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食品安全检查计划-名著读后感500字
第一单元
负数。
负数
能借助数
单元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
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理解0既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
单元教学重点:
的大小。
单元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P2-4例1、例2。 执行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
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
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请同学来说一下你对正数、负数的
理解。
生:正数负数是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生:温度在零度以下,就可以写成负数。
生:像-16,-2.5这样的数就叫负数,读作负十六,负二点五。。。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咱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生活中的负数。
1.教学例1
(1)多媒体呈现课本情境图。
(2)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
生1:教室内的温度是16 ℃。
生2:雪地上的温度是零下16 ℃。
师:“℃”表示什么?“16
℃”和“-16 ℃”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号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
(3)交流、讨论
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与同学分享你的知识,解答你的疑问。
备注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
2展示成果
生1:“℃”表示摄氏度。
生2:零下16 ℃用“-16
℃”表示。“-”是负号,在这里表示比0℃还
低的温度。
生3:“16
℃”表示零上16摄氏度。
2.教学例2(多媒体呈现)
(1)想一想: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生1:“500”表示存入500元,“-500”表示支出500元。
生2:“2000”表示存入2000元,“-132” 表示支出132元。
师:一个表示存入,一个表示支出,其意义正好相反,这也是相反意义的
量。
3.认识正、负数
师:联系例1、例2及前面我们所讲的相反意义的量,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号来表示。
师:什么是负数?
(学生尝试概括,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教师进一步说明)
师: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
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像
-16、-500、-38、-0.4…这样的数叫
做负数。-16读作负十六,-38
读作负八分之三,-0.4读作负零点四
师:什么叫做正数?
生:像16、20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师:正数前面为什么不写“+”号?
生: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也可以省略。
(强调指出:为了区别于正数,负数前的负号“-”不能省略。)
师:像这样的正、负数我们能写得完吗?(板书:…)
小结:我们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
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
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
数。
很显然,正、负数是无限的。
4.进一步认识“0”
板书:-11℃~4℃
师:这是某地区一月份某天的气温,请你把它读出来。
师:
现在老师手上有个温度计(刻度数已用胶布掩盖),你能在温度计上找
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让
学生上来观察并指出)
师: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生: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11℃,在它的上面找4℃。
师:从温度计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师:“0”是正数,还是负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
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从此,我们对数可以重新分类:
5.介绍负数产生的历史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
以盈余为正,亏损为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
对正数和负
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
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
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
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
换色不方便,
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
负数
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
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2.5 +45 0 -5.2
-13 +41
2.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
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
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
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
应记作_____________ 。
3.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
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四、总结延伸
五、板书设计
负数
负数 -16 -7 -5.2 -13…
正数 16 +7 +6.3 +38…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执行日期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13 +47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备注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
晚黄山的气温是 (
)摄氏度。
二、检查预习,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
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
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
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
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
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
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
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
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
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
左到
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
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
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
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
br>(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板书设计
比较负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三课时:复习
执行日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正数、负数的含义,体验数学和生活的
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巩固负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回顾所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小组整理,交流提高。
小组共同整理,组长记录好所学的重点内容。
三、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一)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北走8米应记作___________。
2.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____________。
3.海拔高度是+1356m,表示________,海拔高度是-254m,表示______。
4.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
标准尺寸是30毫
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____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
准尺寸______毫米。
(二)课本练习一
第3、5、6题
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学会解决
百分数(二)
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在
经历折扣、
备注
打折、成数、税率、利率
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
有说服力的说明。
成数、税率、利率的学习过程,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
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单元重点:学会解
决
课时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折扣与成数
执行日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在理解“折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能自主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重现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引导
对比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应
用意识。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去商场购物的时候遇到过商家做促销活动吗?一般他们会采用哪些促
销手段? 2.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打折”这种情况,没错,像这样降价出售一些商品,
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
了解有关于“折扣”这件事(板书课题──折扣
)。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折扣”
(1)(出示促销文字信息)这里的九折、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反馈:
预设:①举例说明:一件衣服100元,八五折的话就只要85元。
②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
(4)归纳:商品打几折,其实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5)练习:看折扣写出相应的百分数。
( )% ( )% ( )%
2.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
备注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
等实际问题。
实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打折、成数、税率、利率
单元难点:理
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
(1)出示教材
第8页例1第(1)小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
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
车用了多少钱?
①独立完成并进行校对。
②反馈:谁能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重点分析以下问题:
问题一: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
问题二: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180的85%是多少)
(2)出示
教材第8页例1第(2)小题: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
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
了多少钱?
①独立思考并完成,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式: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减去现价(即原价的90%):160-160×90%。
第二种算
法: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
×(1-90%)就是便宜
的价钱。
想想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练习教材第8页“做一做”,完成后校对。
(4)小结:通过刚才的问题解决,你发现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现价=原价×折扣。
3.理解“成数”
生活中的百分数还有很多,比如说“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1)学生自学教材,明确成数的含义。
(2)反馈:说说什么是成数,可请学生举例说明。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 四成五=( )%;
七成二=( )%。
4.解决与“成数”相关的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
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
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①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问题。
②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思路一: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
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电是去年
的(1-25%),即350×(1-25%)。
思路二:去年用电数减去今年节约的度数,即350-350×25%。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出示教材第9
页“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
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①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校对。
②说说如何解决这类“成数”的问题。
5.小结
(1)结合例1及例2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有关“折扣”和“成数”的问题的?
(2)教师小结: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折扣”及“成数”的含义,
把“折扣”或“成数”化成百分数,再按
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
(三)应用练习,巩固认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你来算一算,
做一做。
1.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1)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2.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这套
书原价多少钱?
(1)请学生读题思考: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关系?引
导明确:9.
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减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
(2)尝试练习,集体校对。
3.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
吨?
4.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
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
多少万辆? <
br>(1)读题,找出关键句,想想两道题目中增长的3成,分别是谁的3成?也就
是把谁看作单位“
1”?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2)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四)回顾梳理,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第二课时 税率与利率
执行日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了解一些有关利率
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会利用利息
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
社会的作用,
理解储蓄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备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与“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
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储蓄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
展中,为了让祖
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
道
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进一步明确纳税的意义。
(2)反馈: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
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
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
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
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
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
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教师可
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
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3.理解“利率”的含义。
(1)除了税收,人们把有结余又暂时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银行里,
这也是支持国
家建设的行为。你对储蓄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
(2)自学教材第11页内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信息。
①(实物投影出示存单的凭证)这里哪
个是本金,哪个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
是多少?
②这是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什么?
③小结: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
定的。
4.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到期后,王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①到期后王奶奶能取回的钱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我们可以
先算出什么?试着先
算一算王奶奶能拿到多少利息。
②反馈交流。
预设1:5000×3%×2=300(元);
预设2:5000×3.75%=187.5(元);
预设3:5000×3.75%×2=375(元)。
③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呢?
④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关?该如何计算?讨论得出如下关系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⑤小结: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存期和年
利率的对应。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时还要考虑存款时间。
⑥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呢?
⑦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王奶奶到期拿到的钱应该包括利息和本金两部分。
(2)尝试练习:出示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
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
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
爷爷一共能取回多
少钱?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方法二:8000×(1+4.75%×5)=9900(元)
说说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3)教师:我们是如何计算利息的?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10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
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
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
分要按20
%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下面是张叔叔2012年8月1日到银行存款时填写
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
可以取回多少钱?
①要知道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得知道什么?(根据回答出示银行存
款利率表)
②存期半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③集体交流反馈。
2.实际运用
在过年的时
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如果把这些压岁钱存起来,你打算怎么存,
到时会得到多少利息?你准备怎么使用
?
(四)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后调查(选做):
(1)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
税的税收规定。
(2)了解家里的储蓄情况,了解我国最新的储蓄利率的信息。
第一单元
负数。
负数
能借助数
单元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
读法和写法。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
单元教学重点:
的大小。
单元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P2-4例1、例2。 执行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
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
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请同学来说一下你对正数、负数的
理解。
生:正数负数是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生:温度在零度以下,就可以写成负数。
生:像-16,-2.5这样的数就叫负数,读作负十六,负二点五。。。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咱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生活中的负数。
1.教学例1
(1)多媒体呈现课本情境图。
(2)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
生1:教室内的温度是16 ℃。
生2:雪地上的温度是零下16 ℃。
师:“℃”表示什么?“16
℃”和“-16 ℃”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号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
(3)交流、讨论
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与同学分享你的知识,解答你的疑问。
备注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
2展示成果
生1:“℃”表示摄氏度。
生2:零下16 ℃用“-16
℃”表示。“-”是负号,在这里表示比0℃还
低的温度。
生3:“16
℃”表示零上16摄氏度。
2.教学例2(多媒体呈现)
(1)想一想: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生1:“500”表示存入500元,“-500”表示支出500元。
生2:“2000”表示存入2000元,“-132” 表示支出132元。
师:一个表示存入,一个表示支出,其意义正好相反,这也是相反意义的
量。
3.认识正、负数
师:联系例1、例2及前面我们所讲的相反意义的量,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号来表示。
师:什么是负数?
(学生尝试概括,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教师进一步说明)
师: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
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像
-16、-500、-38、-0.4…这样的数叫
做负数。-16读作负十六,-38
读作负八分之三,-0.4读作负零点四
师:什么叫做正数?
生:像16、20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师:正数前面为什么不写“+”号?
生: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也可以省略。
(强调指出:为了区别于正数,负数前的负号“-”不能省略。)
师:像这样的正、负数我们能写得完吗?(板书:…)
小结:我们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
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
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
数。
很显然,正、负数是无限的。
4.进一步认识“0”
板书:-11℃~4℃
师:这是某地区一月份某天的气温,请你把它读出来。
师:
现在老师手上有个温度计(刻度数已用胶布掩盖),你能在温度计上找
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让
学生上来观察并指出)
师: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生: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11℃,在它的上面找4℃。
师:从温度计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师:“0”是正数,还是负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
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从此,我们对数可以重新分类:
5.介绍负数产生的历史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
以盈余为正,亏损为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
对正数和负
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
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
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
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
换色不方便,
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
负数
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
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2.5 +45 0 -5.2
-13 +41
2.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
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
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
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
应记作_____________ 。
3.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
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四、总结延伸
五、板书设计
负数
负数 -16 -7 -5.2 -13…
正数 16 +7 +6.3 +38…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执行日期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13 +47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备注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
晚黄山的气温是 (
)摄氏度。
二、检查预习,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
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
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
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
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
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
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
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
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
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
左到
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
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
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
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
br>(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板书设计
比较负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三课时:复习
执行日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正数、负数的含义,体验数学和生活的
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巩固负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回顾所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小组整理,交流提高。
小组共同整理,组长记录好所学的重点内容。
三、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一)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北走8米应记作___________。
2.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____________。
3.海拔高度是+1356m,表示________,海拔高度是-254m,表示______。
4.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
标准尺寸是30毫
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____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
准尺寸______毫米。
(二)课本练习一
第3、5、6题
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学会解决
百分数(二)
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在
经历折扣、
备注
打折、成数、税率、利率
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
有说服力的说明。
成数、税率、利率的学习过程,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
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单元重点:学会解
决
课时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折扣与成数
执行日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在理解“折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能自主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重现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引导
对比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应
用意识。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去商场购物的时候遇到过商家做促销活动吗?一般他们会采用哪些促
销手段? 2.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打折”这种情况,没错,像这样降价出售一些商品,
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
了解有关于“折扣”这件事(板书课题──折扣
)。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折扣”
(1)(出示促销文字信息)这里的九折、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反馈:
预设:①举例说明:一件衣服100元,八五折的话就只要85元。
②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
(4)归纳:商品打几折,其实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5)练习:看折扣写出相应的百分数。
( )% ( )% ( )%
2.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
备注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
等实际问题。
实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打折、成数、税率、利率
单元难点:理
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
(1)出示教材
第8页例1第(1)小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
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
车用了多少钱?
①独立完成并进行校对。
②反馈:谁能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重点分析以下问题:
问题一: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
问题二: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180的85%是多少)
(2)出示
教材第8页例1第(2)小题: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
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
了多少钱?
①独立思考并完成,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式: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减去现价(即原价的90%):160-160×90%。
第二种算
法: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
×(1-90%)就是便宜
的价钱。
想想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练习教材第8页“做一做”,完成后校对。
(4)小结:通过刚才的问题解决,你发现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现价=原价×折扣。
3.理解“成数”
生活中的百分数还有很多,比如说“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1)学生自学教材,明确成数的含义。
(2)反馈:说说什么是成数,可请学生举例说明。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 四成五=( )%;
七成二=( )%。
4.解决与“成数”相关的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
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
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①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问题。
②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思路一: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
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电是去年
的(1-25%),即350×(1-25%)。
思路二:去年用电数减去今年节约的度数,即350-350×25%。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出示教材第9
页“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
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①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校对。
②说说如何解决这类“成数”的问题。
5.小结
(1)结合例1及例2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有关“折扣”和“成数”的问题的?
(2)教师小结: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折扣”及“成数”的含义,
把“折扣”或“成数”化成百分数,再按
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
(三)应用练习,巩固认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你来算一算,
做一做。
1.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1)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2.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这套
书原价多少钱?
(1)请学生读题思考: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关系?引
导明确:9.
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减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
(2)尝试练习,集体校对。
3.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
吨?
4.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
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
多少万辆? <
br>(1)读题,找出关键句,想想两道题目中增长的3成,分别是谁的3成?也就
是把谁看作单位“
1”?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2)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四)回顾梳理,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第二课时 税率与利率
执行日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了解一些有关利率
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会利用利息
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
社会的作用,
理解储蓄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备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与“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
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储蓄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
展中,为了让祖
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
道
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进一步明确纳税的意义。
(2)反馈: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
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
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
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
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
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
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教师可
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
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3.理解“利率”的含义。
(1)除了税收,人们把有结余又暂时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银行里,
这也是支持国
家建设的行为。你对储蓄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
(2)自学教材第11页内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信息。
①(实物投影出示存单的凭证)这里哪
个是本金,哪个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
是多少?
②这是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什么?
③小结: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
定的。
4.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到期后,王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①到期后王奶奶能取回的钱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我们可以
先算出什么?试着先
算一算王奶奶能拿到多少利息。
②反馈交流。
预设1:5000×3%×2=300(元);
预设2:5000×3.75%=187.5(元);
预设3:5000×3.75%×2=375(元)。
③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呢?
④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关?该如何计算?讨论得出如下关系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⑤小结: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存期和年
利率的对应。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时还要考虑存款时间。
⑥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呢?
⑦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王奶奶到期拿到的钱应该包括利息和本金两部分。
(2)尝试练习:出示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
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
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
爷爷一共能取回多
少钱?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方法二:8000×(1+4.75%×5)=9900(元)
说说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3)教师:我们是如何计算利息的?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10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
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
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
分要按20
%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下面是张叔叔2012年8月1日到银行存款时填写
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
可以取回多少钱?
①要知道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得知道什么?(根据回答出示银行存
款利率表)
②存期半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③集体交流反馈。
2.实际运用
在过年的时
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如果把这些压岁钱存起来,你打算怎么存,
到时会得到多少利息?你准备怎么使用
?
(四)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后调查(选做):
(1)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
税的税收规定。
(2)了解家里的储蓄情况,了解我国最新的储蓄利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