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策略

萌到你眼炸
779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1: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佛山科技学院分数线-年底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策略2011-09-05 21:2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策略
邹永荣
每位老师都应该是一首柔软的乐曲。
林格先生在书中写道,“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 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的心
变得柔软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 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
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曾见过,教师训斥犯错孩子的声色俱厉 ;曾见过,教师讥讽咬笔
孩子的怒目圆睁;曾见过,教师厌恶调皮孩子的冰冷面孔……他们的言语、声形 中流露的是霸气、
煞气和怒气,哪里看得见一点柔软的影子。于是乎,孩子的创新意识、童真童趣消逝殆 尽,取而
代之的是怯懦、自卑与盲从。惊呼,教育的希望何在?
首先,说一说:
一、试题的功能
教育考试的功能及含义
教育考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作为 我国教育体系中基本制度之一的教育考试,对人才培养和
教育教学具有评定、选拔、诊断、反馈、预测和 激励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不是相互分割的,而
是综合起作用的。它对教育、识才、用才等诸多方面都有 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教育管理必不可
少的手段。
教育考试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功能:
评定与选拔功能:即教育考试可以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和标准,
同时,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是一个大众公认较为公平、公正的途径。
诊断与反馈功能:即教育考试可以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 信


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





考提高和预测功能:即教育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和预测学生潜能及未来 发展趋势。可
以在了解被试试可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考试, 者现
状的同时,看到被试者未来发展的趋势。导向与激励功能:即人们都说考试是一根“指挥棒”,考试的要求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就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有效性会朝哪里努力,以期达到考试
的要 求,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能极大地“成就欲”的一个质量指标,考试获得优异成绩就意味
着教与学取得 双丰收。这种 激励考生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
工作。在新课程评价理 念的指导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成果给 予价值判断并以求改进的过系统、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更重
要的是为了检验和程。语文课程评价 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从而有效
地促进学生的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发展。 试卷
研制是考试评价中关键一环,其质量当是关键的关键。
如何提高命题的质量,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点。
一份好的试卷,首先要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阶 段学生该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能
够看到自己一个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成绩,知道自己以后努 力的方向;其次,要能够体现新课程
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接着说一说:
二、命题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
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 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发挥着反
馈、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效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诊断、激励和帮助等功能,起着促教促学的作用。不难看到,从上 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
都十分重视考试。遗憾的是,不少试卷命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有的过多 注重了双基,忽视了
能力的考查;有的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的“面目”呆板,甚至“艰涩”,偏题、 怪题让学生
摸门不着;有的考查层次失衡,全面关注不够;有的只重视结果,不关注过程;有的偏离生活 ,
缺乏人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依标据本
试卷命题首先要依据课标,立足课本,注意“五性”。
科学性 试卷在命题策略上要追求 科学性。对照课标要求,准确把握课本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布、
目标达成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应该与 级段要求、学生的实际、新课标的要求相匹配。注意
分清考核和考查的区分度,合理实施。
基础性 语文的基础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学生的
语文素养很大程度取决于基础的扎实与否。基础性是学生学习能力逐步形成的首步,它包括对工
具书的 应用能力、常态下书写的规范程度、拼音字词的掌握、句型的转换等。基础知识的检测应
该涵盖级段要达 到的标准。
人文性 即以考试为平台,把学生当成主体和富有个性展示的具体化。使考试不再是机 械的、凝
固的、冷却的、纯粹的应试过程。关注学生的答题心理。命题语言富有情趣,在试卷的开始、中
间和结尾用长辈的口吻、鼓励的话语、朋友的善意提醒简明扼要地写上几句,插上一些趣味的图,
使学生放松心情,愉悦作答,让学生的发挥最大化。
综合性 试卷命题时,要减少单一的陈述性 知识的检测形式,考查全面,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迁移和综合 ,突出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拓展,显现动手
和操作能力的检测。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试题不仅照顾到学生发展的“均衡性”, 探究


性.



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水平。部分 试题也应该适度纵深,不仅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具有挑战性,
重点说一说命题的科学性: 1.依据《语 文课程标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要


求,紧扣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都
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最佳水平,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多认少写”,命题时 凡是只识不
写的汉字只考认读不 如,汉字识写原则“识写分开”
考书写。 凭借教材 2.考察语言积累的试题,尽量以教材中的词语、成语、古诗词文言文和名
言警句为材料。
我们的考试命题题型应该以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形式以及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形式 和练
习册为基本依据。 3. 体现年段目标
试题应从基础积累到表达运用,从课文学习到 生活实践,全面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情感世界,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 展,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考察。
(二)、贴近生活
生活是真实的,学生生活其中,有自己的独特观察和感悟。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可以说,生
活赋予语文学习的多姿和多元。所以,命题无论从材料的选择(如阅读理解的选文)还是题型的
设置及语 言的表述都要给予关注。
注重体验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和感悟的特点,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设计试题,内容呈现生动有趣,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对“口语交际” 的 考查,可
在这个环节上精心设计得以体现。.
注重积累 这是对学生知识存储量的考查 。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学生的积累。编委
们在文本编排时特别按级段在“练习”版块做了安 排。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
让学生去涉猎。从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有着鲜 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无论是古诗
文、名言楹联、歇后语、成语,还是现代的经典短文,均应按课标要 求考查。
注重开放 注重创新设置一定的情境,在适当的限制中使试题呈现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 考生展


示个性特质,激发和开拓学生思维,从而体现其思维品质、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注重运用 “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否内化成为能力,必须通过考试来检验。这就需
要在命题时有意识地对教过的知识做统一科学的整理和合理的编排,紧密联系学生的心理、认知
实际。 如对“习作”的考查,内容选择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在体裁上,应不
拘一格,最大程 度地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要考虑到地区、学校的差异,防止考试的不
公平。
(三)、着眼发展
命题要从学生长久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出发,遵循命题原则,合理布局试卷结构。
1.遵循原则
(1)依标据本原则。“标”即新课程标准,“本”即教材。命题的目标、范围应在其中。
(2)稳中求变原则。试卷的风格平稳明晰,形式多样,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由易到难,严肃
而不失活 泼。
(3)整合创新原则。加强各知识点的有机整合,题型灵活,便于学生的发挥。
2.结构合理
(1)试卷一般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理解感悟”“习作表达”四大主要模块。识 记内容
量不宜过多,积累运用、理解表达所占比例增大。有一定的开放题加分。.
(2)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约为15%、85%。
(3)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为70%、20%、10%为宜。
三、在命题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技巧与思路。
1、首先,对于第一板块“基础知识”的考查,应努力体现“立足积累重运用”之宗旨。
命 题应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为主。考试要求的基础化,会引导教师按小学语文学科的基
本要求进行 教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使


师生 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考试的内容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
这些内容应该是语文的根, 是语文的保底工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
和放松。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 些?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
累)、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些?是“ 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
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基本习惯就 是语文的根,要留住. 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
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 、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
方面来命题,正确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的本体。
(课件举例)
① 一是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基础积累情况,包括字、词(尤其是成语)、句 (尤其是名言、谚语、
歇后语等)、优美的段落、篇章(尤其是古诗词、古文)等。
【题例1、2、3】(幻灯)
(二)、命题应注重积累与实践
命题应注重语文 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架设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学语
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让 学生知道语言是神奇的,可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特点。.

知道能用自己所积累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多么的美妙。 二是考

文是有用的,
查学习方法的积累和实践能力。② 6】(幻灯)、5、4【题例 ③三是考查学生学习运用迁移的能
力。
:(幻灯)题例7:你注意了周围的生活用 字吗?请你为下面的字诊治。在图中画出错误的字,
把正确的8例 字写在图下括号里。 (见图片)用字的学语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注
意用词、(这道题意在考查学生实际用语文、 准确性。并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


(三)、命题应体现功能整合 语文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注
重命题的整合。我们应拓宽命题思维,拓展 命题空间,打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赋予试卷丰富、多样的功能,尽可能使有限的试卷成 为融合听说读写、整合三维目标、汇合课内
外知识的载体,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说一说阅读题:
在这一点中,对于阅读板块的考查,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到“跳出文本考 文本”的原则,让学生在
生活中学会运用和迁移的综合能力。
阅读题设置得如何,经常被视 为衡量一份语文试题“技术含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事实也往往如
此。在平时的测试与考试中,能真正测 试出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高低的,阅读板块,往往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如此,每年的期末试卷讲评 会上,教导处、教科室人员往往会 把阅读题的
讲评视为重中之重的内容来分析。.
在阅读题 的设置,应要赞成“跳出文本考文本”的出题思路,也即“知识在课内,取材于课外”,
换句话说,也就 是阅读题的测试材料应完全取自于课外。
与此同时,从教学的导向来看,测试卷中的阅读题如果来自 于课内,容易产生教师上课或复习期
间猜题押宝现象的发生。此举,或造成教学过程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重点,题无巨细式的
讲解与分析;或造成在复习期间的重复训练,题海战术,无端浪费学生的时间 与精力,从而加重
学生的课业负担。从我们日常的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为了试题中的一篇课内阅读题 ,在复习
期间往往会准备几十篇甚至于上百篇的课内段落让学生去练习,甚至背诵标准答案。如此复习与
教学,我们的孩子岂有不厌学之理?
题例:1、阅读题《望月》(四年级)中有一题:在横线上填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句子。
【试题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了,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也要适度地超越文本。】


题例;2、阅读题《山谷中的谜底》(五年级)中有一题:
本文给人的启示可用( )这个成语开表述
能屈能伸 坚贞不屈 艰苦奋斗
本文的启示能使人想到的一个历史故事是( )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
【这道试题是把课内和课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考查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感悟,同时又是考查学
生读课外书的情况,对课文中心理解的迁移运用能力。】
对于 “跳出文本考文本”的出题原则,或许我们中间的一部分教师会质疑:难道我们的文本阅读
其实是对阅读 的内涵与本质了解不够造成的。教学不需要了吗?产生这种想法的教师,
题,考的并非只是阅读材料中 的几个知识点,而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材料,考查孩子们的阅读能
力与理解水平。而这一阅读能力与水平 的形成,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滴水成
冰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们教材 中的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到每一册教材的编
制,都是各类专家经过反复论证与谨慎推敲过的。这些内 容不同,体裁各异之文本,根据学生的
心理发展特点,形成了一册册具有知识结构系统化,能力训练序列 化的教材。通过一篇又一篇课
文的学习,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落实,目的正是为了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能 力。正因为如此,所
以才会有“教材是个例子”的说法。反之,如果撇开课文,而只是一味地去追求所谓 的课外阅读,
那只会是舍本逐末、语文就会像断线的风筝,无从把握而失去方向,失去归宿,就更谈不上 语文
教学的科学性与高效率了。
另外,对于作文板块,笔者以为应尽量体现话题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 综合体现。我们依据《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
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具体教学建议,命题
注重“内容的开放”。

< p>
新课程所倡导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双重任务的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目前在中高段
语文 试卷倡导的话题作文,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与途径。目前盛行的话题作文,既有不规定文
体的半命题作 文,也有取材自由的命题作文,甚至于还有提供材料自选角度的自由命题作文、想
象作文、看图作文等等 。如“榜样”“我厌恶”(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五、六年级作文题)
等便是一些十分具有想 象性与创造性的话题。孩子们一旦拿到这样的题目之后,无论从哪个角度,
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再说说看图作文。(出示幻灯)
这是四年级的作文题,这属于写事类的记叙文。要求只有:看下面的图,自拟题目写一篇文.
章。学生是有话可写的。
这是2011年六年级会考的作文题。和2010年五年级会考的作文题。
试题秉承教材习 作内容的开放特点,制定灵活、自由、宽泛的习作要求,设计能面向学生生活实
际、充分挖掘其生活积累 的习作提示,使其能诱发出学生丰富的生活回闪和情感起伏,让学生人
人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同时,试 题也注重作文过程“思维的开放”,根据《课标》“是否表达了
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的 评价要求,我们对那些独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给予
较高等级的评价。
最后说一说,命题的创新性。
可适当增加一些鼓励的话语。
低段可把版面设计 成“闯关型”“图文结合型”等形式,还可以编制登词语山、对号入座连线等新
颖的题型,具有创新性, 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答题的兴趣。
可出一些“自助式题型”,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学习、生活经验 联系紧密的试题进行解答,以便准
确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作文命题“二选一”,减少审题障碍,给 学生自主选材的自由,有


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水平。
四、 探索与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新策略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以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实践性、人文
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主要原则的命题新思路。考试评价作为语文教学 的重要一环,势必统帅和
指导着其它教学活动的实施。命题改革势在必行,复习课当然不能走老路。我们 要改变“多练以
求掌握”这种单一的复习观念,树立“夯实基础,注重语文实践;加强自主,培养语文能 力;养
成习惯,积淀语文素养”的复习目标,以探索与课程改革评价新要求、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 br>新策略。
(一)把握学段要求,凸现复习重点.
我们全面梳理整册教材,明确教 材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领
域的学习目标,同时摸清学生学习状况。 复习课做到围绕单元目标,教学思路清晰,精心安排课
堂练习。特别注意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不任意提 高要求,切实巩固和提升学段要求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能力。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8组课文读写重点
组别 五上 六上
一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如何进行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
二 体会借景物或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 抓住说明性文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学习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抒发情感
四 抓住并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五 了解汉字文化,热爱和正确使用汉字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
基本方法


六 学习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 搜集、整理、欣赏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
七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习较快地阅读,揣摩真实具体地表达情感
八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
(二)优化复习方式,强化积累和运用
复习课的任务是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 尽可以推陈出新,以激起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教材中的选文内涵丰富,文体各异,语言各具特色 ,复习课上就可以让学生再读这些
优秀作品,为厚实积累和学以致用提供可能。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引 导再读,第一种是以再悟
课文片断,课文中有的段落之前没有详读,复习课上就可以用来检测学生相关即 让学生运用所学
的方法去精读那些略第二种是变换课文类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及运用;
读课文或自选课文。
我们还活化复习课形式,让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在欢快的游戏、紧张的竞 赛、自主的交流等各类有
任务、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得以深化和拓展。譬如为落实背诵和默写,我们 组织经典语段诵
读会、美文楷体字比赛,复习过程就是自主而愉快的活动筹备过程;为了巩固课内知识和 学习方
法的积累,我们组织开展“石城二小校本教材(经典诗文选读”比赛背诵、“语文百事通大讲堂” ,
让学生结合资料查阅来补充讲解教材中“资料袋”、“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交流平台”等栏
目里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我们设计并组织班级“班级读书课”,教师充当主持
人,在大量的获取信息、快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同时发展思维,再获能力。
(三)加强整合训练,积淀语文素养
复习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或加固知识与能力的重构,而这 种建构要求个体必须经历自主探究。因此,
我们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引导他 们去归类记忆、寻找规律、整合知
识,以加快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和有序储存。
我们特别 注重各领域知识和能力、语言实践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训练。一般,我们以阅读文章或片


断 为复习载体,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阅读和习作等领域的学习目标联系起来,使之互相渗透,
并融入其中 。而设计好既富人文内涵、又涵盖读写重点的练习,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既
锤炼语文实践能力, 更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多元地解读文本,促使其表达独特感受。这种以阅读为
核心,融“双基”于一体的整 合式训练,能大大提高了课堂复习的效率。当然,其中还要关注与
习惯、态度、情感、方法与过程的整合 ,共同促成学生在相应学段语文素养的积淀。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课标》指出:
检 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相信,以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要求为指引,来研究命题新思路,探索复习
新策略,一定能够使 语文考试真正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
动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 提升作出实际的贡献。

谢谢大家。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经常交流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24 、8、201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策略2011-09-05 21:2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策略
邹永荣
每位老师都应该是一首柔软的乐曲。
林格先生在书中写道,“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 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的心
变得柔软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 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
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曾见过,教师训斥犯错孩子的声色俱厉 ;曾见过,教师讥讽咬笔
孩子的怒目圆睁;曾见过,教师厌恶调皮孩子的冰冷面孔……他们的言语、声形 中流露的是霸气、
煞气和怒气,哪里看得见一点柔软的影子。于是乎,孩子的创新意识、童真童趣消逝殆 尽,取而
代之的是怯懦、自卑与盲从。惊呼,教育的希望何在?
首先,说一说:
一、试题的功能
教育考试的功能及含义
教育考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作为 我国教育体系中基本制度之一的教育考试,对人才培养和
教育教学具有评定、选拔、诊断、反馈、预测和 激励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不是相互分割的,而
是综合起作用的。它对教育、识才、用才等诸多方面都有 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教育管理必不可
少的手段。
教育考试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功能:
评定与选拔功能:即教育考试可以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和标准,
同时,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是一个大众公认较为公平、公正的途径。
诊断与反馈功能:即教育考试可以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 信


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





考提高和预测功能:即教育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和预测学生潜能及未来 发展趋势。可
以在了解被试试可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考试, 者现
状的同时,看到被试者未来发展的趋势。导向与激励功能:即人们都说考试是一根“指挥棒”,考试的要求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就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有效性会朝哪里努力,以期达到考试
的要 求,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能极大地“成就欲”的一个质量指标,考试获得优异成绩就意味
着教与学取得 双丰收。这种 激励考生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
工作。在新课程评价理 念的指导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成果给 予价值判断并以求改进的过系统、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更重
要的是为了检验和程。语文课程评价 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从而有效
地促进学生的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发展。 试卷
研制是考试评价中关键一环,其质量当是关键的关键。
如何提高命题的质量,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点。
一份好的试卷,首先要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阶 段学生该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能
够看到自己一个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成绩,知道自己以后努 力的方向;其次,要能够体现新课程
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接着说一说:
二、命题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
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 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发挥着反
馈、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效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诊断、激励和帮助等功能,起着促教促学的作用。不难看到,从上 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
都十分重视考试。遗憾的是,不少试卷命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有的过多 注重了双基,忽视了
能力的考查;有的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的“面目”呆板,甚至“艰涩”,偏题、 怪题让学生
摸门不着;有的考查层次失衡,全面关注不够;有的只重视结果,不关注过程;有的偏离生活 ,
缺乏人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依标据本
试卷命题首先要依据课标,立足课本,注意“五性”。
科学性 试卷在命题策略上要追求 科学性。对照课标要求,准确把握课本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布、
目标达成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应该与 级段要求、学生的实际、新课标的要求相匹配。注意
分清考核和考查的区分度,合理实施。
基础性 语文的基础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学生的
语文素养很大程度取决于基础的扎实与否。基础性是学生学习能力逐步形成的首步,它包括对工
具书的 应用能力、常态下书写的规范程度、拼音字词的掌握、句型的转换等。基础知识的检测应
该涵盖级段要达 到的标准。
人文性 即以考试为平台,把学生当成主体和富有个性展示的具体化。使考试不再是机 械的、凝
固的、冷却的、纯粹的应试过程。关注学生的答题心理。命题语言富有情趣,在试卷的开始、中
间和结尾用长辈的口吻、鼓励的话语、朋友的善意提醒简明扼要地写上几句,插上一些趣味的图,
使学生放松心情,愉悦作答,让学生的发挥最大化。
综合性 试卷命题时,要减少单一的陈述性 知识的检测形式,考查全面,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迁移和综合 ,突出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拓展,显现动手
和操作能力的检测。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试题不仅照顾到学生发展的“均衡性”, 探究


性.



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水平。部分 试题也应该适度纵深,不仅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具有挑战性,
重点说一说命题的科学性: 1.依据《语 文课程标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要


求,紧扣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都
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最佳水平,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多认少写”,命题时 凡是只识不
写的汉字只考认读不 如,汉字识写原则“识写分开”
考书写。 凭借教材 2.考察语言积累的试题,尽量以教材中的词语、成语、古诗词文言文和名
言警句为材料。
我们的考试命题题型应该以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形式以及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形式 和练
习册为基本依据。 3. 体现年段目标
试题应从基础积累到表达运用,从课文学习到 生活实践,全面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情感世界,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 展,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考察。
(二)、贴近生活
生活是真实的,学生生活其中,有自己的独特观察和感悟。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可以说,生
活赋予语文学习的多姿和多元。所以,命题无论从材料的选择(如阅读理解的选文)还是题型的
设置及语 言的表述都要给予关注。
注重体验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和感悟的特点,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设计试题,内容呈现生动有趣,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对“口语交际” 的 考查,可
在这个环节上精心设计得以体现。.
注重积累 这是对学生知识存储量的考查 。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学生的积累。编委
们在文本编排时特别按级段在“练习”版块做了安 排。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
让学生去涉猎。从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有着鲜 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无论是古诗
文、名言楹联、歇后语、成语,还是现代的经典短文,均应按课标要 求考查。
注重开放 注重创新设置一定的情境,在适当的限制中使试题呈现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 考生展


示个性特质,激发和开拓学生思维,从而体现其思维品质、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注重运用 “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否内化成为能力,必须通过考试来检验。这就需
要在命题时有意识地对教过的知识做统一科学的整理和合理的编排,紧密联系学生的心理、认知
实际。 如对“习作”的考查,内容选择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在体裁上,应不
拘一格,最大程 度地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要考虑到地区、学校的差异,防止考试的不
公平。
(三)、着眼发展
命题要从学生长久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出发,遵循命题原则,合理布局试卷结构。
1.遵循原则
(1)依标据本原则。“标”即新课程标准,“本”即教材。命题的目标、范围应在其中。
(2)稳中求变原则。试卷的风格平稳明晰,形式多样,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由易到难,严肃
而不失活 泼。
(3)整合创新原则。加强各知识点的有机整合,题型灵活,便于学生的发挥。
2.结构合理
(1)试卷一般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理解感悟”“习作表达”四大主要模块。识 记内容
量不宜过多,积累运用、理解表达所占比例增大。有一定的开放题加分。.
(2)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约为15%、85%。
(3)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为70%、20%、10%为宜。
三、在命题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技巧与思路。
1、首先,对于第一板块“基础知识”的考查,应努力体现“立足积累重运用”之宗旨。
命 题应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为主。考试要求的基础化,会引导教师按小学语文学科的基
本要求进行 教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使


师生 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考试的内容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
这些内容应该是语文的根, 是语文的保底工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
和放松。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 些?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
累)、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些?是“ 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
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基本习惯就 是语文的根,要留住. 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
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 、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
方面来命题,正确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的本体。
(课件举例)
① 一是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基础积累情况,包括字、词(尤其是成语)、句 (尤其是名言、谚语、
歇后语等)、优美的段落、篇章(尤其是古诗词、古文)等。
【题例1、2、3】(幻灯)
(二)、命题应注重积累与实践
命题应注重语文 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架设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学语
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让 学生知道语言是神奇的,可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特点。.

知道能用自己所积累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多么的美妙。 二是考

文是有用的,
查学习方法的积累和实践能力。② 6】(幻灯)、5、4【题例 ③三是考查学生学习运用迁移的能
力。
:(幻灯)题例7:你注意了周围的生活用 字吗?请你为下面的字诊治。在图中画出错误的字,
把正确的8例 字写在图下括号里。 (见图片)用字的学语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注
意用词、(这道题意在考查学生实际用语文、 准确性。并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


(三)、命题应体现功能整合 语文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注
重命题的整合。我们应拓宽命题思维,拓展 命题空间,打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赋予试卷丰富、多样的功能,尽可能使有限的试卷成 为融合听说读写、整合三维目标、汇合课内
外知识的载体,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说一说阅读题:
在这一点中,对于阅读板块的考查,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到“跳出文本考 文本”的原则,让学生在
生活中学会运用和迁移的综合能力。
阅读题设置得如何,经常被视 为衡量一份语文试题“技术含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事实也往往如
此。在平时的测试与考试中,能真正测 试出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高低的,阅读板块,往往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如此,每年的期末试卷讲评 会上,教导处、教科室人员往往会 把阅读题的
讲评视为重中之重的内容来分析。.
在阅读题 的设置,应要赞成“跳出文本考文本”的出题思路,也即“知识在课内,取材于课外”,
换句话说,也就 是阅读题的测试材料应完全取自于课外。
与此同时,从教学的导向来看,测试卷中的阅读题如果来自 于课内,容易产生教师上课或复习期
间猜题押宝现象的发生。此举,或造成教学过程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重点,题无巨细式的
讲解与分析;或造成在复习期间的重复训练,题海战术,无端浪费学生的时间 与精力,从而加重
学生的课业负担。从我们日常的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为了试题中的一篇课内阅读题 ,在复习
期间往往会准备几十篇甚至于上百篇的课内段落让学生去练习,甚至背诵标准答案。如此复习与
教学,我们的孩子岂有不厌学之理?
题例:1、阅读题《望月》(四年级)中有一题:在横线上填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句子。
【试题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了,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也要适度地超越文本。】


题例;2、阅读题《山谷中的谜底》(五年级)中有一题:
本文给人的启示可用( )这个成语开表述
能屈能伸 坚贞不屈 艰苦奋斗
本文的启示能使人想到的一个历史故事是( )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
【这道试题是把课内和课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考查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感悟,同时又是考查学
生读课外书的情况,对课文中心理解的迁移运用能力。】
对于 “跳出文本考文本”的出题原则,或许我们中间的一部分教师会质疑:难道我们的文本阅读
其实是对阅读 的内涵与本质了解不够造成的。教学不需要了吗?产生这种想法的教师,
题,考的并非只是阅读材料中 的几个知识点,而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材料,考查孩子们的阅读能
力与理解水平。而这一阅读能力与水平 的形成,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滴水成
冰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们教材 中的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到每一册教材的编
制,都是各类专家经过反复论证与谨慎推敲过的。这些内 容不同,体裁各异之文本,根据学生的
心理发展特点,形成了一册册具有知识结构系统化,能力训练序列 化的教材。通过一篇又一篇课
文的学习,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落实,目的正是为了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能 力。正因为如此,所
以才会有“教材是个例子”的说法。反之,如果撇开课文,而只是一味地去追求所谓 的课外阅读,
那只会是舍本逐末、语文就会像断线的风筝,无从把握而失去方向,失去归宿,就更谈不上 语文
教学的科学性与高效率了。
另外,对于作文板块,笔者以为应尽量体现话题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 综合体现。我们依据《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
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具体教学建议,命题
注重“内容的开放”。

< p>
新课程所倡导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双重任务的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目前在中高段
语文 试卷倡导的话题作文,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与途径。目前盛行的话题作文,既有不规定文
体的半命题作 文,也有取材自由的命题作文,甚至于还有提供材料自选角度的自由命题作文、想
象作文、看图作文等等 。如“榜样”“我厌恶”(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五、六年级作文题)
等便是一些十分具有想 象性与创造性的话题。孩子们一旦拿到这样的题目之后,无论从哪个角度,
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再说说看图作文。(出示幻灯)
这是四年级的作文题,这属于写事类的记叙文。要求只有:看下面的图,自拟题目写一篇文.
章。学生是有话可写的。
这是2011年六年级会考的作文题。和2010年五年级会考的作文题。
试题秉承教材习 作内容的开放特点,制定灵活、自由、宽泛的习作要求,设计能面向学生生活实
际、充分挖掘其生活积累 的习作提示,使其能诱发出学生丰富的生活回闪和情感起伏,让学生人
人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同时,试 题也注重作文过程“思维的开放”,根据《课标》“是否表达了
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的 评价要求,我们对那些独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给予
较高等级的评价。
最后说一说,命题的创新性。
可适当增加一些鼓励的话语。
低段可把版面设计 成“闯关型”“图文结合型”等形式,还可以编制登词语山、对号入座连线等新
颖的题型,具有创新性, 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答题的兴趣。
可出一些“自助式题型”,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学习、生活经验 联系紧密的试题进行解答,以便准
确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作文命题“二选一”,减少审题障碍,给 学生自主选材的自由,有


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水平。
四、 探索与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新策略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以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实践性、人文
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主要原则的命题新思路。考试评价作为语文教学 的重要一环,势必统帅和
指导着其它教学活动的实施。命题改革势在必行,复习课当然不能走老路。我们 要改变“多练以
求掌握”这种单一的复习观念,树立“夯实基础,注重语文实践;加强自主,培养语文能 力;养
成习惯,积淀语文素养”的复习目标,以探索与课程改革评价新要求、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 br>新策略。
(一)把握学段要求,凸现复习重点.
我们全面梳理整册教材,明确教 材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领
域的学习目标,同时摸清学生学习状况。 复习课做到围绕单元目标,教学思路清晰,精心安排课
堂练习。特别注意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不任意提 高要求,切实巩固和提升学段要求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能力。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8组课文读写重点
组别 五上 六上
一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如何进行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
二 体会借景物或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 抓住说明性文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学习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抒发情感
四 抓住并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五 了解汉字文化,热爱和正确使用汉字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
基本方法


六 学习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 搜集、整理、欣赏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
七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习较快地阅读,揣摩真实具体地表达情感
八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
(二)优化复习方式,强化积累和运用
复习课的任务是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 尽可以推陈出新,以激起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教材中的选文内涵丰富,文体各异,语言各具特色 ,复习课上就可以让学生再读这些
优秀作品,为厚实积累和学以致用提供可能。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引 导再读,第一种是以再悟
课文片断,课文中有的段落之前没有详读,复习课上就可以用来检测学生相关即 让学生运用所学
的方法去精读那些略第二种是变换课文类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及运用;
读课文或自选课文。
我们还活化复习课形式,让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在欢快的游戏、紧张的竞 赛、自主的交流等各类有
任务、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得以深化和拓展。譬如为落实背诵和默写,我们 组织经典语段诵
读会、美文楷体字比赛,复习过程就是自主而愉快的活动筹备过程;为了巩固课内知识和 学习方
法的积累,我们组织开展“石城二小校本教材(经典诗文选读”比赛背诵、“语文百事通大讲堂” ,
让学生结合资料查阅来补充讲解教材中“资料袋”、“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交流平台”等栏
目里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我们设计并组织班级“班级读书课”,教师充当主持
人,在大量的获取信息、快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同时发展思维,再获能力。
(三)加强整合训练,积淀语文素养
复习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或加固知识与能力的重构,而这 种建构要求个体必须经历自主探究。因此,
我们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引导他 们去归类记忆、寻找规律、整合知
识,以加快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和有序储存。
我们特别 注重各领域知识和能力、语言实践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训练。一般,我们以阅读文章或片


断 为复习载体,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阅读和习作等领域的学习目标联系起来,使之互相渗透,
并融入其中 。而设计好既富人文内涵、又涵盖读写重点的练习,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既
锤炼语文实践能力, 更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多元地解读文本,促使其表达独特感受。这种以阅读为
核心,融“双基”于一体的整 合式训练,能大大提高了课堂复习的效率。当然,其中还要关注与
习惯、态度、情感、方法与过程的整合 ,共同促成学生在相应学段语文素养的积淀。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课标》指出:
检 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相信,以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要求为指引,来研究命题新思路,探索复习
新策略,一定能够使 语文考试真正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
动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 提升作出实际的贡献。

谢谢大家。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经常交流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24 、8、2011

三山五岳-串词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秦祥林-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


向雷锋叔叔学习-经典脑筋急转弯


追女孩子的短信-廉政党课教案


山西考试中心-设问句


续写凡卡-留学生免税车型


2017年新年贺词-枣庄会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