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萌到你眼炸
741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0: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周国平-吃月饼的由来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 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
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
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
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 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 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
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 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
1 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 ,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
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 br>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 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 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
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2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3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
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①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计算方法

②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 — 原来水的体积



3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 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 (整数部分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 余数作
分子)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
最大公因数
约 分 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
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 (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13
1
2
3
4
=0.5 =0.25 =0.75 =0.2 =0.4 =0.6 =0.8
55
24455
135
7
11
=0.125 =0.375 =0.625 =0.875 =0.05 =0.04。

8882025
8

4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五 物体的运动
一、平移 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把 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
小、形状完全相同。
三、 旋转 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 旋转中心; ② 旋转方向; ③ 旋转角度。 2、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六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后再加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
合并起来。
七 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统计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中位数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八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5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
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 数乘分数,用分
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
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
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
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
把14这 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
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
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 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 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
单位1用除法。
14.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 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
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 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
于分数值。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6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
于解比例。

1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
和后项。 如:a:b 这是比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
外项和两个内项。 a:b=3:4 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 比的前
项和后项都乘 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
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 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联系: 比例是
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18.比和比例的意义 < br>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 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
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 不同。 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
义 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19.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 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 项;比例是研
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比例是由比
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
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 ,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 如果两个比相等,那
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 br>20.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
是整数, 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 即
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
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
离。

7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22.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 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
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3.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
性质。
24.解比 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
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 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5.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 们的
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 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 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
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26.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1.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23.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
示。 < br>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
轴。在同圆或等圆 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 ,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
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 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
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 等。
27.周长计算公式
28.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

8
(1)已知半径:S=πr
2
(2)已知直径:S=π(d2)
2
(3)已知周长:S=π[c÷(2π)]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29.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
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
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
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 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
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 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
可以是自然数, 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计 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
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 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
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30.百分数应用
百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100%以上,如:增长率、增产率等。 ②100%以
下,如:发芽率、成长率等。 ③刚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等。
31.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百分数概 念的
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

六年级下册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 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
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 ,−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 ),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
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 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5.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6.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


9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即AG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
其中AG 叫做圆柱的轴,AG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所有平行于AG的线段叫做圆柱
的母线,DA和
D' G
旋转形成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DD'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
柱的侧面。
< br>7.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设一个圆柱底面
半径为r,高为 h,则体积V:V=πr
2
h ;如S为底面积,高为h,体积为V:V=Sh
8.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侧=Ch (注:c为πd)
圆柱的 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
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 无数条)。
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9.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 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
叫圆锥。
10.圆锥立体几何定义: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
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 边叫圆锥的轴 。

11.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 个圆锥的体
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10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S是圆锥的底面积,h是圆锥的高,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12.圆锥体展开 图的绘制:圆锥体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
锥的底面)组成。(如右图)在绘制指 定圆锥的展开图时,一般知道a(母线长)
和d(底面直径)

13.圆锥的表面积: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和底面积两部分组成。
S=πR
2
(n360)+ πr
2
或(12)αR
2
+πr
2
(此n为角度制,α为弧 度制,α=π(n180)
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15.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 、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
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28.统计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 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
百分比的统计表。
31.条形统计图 < br>(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
这些直线按 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
同。
(3)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11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
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5)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32.折线统计图
(1)用一个单 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
顺次连接起来。
(2)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 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
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 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3.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b)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 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
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12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5、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
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 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
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
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 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 数(或者被减数与减
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
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 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
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 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
除数的位置。a÷b÷c=a÷(b×c) a÷b÷c=a÷c÷b
去括号:加减(乘除)混合时, 括号前是加号(乘号)的,去掉括号后,括 号内的符
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除法)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
a+(b-c)=a+b-c a-(b-c)=a-b+c a (b÷c)=ab÷c a÷(b÷c)=a÷b×c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0.75+9.8+0.25 48.5-0.4-0.6 2.5×5.6×0.4 99×12.5×0.8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6.5+0.28+3.5+0.72 2.5×1.25×0.4×0.8


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1.35×12-1.35×2 95.5÷1.6-15.5÷1.6
=1.35×(12-2) =(95.5-15.5)÷1.6


乘法分配律(添项)
99×25.6+25.6 3.5×8+3.5×3-3.5
=99×25.6+25.6× =3.5×8+3.5×3-3.5×1
=25.6×(99+1) =3.5×(8+3-1)
数字换加法 数字换减法 数字换乘法
4.5×102 99×2.6 5.6×125

13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4.5×(100+2) =(100-1)×2.6 =0.7×(8×125)

减法1 减法2 减法3
52.8-6.5-3.5 5.28-0.89-1.28 7.63-(1.9+2.63)


连除1 连除2 连除3
3200÷2.5÷0.4 370÷2.5÷3.7 210÷(12.5×2.1)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2.56-0.58+0.44 5.88+1.62-0.88 2.5÷0.2×0.4 290×2.5
÷0.29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再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小数点
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 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
计算。
注意:向右移动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除法中的 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 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③被除数不变,
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④被除数大于除 数,商就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
商就小于1。⑤一个非0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一 个非0的数除以小
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⑥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积不变。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⑧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 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4、求商时有时也需要求近似数。方法三种。
取商的近 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 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5、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 循环节。如6.3232……的
循环节是32,注意不是23一定要是第一次重复出现的数字是3在前2 在后重复出现!
6、循环小数的记法:
(1) 用省略号表示。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加省略号。如:3.55…, 2.0321321…
(2)简便记法。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加小圆点。如0.36,2.587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 数,

14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 写。加号、
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²,a²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或2×a
(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
有未知数, 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
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 相等。等式性质二: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常见的等量关系:
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③总价=单价 × 数量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
注明: 求三角形的底或高和梯形的上下底或高时,可根据公式列方程求解。这样
容易列出方程,也好理解。
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 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
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 于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 边
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 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
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 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15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10、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1、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分割法或割补法或剪移(旋转)拼,转化成已学的
简单图形,通过加、 减进行计算。】
12、常见计量单位及进率
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km)----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
面积单位:(从大到小)平方千米(km)----公顷---- 平方米(m)----平方分米(dm)----
平方厘米(cm)----平方毫米(mm)
质量单位:(从大到小)吨(t)----千克(kg)----克(g)
时间单位:(从大到小)时----分----秒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
2、植树问题:
(1)、两端要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
(2)、两端不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
(3)、一端栽一端不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间隔数=棵数
(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
3、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4、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6、过桥问题
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 速度=总长÷时间
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
计算时分成两部分。(1)标准部分。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
(2)超出部分。超出数量×超出单价。最后相加。






16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 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
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
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
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 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 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
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 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
1 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 ,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
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 br>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 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 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
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2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3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
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①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计算方法

②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 — 原来水的体积



3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 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 (整数部分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 余数作
分子)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
最大公因数
约 分 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
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 (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13
1
2
3
4
=0.5 =0.25 =0.75 =0.2 =0.4 =0.6 =0.8
55
24455
135
7
11
=0.125 =0.375 =0.625 =0.875 =0.05 =0.04。

8882025
8

4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五 物体的运动
一、平移 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把 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
小、形状完全相同。
三、 旋转 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 旋转中心; ② 旋转方向; ③ 旋转角度。 2、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六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后再加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
合并起来。
七 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统计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中位数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八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5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
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 数乘分数,用分
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
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
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
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
把14这 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
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
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 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 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
单位1用除法。
14.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 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
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 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
于分数值。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6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
于解比例。

1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
和后项。 如:a:b 这是比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
外项和两个内项。 a:b=3:4 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 比的前
项和后项都乘 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
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 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联系: 比例是
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18.比和比例的意义 < br>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 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
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 不同。 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
义 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19.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 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 项;比例是研
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比例是由比
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
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 ,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 如果两个比相等,那
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 br>20.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
是整数, 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 即
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
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
离。

7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22.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 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
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3.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
性质。
24.解比 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
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 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5.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 们的
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 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 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
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26.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1.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23.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
示。 < br>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
轴。在同圆或等圆 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 ,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
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 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
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 等。
27.周长计算公式
28.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

8
(1)已知半径:S=πr
2
(2)已知直径:S=π(d2)
2
(3)已知周长:S=π[c÷(2π)]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29.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
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
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
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 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
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 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
可以是自然数, 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计 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
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 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
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30.百分数应用
百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100%以上,如:增长率、增产率等。 ②100%以
下,如:发芽率、成长率等。 ③刚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等。
31.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百分数概 念的
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

六年级下册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 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
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 ,−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 ),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
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 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5.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6.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


9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即AG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
其中AG 叫做圆柱的轴,AG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所有平行于AG的线段叫做圆柱
的母线,DA和
D' G
旋转形成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DD'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
柱的侧面。
< br>7.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设一个圆柱底面
半径为r,高为 h,则体积V:V=πr
2
h ;如S为底面积,高为h,体积为V:V=Sh
8.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侧=Ch (注:c为πd)
圆柱的 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
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 无数条)。
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9.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 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
叫圆锥。
10.圆锥立体几何定义: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
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 边叫圆锥的轴 。

11.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 个圆锥的体
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10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S是圆锥的底面积,h是圆锥的高,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12.圆锥体展开 图的绘制:圆锥体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
锥的底面)组成。(如右图)在绘制指 定圆锥的展开图时,一般知道a(母线长)
和d(底面直径)

13.圆锥的表面积: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和底面积两部分组成。
S=πR
2
(n360)+ πr
2
或(12)αR
2
+πr
2
(此n为角度制,α为弧 度制,α=π(n180)
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15.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 、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
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28.统计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 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
百分比的统计表。
31.条形统计图 < br>(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
这些直线按 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
同。
(3)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11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
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5)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32.折线统计图
(1)用一个单 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
顺次连接起来。
(2)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 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
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 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3.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b)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 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
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12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5、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
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 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
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
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 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 数(或者被减数与减
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
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 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
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 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
除数的位置。a÷b÷c=a÷(b×c) a÷b÷c=a÷c÷b
去括号:加减(乘除)混合时, 括号前是加号(乘号)的,去掉括号后,括 号内的符
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除法)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
a+(b-c)=a+b-c a-(b-c)=a-b+c a (b÷c)=ab÷c a÷(b÷c)=a÷b×c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0.75+9.8+0.25 48.5-0.4-0.6 2.5×5.6×0.4 99×12.5×0.8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6.5+0.28+3.5+0.72 2.5×1.25×0.4×0.8


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1.35×12-1.35×2 95.5÷1.6-15.5÷1.6
=1.35×(12-2) =(95.5-15.5)÷1.6


乘法分配律(添项)
99×25.6+25.6 3.5×8+3.5×3-3.5
=99×25.6+25.6× =3.5×8+3.5×3-3.5×1
=25.6×(99+1) =3.5×(8+3-1)
数字换加法 数字换减法 数字换乘法
4.5×102 99×2.6 5.6×125

13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4.5×(100+2) =(100-1)×2.6 =0.7×(8×125)

减法1 减法2 减法3
52.8-6.5-3.5 5.28-0.89-1.28 7.63-(1.9+2.63)


连除1 连除2 连除3
3200÷2.5÷0.4 370÷2.5÷3.7 210÷(12.5×2.1)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2.56-0.58+0.44 5.88+1.62-0.88 2.5÷0.2×0.4 290×2.5
÷0.29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再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小数点
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 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
计算。
注意:向右移动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除法中的 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 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③被除数不变,
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④被除数大于除 数,商就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
商就小于1。⑤一个非0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一 个非0的数除以小
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⑥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积不变。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⑧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 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4、求商时有时也需要求近似数。方法三种。
取商的近 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 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5、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 循环节。如6.3232……的
循环节是32,注意不是23一定要是第一次重复出现的数字是3在前2 在后重复出现!
6、循环小数的记法:
(1) 用省略号表示。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加省略号。如:3.55…, 2.0321321…
(2)简便记法。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加小圆点。如0.36,2.587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 数,

14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 写。加号、
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²,a²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或2×a
(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
有未知数, 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
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 相等。等式性质二: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常见的等量关系:
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③总价=单价 × 数量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
注明: 求三角形的底或高和梯形的上下底或高时,可根据公式列方程求解。这样
容易列出方程,也好理解。
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 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
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 于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 边
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 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
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 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15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2182020
10、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1、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分割法或割补法或剪移(旋转)拼,转化成已学的
简单图形,通过加、 减进行计算。】
12、常见计量单位及进率
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km)----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
面积单位:(从大到小)平方千米(km)----公顷---- 平方米(m)----平方分米(dm)----
平方厘米(cm)----平方毫米(mm)
质量单位:(从大到小)吨(t)----千克(kg)----克(g)
时间单位:(从大到小)时----分----秒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
2、植树问题:
(1)、两端要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
(2)、两端不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
(3)、一端栽一端不栽: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间隔数=棵数
(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
3、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4、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6、过桥问题
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 速度=总长÷时间
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
计算时分成两部分。(1)标准部分。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
(2)超出部分。超出数量×超出单价。最后相加。






16

党章学习笔记-打工感想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国家公务员工资


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两只鸟蛋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中秋节300字作文


家风作文-狗的谚语


校园情人节-俞敏洪语录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李时珍夜宿古寺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村干部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