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林赋-八年级上册寒假答案
 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题号 14 
答案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靖康之变     D、黄巢起义
3、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魏征
B、皮日休      C、房玄龄      D、李白 
4、科举制创立于(    )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5、“靖康之变”后,北宋的两为皇帝被金所俘虏,请问这两位皇帝是:(   ) 
A、宋徽宗、宋哲宗             B、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神宗
D、宋太宗、宋太祖
6、“文成公主下嫁”、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
相处(    )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7、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①宋代商业和造船技术的发达
②外国热衷于中国市场   ③沿海农民常年
出海经商    ④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生动地反映了南宋时
期(   ) 
A、商品经济发达       B、对外交往频繁
C、文学艺术繁盛       D、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纵情享乐
10、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玄宗   D、唐太宗 
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
民族
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1 
 
13、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
品就是唐朝时印刷的?(
)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丹经》 
14、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   )   
A.蒙古
B.南诏             C.吐蕃           D.回纥
15、“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的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
哪座桥?(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1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完成于(   ) 
A、两宋
B、三国       C、南北朝          D、唐朝中后期
17、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 
A.黄河至海为界
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C.划长江为界      D.以长城为界
18、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你知道我国古诗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哪一时期?
(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9、唐朝时期,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当时东方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都市
是:(
) 
   A、开封     B、洛阳      C、长安    D、杭州
20、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22、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 
A、秦桧    B、石守信
C、岳飞   D、文天祥 
23、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这两位名字中的“
靖”
和“康”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 
A、北宋建立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变        D、南宋建立
24、北宋时兴起的后来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邢窑
B、景德镇     C、越窑     D、哥窑
25、辽、西夏、金三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2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契丹、满族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图说历史(两幅图共8分) 
      你会
说解说词吗?看下面图片,以下列任何一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说
说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情况?(两幅
图共8分) 
  图(1)  
 
图(1)主题
  图(2) 
解说
。   
 
图(2)主题
解说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5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 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这种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
是
?(2分) 
(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3)唐玄宗时,新进士科主要考什么内容?(2分) 
 
3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6分) 
 
28、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
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
D.                        
E.
F.                        
29、阅读下列材料:(本题共15 分)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
吴(江苏)中又为东
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北宋时期,
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海以南地区。淮南
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
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
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
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
化?(2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一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
宋高宗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2分)这个部门兴盛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3分) 
 
 
 
 
4 
下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题号 14 
答案  
 
二、非选择题:(4个题,共50分) 
26、图说历史(两幅图共8分)
图(1)主题:                          (2分) 
解说 :
(2分) 
图(2)主题:                           (2分)
解说 :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5分) 
(1)
(2分) 
(2分)
(2)
(3分) 
(3)
(2分) 
(4)
(6分) 
 
 
5 
28、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
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
答问题。(本题共12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2分) 
B.余杭指今                     (2分)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
(2分)
D.                       (2分) 
E.
(2分)
F.                       (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本题共15 分) 
(1)
(2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
(2分) 
 (3)
(2分) 
(3分)               
 
 
 
 
 
 
 
6 
 
下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A 
15 
A
3 
A 
16 
A 
4 
C 
17 
B
5 
B 
18 
D 
6 
A 
19 
C
7 
C 
20 
B 
8 
C 
21 
C
9 
D 
10 
C 
11 
D 
24 
B
12 
C 
25 
A 
13 
B 
 
题号 14 
答案 B 
22 23 
C C
二、非选择题:(4个题,共50分) 
26、 
图(1)鉴真东渡(2分)。鉴真东
渡日本弘扬佛法,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
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意思相
近即可得分)(2分) 
图(2)玄奘西游取经(2分)。玄奘从长安出发到
达天竺,学习佛学,撰写了
《大唐西域记》,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意思相近即可得
分)
(2分) 
27、 
(1)科举制度(2分) 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2分)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 
(3)诗赋(2分)
(4)①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中央
集权,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
了1300多年。(6分)(本题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8、
(1)A.北京      B.杭州  (每个2分,共4分。) 
(2)C.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每个2分,共8分。) 
29、
(1)经济重心南移;(2分) 
原因:①南方战乱少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③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④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人民的辛勤劳动);(6分)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2分)
(3)海外贸易;(2分)
原因:①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并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②宋代商业和造船技术比较发达,(3分) 
 
7 
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题号 14 
答案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靖康之变     D、黄巢起义
3、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魏征
B、皮日休      C、房玄龄      D、李白 
4、科举制创立于(    )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5、“靖康之变”后,北宋的两为皇帝被金所俘虏,请问这两位皇帝是:(   ) 
A、宋徽宗、宋哲宗             B、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神宗
D、宋太宗、宋太祖
6、“文成公主下嫁”、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
相处(    )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7、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①宋代商业和造船技术的发达
②外国热衷于中国市场   ③沿海农民常年
出海经商    ④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生动地反映了南宋时
期(   ) 
A、商品经济发达       B、对外交往频繁
C、文学艺术繁盛       D、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纵情享乐
10、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玄宗   D、唐太宗 
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
民族
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1 
 
13、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
品就是唐朝时印刷的?(
)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丹经》 
14、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   )   
A.蒙古
B.南诏             C.吐蕃           D.回纥
15、“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的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
哪座桥?(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1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完成于(   ) 
A、两宋
B、三国       C、南北朝          D、唐朝中后期
17、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 
A.黄河至海为界
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C.划长江为界      D.以长城为界
18、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你知道我国古诗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哪一时期?
(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9、唐朝时期,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当时东方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都市
是:(
) 
   A、开封     B、洛阳      C、长安    D、杭州
20、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22、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 
A、秦桧    B、石守信
C、岳飞   D、文天祥 
23、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这两位名字中的“
靖”
和“康”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 
A、北宋建立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变        D、南宋建立
24、北宋时兴起的后来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邢窑
B、景德镇     C、越窑     D、哥窑
25、辽、西夏、金三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2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契丹、满族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图说历史(两幅图共8分) 
      你会
说解说词吗?看下面图片,以下列任何一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说
说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情况?(两幅
图共8分) 
  图(1)  
 
图(1)主题
  图(2) 
解说
。   
 
图(2)主题
解说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5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 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这种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
是
?(2分) 
(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3)唐玄宗时,新进士科主要考什么内容?(2分) 
 
3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6分) 
 
28、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
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
D.                        
E.
F.                        
29、阅读下列材料:(本题共15 分)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
吴(江苏)中又为东
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北宋时期,
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海以南地区。淮南
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
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
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
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
化?(2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一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
宋高宗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2分)这个部门兴盛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3分) 
 
 
 
 
4 
下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题号 14 
答案  
 
二、非选择题:(4个题,共50分) 
26、图说历史(两幅图共8分)
图(1)主题:                          (2分) 
解说 :
(2分) 
图(2)主题:                           (2分)
解说 :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5分) 
(1)
(2分) 
(2分)
(2)
(3分) 
(3)
(2分) 
(4)
(6分) 
 
 
5 
28、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
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
答问题。(本题共12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2分) 
B.余杭指今                     (2分)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
(2分)
D.                       (2分) 
E.
(2分)
F.                       (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本题共15 分) 
(1)
(2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
(2分) 
 (3)
(2分) 
(3分)               
 
 
 
 
 
 
 
6 
 
下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A 
15 
A
3 
A 
16 
A 
4 
C 
17 
B
5 
B 
18 
D 
6 
A 
19 
C
7 
C 
20 
B 
8 
C 
21 
C
9 
D 
10 
C 
11 
D 
24 
B
12 
C 
25 
A 
13 
B 
 
题号 14 
答案 B 
22 23 
C C
二、非选择题:(4个题,共50分) 
26、 
图(1)鉴真东渡(2分)。鉴真东
渡日本弘扬佛法,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
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意思相
近即可得分)(2分) 
图(2)玄奘西游取经(2分)。玄奘从长安出发到
达天竺,学习佛学,撰写了
《大唐西域记》,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意思相近即可得
分)
(2分) 
27、 
(1)科举制度(2分) 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2分)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 
(3)诗赋(2分)
(4)①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中央
集权,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
了1300多年。(6分)(本题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8、
(1)A.北京      B.杭州  (每个2分,共4分。) 
(2)C.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每个2分,共8分。) 
29、
(1)经济重心南移;(2分) 
原因:①南方战乱少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③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④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人民的辛勤劳动);(6分)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2分)
(3)海外贸易;(2分)
原因:①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并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②宋代商业和造船技术比较发达,(3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