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习题课(答案版)

绝世美人儿
787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0: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步步惊心经典台词-复活读后感600字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将增大,是因为此时PN结内部的
B 。 [ ]
A 多数载流子浓度增大 B 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
C 多数载流子浓度减小 D 少数载流子浓度减小
2. 某只硅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z = 4v,其两端施加的电压分别为+5v(正向偏置)和-5v (反向
偏置)时,稳压管两端的最终电压分别为 D 。[ ]
A +5v和-5v B -5v和+4v C +4v和-0.7v D +0.7v和-4v
⒊ 根据某只晶体管的各极对地电压分别是V
B
= -6.3v,V
E
= -7v,V
C
= -4v,可以判定此晶体管是
管,处于 B 。 [ ]
A NPN管,饱和区 B PNP管, 放大区
C PNP管,截止区 D NPN管, 放大区
⒋ 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其漏极特性的 B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⒌ 在单级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中,它们相互比较起来正确的说法是: B 。
[ ]
A 共发射极电路的A
V
最大、R
I
最小、R
O
最小
B 共集电极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大、R
O
最小
C 共 基极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小、R
O
最大
D 共发射极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大、R
O
最大
⒍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C 。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7.差分放大电路的长尾电阻的主要功能是 A ,而提高共模抑制比. [ ]
A 抑制共模信号; B 抑制差模信号;
C 放大共模信号; D 既抑制共模信号又抑制差模信号;
8.组合放大电路的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D 。 [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9.集成运放电路的实质是一个 B 的多级放大电路。 [ ]
A阻容耦合式 B直接耦合式 C 变压器耦合式 D 三者都有

10.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B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11.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
A电路稳定性变差 B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12、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做有源负载是利用其 B 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
[ ]
A 直流电阻大、交流电阻小 B 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
C 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都小 D 直流电阻大和交流电阻都大
13、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满足相位起振条件时,则 其中电压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必须满足 D 才能起振。 [ ]
第 1 页,共 31 页



A A
V
= 1 B A
V
= 3 C A
V
< 3 D A
V
>3
14、迟滞比较器 有2个门限电压,因此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其输
出状态将发生 A 次跃变。 [ ]
A 1 B 2 C 3 D 0
15.当我们想要放大频率为10kHz以上的信号时,应采用 B 滤波器。 [ ]
A 低通 B 高通 C 带阻 D 带通
16.串联型稳压电源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其调整管必须工作于放大状态,即必须满足
D 。 [ ]
A V
I
= V
O
+ V
CES
B V
I
< V
O
+ V
CES

C V
I
≠ V
O
+ V
CES
D V
I
> V
O
+ V
CES


2.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所示,则输出电压U
0
为(B )
A.-5V B.+5V
C.+10V D.+15V

3.测得电路中某晶体三极管(锗管)各管脚的电位,如题3图所示,则可判定该管处在( C),上图
A.放大状态 B.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D.不确定状态

4.测得某放大状态的晶体三极管,各管脚的电位如题4图所示,则可判定该管为(B )
A.PNP型管,①是e极 B.PNP型管,③是e极
C.NPN型管,①是e极 D.NPN型管,②是e极
第 2 页,共 31 页




5.下列基本放大电路中,有电压放大作用无电流放大作用的是(C )
A.共射极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 共源极放大电路
6.为了使输出电阻降低,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交流( C )
A.串联负反馈 B.并联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8.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 ,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减少 B.增大
C.保持不变 D.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9. 在单管固定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若测得三极管的静态管压降UCE
近似等于电源电压U
CC
时,则该管工作状态为( B )
A.饱和 B.截止
C.放大 D.不能确定
10.若图示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
0
=3V,则P点必须( D )
A.接n点
B.接地
C.悬空
D.接m点


1.当温度升
高时,二极管
反向饱和电



第 3 页,共 31 页



[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B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 C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 A ]
A 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B 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D 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
[ D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C[ ]
A 可获得较高增益 B 可使温漂变小
C 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 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7.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B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8.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
f
L

f
H
时,放大倍 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B 。
A 0.5倍 B 0.7倍 C 0.9倍 D 1.2倍 [
9.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D ]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

10.带通滤波器所对应的幅频特性为 C 。 [

A
V
A
V
]
A、 B、

A
VMAX
A
VMAX



o f
o
f

C、
A

A

V

A
V


4

页,共
D、
31

VMAX

A
VMAX



]








o
f
o
f
5.下列基本放大电路中,有电压放大作用无电流放大作用的是( C)
A.共射极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 共源极放大电路
6.为了使输出电阻降低,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交流( C )
A.串联负反馈 B.并联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8.PN结加反向偏置时,其PN结的厚度将( A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D.不能确定
9.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其输出电压u0为( D )
A.-10V B.-6V C.-4V D.0V


10.NPN型三级管,处在饱和状态时是( B )
A.UBE<0,UBC<0 B.UBE>0,UBC>0 C.UBE>0,UBC<0 D.UBE<0,UBC>0
11.某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得各管脚电位为:①脚电位U1=2.3V,②脚电位U2=3V,③脚电位< br>U3=-9V,则可判定( D )
A.Ge管①为e B.Si管③为e C.Si管①为e D.Si管②为e
第 5 页,共 31 页



12.在下列组态的放大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阻低,应选( B )
A.共射组态 B.共集组态 C.共基组态 D.共源组态
13.若要求放大电路输入电阻高,且稳定输出电压,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的负反馈类型为( C

A.电流串联 B.电流并联 C.电压串联 D.电压并联
14.电流放大系数为β1和β2的两个晶体管构成等效复合晶体管,其等复合管的β值约为( D

A.β1 B.β2 C.β1+β2 D.β1·β2


1、单级放大电路如图3-1:在输入信号的中频段C
1
、C
2
、C足够大且对交流短路,试求:

(1)该放大电路的I
BQ
,I
CQ
,V
CEQ
的表达式;
(2)画出 该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并推导出A
V
、R
I
、R
O的的表达式;
(3)该电路为何能稳定工作点?若要提高电压增益,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① 画出直流通路如下图,求解各Q点参数:
V
BQ

R
2
V
CC

R
1
R
2

V
CC


I
EQ

I
BQ

V
BQ
V
BEQ
R
5
V
BQ
V
BEQ
Z
CQ< br>R
1

V
BQ

R
2

R
3

R
4


1


R
5

R
5

V
CEQ
V
CC
I
CQ

R
3
R
4

I
EQ
R
5

② 画出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
第 6 页,共 31 页



+

V
i

-

R
1

R
2

i
b

r
be

β
i
b

+V
0

R
4

r
be
r
bb'


1


V
T
I
EQ

-



A
v


R
4
r
be

< br>1


R
5

R
5

R
i
R
1
R
2



r
b e


1


R
5


R
0
R
4
③ 由于该电路具有分压式偏置电路,
V
BQ
固定不变,静态工作点就基本稳定,同时
射极电阻
R
5
引入直流电流 负反馈作用,可以自动跟踪
I
CQ
的变化,使晶体管的
Q

受温度的影响减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工作点。
若要提高输出电压增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用有源负载电阻代替
R
3

R
4
支路;
b、更换

值更高的晶体管;
在发射极电阻
R
5
旁加一旁路电容
C
E
,以减小交流发射极电阻,进一步提高交流电压
增益。< br>
2.组合电路如图3-2,已知 :V
CC
= 9V,

晶体管的V
CES1
= V
CES2
= 1V,R
L
= 8Ω,
(1) T
1
、T
2
构成什么电路?
(2) D
1
、D
2
起何作用?
(3) 若输入电压U
I
足够大,求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P
OMAX
= ?
图3-1 图3-2

解:(1)
T
1

T
2
构成互补对称输出级电路;
(2)
D
1

D
2
的作用是为
T
1

T
2
提供预偏置,使
T
1

T
2
微导通而达到消除
第 7 页,共 31 页



交越失真的目的;
(3)当输入电压足够大时,电路的最大不矢真输出功率为:
P< br>omax
V
CC
V
CES


2RL
2
91


28
2
4w



3.图3-3中的各运放为理想运放,已知:V
D
= 0.8v,Vom = ±12v;
(1) 试定性画出V
O
随V
I
变化的传输特性图。
(2) 试分别写出当 V
I
>0和V
I
<0时,电路的V
O
与V
I
的关系式。

图3-3

同类题VD = 0.7v,Vom = ±15v
解:(1)当
V
i
>0时,
V
01
V
i
,V
02
V
om

此时
D
截止而断开,
R
支路无电流,则
V
0
V
i







(2)当
V
i
<0时,
V
01
V
i
,V
02
V
om





此时
D
导通,
A
2
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有:

R
V
0
V
3
V
i
V
i

R
所以,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再考虑到运放的饱和值
15V
,可以画出
V
0

V
i

化的传输特性图为:




45°
O
45°
V
i

15V
V
0

第 8 页,共 31 页




(3)
V
O

V
i
的关系式为:


当V
i
0时,V
0
V
i

V
0
V
i


当V
i
0时,V
0
V
i

4. 组合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是理想的,请做如下分析:
(1) T1和T2,T3和T4各构成什么电路?理想运放A又构成什么电路?
(2) 试计算I
O
,U
C2Q
(A点对地的直流电压)的数值,
设U
BEQ
= 0.7v,U
CC
= 12v, R
2
= 2KΩ。
(3) 写出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A
U
= U
O
U
I
的表达式
(4) 为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增大输入电阻,试正确引入合理的负反馈类型(请
在电路中画出反馈通路);
(5) 估算电路在引入合理的反馈(假设为深度负反馈)后的闭环增益
A
UF
= ?(推导表达式)





T
2
T
1



T
3
T
4


图3-4

解:
(1)
T
1
T
2
构成差分放大电路;
T
3

T
4
构成比例式镜像电流源电路;同时作为差
放的长尾,理想运放
A
构成同相比 例运算电路。
(2)
I
0

R
4
1K
0 

12

0.7V
i
R3
1mA
R
5
2K4.6K1K
I
0
R
2
12V0.5mA2K11V

2
U
0
U
od2
U
0

U
i
U
i
U
od2
U
c2Q
UCC
I
C2Q
R
2
U
CC

(3 )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A
U

第 9 页,共 31 页



其中


R
2
R
6


R
2
R
6

U
od2
1
V
od2
V
i

U
i
2R
1
r
be


1


r



R
1
r
be

1


r



U

< br>R
6
U
od2

R
6
R
2
R
8

R
6

R
8
且< br>U
o
(1)V



1



U
od2

R
7
RRR
7

62



R

R
6



R
2
R
6
A
U


1
8

1




< br>R
7

R
6
R
2


2

R
1
r
be
(1

)

r

(4)为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增大输入电阻,现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R
f

反馈通路如下图红色支路所示:






(5)设
R
f
引入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则采用分离法:
R
f

R
vf


V
f< br>V
0

R
1
R
1
R
f
 A
vf

R
1
1
f
R
vf
R
1





5.电路如图3-5所示:各运放为 理想运放,D
Z1
,D
Z2
的稳压值均为
V
Z
=±6V,开关S
1
和S
2
在t = 0以前均掷于①,此时U
O
= -6V。
(1) 在t = 0时刻将开关S
1
和S
2
改掷于②之后,判断A1、A2各是什么单元电路,
(2) 在t = 0时刻将开关S
1
和S
2
改掷于②之后,试问经 过多少时间便由原来的-6V跳变为+
6V?并定性地作出U
O1
,U
O处的波形。


第 10 页,共 31







解:
(1)当t = 0时刻,开关
S
1

S
2
改掷于②后,
A
1
构成反相积分运算电路;A
2
构成反相滞回电压比较器。
(2)当t = 0时刻,
S
2
掷于 ① 则
V
C

0

0V
01

0

,此时
S
1

S
2
改掷②后,运
1
t
1
放A
1
进行积分运算,有:
U
01
1vdttt
, 同时,
RC

0
10010
3
1010
6
10
A2
的反相端电位
V

随积分运算反向增长直到:
V
< br>V



6V

2V
时,2010
A
2
输出电压U
0
从-6V跳变为+6V,因此积分 所需的时间由
U
01
t2V
得:t = 2S
显然,当t = 0时刻,S
1
、S
2
改掷②后,经过2秒时间,电路的输出从-6V变为 +6V。
(3)在2秒内电路U
01
、U
02
的输出波形为:














图3-5
3.下图由4个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u
0
.(10分)
O
-6V
2S
6V
-2V
t
O
-6V
U
02

O
U
01

2S
t
A2的传输特性为:
U
0

+6V
U
01

第 11 页,共 31




4.图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β=40,U
BE
=0.8V,C
1
、C
2
、C
E
足够大。
求:(1)输入电压u
i
=0.15sinωtV时,输出电压u
0
=?
(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1.5kΩ后,输出电压u
0
=?
(3)R
L
=1.5kΩ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50,输出电压u
0
=?

类似题
4.图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β=30,U
BE
=0.7V,C
1
、C
2
、C
E
足够大。
求:(1)输入电压u
i
=0.141sinωtV时,输出电压u
0
=?
(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1.2kΩ后,输出电压u
0
=?
(3)R
L
=1.2kΩ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60,输出电压u
0
=?




第 12 页,共 31















5.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 ,实现u0=5ui1-3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30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 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同类题 < br>9.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u0=7ui1-8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25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第 13 页,共 31





1.组合电路如图2-1所示:
判断图中电 路的各晶体管T
1
、T
2
、T
3
分别构成何种组态的电路?
2.请判断如图2-2电路中:
(1)是否存在反馈?
(2)若有,请判断有几条反馈通路?
(3)分别是什么反馈类型?对电路有什么影响?

图2-1 图2-2
1、答:
T
1
管构成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 14 页,共 31




T
2
管构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T
3
管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答:① 存在反馈。
② 有两条级间反馈,分别是
R
3

R
7

C2
支路和
R
2

R
4
支路;
有三条本级反馈,分别是
R
2

R
6

R
9
支路。
③ 各反馈支路的类型及对电路的影响如下:
R
3

R
7

C
2
构成电压并联负反 馈,是直流反馈,因此可以稳定直流静态工
作点。

R
4
、< br>R
2
是构成交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因此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入
电阻, 增大输出电阻,减小电压增益,扩展电路的通频带,减小非线性矢真等。

R
2

R
6

R
9
分别为各级的本级直流电流串联负反 馈,可以稳定各级直流输出电
流,抑制各级本身的温度漂移。



3.用一个集成运放设计一个电路,满足u
0
=-2u
i1
-3u
i 2
的关系,要求电路的最大输入电阻为40K 。
(1)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2 )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
1
和R
2
及反馈电阻R
F

同类题
9.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u0=7ui1-8ui2的关系,要求最 小输入电阻
为25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第 15 页,共 31






4、单级放大电路如图3-1:在输入信号 的中频段C
1
、C
2
、C足够大且对交流短路,试求:

( 1)该放大电路的I
BQ
,I
CQ
,V
CEQ
的表达式;
(2)画出该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并推导出A
V
、R
I
、R
O
的的表达式;
(3)该电路为何能稳定工作点?若要提高电压增益,可采取哪些措施?








第 16 页,共 31



解:① 画出直流通路如下图,求解各Q点参数:
V
BQ

R
2
V
CC

R
1
R
2

V
CC


I
EQ

I
BQ

V
BQ
V
BEQ
R
5
V
BQ
V
BEQ
Z
CQ< br>R
1

V
BQ

R
2

R
3

R
4


1


R
5

R
5

V
CEQ
V
CC
I
CQ

R
3
R
4

I
EQ
R
5

② 画出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
i
b

r
be

+

V
i

-

R
1

R
2

β
i
b

+V
0

R
4

r
be
r
bb'

< br>1


V
T
I
EQ

-



A
v


R
4
r
be


1


R
5
R
5

R
i
R
1
R
2< br>


r
be


1


R
5


R
0
R
4
③ 由于该 电路具有分压式偏置电路,
V
BQ
固定不变,静态工作点就基本稳定,同时
射 极电阻
R
5
引入直流电流负反馈作用,可以自动跟踪
I
CQ
的变化,使晶体管的
Q

受温度的影响减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工作点。
若要提高输出电压增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用有源负载电阻代替
R
3

R
4
支路;
b、更换

值更高的晶体管;
在发射极电阻
R
5
旁加一旁路电容
C
E
,以减小交流发射极电阻,进一步提高交流电压
增益。< br>

5.稳压管稳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稳压值为V
Z
=5V, 稳定电流范围为I
Z
=4~
20mA,额定功率为200mW,限流电阻R=600< br>
。试求:
第 17 页,共 31



(1) 当
V
i
20V
(2) 当
V
i
20V






,R
L
1K时,V
0
?

,R
L
100时,V
0
?

同类题 稳压管稳压值为VZ=6V,稳定电流范围为IZ=5~20mA,额定功率为200mW,限 流电阻
R=500
解:① 假设D
z
能稳压,设V
0
= 6V

I
R

206V14
28mA

500500
V
0
6V
28mA22mA

R
L
1K
I
DZ
I
R
I
RL28mA
P
DZ
I
DZ
V
DZ
2 2mA6V132mA200mW

∴D
Z
能稳压,V
0
= 6V
②假设D
z
能稳压,V
0
= 6V
I
R

I
RL
206V
28mA

500
6V
60mA

100
I
DZI
R
I
RL
28mA60mA32mA

∴D
Z
不能稳压,又工作在反偏条件下,视为断路。
R
L
100
V
2
203.3V

R
L
R500100
V
0



第 18 页,共 31



1. 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两个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电流如图2所示

(1)判断它们各是NPN管还是PNP管,在图中标出e,b,c极;
答:见图中标识
(判断NPN管还是PNP管各1分,标出e,b,c极1分,
共3分)

(2)估算(b)图晶体管的



值。




I
C
6

60


0.985

(各1分,共2分)
I
B
0.1
1

2. 简述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各自特点。
课本115页
三、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知U
CC
=12V,R
B
=110K ,R
E
=R
L
=5K ,

=50,
U
BEQ
=0.7V,r
be
为已知。
(1)指出该放大电路的名称; (2)计算静态量I
EQ
、U
CEQ
; (3)写出输入电阻r
i
的表达式。

第 19 页,共 31




同类题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知U
CC
=12V,R
B
=120K ,R
E
=R
L
=4K ,

=40,U
BEQ
=0.6V,r
be
为已知。
(1)指出该放大电路的名称; (2)计算静态量I
EQ
、U
CEQ
; (3)写出输入电阻r
i
的表达式。




2.理想运放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
第 20 页,共 31



(1)指出题图为何种运算电路;(2)写出u0
与u
i
的表达式;(3)计算平衡电阻R
2
;(4)指出电路 中存在
何种负反馈组态。

答案:



3. 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u0=5ui1-3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30KΩ ,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同类题
9.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 u0=7ui1-8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25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第 21 页,共 31





v
i2
0.3V

v
i3
1.1V

4. 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6所示,已知输入电压
v
i1
0.5V< br>,
(1) 试求
v
o1

v
o2

v
o3
的值;
(2)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零,求使
v
o
5V
所需的时间
t=?


同类题
2. 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6所示,已知输入电压
v
i1
0.6V
v
i2
0.4V

v
i3
1V
第 22 页,共 31



(13分)

(3) 试求
v
o1

v
o2

v
o3
的值;
(9分)

(4)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零,求使
v
o
6V
所需的时间
t=?
(4分)

解:
(1)A
1
构成反相求和电路,
v
o1
R
3
(
v
i1
v
i2
)5.2V
(3分)< br>
R
1
R
2
R
5
)v
i3
5V
(3分)

R
4
A
2
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v
o2
(1
A
3
构成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v
o3
(v
o2
 v
o1
)0.2V
(3分)
(2) A
4
构成积分电路

v
o

1
由题意得

1
10
t
R
10
C
1
v
o3
dt

(2分)

0.2dt6
解得
t3s

(2分)

0
5. 两级放大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
V
CC
15V
,晶体管的

1


2
60< br>,
r
be1
r
be2
900

(1) 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2) 求电路的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第 23 页,共 31



(3)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
v

v
0
v
?

A
vs

0
?

v
i
v
s

同类题
2. 两级放大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
V
CC
12V,晶体管的

1


2
50

r< br>be1
r
be2
900
(15分)

(1) 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3分)

(2) 求电路的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6分)

(3) 计算电压 放大倍数
A
v

v
0
v
?

A
vs

0
?
(6分)

v
i
v
s

解:(1)交流通路如下图 1
(3分)

第 24 页,共 31




(2)输入电阻的计算:

R
i
R
B1
[r
be1
(1

1
) (R
E1
R
i2
)]

其中
R
i2
R
1
R
2
r
be2

代入数值计算得
R
i2
100500.90.9K

(2分)

R
i
180[0.9(150)(2.70.9)]29.6K

(2分)

输出电阻的计算:
R
o
R
C2
2K

(2分)

(3)
A
v
A
v1
A
v2

A
v1


1

1

R
E 1
R
i2

r
be1


1

1

R
E1
R
i2
A
v2
 

2

R
C2
R
L

r
be2

代入数值计算得
A
v1


A
v2

150

(2.70.9)
0.9 7

(2分)

0.9

150

(2.70.9)
50

28

88.9

(2分)

0.9

A
v
0.97(88.9)86.2

(1分)

A
vs

R
i
29.6A
v
(86.2)83.4

R
i
R
s
29.61

三、判断以下电路能否放大交流信号,若不能,请改正其中的错误使其能起放大作用。





第 25 页,共 31







(A)








(B)

(C)
A图 不能放大交流信号,改正:去掉C
1
,将+V
CC
改为-V
CC

B图 能够放大交流信号

四、请判断下列电路中的反馈的类型,并说明哪些元件起反馈作用。









(A) (B)
A图 电流串连负反馈
B图 电流并联正反馈


2.稳压管稳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稳压值为V
Z
=6V,稳定电流 范围为I
Z
=5~
20mA,额定功率为200mW,限流电阻R=500

。试求:
(1) 当
V
i
20V
(2) 当
V
i
20V

,R
L
1K时,V
0
?

,R
L
100时,V
0
?

第 26 页,共 31





解:① 假设D
z
能稳压,设V
0
= 6V

I
R

206V14
28mA

500500
V
6V
II
0
DZ
I
RRL< br>28mA
R
28mA22mA

L
1K
P
DZ
I
DZ
V
DZ
22mA6V132mA 200mW

∴D
Z
能稳压,V
0
= 6V
②假设D
z
能稳压,V
0
= 6V
I
206V
R

500
28mA

I
6V
RL
100
60mA

I
D Z
I
R
I
RL
28mA60mA32mA

∴D
Z
不能稳压,又工作在反偏条件下,视为断路。
V
R
L
100
0

R
V
2
203.3V

L
R500100

2、单级放大电路如图:在输入信号的中频段C
1
、C
2
、C
3
对交流短路, 已知:V
CC
=12V、
R
1
=150KΩ 、R
2
=150KΩ、R
C
=5.1KΩ、R
e
=2KΩ、R
L
=10KΩ、β=100、C
1
=C
2
=C
3
=10
μF、C
μ
=5PF(即C
bc
) 、 f
T
=100MH
Z
、V
BE
=0.7V 、 r
bb’
=200Ω,
试求:
(1)放大电路的Q点参数;
(2)画出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A
V
,R
i
,R
O
的值;
(3)求电路上限频率
f
H

(4)若C
2
断开,将对Q点,
A
V
,R
i
,R
O

产生何种影响?
解:① 画出直流通路求Q点参数得:

R
1

R
2

R
C

V
cc

第 27 页,共 31
I
CQ


I
BQ

I
EQ







V
CC
(1 

)I
BQ
(R
C
R
E
)VBEQ
I
BQ
(R
1
R
2
)
< br>V
CC

V
CC
V
BEQ
(1

)(R
C
R
E
)(R
1
R
2< br>)

12V0.7V
11.3

A

1 00(52)300K
I
EQ
(1

)I
BQ10011.3

A1.13mA

V
CEQ
 V
CC
(1

)I
BQ
(R
C
R< br>E
)12V1.1374.09V

r
b

e
(1

)
V
T
26mV
1002.3 K

I
EQ
1.13mA
r
be
r
b b

r
b

e
2002.3K2.5K

②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并据此求出A
V
、R
i
、R< br>0


V
i


+
i
b

R
1

βi
b

R
2

R
C

R
L

V
O

+
-


r
be


-
A
V

< br>R
2
R
C
R
L
150K5K10K
99 132

r
be
2.5K
R
i
R
1
r
be
150K2.5K2.46K

R
o
R
2
R
C
150K5K4.84K

③画出混合π等效电路,求上限载止频率f
H





-
第 28 页,共 31

V
i

R
1



r
b

e

C

R
2

R
C

R
L

V
O

-



f
T
100MHz,且gm

rb

e

99
43ms

2.3K
G


gm4.3ms
68.5pF

2

f
T
6.2810010
6

C

(1gmR
L

)C

C

68pF(1 43150K5K10K)5pF78pF
R
T
r
b
< br>e
(r
bb

R
1
)2.3K(0.2K15 0K)2.3K


f
H

11
4
 8.77510Hz
12

2

R
T
C
6.282.3K860.510

87.75KHz
④若C
2
断开,对Q点无影响,但R
1
、R
2
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 则
A
V


R
i


R
0


3、 OCL功率放大电路如图,其中A为理想运放。
已知
V
CES1
V
VCES2
1V
,R
L
=8Ω。
(1)求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P
OMAX

(2)求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A
V

V
O
=?
V
i
(3)简述D
1
、D
2
的作用




解:由电路看,A为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后级为OCL功率放大电路,则

P
omax
(V
CC
V
CES
)
2
(12V1 )
2
7.56W

2R
L
28
V
0
V
01
V
0
R
(1
F
)1
V
i
V
i
V
01
R
1
10K)16
2K
A
V


(1
③D
1
、D
2
的作用是消除交越失真
第 29 页,共 31



4、 判断如图电路中A1 、A2各是什么单元电路,简述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定性
地作出V
O1
,V
O2
处的波形。D
Z1
,D
Z2
的稳压值均为V
Z
(注:各运放为理想运
放,已加电).











答:电路中A
1
为 方波发生器电路,后级A
2
为反相积分电路,这一电路的功能是作波
形产生与变换,可 以将方波变换为三角波。
其中V
01
、V
02
的波形如下:


O

V
01

t


O

V
02

t

5、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可以任意闭合、断开,集成运放是理想的,设T1T2工作
在放大区( 忽略其直流偏置),R
C1
=R
C2
=2KΩ,R
1
=2K Ω,R
3
=10KΩ,R
b1
=R
b2
=2K
Ω, R
e
=5.1KΩ,R
f
=10KΩ,β
1

2
=100,r
be1
=r
be2
=1kΩ
试求:⑴ 当S断开时,电路的增益A
V
=V
O
V
I
=?
⑵ 当S闭合时,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闭环增益A
VF
=?







第 30 页,共 31











解:① 当S断开时,反馈不存在,电路为一差放和一反相放大器的级联

1


R
L
11002K2K
20
其中:
A
V1

2R
b1
r
be
22 K0.5

A
V2

A
V

R< br>f
R
1

10K
5

2K
V
0
A
V1
A
V2
100

V
i
②当S闭合时,R
f
起电压串联负反馈作用,在温度负反馈条件下:
A
Vf

R
f

1

R
f
R
b2
2K1


R
b2
R
f
22K11
1
11

R
f
A
V



第 31 页,共 31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将增大,是因为此时PN结内部的
B 。 [ ]
A 多数载流子浓度增大 B 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
C 多数载流子浓度减小 D 少数载流子浓度减小
2. 某只硅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z = 4v,其两端施加的电压分别为+5v(正向偏置)和-5v (反向
偏置)时,稳压管两端的最终电压分别为 D 。[ ]
A +5v和-5v B -5v和+4v C +4v和-0.7v D +0.7v和-4v
⒊ 根据某只晶体管的各极对地电压分别是V
B
= -6.3v,V
E
= -7v,V
C
= -4v,可以判定此晶体管是
管,处于 B 。 [ ]
A NPN管,饱和区 B PNP管, 放大区
C PNP管,截止区 D NPN管, 放大区
⒋ 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其漏极特性的 B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⒌ 在单级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中,它们相互比较起来正确的说法是: B 。
[ ]
A 共发射极电路的A
V
最大、R
I
最小、R
O
最小
B 共集电极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大、R
O
最小
C 共 基极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小、R
O
最大
D 共发射极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大、R
O
最大
⒍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C 。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7.差分放大电路的长尾电阻的主要功能是 A ,而提高共模抑制比. [ ]
A 抑制共模信号; B 抑制差模信号;
C 放大共模信号; D 既抑制共模信号又抑制差模信号;
8.组合放大电路的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D 。 [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9.集成运放电路的实质是一个 B 的多级放大电路。 [ ]
A阻容耦合式 B直接耦合式 C 变压器耦合式 D 三者都有

10.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B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11.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
A电路稳定性变差 B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12、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做有源负载是利用其 B 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
[ ]
A 直流电阻大、交流电阻小 B 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
C 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都小 D 直流电阻大和交流电阻都大
13、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满足相位起振条件时,则 其中电压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必须满足 D 才能起振。 [ ]
第 1 页,共 31 页



A A
V
= 1 B A
V
= 3 C A
V
< 3 D A
V
>3
14、迟滞比较器 有2个门限电压,因此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其输
出状态将发生 A 次跃变。 [ ]
A 1 B 2 C 3 D 0
15.当我们想要放大频率为10kHz以上的信号时,应采用 B 滤波器。 [ ]
A 低通 B 高通 C 带阻 D 带通
16.串联型稳压电源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其调整管必须工作于放大状态,即必须满足
D 。 [ ]
A V
I
= V
O
+ V
CES
B V
I
< V
O
+ V
CES

C V
I
≠ V
O
+ V
CES
D V
I
> V
O
+ V
CES


2.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所示,则输出电压U
0
为(B )
A.-5V B.+5V
C.+10V D.+15V

3.测得电路中某晶体三极管(锗管)各管脚的电位,如题3图所示,则可判定该管处在( C),上图
A.放大状态 B.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D.不确定状态

4.测得某放大状态的晶体三极管,各管脚的电位如题4图所示,则可判定该管为(B )
A.PNP型管,①是e极 B.PNP型管,③是e极
C.NPN型管,①是e极 D.NPN型管,②是e极
第 2 页,共 31 页




5.下列基本放大电路中,有电压放大作用无电流放大作用的是(C )
A.共射极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 共源极放大电路
6.为了使输出电阻降低,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交流( C )
A.串联负反馈 B.并联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8.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 ,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减少 B.增大
C.保持不变 D.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9. 在单管固定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若测得三极管的静态管压降UCE
近似等于电源电压U
CC
时,则该管工作状态为( B )
A.饱和 B.截止
C.放大 D.不能确定
10.若图示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
0
=3V,则P点必须( D )
A.接n点
B.接地
C.悬空
D.接m点


1.当温度升
高时,二极管
反向饱和电



第 3 页,共 31 页



[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B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 C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 A ]
A 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B 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D 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
[ D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C[ ]
A 可获得较高增益 B 可使温漂变小
C 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 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7.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B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8.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
f
L

f
H
时,放大倍 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B 。
A 0.5倍 B 0.7倍 C 0.9倍 D 1.2倍 [
9.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D ]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

10.带通滤波器所对应的幅频特性为 C 。 [

A
V
A
V
]
A、 B、

A
VMAX
A
VMAX



o f
o
f

C、
A

A

V

A
V


4

页,共
D、
31

VMAX

A
VMAX



]








o
f
o
f
5.下列基本放大电路中,有电压放大作用无电流放大作用的是( C)
A.共射极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 共源极放大电路
6.为了使输出电阻降低,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交流( C )
A.串联负反馈 B.并联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8.PN结加反向偏置时,其PN结的厚度将( A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D.不能确定
9.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其输出电压u0为( D )
A.-10V B.-6V C.-4V D.0V


10.NPN型三级管,处在饱和状态时是( B )
A.UBE<0,UBC<0 B.UBE>0,UBC>0 C.UBE>0,UBC<0 D.UBE<0,UBC>0
11.某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得各管脚电位为:①脚电位U1=2.3V,②脚电位U2=3V,③脚电位< br>U3=-9V,则可判定( D )
A.Ge管①为e B.Si管③为e C.Si管①为e D.Si管②为e
第 5 页,共 31 页



12.在下列组态的放大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阻低,应选( B )
A.共射组态 B.共集组态 C.共基组态 D.共源组态
13.若要求放大电路输入电阻高,且稳定输出电压,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的负反馈类型为( C

A.电流串联 B.电流并联 C.电压串联 D.电压并联
14.电流放大系数为β1和β2的两个晶体管构成等效复合晶体管,其等复合管的β值约为( D

A.β1 B.β2 C.β1+β2 D.β1·β2


1、单级放大电路如图3-1:在输入信号的中频段C
1
、C
2
、C足够大且对交流短路,试求:

(1)该放大电路的I
BQ
,I
CQ
,V
CEQ
的表达式;
(2)画出 该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并推导出A
V
、R
I
、R
O的的表达式;
(3)该电路为何能稳定工作点?若要提高电压增益,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① 画出直流通路如下图,求解各Q点参数:
V
BQ

R
2
V
CC

R
1
R
2

V
CC


I
EQ

I
BQ

V
BQ
V
BEQ
R
5
V
BQ
V
BEQ
Z
CQ< br>R
1

V
BQ

R
2

R
3

R
4


1


R
5

R
5

V
CEQ
V
CC
I
CQ

R
3
R
4

I
EQ
R
5

② 画出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
第 6 页,共 31 页



+

V
i

-

R
1

R
2

i
b

r
be

β
i
b

+V
0

R
4

r
be
r
bb'


1


V
T
I
EQ

-



A
v


R
4
r
be

< br>1


R
5

R
5

R
i
R
1
R
2



r
b e


1


R
5


R
0
R
4
③ 由于该电路具有分压式偏置电路,
V
BQ
固定不变,静态工作点就基本稳定,同时
射极电阻
R
5
引入直流电流 负反馈作用,可以自动跟踪
I
CQ
的变化,使晶体管的
Q

受温度的影响减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工作点。
若要提高输出电压增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用有源负载电阻代替
R
3

R
4
支路;
b、更换

值更高的晶体管;
在发射极电阻
R
5
旁加一旁路电容
C
E
,以减小交流发射极电阻,进一步提高交流电压
增益。< br>
2.组合电路如图3-2,已知 :V
CC
= 9V,

晶体管的V
CES1
= V
CES2
= 1V,R
L
= 8Ω,
(1) T
1
、T
2
构成什么电路?
(2) D
1
、D
2
起何作用?
(3) 若输入电压U
I
足够大,求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P
OMAX
= ?
图3-1 图3-2

解:(1)
T
1

T
2
构成互补对称输出级电路;
(2)
D
1

D
2
的作用是为
T
1

T
2
提供预偏置,使
T
1

T
2
微导通而达到消除
第 7 页,共 31 页



交越失真的目的;
(3)当输入电压足够大时,电路的最大不矢真输出功率为:
P< br>omax
V
CC
V
CES


2RL
2
91


28
2
4w



3.图3-3中的各运放为理想运放,已知:V
D
= 0.8v,Vom = ±12v;
(1) 试定性画出V
O
随V
I
变化的传输特性图。
(2) 试分别写出当 V
I
>0和V
I
<0时,电路的V
O
与V
I
的关系式。

图3-3

同类题VD = 0.7v,Vom = ±15v
解:(1)当
V
i
>0时,
V
01
V
i
,V
02
V
om

此时
D
截止而断开,
R
支路无电流,则
V
0
V
i







(2)当
V
i
<0时,
V
01
V
i
,V
02
V
om





此时
D
导通,
A
2
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有:

R
V
0
V
3
V
i
V
i

R
所以,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再考虑到运放的饱和值
15V
,可以画出
V
0

V
i

化的传输特性图为:




45°
O
45°
V
i

15V
V
0

第 8 页,共 31 页




(3)
V
O

V
i
的关系式为:


当V
i
0时,V
0
V
i

V
0
V
i


当V
i
0时,V
0
V
i

4. 组合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是理想的,请做如下分析:
(1) T1和T2,T3和T4各构成什么电路?理想运放A又构成什么电路?
(2) 试计算I
O
,U
C2Q
(A点对地的直流电压)的数值,
设U
BEQ
= 0.7v,U
CC
= 12v, R
2
= 2KΩ。
(3) 写出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A
U
= U
O
U
I
的表达式
(4) 为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增大输入电阻,试正确引入合理的负反馈类型(请
在电路中画出反馈通路);
(5) 估算电路在引入合理的反馈(假设为深度负反馈)后的闭环增益
A
UF
= ?(推导表达式)





T
2
T
1



T
3
T
4


图3-4

解:
(1)
T
1
T
2
构成差分放大电路;
T
3

T
4
构成比例式镜像电流源电路;同时作为差
放的长尾,理想运放
A
构成同相比 例运算电路。
(2)
I
0

R
4
1K
0 

12

0.7V
i
R3
1mA
R
5
2K4.6K1K
I
0
R
2
12V0.5mA2K11V

2
U
0
U
od2
U
0

U
i
U
i
U
od2
U
c2Q
UCC
I
C2Q
R
2
U
CC

(3 )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A
U

第 9 页,共 31 页



其中


R
2
R
6


R
2
R
6

U
od2
1
V
od2
V
i

U
i
2R
1
r
be


1


r



R
1
r
be

1


r



U

< br>R
6
U
od2

R
6
R
2
R
8

R
6

R
8
且< br>U
o
(1)V



1



U
od2

R
7
RRR
7

62



R

R
6



R
2
R
6
A
U


1
8

1




< br>R
7

R
6
R
2


2

R
1
r
be
(1

)

r

(4)为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增大输入电阻,现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R
f

反馈通路如下图红色支路所示:






(5)设
R
f
引入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则采用分离法:
R
f

R
vf


V
f< br>V
0

R
1
R
1
R
f
 A
vf

R
1
1
f
R
vf
R
1





5.电路如图3-5所示:各运放为 理想运放,D
Z1
,D
Z2
的稳压值均为
V
Z
=±6V,开关S
1
和S
2
在t = 0以前均掷于①,此时U
O
= -6V。
(1) 在t = 0时刻将开关S
1
和S
2
改掷于②之后,判断A1、A2各是什么单元电路,
(2) 在t = 0时刻将开关S
1
和S
2
改掷于②之后,试问经 过多少时间便由原来的-6V跳变为+
6V?并定性地作出U
O1
,U
O处的波形。


第 10 页,共 31







解:
(1)当t = 0时刻,开关
S
1

S
2
改掷于②后,
A
1
构成反相积分运算电路;A
2
构成反相滞回电压比较器。
(2)当t = 0时刻,
S
2
掷于 ① 则
V
C

0

0V
01

0

,此时
S
1

S
2
改掷②后,运
1
t
1
放A
1
进行积分运算,有:
U
01
1vdttt
, 同时,
RC

0
10010
3
1010
6
10
A2
的反相端电位
V

随积分运算反向增长直到:
V
< br>V



6V

2V
时,2010
A
2
输出电压U
0
从-6V跳变为+6V,因此积分 所需的时间由
U
01
t2V
得:t = 2S
显然,当t = 0时刻,S
1
、S
2
改掷②后,经过2秒时间,电路的输出从-6V变为 +6V。
(3)在2秒内电路U
01
、U
02
的输出波形为:














图3-5
3.下图由4个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u
0
.(10分)
O
-6V
2S
6V
-2V
t
O
-6V
U
02

O
U
01

2S
t
A2的传输特性为:
U
0

+6V
U
01

第 11 页,共 31




4.图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β=40,U
BE
=0.8V,C
1
、C
2
、C
E
足够大。
求:(1)输入电压u
i
=0.15sinωtV时,输出电压u
0
=?
(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1.5kΩ后,输出电压u
0
=?
(3)R
L
=1.5kΩ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50,输出电压u
0
=?

类似题
4.图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β=30,U
BE
=0.7V,C
1
、C
2
、C
E
足够大。
求:(1)输入电压u
i
=0.141sinωtV时,输出电压u
0
=?
(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1.2kΩ后,输出电压u
0
=?
(3)R
L
=1.2kΩ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60,输出电压u
0
=?




第 12 页,共 31















5.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 ,实现u0=5ui1-3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30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 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同类题 < br>9.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u0=7ui1-8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25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第 13 页,共 31





1.组合电路如图2-1所示:
判断图中电 路的各晶体管T
1
、T
2
、T
3
分别构成何种组态的电路?
2.请判断如图2-2电路中:
(1)是否存在反馈?
(2)若有,请判断有几条反馈通路?
(3)分别是什么反馈类型?对电路有什么影响?

图2-1 图2-2
1、答:
T
1
管构成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 14 页,共 31




T
2
管构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T
3
管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答:① 存在反馈。
② 有两条级间反馈,分别是
R
3

R
7

C2
支路和
R
2

R
4
支路;
有三条本级反馈,分别是
R
2

R
6

R
9
支路。
③ 各反馈支路的类型及对电路的影响如下:
R
3

R
7

C
2
构成电压并联负反 馈,是直流反馈,因此可以稳定直流静态工
作点。

R
4
、< br>R
2
是构成交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因此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入
电阻, 增大输出电阻,减小电压增益,扩展电路的通频带,减小非线性矢真等。

R
2

R
6

R
9
分别为各级的本级直流电流串联负反 馈,可以稳定各级直流输出电
流,抑制各级本身的温度漂移。



3.用一个集成运放设计一个电路,满足u
0
=-2u
i1
-3u
i 2
的关系,要求电路的最大输入电阻为40K 。
(1)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2 )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
1
和R
2
及反馈电阻R
F

同类题
9.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u0=7ui1-8ui2的关系,要求最 小输入电阻
为25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第 15 页,共 31






4、单级放大电路如图3-1:在输入信号 的中频段C
1
、C
2
、C足够大且对交流短路,试求:

( 1)该放大电路的I
BQ
,I
CQ
,V
CEQ
的表达式;
(2)画出该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并推导出A
V
、R
I
、R
O
的的表达式;
(3)该电路为何能稳定工作点?若要提高电压增益,可采取哪些措施?








第 16 页,共 31



解:① 画出直流通路如下图,求解各Q点参数:
V
BQ

R
2
V
CC

R
1
R
2

V
CC


I
EQ

I
BQ

V
BQ
V
BEQ
R
5
V
BQ
V
BEQ
Z
CQ< br>R
1

V
BQ

R
2

R
3

R
4


1


R
5

R
5

V
CEQ
V
CC
I
CQ

R
3
R
4

I
EQ
R
5

② 画出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
i
b

r
be

+

V
i

-

R
1

R
2

β
i
b

+V
0

R
4

r
be
r
bb'

< br>1


V
T
I
EQ

-



A
v


R
4
r
be


1


R
5
R
5

R
i
R
1
R
2< br>


r
be


1


R
5


R
0
R
4
③ 由于该 电路具有分压式偏置电路,
V
BQ
固定不变,静态工作点就基本稳定,同时
射 极电阻
R
5
引入直流电流负反馈作用,可以自动跟踪
I
CQ
的变化,使晶体管的
Q

受温度的影响减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工作点。
若要提高输出电压增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用有源负载电阻代替
R
3

R
4
支路;
b、更换

值更高的晶体管;
在发射极电阻
R
5
旁加一旁路电容
C
E
,以减小交流发射极电阻,进一步提高交流电压
增益。< br>

5.稳压管稳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稳压值为V
Z
=5V, 稳定电流范围为I
Z
=4~
20mA,额定功率为200mW,限流电阻R=600< br>
。试求:
第 17 页,共 31



(1) 当
V
i
20V
(2) 当
V
i
20V






,R
L
1K时,V
0
?

,R
L
100时,V
0
?

同类题 稳压管稳压值为VZ=6V,稳定电流范围为IZ=5~20mA,额定功率为200mW,限 流电阻
R=500
解:① 假设D
z
能稳压,设V
0
= 6V

I
R

206V14
28mA

500500
V
0
6V
28mA22mA

R
L
1K
I
DZ
I
R
I
RL28mA
P
DZ
I
DZ
V
DZ
2 2mA6V132mA200mW

∴D
Z
能稳压,V
0
= 6V
②假设D
z
能稳压,V
0
= 6V
I
R

I
RL
206V
28mA

500
6V
60mA

100
I
DZI
R
I
RL
28mA60mA32mA

∴D
Z
不能稳压,又工作在反偏条件下,视为断路。
R
L
100
V
2
203.3V

R
L
R500100
V
0



第 18 页,共 31



1. 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两个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电流如图2所示

(1)判断它们各是NPN管还是PNP管,在图中标出e,b,c极;
答:见图中标识
(判断NPN管还是PNP管各1分,标出e,b,c极1分,
共3分)

(2)估算(b)图晶体管的



值。




I
C
6

60


0.985

(各1分,共2分)
I
B
0.1
1

2. 简述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各自特点。
课本115页
三、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知U
CC
=12V,R
B
=110K ,R
E
=R
L
=5K ,

=50,
U
BEQ
=0.7V,r
be
为已知。
(1)指出该放大电路的名称; (2)计算静态量I
EQ
、U
CEQ
; (3)写出输入电阻r
i
的表达式。

第 19 页,共 31




同类题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知U
CC
=12V,R
B
=120K ,R
E
=R
L
=4K ,

=40,U
BEQ
=0.6V,r
be
为已知。
(1)指出该放大电路的名称; (2)计算静态量I
EQ
、U
CEQ
; (3)写出输入电阻r
i
的表达式。




2.理想运放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
第 20 页,共 31



(1)指出题图为何种运算电路;(2)写出u0
与u
i
的表达式;(3)计算平衡电阻R
2
;(4)指出电路 中存在
何种负反馈组态。

答案:



3. 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u0=5ui1-3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30KΩ ,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同类题
9.设计由两个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实现 u0=7ui1-8ui2的关系,要求最小输入电阻
为25KΩ,其他各电路输入电阻尽量小,试:
(1)计算所需要的各电阻值;
(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第 21 页,共 31





v
i2
0.3V

v
i3
1.1V

4. 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6所示,已知输入电压
v
i1
0.5V< br>,
(1) 试求
v
o1

v
o2

v
o3
的值;
(2)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零,求使
v
o
5V
所需的时间
t=?


同类题
2. 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6所示,已知输入电压
v
i1
0.6V
v
i2
0.4V

v
i3
1V
第 22 页,共 31



(13分)

(3) 试求
v
o1

v
o2

v
o3
的值;
(9分)

(4)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零,求使
v
o
6V
所需的时间
t=?
(4分)

解:
(1)A
1
构成反相求和电路,
v
o1
R
3
(
v
i1
v
i2
)5.2V
(3分)< br>
R
1
R
2
R
5
)v
i3
5V
(3分)

R
4
A
2
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v
o2
(1
A
3
构成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v
o3
(v
o2
 v
o1
)0.2V
(3分)
(2) A
4
构成积分电路

v
o

1
由题意得

1
10
t
R
10
C
1
v
o3
dt

(2分)

0.2dt6
解得
t3s

(2分)

0
5. 两级放大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
V
CC
15V
,晶体管的

1


2
60< br>,
r
be1
r
be2
900

(1) 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2) 求电路的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第 23 页,共 31



(3)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
v

v
0
v
?

A
vs

0
?

v
i
v
s

同类题
2. 两级放大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
V
CC
12V,晶体管的

1


2
50

r< br>be1
r
be2
900
(15分)

(1) 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3分)

(2) 求电路的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6分)

(3) 计算电压 放大倍数
A
v

v
0
v
?

A
vs

0
?
(6分)

v
i
v
s

解:(1)交流通路如下图 1
(3分)

第 24 页,共 31




(2)输入电阻的计算:

R
i
R
B1
[r
be1
(1

1
) (R
E1
R
i2
)]

其中
R
i2
R
1
R
2
r
be2

代入数值计算得
R
i2
100500.90.9K

(2分)

R
i
180[0.9(150)(2.70.9)]29.6K

(2分)

输出电阻的计算:
R
o
R
C2
2K

(2分)

(3)
A
v
A
v1
A
v2

A
v1


1

1

R
E 1
R
i2

r
be1


1

1

R
E1
R
i2
A
v2
 

2

R
C2
R
L

r
be2

代入数值计算得
A
v1


A
v2

150

(2.70.9)
0.9 7

(2分)

0.9

150

(2.70.9)
50

28

88.9

(2分)

0.9

A
v
0.97(88.9)86.2

(1分)

A
vs

R
i
29.6A
v
(86.2)83.4

R
i
R
s
29.61

三、判断以下电路能否放大交流信号,若不能,请改正其中的错误使其能起放大作用。





第 25 页,共 31







(A)








(B)

(C)
A图 不能放大交流信号,改正:去掉C
1
,将+V
CC
改为-V
CC

B图 能够放大交流信号

四、请判断下列电路中的反馈的类型,并说明哪些元件起反馈作用。









(A) (B)
A图 电流串连负反馈
B图 电流并联正反馈


2.稳压管稳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稳压值为V
Z
=6V,稳定电流 范围为I
Z
=5~
20mA,额定功率为200mW,限流电阻R=500

。试求:
(1) 当
V
i
20V
(2) 当
V
i
20V

,R
L
1K时,V
0
?

,R
L
100时,V
0
?

第 26 页,共 31





解:① 假设D
z
能稳压,设V
0
= 6V

I
R

206V14
28mA

500500
V
6V
II
0
DZ
I
RRL< br>28mA
R
28mA22mA

L
1K
P
DZ
I
DZ
V
DZ
22mA6V132mA 200mW

∴D
Z
能稳压,V
0
= 6V
②假设D
z
能稳压,V
0
= 6V
I
206V
R

500
28mA

I
6V
RL
100
60mA

I
D Z
I
R
I
RL
28mA60mA32mA

∴D
Z
不能稳压,又工作在反偏条件下,视为断路。
V
R
L
100
0

R
V
2
203.3V

L
R500100

2、单级放大电路如图:在输入信号的中频段C
1
、C
2
、C
3
对交流短路, 已知:V
CC
=12V、
R
1
=150KΩ 、R
2
=150KΩ、R
C
=5.1KΩ、R
e
=2KΩ、R
L
=10KΩ、β=100、C
1
=C
2
=C
3
=10
μF、C
μ
=5PF(即C
bc
) 、 f
T
=100MH
Z
、V
BE
=0.7V 、 r
bb’
=200Ω,
试求:
(1)放大电路的Q点参数;
(2)画出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A
V
,R
i
,R
O
的值;
(3)求电路上限频率
f
H

(4)若C
2
断开,将对Q点,
A
V
,R
i
,R
O

产生何种影响?
解:① 画出直流通路求Q点参数得:

R
1

R
2

R
C

V
cc

第 27 页,共 31
I
CQ


I
BQ

I
EQ







V
CC
(1 

)I
BQ
(R
C
R
E
)VBEQ
I
BQ
(R
1
R
2
)
< br>V
CC

V
CC
V
BEQ
(1

)(R
C
R
E
)(R
1
R
2< br>)

12V0.7V
11.3

A

1 00(52)300K
I
EQ
(1

)I
BQ10011.3

A1.13mA

V
CEQ
 V
CC
(1

)I
BQ
(R
C
R< br>E
)12V1.1374.09V

r
b

e
(1

)
V
T
26mV
1002.3 K

I
EQ
1.13mA
r
be
r
b b

r
b

e
2002.3K2.5K

②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并据此求出A
V
、R
i
、R< br>0


V
i


+
i
b

R
1

βi
b

R
2

R
C

R
L

V
O

+
-


r
be


-
A
V

< br>R
2
R
C
R
L
150K5K10K
99 132

r
be
2.5K
R
i
R
1
r
be
150K2.5K2.46K

R
o
R
2
R
C
150K5K4.84K

③画出混合π等效电路,求上限载止频率f
H





-
第 28 页,共 31

V
i

R
1



r
b

e

C

R
2

R
C

R
L

V
O

-



f
T
100MHz,且gm

rb

e

99
43ms

2.3K
G


gm4.3ms
68.5pF

2

f
T
6.2810010
6

C

(1gmR
L

)C

C

68pF(1 43150K5K10K)5pF78pF
R
T
r
b
< br>e
(r
bb

R
1
)2.3K(0.2K15 0K)2.3K


f
H

11
4
 8.77510Hz
12

2

R
T
C
6.282.3K860.510

87.75KHz
④若C
2
断开,对Q点无影响,但R
1
、R
2
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 则
A
V


R
i


R
0


3、 OCL功率放大电路如图,其中A为理想运放。
已知
V
CES1
V
VCES2
1V
,R
L
=8Ω。
(1)求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P
OMAX

(2)求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A
V

V
O
=?
V
i
(3)简述D
1
、D
2
的作用




解:由电路看,A为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后级为OCL功率放大电路,则

P
omax
(V
CC
V
CES
)
2
(12V1 )
2
7.56W

2R
L
28
V
0
V
01
V
0
R
(1
F
)1
V
i
V
i
V
01
R
1
10K)16
2K
A
V


(1
③D
1
、D
2
的作用是消除交越失真
第 29 页,共 31



4、 判断如图电路中A1 、A2各是什么单元电路,简述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定性
地作出V
O1
,V
O2
处的波形。D
Z1
,D
Z2
的稳压值均为V
Z
(注:各运放为理想运
放,已加电).











答:电路中A
1
为 方波发生器电路,后级A
2
为反相积分电路,这一电路的功能是作波
形产生与变换,可 以将方波变换为三角波。
其中V
01
、V
02
的波形如下:


O

V
01

t


O

V
02

t

5、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可以任意闭合、断开,集成运放是理想的,设T1T2工作
在放大区( 忽略其直流偏置),R
C1
=R
C2
=2KΩ,R
1
=2K Ω,R
3
=10KΩ,R
b1
=R
b2
=2K
Ω, R
e
=5.1KΩ,R
f
=10KΩ,β
1

2
=100,r
be1
=r
be2
=1kΩ
试求:⑴ 当S断开时,电路的增益A
V
=V
O
V
I
=?
⑵ 当S闭合时,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闭环增益A
VF
=?







第 30 页,共 31











解:① 当S断开时,反馈不存在,电路为一差放和一反相放大器的级联

1


R
L
11002K2K
20
其中:
A
V1

2R
b1
r
be
22 K0.5

A
V2

A
V

R< br>f
R
1

10K
5

2K
V
0
A
V1
A
V2
100

V
i
②当S闭合时,R
f
起电压串联负反馈作用,在温度负反馈条件下:
A
Vf

R
f

1

R
f
R
b2
2K1


R
b2
R
f
22K11
1
11

R
f
A
V



第 31 页,共 31

再审申请书范本-监理员职责


大连市事业单位招聘-银行柜员述职报告


秋天的感觉-研究生论文答辩开场白


淮阴侯-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年新政策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中国艺术留学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入党积极分子党小组意见


青年志愿者-2018年最新入党申请书


几月几号是母亲节-河北省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