不仅在剑桥
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热烈的关注。他对科学知识的卓越贡献以及对科学和数学的普及,给
人们遗留下了不
可磨灭的遗产。他的性格是对数百万人的人生启迪。”剑桥市市长乔治·皮普斯向外
界表示:“霍金非凡
的学术成就、与病魔抗争的生平事迹鼓舞了许多人。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
我们这座城市最杰出的人
物之一。他的生活和工作将会被全世界的人们记住,尤其是在剑桥。”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小 石 潭 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
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
.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日光下澈( )
(2)凄神寒骨( ) (3)不可久居( )
...
7.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本文第一段通过寥寥数语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
浓厚兴味。
B.
本文第二段动静结合描写“游鱼”,“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静态上描摹,“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出了
游鱼的动态美。
C.
作者在写完游鱼及水之后,由情到景,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来衬托人的心情,比一般的直截了当表达欢快的心情
更有意味。
D.
文章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极有韵味。
(二)课外文言文(9分)
B.
数学老师利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辅助教学,不但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还使学生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
改为“提高”)
C.
吴京自编自导的《战狼2》,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票房总额居全国第一。(将“引起”改为“掀起”)
D.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使一些院校开始着力研讨并开展智慧课堂,现代信息化教学已凸显传统课堂无法媲
美的优越性。(将“使”删去)
5.请简要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②
原 宪 甘 贫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
①
,
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
子贡乘大马,中绀
③
而表素,轩车
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蹝履
④
,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
而弦歌。
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
贡逡巡而有愧色。
××网2018年3月15日讯
当地时间3月14日,著名英国科学家霍金在家中安然辞世,为了缅
第 1 页 共 6 页
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
⑤<
br>,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不完:不完整,简陋残缺。 ②匡坐:正坐。匡,端正。 ③中绀(gàn):内穿红色衣服
。
中,内里。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④华冠蹝履: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拖着没有后跟的鞋。华,<
br>同“桦”。⑤慝(tè):邪恶。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原宪居鲁居无何
..
B. 环堵之室四面竹树环合
..
调素琴
C.
中绀而表素
..
D.
宪不忍为也动心忍性
..
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
虑,
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8期)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
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喜欢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等,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都离不开屏幕。
B.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
做过一项实验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某一事物,有的
人可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有的人并没听到声音。
C.玛利亚·柴特博士认为失聪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人类视觉和听觉在同一神经资源里的相互牵制。当
视觉的负
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听觉感知降低或失效。
D. 短暂性失聪会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比如司机因为被路边屏幕吸引或沉迷于手机而不听周围的喇
叭声,从而
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行人如果沉迷手机刷屏,就会陷入失聪状态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13.下列对文中“沉迷刷屏”危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
沉迷刷屏,人们因高度专注于手机信息而听不到原本能听到的声音,这容易出现短暂性失聪。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10.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
11.原宪所说的“病”指的是什么?本文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3分)
(三)(10分)
B.
沉迷刷屏,人们就会选择过滤掉对方说话的声音,不予理睬对方或者敷衍了事,这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
C.
若司机在开车时被路边的LED屏幕吸引或沉迷手机的刷屏,可能因听不到周围的喇叭声而导致交通事故。
D. 人们在行走时如果沉迷于手机刷屏,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可能因听不到路况提醒而影响人身安全。
14.利用阅读上文获得的知识,你怎样劝说自己身边的“低头族”?(4分)
刷屏致命
倚蓝桥
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
是走路、
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 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
度专注于眼前事
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
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
br>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
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
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
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
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
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
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
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
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
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
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
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
“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
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
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
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
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
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
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
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
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
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
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
,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四)(17分)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
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
..
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
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
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
,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
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
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
。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男人满足
地抹抹嘴,问男孩:“
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
草;回来后还得做饭,
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今天
我生病了,我没陪
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第 2 页 共 6 页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
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
到山上来。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
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
人将空碗
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说
,“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
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
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
吊胆……”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认真地说
,“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
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
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
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
”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
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
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
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
还是头
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
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
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
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
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
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
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
..
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
,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
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
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15.
本文两次写男人主动要水喝,但每次喝完水的感受都不同,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分)
男人把第一碗水一饮而尽
心理概括 原因分析
(2)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
..
18.
小说题目“一朵一朵的阳光”有什么妙处?(5分)
三、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你的成长道路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启迪你
的智慧,增强你的信心,鼓足你的勇气,传递给你无穷的
正能量……请以“谢谢你,给了我______
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1954年8月16日
你素
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
上衣口袋里,
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
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
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
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
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
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
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
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
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
系,应及时注
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
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这些,
我在留学的时代是极注意的;
否则,我对你们也不会从小就管这管那,在各种manners[礼节,仪态]
方面跟你们烦了。但望你
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1.
除选文提到的礼节教育外,傅雷对儿子还有哪些方面的教育?请列举两个。(2分)
2.
从整部名著看,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
结合名著的内容,谈谈这本名著的艺术特色?(4分)
①
③
②
④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
16. 文中多处运用伏笔暗示男人是男孩的父亲,请找出其中一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17.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
第 3 页 共 6 页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24
1 10
(1)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 3
C(由写自由自在的游鱼写到人的心情,是“由景到情”不是“由情到景”)
(二) 9
9 3 B(A.居住经过 B.环绕 C.白色的不加装饰的
D.忍心使……坚韧 )
10 3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
11 3
①原宪所说的病则是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②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
玷污节操的事。(只答到第1点得1分,只答到第2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满分。)
(2)
1
(3) 1
(4) 2
(5)
4
2 4
3 3
D
4 3 B
5 4
二 46
(一) 10
6 3
7 4
(三)
宛在水中沚
12 3 D
欲济无舟楫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 3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1)踊跃 (2)翩然 (3)销声匿迹
(4)戛然而止
14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程度较深,不能说解决学科困惑就“大彻大悟”。)
(句子中的“增强安全意识”说法正确,“提高”不能和“意识”搭配。)
(四)
示
例: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安然辞世,人们无比缅怀和悼念他。(答到“辞世”、
15 4
“缅怀”和“悼念”这些关键词即可得4分)
16 4
(1)澈:穿透
(2)寒:使……寒冷 (3)居:停留
(1)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扬。(得分点:“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分别为0.5分)
17 4
(2)(溪水)像北
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得分点:“斗”
和“蛇”分别为0.5,“折”、“行
”为0.5,“明灭可见”为0.5)
第 4 页 共 6 页
(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第5段提到“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
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
态”,都是强
调“可能”的情况。A选项在第一段第1句找到答案;B选项可定位在第3段
第4、5句。C选项定位在
第4段玛利亚·柴特博士的解释)
B(选项说法错误,文中第3段最后一句表述为:“这表明,受试者
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
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人们并没有“选择过滤掉对方说话的声
音”A选项定位
在第1段第2、3句。C、D选项都是定位在第5段。)
4
①沉迷于低头刷屏会导致我们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②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③会给我
们的安全
埋下隐患,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我们生命;④沉迷于低头刷屏还会恶化我们的人际关系。
(达到任意两点即
得4分)
①满足(知足、舒心)(1分) ②因为口渴、酷热(2分)
③悔恨(内疚、惭愧、愧疚)(1
分) ④男人知道妻儿一直等待和思念他。(回答的词语相近且符合题
意的可得1分,原因要答
到客观原因“妻儿还在等着自己”和主观表现“燥热顿消”)
①第8段“男人问他:‘七岁’”这句话,暗示了男人是男孩父亲的身份,推动故
事情节的发展。
② 第11段“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一句表明了男人知道
妻儿原来居住的地方,暗示男人
是男孩父亲的身份。
③ 第19段“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
他?”一句表明男人对妻儿的思念和关注,暗示了男人是
男孩父亲的身份。
(任意答到1点,
有举例有分析可得4分,只找出文中句子没有对应分析只得2分;找错句
子的不得分。)
(1) (2分)①“烘烤”说明阳光直射温度之高,渲染了天气的炎热;②用“穿在铁杆
子上垂死的蚂蚱”比喻男人,表现男人在烈日烧灼下痛苦难熬的样子,烘托了男人燥热不安的
心
情。③引出下文,为下文男人向男孩借水喝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逃跑在外
的男人处境艰
难。(要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分析作用,答到2点即得满分。)
(2)(2分)①“终于”表示程度
之深,男人情不自禁最终流下了泪水,深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悔恨
10
17
和愧疚之情。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妻子和儿子一直等待自己回家的感
恩之情。(要先解释词
语的意思,再分析作用,答到2点即得满分。)
18
5 ①(表面含义)“一朵一朵的阳光”把无形的阳光具象化了,如云块一样可以“聚到一起,抱
成团”,也可以分开成一朵朵;聚团的阳光迎接春天,分开的阳光迎接冬天。
②(深层含义)作者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方法,“一朵一朵的阳光”指代家庭的团聚和离散,当
参考译文:
原宪住在鲁国,屋里周圈都被杂物堵满了,用茅草和泥盖的屋顶也
长出了草,用草和树枝搭成的门户都破烂不
完整了,拿桑条做门的转轴用瓮做窗户。两间屋子,用褐土涂
墙缝,下雨的时候屋顶漏雨地下湿滑,但原宪端坐在
里边弹琴唱歌。
三 50
19
50
附加题 10
1 2
2 4
3 4
朵朵阳光抱
团连成片时,象征着家人的团圆和亲情的凝聚。当朵朵阳光分散时,意味着家
子贡坐着大马车,里边黑红
外表洁白,气派的马车小巷子都容不下,去见原宪。原宪戴着漂亮的帽子穿这带褶
皱的鞋子,拄着藜木的
拐杖来开门。子贡说:“啊哈,先生你有什么毛病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穷,
人的离散
和亲情的断裂。
学习的东西不会实践叫做有病,现在我是贫穷,不是有病。”子贡顿时脸上有了惭愧的表情。
③(揭示主题)这个标题与结尾段相照应,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令人深思,也让人回味无穷,
原宪笑着说
:“那种满世界旅行、到处结交朋友,学道用来帮助人们,教授用来谋取自己利益,仁义隐藏的罪恶,
点
明亲情可贵这一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
车马的装饰等事情,我不忍心做呀。”
(答到3点可得5分,答2点得4分,答1点得2分。)
见评分标准
①读书求学方面的教育,比如他提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感情处理方面的教
作文
等级 评分标准
育,比如坚持“学问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的原则;③人际交往方面。比如“大
小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一类卷
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答到2点得2分,只答到1点给1分)
(50~45分)
3.语言得体、流畅。
①爱子情深。傅雷通过多封书信与儿子交流,字里行间表达对孩子的爱。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二类卷
②注意细节和礼节。从衣物的放置、
双手如何摆放、餐具的使用、出台行礼或谢幕等方面可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看出。
(44~40分)
③重视求学,热爱读书。在信中傅雷总是给儿子说明了认真读书求学的重要性。
3.语言规范、通顺。
④ 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傅雷给儿子写的字文字朴素优美,
情感真切,体现较高的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三类卷
文学造诣;在信中
经常与孩子探讨艺术问题,对音乐艺术尤为精通,体现其内在的艺术素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养。(答到2点且结合名著内容得4分,只答到2点但没结合名著内容给2分。
答到1点
(39~30分)
且结合名著内容得2分,只答到1点但没结合名著内容给1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①全书都是以书信的形式展现,傅雷在傅聪成长的不同阶
段,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四类卷
②
每一封书信都是傅雷对儿子的真情流露,在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
2.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艺术鉴赏等方面给予孩子最用心的教育;③书信的文字朴素生动,没有华丽的词藻
却都是傅
(29~15分)
雷对傅聪的肺腑之言,读来感人至深。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
答到2点且结合名著及选文的得4分,只答到1点且结合选文或名著的给2分只答2点
要点无结合选文只
给2分。只答1点无结合选文只给1分)
(14~0分)
第 5 页 共 6
页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加分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扣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