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与课后答案解析
通化师范学院-废物箱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exts A (Units
1-8)
参考译文
第一单元
学习方式
课文A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回忆其中国之行,阐述他对中西方不同的学习方式
的看法。
中国式的学习风格
霍华德·加德纳
1987年春,我和妻子埃伦带着我们
18个月的儿子本杰明在繁忙的中国东部城市南京住
了一个月,同时考察中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艺术教育情
况。然而,我和埃伦获得的有关中蓁教
育观念差异的最难忘的体验并非来自课堂,而是来自我们在南京期
间寓居的金陵饭店的大
堂。
我们的房门钥匙系在一块标有房间号的大塑料板上。酒店
鼓励客人外出时留下钥匙,
可以交给服务员,也可以从一个槽口塞入钥匙箱。由于口子狭小,你得留神将
钥匙放准位置
才塞得进去。
本杰明爱拿着钥匙走来走去,边走边用力摇晃着。他还喜欢试着把
钥匙往槽口里塞。由于他
还年幼,不太明白得把钥匙放准位置才成,因此总塞不进去。本杰明一点也不在
意。他从钥
匙声响中得到的乐趣大概跟他偶尔把钥匙成功地塞进槽口而获得的乐趣一样多。
我和埃伦都满不在乎,任由本杰明拿着钥匙在钥匙的槽口鼓捣。他的探索行为似乎并
无任何害处。但我很
快就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饭店里任何一个中国工作人员若在近旁,
都会走过来看着本杰明,见他初试
失败,便都会试图帮忙。他们会轻轻握紧本杰明的手,直
接将它引向钥匙的槽口,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
并帮他把钥匙插入槽口。然后那位“老师”
会有所期待地对着我和埃伦微笑,似乎等着我们说声谢谢——
偶尔他会微微皱眉,似乎觉得
我俩没有尽到当父母的责任。
我很快意识到,这件小事与我们在中国要做的工作直接相关:考察儿童早期教育 (尤
其是艺术教育)
的方式,揭示中国人对创造性活动的态度。因此,不久我就在与中国教育工
作者讨论时谈起了钥匙槽口一
事。
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我的中国同行,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对此事
的态度与金陵饭店工作人员一样。”既然大
人知道怎么把钥匙塞进槽口——这是处理槽口一事的最终目的
, 既然孩子还很年幼,还没
有灵巧到可以独自完成要做的动作,让他自己瞎折腾会有什么好处呢他很
有可能会灰心丧气
发脾气——这当然不是所希望的结果。为什么不教他怎么做呢他会高兴,他还能早些学
会做
这件事,进而去学做更复杂的事,如开门,或索要钥匙——这两件事到时候同样可以
(也
应该)示范给他看。
我俩颇为同情地听着这一番道理,解释道,首先,我们并不
在意本杰明能不能把钥匙
塞进钥匙的槽口。他玩得开心,而且在探索,这两点才是我们真
正看重的。但关键在于,在
这个过程中,我们试图让本杰明懂得,一个人是能够很好地自行解决问题的。
这种自力更生
的精神是美国中产阶级最重要的一条育儿观。如果我们向孩子演示该如何做某件事——把钥
匙塞进钥匙的槽口也好,画只鸡或是弥补某种错误行为也好——那他就不太可能自行想方设
法去
完成这件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他就不太可能—共如美国人那样——将人生视为一
系列的情境,在这
些情境中,一个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进而学会发现
需要创造性地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
把着手教
回想起来,当时我就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正是体现了问题的
关键之所在——而且不仅仅
是一种意义上的关键之所在。这件事表明了我们两国在教育和艺术实践上的重
要差异。
那些善意的中国旁观者前来帮助本杰明时,他们不是简单地像我可能会做的那样笨拙
地或是犹犹豫豫地把他的手往下推。相反,他们极其熟练地、温和地把他引向所要到达的确
切方
向。我逐渐认识到,这些中国人不是简单地以一种陈旧的方式塑造、引导本杰明的行为:
他们是在恪守中
国传统,把着手教,教得本杰明自己会愉快地要求再来斗次。
学习应通过不间断的精心塑造与
引导而得以实现,这一观念同样适用于艺术。我们观
看了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艺术的情景,他们的娴熟技
艺令我们惊讶。年仅5、6岁的孩子就带
着成人的那种技巧与自信在画花、画鱼和动物;9岁:10岁的
小书法家写出的作品满可以在
博物馆展示。有一次去两位小艺术家的家里参观,我们从孩子的父母处得知
,他们每天练习
数小时以完善他们的技艺。
创造力第一
从对创造力的态度来说,优先次序似乎是颠倒了:西方的年轻人先是大胆创新,然后
逐渐深谙传统;而中
国的年轻人则几乎离不开传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可能
发展到具有创新的境界。
美国人的立场可以概括起来这么说,我们比中国人更重视创新和自立。我们两种文化
的
差异也可以从我们各自所怀的忧虑中显示出来。中国老师担心,如果年轻人不及早掌握技
艺,就有可能一
辈子掌握不了;另一方面,他们并不同样地急于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美国教
育工作者则担心,除非从一开
始就发展创造力,不然创造力就有可能永不再现;而另一方面,
技艺可于日后获得。
但我并不想夸大其辞。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今,中国在科学、技术和艺术革新方面都
展示了巨大的创造力
。而西方的创新突破则有被夸大的危险。如果仔细审视任何一项创新,
其对以往成就的依赖则都显而易见
(“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现象)。
然而,假定我这里所说的反差是成立的,而培养技艺与创
造力两者都是值得追求的目
标,那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否从中美两个极端中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
方式,它或许
能在创造力与基本技能这两极之间获得某种较好的平衡
第二单元2
价值观
课文A
有钱是否意味着过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遍人的生活看来未必,如果你的名字叫萨姆·沃尔
顿。
美国乡巴佬首富
阿特·哈里斯
他穿上餐服准备到美国首富的生日聚会上去
担任侍者。在他的想象里,他定然会看到:
豪宅,主人天天要坐的罗尔斯一罗伊斯轿车,戴着钻石颈圈的
家犬,到处可见的仆人。
他动身前往那所宅邸,开着车穿过本顿维尔镇冷冷清清的市政广场。
本顿维尔镇是阿
肯色州一个仅有9,920人口的偏远小镇,萨姆·沃尔顿就在该镇从一个专卖廉价商品
的小店
起家,逐渐发展成为价值60亿美金资产的廉价连锁店沃尔玛公司。侍者上了一条乡间车道,转过一个标着“萨姆和海伦·沃尔顿”的信箱,在一幢林间住宅前跳下了车。
房子还不错
,但绝对不是宫殿。家具略显陈旧,一辆旧的轻便货车停在车库里,褐色
的捕禽猎犬在院子里窜来窜去。
根本没看见任何仆人的身影。
“太令人失望了,”侍者杰米·鲍尤叹道。
只有在美国,一个亿万富翁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安稳地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67岁
的廉价店大王萨姆·穆尔·沃尔顿仍然开着他那辆红白两色的1979年出厂的福特牌轻型货车穿
行在弯
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上,身边坐着他的捕禽猎犬。当狩猎季节来临时,他跟别人一样在
当地的沃尔玛商店排
队购买猎枪子弹。
“他不要任何特殊待遇,”夜班经理乔尼·贝克说,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如公
司最近一份备
忘录所规定的那样对自己的老板以名相称。这里几乎没人去想他的亿万身价,他们称他为萨
姆先生;丝毫不以他的平民作风为怪。“他还是那个在市政广场开廉价店,为了自己的梦想
每天
工作18个小时的人,一点没变,”市长理查德·霍巴克说。
人人都说他为人友善,性情开朗,是个好邻居;他尽力与人们融洽相处,从不炫耀,
也从不盛气凌人。
无论他星期六晚上的夜生活过得多晚,星期日你还是能在教堂见到他。当然是坐在他
的
包座上,对吗“我们不设包座,”当地教堂牧师戈登·加林顿第三说。
那美国首富坐哪儿呢哪
儿有空位子就坐哪儿。“知道吗,他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他没有
包座。前几天晚上教堂举行晚餐会,他和
太太一起在后面洗盘子。”
19年来,为他理发的总是同一个师傅。约翰·梅霍早上七点开门
会见到他等在门外。他
跟人闲聊国内新闻,或是坐在椅子里看报,没准是《本顿民主日报》,这是沃尔顿
的又一宗
产业。这份报纸从来不让有关他的消息出现在头版上。
它将《福布斯》的富人排行榜塞在
第二版的报尾。
“他压根儿不是那种爱上头版新闻的人,”一位报社雇员解释说。
但最近有天早上,美国首富做了件在任何其他地方准会成为头条新闻的事:他忘了带钱。
“我
说,‘没事,下次一起付吧,,,,理发师梅霍说。“可他说,‘不行,我得回去拿,’就回家
去取钱包
了。”
这一切,嗯,是不是有点怪“一点也不,先生,”梅霍说。“萨姆·沃
尔顿惟一不同寻常的
就是,他平平常常。”
然而,沃尔顿所到之处名人追星族紧跟不
舍,他的平民习惯能保持多久,就很难说了。
自从《福布斯》杂志宣布他拥有价值28亿的沃尔玛股票成
为美国首富以后,他就成了一个东
躲西藏的富人,他得甩开记者、寻梦者,还有图谋不轨者。
“他或许是《福布斯》排行榜的首富,”公司事务主管吉姆·冯·格雷姆普说,“但他并不知
道自己是不
是首富——而且他也不在乎。他不怎么花钱。他是拥有股票,但他一直把股票留
在公司里好让公司发展。
而他脑子里真正想着的是沃尔玛十万员工共同取得的成功。”
他通常回来参加星期五的销售会
议,或是星期六早晨7点的行政人员鼓劲会,届时沃尔
顿会像分店新开张时那样,跳上椅子,带领大家呼
喊沃尔玛公司口号:“给我一个W!给我一
个A!给我一个L!大声点!”
于是大家
越喊越响。没有谁说这样做有点傻。这都是萨姆定下来的沃尔玛生活方式的
一部分:忠诚,勤勉,加班加
点;从公司最底层起大家集思广益,日本管理方式;善待员工;
尽可能降低价格、减少利润,一夜安睡到
天亮。员工进公司一年就有资格获得优先认股权,
并一再鼓励他们尽能力购买。
鼓劲
会之后,大家一起去打野禽,或在他家后院打网球。但他的那些商店总搁在他的
心上。一位来打网球的客
人为了分散他打球的注意力,故意问了一句为什么一筒网球在一家
沃尔玛商店卖得比别的一家沃尔玛商店
贵。此话并非实情,但这一招却真管用。沃尔顿连输
四局。
沃尔顿为员工子女设立了
大学奖学基金,·为房屋遭受火灾、洪水、龙卷风等破坏的员
工重建家园设立了灾难救助基金。他信奉广
开思路、褒奖成功。
“他会说,‘那人工作努力,奖励一下吧,”退休的前任总裁费罗尔德·
F·阿伦德回忆道。
他原先供职的雇主非常吝啬,所以离开那里加入沃尔玛公司之后,他对这种慷慨行为
深感震
惊。“我加盟沃尔玛后,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我们之所以成功,
”沃尔顿在公司宣传册上写道,“是由于我们的员工,是由于他们所
受到的待遇以及他们对公司的感情。
他们认为这里与众不同,但是这种荣誉他们受之无愧。”
公司律师吉姆·亨德伦补充说,“我
从没见过有谁为他工作或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后而不受
益的。我不仅仅是指钱财方面,当然许多人是更富有
了。我是说他的某种内在的东西——与
萨姆·沃尔顿交往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健全的人。”
第三单元
代沟
课文A
这出喜剧主要写一位为儿女
感到自豪的父亲虽做出种种努力帮助子女,不知怎的,其
结果却总是令子女尴尬不已。出于搞笑的目的,
故事情节作了极度夸张,但几乎人人都能从
中看到自己以及父母的影子。
老爸英明
马什·卡萨迪
人物:父亲;母亲;海蒂,14岁;黛安,17岁;肖恩,16岁;饭店经’理,20多岁:希金斯
场景;快餐店,汤普森家餐厅,一所中学的办公室等
幕启;随着灯光亮起,海
蒂上,走至舞台右前方。肖恩与黛安上,走至舞台左前方。海蒂对
观众说话,两人倾听。
海蒂
:我老爸是个大好人。没人会相信他不好。可是他……唉,他老是干那些蠢事,弄得我
们当儿女的到头来
无地自容。瞧,我哥曾一度想买把吉他。他都积攒了好一阵子钱了。后来
他在这家快餐店找了份活,不错
吧当服务员。这是·肖恩第一次正经打工,他真的挺开心。
他算计着,再过两三个月,他就能攒够钱买他
想要的那把吉他了。老爸老妈都为他感到骄傲。
晤,是啊,他是大哥,老是要捉弄我。不过嘛,我也同样
为他感到骄傲。你猜后来怎么了我
都不想说这事,因为:
黛安、海蒂:(齐声)老爸英明!
(左后方灯光亮起,肖恩打工的快餐店。有柜台和几张小桌子。经理站在柜台后面。父亲进
店时
,肖恩正忙着擦桌子。)
经理: 晚上好,先生,能为您效劳吗
父亲:晚上好。
肖恩: (自言自语)噢,不! (他在一张桌子后蹲下,欲躲过父亲的视线。)
父亲:我找经理。
经理:我就是,先生。
父亲:我是萨姆·汤普森。我儿子在这儿打工。
经理:哦,您是肖恩的父亲。
父亲:是啊。知道嘛,这是他第一次打工。我只想看看他干得怎么样。
经理:噢,不错。没问题。
肖恩:(双手摊开,掌心向上,自言自语)我干了什么了要受这份罪倒是告诉我啊
父亲:那么雇用他没错啦
经理:呃,对,我想是的。
肖恩:(仍然自言自语)回家去,老爸。回家去。回家去。
父亲:我肯定他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可他也跟其他孩子一个样,明白我的意思吗
经理:(不再有兴趣)我怎么知道。 ·
父亲:他是个好孩子。你放心,要是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话,我和肖恩会开诚布公谈的。
经理:我看没必要吧……
父亲:噢,没事儿。我为我儿子感到骄傲,我为他深感骄傲。我只是
想让你知道,我将竭尽
全力帮助他驶过人生的惊涛骇浪。
肖恩:(站起身,高声喊叫)唉!唉!唉!
父亲:儿子,不知道你在这儿。 ’
肖恩:这是我打工的地方嘛,爸!
父亲:那自然。我是说,刚才没看见你。
肖恩:我真弄不明白。
父亲:经理和我正聊得起劲呢。
(黛安从左前方上,海蒂自右前方上。两人看着肖恩和父亲。)
肖恩、黛安、海蒂:(齐声)老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灯光迅速暗下,片刻之后又亮起。肖恩独自站在舞台右前边。海蒂、黛安走至舞台左
前边)
肖恩: 这类事要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倒也没什么。总的来说,我是不肯把自己老爸跟别
人
的老爸换的。他爱我们当子女的,也爱老妈。不过我想,有时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一
心
想帮助我们,他自以为在为我们做好事呢。可他应该多想想才对,因为:
肖恩、海蒂、黛安:(齐声)老爸英明!
(灯光暗下,旋即又在舞台中央亮起。父亲
与三个孩子围坐在餐桌旁。母亲端菜上,把
菜放在桌上。父亲迅速起身为她拉出椅子。母亲坐下。全家开
始用餐。)
父亲: 我要给你一个惊喜,黛安。
黛安:
(知道不会有好事)你要给我……一个惊喜
母亲:哎,是什么事啊,亲爱的,别卖关子了。
父亲: 呃,你们知道,丹·卢卡斯和我是同事。
黛安:凯尔的父亲
母亲;
别插嘴,亲爱的,你父亲正有事要跟你们说呢。
海蒂:(与肖恩耳语)我敢肯定准是黛安不要听的事儿。
肖恩:
(与海蒂耳语)你怎么会知道
母亲: 肖恩,亲爱的。海蒂,宝贝儿,别打扰你们的父亲。
肖恩、海蒂:(同时地)对不起,妈妈。
父亲: 好吧。我说了,我知道你挺喜欢小凯尔。
黛安: 爸爸!
父亲:是这么回事,对吗我不是听你跟你妈说,你希望凯尔邀请你在高年级舞会上跳舞吗
肖恩: 噢!
海蒂: 哎哟!
母亲:
静一下,孩子们,静一下。你们父亲在说话呢。
黛安:
(咬紧牙,一字一顿地)对一我一是一说一过一你一这一干一嘛
父亲:那就算了。
黛安:
(歇斯底里地)什么算了
父亲: 我说什么啦我说错什么了吗
海蒂:
(对肖恩)这会儿还没有,还没说错什么
肖思: (对海蒂)等着吧,这就来了。
母亲:
静一下,孩子们。对父亲应该尊敬一点。
海蒂、肖恩:(一边转着眼珠)是,妈妈。
父亲:
嗯,今天我见到丹时,问他想不想去第三街上的那家法国餐馆吃午饭。孩子他妈,
你是知道那家餐馆的。
母亲:对,是啊,我知道。
父亲:
我请客,我对他说。当然,他挺乐意去了。 .
母亲:他哪能不乐意呢
父亲:(略为惊讶地)对,是啊。
黛安; 这一跟一我一有一什一么一关一系一呢
母亲: 黛安,你的行为有时我真弄不懂。无论怎样我就是弄不懂。
黛安:
(没好气地)那就抱歉了。
母亲: 多谢了,黛安。(对父亲)请说下去
父亲:我说过……
海蒂: 我们知道你说过什么,爸爸。
父亲:
嗯·....·哦,你说什么
肖恩:她说,“我们知道你说过什么,爸爸。”
父亲:是啊,是啊,当然。
母亲:快说吧,亲爱的。我做了特别好吃的甜点。是我姨祖母希尔达传下来的老配方,…
黛安:妈妈,好了!
母亲:怎么啦,宝贝
(黛安摇着头,身体仰靠在椅背上。)
父亲:不管怎么说,丹人不错。过去我跟他不熟。
发现我俩还有不少志趣相同之处。家庭,
社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
海蒂:(咕哝着自言自语)就要说到正题了·。
肖恩:爸爸
父亲:嗳儿子
肖恩:我肯定黛安很想知道是什么惊喜。
黛安:(粗粗地喘气,好像精疲力竭的样子,她转向
肖恩连连点头)多谢了,肖恩。我记着你
的情。
父亲:啊,对。我就说吧。我告诉丹,你对他儿子很感兴趣。
黛安:你说什么
母亲:黛安,你怎么啦我真不明白你们年轻人。唉,在我那个时候….
黛安:妈,好啦!
母亲:怎么啦,怎么啦又怎么啦
妈妈,我知道她想听爸爸说完。
肖恩:(自言自语)还不如说是快把这份罪受完算了。
黛安:爸爸,请你告诉我。现在,马上
告诉我。你说什么啦,爸爸求你了,快说,你跟卢卡
斯先生说什么啦请快告诉我。请快说。 父亲:嗨,瞧,太妙了。看来我的小计策成功了。如今你急着想知道·.,…这可让人觉得我
做的这
一切还真值。
海蒂:(对肖恩)你能相信吗
肖恩:(对海蒂)啊,当然。你还不信
父亲:嗯,对了,我告诉他你是多么喜欢小凯尔,一心希望他邀你在高年级舞会上跳舞。
黛安:你没这么说过!告诉我你没这么说过!
父亲:说了,当然说了。只要为了我孩子好嘛。
黛安:(尽力忍住)那……那——“
母亲:黛安,你没事吧
黛安:(冲着母亲撅起下巴,很快扭头面对父亲)那……他怎么说!
父亲:嗯,当然啦,以他
的为人一坦率,善解人意;他说他会去跟小伙子说的,一定让他给
你打电话。
黛安:(愤怒地高喊)什——么!
肖恩、海蒂:(齐声)老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父亲: 是吗对,对,我想是。我又……弄糟了,是吗
(灯光迅速暗下,旋即重新亮起。黛安独自站在舞台右前边沿。海蒂、肖恩自左前方上,
走至舞台边。)
黛安: 你们能想象我觉得自己有多么丢人现眼吗堂堂的优秀生,班主席。父亲竟然去求别
人
叫他们的儿子打电话来邀我跳舞!可这就是我那可爱的老爸。他其实挺可爱的。他 就
是不好好想
一想。不止我一个人深受他横加干预之苦。哦,绝非我一个人,我们兄妹三个整
天提心吊胆,知道倒霉的
事随时可能来临,因为:
黛安、海蒂、肖恩;(齐声)老爸英明!
(灯光暗下,旋
即在舞台左侧重新亮起。舞台左侧摆放着一套办公桌椅和另外两张椅子。
希金斯太太坐在办公桌旁办理本
杰明·哈里森中学新生入学手续。海蒂和父亲坐在另外两张
椅子上。)
希金斯太太:你是我们新来的学生,是吗
父亲: 是的。
希金斯太太:你叫什么名字,小姐
海蒂:海蒂·汤普森。
希金斯太太: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这里的同学们都挺友好。这里的老师也都乐意回答问题。
父亲: 您知道,她是个出类拔萃的姑娘。
海蒂: 爸爸!
父亲:
非常非常聪明!
希金斯太太:一定是的,现在你是不是能填一下….
父亲: 不知道她怎
么会这么聪明。我想是她母亲的遗传。哦,我也不笨。可没法跟海蒂比。
教过她的老师都对汤普森太太,
就是她妈,还有我说,她差不多是最聪明的一个……
希金斯太太:(不耐烦地打断,但口气仍尽量和缓)我刚才说了,如果你有疫苗接种证明……
父亲: (打断希金斯太太,沿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她不仅聪明,而且才华出众。
海蒂:
(双手置于胸前,搓拧着)行了,爸爸,别说了。
父亲: 啊,宝贝儿,我当然要说
。我为你感到骄傲。我和你妈都为你感到骄傲。(转回身
面向希金斯太太)嗳,就在去年,她初中最后一
年,我们还没搬家的时候,海蒂在县里
每
年一度的拼单词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了不起吧而且她钢琴也弹得美妙之极。简直就是仙乐。
海蒂:
爸爸,行了。求求你了,求求你了。爸爸,我得上课去了。我要去上课。请让我去
上课吧。
父亲:
瞧见了没有一个多么好学的学生。我想不出还有谁比我家海蒂更好学了。我的好姑
娘。
希金斯太太:是的,嗯,不过……
海蒂 唉!唉!唉!
(黛安、肖恩从右前方上。两人望着海蒂、父亲和希金斯太太。)
海蒂、黛安、肖恩;(齐声喊)老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父亲: 呃,嗯,是吗
(幕落)
第四单元
虚拟世界
课文A
迈亚·塞拉
维茨曾是电视制片人,目前从事写作。她在本文中探索了数字化世界及其后
果。与此同时,她将数字化世
界与真实世界做了比较,承认电子空间自有其魅力。
虚拟世界的生活
迈亚·塞拉维茨
在网上呆了太久,听到电话铃声也会吓一大跳。显示屏上看多了我男朋友那些一目了
然
的文字,他的利物浦口音一下子变得难以听懂;而秘书的清脆快速的语调听上去比我想象
的要生硬。时间
本身变得捉摸不定——几小时变成几分钟,或几秒钟延伸为几天。周末原本
是我一周的黄金时段,现在却
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两天。
在我不再当电视制片人的这三年间,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家里使用
计算机终端进行
的。我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和校订,利用互联网上的人名地址与同行交流。我男朋友住在英
国,
因此两人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电脑维系。
我要是愿意的话,可以一连几个星期不
出门而什么也不缺。我可以在网上订购食品、网上理
财、网上恋爱、网上工作。事实上我有时独自呆在家
里长达三个星期,只偶尔出去拿信、买
报纸及日用品。1996年那一场接一场的暴风雪我大都是在电视
上看到的。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生活本身就显得不那么真实了。我开始觉得自己似乎与机器融为一体
了,我接收信息,再发送出去,就如同互联网的一个连接点。其他上网的人也谈到了同样的
症状
。我们开始厌恶外面的社交方式。我们的状况成了批评互联网的人们最害怕见到的一幕。
一下
床就上机,不再为发型、服饰、面部化妆烦心,起初看似高级的享受如今却成为
一种对生活的逃避,一种
缺乏自律的表现。你一旦开始用网络交际取代人与人的真实接触,
要走出这种穴居状态就会相当困难。
我发现自己变得比以前怯生、谨慎、焦虑。或者,反过来,当我突然面对现实中活生
生的人时,会变得过于兴奋,说个不停,爱打断别人的讲话。我老是担心自己衣着是否得体,
担心自己会不会真的忘了穿裙子,只穿着夜间睡觉、白天活动的那件T恤和内衣就出门了。
有时我把电视机开着,让它作为背景声音一直响着,以前我从不这样做。电视节目中
的说话声让人感到宽 慰,可那些广告又叫我心烦。我发现自己沉浸在肥皂剧里,或者不停地
收看最新的新闻报道和天气预报。 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每日新闻”、“一线新闻”、 “夜间新
闻”、有线新闻电视网、纽约一套上收看 有关每一条新闻的各种不同视角的报道,尽管它们
对我毫无用处。工作成了次要的。我决定去看一下自己 的电子信箱。
在网上,我发现自己见谁攻谁。我脾气暴躁,动辄生气。我觉得我与之通信的每 一个
人都麻木不仁,认为他们已经忘却还有人真会去读他们那些刻薄伤人的言辞。直到有人礼貌
地指出,她同意我的观点却遭到我的抨击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以己度人,不由得深感
尴尬。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我也和男朋友吵架,常因键出的对话缺乏情感暗示而误解他的本
意 。由于系统常出故障,两人一争就是几个小时。我写一句,他回一句,接着系统失灵!可
我们俩还是锲而 不舍地接着吵。
以前我从未意识到日常的生活起居是多么重要,如穿戴整齐去上班,按时就寝 。以前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那么依赖同事做伴。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长时间的失业会那么伤人,为什么
一个人的生活缺少了外部支持的日常计划就会导致吸毒、犯罪、自杀率的增长。
为了恢复生 活的平衡,我强迫自己回到真实世界中去。我给别人打电话,与所剩无几
的仍然住在纽约城的几个朋友安 排见面。我至少设法去去健身房,以便使周末与工作日有所
不同。我安排采访好写报道,预约看医生—— 安排任何需要我出门与他人接触的活动。
但有时面对面地与人相处实在难以忍受。我与一位朋 友见面,她那种响亮的笑声让人
忍无可忍——饭店里的噪杂谈话声也让人受不了。我找了个藉口逃之天天 。我重新回到我的
公寓,冲向电脑,似乎那儿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我点击鼠标,打 开调制解调器,曾经听了就烦的连接声此刻听起来就如同最心爱的曲
子那么悦耳。我键入密码。真实世界 转瞬便消逝了。
第五单元
逾越障碍
课文A
读一读以下两则名言,想一想迈克尔·斯通的故事是否印证了其间的道理。
障碍越是巨大,逾越它也就越感自豪。——莫里哀
只有天空漆黑时,你才可以看到星星。——查尔斯·久比尔德
真正的高度
大为·纳史特
他手心在出汗。他需要用毛巾把握竿的手擦干。太阳火辣辣的,与他今 天在全国少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所面临的竞争一样热烈。横杆升到了17英尺。比他个人的最高记录高出 3
英寸。迈克尔·斯通面临的是其撑竿跳高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天。
尽管赛跑决赛 一小时前就已经结束,看台上仍然观众满座,足有20,000人上下。撑竿
跳高确实是所有田径比赛中 最精彩的项目。它融合了体操运动员的优雅与健美运动员的力
量。它还具有飞翔的特征,
对观看该项目比赛的观众来说,飞跃两层楼的高度简直是一件不
可思议的事情。
迈克
尔自从能记事起就一直梦想着飞翔。从小到大,母亲给迈克尔念过无数关于飞翔
的故事。她的故事总是从
高空俯瞰描述大地。她对细节的激情和酷爱使得迈克尔的梦境色彩
缤纷、绚丽无比。迈克尔总是重复做着
一个梦。他在乡间大路上飞奔。当他奔跑在金色的麦
田之间时,总是把开过的机车一路甩在身后。就在他
深深吸上一口气的瞬间,他开始从地面
一跃而起,就像一头雄鹰那样开始翱翔。
他飞
越的都是母亲故事里描述的地方。无论他飞向何方,他都怀着母爱所赐予他的自
由精神,用敏锐的目光观
察入微。可他的父亲却不是个梦想家。伯特·斯通是个彻头彻尾的
现实主义者。他信奉的是努力与苦干。
他的格言是:簧键绢谚殉吼莳,腐挣努力工/户/
从14岁起,迈克尔就是这么做的。他开始
按非常周密的计划训练。他每隔一天进行举
重训练,其它的日子做些跑步训练。训练计划由迈克尔的教练
、训练员兼父亲严加督导。迈
克尔的投入、执着、自律正是每一个教练所梦寐以求的。迈克尔在学校是位
优秀生,在家是
个独生子,但他仍帮助父母在自家的农场上千些杂活。迈克尔的母亲米尔德里德·斯通希
望
他能更放松些,还是做那个“自由幻想”的小男孩。有一次,她试图跟他及其父亲好好谈一下,
可当父亲的马上就打断了她,笑着说:“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努力工作!”
迈克尔今天跃过
的所有高度显然都是对他刻苦努力的回报。迈克尔·斯通在成功跃过17
英尺的横杆时是感到惊讶、激动
还是得意,人们无从知晓。迈克尔身体刚刚落在充气垫上,
观众还没坐下,他马上就开始准备下一次飞跃
。他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刚刚把个人最好成绩
提高了3英寸,已经是全国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撑竿跳高项
目最后两名决赛者之一。
当迈克尔成功跃过17英尺2英寸和17英尺4英寸高度的横杆时,
他仍没有流露出丝毫感
情。他仰面躺着,听到观众在叹息,他知道另一位撑竿跳运动员最后一跳没有成功
。他知道
自己最后一跳的时刻到了。由于那位运动员失败次数较少,迈克尔这一跳只有成功才能获胜。<
br>这一次跳不过就会使自己落到第二名。那也丝毫无愧,但迈克尔决不让自己产生哪怕一丝与
冠军无
缘的念头。
他翻了个身,照例指尖撑地做了三下俯卧撑。他找着了撑竿,站起身,踏上那引向
其
17年生命中最具挑战性的一跃的跑道。
这一回,那跑道显得有些异样。刹那间,
他感到一阵惊吓。一种惶惑不安的感觉向他
袭来。横杆升在高出他个人最高记录9英寸的高度。他想,这
一高度与全国记录只差1英寸了。
这一刻紧张异常,他感到焦虑不安。他想摆脱紧张情绪。没有用。他更
紧张了。在这种时刻
怎么会这样呢,他暗暗思忖着。他有点胆怯起来。说是恐惧也许更为恰当。怎么办他
以前从
来不曾有过这种感觉。这时,不知不觉地,在内心最深处,出现了他母亲的身影。为什么是
在这一刻记忆中,母亲在这种时刻会怎样做呢很简单。母亲过去总跟他说,当你觉得紧张、
焦虑、、甚
至害怕的时候,就深深地吸气。
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在摆脱腿部肌肉紧张的同时,他轻轻
地把撑竿放在脚边。他
开始舒展双臂和上身。刚才飘过一阵轻风,此刻消失了。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撑竿,
只觉得心
怦怦在跳。他相信观众们的心也在怦怦跳动。场上鸦雀无声,令人透不过气来。当他听见远处飞鸟啼鸣时,他知道,自己飞身起跃的时刻到了。
他沿着跑道起跑冲刺,那感觉奇特无
比,妙不可言,而又似曾相识。脚下的地面就好
似过去常常梦见的乡间大路。金色麦田的景象映现在他的
脑海中。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于是
奇迹发生了。他飞起来了。他的起岿L轻松自如。迈克尔·斯通此刻就
像儿时梦境中的那般
在飞行。不过这一次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这一次他真的在飞。周围一切都似乎在
缓缓移
动。他感到周围空气从未像这样纯净清新。如同一头雄鹰,迈克尔在翱翔。
或许是看台上人们爆发出的欢呼声,或许是他着地时嘭的一声响使迈克尔回到现实之
中
。他仰面躺着,明媚的骄阳映照着他的脸。他知道自己只能想象母亲的笑靥,他知道爸爸
或许也在微笑,
甚或欢声大笑。他不知道的是,他爸爸正与妻子相拥而泣。没错,这位“要
想有所收获,就得努力工作”
的伯特·斯通在妻子怀里孩子似地泪流满面。米尔德里德从没见
他那样哭过。她也知道,他流淌的是最难
得的泪水:骄傲的泪水。迈克尔一下子被围住了,
人们拥抱他,祝贺他所取得的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那
天稍后,他接着越过了17英尺6英寸
半,创下了全国和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撑竿跳高的新记录。
随着媒体的关注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各种赞助,迈克尔的生活肯定会不同以往。这不
仅
仅是因为他获得了全国少年奥林匹克冠军并刷新了一项世界记录,也不是因为他将自己的
最高记录提高了
9英寸半,而是因为迈克尔·斯通是个盲人。
第六单元
妇女半边天
课文A
有些妇女何以能既做一份全职工作又能兼顾家庭的责任,并仍有余暇做其他事
情艾德
丽安·波珀渴望能像她们一样,但又怀疑这会不会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
我要买下布鲁克林桥
艾德丽安·波
不久前,我收到母校一份校友简报。里
面有一条是关于一个老同学的消息:“凯特·L在
俄克拉荷马大学兼职任教,并任县高中校长助理。她正
在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博士论文以及两
本着作的最后定稿,同时她仍有时间与女儿们一起打网球、骑马。”
这条短讯中有四个字令
我心神不安:业余时间。有位朋友说,要是我对这一报道里的一切都信以为真,那
她在布鲁
克林还有一座桥要出售给我呢。
朋友的打趣一针见血。我多蠢啊!于是我打
定主意,不再去想凯特那些不可思议的成就,
以后看到类似报道也不要轻易相信。
可
是,就像节食者一时软弱竟把整盒饼干吃个精光一样,我发现自己的决心也有动摇
之时。每当不坚定时,
我就在报刊上到处搜寻,贪婪地阅读一篇又一篇的成功故事。我最喜
欢的女强人有\一位政治家的女儿,
她在照料一个两岁幼儿与一个新生儿的同时读完了法学
院,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公司;一位开业儿科医师,
她自己有十个子女还有一位电视主持人,
她是两个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还在攻读硕士学位。
然
而,有一天我真的与一位女强人面对面相逢。去年圣诞节前,我因工作需要来到一家全国
性公司女总裁的
办公室。如同其他女强人一样,她有丈夫,两个孩子,还有一处据说是纤尘
不染的公寓。她的生活安排得
如瑞士表一般精确。由于我本人的计划安排很少成功,她的成
就既令我惊讶不已,又使我深感内疚。
那天,她办公桌后面的架子上放置了至少一百罐草莓酱,上面扎着鲜艳的红格缎带。
这
些果酱是总裁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制作的,罐子也是他们一起装饰的,她准备把果酱送给员
工及来访的客户
。
我不由得惊问,她从哪儿抽出时间完成如此令人钦佩的假日工程我真不该多此一问。
答案听上去相当熟悉:业余时间。
坐火车回家途中,我把那罐草莓酱放在膝
头。这罐草莓酱一路上都在责备我。它似乎
在说,别的女人不仅在上班之时干得出人头地,而且在工作之
余也大有作为。而你,它责问
道,在业余时间都做了点什么呢
我很想回答说,我在业
余时间从事博士后物理学研究,在研究钢琴与号的声调和谐方
面的新理论,在烘烤蛋糕,在跟儿子一起打
棒球。然而,实际情形是,我生性就根本做不到
事事有条不紊。不论怎么仔细安排时间,我的计划总是出
问题。
如果我制定像作战计划那样精确的时间表,将下午若干小时用于写作一部伟大的美国<
br>小说,那么幼儿园的保育员肯定会在我刚刚提笔的那一瞬间打来电话。我的一个孩子得了一
种怪病
需要整天卧床休息,还不停地让我端汤倒茶送果汁。
别的日子里,我时间表上的每一件事的耗
时都超出原计划的三倍。洗衣工不知把我的
衣服塞到什么地方去了。肉铺没有把我的订货按时准备好。在
超市里,排在我前面的那位女
士开出一张“火星银行”的支票为其食品杂货付款,只有经理(他刚出去吃
午饭)才能决定可否
接受。“站着等候的人们也在效劳,”诗人约翰·弥尔顿写道,但他却忘了补充一句
,她们这
样站着等候成不了女强人。
每天与时间赛跑令人精疲力竭,等我果真
有了一些余暇,往往累得都要垮了。我大多
瘫倒在椅子里,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想象着要是自己拥有那些
超级女英雄的组织才能与旺盛
精力,生活该会是多么美妙。事实上,我白白浪费了许多闲暇时光不无忧愁
地去想着别的女
人在业余时间会成就什么事情。有时我想,这些现代神话故事给女人带来的问题并不少于
那
些害得我们终日等待王子前来相救的古老故事。
但女强人的故事仍然令我心醉神迷
。尽管朋友提醒我不要上当,尽管我也长了不少见
识,我还是发现自己不仅愿意,而且还真的渴望买下她
说的那座桥。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乐
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那些就是不肯相信自己的梦
想“不能”实现的意志坚
定的人确实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男人一般确信,实现自己的
心愿不费吹灰之力。女人嘛,当然总是相信鱼与熊掌不能
兼得——人们反复灌输的不要好高骛远那一套。
我或许无望成为女强人,但如果没有这种梦
想,生活就变得平淡无味,就如同日常饮食中缺了美味佳肴一
般。
我知道如今人们认为英雄崇拜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我们职业女性业已成熟,不再干这种傻事。然而我所读到的女强人就是我的英雄。当我对自己失去信心时,正是她们激励我向前进,轻
轻对我说
:“去争取啊,女士!”
我准备近日给老同学凯特打电话,对着话筒大叫一声“干得好!”我
希望她对自己的成就
不要谦虚。也许她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和两本着作,开始着手某项颇为刺激,或颇具
危险,
甚或两者兼有的新工作。我愿意听她讲述这一切。随后我要给那个嘲笑我轻信自己听到的成
功故事的朋友打电话。我要给她讲一个故事:一个女人的故事,她买下了她自己演绎的布鲁
克林的那座
大桥,并发现这是一项明智的投资。
第七单元
了解英语
课文A
有些语言拒绝引入新词。另一些语言,如英语,则似乎欢迎新词的引入。罗伯特
·麦克
尼尔回顾英语的历史,得出结论说,英语对变化的包容性体现了根深蒂固的自由思想。
英语中绚丽多彩的杂乱无章现象
罗伯特·麦克尼尔
我们的英语的历史是典
型的大量窃取其它语言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今日英语的词汇
量据估计超过一百万,而其它主要语言的词
汇量都要小得多。
例如,法语只有约75,000个单词,其中还包括像snackbar(
快餐店)和A打parade肮行唱
片目录)这样的英语词汇。但法国人不喜欢借用外来词,因为他们认
为这样会损害法语的纯
洁性。法国政府试图逐出英语词汇,宣称Walkman(随身听)一词有伤大雅
,因此他们造了个
新词balladeur让法国儿童用——可他们就是不用。
Wa
lkman一词非常耐人寻味,因为这个词连英语也不是。严格地说,该词是由日本制
造商发明的,他们
把两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拼在一起来命名他们的产品。这事儿我们不介意,
法国人却耿耿于怀。由此可见英
语中绚丽多彩的杂乱无章现象。这种乐意包容的精神,这种
不管源自何方来者不拒的精神,恰好解释了英
语为什么会这么丰富,解释了英语缘何在很大
程度上第一个成了真正的国际语言。
欧
洲沿海一个弹丸小岛的语言何以会成为地球上的通用语言,比历史上任何一种其他
语言都更为广泛地被口
头和书面使用英语的历史体现在孩子最先学会用来表示身份(/,
me,you)、所属关系(mine
,yours)、身体部位(eye,nose,mouth)、大小高矮(tallshort),以及
生活必需晶(food,water)的词汇当中。这些词都来自英语的核心部分古英语或盎格鲁一萨克
逊英语。这些词通常简短明了,我们今天仍然用这些词来表示对我们真正至关重要的事物。
伟大的演说家常常用古英语来激发我们的情感。例如,在二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作
了如下的演讲来激
励国民的勇气以抵抗屯兵英吉利海峡准备渡海作战的希特勒的军队:“我
们要战斗在海滩上,我们要战斗
在着陆场上,我们要战斗在田野和街巷,我们要战斗在群山
中。我们决不投降。”
这
段文字中几乎每个词都来自古英语,只有最后一个词——surrender是个例外,来自
诺曼法语。
丘吉尔原本可以说:“Weshallnevergivein,”但这正是英语迷人之处和活力所在,
作家为了加强效果可以糅合来自不同背景的不同词汇。而演说中使用古英语词汇具有直接拨
动心弦的效果
。
尤利乌斯·凯撒在公元前55年入侵不列颠时,英语尚不存在。当时不列颠的居民凯尔特<
br>人使用的那些语言流传下来主要成了威尔士语。这些语言的起源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但有
一种理
论试图解开这个谜。
两个世纪前,在印度当法官的一位英国人注意到,梵文中有一些词与希腊
语、拉丁语
中的一些词极为相似。系统的研究显示,许多现代语言起源于一个共同的母语,但由于没有<
br>文字记载,该母语已经失传。
语言学家找出了相似的词,提出这些语言的源头是他们称
之为印欧母语的语言,这种
语言使用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这些人使用同样的词表达
“雪”、“蜜蜂”和“狼”,
但没有表示“海”的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他们生活在寒冷的中北欧某个
地区。一些人向东
迁徙形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各种语言,有些人则向西漂泊,来到欧洲气候较为温暖的
地区。
最早西移的一些人后来被称作凯尔特人,亦即凯撒的军队在不列颠发现的民族。
新的词汇随日尔曼部落——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而来,他们在5世纪的时候越过
北海定居在不列颠
。他们共同形成了我们称之为盎格鲁一萨克逊的社会。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将他
们的农耕词汇留传给我们,包括sheep,OX,earth,wood,field和
work等。
他们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留传给我们laughter一词。
下一个对英语产生
重大影响的是基督教。基督教以400至500个希腊语、拉丁语词汇丰
富了盎格鲁一萨克逊词汇,如a
ngel(天使),disc扣Je(门徒)和martyr(殉难者)等。
接着北欧海盗从
斯堪的,纳维亚来到了这块相对和平的土地。他们也给英语带来了许
多以JA开头的词汇,如s勿和sk
irt。但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和英语同时留传下来,因此你可
以说rearachild(英语),也可
以说raiseachild(斯堪的纳维亚语)。其他留传下来的这类同义词
组有:wish和wan
t,craft和skill,hide和skin。每一个类似的词的增添都使英语更加丰富,
更加多
样化。
另一次新词的大量涌入发生在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的时候。这时英国三种语言
并
用:贵族使用法语,教会使用拉丁语,平民使用英语。由于三种语言相互竞争,有时同一事
物
就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例如,盎格鲁一萨克逊语有king/y一词,但诺曼人入侵后,royal
和s
overeign作为替代词进入了英语。不同寻常的是,法语没有取代英语。三个多世纪后,
英语逐渐
吞并了法语,到15世纪末,发展成为一种经过改进,大大丰富了的拥有一万多个“借
来”的法语词汇的
语言——中古英语。
大约在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在英国制造了一台印刷机,由此掀起
了一场信息传播技
术的革命。印刷术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的大量新思想传入英国。希腊罗马经典着
作的
译文纷纷印成书册,成千上万的拉丁词,如capsule(密封小容器;航天舱)和habima
l(惯常的),
希腊词,如catastrophe(大灾难)和thermometer(温度计)等
也随之涌入。今天我们仍借用拉丁、
希腊语命名新的发明创造,如video,television和
cyberspace(虚拟空间)等。
随着移民在北美登陆并建立美国,英语出现了两个源
头——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英国
的学者担,b英语会失控,有人想成立一个有权威的学会,决定哪些词
汇合适,哪些词汇不
合适。幸运的是,他们的设想从未付诸实施。
这种对变化的包容
态度也体现了根深蒂固的自由精神。丹麦学者奥托·叶斯柏森在1905
年写道:“如果不是多少世纪以
来英国人一向崇尚个人自由,如果不是人人都能自由地为自
己开拓新的道路,英语就不会成为今天的英语
。”
我喜欢这一观点。想想吧,孕育英语的文化土壤也同样为现今的世界培育了伟大的自由精神及人权准则。最初的根芽在英国萌发,接着在美国生长壮大。英语国家的人民挫败了
种种意欲
建立语言保护的企图。
事实上,英语不是语法学家、语言卫道士、教师、作家或知识精英的特
殊领地。英语
是,而且一向是,人民大众的语言。
第八单元
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课文A
保护大自然固然裨益良多,但代价也不菲。当
我们决定在保护环境方面应该走多远的
时候,该如何协调这两者间的关系呢
为了人类自身拯救自然
查尔斯·克劳特哈默
环境意识,就
如同对民主制度的信奉,或是对尼龙的厌恶,已成为当今上流社会一种
必备的态度。可是,在人人都有权
利热爱地球母亲的情况下,面对以保护环境的名义而提出
的许许多多相互冲突的建议、限制、规定、工程
和法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很显然,并不是
每一件声称保护环境的事都值得去做。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有一种简单的选择方法。首先,要区分是出于对环境的奢侈追求还是出于环境保护之必需。
对环境的奢侈追求指的是那些如果不需花费代价则不妨拥有的事物。环境保护之必需指的是
无论花多大的
代价我们都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再运用一条法则。姑且称之为理智环境保护
论的基本原理:遏制直接危
害人们健康与安全的生态变化,是环境保护之必需。其他一切均
为奢侈追求。
例姐
通过保护臭氧层和遏止温室效应来保护大气层是环境保护之必需。科学家们在4月份
报告说,臭氧层破坏
之严重远远超出过去的估计。臭氧的减少不仅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而
且摧毁浮游生物,那是我们人类赖
以生存的食物链的第一环。
温室效应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目前难以确定,但可能产生的后果破坏性更
大:冰帽融化,海
岸线被洪水淹没,气候反常,平原干涸,进而最终粮仓空匮。美国中西部是为全世界提
供粮
食的地方。我们是否愿意眼看着爱荷华州出现阿尔伯克基的气候,而西伯利亚则出现爱荷华
州的气候呢
臭氧减少与温室效应都是人类的灾难。两者恰好都属于环境的范围。但这两种情况都很
紧
迫,因为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理智的环境保护论,亦即惟一能赢得公众普遍支持的环境保
护
论首先坦然指出,大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理智的环境保护论完全是以人为本的:它呼吁
人类保护自然,
但其目的是自我保护。
理智的环境保护论对地球不感情用事。它不要求人们为其他生物做出牺牲。
毕竟,要人们
为他人作牺牲都难而又难。(想一想公众对海外援助和福利救助是何等的抵制。)如果你要
求
勤劳的选民为蜗牛鱼做出牺牲,客气一点的,也就对你耸耸肩而已。
当然,这种以人为
本的做法与当前一种过分崇拜地球的环境保护论格格不入。有一种科学
理论,即盖亚理论,就声称地球是
个有生命的机体。这种环境保护论喜欢自诩为崇高而纯洁。
究其实不过是感情用事。比如,它在看待大自
然的仁慈时往往好事尽记,坏事皆忘。本人过
去也崇拜自然。但自5月风暴夺走了125,000多孟加
拉人的生命,留下1,000万人无家可归
以后,我的自然崇拜也就不复存在了。
非感情用事
的环境保护论是建立在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的原则之上的。‘原
则能帮助指点迷津,引
导我们杀出环境保护的大论战。且以目前要不要在阿拉斯加国家野生
动物保护区一角开采原油引发的激烈
争论为例。环境保护论者极力反对一项正在设法想获得
国会通过的开采提案,他们争辩说,我们应该保护
能源,不应该开采它。这一种非此即彼的
提法根本站不住脚。美国的确需要对能源课以重税以减少消费。
但我们也需要更多地生产石
油。政府估计几乎有对半的可能,在阿拉斯加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下蕴藏着
美国迄今为止
发现的五大油区之一。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部分是为石油而进行的战争:对
能源的依赖使美国人不仅付出了金钱
的代价,更有生命的代价。荒唐的感情用事使我们用不上可以和平获
得的石油,只因为那有
可能破坏北极鹿的繁殖地。
我和别人一样喜欢北极鹿。如果它们的
交配规律被打乱,我会深感遗憾。但你不可能什么
都要。如果要在北极鹿的安乐和减少石油依赖以使人们
免于战争的屠戮之间做出选择的话,
我永远都将舍鹿取人。
对斑枭也一样
。我无意与斑枭为敌。如果能够不付代价或以极小的代价保护斑枭,我也赞
成保护:自然的多样性是一件
好事,是美学上的一大好事。但也仅此而已。有时美学上的好
事不得不为那些更为基本的好事做出牺牲。
如果保护斑枭的代价是30,000户伐木工丧失生
计,那我宁要民生不要斑枭。
这里有
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基本的环保善举与仅具美学意义的环保善举之间的区别。自
然归我们掌管,它不是
我们的主人。自然理应得到尊重甚至抚育。但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当人类不得不在自身的福祉与大自
然的裨益两者之间取舍时,大自然就得通融了。
人类只有在自身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才
应该将就自然做自身调整。人类在居住
环境的健全——如大气臭氧层——受到威胁的时候必须做出最紧迫
的调整。如果对人类的威
胁相对较小(如燃煤或燃油发电机排放的使人致病致死,但对生态系统并不带来
致命伤害的
污染物),应该权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而进行适度调整。但不管哪种情况,基本原则是一<
br>个保护环境——因为这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感情用事的环境保护论者会将这种对自然的保护
称之为心态完全错误的自然保护。完全正
确。理智的——人本主义的——环境保护论不是为大自然保护环
境,而是为我们自己保护环
境。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exts B (Units 1-8)
参考译文
第一单元
学习方式
课文B
设法教育孩子珍惜钱财会是件难事。
然而,大卫·欧文说,方法也很简单——开个银行
就行。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这事并没听上去那么难
,你读一读戴夫第一国家银行的故事
就知道了。
孩子与金钱
大卫. 欧文
当家长觉得该教孩子们懂得如何对待金钱的时候,他们通常先为孩子开个储蓄账户。
刚
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颇感兴趣,因为他们想自己什么也不干银行还会付给他们钱,,可当
他们明白利率小
得很,而且父母也无意让他们动用本金时,他们的热情一下子就冷却了。对
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储蓄账户
只不过是一个吞没其生日礼金支票的黑洞。
孩子:“奶奶给了我25美金!”
家长:“太棒了。咱们把支票直接存到你的账户上去。”
孩子:“可这钱她是给我的!我要用!”
家长:“嗳,钱还是你的嘛。你只不过是要把钱放在银行里,好让它增多。”
孩子(狐疑地):“你说‘增多’是什么意思”
家长:“哦,要是你把这25美金在银行里放
一年,银行就会付给你75美分。要是你连本带息
在银行里再放一年,银行会再付给你75美分,另加2
.5美分。这叫做复利。这钱能帮你上大
学。” ’
这类储蓄计划的主要缺陷
在于,孩子本人一无所获。上大学还不知要过多少年,他们
或许会想他们宁愿呆在家里。实际上,这类计
划的真正目的通常不是促进储蓄而是限制消费。
(1)孩子们在糖果、电子游戏上的花费之大令家长们十
分震惊(或者更确切地说,孩子们的
超支行为似乎是在竭力仿效父母、这令家长们十分震惊),于是家长
便设法把孩子们的钱存
起来不让用。毋怪乎孩子们很快就认定,大额钱款不是实实在在的钱,有了现钱要
么赶紧花
掉,要么藏在抽屉里。
为了避免我的两个孩子产生这——问题,我开
设了自己的银行,名叫戴大第一国家银行。
我用记录自己支票簿使用情况的同—个电脑程序给每个孩子开
了一个账户。因为我希望孩子
存款增长的速度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便给他们一个诱人的利率——月息5
厘。(2)以复利计
算,年息达到70%以上。(不,我不接受外来存款。)零花钱在每月第一天自动存
入。孩子们
也可以把别的钱存进来,想存就存,想取就取。
戴夫银行经营了4年,一
下子就把我的两个孩子变成了热心的储蓄者。至今我儿子在车
里找到零钱仍会来找我说, “今天就把
这个上账。”两个孩子的存款增长很快,两年之后,
我不得不将月利率降至3厘。我宣布调低利率时两个
孩子反对,可当我解释说供求法则同样
适用于货币供应后,两人严肃地点头赞同。两个孩子帮我一起·计
算他们的利息——这可是
学习计算平均值与百分比的颇为有用的一课。(3)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我不加
任何限制,不
作任何询问,我还根据要求随时提供打印的账单。
高利率并非戴大银行
惟一诱人之处。在孩子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的存款属于他们
自己。他们存钱便会获利;他们想花钱也
用不着获得许可。孩子对自己的钱没有自主权,就
没有什么东西激励他们不去伸手要钱,不把到手的钱花
个光。 ·
帮助孩子们成为理性消费者的方法是,交给他们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自主
权。我们
去度假前,我通常额外多给孩子们20块钱左右存在他们账户上。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我<
br>们出发前用这笔额外的钱买T恤衫、存起来,或者花掉,或随便他们派什么别的用场——但
在度假
期间,他们就不会从我这儿再拿到任何额外的零用钱了(根据惯例被认为是度假享受
的共同消费除外,如
糖果、冰淇淋、电影票等)。由于他们花费的任何一笔钱都是他们自己
的而不是我的,他们出手时就很谨
慎。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在玛莎葡萄园的一家纪念晶商店,
我儿子一声不响地仔细察看那些不起眼的商品
,他的一个朋友则吵着让父母花5美金买了一
把玩具枪,可几乎还没等我们回到车上,枪就坏了。我儿子
最后花了33美分买了个未打开的
空心晶球,后来他用榔头把它砸了开来——我看这钱花得值得。要是他
花的是我的而不是他
自己的钱,毫无疑问,他肯定也会要买一把玩具枪的。
儿童是天
生的资本家。只要给予足够的自由活动余地,他们很快就会成为精明的理财
者。如果家长的理财教育失败
,那往往是因为他们出于自身的原因把存钱弄得似乎既痛苦又
无聊。金钱是有趣的,而且几乎完全是不讲
自明的。(4)教育孩子们看问题要有长远目光的
惟一途径,是让孩子们近期内便能尝到某种甜头,从而
激励他们去那样做。
第二单元
价值观
课文B
从小木屋走向白宫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可是,当吉米·卡特连任美国总统的努力失败后,
他发现自己一下子被赶出白宫,回到了自己的小木屋。本文叙述了他是
吉米·卡特的复元
莎拉·帕夏尔
或许因为我本人也生长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南方小镇的缘故,我觉得跟罗
莎琳和吉米·卡
特夫妇坐下交谈就如同在夏日午后荡在门廊的秋千椅上呷冰茶那么舒服。坐落于蓝岭山脉
的
卡特夫妇幽居的原木小屋前,恰好就有这样的秋千椅,往下看去是一条咆哮的山间溪流。和
小
屋里别的家具一样,这秋千椅是前总统卡特设计和制作的。卡特是一位手艺高明的木工,
为了制作这些家
具,他从其方圆160英亩的农庄上亲自遴选并砍伐树木,而后剥去树皮,将
木料制成家具及其他用品。
“我父亲擅长使用工具,”他回忆道,“因此学习使用工具对我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要是有什么东西坏了,我们就得自己修。我们不会请人宋修理或换新的。我们有这种手艺——
大萧条
时期,农民都有这一手。”
多年来,卡特制作了约50件居家用品,差不多有一半已作为礼物
馈赠他人。但有些制
品仍留在普兰斯的家里,都用了30多年了。不过,他妻子赶紧指出,他的手艺在不
断提高。
“1953年我们刚从海军退役回家时,他做了只放在后门廊用的沙发。那时他还用钉子。现在
他做什么都不用钉子了。他研究木工工艺,下功夫制作,他给家里做的家具真的非常漂亮,
包括
一张细柱床和配套的床头柜。”
卡特的木工才干在政治竞选中,尤其是在与工厂工人见面时发
挥了很好的作用。“你不
用跟在工厂干活的人多说,他们就会明白,原来你本人也是个劳动者。你的手艺
或许跟他们
不一样,但在干体力活的人之间有种天然的纽带,就如同手足之情。”
卡
特一路竞选当上总统之后,偶尔也设法悄悄溜到戴维营的木工场干上几个小时,因
为在他看来,“我们在
生活中需要一些永远不变的要素。(1)我认为手艺——不管是耕地,造
房子,做家具,拉小提琴,还是
画图——这些东西不会因生活的起起落落而改变。至于我,
回到农场种地或重返木工场一直是我增进基本
技能的机会。(2)无论我在写书,从事政治活
动,在爱莫瑞大学教书,还是处理国际事务,我总会设法
抽空回到木工场,每次至少呆上几
个小时。这对我十分重要。这是一种理疗,同时也是我生活中的一种稳
定力量——是身心的
完全休息。”
“在木工场的时候,”他接着说,“我不会去想正
在写的章节,不会去想写不下去的段落
或搁浅的思路。我考虑的是一件家具的设计,木料该如何嵌合,用
什么样的榫头,还有工具
是否锋利。”
(3)在吉米和罗莎琳. 卡特最近出版的书
名为《好处说不尽》的书中,他们直言不讳地解
释了当他们遭遇痛苦的政治上的失败,突然告别华盛顿以
及对茫然的未来感到惧怕时,他们
是如何使用返璞归真的技能来面对和化解这些问题的。
“在
书里,”吉米说,“出于几种原因,我们试图将我们的生活与普兰斯而不是跟白宫联系在
一起。其一,是
为了展示小镇的魅力;其二是要清楚地表明,这本书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对有
幸成为美国第一家庭的夫妇的
生活,它也是写给普通人看的,例如一个失去工作的人,突然
遇到职业变迁的人,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而
不得不迁居的人,一个连自己最小的孩子也长大
成人离家而去的人,或者是写给一对突然
发现己届退休年龄、第一次得从早到晚而不仅仅是
夜里厮守在一起的夫妇看的。”
卡
特夫妇热情投入了诸如铺设人行道、在尚未完工的阁楼里铺硬木地板这类工程。在
与两人最喜欢的一个机
构“博爱居家”的共事过程中,罗莎琳学到了不少木工手艺。“博爱居
家”是一项为无家可归的人创办的
住房工程,帮助他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建造自己的家园。
“我俩都在农场上花了不少时间,”
卡特说。“我们护理林地。有时我们在林子里长时间
散步。我或许会看到某棵我觉得适合制作四五把——
也许七把、八把——椅子或别的什么家
具的树。不过,我通常挑选离家近的树,因为我得自己把木料搬回
到木工场地。
“我最喜欢的一件木工活是用湿材制作家具,不过这活要费很大的劲。你得处理
好木料
干燥后引起的不同的收缩率,以保证榫头紧固不松。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技术难题,”这位
前核工程师说。
很显然,今天大多数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像卡特当年那样,在日常生
活中得学
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地使用自己的双手。但他认为,年轻人还是拥有他们父辈所没有的优势。
“过去,你16岁或18岁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死或者再也干不动为止。太阳一出来你就开
始干活,一直干到天黑。可如今,你一星期只工作40小时,还有两个星期的休息度假,然后
到了55
岁,60岁,或65岁,你就退休了。你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去干别的有趣的事。这些事
有时可能是相当
有益的,有时仅仅是好玩,有时则旨在服务他人。在《好处说不尽》一书中,
我们试图展示一个普通人所
能参与的广阔的活动范围。我们试图指出,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
个阶段——青年,中年,或退休之年——
都有可能不断拓展兴趣的领域,找到新的刺激,迎
接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成功和尝试新的冒险。(4)在
此书中,我们鼓励人们勇于开拓新天地,
看起来也许非常困难,但你一旦投入进去,就会得益匪浅。”“
如果你遭遇某种危机,”罗莎
琳补充说,“最好的对策之一就是学习新事物。”
第三单元
代沟
课文B
与本单元开始的那场戏里的那位父亲不同
,这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位颇能设身处地为儿
子着想的父亲。然而,正如默顿所描述的那样,要做到这点往
往并非易事。
父亲未必英明
安德鲁·默顿
1983年11月25日,年
仅23岁、缺乏临场经验的职业拳击手马维斯·弗雷泽在第一回合比
赛打到2分57秒时被重量级世界冠
军拉里·霍姆斯击倒。霍姆斯出左拳佯攻,弗雷泽防卫时右
侧暴露。霍姆斯重拳出击,雨点般地连打19
拳,弗雷泽挺着没有倒下。最后,在第一回合只
剩三秒钟时,裁判叫停。当时,马维斯·弗雷泽的父亲兼
经纪人、前重量级冠军乔·弗雷泽搂
抱着儿子一遍遍地说:“没事儿。没事儿。我爱你。”
后来,有人批评他对儿子的实力估计过高,乔·弗雷泽回答说:“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1)
尽管事
实清楚表明并非如此,但乔.弗雷泽还是坚信马维斯能继承他的衣钵成为冠军,他的
荣耀能通过儿子继续
下去。
(2)这种通常比硬把儿子推上拳坛要微妙得多的对不朽的追求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这常常<
/p>
不过是在期待孩子亦步亦趋地重复自己的童年。
1983年7月,我儿子加布里
埃尔4岁,并且已经有了强烈的年龄意识。事实上,他的许多行为
是以年龄来界定的:“4岁的孩子会自
己穿衣服/’或是:“我能比迈克跑得快。因为我4岁了,
他才3岁。” 当时我想,一个4岁的孩子
可以去看全美职业棒球赛了。于是,7月16日星期六,
我开车带他去波士顿看红袜队与奥克兰A队的比
赛。
那是个晴朗、炎热的日子——事实上那一天非常炎热,气温达到97度,创下了波士顿当
天的最高记录——但没有下雨,这在波士顿是极为罕见的。我装了一大袋果蔬。加布在前往
波士
顿的90分钟的车程里一直在睡觉,这是个好征兆,看球时他就会有精神了。还有一个好
征兆:我找到一
个合法的免费泊车位+我俩进场时,加布显得兴致勃勃。他郑重其事地接受
了我的建议先去厕所方便,这
样在球赛当中我们就不必离开座位了。
当我们穿过体育场下的通道时,我想起了1952年在
扬基体育场自己第一次看球赛的情
景。当我和父亲走进阳光下的体育场时,那绿茵茵的巨大外场令我惊喜
万分。一位名叫维
克·拉希的投球手投出了一个又一个好球,扬基队球员乔·柯林斯击出一个本垒打,最
后扬基
队以3:2获胜。对手是历史悠久的费城竞技队,就是奥克兰队的前身。此刻,当我和加布走到阳光下,他第一次见到赛场时,我心中不由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加布没说话,但他一定也
感受到了
那份激动。
我俩找到了座位,在右外场侧面。位置不错,我们能看清场上的每一个部位。我俩
提
前了半小时入场,坐了下来看差不多就要结束的击球练习。加布说他饿了。我给了他一根胡
萝
十条,他开心地啃着。吃完了胡萝卜,他问我袋子里还有什么好吃的。我给了他一些葡萄,
接着是一个苹
果。在15分钟之内,他把袋子里的大多数食品都一扫而光。随后他说:“我想
棒球已经看够了。现在我
想回家。”
“可比赛还没开始呢,”我说。“你一点比赛还没看到呢。”
“看到了,我已经看到了。我想回家了。”
“那只是击球练习。你不想看正式比赛吗”
“不想看。”
我想怎么着都得呆下去。难道我和儿子的这一天就这么毁了不成
(3
)但我还是比较明智,放弃了呆下去的念头,我很明白如果我坚持呆着不走,那他的一天
就会因为爸爸想
看球赛而过得十分扫兴。我情绪糟透了,让他骑在我的肩上,就在红袜队上
场击球时走出了体育场。
“爸爸,我想吃冰淇淋,行吗”
我不很情愿地给他买了个冰淇淋。我俩上了车,我开
车退出那个宝贵的车位,仍然没有好
气。他也很明白我不高兴;我能看到他脸上不安的神情,恐惧中夹杂
着痛苦。我讨厌那副神
情。可我没法摆脱自己恶劣的心境。我一点都不想开车回新罕布什尔去。
随后,在斯托罗街上,我瞥见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就在查尔斯河对岸。加布以前去过,
而且很喜欢那个地方,不过一直到现在他还郑重其事地把它叫做“静默博物馆”。我压着一肚
子火,勉强
问了一句:“加布,你想不想去博物馆”
“想,”他说。
博物馆里几乎就我们俩。
当我俩穿过一个个凉爽舒适的展厅时,我心里不得不承认,
自己是多么希望加布能像我一样。(4)他应
该为了我,而不是为了他自己喜欢这场棒球赛,
当他辜负了我的期望的时候,我便对他生气了。不是加布
的行为不当,而是这种期待不近情
理。因此,必须改变的是这种期待。
我还反思了我俩刚才的对峙:球场上所发生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两种意志的对峙。
他赢了。他坚持了自
己认为是正确的做法。
我俩在博物馆里浏览,三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看
与实物一样大
小的霸王龙,尝试宇航舱,造波浪,观看各种各样想象得出的展品。我也感到兴致勃勃。
儿子和父亲,两个人共同挽救了这一天——他坚持不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事物,而我,总
算明智,最终认识到他是对的,并放弃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
至少这一次是这样的。
后来我还想起了另一件事。我父亲带我去扬基体育场看棒球的时候,我是6岁,不是4
岁。
也许再过一两年…—
第四单元
虚拟世界
课文B
你以为与网友分享秘密不会出事儿吗等着门铃响起来吧……
母亲恨死了网虫
卡罗尔.
萨尔勒
嗒嗒,嗒嗒,嗒。这是入睡前最后听到的声音。遇到特别糟糕的日子,早上一醒来就听到<
br>这种声音。(1)这是一个原本安宁的家庭中惟一持续不去的不和谐音。女儿沉迷于互联网,
我觉
得这是一种疯狂的不端行为,而且凶险四伏。
她在别的哪个方面都不失为一个明事理的姑娘。
她是夏天毕业的,天天上班,·晚上和
朋友们在电话里聊天,周末和他们一起外出玩耍。但除此之外,近
来她每天花两个小时光景
与电脑厮守在一起。对此我深恶痛绝。
这不完全是对新科技的恐惧。
当然,能随时获取全世界信息库中的信息是很有价值的,电子
邮件正在完全改变人们相互间通信联系的方
式。我的不信任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使用互
联网通讯与人们传统的相互交流方式相比实在大为逊色。
(2)它使人们还未相识就已亲近,
它不能保守秘密反而扩散秘密;而最令人担心的是,它是撒谎人传播
谎言的工具。
最令我心惊胆战的是女儿对我的一切规劝都拒之不理。这在她的言谈间流露无遗
。“我
是一月份‘遇见’珍妮特的,”她说,“那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 有时,她又说“前几
天我和
亚历克斯‘聊天’,他‘说’……”“不对,他没有说,”我争辩道;只有当你亲眼见过一个人之
后,
只有在那个时候,朋友才成其为朋友。她只是朝上翻了翻白眼。
你想象得到吗,
上个月我正打算外出数日的时候,这位聪明的22岁的姑娘宣布打算举
行一次聚会,客人包括各色网虫,
他们来自各地,还要在我家过夜。
在我家里过夜在这个有我珍爱的一切的家里,而女儿本身就是我的最珍爱的宝贝之一。
她说,
“别傻。”她说不会有事的,因为她准备邀请的那些人都是“认识”了至少有一年的,
而且她“了解”他
们,就像了解我总的来说比较喜欢的她的其他朋友一样。(3)我说,他们啪嗒
啪嗒“讲”给互相听的事
情中,杀人的倾向或许就被忽略了,难道这不可能吗我说这话时尽量
想做到通情达理,但
不完全成功。
聚会不了了之。但我和她确实大吵了一场。
当我说那些人即
使不是疯子也一定是些怪人时,她试图跟我争论。那我是不是觉得她
就是怪人一个绝对不是。既然这样,
那他们为什么会是怪人呢我是不是觉得她就是个谎言家
当然也不是。她抓住了主动权,开始反攻。
“还记得你最喜欢的那个讲一个—亡尉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吗那个他看到那女的读过的一
本书便和她通过书信往来而认识的故事记得吗,她拒绝给他寄照片,因为她认为如果他真的
喜欢她,她长
得怎么样并不重要瞧,他们俩也没见过面嘛。”她得意地笑了。跟女儿争辩总
是这个样,总是令你烦恼不
堪。她们深知你的弱点,知道如何乘虚而入。
但我总是忘不了这个事儿,种种担忧萦绕心头。
并不是说我有理由认为,他们作为个
人,一定会撒谎。但他们可能会撒谎。他们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
、心态,甚至性别。的
确,在美国显然有不少上网的男人常常自称女人,认为藉此可使其他女人更无顾忌
地与他们
讲知心话。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脑子里虚构出来的最可怕的场
景一幕接着一幕,就
像一部恐怖片。于是我给一个好莱坞的朋友打了个电话:有没有谁想过用这个题材构
思一部
电影情节他哈哈大笑。据他本人所知就有5部正在酝酿之中,一部已经进入制作阶段了。
于是,我对女儿说,我们就等着看生活去模仿艺术吧。我们现在安然无恙。谁知道什
么
时候被谋杀在自己的卧床上。
她大笑。“明天早上见,妈妈。我要上楼去跟朋友聊天了。晚安。”塔塔,塔塔,塔塔……
第五单元
逾越障碍
课文B
磨难到底是能让我们显出内在的美德
还是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有时一次偶然的遭遇可
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十四级台阶
哈尔·马纳林
人们都说猫有九条命,我也觉得这完全可能,因为我现在经历的是自己的第三次人生,
而我还不是猫呢。
我的第一次人生始于1904年11月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我来到世上,在一户农家8个<
br>孩子中排行第6。我15岁那年父亲去世,为了生存,我们苦苦挣扎。我不得不等到成家后才
真正
开始享受自己的第一次人生。那时我非常幸福,体格健壮,还是个运动好手。我和妻子
生有两个可爱的女
孩。我在圣何塞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圣卡洛斯有个温馨的家。
那时的生活就像是一场美梦。
接着美梦终止,变成了一场可怕的噩梦,令你夜半惊醒,
出一身冷汗。我得了恶化
的进行性运动神经元病,一开始影响我的右臂右腿,后来又侵入身体的另一侧
就这样我的第二次人生开始了……
尽管疾病缠身,我还是借助车上安装的特
殊设备每天开车上下班。在某种程度上,我
是由于14级台阶才得以保持健康的心态与乐
观的情绪的。
无稽之谈一点也不。
我们家住的是错层式的房子,从汽车间
通往厨房门有14级台阶。这些台阶是我衡量自
己的尺度,是我活下去的一个挑战。(1)我觉得如果有
一天我无法再抬起一只脚迈上一个台
阶,再痛苦地拖起另一只脚——将这个过程重复14遍,直到精疲力
竭爬上去——到那时我就
会服输并躺下死去。
因此我坚持上班,坚持爬那些台阶。时
光流逝。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建立了美满的家
庭,只剩我和妻子守在我们那个有着14级台阶的温馨的家
里。
你或许会以为,这里生活着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事实并非如此。这里一瘸一拐走<
br>着的是一个幻想破灭、内心痛苦的跛子,一个靠着从汽车间通往后门的那14级可怜的台阶才
没有
失去理智、没有丢—F妻室并坚持工作的男人。 ,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变得日益失望
和沮丧。我想,当我执意谈论自己的人生哲学时,
我的妻子和朋友一定都很难受。(2)我认为在这整个
世界里,就我一个人被选中去受苦受难。
我已经背了9年的十字架,只要我还能爬上那14级台阶,很可
能我就要一路背负下去。
后来,1971年8月一个漆黑的夜晚,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人生
。那天夜里我回家时天
正在下雨,我慢慢地开着车走在一条车辆稀少的路上,雨水哗哗拍打着车身。突然
,方向盘
在我手里猛地一跳,一只车胎啪地一声爆了。我奋力停下车,呆坐着,心想,这下子麻烦可大了。我没法自己去换轮胎!根本不可能!
开车路过的人会停下帮忙吗我马上就把这个念
头打消了。为什么别人要停下帮忙呢我
知道我自己就不会。这时我想起前面不远处的一条小路上有幢房子
。我发动了引擎,慢慢地
开到了那幢房子跟前。接着我把车开上了宅旁车道,按了按喇叭,迎接我的是窗
口亮起的灯
光。
门开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那儿朝我张望。我摇下车窗,大声说道,我
有个轮胎爆了,
需要有人帮忙替我换一下,因为我要靠拐杖走路,自己干不了。
她回到屋内,稍后裹着雨衣、戴着帽子又出来了,身后跟着个男的,愉快地跟我打招
呼。
我坐在车里,舒舒服服,淋不着一滴雨,而那男人和小女孩却在暴雨里干得那么辛苦,
我觉得有点过意不
去。得了,我会酬谢他们的。这时,雨似乎小了一些,我摇下车窗看着。
我只觉得两人动作慢得出奇,我
都开始有点不耐烦了。我听到车后传宋小女孩的声音。“千
斤顶的柄,爷爷,拿好了。”那人轻轻地应了
一声,车微微倾斜着被顶了起来。
接着有好一会儿,我听到车后的响声和轻轻的说话声,最后
总算换好了。我感觉到千
斤顶移开时车颠了一下,又听到后车厢盖啪地关上,接着两人就站在了我的车窗
前。
那是位老人,身材瘦小,背有些弯。我看小女孩大约8岁或10岁,神情愉快,她抬头望
着我,满脸的笑容。
他说:“这种天气又是夜里,车出了问题可真够呛,不过现在都给你修好了。”
“多谢了,”我说,“多谢。我该付你们多少呢”
他摇摇头。“什么也不要付。辛西娅跟我说
你靠拐杖走路。很高兴能帮上忙。我知道如
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你也会这样帮我的。不要钱,朋友。”
我拿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那不行!我不喜欢欠人家的情。”
他没伸手宋接,小女孩凑近车窗,轻声说道:“爷爷看不见。”
(3)刹那间
,时间凝固了,我感到万分的羞愧和震惊。我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一个盲
人和一个孩子!用又冷又湿的
双手在黑暗中摸着那些螺栓和工具干活——对他来说,这黑暗
很可能永远不能驱散,直至他死亡。 他俩替我换了一个轮胎——在风雨交加之中换着轮胎,而我则舒舒服服地倚着拐杖坐在车
里。我不记
得他俩道别走后我在那儿坐了多久,但时间之长,足以让我内心深刻反省,发现
令自己深感不安的品行。
(4)我意识到我的自艾自怜、自私,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冷漠,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我坐在那里祷告。我祈求力量,祈求更多的理解,祈求对自己的缺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祈祷上帝保佑那位盲人及其孙女。最后我开车离去,心灵上震撼巨大,精神上羞愧难当。
现在我不仅每天努力去爬那14级台阶,而且尽我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或许有——天,
我能有机会去帮
助一个同样处于困境中的盲人——一个跟我过去一样瞎的盲人。
第六单元
妇女半边天
课文B
当你发现自己被一份你根本不想做的工作束缚住时,很
容易希望自己能重新开辟一条
全新的路。不幸的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新路往往充满崎岖坎坷。然而,对
穆丽尔·L.韦特
斯通来说,这一人生之路还是值得一走的。
重新开始
穆丽尔·L.维特斯通
我曾经惧怕星期天。那时我从星期一上午八点半开始就盼着周末。
我痛恨我的老板。(1)
每当我想起给别人回电话、打字,看到我出得主意和见解却让别人去受益时,常
常整个星期
都会闷闷不乐。我痛恨我的工作。我痛恨我的生活。我痛恨自己既没有勇气改换工作,也没<
br>有勇气改变我的生活。
当我的大多数的朋友都在计划上大学,欢聚至深更半夜时,我却
在换脏尿布,抱着一
个哭闹的孩子在屋里走来走去。才19岁,我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可怜的
小媳妇。
多年来不管我做什么或是作出什么决定,我总得考虑我的这个家。
一晃我就
29岁了,离30岁仅一步之遥。(2)这样的生活我能维持多久肯定不会到我退休
之时。我开始觉得,
如果我不早日有所作为,马上行动的话,我就会苦闷而死。我决定去追
寻儿时的梦想:我要拿到大学本科
学位,做一个全职的记者。
我在我的一个美好的日子,一个星期五,辞去了工作。我的心中几
乎马上充满了焦虑。
我怎么跟丈夫说呢他会怎么反应呢我们如何付家里那些账单呢我真是疯了,我心想。
我已经
不再年轻,没法从头开始了。我祈祷着,天哪,我都做了些什么呀我怀疑自己是在经历某种
早期的中年生活危机。如果我爬回去跪倒在老板跟前,恳求他原谅我一时神志错乱,或许他
会让我复职
。整个周末我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然而,就在我对刚刚跨越人生之桥的举动深感不安之际,
我同时也开始感到希望的复
萌,觉得彼岸有种种机会在等着我。长久以来,我对与自己生活中的种种角色
毫不相干的文
字情有独钟。我与文字之间有一种默契:它属于我自己,并将永远是我的,无论外面的世界
发生什么事情。我并不完全明白我的人生旅途中将要发生什么,但我对到达旅途终点之后的
自己怀有信心。(3)我坚定地走下去,这条路将使我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认清自己生活
的母的。我向丈夫坦陈自己的复杂心绪。他和我一样担忧,但同时也热情支持我。于是我走
下桥来,踏上
征途,紧张但却坚定。我很快发现,我热爱学习,利用一切机会汲取知识。这
时候我会觉得我的决定做对
了。但有时,每当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时,我又会由于自我
怀疑和对未来捉摸不定而感到心情沉重。
我比个别教师年龄还大,几乎比所有的同班同学都大。差不多整整第一学期,我觉得
自
己完全是个外人。终于我遇到了一些大龄女生,她们和我一样都在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我们开始交流自
己重返校园的体验,谈论怎么与丈夫、男友相处,怎么带孩子,怎么应付各
种要付的账单等等。随着时间
的推移,我们成了姐妹,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使自己获得
勇气和信心。
我终于不
得不找工作以贴补家用。事实上,在那两年里,我干过许许多多工作,连自
己也懒得记数了。我常常不得
不一手炒菜,一手拿着书看。好多次过重的负担几乎要把我压
垮。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哭泣流泪,但在顺
利的日子里我也有许许多多欢笑。
然而,我不因流泪而后悔,也不想改变过去几年中发生的一
切。这几年过得不容易:(4)
从此,给我带来新的生活的,与其说是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虽然这也很
重要),不如说是
由于意识到自己具有潜在的能力可以做自己想做得事情。如今我感到自己更能主宰自己
的命
运,不再如风中的旗帜,随风飘荡。
我不再惧怕星期天,星期三也如星期五一样
愉快。现在我出了主意,功劳就是我的;
我讲的意见,别人认真聆听。我热爱自己的新工作。我重新热爱
自己的生活。我清楚地看到,
在不远的前方,一个全新的女人正在耐心地等着我去与她拥抱。
第七单元
了解英语
课文B
你怀疑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英语是不是值得本文列举充分理由说明完全值得。
英语在21世纪的作用
梅尔文·A.哈斯曼
在过去的40多年间,英语在全球的传播引入瞩目。(1)这一
过程在几个方面都是前所未
有的:英语使用人数的增加,英语在不同社会渗透的深度,以及英语功用的广
度。
全世界有14亿多人生活在英语享有官方地位的国家。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讲英语。在<
br>2000年就有五分之一的人——超过10亿人——在学英语。全世界70%以上的科学家阅读英
语。全世界约有85%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的。世界上各种电子检索系统90%的信息用英语储
存。到2
010年,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的人数将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这一趋
势无疑会对英语产
生影响。
使用英语的目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英语的词汇,语法形式,以及说写方式演变深
受科技发展、经济状况,以及管理、文学、娱乐的影响。(2)大约1500年前,英语还只是那
些入侵英格兰的鲜为人知的日耳曼部落使用的一种粗俗语言,如今它却遍及全球。
墨西哥飞
行员在法国降落飞机时,与地面控制人员用英语通话。德国物理学家要将新
发现通报国际科学界时,他们
首先用英语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日本经理与斯堪的纳维亚商
人做生意时,双方用英语谈
判。流行歌手写歌时常常用英语。游行示威者要引起世界关注他
们的问题,就打着用英语书写的标语。
有三个因素继续促进着英语的传播:英语在科技、商务上的应用;英语融合其他语言
词
汇的能力;对各种不同的英语方言的认同。
在科学领域,英语在二战之后取代了德语。(3)
随着它在科技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英
语先是在欧洲,继而在全球开始取得全面的主导地位。
今天,信息时代已经取代了工业时代,并缩短了时间和距离。这一情况正在改变世界
经济使其从工业生产
转向以信息为基础的产品与服务。信息革命不再受地域与国界的限制,
正在重新界定我们的世界。在不到
20年的时间内,过去仅限于出版物的信息处理已经让位于
计算机和X联网。借助于计算机的通讯交际正
在弥合英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距离。它鼓励
人们使用更多非正式的会话语言,包容多样性和个人风格。
英语像许多浯言一样使用语音字母以及比较基本的语法。但最重要的是,它拥有·庞大且
覆盖面宽广的词汇,其中约有80%是外来词。它从西班牙语和法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
印地一乌尔
都语和盂加拉语、马来语和汉语,以及西非和波利尼西亚等各种语言中曾经借用
过并继续借用各种词汇。
这一特点使得它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语言。
最后一点是,由于没有英语语言中央权威机构维
护英语标准,因此形成了许多方言:
美目英语、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印度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就是
众多的方言中的几种。
英晤没有标准的发音。但在其多样性里存在一个统一的语法和一套核心词汇。这样
,每一个
讲英语的国家都能将各自的文化融入英语的用法和词汇中。
然而,英语的未
来无从预测。从来没有一种语言像英语这样为这么多人如此广泛地传
播使用。因此,没有先例来帮助我们
预测,当一种语言取得真正的国际性地位之后会发生什
么情况。
世界[处于变革之中
,英语将会出现新的形式。英语及其使用将有所变化,将反映出它
与其他语言交往的新模式,以及变化中
的人际交往需求。
英语正在消除其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的含义,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
不是少数
几个国家的财产。相反,它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媒介。谁使用它,它就属于谁,不管用于何种目的或需要。,
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50年内会出现任何其他一种语言取代英语。然而,
英语在21世纪
遭遇挑战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少数几种语言倒是有可能与之分庭抗礼——各有其特殊的
影
响地域。比如,由于贸易的扩展和美国国内拉丁美洲人口的增加,西班牙语的地位正在上升。
这可能产生出一个英语和西班牙语共存的双语地区。
改换语言,即人们放弃自己一向使用的语
言改用其他语言,是另一种可能。这种改换
过程缓慢,难以预测。但在未来50年内,随着经济发展对更
多国家产生影响,重大的语言改
换可能会发生。
由于语言使用上的这些变动,更多的
语言可能会消失。剩下来的语言将迅速为更多的
人作为母语使用,其中包括英语。
用
英语讲课的大学将会增多,并迅速造就一代中产阶级专业人员。经济发展只会壮大
这个中产阶级,这一群
体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学习并使用英语。
(4)虽然英语、德语和法语这些语音曾经凭着各自政府的政治
力量而成为国际语言,这种情
况在经济和人口变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大的21世纪不太可能发生。
英语成为国际语言至今仅有50年。如果英语的发展沿袭以往的语言发展模式,那么在一种新<
br>的语言主宰世界之前,英语仍可享有100年左右的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如许多人
所担
心的那样,英语正在或将会取代其他语言。相反,它可以作为其他语言的补充,或与其
他语言并存,让陌
生人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交际。它可能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启机遇大门、
扩展思路、接纳新思想的一种工
具。
第八单元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课文B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
中,我们听取了反对过度保护环境的理由。接下来我们听一听要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呼声。
沙滩上出现的一个丑陋的新脚印
A.B.C.惠普尔
昨天,曾经
有陌生人来到我们的海滩上,这是一个月来的第一次。我们沙滩上任何一
个新脚印几乎都像《鲁宾逊漂流
记》里所描写的那样罕见。我们是在大西洋的边沿上:在我
们前面半英里的地方是个珊瑚礁,再向前直至
西非便什么也没有了,只有3000英里大海一片。
这是个荒僻的人烟稀少的海滩,海浪与往昔哥伦布途
经时一样日夜不停地拍打着海岸,但这
片海滩却已遭受污染。
航行在地平线之外的油
轮对海滩的污染要比成百个野餐者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浮在
海面上的片片油污漂到岸上,把珊瑚都染成
了黑灰色。油污毁灭了黄道蟹和龙虾,在海螺精
致的螺旋壳上涂上了一层黑色稠胶。油污凝固成柏油,一
团团散落在海滩上,东一块,西一
块,看上去就像是荒弃战场上的弹丸。岛上居民去海滩上捡拾千百年来
被海水不断冲上岸的
珍奇宝物时,现在也穿上旧鞋,以防同时冲上来的油污玷污了脚。
当你不得不想方设法逃离污染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污染的严重程度。几年来我们已
经意识到我们的城市
污染严重。时至今日再也无路可逃。如果连远离陆地的这个大西洋小岛
上都出现了油污,那么差不多所有
的岛屿都不能幸免。
这里的污染才初现端倪。岛上空气依然清新,但拟议之中的机场一旦造好
,空气就不
再会清新了。离岛远一点的珊瑚礁上面的海水仍呈蓝绿色,但已经比前几年脏了许多。如果<
br>说这块土地尚未受到污染,那只是因为当地的居民很少,还不足以将其污染。人会多起来的。
(1
) 因此,目前在这个岛上,不妨说我们是环境开始受到污基的见证人……
在我们荒僻的海滩
遭受污染之前,人们简单地把一切归咎于“人口爆炸”。比如说,如果
岛上的人口能够稳定地控制在几百
人左右,那么这个偏僻的地方就不会有什么环境问题。如
果没有太多的人使用环境,就不会有环境污染。
因此,如果我们集中精力打赢人口过剩这一
仗,我们就能为人类拯救地球。
但海滩上
的油污证明这一简单的推想是错误的。那些油轮不是山于每分钟降儿厂过多
的中国人或印度人而航行在那
遥远的大海上的,甚至也不是由于美国人、欧洲人太多而引起
的。他们是在运送石油,在海上清洗油舱,
而将残余污油送1:了人西洋、太平汗的海滩,
目的是为人类科技提供燃料——如今,那些让人类得以在
地球上生存的工厂、发辆和发动机
正为了人类生存而在毁坏地球。
岛上的渔民宁用舷
外马达不使风帆,这样做一点也没有错。(2)这关系到他们的生计,
马达尽管气味令人讨厌,却帮助渔
民增加了捕获量,因而他们就可以有钱去掉远比马达气味
糟糕的户外厕所。然而,技术的危害在于其自身
的不断升级,而这里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
你可以看到小镇码头漂浮水面的机油。发电机
的声响已经压过了大海的涛声。虽然10英里长
的公路上只行驶着二十多辆汽车,港口水域内已有一辆丢
弃的破车在生锈。技术污染在这个
小岛上已经开始升级,这与过去大陆城市的技术污染升级一模一样,而
如今这些人陆城巾已
被笼罩在烟雾之中。
(3)如果油污正在毁灭珊瑚礁顶部的生物,那它对
于供给我们70%呼吸所用氧气的海洋浮游生
物还有什么影响不会产生呢海滩污染给我们的教训在于,我
们甚至尚未意识到这—切已经为
时太晚。人类因其技术的发展有可能需要比我们过去所想的多得多的人均
空间才能在这个地
球±:生存,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均多少平方码的问题。相反,这里有一个微妙的
自然
平衡问题,要维持不多几个人的生命,需要许多平方英里的海洋、植被和清新空气。到本世
纪末我们就可能看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彻底破坏不是以饥馑为标志,而是以人们的窒息死亡
为标志。(4
)那个时候,技术——即机器——便确实地会像掐断潜水者的透气管一样毫不含糊
地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
大气层,无意中不知不觉地取得击败人类的最终胜利。
坐在人迹罕至却已遭受污染的海滩上,这一切难以想象,却可置信。
Key
to Exercises (Units 1-8)
Unit 1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Ways of learning is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t is also the topic of the song you
are about to listen to,
called Teach Your
Children sung by Crosby, Stills and Nash.
Teach Your Children
Crosby, Stills and
Nash
You, who are on the road,
Must nave a
code that you can live by.
And so, become
yourselr,
Because the past is just a goodbye.
Teach your cbildren well,
Their lather's
hell did slowly go by.
And reed them on your
dreams,
The one they picks, the one you'll mow
by.
Don't you ever ash them why, ir they told
you, you will cry, So just look at them and sigh
and
know they love you.
Appendix I
- 93 -
And you, oi tender years,
Can't know the rears that your elders grew by.
Ana so please help them with your youtb,
They seek the truth before tbey can die.
Teacb your parents well,
Tbeir children's
bell will slowly go by.
And reed them on your
dreams,
Tbe one tbey picks, tbe one you'll
know by.
Don t you ever ask them why, ir tbey
told you, you will cry, So just look at them and
sigh and
know tbey love you.
The
first part of die song is about how parents can
inspire their children through sharing with
them their dreams, their hopes for a better
life. It starts with advice on how you need a set
of
rules,
fully realise all that is within
you and
children well.
And children — —
also have something to teach their parents, for
learning
is not a one-way street. Children
should share their own dreams with their parents
so that young
and old can get to understand
each otiier better.
That said, one should not
go too far. For some things are perhaps better
left unsaid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you
ever ask them why, if they told you, you will
such
mo-ments all that there is left to do is
to look at one another and sigh, happy in each
otiier's love.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1. 1) The text begins with an
anecdoteincident.
2) His thoughts are
mainly about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3) The end winds up
the text with a suggestion in die form of a
question.
Points for ComparisonContrast
1) ways to learn to accomplish a task
Chinese Americans
show a child how to do
something, teach children that they should rely
or teach by holding his hand on themselves for
solutions to
problems
94 -
Appendix I
2) attitudes to
creativity and skills give greater priority to de-
veloping put more emphasis on fos-tering
skills at an early age, believing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creativity can be promoted
over thinking skills can be picked up
time
later
Vocabulary
1) insert
3)
investigate
5) initial
7) attached
9)
is awaiting
11) not... in the least
13)
working on
15) emerged
2) on occasion
4) In retrospect
6) phenomena
8) make
up for
10) exception
12) promote
14)
in due course
1) There is a stri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outh.
2)
Natural fiber is said to be superior to synthetic
fiber.
3) The city's importance as a
financial center has evolved slowly.
4) His
nationality is not relevant to whether he is a
good lawyer.
5) The poems by a little-known
sixteenth-century Italian poet have found their
way into some
English magazines.
3. 1)
Chinese isn't a subject that can be picked up in a
month. You can't accomplish your goal of
mastering the language unless you work at it
for years. Well, it sounds as if I'm exag-
geratingthe
difficulties, but the fact is I'm
only telling the truth.
2) The
principal is somewhat disappoint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ldren. From
what she has
gathered, some of the teaching staff have
neglected their pupils. She has just
announced
that strict work regulations have been made and
that they apply to both Chinese and
overseas
teachers.
3) The teacher-directed and
the child-direct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rt
represent
two ex-tremes of opinion. Too many
teacher-directed activities cannot be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assisLchildren in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rigid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too
many
child-directed activities may see a
curriculum that is totally unstructured and out of
con-trol.
There are valid reasons to believe a
teacher-guided approach would be a superior way
Appendix I - 95 -
to guide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is approach combines
some form of structure with the child
leading
the direction.
II. Confusable
Words
1.
1) continual 3) continual 2
1) principal 3) principle 5) principal
2) continuous 4) continuous
2) principal
4) principles
III. Usage
1.
themselves3. herselfby herselfon her own5.
ourselves
2. himselfherself4. itself6.
yourselfby yourselfon your own
Structure
1. 1) Simon's ill — so much so that he can't
get out of bed.
2) She herself believed in
freedom, so much so that she would rather die than
live without it.
3) Piles of work have kept
us busy — so much so that we can't manage to take
a holiday this
year.
4) Many contestants
later failed drug tests, so much so that the race
had to be rerun.
2. 1) Assuming (that) this
painting really is a Picasso
2) Assuming
(that) the proposal is accepted
3)
assuming, of course, that she's prepared to listen
4) Even assuming (that) smokers do see the
health warnings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
1. contrast 2. exaggerating3.
priority 4. on the other hand 6. pick up 7.
assist 8. accomplish
9. on occasion 10.
neglecting 11. worthwhile 12. superior
(B)
1. to 2. affectinfluence 3. others 4. eachthem
5. without 6. controlled7. about 8. value 9.
They 10. little 11. right 12. but 13. in 14.
what 15. worth 16. and
II. Translation
I
consider it worthwhile trying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Here I would like
to make three relevant points.
First, wide
reading should be taken as a priorit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ecause it is through
reading that we get the most language input.
Next, learning by heart as many well-written
essays
as possibl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On the one hand, rote learninglearning
by rote is indeed of
little help, but on the
other hand, memorizationlearning by heart with a
good understanding will
cer-tainly be of
benefitdo good to us. With an enormous store of
excellent essays in our heads,
we will find it
much easier to express ourselves in English.
Finally, it is critical that we should put
what we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 By doing
more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e
will be able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perfecting our English.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1. c 2. c 3. d 4. a
5. c 6. b
Part IV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Model paper
How I Learn at
College
I went to school in a small town near
Chengdu and now I am studying law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Passing from one to
the other you have to get used to many new things,
not the least
being the different way of
learning.
At school I found my timetable full
throughout the day. One lesson came close on the
heels of
another with little time to call
one's own. At university, in contrast, only a few
hours of each day
are
taken up with
classes or lectures. In the time made available
you are expected to learn on your
own.
When and where is up to you. At the same time
what you are meant to learn shifts from
memorizing
masses of facts to developing
an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ories and present
arguments. There
are, of
course, still
facts to be learned. One should not exaggerate the
differences. Nevertheless, learning
at
university certainly teaches me greater self-
reliance and to think for myself. (169 words)
- 9& - Appendix I
Unit 2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You have heard about Abraham
Lincoln, the 16
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n't you He
came from a poor
family, but rose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ondly
remembered presidents in
his country's
history. There are many stories about him. Here is
one of them.
When Abraham Lincoln was young he
worked in a store. As a clerk he proved honest and
efficient. One day a woman came into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 articles. They added up to two
dollars and six and a quarter cents, or
the young clerk thought they did. The bill was
paid, and the
woman was entirely satisfied.
But the young store-keeper, not feeling quite sure
as to the
accuracy of his calculation, added
up the items once more. To his dismay he found
that the sum
total should have been only two
dollars.
said Abe, disturbed. It was a very
small sum, and many clerks would have dismissed it
as such.
But Abe was too conscien-tious to
forget about the overcharge.
lived just
around the corner, but, as the young man knew, she
lived two or three miles away. This,
however,
did not alter the matter. It was night, but he
closed and locked the store, and walked to
the
home of his customer. Having arrived there, he
explained the matter, paid over the six and a
quarter cents, and returned satisfied. This
anecdote won him a new name: Honest Abe.
Appendix I - 99 -
Part II Text A
lext Organization
1.
Parts
Part One
Paragraphs
Paras 1-4
Main
Ideas
The waiter was disappointed to find that
the Richest Man in America
led so simple a
life.
Part Two Paras 5-13 Being friendly,
easy-going and never flashy, Walton carries on
like
plain folks and never wants any special
treatment.
Part Three Paras 14-22 With the
Wal-Mart team in mind, Walton devotes himself
heart and
soul to making the business a great
success.
2. Character Traits
1) free of self-importance
2)
friendly and easy-going
3) never flashy
4) hard working
5) generous
Details
waits in line like everyone
else to buy shells at the local Wal-Mart; has no
reserved seat in church
asks his employees to
call him by his first name steers clear of
reporters, dreamers, and
schemers; manages to
keep himself off the front page attends sales
meetings, the executive pep
rally set
up a college scholarship fund and a disaster
relief fund
Vocabulary
I. 1. 1)
local
3) deserved
5) system
7) remote
2) headlines 4) folks
6) steer clear of 8)
get away with
-100-
Appendix I
9) open up
10) hold to
11) retire
12) rally
13) reserved
14) qualify
15) cultivate
2. 1) These
serious problems deserve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restructuring our educational
sys-
tems.
2) The college is liable to stop her
scholarship because of her failure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3) San Francisco is, by all
accounts, a city easy to fall in love with.
4)
Snow White received such bad treatment from her
step-mother that she had to flee from
her
home.
5)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Mexico make up North America.
3. 1) The
principal's daughter didn't receive special
treatment from her teachers. She was re-
warded for her excellent performance. When sh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in 1998, she had
straight A's and scholarship offers from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2) Our boss is fully aware that his
employees feel a lot of loyalty to the company
because
they are treated right. Besides a
handsome pay check and a stock option, he has laid
down a
system under which employees are
granted stock for their retirement.
3)
You are liable to be offered a discount or a
reduction on things you buy at the
localsuper-
market on weekends.
II.
Collocation
1. about 3. aton 5. with 7. from
2. for 4. into 6. to 8. with
III. Usage
1.
a savings account
3. a goods train
5. a
sales tax
7. a current affairs program
2.
arms race
4.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6. a
customs officer
8. a clothes shop
Appendix I - 101 -
Struclurc
1.
1) Only by rewarding success can you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r employees.
2) Only by working
at evenings and weekends was Mary able to complete
the report by the
deadline.
3) Only
when I myself became a mother did I realize the
value of my parents' advice.
4) Only after
they had finished watching the football game did
they begin to prepare for the
math
examination.
2. 1) The young woman described
to the policemen the way the man ran up to her and
grabbed the
bag from her hand.
2)
All the people working for Sam Walton admire the
way he manages Wal-Mart and the way
he treats
his employees.
3) The neighbors were
disgusted at the way he talked to his old father.
4) It's amazing the way the eight-year-old
boy managed to stay so calm when he faced the
emergency.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1. cheerful3. executive5.
reward7. loyalty9. qualified 11. folks
(B)1.
from3. spent5. through7. built9. ledlived11.
millionaires 13. answer 15. by
2.
threw his weight around
4. treatment
6.
cultivate
8. stock
10. scholarships 12.
local
2. their
4. away
6. to
8.
who
10. it
12. then
14. wealth
16. character
no'.h
- 102 -
Appendix I
II. Translation
George was on
the run since the moment he came aboard. He was
always cheerful and devoted
himself heart and
soul to his work. 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he was pro-moted to
CEO. From then
on he tried hard to blend in with the workers and
never threw his weight around.
He also laid
down introduced a reward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workers to work hard. He
believed that
loyaltyand hard work would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the company. By all
accounts he
was an outstandi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3. a 5. d
2. b 4. d 6. c
Translation
(#JE Appendix III)
Language Practice
1. replace
3.
selected
5. conducted
7. additional
9.
confronted
11. crisis
13. resolve
15.
appeals to
17. In the opinion of
19.
factors
2. take ... on
4. involved
6. range
8. tremendous
10. call... in
12. naturally
14. related
16. former
18. of their choice
20. project
Appendix 1
-103-
Part IV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Model
paper Informal invitation
1324 ShuiDian Road
Shanghai 200434 211101 Dear Tom,
I'm
having a party to celebrate my birthday in a
couple of weeks time on Saturday 2nd December,
starting at seven. It would be lovely if you
could make it, please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can
or
not.
Best wishes,
Bob
Informal
acceptance
Dear Bob,
I'd love to
come to your party then.
Bye for now,
Tom
seeing you
and help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Look forward
to
- 104 -
Appendix I
Informal regrets
Dear Bob,
I'd love to come to your party but
unfortunately I've
relatives in Suzhou that
weekend and won't be able to get
birthday and
that we can get together some time soon. All the
best,
already
away.
agreed to make a visit to my
3ut I hope
you have
a lovely
Tom
Unit 3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Have you ever heard about the
famous American folk musician Bob Dylan Listen,
he's about to
sing you a song called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Bob Dylan
Come gather round
people
Wherever you roam
And admit that
the waters
Around you nave grown
And
accept it that soon
You'll be drenched to the
bone.
If your time to you
Appendix I
- 105
Is worth savin'
Then you better
start swimmin'
Or you'll sink like a stone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Come
writers and critics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The chance
won't come again
And don’ 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And there's
no tellin' who
That it s namin’ .
For the loser now
Will be later to win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Come
senators, congressmen
Please heed the
call
Don't stand in the doorway
Don't
block up the hall
For he that gets hurt
Will be he who has stalled
There's a
battle outside
And it is ragin .
It'll
soon shake your windows
And rattle your walls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Come mothers and fathers
Throughout the
land
And don t criticize
What you can't
understand
Your sons and your daughters
Are beyond your command
I
-
106 - Appendix I
Your old road is
Rapidly agin'.
Please get out of the new
one
If you can't lend your hand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kangin' .
The line it is
drawn
The curse it is cast
The slow one
now
Will later he fast
As the present now
Will later he past
Rapidly fadin'.
The order is
And the first one now
Will later he
last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The song you have just heard was also written
by Bob Dylan when a young man in his early
twenties. Like many a young man throughout the
ages he felt misunderstood by his parents'
genera-tion, a generation he was quite happy
to blame for all the ills of the world. He saw a
gap
between young and old, a gap made wider by
different attitudes to change, the young welcoming
it, the old resisting it. But change is coming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coming like a flood
that no
one can escape. So you had better:
... admit that the waters around you have
grown
And accept it that soon you'll he
drenched to the hone.
For those whose job it
is to comment on the news and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next, we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Come writers and critics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The chance
won't come again
Appendix I
- 107 -
But they should not be too quick
in predicting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The wheel
of fortune is
still spinning and thos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may find themselves later rising
up. And so:
... don'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Ana there's no telling who
That it' s
naming For the loser now Will he
later to win
Many of Dylan's early songs were,
like this one, protest songs, songs aimed against
injustice. And
so he warns politicians not to
stand in the way of those who are fighting for
justice, a fight that
will
...
soon shake your windows And rattle your walls.
He sees his parent's generation as too ready
to criticize their children and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ir hopes and dreams:
Come
mothers and lathers Throughout the land And don't
criticiz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Dylan sees
the older generation's way of doing things as
outdated. If they are unwilling to change
their ways then they should step aside and let
a new generation take over. As he says to them:
Your old road is
Rapidly a gin
Please
get out of the new one
If you can't lend your
hand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106 - Appendix I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No.
1
2
3
2.
Scenes
Scene One
Scene Two
Settings
A
fast-food restaurant
The Thompson family
dining room
An office at a high school
Main Ideas
Father embarrassed Sean by
talking too proudly to the restaurant Manager.
Father embarrassed Diane by persuading a work-
mate into pressing his son
to ask her to the
senior prom.
Scene Three Father embarrassed
Heidi by boasting to an official of her new school
about
how bright she was.
Vocabulary
I. 1. 1) swallow
2) dumb
3) Overall
4) glorious
5) welfare
6) repeatedly
7) interference
8) fading
9) junior
10) frank
11) distract
12) at any rate
13) has narrowed down
14) in unison
15) has come over
2. 1) The
security council consists of five generals and
four police officers.
2) The new hotel will be
in a location overlooking the lake.
Appendix I - 109 -
3) I was
embarrassed by her comments about my clothes.
4) Do you have any proof that it was Henry
who stole the computer
5) The boy was
exhausted after the long cycle ride.
3. 1)
That exceptional stamp was handed down by your
grandfather , and is worth a fortune.
You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than to trade it for a
few drinks.
2) Company
executives are always looking out for talented
college graduates to hire as
junior employees.
3) The doctor in charge of his case
asked him to fill out one form after another, but
kept
him in suspense as to what they were for.
II. Collocation
1. adequate
2. anxious
3. certain
4. content
5. crazy
6. likely
7. fortunate
8. keen
III. Usage
1. be admitted
2. live
3. be postponed
4. buy
5. be banned
6. be
Structure
1. 1) I do whatever I can
2) Whatever does that mean
2. 3) Whatever had
happened 4) Whatever it is
that you like
3. 1) You ought to know
better than to go swimming right after lunch.
2) Aunt Betty certainly knows better
than to invest all her money in one company's
stock.
3) Jenny is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 than to spend all her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4) Allen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than to lend such a large sum of
money to that
untrustworthy cousin of his.
■ ■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
1. welfare
2. constant
- 110 - Appendix I
3. frank
5. embarrassing
4.
talent
6. dumb
7. repeatedly
9.
interference
11. Overall
(B)
1. send
3. picture
5. as
7. too
9. But
11. from
13. jacket
15. never
8.
constant
10. bet
12. trade
2.
should
4. His
6. worse
8. consider
10. However
14. after
II.
Translation
George, the son of Mr. Johnson,
liked listening to heavy metal music in the
evenings, and the
noise interrupted the sleep
of other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Eventually
the exhausted
neigh-bors lost their patience
and decided on direct interference. They called
Mr. Johnson to tell
him in a frank manner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Embarrassed. Mr. Johnson
scolded his son:
interest.
Overall. the
whole thing has worked out quite satisfactorily.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2. a
3. b
4. c
6. b
Translation
(#ja Appendix III)
Appendix I -111-
Language
Practice
1. sake
3. aware
5.
mood
7. polished off
2. acknowledged
4. embraced
6. to the contrary
8.
beneath
9. legal
11. justify
13. disturbs
15. look forward to
17.
have ... to yourself
19. for her sake
10.
rare
12. define
14. notion
16. respond
18. Let go of
20. contrary
Part IV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Model
paper
Mother: Nancy, you've been home from
school for three days now. Why don't you clean up
your
room
Nancy: We don't have to
clean up our rooms at school.
Mother: That's
all very well, Nancy. But while you're at home,
your Dad and I would like you to
keep your
room clean.
Nancy: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It's my room.
Mother: That's as may be,
but you might give a thought to your father. He's
frightened to death
of
the plague and now
says if it is going to start anywhere in the
country, it's going to start in
your room.
Nancy: Mother, you people aren't interested
in anything that's relevant. Do you realize how
the
major corporations ar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Mother: Your father and I are very
worried about it. But right now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pollution in your room.
Nancy: For heaven's sake, Mother, I'm grown
up now. Why do you have to treat me like a child
Mother: We're not treating you like a child.
But it's very hard for us to think of you as an
adult
when
you go round throwing all your
clothes on the floor.
- 112 -
Appendix I
Unit 4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When an
idle moment turned up at work, people used to
reach for the newspaper, providing the
boss
wasn't looking. Nowadays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pend their spare moments surfing the
Internet. Needless to say, the boss is
usually no more happier than before, thinking that
his staff
should be looking for some useful
work to do. So what happens to the surfer who
hears the
boss's footsteps approaching This is
the situation the writer of the poem you are about
to hear
found himself in. Will he be caught in
the act
Surfing the Internet
Stepping into the lab, I
round no one is inside.
So I
think I'm in the clear Because the
boss is nowhere in sight. I
log onto
the web and start to surf And then my
hair stands up with fright.
The footsteps
coming down the hall Are quickening in pace. There
is no time to exit, No way to
save my race.
-So I press the power button
And relax
just a bit.
There is no way he can tell
Appendix I -113-
Exactly what I nit.
I act all surprised, Don't know why my machine
died. unpredictable these Computers
are!
A computer that won't crash
Do you think
he'll wonder
When the new one acts the same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l.
Contents
1. Description of the author's
virtual life
2. How she feels about it after
staying on the Net for a while
3. What she
does to return to the real world
4. How she
feels about the real world
Paragraphs
2-3
1,4-10, 13
11
12
2.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living a virtual life and the last tells about
the author's return to it. Together, they show
us the dilemma people at present are in: Beca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we have a choice between
a virtual life and real life, but we find both
unsat-isfactory. The author, however, finally
has to choose the latter despite its negative
effects.
- 114 - Appendix I
2) relationship
4) symptom
6) abusing
8) took (her) in 10) communicate 12) insight
14) data
Vocabulary
I. 1. 1)
conversely
3) but then
5) spitting
7)
tone
9) editing
11) Internet
13)
stretched
15) angles
2. 1) The sight of
teenagers smoking cigarettes jars on me.
2)
I turned on the TV just to relax a little bit
after a heavy dinner, but soon I found
myself
getting sucked in by the fascinating plot of a
science fiction film.
3) Jeffrey's computer
crashed again this morning. The manager has
arranged for a technician
from the computer
store to check and repair it.
4) During the
Vietnam War, many young Americans fled their
country to avoid military
ser-vice.
Or:
During the Vietnam War, many young Americans fled
to other countries to avoid military
service.
5) The new government is planning an anti-
corruption campaign so as to restore people's
confidence in it.
3. 1) The traditional
school will never go away, but the virtual
classroom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Obviously, the online student relies on the
computer. To get started, he
must have his
computer hooked up to the Internet through a phone
line and modem. To be
successful, he must keep
up with the class and complete all work on time.
Once he gets behind,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catch up.
2) When the economy slows down,
the worst nightmare for an employee is losing his
job. In
addition to money problems, the
emotional stress is hard to bear. Hunting for a
job is now the
daily routine of many workers
like Henry Smith. He fills out applications and
writes resumes
andsubmits them to various
companies, expecting an interview. But in times of
rising
unemployment, even job interviews are
hard to get. He takes great care not to miss any
appointment, for if he missed it, it would be
all but impossible to arrange for another one.
3) bubble has burst. Venture capitalists
have become cautious in putting more
Appendix I - 115
money into the IT
industry and small investors are taking their
cue,said the chairman in his
concluding
speech. It is clear from these remarks that the
ever-optimistic economist has
changedhis tune.
II. Collocation
1. We came here all the
way on foot.
2. Private cars are not
allowed on campus.
3. They are on
vacation in Florida.
4. Mary has been
talking to her friend on the phone for an hour.
5. Don't worry, Lucy is always on time.
6. Industrial demand on fuel is on the
rise.
III. Usage
2. difficult
3. impossible
4. tough
5. hard
6. easy
Structure
1. 1) Anyone who has
talked with him will see Mark is a person of
remarkable intelligence.
2) The book is
of no value to one who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3) She is a woman of wealth.
She never has to worry about money.
4)
In today's job market, basic skill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foreign languag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2. 1) you will find yourself
penniless in a month.
2) he found
himself lying in a hospital ward
3) she
found herself faced with the toughest job she had
ever taken
4) Susan found herself in a
trap from which she could not escape.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
1. Internet
2. click
3. nightmare
4. sucked
5. email
6. rely
116 - Appendix I
7. communicating
9. At times
11. on
line
(B)
1. between
3. to
5. on
7. enables
9. reach
11. because
13. does
15. making
17. Nor
8.
emotional
10. flee
2. The
4. away
6. work
8. local
10.
benefits
12. providesbrings
14. in
16.
with
18. virtual
II. Translation
Perhaps you envy me for being able to work
from home on the computer. I agree that the
Internethas made my job a lot easier. I can
write, submit and edit articles via email, chat
with my
colleagues on line and discuss work
with my boss. With a click of the mouse, I can get
all thedata
I need and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news. But then, communicating through the Net can
be
frus-trating at times. The system may
crash. Worse still, without the emotional cues of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the typed words
sometimes seem difficult to interpret.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1. c
2. a
3. a
4. b
5. d
6. c
Translation
(#ja Appendix III)
Appendix I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exts A (Units 1-8)
参考译文
第一单元
学习方式
课文A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回忆其中国之行,阐述他对中西方不同的学习方式
的看法。
中国式的学习风格
霍华德·加德纳
1987年春,我和妻子埃伦带着我们
18个月的儿子本杰明在繁忙的中国东部城市南京住
了一个月,同时考察中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艺术教育情
况。然而,我和埃伦获得的有关中蓁教
育观念差异的最难忘的体验并非来自课堂,而是来自我们在南京期
间寓居的金陵饭店的大
堂。
我们的房门钥匙系在一块标有房间号的大塑料板上。酒店
鼓励客人外出时留下钥匙,
可以交给服务员,也可以从一个槽口塞入钥匙箱。由于口子狭小,你得留神将
钥匙放准位置
才塞得进去。
本杰明爱拿着钥匙走来走去,边走边用力摇晃着。他还喜欢试着把
钥匙往槽口里塞。由于他
还年幼,不太明白得把钥匙放准位置才成,因此总塞不进去。本杰明一点也不在
意。他从钥
匙声响中得到的乐趣大概跟他偶尔把钥匙成功地塞进槽口而获得的乐趣一样多。
我和埃伦都满不在乎,任由本杰明拿着钥匙在钥匙的槽口鼓捣。他的探索行为似乎并
无任何害处。但我很
快就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饭店里任何一个中国工作人员若在近旁,
都会走过来看着本杰明,见他初试
失败,便都会试图帮忙。他们会轻轻握紧本杰明的手,直
接将它引向钥匙的槽口,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
并帮他把钥匙插入槽口。然后那位“老师”
会有所期待地对着我和埃伦微笑,似乎等着我们说声谢谢——
偶尔他会微微皱眉,似乎觉得
我俩没有尽到当父母的责任。
我很快意识到,这件小事与我们在中国要做的工作直接相关:考察儿童早期教育 (尤
其是艺术教育)
的方式,揭示中国人对创造性活动的态度。因此,不久我就在与中国教育工
作者讨论时谈起了钥匙槽口一
事。
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我的中国同行,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对此事
的态度与金陵饭店工作人员一样。”既然大
人知道怎么把钥匙塞进槽口——这是处理槽口一事的最终目的
, 既然孩子还很年幼,还没
有灵巧到可以独自完成要做的动作,让他自己瞎折腾会有什么好处呢他很
有可能会灰心丧气
发脾气——这当然不是所希望的结果。为什么不教他怎么做呢他会高兴,他还能早些学
会做
这件事,进而去学做更复杂的事,如开门,或索要钥匙——这两件事到时候同样可以
(也
应该)示范给他看。
我俩颇为同情地听着这一番道理,解释道,首先,我们并不
在意本杰明能不能把钥匙
塞进钥匙的槽口。他玩得开心,而且在探索,这两点才是我们真
正看重的。但关键在于,在
这个过程中,我们试图让本杰明懂得,一个人是能够很好地自行解决问题的。
这种自力更生
的精神是美国中产阶级最重要的一条育儿观。如果我们向孩子演示该如何做某件事——把钥
匙塞进钥匙的槽口也好,画只鸡或是弥补某种错误行为也好——那他就不太可能自行想方设
法去
完成这件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他就不太可能—共如美国人那样——将人生视为一
系列的情境,在这
些情境中,一个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进而学会发现
需要创造性地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
把着手教
回想起来,当时我就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正是体现了问题的
关键之所在——而且不仅仅
是一种意义上的关键之所在。这件事表明了我们两国在教育和艺术实践上的重
要差异。
那些善意的中国旁观者前来帮助本杰明时,他们不是简单地像我可能会做的那样笨拙
地或是犹犹豫豫地把他的手往下推。相反,他们极其熟练地、温和地把他引向所要到达的确
切方
向。我逐渐认识到,这些中国人不是简单地以一种陈旧的方式塑造、引导本杰明的行为:
他们是在恪守中
国传统,把着手教,教得本杰明自己会愉快地要求再来斗次。
学习应通过不间断的精心塑造与
引导而得以实现,这一观念同样适用于艺术。我们观
看了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艺术的情景,他们的娴熟技
艺令我们惊讶。年仅5、6岁的孩子就带
着成人的那种技巧与自信在画花、画鱼和动物;9岁:10岁的
小书法家写出的作品满可以在
博物馆展示。有一次去两位小艺术家的家里参观,我们从孩子的父母处得知
,他们每天练习
数小时以完善他们的技艺。
创造力第一
从对创造力的态度来说,优先次序似乎是颠倒了:西方的年轻人先是大胆创新,然后
逐渐深谙传统;而中
国的年轻人则几乎离不开传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可能
发展到具有创新的境界。
美国人的立场可以概括起来这么说,我们比中国人更重视创新和自立。我们两种文化
的
差异也可以从我们各自所怀的忧虑中显示出来。中国老师担心,如果年轻人不及早掌握技
艺,就有可能一
辈子掌握不了;另一方面,他们并不同样地急于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美国教
育工作者则担心,除非从一开
始就发展创造力,不然创造力就有可能永不再现;而另一方面,
技艺可于日后获得。
但我并不想夸大其辞。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今,中国在科学、技术和艺术革新方面都
展示了巨大的创造力
。而西方的创新突破则有被夸大的危险。如果仔细审视任何一项创新,
其对以往成就的依赖则都显而易见
(“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现象)。
然而,假定我这里所说的反差是成立的,而培养技艺与创
造力两者都是值得追求的目
标,那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否从中美两个极端中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
方式,它或许
能在创造力与基本技能这两极之间获得某种较好的平衡
第二单元2
价值观
课文A
有钱是否意味着过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遍人的生活看来未必,如果你的名字叫萨姆·沃尔
顿。
美国乡巴佬首富
阿特·哈里斯
他穿上餐服准备到美国首富的生日聚会上去
担任侍者。在他的想象里,他定然会看到:
豪宅,主人天天要坐的罗尔斯一罗伊斯轿车,戴着钻石颈圈的
家犬,到处可见的仆人。
他动身前往那所宅邸,开着车穿过本顿维尔镇冷冷清清的市政广场。
本顿维尔镇是阿
肯色州一个仅有9,920人口的偏远小镇,萨姆·沃尔顿就在该镇从一个专卖廉价商品
的小店
起家,逐渐发展成为价值60亿美金资产的廉价连锁店沃尔玛公司。侍者上了一条乡间车道,转过一个标着“萨姆和海伦·沃尔顿”的信箱,在一幢林间住宅前跳下了车。
房子还不错
,但绝对不是宫殿。家具略显陈旧,一辆旧的轻便货车停在车库里,褐色
的捕禽猎犬在院子里窜来窜去。
根本没看见任何仆人的身影。
“太令人失望了,”侍者杰米·鲍尤叹道。
只有在美国,一个亿万富翁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安稳地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67岁
的廉价店大王萨姆·穆尔·沃尔顿仍然开着他那辆红白两色的1979年出厂的福特牌轻型货车穿
行在弯
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上,身边坐着他的捕禽猎犬。当狩猎季节来临时,他跟别人一样在
当地的沃尔玛商店排
队购买猎枪子弹。
“他不要任何特殊待遇,”夜班经理乔尼·贝克说,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如公
司最近一份备
忘录所规定的那样对自己的老板以名相称。这里几乎没人去想他的亿万身价,他们称他为萨
姆先生;丝毫不以他的平民作风为怪。“他还是那个在市政广场开廉价店,为了自己的梦想
每天
工作18个小时的人,一点没变,”市长理查德·霍巴克说。
人人都说他为人友善,性情开朗,是个好邻居;他尽力与人们融洽相处,从不炫耀,
也从不盛气凌人。
无论他星期六晚上的夜生活过得多晚,星期日你还是能在教堂见到他。当然是坐在他
的
包座上,对吗“我们不设包座,”当地教堂牧师戈登·加林顿第三说。
那美国首富坐哪儿呢哪
儿有空位子就坐哪儿。“知道吗,他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他没有
包座。前几天晚上教堂举行晚餐会,他和
太太一起在后面洗盘子。”
19年来,为他理发的总是同一个师傅。约翰·梅霍早上七点开门
会见到他等在门外。他
跟人闲聊国内新闻,或是坐在椅子里看报,没准是《本顿民主日报》,这是沃尔顿
的又一宗
产业。这份报纸从来不让有关他的消息出现在头版上。
它将《福布斯》的富人排行榜塞在
第二版的报尾。
“他压根儿不是那种爱上头版新闻的人,”一位报社雇员解释说。
但最近有天早上,美国首富做了件在任何其他地方准会成为头条新闻的事:他忘了带钱。
“我
说,‘没事,下次一起付吧,,,,理发师梅霍说。“可他说,‘不行,我得回去拿,’就回家
去取钱包
了。”
这一切,嗯,是不是有点怪“一点也不,先生,”梅霍说。“萨姆·沃
尔顿惟一不同寻常的
就是,他平平常常。”
然而,沃尔顿所到之处名人追星族紧跟不
舍,他的平民习惯能保持多久,就很难说了。
自从《福布斯》杂志宣布他拥有价值28亿的沃尔玛股票成
为美国首富以后,他就成了一个东
躲西藏的富人,他得甩开记者、寻梦者,还有图谋不轨者。
“他或许是《福布斯》排行榜的首富,”公司事务主管吉姆·冯·格雷姆普说,“但他并不知
道自己是不
是首富——而且他也不在乎。他不怎么花钱。他是拥有股票,但他一直把股票留
在公司里好让公司发展。
而他脑子里真正想着的是沃尔玛十万员工共同取得的成功。”
他通常回来参加星期五的销售会
议,或是星期六早晨7点的行政人员鼓劲会,届时沃尔
顿会像分店新开张时那样,跳上椅子,带领大家呼
喊沃尔玛公司口号:“给我一个W!给我一
个A!给我一个L!大声点!”
于是大家
越喊越响。没有谁说这样做有点傻。这都是萨姆定下来的沃尔玛生活方式的
一部分:忠诚,勤勉,加班加
点;从公司最底层起大家集思广益,日本管理方式;善待员工;
尽可能降低价格、减少利润,一夜安睡到
天亮。员工进公司一年就有资格获得优先认股权,
并一再鼓励他们尽能力购买。
鼓劲
会之后,大家一起去打野禽,或在他家后院打网球。但他的那些商店总搁在他的
心上。一位来打网球的客
人为了分散他打球的注意力,故意问了一句为什么一筒网球在一家
沃尔玛商店卖得比别的一家沃尔玛商店
贵。此话并非实情,但这一招却真管用。沃尔顿连输
四局。
沃尔顿为员工子女设立了
大学奖学基金,·为房屋遭受火灾、洪水、龙卷风等破坏的员
工重建家园设立了灾难救助基金。他信奉广
开思路、褒奖成功。
“他会说,‘那人工作努力,奖励一下吧,”退休的前任总裁费罗尔德·
F·阿伦德回忆道。
他原先供职的雇主非常吝啬,所以离开那里加入沃尔玛公司之后,他对这种慷慨行为
深感震
惊。“我加盟沃尔玛后,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我们之所以成功,
”沃尔顿在公司宣传册上写道,“是由于我们的员工,是由于他们所
受到的待遇以及他们对公司的感情。
他们认为这里与众不同,但是这种荣誉他们受之无愧。”
公司律师吉姆·亨德伦补充说,“我
从没见过有谁为他工作或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后而不受
益的。我不仅仅是指钱财方面,当然许多人是更富有
了。我是说他的某种内在的东西——与
萨姆·沃尔顿交往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健全的人。”
第三单元
代沟
课文A
这出喜剧主要写一位为儿女
感到自豪的父亲虽做出种种努力帮助子女,不知怎的,其
结果却总是令子女尴尬不已。出于搞笑的目的,
故事情节作了极度夸张,但几乎人人都能从
中看到自己以及父母的影子。
老爸英明
马什·卡萨迪
人物:父亲;母亲;海蒂,14岁;黛安,17岁;肖恩,16岁;饭店经’理,20多岁:希金斯
场景;快餐店,汤普森家餐厅,一所中学的办公室等
幕启;随着灯光亮起,海
蒂上,走至舞台右前方。肖恩与黛安上,走至舞台左前方。海蒂对
观众说话,两人倾听。
海蒂
:我老爸是个大好人。没人会相信他不好。可是他……唉,他老是干那些蠢事,弄得我
们当儿女的到头来
无地自容。瞧,我哥曾一度想买把吉他。他都积攒了好一阵子钱了。后来
他在这家快餐店找了份活,不错
吧当服务员。这是·肖恩第一次正经打工,他真的挺开心。
他算计着,再过两三个月,他就能攒够钱买他
想要的那把吉他了。老爸老妈都为他感到骄傲。
晤,是啊,他是大哥,老是要捉弄我。不过嘛,我也同样
为他感到骄傲。你猜后来怎么了我
都不想说这事,因为:
黛安、海蒂:(齐声)老爸英明!
(左后方灯光亮起,肖恩打工的快餐店。有柜台和几张小桌子。经理站在柜台后面。父亲进
店时
,肖恩正忙着擦桌子。)
经理: 晚上好,先生,能为您效劳吗
父亲:晚上好。
肖恩: (自言自语)噢,不! (他在一张桌子后蹲下,欲躲过父亲的视线。)
父亲:我找经理。
经理:我就是,先生。
父亲:我是萨姆·汤普森。我儿子在这儿打工。
经理:哦,您是肖恩的父亲。
父亲:是啊。知道嘛,这是他第一次打工。我只想看看他干得怎么样。
经理:噢,不错。没问题。
肖恩:(双手摊开,掌心向上,自言自语)我干了什么了要受这份罪倒是告诉我啊
父亲:那么雇用他没错啦
经理:呃,对,我想是的。
肖恩:(仍然自言自语)回家去,老爸。回家去。回家去。
父亲:我肯定他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可他也跟其他孩子一个样,明白我的意思吗
经理:(不再有兴趣)我怎么知道。 ·
父亲:他是个好孩子。你放心,要是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话,我和肖恩会开诚布公谈的。
经理:我看没必要吧……
父亲:噢,没事儿。我为我儿子感到骄傲,我为他深感骄傲。我只是
想让你知道,我将竭尽
全力帮助他驶过人生的惊涛骇浪。
肖恩:(站起身,高声喊叫)唉!唉!唉!
父亲:儿子,不知道你在这儿。 ’
肖恩:这是我打工的地方嘛,爸!
父亲:那自然。我是说,刚才没看见你。
肖恩:我真弄不明白。
父亲:经理和我正聊得起劲呢。
(黛安从左前方上,海蒂自右前方上。两人看着肖恩和父亲。)
肖恩、黛安、海蒂:(齐声)老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灯光迅速暗下,片刻之后又亮起。肖恩独自站在舞台右前边。海蒂、黛安走至舞台左
前边)
肖恩: 这类事要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倒也没什么。总的来说,我是不肯把自己老爸跟别
人
的老爸换的。他爱我们当子女的,也爱老妈。不过我想,有时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一
心
想帮助我们,他自以为在为我们做好事呢。可他应该多想想才对,因为:
肖恩、海蒂、黛安:(齐声)老爸英明!
(灯光暗下,旋即又在舞台中央亮起。父亲
与三个孩子围坐在餐桌旁。母亲端菜上,把
菜放在桌上。父亲迅速起身为她拉出椅子。母亲坐下。全家开
始用餐。)
父亲: 我要给你一个惊喜,黛安。
黛安:
(知道不会有好事)你要给我……一个惊喜
母亲:哎,是什么事啊,亲爱的,别卖关子了。
父亲: 呃,你们知道,丹·卢卡斯和我是同事。
黛安:凯尔的父亲
母亲;
别插嘴,亲爱的,你父亲正有事要跟你们说呢。
海蒂:(与肖恩耳语)我敢肯定准是黛安不要听的事儿。
肖恩:
(与海蒂耳语)你怎么会知道
母亲: 肖恩,亲爱的。海蒂,宝贝儿,别打扰你们的父亲。
肖恩、海蒂:(同时地)对不起,妈妈。
父亲: 好吧。我说了,我知道你挺喜欢小凯尔。
黛安: 爸爸!
父亲:是这么回事,对吗我不是听你跟你妈说,你希望凯尔邀请你在高年级舞会上跳舞吗
肖恩: 噢!
海蒂: 哎哟!
母亲:
静一下,孩子们,静一下。你们父亲在说话呢。
黛安:
(咬紧牙,一字一顿地)对一我一是一说一过一你一这一干一嘛
父亲:那就算了。
黛安:
(歇斯底里地)什么算了
父亲: 我说什么啦我说错什么了吗
海蒂:
(对肖恩)这会儿还没有,还没说错什么
肖思: (对海蒂)等着吧,这就来了。
母亲:
静一下,孩子们。对父亲应该尊敬一点。
海蒂、肖恩:(一边转着眼珠)是,妈妈。
父亲:
嗯,今天我见到丹时,问他想不想去第三街上的那家法国餐馆吃午饭。孩子他妈,
你是知道那家餐馆的。
母亲:对,是啊,我知道。
父亲:
我请客,我对他说。当然,他挺乐意去了。 .
母亲:他哪能不乐意呢
父亲:(略为惊讶地)对,是啊。
黛安; 这一跟一我一有一什一么一关一系一呢
母亲: 黛安,你的行为有时我真弄不懂。无论怎样我就是弄不懂。
黛安:
(没好气地)那就抱歉了。
母亲: 多谢了,黛安。(对父亲)请说下去
父亲:我说过……
海蒂: 我们知道你说过什么,爸爸。
父亲:
嗯·....·哦,你说什么
肖恩:她说,“我们知道你说过什么,爸爸。”
父亲:是啊,是啊,当然。
母亲:快说吧,亲爱的。我做了特别好吃的甜点。是我姨祖母希尔达传下来的老配方,…
黛安:妈妈,好了!
母亲:怎么啦,宝贝
(黛安摇着头,身体仰靠在椅背上。)
父亲:不管怎么说,丹人不错。过去我跟他不熟。
发现我俩还有不少志趣相同之处。家庭,
社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
海蒂:(咕哝着自言自语)就要说到正题了·。
肖恩:爸爸
父亲:嗳儿子
肖恩:我肯定黛安很想知道是什么惊喜。
黛安:(粗粗地喘气,好像精疲力竭的样子,她转向
肖恩连连点头)多谢了,肖恩。我记着你
的情。
父亲:啊,对。我就说吧。我告诉丹,你对他儿子很感兴趣。
黛安:你说什么
母亲:黛安,你怎么啦我真不明白你们年轻人。唉,在我那个时候….
黛安:妈,好啦!
母亲:怎么啦,怎么啦又怎么啦
妈妈,我知道她想听爸爸说完。
肖恩:(自言自语)还不如说是快把这份罪受完算了。
黛安:爸爸,请你告诉我。现在,马上
告诉我。你说什么啦,爸爸求你了,快说,你跟卢卡
斯先生说什么啦请快告诉我。请快说。 父亲:嗨,瞧,太妙了。看来我的小计策成功了。如今你急着想知道·.,…这可让人觉得我
做的这
一切还真值。
海蒂:(对肖恩)你能相信吗
肖恩:(对海蒂)啊,当然。你还不信
父亲:嗯,对了,我告诉他你是多么喜欢小凯尔,一心希望他邀你在高年级舞会上跳舞。
黛安:你没这么说过!告诉我你没这么说过!
父亲:说了,当然说了。只要为了我孩子好嘛。
黛安:(尽力忍住)那……那——“
母亲:黛安,你没事吧
黛安:(冲着母亲撅起下巴,很快扭头面对父亲)那……他怎么说!
父亲:嗯,当然啦,以他
的为人一坦率,善解人意;他说他会去跟小伙子说的,一定让他给
你打电话。
黛安:(愤怒地高喊)什——么!
肖恩、海蒂:(齐声)老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父亲: 是吗对,对,我想是。我又……弄糟了,是吗
(灯光迅速暗下,旋即重新亮起。黛安独自站在舞台右前边沿。海蒂、肖恩自左前方上,
走至舞台边。)
黛安: 你们能想象我觉得自己有多么丢人现眼吗堂堂的优秀生,班主席。父亲竟然去求别
人
叫他们的儿子打电话来邀我跳舞!可这就是我那可爱的老爸。他其实挺可爱的。他 就
是不好好想
一想。不止我一个人深受他横加干预之苦。哦,绝非我一个人,我们兄妹三个整
天提心吊胆,知道倒霉的
事随时可能来临,因为:
黛安、海蒂、肖恩;(齐声)老爸英明!
(灯光暗下,旋
即在舞台左侧重新亮起。舞台左侧摆放着一套办公桌椅和另外两张椅子。
希金斯太太坐在办公桌旁办理本
杰明·哈里森中学新生入学手续。海蒂和父亲坐在另外两张
椅子上。)
希金斯太太:你是我们新来的学生,是吗
父亲: 是的。
希金斯太太:你叫什么名字,小姐
海蒂:海蒂·汤普森。
希金斯太太: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这里的同学们都挺友好。这里的老师也都乐意回答问题。
父亲: 您知道,她是个出类拔萃的姑娘。
海蒂: 爸爸!
父亲:
非常非常聪明!
希金斯太太:一定是的,现在你是不是能填一下….
父亲: 不知道她怎
么会这么聪明。我想是她母亲的遗传。哦,我也不笨。可没法跟海蒂比。
教过她的老师都对汤普森太太,
就是她妈,还有我说,她差不多是最聪明的一个……
希金斯太太:(不耐烦地打断,但口气仍尽量和缓)我刚才说了,如果你有疫苗接种证明……
父亲: (打断希金斯太太,沿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她不仅聪明,而且才华出众。
海蒂:
(双手置于胸前,搓拧着)行了,爸爸,别说了。
父亲: 啊,宝贝儿,我当然要说
。我为你感到骄傲。我和你妈都为你感到骄傲。(转回身
面向希金斯太太)嗳,就在去年,她初中最后一
年,我们还没搬家的时候,海蒂在县里
每
年一度的拼单词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了不起吧而且她钢琴也弹得美妙之极。简直就是仙乐。
海蒂:
爸爸,行了。求求你了,求求你了。爸爸,我得上课去了。我要去上课。请让我去
上课吧。
父亲:
瞧见了没有一个多么好学的学生。我想不出还有谁比我家海蒂更好学了。我的好姑
娘。
希金斯太太:是的,嗯,不过……
海蒂 唉!唉!唉!
(黛安、肖恩从右前方上。两人望着海蒂、父亲和希金斯太太。)
海蒂、黛安、肖恩;(齐声喊)老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父亲: 呃,嗯,是吗
(幕落)
第四单元
虚拟世界
课文A
迈亚·塞拉
维茨曾是电视制片人,目前从事写作。她在本文中探索了数字化世界及其后
果。与此同时,她将数字化世
界与真实世界做了比较,承认电子空间自有其魅力。
虚拟世界的生活
迈亚·塞拉维茨
在网上呆了太久,听到电话铃声也会吓一大跳。显示屏上看多了我男朋友那些一目了
然
的文字,他的利物浦口音一下子变得难以听懂;而秘书的清脆快速的语调听上去比我想象
的要生硬。时间
本身变得捉摸不定——几小时变成几分钟,或几秒钟延伸为几天。周末原本
是我一周的黄金时段,现在却
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两天。
在我不再当电视制片人的这三年间,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家里使用
计算机终端进行
的。我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和校订,利用互联网上的人名地址与同行交流。我男朋友住在英
国,
因此两人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电脑维系。
我要是愿意的话,可以一连几个星期不
出门而什么也不缺。我可以在网上订购食品、网上理
财、网上恋爱、网上工作。事实上我有时独自呆在家
里长达三个星期,只偶尔出去拿信、买
报纸及日用品。1996年那一场接一场的暴风雪我大都是在电视
上看到的。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生活本身就显得不那么真实了。我开始觉得自己似乎与机器融为一体
了,我接收信息,再发送出去,就如同互联网的一个连接点。其他上网的人也谈到了同样的
症状
。我们开始厌恶外面的社交方式。我们的状况成了批评互联网的人们最害怕见到的一幕。
一下
床就上机,不再为发型、服饰、面部化妆烦心,起初看似高级的享受如今却成为
一种对生活的逃避,一种
缺乏自律的表现。你一旦开始用网络交际取代人与人的真实接触,
要走出这种穴居状态就会相当困难。
我发现自己变得比以前怯生、谨慎、焦虑。或者,反过来,当我突然面对现实中活生
生的人时,会变得过于兴奋,说个不停,爱打断别人的讲话。我老是担心自己衣着是否得体,
担心自己会不会真的忘了穿裙子,只穿着夜间睡觉、白天活动的那件T恤和内衣就出门了。
有时我把电视机开着,让它作为背景声音一直响着,以前我从不这样做。电视节目中
的说话声让人感到宽 慰,可那些广告又叫我心烦。我发现自己沉浸在肥皂剧里,或者不停地
收看最新的新闻报道和天气预报。 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每日新闻”、“一线新闻”、 “夜间新
闻”、有线新闻电视网、纽约一套上收看 有关每一条新闻的各种不同视角的报道,尽管它们
对我毫无用处。工作成了次要的。我决定去看一下自己 的电子信箱。
在网上,我发现自己见谁攻谁。我脾气暴躁,动辄生气。我觉得我与之通信的每 一个
人都麻木不仁,认为他们已经忘却还有人真会去读他们那些刻薄伤人的言辞。直到有人礼貌
地指出,她同意我的观点却遭到我的抨击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以己度人,不由得深感
尴尬。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我也和男朋友吵架,常因键出的对话缺乏情感暗示而误解他的本
意 。由于系统常出故障,两人一争就是几个小时。我写一句,他回一句,接着系统失灵!可
我们俩还是锲而 不舍地接着吵。
以前我从未意识到日常的生活起居是多么重要,如穿戴整齐去上班,按时就寝 。以前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那么依赖同事做伴。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长时间的失业会那么伤人,为什么
一个人的生活缺少了外部支持的日常计划就会导致吸毒、犯罪、自杀率的增长。
为了恢复生 活的平衡,我强迫自己回到真实世界中去。我给别人打电话,与所剩无几
的仍然住在纽约城的几个朋友安 排见面。我至少设法去去健身房,以便使周末与工作日有所
不同。我安排采访好写报道,预约看医生—— 安排任何需要我出门与他人接触的活动。
但有时面对面地与人相处实在难以忍受。我与一位朋 友见面,她那种响亮的笑声让人
忍无可忍——饭店里的噪杂谈话声也让人受不了。我找了个藉口逃之天天 。我重新回到我的
公寓,冲向电脑,似乎那儿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我点击鼠标,打 开调制解调器,曾经听了就烦的连接声此刻听起来就如同最心爱的曲
子那么悦耳。我键入密码。真实世界 转瞬便消逝了。
第五单元
逾越障碍
课文A
读一读以下两则名言,想一想迈克尔·斯通的故事是否印证了其间的道理。
障碍越是巨大,逾越它也就越感自豪。——莫里哀
只有天空漆黑时,你才可以看到星星。——查尔斯·久比尔德
真正的高度
大为·纳史特
他手心在出汗。他需要用毛巾把握竿的手擦干。太阳火辣辣的,与他今 天在全国少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所面临的竞争一样热烈。横杆升到了17英尺。比他个人的最高记录高出 3
英寸。迈克尔·斯通面临的是其撑竿跳高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天。
尽管赛跑决赛 一小时前就已经结束,看台上仍然观众满座,足有20,000人上下。撑竿
跳高确实是所有田径比赛中 最精彩的项目。它融合了体操运动员的优雅与健美运动员的力
量。它还具有飞翔的特征,
对观看该项目比赛的观众来说,飞跃两层楼的高度简直是一件不
可思议的事情。
迈克
尔自从能记事起就一直梦想着飞翔。从小到大,母亲给迈克尔念过无数关于飞翔
的故事。她的故事总是从
高空俯瞰描述大地。她对细节的激情和酷爱使得迈克尔的梦境色彩
缤纷、绚丽无比。迈克尔总是重复做着
一个梦。他在乡间大路上飞奔。当他奔跑在金色的麦
田之间时,总是把开过的机车一路甩在身后。就在他
深深吸上一口气的瞬间,他开始从地面
一跃而起,就像一头雄鹰那样开始翱翔。
他飞
越的都是母亲故事里描述的地方。无论他飞向何方,他都怀着母爱所赐予他的自
由精神,用敏锐的目光观
察入微。可他的父亲却不是个梦想家。伯特·斯通是个彻头彻尾的
现实主义者。他信奉的是努力与苦干。
他的格言是:簧键绢谚殉吼莳,腐挣努力工/户/
从14岁起,迈克尔就是这么做的。他开始
按非常周密的计划训练。他每隔一天进行举
重训练,其它的日子做些跑步训练。训练计划由迈克尔的教练
、训练员兼父亲严加督导。迈
克尔的投入、执着、自律正是每一个教练所梦寐以求的。迈克尔在学校是位
优秀生,在家是
个独生子,但他仍帮助父母在自家的农场上千些杂活。迈克尔的母亲米尔德里德·斯通希
望
他能更放松些,还是做那个“自由幻想”的小男孩。有一次,她试图跟他及其父亲好好谈一下,
可当父亲的马上就打断了她,笑着说:“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努力工作!”
迈克尔今天跃过
的所有高度显然都是对他刻苦努力的回报。迈克尔·斯通在成功跃过17
英尺的横杆时是感到惊讶、激动
还是得意,人们无从知晓。迈克尔身体刚刚落在充气垫上,
观众还没坐下,他马上就开始准备下一次飞跃
。他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刚刚把个人最好成绩
提高了3英寸,已经是全国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撑竿跳高项
目最后两名决赛者之一。
当迈克尔成功跃过17英尺2英寸和17英尺4英寸高度的横杆时,
他仍没有流露出丝毫感
情。他仰面躺着,听到观众在叹息,他知道另一位撑竿跳运动员最后一跳没有成功
。他知道
自己最后一跳的时刻到了。由于那位运动员失败次数较少,迈克尔这一跳只有成功才能获胜。<
br>这一次跳不过就会使自己落到第二名。那也丝毫无愧,但迈克尔决不让自己产生哪怕一丝与
冠军无
缘的念头。
他翻了个身,照例指尖撑地做了三下俯卧撑。他找着了撑竿,站起身,踏上那引向
其
17年生命中最具挑战性的一跃的跑道。
这一回,那跑道显得有些异样。刹那间,
他感到一阵惊吓。一种惶惑不安的感觉向他
袭来。横杆升在高出他个人最高记录9英寸的高度。他想,这
一高度与全国记录只差1英寸了。
这一刻紧张异常,他感到焦虑不安。他想摆脱紧张情绪。没有用。他更
紧张了。在这种时刻
怎么会这样呢,他暗暗思忖着。他有点胆怯起来。说是恐惧也许更为恰当。怎么办他
以前从
来不曾有过这种感觉。这时,不知不觉地,在内心最深处,出现了他母亲的身影。为什么是
在这一刻记忆中,母亲在这种时刻会怎样做呢很简单。母亲过去总跟他说,当你觉得紧张、
焦虑、、甚
至害怕的时候,就深深地吸气。
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在摆脱腿部肌肉紧张的同时,他轻轻
地把撑竿放在脚边。他
开始舒展双臂和上身。刚才飘过一阵轻风,此刻消失了。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撑竿,
只觉得心
怦怦在跳。他相信观众们的心也在怦怦跳动。场上鸦雀无声,令人透不过气来。当他听见远处飞鸟啼鸣时,他知道,自己飞身起跃的时刻到了。
他沿着跑道起跑冲刺,那感觉奇特无
比,妙不可言,而又似曾相识。脚下的地面就好
似过去常常梦见的乡间大路。金色麦田的景象映现在他的
脑海中。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于是
奇迹发生了。他飞起来了。他的起岿L轻松自如。迈克尔·斯通此刻就
像儿时梦境中的那般
在飞行。不过这一次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这一次他真的在飞。周围一切都似乎在
缓缓移
动。他感到周围空气从未像这样纯净清新。如同一头雄鹰,迈克尔在翱翔。
或许是看台上人们爆发出的欢呼声,或许是他着地时嘭的一声响使迈克尔回到现实之
中
。他仰面躺着,明媚的骄阳映照着他的脸。他知道自己只能想象母亲的笑靥,他知道爸爸
或许也在微笑,
甚或欢声大笑。他不知道的是,他爸爸正与妻子相拥而泣。没错,这位“要
想有所收获,就得努力工作”
的伯特·斯通在妻子怀里孩子似地泪流满面。米尔德里德从没见
他那样哭过。她也知道,他流淌的是最难
得的泪水:骄傲的泪水。迈克尔一下子被围住了,
人们拥抱他,祝贺他所取得的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那
天稍后,他接着越过了17英尺6英寸
半,创下了全国和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撑竿跳高的新记录。
随着媒体的关注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各种赞助,迈克尔的生活肯定会不同以往。这不
仅
仅是因为他获得了全国少年奥林匹克冠军并刷新了一项世界记录,也不是因为他将自己的
最高记录提高了
9英寸半,而是因为迈克尔·斯通是个盲人。
第六单元
妇女半边天
课文A
有些妇女何以能既做一份全职工作又能兼顾家庭的责任,并仍有余暇做其他事
情艾德
丽安·波珀渴望能像她们一样,但又怀疑这会不会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
我要买下布鲁克林桥
艾德丽安·波
不久前,我收到母校一份校友简报。里
面有一条是关于一个老同学的消息:“凯特·L在
俄克拉荷马大学兼职任教,并任县高中校长助理。她正
在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博士论文以及两
本着作的最后定稿,同时她仍有时间与女儿们一起打网球、骑马。”
这条短讯中有四个字令
我心神不安:业余时间。有位朋友说,要是我对这一报道里的一切都信以为真,那
她在布鲁
克林还有一座桥要出售给我呢。
朋友的打趣一针见血。我多蠢啊!于是我打
定主意,不再去想凯特那些不可思议的成就,
以后看到类似报道也不要轻易相信。
可
是,就像节食者一时软弱竟把整盒饼干吃个精光一样,我发现自己的决心也有动摇
之时。每当不坚定时,
我就在报刊上到处搜寻,贪婪地阅读一篇又一篇的成功故事。我最喜
欢的女强人有\一位政治家的女儿,
她在照料一个两岁幼儿与一个新生儿的同时读完了法学
院,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公司;一位开业儿科医师,
她自己有十个子女还有一位电视主持人,
她是两个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还在攻读硕士学位。
然
而,有一天我真的与一位女强人面对面相逢。去年圣诞节前,我因工作需要来到一家全国
性公司女总裁的
办公室。如同其他女强人一样,她有丈夫,两个孩子,还有一处据说是纤尘
不染的公寓。她的生活安排得
如瑞士表一般精确。由于我本人的计划安排很少成功,她的成
就既令我惊讶不已,又使我深感内疚。
那天,她办公桌后面的架子上放置了至少一百罐草莓酱,上面扎着鲜艳的红格缎带。
这
些果酱是总裁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制作的,罐子也是他们一起装饰的,她准备把果酱送给员
工及来访的客户
。
我不由得惊问,她从哪儿抽出时间完成如此令人钦佩的假日工程我真不该多此一问。
答案听上去相当熟悉:业余时间。
坐火车回家途中,我把那罐草莓酱放在膝
头。这罐草莓酱一路上都在责备我。它似乎
在说,别的女人不仅在上班之时干得出人头地,而且在工作之
余也大有作为。而你,它责问
道,在业余时间都做了点什么呢
我很想回答说,我在业
余时间从事博士后物理学研究,在研究钢琴与号的声调和谐方
面的新理论,在烘烤蛋糕,在跟儿子一起打
棒球。然而,实际情形是,我生性就根本做不到
事事有条不紊。不论怎么仔细安排时间,我的计划总是出
问题。
如果我制定像作战计划那样精确的时间表,将下午若干小时用于写作一部伟大的美国<
br>小说,那么幼儿园的保育员肯定会在我刚刚提笔的那一瞬间打来电话。我的一个孩子得了一
种怪病
需要整天卧床休息,还不停地让我端汤倒茶送果汁。
别的日子里,我时间表上的每一件事的耗
时都超出原计划的三倍。洗衣工不知把我的
衣服塞到什么地方去了。肉铺没有把我的订货按时准备好。在
超市里,排在我前面的那位女
士开出一张“火星银行”的支票为其食品杂货付款,只有经理(他刚出去吃
午饭)才能决定可否
接受。“站着等候的人们也在效劳,”诗人约翰·弥尔顿写道,但他却忘了补充一句
,她们这
样站着等候成不了女强人。
每天与时间赛跑令人精疲力竭,等我果真
有了一些余暇,往往累得都要垮了。我大多
瘫倒在椅子里,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想象着要是自己拥有那些
超级女英雄的组织才能与旺盛
精力,生活该会是多么美妙。事实上,我白白浪费了许多闲暇时光不无忧愁
地去想着别的女
人在业余时间会成就什么事情。有时我想,这些现代神话故事给女人带来的问题并不少于
那
些害得我们终日等待王子前来相救的古老故事。
但女强人的故事仍然令我心醉神迷
。尽管朋友提醒我不要上当,尽管我也长了不少见
识,我还是发现自己不仅愿意,而且还真的渴望买下她
说的那座桥。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乐
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那些就是不肯相信自己的梦
想“不能”实现的意志坚
定的人确实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男人一般确信,实现自己的
心愿不费吹灰之力。女人嘛,当然总是相信鱼与熊掌不能
兼得——人们反复灌输的不要好高骛远那一套。
我或许无望成为女强人,但如果没有这种梦
想,生活就变得平淡无味,就如同日常饮食中缺了美味佳肴一
般。
我知道如今人们认为英雄崇拜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我们职业女性业已成熟,不再干这种傻事。然而我所读到的女强人就是我的英雄。当我对自己失去信心时,正是她们激励我向前进,轻
轻对我说
:“去争取啊,女士!”
我准备近日给老同学凯特打电话,对着话筒大叫一声“干得好!”我
希望她对自己的成就
不要谦虚。也许她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和两本着作,开始着手某项颇为刺激,或颇具
危险,
甚或两者兼有的新工作。我愿意听她讲述这一切。随后我要给那个嘲笑我轻信自己听到的成
功故事的朋友打电话。我要给她讲一个故事:一个女人的故事,她买下了她自己演绎的布鲁
克林的那座
大桥,并发现这是一项明智的投资。
第七单元
了解英语
课文A
有些语言拒绝引入新词。另一些语言,如英语,则似乎欢迎新词的引入。罗伯特
·麦克
尼尔回顾英语的历史,得出结论说,英语对变化的包容性体现了根深蒂固的自由思想。
英语中绚丽多彩的杂乱无章现象
罗伯特·麦克尼尔
我们的英语的历史是典
型的大量窃取其它语言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今日英语的词汇
量据估计超过一百万,而其它主要语言的词
汇量都要小得多。
例如,法语只有约75,000个单词,其中还包括像snackbar(
快餐店)和A打parade肮行唱
片目录)这样的英语词汇。但法国人不喜欢借用外来词,因为他们认
为这样会损害法语的纯
洁性。法国政府试图逐出英语词汇,宣称Walkman(随身听)一词有伤大雅
,因此他们造了个
新词balladeur让法国儿童用——可他们就是不用。
Wa
lkman一词非常耐人寻味,因为这个词连英语也不是。严格地说,该词是由日本制
造商发明的,他们
把两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拼在一起来命名他们的产品。这事儿我们不介意,
法国人却耿耿于怀。由此可见英
语中绚丽多彩的杂乱无章现象。这种乐意包容的精神,这种
不管源自何方来者不拒的精神,恰好解释了英
语为什么会这么丰富,解释了英语缘何在很大
程度上第一个成了真正的国际语言。
欧
洲沿海一个弹丸小岛的语言何以会成为地球上的通用语言,比历史上任何一种其他
语言都更为广泛地被口
头和书面使用英语的历史体现在孩子最先学会用来表示身份(/,
me,you)、所属关系(mine
,yours)、身体部位(eye,nose,mouth)、大小高矮(tallshort),以及
生活必需晶(food,water)的词汇当中。这些词都来自英语的核心部分古英语或盎格鲁一萨克
逊英语。这些词通常简短明了,我们今天仍然用这些词来表示对我们真正至关重要的事物。
伟大的演说家常常用古英语来激发我们的情感。例如,在二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作
了如下的演讲来激
励国民的勇气以抵抗屯兵英吉利海峡准备渡海作战的希特勒的军队:“我
们要战斗在海滩上,我们要战斗
在着陆场上,我们要战斗在田野和街巷,我们要战斗在群山
中。我们决不投降。”
这
段文字中几乎每个词都来自古英语,只有最后一个词——surrender是个例外,来自
诺曼法语。
丘吉尔原本可以说:“Weshallnevergivein,”但这正是英语迷人之处和活力所在,
作家为了加强效果可以糅合来自不同背景的不同词汇。而演说中使用古英语词汇具有直接拨
动心弦的效果
。
尤利乌斯·凯撒在公元前55年入侵不列颠时,英语尚不存在。当时不列颠的居民凯尔特<
br>人使用的那些语言流传下来主要成了威尔士语。这些语言的起源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但有
一种理
论试图解开这个谜。
两个世纪前,在印度当法官的一位英国人注意到,梵文中有一些词与希腊
语、拉丁语
中的一些词极为相似。系统的研究显示,许多现代语言起源于一个共同的母语,但由于没有<
br>文字记载,该母语已经失传。
语言学家找出了相似的词,提出这些语言的源头是他们称
之为印欧母语的语言,这种
语言使用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这些人使用同样的词表达
“雪”、“蜜蜂”和“狼”,
但没有表示“海”的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他们生活在寒冷的中北欧某个
地区。一些人向东
迁徙形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各种语言,有些人则向西漂泊,来到欧洲气候较为温暖的
地区。
最早西移的一些人后来被称作凯尔特人,亦即凯撒的军队在不列颠发现的民族。
新的词汇随日尔曼部落——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而来,他们在5世纪的时候越过
北海定居在不列颠
。他们共同形成了我们称之为盎格鲁一萨克逊的社会。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将他
们的农耕词汇留传给我们,包括sheep,OX,earth,wood,field和
work等。
他们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留传给我们laughter一词。
下一个对英语产生
重大影响的是基督教。基督教以400至500个希腊语、拉丁语词汇丰
富了盎格鲁一萨克逊词汇,如a
ngel(天使),disc扣Je(门徒)和martyr(殉难者)等。
接着北欧海盗从
斯堪的,纳维亚来到了这块相对和平的土地。他们也给英语带来了许
多以JA开头的词汇,如s勿和sk
irt。但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和英语同时留传下来,因此你可
以说rearachild(英语),也可
以说raiseachild(斯堪的纳维亚语)。其他留传下来的这类同义词
组有:wish和wan
t,craft和skill,hide和skin。每一个类似的词的增添都使英语更加丰富,
更加多
样化。
另一次新词的大量涌入发生在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的时候。这时英国三种语言
并
用:贵族使用法语,教会使用拉丁语,平民使用英语。由于三种语言相互竞争,有时同一事
物
就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例如,盎格鲁一萨克逊语有king/y一词,但诺曼人入侵后,royal
和s
overeign作为替代词进入了英语。不同寻常的是,法语没有取代英语。三个多世纪后,
英语逐渐
吞并了法语,到15世纪末,发展成为一种经过改进,大大丰富了的拥有一万多个“借
来”的法语词汇的
语言——中古英语。
大约在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在英国制造了一台印刷机,由此掀起
了一场信息传播技
术的革命。印刷术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的大量新思想传入英国。希腊罗马经典着
作的
译文纷纷印成书册,成千上万的拉丁词,如capsule(密封小容器;航天舱)和habima
l(惯常的),
希腊词,如catastrophe(大灾难)和thermometer(温度计)等
也随之涌入。今天我们仍借用拉丁、
希腊语命名新的发明创造,如video,television和
cyberspace(虚拟空间)等。
随着移民在北美登陆并建立美国,英语出现了两个源
头——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英国
的学者担,b英语会失控,有人想成立一个有权威的学会,决定哪些词
汇合适,哪些词汇不
合适。幸运的是,他们的设想从未付诸实施。
这种对变化的包容
态度也体现了根深蒂固的自由精神。丹麦学者奥托·叶斯柏森在1905
年写道:“如果不是多少世纪以
来英国人一向崇尚个人自由,如果不是人人都能自由地为自
己开拓新的道路,英语就不会成为今天的英语
。”
我喜欢这一观点。想想吧,孕育英语的文化土壤也同样为现今的世界培育了伟大的自由精神及人权准则。最初的根芽在英国萌发,接着在美国生长壮大。英语国家的人民挫败了
种种意欲
建立语言保护的企图。
事实上,英语不是语法学家、语言卫道士、教师、作家或知识精英的特
殊领地。英语
是,而且一向是,人民大众的语言。
第八单元
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课文A
保护大自然固然裨益良多,但代价也不菲。当
我们决定在保护环境方面应该走多远的
时候,该如何协调这两者间的关系呢
为了人类自身拯救自然
查尔斯·克劳特哈默
环境意识,就
如同对民主制度的信奉,或是对尼龙的厌恶,已成为当今上流社会一种
必备的态度。可是,在人人都有权
利热爱地球母亲的情况下,面对以保护环境的名义而提出
的许许多多相互冲突的建议、限制、规定、工程
和法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很显然,并不是
每一件声称保护环境的事都值得去做。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有一种简单的选择方法。首先,要区分是出于对环境的奢侈追求还是出于环境保护之必需。
对环境的奢侈追求指的是那些如果不需花费代价则不妨拥有的事物。环境保护之必需指的是
无论花多大的
代价我们都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再运用一条法则。姑且称之为理智环境保护
论的基本原理:遏制直接危
害人们健康与安全的生态变化,是环境保护之必需。其他一切均
为奢侈追求。
例姐
通过保护臭氧层和遏止温室效应来保护大气层是环境保护之必需。科学家们在4月份
报告说,臭氧层破坏
之严重远远超出过去的估计。臭氧的减少不仅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而
且摧毁浮游生物,那是我们人类赖
以生存的食物链的第一环。
温室效应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目前难以确定,但可能产生的后果破坏性更
大:冰帽融化,海
岸线被洪水淹没,气候反常,平原干涸,进而最终粮仓空匮。美国中西部是为全世界提
供粮
食的地方。我们是否愿意眼看着爱荷华州出现阿尔伯克基的气候,而西伯利亚则出现爱荷华
州的气候呢
臭氧减少与温室效应都是人类的灾难。两者恰好都属于环境的范围。但这两种情况都很
紧
迫,因为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理智的环境保护论,亦即惟一能赢得公众普遍支持的环境保
护
论首先坦然指出,大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理智的环境保护论完全是以人为本的:它呼吁
人类保护自然,
但其目的是自我保护。
理智的环境保护论对地球不感情用事。它不要求人们为其他生物做出牺牲。
毕竟,要人们
为他人作牺牲都难而又难。(想一想公众对海外援助和福利救助是何等的抵制。)如果你要
求
勤劳的选民为蜗牛鱼做出牺牲,客气一点的,也就对你耸耸肩而已。
当然,这种以人为
本的做法与当前一种过分崇拜地球的环境保护论格格不入。有一种科学
理论,即盖亚理论,就声称地球是
个有生命的机体。这种环境保护论喜欢自诩为崇高而纯洁。
究其实不过是感情用事。比如,它在看待大自
然的仁慈时往往好事尽记,坏事皆忘。本人过
去也崇拜自然。但自5月风暴夺走了125,000多孟加
拉人的生命,留下1,000万人无家可归
以后,我的自然崇拜也就不复存在了。
非感情用事
的环境保护论是建立在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的原则之上的。‘原
则能帮助指点迷津,引
导我们杀出环境保护的大论战。且以目前要不要在阿拉斯加国家野生
动物保护区一角开采原油引发的激烈
争论为例。环境保护论者极力反对一项正在设法想获得
国会通过的开采提案,他们争辩说,我们应该保护
能源,不应该开采它。这一种非此即彼的
提法根本站不住脚。美国的确需要对能源课以重税以减少消费。
但我们也需要更多地生产石
油。政府估计几乎有对半的可能,在阿拉斯加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下蕴藏着
美国迄今为止
发现的五大油区之一。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部分是为石油而进行的战争:对
能源的依赖使美国人不仅付出了金钱
的代价,更有生命的代价。荒唐的感情用事使我们用不上可以和平获
得的石油,只因为那有
可能破坏北极鹿的繁殖地。
我和别人一样喜欢北极鹿。如果它们的
交配规律被打乱,我会深感遗憾。但你不可能什么
都要。如果要在北极鹿的安乐和减少石油依赖以使人们
免于战争的屠戮之间做出选择的话,
我永远都将舍鹿取人。
对斑枭也一样
。我无意与斑枭为敌。如果能够不付代价或以极小的代价保护斑枭,我也赞
成保护:自然的多样性是一件
好事,是美学上的一大好事。但也仅此而已。有时美学上的好
事不得不为那些更为基本的好事做出牺牲。
如果保护斑枭的代价是30,000户伐木工丧失生
计,那我宁要民生不要斑枭。
这里有
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基本的环保善举与仅具美学意义的环保善举之间的区别。自
然归我们掌管,它不是
我们的主人。自然理应得到尊重甚至抚育。但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当人类不得不在自身的福祉与大自
然的裨益两者之间取舍时,大自然就得通融了。
人类只有在自身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才
应该将就自然做自身调整。人类在居住
环境的健全——如大气臭氧层——受到威胁的时候必须做出最紧迫
的调整。如果对人类的威
胁相对较小(如燃煤或燃油发电机排放的使人致病致死,但对生态系统并不带来
致命伤害的
污染物),应该权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而进行适度调整。但不管哪种情况,基本原则是一<
br>个保护环境——因为这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感情用事的环境保护论者会将这种对自然的保护
称之为心态完全错误的自然保护。完全正
确。理智的——人本主义的——环境保护论不是为大自然保护环
境,而是为我们自己保护环
境。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exts B (Units 1-8)
参考译文
第一单元
学习方式
课文B
设法教育孩子珍惜钱财会是件难事。
然而,大卫·欧文说,方法也很简单——开个银行
就行。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这事并没听上去那么难
,你读一读戴夫第一国家银行的故事
就知道了。
孩子与金钱
大卫. 欧文
当家长觉得该教孩子们懂得如何对待金钱的时候,他们通常先为孩子开个储蓄账户。
刚
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颇感兴趣,因为他们想自己什么也不干银行还会付给他们钱,,可当
他们明白利率小
得很,而且父母也无意让他们动用本金时,他们的热情一下子就冷却了。对
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储蓄账户
只不过是一个吞没其生日礼金支票的黑洞。
孩子:“奶奶给了我25美金!”
家长:“太棒了。咱们把支票直接存到你的账户上去。”
孩子:“可这钱她是给我的!我要用!”
家长:“嗳,钱还是你的嘛。你只不过是要把钱放在银行里,好让它增多。”
孩子(狐疑地):“你说‘增多’是什么意思”
家长:“哦,要是你把这25美金在银行里放
一年,银行就会付给你75美分。要是你连本带息
在银行里再放一年,银行会再付给你75美分,另加2
.5美分。这叫做复利。这钱能帮你上大
学。” ’
这类储蓄计划的主要缺陷
在于,孩子本人一无所获。上大学还不知要过多少年,他们
或许会想他们宁愿呆在家里。实际上,这类计
划的真正目的通常不是促进储蓄而是限制消费。
(1)孩子们在糖果、电子游戏上的花费之大令家长们十
分震惊(或者更确切地说,孩子们的
超支行为似乎是在竭力仿效父母、这令家长们十分震惊),于是家长
便设法把孩子们的钱存
起来不让用。毋怪乎孩子们很快就认定,大额钱款不是实实在在的钱,有了现钱要
么赶紧花
掉,要么藏在抽屉里。
为了避免我的两个孩子产生这——问题,我开
设了自己的银行,名叫戴大第一国家银行。
我用记录自己支票簿使用情况的同—个电脑程序给每个孩子开
了一个账户。因为我希望孩子
存款增长的速度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便给他们一个诱人的利率——月息5
厘。(2)以复利计
算,年息达到70%以上。(不,我不接受外来存款。)零花钱在每月第一天自动存
入。孩子们
也可以把别的钱存进来,想存就存,想取就取。
戴夫银行经营了4年,一
下子就把我的两个孩子变成了热心的储蓄者。至今我儿子在车
里找到零钱仍会来找我说, “今天就把
这个上账。”两个孩子的存款增长很快,两年之后,
我不得不将月利率降至3厘。我宣布调低利率时两个
孩子反对,可当我解释说供求法则同样
适用于货币供应后,两人严肃地点头赞同。两个孩子帮我一起·计
算他们的利息——这可是
学习计算平均值与百分比的颇为有用的一课。(3)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我不加
任何限制,不
作任何询问,我还根据要求随时提供打印的账单。
高利率并非戴大银行
惟一诱人之处。在孩子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的存款属于他们
自己。他们存钱便会获利;他们想花钱也
用不着获得许可。孩子对自己的钱没有自主权,就
没有什么东西激励他们不去伸手要钱,不把到手的钱花
个光。 ·
帮助孩子们成为理性消费者的方法是,交给他们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自主
权。我们
去度假前,我通常额外多给孩子们20块钱左右存在他们账户上。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我<
br>们出发前用这笔额外的钱买T恤衫、存起来,或者花掉,或随便他们派什么别的用场——但
在度假
期间,他们就不会从我这儿再拿到任何额外的零用钱了(根据惯例被认为是度假享受
的共同消费除外,如
糖果、冰淇淋、电影票等)。由于他们花费的任何一笔钱都是他们自己
的而不是我的,他们出手时就很谨
慎。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在玛莎葡萄园的一家纪念晶商店,
我儿子一声不响地仔细察看那些不起眼的商品
,他的一个朋友则吵着让父母花5美金买了一
把玩具枪,可几乎还没等我们回到车上,枪就坏了。我儿子
最后花了33美分买了个未打开的
空心晶球,后来他用榔头把它砸了开来——我看这钱花得值得。要是他
花的是我的而不是他
自己的钱,毫无疑问,他肯定也会要买一把玩具枪的。
儿童是天
生的资本家。只要给予足够的自由活动余地,他们很快就会成为精明的理财
者。如果家长的理财教育失败
,那往往是因为他们出于自身的原因把存钱弄得似乎既痛苦又
无聊。金钱是有趣的,而且几乎完全是不讲
自明的。(4)教育孩子们看问题要有长远目光的
惟一途径,是让孩子们近期内便能尝到某种甜头,从而
激励他们去那样做。
第二单元
价值观
课文B
从小木屋走向白宫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可是,当吉米·卡特连任美国总统的努力失败后,
他发现自己一下子被赶出白宫,回到了自己的小木屋。本文叙述了他是
吉米·卡特的复元
莎拉·帕夏尔
或许因为我本人也生长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南方小镇的缘故,我觉得跟罗
莎琳和吉米·卡
特夫妇坐下交谈就如同在夏日午后荡在门廊的秋千椅上呷冰茶那么舒服。坐落于蓝岭山脉
的
卡特夫妇幽居的原木小屋前,恰好就有这样的秋千椅,往下看去是一条咆哮的山间溪流。和
小
屋里别的家具一样,这秋千椅是前总统卡特设计和制作的。卡特是一位手艺高明的木工,
为了制作这些家
具,他从其方圆160英亩的农庄上亲自遴选并砍伐树木,而后剥去树皮,将
木料制成家具及其他用品。
“我父亲擅长使用工具,”他回忆道,“因此学习使用工具对我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要是有什么东西坏了,我们就得自己修。我们不会请人宋修理或换新的。我们有这种手艺——
大萧条
时期,农民都有这一手。”
多年来,卡特制作了约50件居家用品,差不多有一半已作为礼物
馈赠他人。但有些制
品仍留在普兰斯的家里,都用了30多年了。不过,他妻子赶紧指出,他的手艺在不
断提高。
“1953年我们刚从海军退役回家时,他做了只放在后门廊用的沙发。那时他还用钉子。现在
他做什么都不用钉子了。他研究木工工艺,下功夫制作,他给家里做的家具真的非常漂亮,
包括
一张细柱床和配套的床头柜。”
卡特的木工才干在政治竞选中,尤其是在与工厂工人见面时发
挥了很好的作用。“你不
用跟在工厂干活的人多说,他们就会明白,原来你本人也是个劳动者。你的手艺
或许跟他们
不一样,但在干体力活的人之间有种天然的纽带,就如同手足之情。”
卡
特一路竞选当上总统之后,偶尔也设法悄悄溜到戴维营的木工场干上几个小时,因
为在他看来,“我们在
生活中需要一些永远不变的要素。(1)我认为手艺——不管是耕地,造
房子,做家具,拉小提琴,还是
画图——这些东西不会因生活的起起落落而改变。至于我,
回到农场种地或重返木工场一直是我增进基本
技能的机会。(2)无论我在写书,从事政治活
动,在爱莫瑞大学教书,还是处理国际事务,我总会设法
抽空回到木工场,每次至少呆上几
个小时。这对我十分重要。这是一种理疗,同时也是我生活中的一种稳
定力量——是身心的
完全休息。”
“在木工场的时候,”他接着说,“我不会去想正
在写的章节,不会去想写不下去的段落
或搁浅的思路。我考虑的是一件家具的设计,木料该如何嵌合,用
什么样的榫头,还有工具
是否锋利。”
(3)在吉米和罗莎琳. 卡特最近出版的书
名为《好处说不尽》的书中,他们直言不讳地解
释了当他们遭遇痛苦的政治上的失败,突然告别华盛顿以
及对茫然的未来感到惧怕时,他们
是如何使用返璞归真的技能来面对和化解这些问题的。
“在
书里,”吉米说,“出于几种原因,我们试图将我们的生活与普兰斯而不是跟白宫联系在
一起。其一,是
为了展示小镇的魅力;其二是要清楚地表明,这本书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对有
幸成为美国第一家庭的夫妇的
生活,它也是写给普通人看的,例如一个失去工作的人,突然
遇到职业变迁的人,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而
不得不迁居的人,一个连自己最小的孩子也长大
成人离家而去的人,或者是写给一对突然
发现己届退休年龄、第一次得从早到晚而不仅仅是
夜里厮守在一起的夫妇看的。”
卡
特夫妇热情投入了诸如铺设人行道、在尚未完工的阁楼里铺硬木地板这类工程。在
与两人最喜欢的一个机
构“博爱居家”的共事过程中,罗莎琳学到了不少木工手艺。“博爱居
家”是一项为无家可归的人创办的
住房工程,帮助他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建造自己的家园。
“我俩都在农场上花了不少时间,”
卡特说。“我们护理林地。有时我们在林子里长时间
散步。我或许会看到某棵我觉得适合制作四五把——
也许七把、八把——椅子或别的什么家
具的树。不过,我通常挑选离家近的树,因为我得自己把木料搬回
到木工场地。
“我最喜欢的一件木工活是用湿材制作家具,不过这活要费很大的劲。你得处理
好木料
干燥后引起的不同的收缩率,以保证榫头紧固不松。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技术难题,”这位
前核工程师说。
很显然,今天大多数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像卡特当年那样,在日常生
活中得学
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地使用自己的双手。但他认为,年轻人还是拥有他们父辈所没有的优势。
“过去,你16岁或18岁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死或者再也干不动为止。太阳一出来你就开
始干活,一直干到天黑。可如今,你一星期只工作40小时,还有两个星期的休息度假,然后
到了55
岁,60岁,或65岁,你就退休了。你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去干别的有趣的事。这些事
有时可能是相当
有益的,有时仅仅是好玩,有时则旨在服务他人。在《好处说不尽》一书中,
我们试图展示一个普通人所
能参与的广阔的活动范围。我们试图指出,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
个阶段——青年,中年,或退休之年——
都有可能不断拓展兴趣的领域,找到新的刺激,迎
接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成功和尝试新的冒险。(4)在
此书中,我们鼓励人们勇于开拓新天地,
看起来也许非常困难,但你一旦投入进去,就会得益匪浅。”“
如果你遭遇某种危机,”罗莎
琳补充说,“最好的对策之一就是学习新事物。”
第三单元
代沟
课文B
与本单元开始的那场戏里的那位父亲不同
,这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位颇能设身处地为儿
子着想的父亲。然而,正如默顿所描述的那样,要做到这点往
往并非易事。
父亲未必英明
安德鲁·默顿
1983年11月25日,年
仅23岁、缺乏临场经验的职业拳击手马维斯·弗雷泽在第一回合比
赛打到2分57秒时被重量级世界冠
军拉里·霍姆斯击倒。霍姆斯出左拳佯攻,弗雷泽防卫时右
侧暴露。霍姆斯重拳出击,雨点般地连打19
拳,弗雷泽挺着没有倒下。最后,在第一回合只
剩三秒钟时,裁判叫停。当时,马维斯·弗雷泽的父亲兼
经纪人、前重量级冠军乔·弗雷泽搂
抱着儿子一遍遍地说:“没事儿。没事儿。我爱你。”
后来,有人批评他对儿子的实力估计过高,乔·弗雷泽回答说:“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1)
尽管事
实清楚表明并非如此,但乔.弗雷泽还是坚信马维斯能继承他的衣钵成为冠军,他的
荣耀能通过儿子继续
下去。
(2)这种通常比硬把儿子推上拳坛要微妙得多的对不朽的追求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这常常<
/p>
不过是在期待孩子亦步亦趋地重复自己的童年。
1983年7月,我儿子加布里
埃尔4岁,并且已经有了强烈的年龄意识。事实上,他的许多行为
是以年龄来界定的:“4岁的孩子会自
己穿衣服/’或是:“我能比迈克跑得快。因为我4岁了,
他才3岁。” 当时我想,一个4岁的孩子
可以去看全美职业棒球赛了。于是,7月16日星期六,
我开车带他去波士顿看红袜队与奥克兰A队的比
赛。
那是个晴朗、炎热的日子——事实上那一天非常炎热,气温达到97度,创下了波士顿当
天的最高记录——但没有下雨,这在波士顿是极为罕见的。我装了一大袋果蔬。加布在前往
波士
顿的90分钟的车程里一直在睡觉,这是个好征兆,看球时他就会有精神了。还有一个好
征兆:我找到一
个合法的免费泊车位+我俩进场时,加布显得兴致勃勃。他郑重其事地接受
了我的建议先去厕所方便,这
样在球赛当中我们就不必离开座位了。
当我们穿过体育场下的通道时,我想起了1952年在
扬基体育场自己第一次看球赛的情
景。当我和父亲走进阳光下的体育场时,那绿茵茵的巨大外场令我惊喜
万分。一位名叫维
克·拉希的投球手投出了一个又一个好球,扬基队球员乔·柯林斯击出一个本垒打,最
后扬基
队以3:2获胜。对手是历史悠久的费城竞技队,就是奥克兰队的前身。此刻,当我和加布走到阳光下,他第一次见到赛场时,我心中不由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加布没说话,但他一定也
感受到了
那份激动。
我俩找到了座位,在右外场侧面。位置不错,我们能看清场上的每一个部位。我俩
提
前了半小时入场,坐了下来看差不多就要结束的击球练习。加布说他饿了。我给了他一根胡
萝
十条,他开心地啃着。吃完了胡萝卜,他问我袋子里还有什么好吃的。我给了他一些葡萄,
接着是一个苹
果。在15分钟之内,他把袋子里的大多数食品都一扫而光。随后他说:“我想
棒球已经看够了。现在我
想回家。”
“可比赛还没开始呢,”我说。“你一点比赛还没看到呢。”
“看到了,我已经看到了。我想回家了。”
“那只是击球练习。你不想看正式比赛吗”
“不想看。”
我想怎么着都得呆下去。难道我和儿子的这一天就这么毁了不成
(3
)但我还是比较明智,放弃了呆下去的念头,我很明白如果我坚持呆着不走,那他的一天
就会因为爸爸想
看球赛而过得十分扫兴。我情绪糟透了,让他骑在我的肩上,就在红袜队上
场击球时走出了体育场。
“爸爸,我想吃冰淇淋,行吗”
我不很情愿地给他买了个冰淇淋。我俩上了车,我开
车退出那个宝贵的车位,仍然没有好
气。他也很明白我不高兴;我能看到他脸上不安的神情,恐惧中夹杂
着痛苦。我讨厌那副神
情。可我没法摆脱自己恶劣的心境。我一点都不想开车回新罕布什尔去。
随后,在斯托罗街上,我瞥见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就在查尔斯河对岸。加布以前去过,
而且很喜欢那个地方,不过一直到现在他还郑重其事地把它叫做“静默博物馆”。我压着一肚
子火,勉强
问了一句:“加布,你想不想去博物馆”
“想,”他说。
博物馆里几乎就我们俩。
当我俩穿过一个个凉爽舒适的展厅时,我心里不得不承认,
自己是多么希望加布能像我一样。(4)他应
该为了我,而不是为了他自己喜欢这场棒球赛,
当他辜负了我的期望的时候,我便对他生气了。不是加布
的行为不当,而是这种期待不近情
理。因此,必须改变的是这种期待。
我还反思了我俩刚才的对峙:球场上所发生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两种意志的对峙。
他赢了。他坚持了自
己认为是正确的做法。
我俩在博物馆里浏览,三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看
与实物一样大
小的霸王龙,尝试宇航舱,造波浪,观看各种各样想象得出的展品。我也感到兴致勃勃。
儿子和父亲,两个人共同挽救了这一天——他坚持不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事物,而我,总
算明智,最终认识到他是对的,并放弃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
至少这一次是这样的。
后来我还想起了另一件事。我父亲带我去扬基体育场看棒球的时候,我是6岁,不是4
岁。
也许再过一两年…—
第四单元
虚拟世界
课文B
你以为与网友分享秘密不会出事儿吗等着门铃响起来吧……
母亲恨死了网虫
卡罗尔.
萨尔勒
嗒嗒,嗒嗒,嗒。这是入睡前最后听到的声音。遇到特别糟糕的日子,早上一醒来就听到<
br>这种声音。(1)这是一个原本安宁的家庭中惟一持续不去的不和谐音。女儿沉迷于互联网,
我觉
得这是一种疯狂的不端行为,而且凶险四伏。
她在别的哪个方面都不失为一个明事理的姑娘。
她是夏天毕业的,天天上班,·晚上和
朋友们在电话里聊天,周末和他们一起外出玩耍。但除此之外,近
来她每天花两个小时光景
与电脑厮守在一起。对此我深恶痛绝。
这不完全是对新科技的恐惧。
当然,能随时获取全世界信息库中的信息是很有价值的,电子
邮件正在完全改变人们相互间通信联系的方
式。我的不信任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使用互
联网通讯与人们传统的相互交流方式相比实在大为逊色。
(2)它使人们还未相识就已亲近,
它不能保守秘密反而扩散秘密;而最令人担心的是,它是撒谎人传播
谎言的工具。
最令我心惊胆战的是女儿对我的一切规劝都拒之不理。这在她的言谈间流露无遗
。“我
是一月份‘遇见’珍妮特的,”她说,“那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 有时,她又说“前几
天我和
亚历克斯‘聊天’,他‘说’……”“不对,他没有说,”我争辩道;只有当你亲眼见过一个人之
后,
只有在那个时候,朋友才成其为朋友。她只是朝上翻了翻白眼。
你想象得到吗,
上个月我正打算外出数日的时候,这位聪明的22岁的姑娘宣布打算举
行一次聚会,客人包括各色网虫,
他们来自各地,还要在我家过夜。
在我家里过夜在这个有我珍爱的一切的家里,而女儿本身就是我的最珍爱的宝贝之一。
她说,
“别傻。”她说不会有事的,因为她准备邀请的那些人都是“认识”了至少有一年的,
而且她“了解”他
们,就像了解我总的来说比较喜欢的她的其他朋友一样。(3)我说,他们啪嗒
啪嗒“讲”给互相听的事
情中,杀人的倾向或许就被忽略了,难道这不可能吗我说这话时尽量
想做到通情达理,但
不完全成功。
聚会不了了之。但我和她确实大吵了一场。
当我说那些人即
使不是疯子也一定是些怪人时,她试图跟我争论。那我是不是觉得她
就是怪人一个绝对不是。既然这样,
那他们为什么会是怪人呢我是不是觉得她就是个谎言家
当然也不是。她抓住了主动权,开始反攻。
“还记得你最喜欢的那个讲一个—亡尉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吗那个他看到那女的读过的一
本书便和她通过书信往来而认识的故事记得吗,她拒绝给他寄照片,因为她认为如果他真的
喜欢她,她长
得怎么样并不重要瞧,他们俩也没见过面嘛。”她得意地笑了。跟女儿争辩总
是这个样,总是令你烦恼不
堪。她们深知你的弱点,知道如何乘虚而入。
但我总是忘不了这个事儿,种种担忧萦绕心头。
并不是说我有理由认为,他们作为个
人,一定会撒谎。但他们可能会撒谎。他们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
、心态,甚至性别。的
确,在美国显然有不少上网的男人常常自称女人,认为藉此可使其他女人更无顾忌
地与他们
讲知心话。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脑子里虚构出来的最可怕的场
景一幕接着一幕,就
像一部恐怖片。于是我给一个好莱坞的朋友打了个电话:有没有谁想过用这个题材构
思一部
电影情节他哈哈大笑。据他本人所知就有5部正在酝酿之中,一部已经进入制作阶段了。
于是,我对女儿说,我们就等着看生活去模仿艺术吧。我们现在安然无恙。谁知道什
么
时候被谋杀在自己的卧床上。
她大笑。“明天早上见,妈妈。我要上楼去跟朋友聊天了。晚安。”塔塔,塔塔,塔塔……
第五单元
逾越障碍
课文B
磨难到底是能让我们显出内在的美德
还是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有时一次偶然的遭遇可
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十四级台阶
哈尔·马纳林
人们都说猫有九条命,我也觉得这完全可能,因为我现在经历的是自己的第三次人生,
而我还不是猫呢。
我的第一次人生始于1904年11月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我来到世上,在一户农家8个<
br>孩子中排行第6。我15岁那年父亲去世,为了生存,我们苦苦挣扎。我不得不等到成家后才
真正
开始享受自己的第一次人生。那时我非常幸福,体格健壮,还是个运动好手。我和妻子
生有两个可爱的女
孩。我在圣何塞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圣卡洛斯有个温馨的家。
那时的生活就像是一场美梦。
接着美梦终止,变成了一场可怕的噩梦,令你夜半惊醒,
出一身冷汗。我得了恶化
的进行性运动神经元病,一开始影响我的右臂右腿,后来又侵入身体的另一侧
就这样我的第二次人生开始了……
尽管疾病缠身,我还是借助车上安装的特
殊设备每天开车上下班。在某种程度上,我
是由于14级台阶才得以保持健康的心态与乐
观的情绪的。
无稽之谈一点也不。
我们家住的是错层式的房子,从汽车间
通往厨房门有14级台阶。这些台阶是我衡量自
己的尺度,是我活下去的一个挑战。(1)我觉得如果有
一天我无法再抬起一只脚迈上一个台
阶,再痛苦地拖起另一只脚——将这个过程重复14遍,直到精疲力
竭爬上去——到那时我就
会服输并躺下死去。
因此我坚持上班,坚持爬那些台阶。时
光流逝。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建立了美满的家
庭,只剩我和妻子守在我们那个有着14级台阶的温馨的家
里。
你或许会以为,这里生活着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事实并非如此。这里一瘸一拐走<
br>着的是一个幻想破灭、内心痛苦的跛子,一个靠着从汽车间通往后门的那14级可怜的台阶才
没有
失去理智、没有丢—F妻室并坚持工作的男人。 ,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变得日益失望
和沮丧。我想,当我执意谈论自己的人生哲学时,
我的妻子和朋友一定都很难受。(2)我认为在这整个
世界里,就我一个人被选中去受苦受难。
我已经背了9年的十字架,只要我还能爬上那14级台阶,很可
能我就要一路背负下去。
后来,1971年8月一个漆黑的夜晚,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人生
。那天夜里我回家时天
正在下雨,我慢慢地开着车走在一条车辆稀少的路上,雨水哗哗拍打着车身。突然
,方向盘
在我手里猛地一跳,一只车胎啪地一声爆了。我奋力停下车,呆坐着,心想,这下子麻烦可大了。我没法自己去换轮胎!根本不可能!
开车路过的人会停下帮忙吗我马上就把这个念
头打消了。为什么别人要停下帮忙呢我
知道我自己就不会。这时我想起前面不远处的一条小路上有幢房子
。我发动了引擎,慢慢地
开到了那幢房子跟前。接着我把车开上了宅旁车道,按了按喇叭,迎接我的是窗
口亮起的灯
光。
门开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那儿朝我张望。我摇下车窗,大声说道,我
有个轮胎爆了,
需要有人帮忙替我换一下,因为我要靠拐杖走路,自己干不了。
她回到屋内,稍后裹着雨衣、戴着帽子又出来了,身后跟着个男的,愉快地跟我打招
呼。
我坐在车里,舒舒服服,淋不着一滴雨,而那男人和小女孩却在暴雨里干得那么辛苦,
我觉得有点过意不
去。得了,我会酬谢他们的。这时,雨似乎小了一些,我摇下车窗看着。
我只觉得两人动作慢得出奇,我
都开始有点不耐烦了。我听到车后传宋小女孩的声音。“千
斤顶的柄,爷爷,拿好了。”那人轻轻地应了
一声,车微微倾斜着被顶了起来。
接着有好一会儿,我听到车后的响声和轻轻的说话声,最后
总算换好了。我感觉到千
斤顶移开时车颠了一下,又听到后车厢盖啪地关上,接着两人就站在了我的车窗
前。
那是位老人,身材瘦小,背有些弯。我看小女孩大约8岁或10岁,神情愉快,她抬头望
着我,满脸的笑容。
他说:“这种天气又是夜里,车出了问题可真够呛,不过现在都给你修好了。”
“多谢了,”我说,“多谢。我该付你们多少呢”
他摇摇头。“什么也不要付。辛西娅跟我说
你靠拐杖走路。很高兴能帮上忙。我知道如
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你也会这样帮我的。不要钱,朋友。”
我拿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那不行!我不喜欢欠人家的情。”
他没伸手宋接,小女孩凑近车窗,轻声说道:“爷爷看不见。”
(3)刹那间
,时间凝固了,我感到万分的羞愧和震惊。我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一个盲
人和一个孩子!用又冷又湿的
双手在黑暗中摸着那些螺栓和工具干活——对他来说,这黑暗
很可能永远不能驱散,直至他死亡。 他俩替我换了一个轮胎——在风雨交加之中换着轮胎,而我则舒舒服服地倚着拐杖坐在车
里。我不记
得他俩道别走后我在那儿坐了多久,但时间之长,足以让我内心深刻反省,发现
令自己深感不安的品行。
(4)我意识到我的自艾自怜、自私,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冷漠,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我坐在那里祷告。我祈求力量,祈求更多的理解,祈求对自己的缺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祈祷上帝保佑那位盲人及其孙女。最后我开车离去,心灵上震撼巨大,精神上羞愧难当。
现在我不仅每天努力去爬那14级台阶,而且尽我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或许有——天,
我能有机会去帮
助一个同样处于困境中的盲人——一个跟我过去一样瞎的盲人。
第六单元
妇女半边天
课文B
当你发现自己被一份你根本不想做的工作束缚住时,很
容易希望自己能重新开辟一条
全新的路。不幸的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新路往往充满崎岖坎坷。然而,对
穆丽尔·L.韦特
斯通来说,这一人生之路还是值得一走的。
重新开始
穆丽尔·L.维特斯通
我曾经惧怕星期天。那时我从星期一上午八点半开始就盼着周末。
我痛恨我的老板。(1)
每当我想起给别人回电话、打字,看到我出得主意和见解却让别人去受益时,常
常整个星期
都会闷闷不乐。我痛恨我的工作。我痛恨我的生活。我痛恨自己既没有勇气改换工作,也没<
br>有勇气改变我的生活。
当我的大多数的朋友都在计划上大学,欢聚至深更半夜时,我却
在换脏尿布,抱着一
个哭闹的孩子在屋里走来走去。才19岁,我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可怜的
小媳妇。
多年来不管我做什么或是作出什么决定,我总得考虑我的这个家。
一晃我就
29岁了,离30岁仅一步之遥。(2)这样的生活我能维持多久肯定不会到我退休
之时。我开始觉得,
如果我不早日有所作为,马上行动的话,我就会苦闷而死。我决定去追
寻儿时的梦想:我要拿到大学本科
学位,做一个全职的记者。
我在我的一个美好的日子,一个星期五,辞去了工作。我的心中几
乎马上充满了焦虑。
我怎么跟丈夫说呢他会怎么反应呢我们如何付家里那些账单呢我真是疯了,我心想。
我已经
不再年轻,没法从头开始了。我祈祷着,天哪,我都做了些什么呀我怀疑自己是在经历某种
早期的中年生活危机。如果我爬回去跪倒在老板跟前,恳求他原谅我一时神志错乱,或许他
会让我复职
。整个周末我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然而,就在我对刚刚跨越人生之桥的举动深感不安之际,
我同时也开始感到希望的复
萌,觉得彼岸有种种机会在等着我。长久以来,我对与自己生活中的种种角色
毫不相干的文
字情有独钟。我与文字之间有一种默契:它属于我自己,并将永远是我的,无论外面的世界
发生什么事情。我并不完全明白我的人生旅途中将要发生什么,但我对到达旅途终点之后的
自己怀有信心。(3)我坚定地走下去,这条路将使我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认清自己生活
的母的。我向丈夫坦陈自己的复杂心绪。他和我一样担忧,但同时也热情支持我。于是我走
下桥来,踏上
征途,紧张但却坚定。我很快发现,我热爱学习,利用一切机会汲取知识。这
时候我会觉得我的决定做对
了。但有时,每当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时,我又会由于自我
怀疑和对未来捉摸不定而感到心情沉重。
我比个别教师年龄还大,几乎比所有的同班同学都大。差不多整整第一学期,我觉得
自
己完全是个外人。终于我遇到了一些大龄女生,她们和我一样都在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我们开始交流自
己重返校园的体验,谈论怎么与丈夫、男友相处,怎么带孩子,怎么应付各
种要付的账单等等。随着时间
的推移,我们成了姐妹,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使自己获得
勇气和信心。
我终于不
得不找工作以贴补家用。事实上,在那两年里,我干过许许多多工作,连自
己也懒得记数了。我常常不得
不一手炒菜,一手拿着书看。好多次过重的负担几乎要把我压
垮。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哭泣流泪,但在顺
利的日子里我也有许许多多欢笑。
然而,我不因流泪而后悔,也不想改变过去几年中发生的一
切。这几年过得不容易:(4)
从此,给我带来新的生活的,与其说是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虽然这也很
重要),不如说是
由于意识到自己具有潜在的能力可以做自己想做得事情。如今我感到自己更能主宰自己
的命
运,不再如风中的旗帜,随风飘荡。
我不再惧怕星期天,星期三也如星期五一样
愉快。现在我出了主意,功劳就是我的;
我讲的意见,别人认真聆听。我热爱自己的新工作。我重新热爱
自己的生活。我清楚地看到,
在不远的前方,一个全新的女人正在耐心地等着我去与她拥抱。
第七单元
了解英语
课文B
你怀疑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英语是不是值得本文列举充分理由说明完全值得。
英语在21世纪的作用
梅尔文·A.哈斯曼
在过去的40多年间,英语在全球的传播引入瞩目。(1)这一
过程在几个方面都是前所未
有的:英语使用人数的增加,英语在不同社会渗透的深度,以及英语功用的广
度。
全世界有14亿多人生活在英语享有官方地位的国家。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讲英语。在<
br>2000年就有五分之一的人——超过10亿人——在学英语。全世界70%以上的科学家阅读英
语。全世界约有85%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的。世界上各种电子检索系统90%的信息用英语储
存。到2
010年,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的人数将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这一趋
势无疑会对英语产
生影响。
使用英语的目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英语的词汇,语法形式,以及说写方式演变深
受科技发展、经济状况,以及管理、文学、娱乐的影响。(2)大约1500年前,英语还只是那
些入侵英格兰的鲜为人知的日耳曼部落使用的一种粗俗语言,如今它却遍及全球。
墨西哥飞
行员在法国降落飞机时,与地面控制人员用英语通话。德国物理学家要将新
发现通报国际科学界时,他们
首先用英语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日本经理与斯堪的纳维亚商
人做生意时,双方用英语谈
判。流行歌手写歌时常常用英语。游行示威者要引起世界关注他
们的问题,就打着用英语书写的标语。
有三个因素继续促进着英语的传播:英语在科技、商务上的应用;英语融合其他语言
词
汇的能力;对各种不同的英语方言的认同。
在科学领域,英语在二战之后取代了德语。(3)
随着它在科技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英
语先是在欧洲,继而在全球开始取得全面的主导地位。
今天,信息时代已经取代了工业时代,并缩短了时间和距离。这一情况正在改变世界
经济使其从工业生产
转向以信息为基础的产品与服务。信息革命不再受地域与国界的限制,
正在重新界定我们的世界。在不到
20年的时间内,过去仅限于出版物的信息处理已经让位于
计算机和X联网。借助于计算机的通讯交际正
在弥合英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距离。它鼓励
人们使用更多非正式的会话语言,包容多样性和个人风格。
英语像许多浯言一样使用语音字母以及比较基本的语法。但最重要的是,它拥有·庞大且
覆盖面宽广的词汇,其中约有80%是外来词。它从西班牙语和法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
印地一乌尔
都语和盂加拉语、马来语和汉语,以及西非和波利尼西亚等各种语言中曾经借用
过并继续借用各种词汇。
这一特点使得它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语言。
最后一点是,由于没有英语语言中央权威机构维
护英语标准,因此形成了许多方言:
美目英语、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印度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就是
众多的方言中的几种。
英晤没有标准的发音。但在其多样性里存在一个统一的语法和一套核心词汇。这样
,每一个
讲英语的国家都能将各自的文化融入英语的用法和词汇中。
然而,英语的未
来无从预测。从来没有一种语言像英语这样为这么多人如此广泛地传
播使用。因此,没有先例来帮助我们
预测,当一种语言取得真正的国际性地位之后会发生什
么情况。
世界[处于变革之中
,英语将会出现新的形式。英语及其使用将有所变化,将反映出它
与其他语言交往的新模式,以及变化中
的人际交往需求。
英语正在消除其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的含义,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
不是少数
几个国家的财产。相反,它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媒介。谁使用它,它就属于谁,不管用于何种目的或需要。,
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50年内会出现任何其他一种语言取代英语。然而,
英语在21世纪
遭遇挑战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少数几种语言倒是有可能与之分庭抗礼——各有其特殊的
影
响地域。比如,由于贸易的扩展和美国国内拉丁美洲人口的增加,西班牙语的地位正在上升。
这可能产生出一个英语和西班牙语共存的双语地区。
改换语言,即人们放弃自己一向使用的语
言改用其他语言,是另一种可能。这种改换
过程缓慢,难以预测。但在未来50年内,随着经济发展对更
多国家产生影响,重大的语言改
换可能会发生。
由于语言使用上的这些变动,更多的
语言可能会消失。剩下来的语言将迅速为更多的
人作为母语使用,其中包括英语。
用
英语讲课的大学将会增多,并迅速造就一代中产阶级专业人员。经济发展只会壮大
这个中产阶级,这一群
体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学习并使用英语。
(4)虽然英语、德语和法语这些语音曾经凭着各自政府的政治
力量而成为国际语言,这种情
况在经济和人口变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大的21世纪不太可能发生。
英语成为国际语言至今仅有50年。如果英语的发展沿袭以往的语言发展模式,那么在一种新<
br>的语言主宰世界之前,英语仍可享有100年左右的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如许多人
所担
心的那样,英语正在或将会取代其他语言。相反,它可以作为其他语言的补充,或与其
他语言并存,让陌
生人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交际。它可能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启机遇大门、
扩展思路、接纳新思想的一种工
具。
第八单元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课文B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
中,我们听取了反对过度保护环境的理由。接下来我们听一听要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呼声。
沙滩上出现的一个丑陋的新脚印
A.B.C.惠普尔
昨天,曾经
有陌生人来到我们的海滩上,这是一个月来的第一次。我们沙滩上任何一
个新脚印几乎都像《鲁宾逊漂流
记》里所描写的那样罕见。我们是在大西洋的边沿上:在我
们前面半英里的地方是个珊瑚礁,再向前直至
西非便什么也没有了,只有3000英里大海一片。
这是个荒僻的人烟稀少的海滩,海浪与往昔哥伦布途
经时一样日夜不停地拍打着海岸,但这
片海滩却已遭受污染。
航行在地平线之外的油
轮对海滩的污染要比成百个野餐者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浮在
海面上的片片油污漂到岸上,把珊瑚都染成
了黑灰色。油污毁灭了黄道蟹和龙虾,在海螺精
致的螺旋壳上涂上了一层黑色稠胶。油污凝固成柏油,一
团团散落在海滩上,东一块,西一
块,看上去就像是荒弃战场上的弹丸。岛上居民去海滩上捡拾千百年来
被海水不断冲上岸的
珍奇宝物时,现在也穿上旧鞋,以防同时冲上来的油污玷污了脚。
当你不得不想方设法逃离污染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污染的严重程度。几年来我们已
经意识到我们的城市
污染严重。时至今日再也无路可逃。如果连远离陆地的这个大西洋小岛
上都出现了油污,那么差不多所有
的岛屿都不能幸免。
这里的污染才初现端倪。岛上空气依然清新,但拟议之中的机场一旦造好
,空气就不
再会清新了。离岛远一点的珊瑚礁上面的海水仍呈蓝绿色,但已经比前几年脏了许多。如果<
br>说这块土地尚未受到污染,那只是因为当地的居民很少,还不足以将其污染。人会多起来的。
(1
) 因此,目前在这个岛上,不妨说我们是环境开始受到污基的见证人……
在我们荒僻的海滩
遭受污染之前,人们简单地把一切归咎于“人口爆炸”。比如说,如果
岛上的人口能够稳定地控制在几百
人左右,那么这个偏僻的地方就不会有什么环境问题。如
果没有太多的人使用环境,就不会有环境污染。
因此,如果我们集中精力打赢人口过剩这一
仗,我们就能为人类拯救地球。
但海滩上
的油污证明这一简单的推想是错误的。那些油轮不是山于每分钟降儿厂过多
的中国人或印度人而航行在那
遥远的大海上的,甚至也不是由于美国人、欧洲人太多而引起
的。他们是在运送石油,在海上清洗油舱,
而将残余污油送1:了人西洋、太平汗的海滩,
目的是为人类科技提供燃料——如今,那些让人类得以在
地球上生存的工厂、发辆和发动机
正为了人类生存而在毁坏地球。
岛上的渔民宁用舷
外马达不使风帆,这样做一点也没有错。(2)这关系到他们的生计,
马达尽管气味令人讨厌,却帮助渔
民增加了捕获量,因而他们就可以有钱去掉远比马达气味
糟糕的户外厕所。然而,技术的危害在于其自身
的不断升级,而这里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
你可以看到小镇码头漂浮水面的机油。发电机
的声响已经压过了大海的涛声。虽然10英里长
的公路上只行驶着二十多辆汽车,港口水域内已有一辆丢
弃的破车在生锈。技术污染在这个
小岛上已经开始升级,这与过去大陆城市的技术污染升级一模一样,而
如今这些人陆城巾已
被笼罩在烟雾之中。
(3)如果油污正在毁灭珊瑚礁顶部的生物,那它对
于供给我们70%呼吸所用氧气的海洋浮游生
物还有什么影响不会产生呢海滩污染给我们的教训在于,我
们甚至尚未意识到这—切已经为
时太晚。人类因其技术的发展有可能需要比我们过去所想的多得多的人均
空间才能在这个地
球±:生存,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均多少平方码的问题。相反,这里有一个微妙的
自然
平衡问题,要维持不多几个人的生命,需要许多平方英里的海洋、植被和清新空气。到本世
纪末我们就可能看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彻底破坏不是以饥馑为标志,而是以人们的窒息死亡
为标志。(4
)那个时候,技术——即机器——便确实地会像掐断潜水者的透气管一样毫不含糊
地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
大气层,无意中不知不觉地取得击败人类的最终胜利。
坐在人迹罕至却已遭受污染的海滩上,这一切难以想象,却可置信。
Key
to Exercises (Units 1-8)
Unit 1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Ways of learning is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t is also the topic of the song you
are about to listen to,
called Teach Your
Children sung by Crosby, Stills and Nash.
Teach Your Children
Crosby, Stills and
Nash
You, who are on the road,
Must nave a
code that you can live by.
And so, become
yourselr,
Because the past is just a goodbye.
Teach your cbildren well,
Their lather's
hell did slowly go by.
And reed them on your
dreams,
The one they picks, the one you'll mow
by.
Don't you ever ash them why, ir they told
you, you will cry, So just look at them and sigh
and
know they love you.
Appendix I
- 93 -
And you, oi tender years,
Can't know the rears that your elders grew by.
Ana so please help them with your youtb,
They seek the truth before tbey can die.
Teacb your parents well,
Tbeir children's
bell will slowly go by.
And reed them on your
dreams,
Tbe one tbey picks, tbe one you'll
know by.
Don t you ever ask them why, ir tbey
told you, you will cry, So just look at them and
sigh and
know tbey love you.
The
first part of die song is about how parents can
inspire their children through sharing with
them their dreams, their hopes for a better
life. It starts with advice on how you need a set
of
rules,
fully realise all that is within
you and
children well.
And children — —
also have something to teach their parents, for
learning
is not a one-way street. Children
should share their own dreams with their parents
so that young
and old can get to understand
each otiier better.
That said, one should not
go too far. For some things are perhaps better
left unsaid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you
ever ask them why, if they told you, you will
such
mo-ments all that there is left to do is
to look at one another and sigh, happy in each
otiier's love.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1. 1) The text begins with an
anecdoteincident.
2) His thoughts are
mainly about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3) The end winds up
the text with a suggestion in die form of a
question.
Points for ComparisonContrast
1) ways to learn to accomplish a task
Chinese Americans
show a child how to do
something, teach children that they should rely
or teach by holding his hand on themselves for
solutions to
problems
94 -
Appendix I
2) attitudes to
creativity and skills give greater priority to de-
veloping put more emphasis on fos-tering
skills at an early age, believing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creativity can be promoted
over thinking skills can be picked up
time
later
Vocabulary
1) insert
3)
investigate
5) initial
7) attached
9)
is awaiting
11) not... in the least
13)
working on
15) emerged
2) on occasion
4) In retrospect
6) phenomena
8) make
up for
10) exception
12) promote
14)
in due course
1) There is a stri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outh.
2)
Natural fiber is said to be superior to synthetic
fiber.
3) The city's importance as a
financial center has evolved slowly.
4) His
nationality is not relevant to whether he is a
good lawyer.
5) The poems by a little-known
sixteenth-century Italian poet have found their
way into some
English magazines.
3. 1)
Chinese isn't a subject that can be picked up in a
month. You can't accomplish your goal of
mastering the language unless you work at it
for years. Well, it sounds as if I'm exag-
geratingthe
difficulties, but the fact is I'm
only telling the truth.
2) The
principal is somewhat disappoint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ldren. From
what she has
gathered, some of the teaching staff have
neglected their pupils. She has just
announced
that strict work regulations have been made and
that they apply to both Chinese and
overseas
teachers.
3) The teacher-directed and
the child-direct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rt
represent
two ex-tremes of opinion. Too many
teacher-directed activities cannot be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assisLchildren in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rigid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too
many
child-directed activities may see a
curriculum that is totally unstructured and out of
con-trol.
There are valid reasons to believe a
teacher-guided approach would be a superior way
Appendix I - 95 -
to guide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is approach combines
some form of structure with the child
leading
the direction.
II. Confusable
Words
1.
1) continual 3) continual 2
1) principal 3) principle 5) principal
2) continuous 4) continuous
2) principal
4) principles
III. Usage
1.
themselves3. herselfby herselfon her own5.
ourselves
2. himselfherself4. itself6.
yourselfby yourselfon your own
Structure
1. 1) Simon's ill — so much so that he can't
get out of bed.
2) She herself believed in
freedom, so much so that she would rather die than
live without it.
3) Piles of work have kept
us busy — so much so that we can't manage to take
a holiday this
year.
4) Many contestants
later failed drug tests, so much so that the race
had to be rerun.
2. 1) Assuming (that) this
painting really is a Picasso
2) Assuming
(that) the proposal is accepted
3)
assuming, of course, that she's prepared to listen
4) Even assuming (that) smokers do see the
health warnings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
1. contrast 2. exaggerating3.
priority 4. on the other hand 6. pick up 7.
assist 8. accomplish
9. on occasion 10.
neglecting 11. worthwhile 12. superior
(B)
1. to 2. affectinfluence 3. others 4. eachthem
5. without 6. controlled7. about 8. value 9.
They 10. little 11. right 12. but 13. in 14.
what 15. worth 16. and
II. Translation
I
consider it worthwhile trying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Here I would like
to make three relevant points.
First, wide
reading should be taken as a priorit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ecause it is through
reading that we get the most language input.
Next, learning by heart as many well-written
essays
as possibl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On the one hand, rote learninglearning
by rote is indeed of
little help, but on the
other hand, memorizationlearning by heart with a
good understanding will
cer-tainly be of
benefitdo good to us. With an enormous store of
excellent essays in our heads,
we will find it
much easier to express ourselves in English.
Finally, it is critical that we should put
what we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 By doing
more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e
will be able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perfecting our English.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1. c 2. c 3. d 4. a
5. c 6. b
Part IV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Model paper
How I Learn at
College
I went to school in a small town near
Chengdu and now I am studying law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Passing from one to
the other you have to get used to many new things,
not the least
being the different way of
learning.
At school I found my timetable full
throughout the day. One lesson came close on the
heels of
another with little time to call
one's own. At university, in contrast, only a few
hours of each day
are
taken up with
classes or lectures. In the time made available
you are expected to learn on your
own.
When and where is up to you. At the same time
what you are meant to learn shifts from
memorizing
masses of facts to developing
an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ories and present
arguments. There
are, of
course, still
facts to be learned. One should not exaggerate the
differences. Nevertheless, learning
at
university certainly teaches me greater self-
reliance and to think for myself. (169 words)
- 9& - Appendix I
Unit 2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You have heard about Abraham
Lincoln, the 16
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n't you He
came from a poor
family, but rose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ondly
remembered presidents in
his country's
history. There are many stories about him. Here is
one of them.
When Abraham Lincoln was young he
worked in a store. As a clerk he proved honest and
efficient. One day a woman came into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 articles. They added up to two
dollars and six and a quarter cents, or
the young clerk thought they did. The bill was
paid, and the
woman was entirely satisfied.
But the young store-keeper, not feeling quite sure
as to the
accuracy of his calculation, added
up the items once more. To his dismay he found
that the sum
total should have been only two
dollars.
said Abe, disturbed. It was a very
small sum, and many clerks would have dismissed it
as such.
But Abe was too conscien-tious to
forget about the overcharge.
lived just
around the corner, but, as the young man knew, she
lived two or three miles away. This,
however,
did not alter the matter. It was night, but he
closed and locked the store, and walked to
the
home of his customer. Having arrived there, he
explained the matter, paid over the six and a
quarter cents, and returned satisfied. This
anecdote won him a new name: Honest Abe.
Appendix I - 99 -
Part II Text A
lext Organization
1.
Parts
Part One
Paragraphs
Paras 1-4
Main
Ideas
The waiter was disappointed to find that
the Richest Man in America
led so simple a
life.
Part Two Paras 5-13 Being friendly,
easy-going and never flashy, Walton carries on
like
plain folks and never wants any special
treatment.
Part Three Paras 14-22 With the
Wal-Mart team in mind, Walton devotes himself
heart and
soul to making the business a great
success.
2. Character Traits
1) free of self-importance
2)
friendly and easy-going
3) never flashy
4) hard working
5) generous
Details
waits in line like everyone
else to buy shells at the local Wal-Mart; has no
reserved seat in church
asks his employees to
call him by his first name steers clear of
reporters, dreamers, and
schemers; manages to
keep himself off the front page attends sales
meetings, the executive pep
rally set
up a college scholarship fund and a disaster
relief fund
Vocabulary
I. 1. 1)
local
3) deserved
5) system
7) remote
2) headlines 4) folks
6) steer clear of 8)
get away with
-100-
Appendix I
9) open up
10) hold to
11) retire
12) rally
13) reserved
14) qualify
15) cultivate
2. 1) These
serious problems deserve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restructuring our educational
sys-
tems.
2) The college is liable to stop her
scholarship because of her failure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3) San Francisco is, by all
accounts, a city easy to fall in love with.
4)
Snow White received such bad treatment from her
step-mother that she had to flee from
her
home.
5)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Mexico make up North America.
3. 1) The
principal's daughter didn't receive special
treatment from her teachers. She was re-
warded for her excellent performance. When sh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in 1998, she had
straight A's and scholarship offers from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2) Our boss is fully aware that his
employees feel a lot of loyalty to the company
because
they are treated right. Besides a
handsome pay check and a stock option, he has laid
down a
system under which employees are
granted stock for their retirement.
3)
You are liable to be offered a discount or a
reduction on things you buy at the
localsuper-
market on weekends.
II.
Collocation
1. about 3. aton 5. with 7. from
2. for 4. into 6. to 8. with
III. Usage
1.
a savings account
3. a goods train
5. a
sales tax
7. a current affairs program
2.
arms race
4.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6. a
customs officer
8. a clothes shop
Appendix I - 101 -
Struclurc
1.
1) Only by rewarding success can you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r employees.
2) Only by working
at evenings and weekends was Mary able to complete
the report by the
deadline.
3) Only
when I myself became a mother did I realize the
value of my parents' advice.
4) Only after
they had finished watching the football game did
they begin to prepare for the
math
examination.
2. 1) The young woman described
to the policemen the way the man ran up to her and
grabbed the
bag from her hand.
2)
All the people working for Sam Walton admire the
way he manages Wal-Mart and the way
he treats
his employees.
3) The neighbors were
disgusted at the way he talked to his old father.
4) It's amazing the way the eight-year-old
boy managed to stay so calm when he faced the
emergency.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1. cheerful3. executive5.
reward7. loyalty9. qualified 11. folks
(B)1.
from3. spent5. through7. built9. ledlived11.
millionaires 13. answer 15. by
2.
threw his weight around
4. treatment
6.
cultivate
8. stock
10. scholarships 12.
local
2. their
4. away
6. to
8.
who
10. it
12. then
14. wealth
16. character
no'.h
- 102 -
Appendix I
II. Translation
George was on
the run since the moment he came aboard. He was
always cheerful and devoted
himself heart and
soul to his work. 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he was pro-moted to
CEO. From then
on he tried hard to blend in with the workers and
never threw his weight around.
He also laid
down introduced a reward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workers to work hard. He
believed that
loyaltyand hard work would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the company. By all
accounts he
was an outstandi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3. a 5. d
2. b 4. d 6. c
Translation
(#JE Appendix III)
Language Practice
1. replace
3.
selected
5. conducted
7. additional
9.
confronted
11. crisis
13. resolve
15.
appeals to
17. In the opinion of
19.
factors
2. take ... on
4. involved
6. range
8. tremendous
10. call... in
12. naturally
14. related
16. former
18. of their choice
20. project
Appendix 1
-103-
Part IV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Model
paper Informal invitation
1324 ShuiDian Road
Shanghai 200434 211101 Dear Tom,
I'm
having a party to celebrate my birthday in a
couple of weeks time on Saturday 2nd December,
starting at seven. It would be lovely if you
could make it, please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can
or
not.
Best wishes,
Bob
Informal
acceptance
Dear Bob,
I'd love to
come to your party then.
Bye for now,
Tom
seeing you
and help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Look forward
to
- 104 -
Appendix I
Informal regrets
Dear Bob,
I'd love to come to your party but
unfortunately I've
relatives in Suzhou that
weekend and won't be able to get
birthday and
that we can get together some time soon. All the
best,
already
away.
agreed to make a visit to my
3ut I hope
you have
a lovely
Tom
Unit 3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Have you ever heard about the
famous American folk musician Bob Dylan Listen,
he's about to
sing you a song called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Bob Dylan
Come gather round
people
Wherever you roam
And admit that
the waters
Around you nave grown
And
accept it that soon
You'll be drenched to the
bone.
If your time to you
Appendix I
- 105
Is worth savin'
Then you better
start swimmin'
Or you'll sink like a stone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Come
writers and critics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The chance
won't come again
And don’ 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And there's
no tellin' who
That it s namin’ .
For the loser now
Will be later to win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Come
senators, congressmen
Please heed the
call
Don't stand in the doorway
Don't
block up the hall
For he that gets hurt
Will be he who has stalled
There's a
battle outside
And it is ragin .
It'll
soon shake your windows
And rattle your walls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Come mothers and fathers
Throughout the
land
And don t criticize
What you can't
understand
Your sons and your daughters
Are beyond your command
I
-
106 - Appendix I
Your old road is
Rapidly agin'.
Please get out of the new
one
If you can't lend your hand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kangin' .
The line it is
drawn
The curse it is cast
The slow one
now
Will later he fast
As the present now
Will later he past
Rapidly fadin'.
The order is
And the first one now
Will later he
last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The song you have just heard was also written
by Bob Dylan when a young man in his early
twenties. Like many a young man throughout the
ages he felt misunderstood by his parents'
genera-tion, a generation he was quite happy
to blame for all the ills of the world. He saw a
gap
between young and old, a gap made wider by
different attitudes to change, the young welcoming
it, the old resisting it. But change is coming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coming like a flood
that no
one can escape. So you had better:
... admit that the waters around you have
grown
And accept it that soon you'll he
drenched to the hone.
For those whose job it
is to comment on the news and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next, we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Come writers and critics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The chance
won't come again
Appendix I
- 107 -
But they should not be too quick
in predicting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The wheel
of fortune is
still spinning and thos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may find themselves later rising
up. And so:
... don'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Ana there's no telling who
That it' s
naming For the loser now Will he
later to win
Many of Dylan's early songs were,
like this one, protest songs, songs aimed against
injustice. And
so he warns politicians not to
stand in the way of those who are fighting for
justice, a fight that
will
...
soon shake your windows And rattle your walls.
He sees his parent's generation as too ready
to criticize their children and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ir hopes and dreams:
Come
mothers and lathers Throughout the land And don't
criticiz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Dylan sees
the older generation's way of doing things as
outdated. If they are unwilling to change
their ways then they should step aside and let
a new generation take over. As he says to them:
Your old road is
Rapidly a gin
Please
get out of the new one
If you can't lend your
hand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106 - Appendix I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No.
1
2
3
2.
Scenes
Scene One
Scene Two
Settings
A
fast-food restaurant
The Thompson family
dining room
An office at a high school
Main Ideas
Father embarrassed Sean by
talking too proudly to the restaurant Manager.
Father embarrassed Diane by persuading a work-
mate into pressing his son
to ask her to the
senior prom.
Scene Three Father embarrassed
Heidi by boasting to an official of her new school
about
how bright she was.
Vocabulary
I. 1. 1) swallow
2) dumb
3) Overall
4) glorious
5) welfare
6) repeatedly
7) interference
8) fading
9) junior
10) frank
11) distract
12) at any rate
13) has narrowed down
14) in unison
15) has come over
2. 1) The
security council consists of five generals and
four police officers.
2) The new hotel will be
in a location overlooking the lake.
Appendix I - 109 -
3) I was
embarrassed by her comments about my clothes.
4) Do you have any proof that it was Henry
who stole the computer
5) The boy was
exhausted after the long cycle ride.
3. 1)
That exceptional stamp was handed down by your
grandfather , and is worth a fortune.
You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than to trade it for a
few drinks.
2) Company
executives are always looking out for talented
college graduates to hire as
junior employees.
3) The doctor in charge of his case
asked him to fill out one form after another, but
kept
him in suspense as to what they were for.
II. Collocation
1. adequate
2. anxious
3. certain
4. content
5. crazy
6. likely
7. fortunate
8. keen
III. Usage
1. be admitted
2. live
3. be postponed
4. buy
5. be banned
6. be
Structure
1. 1) I do whatever I can
2) Whatever does that mean
2. 3) Whatever had
happened 4) Whatever it is
that you like
3. 1) You ought to know
better than to go swimming right after lunch.
2) Aunt Betty certainly knows better
than to invest all her money in one company's
stock.
3) Jenny is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 than to spend all her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4) Allen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than to lend such a large sum of
money to that
untrustworthy cousin of his.
■ ■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
1. welfare
2. constant
- 110 - Appendix I
3. frank
5. embarrassing
4.
talent
6. dumb
7. repeatedly
9.
interference
11. Overall
(B)
1. send
3. picture
5. as
7. too
9. But
11. from
13. jacket
15. never
8.
constant
10. bet
12. trade
2.
should
4. His
6. worse
8. consider
10. However
14. after
II.
Translation
George, the son of Mr. Johnson,
liked listening to heavy metal music in the
evenings, and the
noise interrupted the sleep
of other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Eventually
the exhausted
neigh-bors lost their patience
and decided on direct interference. They called
Mr. Johnson to tell
him in a frank manner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Embarrassed. Mr. Johnson
scolded his son:
interest.
Overall. the
whole thing has worked out quite satisfactorily.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2. a
3. b
4. c
6. b
Translation
(#ja Appendix III)
Appendix I -111-
Language
Practice
1. sake
3. aware
5.
mood
7. polished off
2. acknowledged
4. embraced
6. to the contrary
8.
beneath
9. legal
11. justify
13. disturbs
15. look forward to
17.
have ... to yourself
19. for her sake
10.
rare
12. define
14. notion
16. respond
18. Let go of
20. contrary
Part IV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Model
paper
Mother: Nancy, you've been home from
school for three days now. Why don't you clean up
your
room
Nancy: We don't have to
clean up our rooms at school.
Mother: That's
all very well, Nancy. But while you're at home,
your Dad and I would like you to
keep your
room clean.
Nancy: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It's my room.
Mother: That's as may be,
but you might give a thought to your father. He's
frightened to death
of
the plague and now
says if it is going to start anywhere in the
country, it's going to start in
your room.
Nancy: Mother, you people aren't interested
in anything that's relevant. Do you realize how
the
major corporations ar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Mother: Your father and I are very
worried about it. But right now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pollution in your room.
Nancy: For heaven's sake, Mother, I'm grown
up now. Why do you have to treat me like a child
Mother: We're not treating you like a child.
But it's very hard for us to think of you as an
adult
when
you go round throwing all your
clothes on the floor.
- 112 -
Appendix I
Unit 4
Part I Pre-Reading
Task
Script for the recording:
When an
idle moment turned up at work, people used to
reach for the newspaper, providing the
boss
wasn't looking. Nowadays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pend their spare moments surfing the
Internet. Needless to say, the boss is
usually no more happier than before, thinking that
his staff
should be looking for some useful
work to do. So what happens to the surfer who
hears the
boss's footsteps approaching This is
the situation the writer of the poem you are about
to hear
found himself in. Will he be caught in
the act
Surfing the Internet
Stepping into the lab, I
round no one is inside.
So I
think I'm in the clear Because the
boss is nowhere in sight. I
log onto
the web and start to surf And then my
hair stands up with fright.
The footsteps
coming down the hall Are quickening in pace. There
is no time to exit, No way to
save my race.
-So I press the power button
And relax
just a bit.
There is no way he can tell
Appendix I -113-
Exactly what I nit.
I act all surprised, Don't know why my machine
died. unpredictable these Computers
are!
A computer that won't crash
Do you think
he'll wonder
When the new one acts the same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l.
Contents
1. Description of the author's
virtual life
2. How she feels about it after
staying on the Net for a while
3. What she
does to return to the real world
4. How she
feels about the real world
Paragraphs
2-3
1,4-10, 13
11
12
2.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living a virtual life and the last tells about
the author's return to it. Together, they show
us the dilemma people at present are in: Beca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we have a choice between
a virtual life and real life, but we find both
unsat-isfactory. The author, however, finally
has to choose the latter despite its negative
effects.
- 114 - Appendix I
2) relationship
4) symptom
6) abusing
8) took (her) in 10) communicate 12) insight
14) data
Vocabulary
I. 1. 1)
conversely
3) but then
5) spitting
7)
tone
9) editing
11) Internet
13)
stretched
15) angles
2. 1) The sight of
teenagers smoking cigarettes jars on me.
2)
I turned on the TV just to relax a little bit
after a heavy dinner, but soon I found
myself
getting sucked in by the fascinating plot of a
science fiction film.
3) Jeffrey's computer
crashed again this morning. The manager has
arranged for a technician
from the computer
store to check and repair it.
4) During the
Vietnam War, many young Americans fled their
country to avoid military
ser-vice.
Or:
During the Vietnam War, many young Americans fled
to other countries to avoid military
service.
5) The new government is planning an anti-
corruption campaign so as to restore people's
confidence in it.
3. 1) The traditional
school will never go away, but the virtual
classroom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Obviously, the online student relies on the
computer. To get started, he
must have his
computer hooked up to the Internet through a phone
line and modem. To be
successful, he must keep
up with the class and complete all work on time.
Once he gets behind,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catch up.
2) When the economy slows down,
the worst nightmare for an employee is losing his
job. In
addition to money problems, the
emotional stress is hard to bear. Hunting for a
job is now the
daily routine of many workers
like Henry Smith. He fills out applications and
writes resumes
andsubmits them to various
companies, expecting an interview. But in times of
rising
unemployment, even job interviews are
hard to get. He takes great care not to miss any
appointment, for if he missed it, it would be
all but impossible to arrange for another one.
3) bubble has burst. Venture capitalists
have become cautious in putting more
Appendix I - 115
money into the IT
industry and small investors are taking their
cue,said the chairman in his
concluding
speech. It is clear from these remarks that the
ever-optimistic economist has
changedhis tune.
II. Collocation
1. We came here all the
way on foot.
2. Private cars are not
allowed on campus.
3. They are on
vacation in Florida.
4. Mary has been
talking to her friend on the phone for an hour.
5. Don't worry, Lucy is always on time.
6. Industrial demand on fuel is on the
rise.
III. Usage
2. difficult
3. impossible
4. tough
5. hard
6. easy
Structure
1. 1) Anyone who has
talked with him will see Mark is a person of
remarkable intelligence.
2) The book is
of no value to one who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3) She is a woman of wealth.
She never has to worry about money.
4)
In today's job market, basic skill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foreign languag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2. 1) you will find yourself
penniless in a month.
2) he found
himself lying in a hospital ward
3) she
found herself faced with the toughest job she had
ever taken
4) Susan found herself in a
trap from which she could not escape.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 Cloze
(A)
1. Internet
2. click
3. nightmare
4. sucked
5. email
6. rely
116 - Appendix I
7. communicating
9. At times
11. on
line
(B)
1. between
3. to
5. on
7. enables
9. reach
11. because
13. does
15. making
17. Nor
8.
emotional
10. flee
2. The
4. away
6. work
8. local
10.
benefits
12. providesbrings
14. in
16.
with
18. virtual
II. Translation
Perhaps you envy me for being able to work
from home on the computer. I agree that the
Internethas made my job a lot easier. I can
write, submit and edit articles via email, chat
with my
colleagues on line and discuss work
with my boss. With a click of the mouse, I can get
all thedata
I need and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news. But then, communicating through the Net can
be
frus-trating at times. The system may
crash. Worse still, without the emotional cues of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the typed words
sometimes seem difficult to interpret.
Part
III TextB
Comprehension check
1. c
2. a
3. a
4. b
5. d
6. c
Translation
(#ja Appendix III)
Appendix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