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英语4(浙大版)

绝世美人儿
669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2: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国驻华大使-三门峡人事网



新编大学英语4(浙大版)课文翻



单元一: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
1 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会发笑、很开心,古
今中外都一样。这一现象或许同语言本身一样悠
久。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会使一个故事或笑话
让人感到滑稽可笑的呢?
2 我是第一次辨识出幽默便喜欢上它的人,
因此我 曾试图跟学生议论和探讨幽默。这些学生
文化差异很大,有来自拉丁美洲的,也有来自中
国的。 我还认真地思考过一些滑稽有趣的故事。
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喜好。
3 为什么听 我讲完一个笑话后,班上有些学
生会笑得前仰后合,而其他学生看上去就像刚听
我读了天气预报 一样呢?显然,有些人对幽默比
别人更敏感。而且,我们也发现有的人很善于讲
笑话,而有的人 要想说一点有趣的事却要费好大
的劲。我们都听人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笑话,
但我讲不好, 也总是记不住。”有些人比别人更
有幽默感,就像有些人更具有音乐、数学之类的
才能一样。一 个真正风趣的人在任何场合都有笑
话可讲,而且讲了一个笑话,就会从他记忆里引
出一连串的笑 话。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不可能成
为一群人中最受欢迎的人。一个真正有幽默感的



人不仅受人喜爱,而且在任何聚会上也往往是人
们注意的焦点。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4 甚至有些动物也具有幽默感。我岳母从前
经常来我们家,并能住上很长一段时间。通 常她
不喜欢狗,但却很喜欢布利茨恩—我们养过的一
条拉布拉多母猎犬。而且,她们的这种喜欢 是相
互的。布利茨恩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戏弄外祖
母,当外祖母坐在起居室里她最喜欢的那张舒 适
的椅子上时,布利茨恩就故意把她卧室里的一只
拖鞋叼到起居室,并在外祖母刚好够不到的地 方
蹦来跳去,一直逗到外祖母忍不住站起来去拿那
只拖鞋。外祖母从椅子上一起来,布利茨恩就 迅
速跳上那椅子,从它那闪亮的棕色眼睛里掠过一
丝拉布拉多式的微笑,无疑是在说:“啊哈, 你
又上了我的当。”
5 典型的笑话或幽默故事由明显的三部分构
成。第一部 分是铺垫(即背景),接下来是主干
部分(即故事情节),随后便是妙语(即一个出
人意料或令 人惊讶的结尾)。如果这个妙语含有
一定的幽默成分,这个笑话便会很有趣。通常笑
话都包含这 三部分,而且每部分都必须交代清
楚。如果讲故事或说笑话的人使用听众都熟悉的



手势和语言,则有助于增强效果。
6 我们可以对幽默这种娱乐形式,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究竟是什么使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笑话
令人发笑。举例来说,最常见的幽默有以下几种,
包括了从最显而易见的幽默到比较微妙含蓄的
幽默。
7 “滑稽剧”是最明显的幽 默。它语言简单、
直截了当,常常以取笑他人为乐。说笑打闹这种
形式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滑稽 说笑演员和小丑的
惯用技巧。它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所喜爱。几乎本世纪的每个讲 英语的滑稽说笑演
员都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说过下面这则笑话。
一位男士问另一位男士:“昨 晚我看到的那位和
你在一起的贵妇是谁?”那位男士回答道:“那
可不是什么贵妇,那是我老婆 。”这个笑话的幽
默之处在于第二位男士说他的妻子不是一位贵
妇,也就是说她不是一个高雅的 女人。这个笑话
并没有因为经常讲而变得不再那么好笑。由于这
是一个经典笑话,观众都知道要 说什么,而且因
为大家对这个笑话很熟悉而更加珍爱它。
8 中国的相声是一种特殊的滑稽剧。 相声中
两名中国喜剧演员幽默地谈论诸如官僚主义者、



家庭问题或其 他一些有关个人的话题。相声随处
都能听到,无论是在乡村的小舞台上,还是在北
京最大的剧院 里,抑或在广播、电视上。它显然
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种传统的幽默形式。
9 “俏 皮话”不像滑稽剧那样浅显,它是因
语言的误用或误解而引人发笑。我特别喜欢的一
个例子是三 位年长的绅士在英国乘火车旅行的
故事。当火车慢慢停下来时,第一位绅士问道:
“这是Wem bley (温布利)吗?”“不,”第二位
绅士说:“是Thursday (星期四)。”“我也是 ,”
第三位说道,“让我们下车喝杯啤酒吧。”我们知
道上了年纪的人往往耳背,因此会把We mbley(温
布利)听成了Wednesday(星期三),把Thursday
(星期四) 听成了thirsty(渴了),这样一来
就为第三位老人的妙语做好了铺垫。
10 著 名的中国漫画家和幽默家丁聪便是一位
俏皮话大师。在他的一幅幽默漫画中,一位老师
说:“你 为什么一字不改地抄别人的作业?”那
位年轻的学生回答道:“我没有一字不改地抄。
我把作业 上的名字改成自己的了。”在丁聪的另
一幅经典漫画里,一位生气的父亲问道:“告诉
我,1加 2等于几?”儿子说:“我不知道。”这



位不耐烦的父亲接着说道:“比方说 ,你、你妈
妈和我,我们加起来一共是几个,傻瓜?”儿子
得意地回答道:“是三个傻瓜。” 这些故事无论
是漫画还是笑话,是由演滑稽剧的喜剧演员说还
是由搭档的相声演员讲,都为各地 人们所喜爱。
人们喜爱这些有趣的故事,因为它们贴近现实生
活,而且里面那些出人意料的妙语 十分有趣。
11 双关语是一种更微妙的俏皮话。它使用的
技巧是利用发音相似的词或 同一个词的不同意
思。有些批评家认为双关语是最低级的幽默,但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双关语与 其他形式的幽默相
比需要更细微、更巧妙的语言技巧;然而,简单
的双关语甚至很小的孩子也能 利用。例如,谜语
或脑筋急转弯问题常使用双关语做铺垫、制造故
事情节,而且更多地是用在妙 语部分。双关语是
我最早懂得的幽默。记得大约在五岁时我听到了
下面这个谜语。一个人问:“ 什么东西整个儿是
黑的、白的和红的?”另外一个人通常猜不出来,
于是问道:“我不猜了。是 什么呀?”出谜语的
人回答:“是报纸。”如果你知道在英语中“red
(红色)”和“rea d(读)”的读音一样但意思完
全不同,答案就很明显了。



12 DOUBLE ENTENDRES (法语中的“一语双
关”)是双关语的特殊形式, 其中的词或短 语有
双重意思。两个意思往往很不相同,一个比较恰
当,另一个往往比较粗俗—但并不总是这样 。我
喜欢那个关于一位中学教师和校长因看见学生
在学校操场上接吻而感到担心的故事。故事并 不
过火。那位教师对学生们说;“我和校长已经决
定停止在学校操场上接吻。”听到笑声,她意 识
到她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于是补充说:“我的
意思是不能再在我们的鼻子下面发生接吻这样
的事了。”当然,这个解释并没有纠正她的第一
句话,反而使这个笑话的双重含义变得更加好< br>笑。
13 一些专业的幽默家认为如今的幽默大多
缺乏智慧,不够巧妙。他们不 喜欢在幽默中过多
使用有色情意味或粗俗的语言,而且觉得大多数
幽默家缺乏创造性。的确,现 在有些幽默令人震
惊,但我认为这不是幽默的过错。幽默本身是活
泼健康的,它还会继续生存下 去,只因为每天都
有有趣的事情发生。一些有幽默感的人会看到听
到这些有趣的事情,并把它们 编成妙趣横生、令
人开心的笑话和故事。




单元二:便笺的力量
1 我当体育编辑,最早是为蒙比利埃(俄亥俄
州)的《企 业导报》工作,当时我很少收到体育
迷的来信。因此,一天早晨放在我桌上的一封来
信把我吸引 住了。
2 打开来信,我看到了下面的话:“关于老虎
队的述评很不错,再接再厉。”签 名的是体育编
辑堂?沃尔夫。当时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
(为每一竖栏写一英寸文字,稿酬 总计达15美
分),因此他的话最鼓舞人心了。我把这封信一
直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后来它的边 角都卷起来
了。每当我怀疑自己不是当作家的料时,重温一
下堂的便笺,就又会树起信心来。
3 后来,我逐渐对堂有所了解,知道给各行各
业的人写快捷而鼓舞人心的便笺是他养成的 习
惯。他告诉我说:“当我使别人充满信心时,我
也感觉好极了。”
4 因此毫 不奇怪,他的朋友圈子就像附近的伊
利湖那么大。去年他去世了,享年75岁。电话
与悼函像潮 水般涌向报社,都来自于曾经得到过
他激励(文字)的人们。



5 多年来,我努力效仿堂以及我的其他朋友,
他们关心别人,常写一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因为
我觉 得,他们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样一个
惯于冷漠、无动于衷的世界上,这种便笺给人们
带来 了温暖和安慰。我们都时不时地需要鼓励,
大家知道几行赞扬的话会改变一个人的一天,甚
至一 生。
6 那么,这些激励人心的便笺的作者为什么寥
若晨星呢?我猜想很多人回避写,是 因为他们太
看重人们的看法。他们担心会被误解,怕别人觉
得他们自作多情或者言不由衷。还有 ,写也要花
时间,远不如打电话方便。
7 当然打电话的缺点是:说过的话留不住。而< br>一张便笺使我们的良好意愿显得更加珍贵。便笺
是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东西,而且我们写下的字< br>可以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并珍藏起来。
8 尽管写便笺会多花一些时间,但一些非常忙的人也在这么做,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有人说,
他政治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枝随时准备写字的笔。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他整个职
业生涯中,每次与人们接触之后,他几乎都随后写封信,内容亲切——一句赞美之辞,一行表扬



的话,或一段感谢语。他 不仅写给朋友和同事,
还写给萍水相逢的人以及完全陌生的人——比
如那位借伞给他的人,后来 收到他热情的赞扬
信,感到很惊讶。
9 那些通常做作的公司高层经理们,其领导作风只能被形容为强硬、冷漠、脱离群众。甚至这
些人也开始学习写便笺去鼓舞人心,且从中获益匪浅。唐纳德?彼得森,福特公司的前主席,把
每天写便笺鼓励同事当作一件日常工作。该公司在80年代时走出低谷取得成功主要是他的功
劳。“我只不过匆匆地在备忘录或信的角上写一
些鼓舞人心的话,然后传递出去,”他说道。“每
天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就是鼓舞那些为你工作的人的那10分钟。”
10 “太多的时候,”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那
些我们真正 喜欢的人并不知道我们是怎么看待
他们的。太多的时候,我们会以为,我并没有说
过什么批评的 话,为什么非得去说好话呢?我们
忘了,人类需要正面的肯定或鼓励——事实上,
我们靠这个取 得进步,获得成功!”
11 怎样才能写出振奋精神、温暖人心的信
呢?只要我们怀有要 表示感激之情的心愿。写这



种便笺的高手都具有我所谓的 “4S”技巧。
12 1)真诚 (sincere)。没人要听虚假的赞美。
13 2)简短 (short)。如果不能用三句话表达
出你的意思,你很可能过火了,写得太长。
14 3)具体 (specific)。赞扬一位业务伙伴
“演讲精彩”太笼统含糊;告诉他“关于沃伦?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讲得很精彩”才是一语中的。
15 4)自然 (spontaneous)。这使得便笺充满
了生气,洋溢着热情,并使 读者的心灵长久地感
受这种生气和热情。
16 当你非得到处找写信用品时,写出来的东西
就难以自然,因此我总是把纸、信封和邮票放在
手边,甚至在旅行时也是如此。信封信笺不需要
很花哨,重要的是要表达的思想。
17 那么,你周围又有谁值得你写便笺表示感谢
或鼓励呢?一位邻居?为你服务的那位图书馆
管理员?一位亲戚?你的市长?你的伙伴?一
位 教师?你的医生?你不必富有诗意。如果你需
要一个写的理由,就找一个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例 如你们共同参加的某个特殊事件的周年纪念
日、生日或者节日。例如,过去的25年里,我
总是 为远方的朋友每年准备一张圣诞卡,而且常



常在上面亲笔写上一句感谢或祝贺 的话。鉴于圣
诞节的氛围,就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功与得到的好
运特意表示谢忱似乎是最恰到好处 的。
18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言。像“最了不起的”、
“最聪明的”、“最漂亮的”这种 最高级的表达法
——使大家都感到高兴。即使你的赞美之词稍稍
超前了一点也没关系,记住,梦 想的实现往往孕
育于期望之中。
19 今天,我收到了以前的老板和精神导师诺曼?
文森特?皮尔的一封温暖的赞扬信。这张小小的
便笺上满是鼓舞人心的词句,这促使我坐到了打
字机前来完成几封我早就该写的信。我不知道这
些信会不会使别人的一天别有意义,但是,对我
自己确实如此。正如我的朋友堂?沃尔夫所说的:
使别人充满信心,也就使我自己感觉很好。


单元三:Passage I
男生是老师的宠儿
1 教室是男生的天下; 即使在他们人数并不
占多数时,老师三分之二的注意力仍花在他们身
上。 他们被允许取笑女生,他们作业做得马虎却



受表扬,要是女生做这样的作业就 得不到宽容。
男生们已经习惯于做老师的宠儿。如果女生也得
到同等待遇,男生就会抗议,甚至 扰乱课堂。
2 以上这些话是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讲师戴
尔?斯彭德在她本周出版的一本书中讲的。 她
认 为在男女同校的学校里,歧视女生的现象太典
型了,惟一的解决办法是实行男女生分班上课。
3 她是根据她自己和其他老师的课堂录像这
样说的。像斯彭德一样,许多老师曾有意给女生< br>公平的机会。斯彭德说:“有时我甚至觉得我做
得太过分了,我花在女生身上的时间比男生多。”
4 录像显示并非如此。在录了像的10节课(包
括中学和大学课堂)里,斯彭德对女生的 关注从
未超出42%(平均为38%),而对男生的关注均超
过58%。其他男女老师的情况也 都相似。
5 也就是说,当老师花在女生身上的时间超过
三分之一时,他们就觉得自己剥 夺了男生应得的
时间。男生们自己也这样认为。“她老是问女生
问题,”当老师在课堂上给了女 生34%注意力时,
一位男生这样说—“她不喜欢男生,她只听女生
发言,”另一个班上的一位 男生说—而在他的班
上,老师对男生的关注占到63%。



6 男生认为老师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他们身
上是公平的——如果少于这个时间,就会在课堂
上捣乱 ,甚至向上级主管投诉。一位老师说:“吸
引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他们会表现
得很 糟糕。”
7 根据斯彭德的研究,课堂教学普遍实行双重
标准。“当男生提问、表示反对 甚至质疑老师时,
他们通常得到尊重和奖励;而女生这样做却常常
受到批评和惩罚。”
8 当男生需要老师关注时,能很快得到老师的
回应。“然而女生的要求会被忽视;她们长 时间
地举着手,通常很礼貌地请求帮助但老师不予理
睬,因为老师必须得关注那些男生。”
9 一位女生在谈及一位男教师时评论道:“如
果你是个女生,起火了你都不想举手告诉他 。因
为在他问你想说什么之前,我们已全都烧死了。”
10 斯彭德说,男生的书面作业 也是按不同的
标准来评判的。当她让教师评判学生的论文和课
题时,在告诉老师这是男生做的之 后,同样的作
业给的分数会高些。一位教师在谈到一项关于发
明的课题时说:“当男生决定把作 业当回事时,
没有哪个女生能比得上他。”但实际上,这项课



题是一位女生完成的。
11 女生交上来的整洁干净的作业被嗤之以鼻。
“我想她 本可以多花些时间补充些事实,而不是
花时间让作业显得美观,”一位老师这样评论。
“很典型 ,是不是?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它好
看些——你不能因为女生关注外表而揍他们一
顿啊,”另 一位老师这样看。但是当斯彭德指出
作业是一位男生做的时候,语气就明显地改变
了。
12 斯彭德总结说,女生在男女混合班中总处
于不利的地位。如果女生像男生一样吵闹、 野心
勃勃,那么她们会被认为“不温文尔雅”;如果
她们安静而顺从的话,又会被忽视。
13 斯彭德说,有些学校推行了数学课和自然
科学课男女分班上课的办法,并且发现女生 的成
绩有显著的提高。她建议说,最有希望的解决办
法是在学校内对某些课程实行男女生分班上 课
——而不是恢复单一性别的男校或女校。
Passage II
你拥有哪一种大脑?
1 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有本质区别吗?
我的理论是, 女人的大脑生来富有同情心,而男



人的大脑则生来擅长理解和构建系统。
2 同情心是一种本能,使人们愿意去发现他人
的感情和想法并用适当的情感做出反应;而 使事
物系统化是另外一种本能,使人们愿意分析和探
索系统结构并推导出支配系统功能的基本规 则;
它同时也是构建系统的本能。
3 每个人(不论男女)都有一个具体的“大脑
类型”。大脑通常有三种类型:有些人,同情性强
于系统性,这种大脑称作女性大脑, 或E型大
脑。而另一些人,系统性强于同情性, 这种大脑
称作男性大脑,或S型大脑。还有一 些人具有同
样强的同情性和系统性,这种大脑被称作“平衡
型大脑”,或者B型大脑.
4 这个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你的性别不能说明
你拥有哪一类型的大脑。并非所有的男人都 有男
性大脑,同样并非所有女人都有女性大脑。这个
理论的核心主张是,总的来说男性拥有S型 大脑
的人比女性多,而女性拥有E型大脑的人比男性
多。
5 是不是女人更富有 同情心呢?就我们平时
的所见所闻来说,这个理论是成立的。例如,我
们都知道,人们在火车站 台或机场休息室的报刊



亭里会选择不同的读物。女人更有可能去看杂志
架上有关时尚、爱情、美容、亲情、人际关系顾
问、父母须知的杂志,而男人却更可能去看杂志
架上有关计算机、汽车、船泊、摄影、自己动手
知识、体育运动、高保真音响设备、枪械、工具
的杂志。
6 但是E-S理论不只是停留在日常见闻所提
供的证据上,而是收集整理了 科学证据,并研究
这些差异的根源。
7 关于女性富有同情心的证据来自许多不同
方面。例如,研究表明,当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一
个带单目镜的小电影放映机时,男孩往往会得到
更多的机会(占用那个单目镜向里)观看。他们
干脆把女孩们挤到一边去了。同情心少了点,更
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又例如,如果你把一些孩子
们可以坐在上面开的大塑料汽车放在那里让他
们玩,你会看到更多的小男孩在玩“撞击”游戏。
他们故意开车去撞别的小孩。而小女孩开车会小
心些,经常避开其他小孩。这表明女孩对他人更
体谅。
8 同情心方面的性别差异最早 是在什么时候
明显表现出来的呢?的确,在12个月大的时候,



女孩 就比男孩做更多的目光接触。然而,我在剑
桥大学自己实验室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刚
出生 时,女孩看脸孔的时间更长些,而男孩花更
多的时间看悬在空中由机械装置控制的风铃。另
外, 剑桥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孩子进行多少目
光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出生前的睾丸激素
这个 生物因素。测量羊水中该荷尔蒙的含量证实
了这一发现。
9 所有这些构成了大量的证据 ,表明女性在同
情心方面有优势,其中至少涉及一些生物方面的
决定因素。那么男性在系统性方 面有优势又是怎
么回事呢?
10 从蹒跚学步起,男孩子就对汽车、卡车、飞
机、 枪剑、积木以及机械玩具这些系统感兴趣。
他们似乎喜欢组装东西,搭建玩具塔和城镇或是
装配 车辆。男孩还喜欢玩有明确功能的玩具,喜
欢有按钮的东西,会亮的东西或者能使别的物体
运动 的装置。
11 在成人的工作场所,你会看到同样的情况。
有些职业的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都 是男性。例如金
属加工、武器制造、乐器制作或是建造工业如造
船之类。这些职业的核心是建造 系统装置。像数



学,物理和工程类职业,系统性要求很高,也大
都是男性的选择。
12 男性更喜 欢将兴趣集中在系统装置上,这一
点也很早就表现出来了。我们在剑桥的研究发
现,一岁时小男 孩就更爱看汽车(机械装置)题
材的电影,而不是有脸孔(具有许多面部感情的)
的电影。小女 孩的喜好则刚好相反。
13 当然,我们知道假以时日,文化和社会化确
实在决定男性大脑 或女性大脑方面起一定的作
用,但是这些研究都强烈表明生物因素在一定程
度上也发挥作用。
14 这样的理论会引起忧虑吗?一些人也许会
担心:这意味着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优越 。
但稍稍思考一下,就清楚对此不必过分担忧。这
个理论是说,通常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在于吸引 他
们的事物和他们认为容易的事情不同,但是两性
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总的来说,没有哪个 性
别更优越。


单元四:关于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思考
1 教育界和商业界的专家们说, 具有创造性



是通向光明前程 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一下学校和
家长如何才能鼓励孩子发展这一至关重要的能
力。
2 如果1925年迪克?德鲁听从了他老板的意
见,也许我们就不会有遮护胶带这种用品 了。
现 在我们几乎离不开它。德鲁当时就职于“明尼
苏达制造和矿业公司”,通常称为3M公司。在工
作中,他研制了一种用于胶带有黏性那面的物
质,黏性很强,能使物体粘在一起。但是老板却
不 让他做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德鲁只好利用自己
的时间改进了这种胶带。这种胶带现已被人们广
泛 使用。而他原来工作过的3M公司也从自己的
失误中吸取了教训:现在该公司鼓励员工抽出
15 %的工作时间专门用来开动脑筋搞创新。
3 现在这种策略已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
而且全国各地的专家认为,对待孩子也应仿效这
种做法,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认为,
如果我们教育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他们就能在
明天的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 受益 于创造性的不只限于音乐和艺术领域。
能取得成功的学生和成人都是那些会寻求各种
办法解决问 题的人。



5 创造性并非与生俱来,也不一定就是高智慧
的特 征。一个人智力高并不意味着他必然能创造
性地发挥才智。创造性是指能利用已有的资源想
出新 点子,而这些点子有助于解决某方面的问
题。
6 遗憾的是,学校还没有想到要促使学生 发挥
创造性。许多教育者十分看重考试分数,强调阅
读、写作和数学能力,往往因追求正确的答 案而
牺牲了对创造性的培养。其结果是,孩子们能够
反馈所学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灵活地应用 知
识。比如,他们可能熟记乘法表,却不会用它来
解决数学应用题。
7 然而, 在有些学校里,教育者们正逐渐认识
到这一问题,并致力于研究能启发学生创造性的
新的教学方 法。一些教师把基础知识和要求学生
发挥想象力的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教师不再简
单地问学生 哥伦布何时发现了新大陆,他们可能
让学生思考如果哥伦布首先到达的不是加勒比
地区而是纽约 ,情况会是如何。要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必须应用自己掌握的关于哥伦布、纽约和加
勒比地区的 知识。教师们认为即便学生的回答会
很可笑,也毫无关系,这也许是通向创造性的重


要一步。专家认为,在课堂以及在家里,必须允
许孩子们有些荒唐的念头。家长和教师们 则有责
任和孩子共同努力,使那些念头成为切实可行的
建议。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提问来鼓励孩子 ,同时
对他们的想法和新点子表示赞赏。专家认为必须
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氛围,一 个尊重
和赞赏而不是鄙视或不理会荒诞想法的环境。
8 在家里,家长可以做一些鼓励孩 子发挥创造
力的事情。如果遇到合适的问题,家长可以就该
问题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决 策。家长可
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的决策将会带来的各种后
果。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大声谈论他们正 在做的事
情。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大声地
谈论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9 具有幽默感对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也非常
重要。当家长表现出幽默时,孩子们就看到了 最
地道的创造性。从本质上看,幽默跨越了常规界
限,打破了固有模式。要创造往往也得如此。
10 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也很重要。应该允许孩
子自己做决定并清楚其后果,要让孩子从尽 可能
早的年龄开始这样做。做决定有助于培养思维能
力,即便只是在午餐的两种食物的选择上做 决定



也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让孩子自己做
主支配时间或金 钱;当他们作出错误的决定时,
不要不假思索地给予过多的帮助。这种做法可能
会使孩子迷惑不 解,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富有创
造力的人有很强的动力,使他们能够从混乱中创
造秩序。这是他 们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第五单元:A篇
事实如此,我们孤独无依地生活着。据 最近的统
计,共有2,200万人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住所里。
其中有些人喜欢这种生活,有些却 不喜欢。
有些离了婚,有些鳏寡无伴,也有些从未结过婚。

孤独或许是这里的一种民族弊病,我们羞于承认
它,甚于其他任何罪恶。
而另一方面,故意选择独处,拒绝别人的陪伴而
非为同伴所弃,却是美国式英雄的一个特点。
孤独的猎人或探险者去鹿群和狼群中冒险,征服
广袤的荒野时,并不需要有人陪伴。
梭罗独居在湖畔的小屋,有意疏离了城市生活。
现在,这成了你的个性。



独处的灵感是诗人和哲学家最有用的东西。
他们都赞成独处,
都因能够独处而自视甚高,至少在他们匆忙赶回
家喝茶之前的一两个小时之内是这样。

就拿多萝西·华兹华斯来说吧,她帮哥哥威廉穿
上外衣,为他找到笔记本和铅笔,向 他挥手告别,
目送他走进早春的阳光去独自对花沉思。
他写道:“独处多么优雅,惬意。”

毫无疑问,如果自愿独处,感觉要好得多。

看看弥尔顿的女儿们:她们为他准备好垫子和毯
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开,以便他能创作诗歌。
然而他并不自己费神将诗歌写下来,而是唤回女
儿们,向她们口述,由她们记下来。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这些艺术家类型的人,大多
是到户外独处,
而家里则自有亲人备好了热茶,等着他们回家。

美国的独处代表人物是梭罗。



我们钦佩他,并非因为他能自力更生,而是因为
他孤身一人在瓦尔登 湖畔生活,他喜欢这样──
独居在湖畔的树林中。

实际上,他最近的邻居离他只有 一英里,走路也
就20分钟;铁路离他半英里;交通繁忙的大路
距他300码。
整天都有人进出他的小屋,请教他何以能够如此
高洁。
显然,他的高洁之处主要在于 :他既没有妻子也
没有仆人,自己动手用斧头砍柴,自己洗杯洗碟。
我不知道谁为他洗衣服,他没说,但他也肯定没
提是他自己洗。
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我从未发现比独处更好的
伙伴。”

梭罗以自尊自重为伴。
也许这里的启示是:自我意识越强,就越不需要
其他的人在周围。
我们越是感觉谦卑,就越受孤独的折磨,感到仅
与自己相处远远不够。



若与别人同住,他们的小别会使你感到耳目一
新。
孤独将会于星期四结束。
如果今天我提到自己时使用的是单数人称代词,
那么下星期我就会使用复数形式。
其 他人不在的时候,你可以放飞自己的灵魂,让
它充满整个房间。你可以充分享受自由,随意来
去 而无需道歉。你可以熬夜读书、大泡浴缸、一
口气吃掉整整一品脱的冰淇淋。你可以按自己的
节 奏行动。
暂别的人会回来。
他们的冬季防水大衣还放在衣橱里,狗也在窗边
密切留意他们归来的身影。
但如果你单独居住,那么朋友或熟人的暂时离别
会使你感到空虚,也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孤独的感觉时起时落,但我们却永远需要与人交
谈。
这比需要倾听更重要。
噢,我们都有朋友,可以把大事要事向他们倾诉。
我们可以打 电话对朋友说我们丢了工作,或者说
我们在湿滑的地板上摔倒了,跌断了胳膊。



每日不断的琐碎抱怨,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和意
见,积在那儿,塞满了我们的心。
我们 不会真打电话给一位朋友,说我们收到了姐
姐的一个包裹,或者说现在天黑得比较早,或者
说我 们不信任最高法院新来的法官。

科学调查表明,独居的人会对着自己、对着宠物、
对着电视机唠叨不休。
我们问猫儿今天该穿蓝色套装还是黄色裙装,
问鹦鹉今天晚餐该做牛排还是面条。
我们跟自己争论那个花样滑冰选手和这个滑雪
运动员到底谁更了不起。
这没什么不妥,
也对我们有好处,而且不像有些人那么令人尴
尬:在超市付款处,排 在前面的女人告诉收银员,
她的侄女梅利莎星期六可能会来看她。梅莉莎非
常喜欢热巧克力,所 以她买了速溶热巧克力粉,
虽然她自己从来不喝这东西。

重要的是保持理性。

重要的是不再等待,而是安顿下来,使自己过得



舒服,至 少暂时要这样。要在我们自身的条件下
发现一些优雅和乐趣,不要做一个以自我为中心
的英国诗 人,而要像一个被关在塔楼里的公主,
耐心地等待着我们的童话故事迎来快乐的结局。

毕竟,事已至此,
这或许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局面,但眼下我们不妨
称之为家吧。
不管怎么说,没有什么地方比家更好。

B篇
同卵双胞胎卡蒂和萨拉·莫纳汉去年来到宾夕法
尼亚的葛底斯堡大学,决心闯出一条独立之路。
虽然这对18岁的姐妹曾要求住在不同的宿舍
楼,但宿管处还是把她们安排在了同一栋楼的第< br>8层,中间只隔一条过道。
卡蒂与室友相处融洽,但萨拉却十分不快。
她因许多事情与室友暗地里不和,诸如什么时候
熄灯、家具应如何摆放等等。
最后她们将房间一分为二,彼此不再说话,主要
通过写便条进行交流。



这段时间里,萨拉不断跑到过道对面卡蒂那儿寻
求慰藉。
不久两人又想住在一起了,
而萨拉的室友最终也同意搬出。
“从重新住在一起的第一晚开始,我就感到很舒
服,”萨拉说,
“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

萨拉以和同卵双生姐妹同住的办法走出了她的
困境,这种办法很少见,但她所遇到的冲突却并
不罕见。
尽管许多学校已做了许多努力来为学生安排合
适的室友,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一 位室友总感觉冷,而另一位却总是不想调高暖
气温度,尽管气温计显示室外温度已达零下5
度。
一个喜欢安静,而另一个却每天练习两个小时的
小号,或将音响开得很大,响得连整个房间都在
振动。
一个只吃有机蔬菜产品,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神圣
的,即使是蚂蚁、蚊子也如此 ,而另一位却爱穿
皮草,喜欢在生物课上将青蛙开膛破肚。




彼此性格不合时,离家上大学的那种兴奋感就会
立刻变得索然无味。
而且,室友会互相影响对方的心理健康。
根据最近的研究,大学生室友的忧郁症往往会从
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学 会容忍陌生人的习惯可使大学生学会灵活应
变和妥协的艺术,但这往往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
程。
21岁的朱莉·诺埃尔是大四学生。她回忆说,
她一年级时与室友无法沟通,彼此整整一年都很
不自在。
“我曾从早到晚用CD机播放同一张碟,就是为
了试试她,因为她太羞怯了,”诺埃尔说,
“直到那天晚饭时,她才终于改变了她的羞怯。”
虽然她们没有将房间一分为二,但是到了年 末,
她们还是大吵一场分开了。“回想起来,我真希
望当时能跟她谈谈我的感受,”诺埃尔说。

大多数室友间冲突的起因都是小小的令人不快
的分歧,而不是抽象的哲学原则上的重大争执。



“都是具体的事情弄得室友不和,”俄亥俄州一
所大学的宿舍管理处主任助理说。

在极端的情况下,室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严重的
暴力事件。去年春天哈佛大学就发生了这种情< br>况:一位学生将她的室友杀害后自杀。
许多学校都已经启动了化解冲突的项目,以缓和
紧张形势,要不然它们就会像火山一样蓄势待
发,最终导致暴力行为。
有些大学采用了“室友 合同”的做法:所有新生
在参加有关室友关系的讨论会之后,都要填写签
署该合同。
学生们订下详细的宿舍行为准则,包括可以共同
接受的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动用彼此物品的原
则,以及如何处理留言。
虽然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永远不会诉诸法
庭,但合同副本都被 送到所在楼层的宿舍指导员
处,以防日后发生冲突。
宿舍管理处主任说:“合同允许我们处理一些同
学们没有想到或不愿谈及的问题。”

有些学校试图通过电脑配对安排住宿,以期防止



争吵发生。不过这种做法更像推测游戏,并不科
学。
它根据学生对住宿表格上一系列 问题的回答将
他们组合在一起。这些问题包括是否容忍抽烟,
选择什么样的作息时间,以及对个 人习惯是整洁
还是凌乱的自我描述。
有时家长会拿走表格,就他们孩子的习惯填入不
真实的、一厢情愿的数据,特别是在吸烟问题上,
这就削弱了这种做法的效果。
此外,宿舍管 理人员中关于大学生活特色的理论
之争也使这一安排过程复杂化。这一争论围绕的
主题是:“到 底是让相似的人住在一起,还是让
不同的人住在一起,让他们取长补短呢?”
一幅漫画道出了 许多学生对这一做法的感受:面
对一大堆资料,宿舍工作人员随便拿出两张待选
的表格,叫道: “这位喜欢象棋,那位爱好足球,
他们住在一起是最理想的了!”

一位二年级学生 艾伦·萨斯曼回忆道:“我觉得
他们肯定了解我们的性格,然后就选性格相反的
(搭配)。”
萨斯曼喜欢整洁,学习认真,而他的室友却邋里



邋遢,而且喜欢通宵聚会直至凌晨。
“我一进房间,就看见他在我的桌子上到处乱
翻,想找邮票去寄信。
还有一次,我回来就看到他在吃我的最后一块巧
克力曲奇饼,那是我妈妈带给我的。
宿舍楼里的人都在打赌我们什么时候打起来,”
他说。
但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却最终成了朋友。
萨斯曼说:“我们彼此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
西──但我也决不想再有这样的经历了。”



单元六:风险与你
1 在说不定的某个时候,我们大家 都曾充当过
疑病症患者的角色,只凭一些轻微的症状便怀疑
自己得了某种可怕的病。有的人只要 一听说一种
新的疾病,就会去检查,看自己是否可能患了这
种病。然而,对疾病的恐惧并非我们 唯一的恐惧。
同样,患病的危险也并非我们唯一会遇上的危
险。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威 胁,诸如对
我们生命的威胁,对我们平和心境的威胁,对我



们家人的 威胁,对我们未来的威胁。从而产生了
好些问题,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我买的食品安全
吗?给孩 子们的玩具会伤害他们吗?我们家的
人是不是不该吃熏肉?我度假时会不会遭抢
劫?我们的疑虑 就无休止地增加。
2 对生活中风险的担忧与疑病症有相似之处;
二者的恐惧或忧虑皆起因 于信息不全面。但二者
之间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别。疑病症患者通常可
以求助于医生,以便澄清 疑虑——要么你得了你
所怀疑的疾病,要么你没得。但当涉及到其它形
式的风险时,事情就要困 难得多,因为对许多风
险来说,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3 风险几乎总是一个可能性的问题而 无确定性
可言。你也许会问:“我该不该系安全带?”如
果你坐的车要与其它车正面相撞,那当 然该系安
全带。倘若你的车侧面被撞,结果你被困在车里,
又因安全带装置遭破坏而无法挣脱, 那怎么办
呢?这是否意味着你该再花些钱在车内安一个
保险气袋呢?同样,在正面相撞的情况下 ,保险
气袋完全可以救你一命。但是,万一正当你在高
速公路上开车时,保险气袋突然意外充气 膨胀,
从而导致了本来绝不会发生的事故,那又该如何



是好?
4 上面说的这一切,只是从另一角度说明我们
所做的事没有一件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有些风 险
——常常是潜在的重大风险——与我们的每个
业余爱好、所做的每项工作、所吃的每种食物有
关,换句话说,与所进行的任何活动有关。但我
们又不能,也不该因危险存在于我们将要做的每
件事,而变成战战兢兢的神经症患者。有些活动
是比其它活动更危险。关键在于要让自己了解相
应的风险,然后相机行事。
5 例如,两车相撞时,大车总的说来要比小车
安全些 。可究竟能安全多少呢?答案是这样:在
一起严重的车祸中坐小车丧生的可能性是坐大
车的两倍 左右。然而,大车通常比小车贵(并且
消耗更多的汽油,由此给环境带来了更大的风
险!)。那 么我们该怎样确定什么时候值得为降低
风险增加花费呢?例如,避免风险最保险的做法
也许是去 买一辆坦克或装甲车,从而把撞车时死
亡或受伤的风险降到最小。然而,即便你买得起,
这笔额 外的费用以及忍受坦克或装甲车所带来
的不便是否值得呢?
6 在我们尚不知所涉及的风险程度之前,我们



还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 该如何去衡量
风险程度呢?有些人似乎认为答案只不过是一
个简单的数字。例如,我们知道每年 大约有
25,000 人死于车祸。相比之下,每年只有大约
300人死于矿山事故和灾难。这 难道就意味着乘
坐汽车要比采矿危险得多吗?未必。事实是,在
美国每年大约有两亿人经常性地 以车代步;而大
概只有70万人从事采矿作业。我们评估一种风
险时,所需要的有关数字是一个 比率或分数。该
分数的分子告诉我们在某个特定时期由于从事
某种特定活动而丧生或受伤的人数 ;其分母告诉
我们在这一时期从事这种活动的总人数。这样,
所有的风险程度都是由比率或分数 表示,其大小
介于0(无风险)到1(完全风险)之间。
7 通过把所有风险都简化为这种 比率或分数,
我们便可以开始比较不同种类的风险,如比较采
矿与乘坐汽车。这个比率越大,也 就是说它越接
近1,那么有关活动的风险就越大。在刚才讨论
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用每一活动中 死亡的人数除
以参与该活动的总人数,从而找出汽车旅行与采
煤的相对安全性。此处,我们可以 很清楚地看到,
乘坐汽车旅行的风险是每一万人中大约有一人



丧生; 而就采矿而言,其危险程度是每一万矿工
中大约有四人死亡。所以,尽管在车祸中丧生的
人远比 采矿要多,其实后者的风险是前者的四
倍。这些比率使我们能够对毫不相干的活动或情
形的危险 性加以比较,即便差别如苹果与橘子那
样大也能比较。如果你反对冒险,你就会选择风
险比率较 小的活动。如果你无所畏惧,那么你往
往会对高比率不太在乎,除非它们大得令人难以
承受。
8 我们一旦明白了风险是永远无法从任何情况
中完全去除的,因而就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我 们
也就会明白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
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风险管理需要两大要素 :
常识以及与我们可能要承担的风险的性质和程
度相关的信息。


单元七: Passage I
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
雅各布?诺伊斯那

1 我们这些教师对于在你们身上取得的教育成



就一点 都不感到自豪。我们培养你们去适应的是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事实上也是不可能
存在的。 你们在这里度过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以
为失败是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要是学得不好,
一个最省 事的办法就是中途退出(不修这门课),
在布朗大学你们学会了这一点。但是,从现在开
始,在 你们要涉足的世界里,失败是要给你留下
疤痕的。知难而退也会使你变成另一个人。走出
布朗, 知难而退的人绝不是英雄。
2 你们可以跟我们争辩,说服我们为什么你们
的错误不是错误 ,为什么平庸的作业是优秀的,
为什么你们会对普普通通并不出色的课堂报告
感到骄傲。回想一 下,毕竟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在
你们所学的大部分课程中都得了高分。因此,在
这里分数并不能作 为区分优秀学生与学业平平
的学生的依据。但是,今后,在你们所要去的世
界里,你们最好不要 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应该
从中吸取教训。假如你们要求得到你们不该得到
的表扬,诋毁那些不 给你们表扬的人,这是不明
智的做法。
3 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一个完全宽容的世界。这里所要求于你们的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努



力。当你们没有按约定的时 间赴约时,我们就再
约时间。当你们没有按期交作业时,我们装作不
在乎。
4 更 糟糕的是,当你们的言谈枯燥无味时,我
们却装作你们说的是重要的事情;当你们喋喋不
休、不 知所云时,我们认真倾听,似乎你们说的
东西事关重大;当你们把根本没有花心思写的作
业扔到 我们桌上时,我们不仅拜读,甚至批改给
评语,好像值得为你们这样做似的。当你们犯傻
时,我 们装作你们聪明过人;当你们老生常谈、
毫无想象力、平平淡淡时,我们却要像在听什么
美妙绝 伦的新鲜事情一样;当你们要不劳而获
时,我们拱手奉上。所有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
么?
5 对这一切尽管你们可以想入非非,但我们决
不是因为想要讨得你们的欢心,而是因为我们 不
想让你们来罗嗦。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作假:微
笑,让你们轻轻松松都得B。
6 在这一类的演说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引用,在
此让我来引用一个你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的
话,这 个人是拉特格斯大学的卡特?A.丹尼尔教
授。他说:



“大学毁了 你们,让你们阅读那些不值得一读的
论文,听那些不值得一听的评论,甚至要去尊重
那些无所事 事、孤陋寡闻、极不文明的人。为了
教育,我们过去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今后不会有
人再这样做 了。在过去的50年中,大学使你们
丧失了得到充分培养的机会。由于大学成了一个
轻松、自由 、包容、体贴、舒适、充满乐趣、好
玩的地方,它没有对你们尽到责任。但愿你们今
后好运。”
7 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进行毕业典礼之际,
我们没有任何可引以自豪的东西。
8 哦,对了,还有一点。尽量不要像对待我们
那样去对待你们的同事和老板。我的意思是, 当
他们把你们想要但不是你们应得的东西给予了
你们时,要善待他们,不要侮辱他们,不要在他
们身上重演你们与父母之间的那种糟糕的关系。
这一切,我们也都忍受了。正如我刚才所说的,
这不是为了讨你们的欢心。有一些年轻人只能在
同龄人的眼中找到自我,是一些愚昧无知的人,
竟然肤浅到以为教授们关心的不是教育,而是自
己的人缘。实际上,很少有教授在乎这类年轻人
是否喜欢他们。我们容忍这一切,只是为了摆脱



你们。摒弃我们在教学中给你们造成的这些假
象,投身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吧。

Passage II
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
艾达?蒂莫西

1 在“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中,雅
各布?诺伊斯那认为,大学经历使得我们认为 :
“失败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第一段),而成绩是
很容易取得的。在诺伊斯那看来,大学并不 是一
所很好的着眼于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因为它为
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世界”而培养我们( 第一
段)。
2 毫无疑问,诺伊斯那在发表这么强烈的论点
之前,该对大学生活实 况做更进一步的审视。他
完全无视学生们为了学业成功而经受的一切压
力与艰辛。大学生活根本 就不是他所描绘的那
样。
3 大学难道真的像诺伊斯那所说的那样,没有
让我们为 现实生活作准备吗?我们所经历的一
切难道无助于我们了解现实世界的吗?这些问



题都是在思考诺伊斯那所说的话时涌现到我的
脑海中的。我认为他完全错了。对我们许多人 来
说,大学时代正是我们开始独立,自己做重要决
定,并对这些决定负责的时代。在大学里,我 们
必须学会计划时间(还包括计划用钱!),学会容
忍(否则,住在一个拥挤的三人间里,我们 会无
法过下去的)。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识,
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 如果
这些对现实世界是没用的,那我可不知道什么才
是有用的。
4 诺伊斯那认为 ,在大学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使我们认为“失败不会留下任何记录”,因为据
称我们犯了错误可 以轻而易举地不受惩罚。我要
告诉他的是:要是你考试不及格,你就不能再考,
或者即使老师明 知你一辈子都会恨他,他也不会
抹去你的成绩。要是你中途放弃了某一门课,下
学期你就得多修 课。要是你有几门课的成绩很
低,就几乎不可能进入一个好的研究生院。要是
你好几门课的平均 积分点不够高,那你就得不到
学位。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临时,没有人能够
逃避。当学习紧张 时,本来刻苦学习的人也得更
加努力学习,因为大学并不像诺伊斯那所认为的



那样,会给失误提供“省事的”解决办法(第一
段)。大学不是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当“ 最
后期限”已过,或者没有按要求的时间完成作业
时,老师们也绝不会“装作不在乎”(第三段 )。
5 对于我来说,生活在一个拥挤的三人间里,
期末考试前只有一天时间看书,繁重的 阅读任
务,论文,还有集中在一个星期里进行的期中考
试,这些可不是我心目中的“轻松、自由 、包容、
体贴、舒适、充满乐趣、好玩”(第六段)。


单元八:如何从容使用时间
1 拉里?多希博士有两个古董钟。“一个走得
快, 一个走得慢,”多希博士说。“它们提醒我,
生活不是由时钟控制的,而且我能自己选择按什
么 样的时间生活。”
2 多希博士研究时间生物学,是这门新兴学科
的开拓者。该学科研究 的是时间与生活是如何相
互影响的。多希博士认为,一个人如何看待时间
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 他说,在我们社会中最常
见的一种疾病是“时间病”,就是由于时间造成
的压力和紧迫性而引起 的焦虑和紧张。这些症状



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这是我们最大的两种死
因。
3 多希发现,采用一些简单 的方法去改变人们
对时间的看法,上述疾病和其他一些因紧张而诱
发的疾病常常可以得到成功的 治疗。
4 多希博士注意到,有相当多的病人虽然在住
院期间并没有任何日程安排,但仍 坚持要带手
表,于是就对时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
趣。这些人都是“时间瘾君子”。他们 从孩提时
代起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要按社会的时钟安排自
己的生活。因此一旦没有了计时器所给 予的安全
感,就会茫然若失。于是乎时间就统治了我们的
生活。时间就是金钱,应该动脑筋积攒 起来或理
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
5 几乎所有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生物,都< br>拥有与大自然节奏同步的生物钟。蟹能感知潮水
什么时候要变化。老鼠会在夜幕降临时醒来。松< br>鼠知道什么时候该为漫长的冬眠做准备。这些生
物钟并不像自动机械装置那么精确,却能适应环< br>境的变化。
6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光是最强有力的同步指
示仪。但人类还另有一 个强有力的同步指示仪:



周围的人。根据在德国进行的开拓性研究报告,当人们被分成小组,一起置身于与光、温度、湿
度等外部时间提示因素相隔绝的环境时,他们自身内部复杂的时间节奏无法(与外部因素)同步
了;但他们的生物钟随后又恢复了相互间一致的同步节奏。就连他们的体温也一起上升或下降—
—这表明,每个人体内的一些微妙的生物化学变化现在也都同步了。这些实验也许揭示了一种神
秘力量,一种把个人改变为群体(团队、异教或乌合之众)成员的神秘力量。
7 人的头脑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改变时间的
节奏。那些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的人常常回忆
说, 在那一瞬间他们整个一生的生活经历会在
他们面前重新闪现。那些经历过严重事故的人常
描述说 ,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一切都以慢动作
的形式进行;这显然是人脑中内置有逃生工具,
也就是 一种能力,它能把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速
度提高到正常状态下的数倍,从而“减慢”了世
界运行 的速度,使当事人有“时间”来思考避免
灾难的对策。
8 由于我们一生下来就被灌输了 社会所遵循
的时间,于是我们就以为这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



不管怎么 样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但不同的文化对
时间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北部的一
些工业化 国家,生活安排得很紧凑。让别人等候
是令人皱眉头的。但在欧洲南部及拉丁美洲说西
班牙语和 葡萄牙语的国家里,人比时间表更重
要,故在约会时会把开始的时间定得比较灵活。
9 每一种时间观都各有优缺点。但其代价可能
会很高。当我们体内的自然节奏与时钟时间之间
的同 步关系被打乱时,紧张感便会随之而生。在
时钟时间的严格控制下,现在西方工业化社会发
现心 脏病和其他一些相关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
要原因。但是,多希博士认为,这样的“时间病”
是可 以通过改变我们对时间的看法而得到治疗
和预防的。他能采用一些简单的手段来改变和主
宰自己 的时间,这些手段你我也可以采用。
10 1)摆脱时钟对你生活的控制。
别再戴手表。当我们打破了看钟表的习惯时,时
间便不再让你我如此时时关注了。
11 2)确立你自己的内部时间感。
为了说明时间是相对的,爱因斯坦曾经说,对于< br>一个坐在滚烫的火炉上的人来说,两分钟的时间
给人的感觉就像两小时;而对一个身边有靓丽女< /p>



子陪伴的青年男子来说,两小时就像两分钟一
样。
12 3)发挥你自身的能力去改变时间。
我们都天生具有使自己放松的能力。大多数人能
通过排除 杂念和控制呼吸的方法做到这一点。例
如,每次呼气时都想数字“1”。几分钟内,就能
使自己 非常平静。
13 4)使自己与大自然同步。
耐心地看看日落,或者看一朵从头顶的天 空慢慢
飘过的云。记住,有一种时间比人类用钟表创造
出来的时间要古老得多。
14 被我们称作时间的文化模式是后天学来
的。如果我们希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必须
努力认识 到,大自然的时间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世
界,决不应该忽视它。我们创造了机械时间,令
我们的社 会随着它运转,我们有自由去选择究竟
是做它的奴隶还是做它的主人。



单元九:太快了吗?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出生的 人仍然记得看
到身边经过的汽车就挥手的情景。那时,见到一
辆汽车就像观看游行一样令人兴奋 、非同寻常。
另一项新发明就是飞机了(当时被拼作
“aeroplane”)。当时的电冰箱 只是些“冰盒子”
(icebox),而且有人夏天专门为冰盒子送冰,
冬天为火炉送炭。现在 ,送冰的人就像铁匠一样
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读到了。
2 如今,变化来得如此之快,以至 于从业人员往
往人到中年却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复存在而变得
一无用处。知识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 速度都成几
何级数增长。每一个想法能引发出许多新的想
法,而每一个新想法又引发更多的想法 。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出生的这代人还没有来得及掌握那
个时代的诸多发明时又面临一批更高级的 发明
的挑战。原子时代起始于1945年,确切地说是
那一年的8月6日;我们尚未有喘息的机 会,太
空时代便来临了。
3 以前, 变化并不总是这样快的。一些重要的发
明,如 电话、飞机、汽车和收音机,早在1914
年以前就已经问世,但直到许多年后普通老百姓
才感 受到这些发明对他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现



在我们的技术足以开发人们一时还 接受不了的
新机器。例如,我们的技术可以让人通过电话付
款,但即便有电话的人也抵制这项技 术。这一变
化来得太快了。人们不愿对着机器说话,尤其是
当回话的也是机器的时候。
4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
技术,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控制我们的生活 。
这种情况并非一定是有利的或者是不利的。如果
变化来得慢一点,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更适应一
些;但另一方面,对不少人来说,每一项新发明
都像是一个新玩具。他们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一
个新发明的出现。在科学家们谈论人的非凡的适
应性时,他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这群人。
5 但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变化
来得过快以至于我们不能再适应时,我们会怎 样
呢?还是那些认为我们有非凡适应性的科学家
们告诉我们,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每个人造成情
感上的痛苦。那么,一旦变化迅速得使我们忍受
不了这种痛苦从而拒绝变化的时候,我们又会怎
样呢?
6 关于科技变化,我们读到过很多, 但这只是现
代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发现和文化上认可之间常



常存在着 一个很长的滞后阶段。例如,查尔斯?
达尔文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进化论,而且为
好几代的 严肃学者所接受,但至今许多大的社会
群体仍然拒绝接受这一理论。这些人认为科学是
与更高的 宗教权威相抵触的。在他们看来,科学
在质疑甚至破坏他们的信仰与文化。
7 这一问题很难 得到解决,因为科学的本质是质
疑,而人类的天性则不容怀疑他们所相信的东
西。科学不仅仅是 门学科,就像化学、物理或生
物那样。科学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这种方
法要求人们思想开 明,持客观的态度和根据观察
和实验来获得证据。这是一种脱离了宗教、种族、
民族、经济、道 德和伦理的方法。它只注重研究
的结果。这种科学方法已经给我们展示了无穷的
奇迹和成就, 但它无法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科
学不能告诉我们是否应该投放炸弹:这是一个道
德或政治问题 。科学只能告诉我们如何制造炸
弹。
8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技术革新的速度越来越
快。未来社会的变革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作为
一个物种,我们人类能否在我们自己发动的这种
变革中幸存下来呢?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我们能。



新编大学英语4(浙大版)课文翻



单元一: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
1 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会发笑、很开心,古
今中外都一样。这一现象或许同语言本身一样悠
久。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会使一个故事或笑话
让人感到滑稽可笑的呢?
2 我是第一次辨识出幽默便喜欢上它的人,
因此我 曾试图跟学生议论和探讨幽默。这些学生
文化差异很大,有来自拉丁美洲的,也有来自中
国的。 我还认真地思考过一些滑稽有趣的故事。
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喜好。
3 为什么听 我讲完一个笑话后,班上有些学
生会笑得前仰后合,而其他学生看上去就像刚听
我读了天气预报 一样呢?显然,有些人对幽默比
别人更敏感。而且,我们也发现有的人很善于讲
笑话,而有的人 要想说一点有趣的事却要费好大
的劲。我们都听人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笑话,
但我讲不好, 也总是记不住。”有些人比别人更
有幽默感,就像有些人更具有音乐、数学之类的
才能一样。一 个真正风趣的人在任何场合都有笑
话可讲,而且讲了一个笑话,就会从他记忆里引
出一连串的笑 话。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不可能成
为一群人中最受欢迎的人。一个真正有幽默感的



人不仅受人喜爱,而且在任何聚会上也往往是人
们注意的焦点。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4 甚至有些动物也具有幽默感。我岳母从前
经常来我们家,并能住上很长一段时间。通 常她
不喜欢狗,但却很喜欢布利茨恩—我们养过的一
条拉布拉多母猎犬。而且,她们的这种喜欢 是相
互的。布利茨恩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戏弄外祖
母,当外祖母坐在起居室里她最喜欢的那张舒 适
的椅子上时,布利茨恩就故意把她卧室里的一只
拖鞋叼到起居室,并在外祖母刚好够不到的地 方
蹦来跳去,一直逗到外祖母忍不住站起来去拿那
只拖鞋。外祖母从椅子上一起来,布利茨恩就 迅
速跳上那椅子,从它那闪亮的棕色眼睛里掠过一
丝拉布拉多式的微笑,无疑是在说:“啊哈, 你
又上了我的当。”
5 典型的笑话或幽默故事由明显的三部分构
成。第一部 分是铺垫(即背景),接下来是主干
部分(即故事情节),随后便是妙语(即一个出
人意料或令 人惊讶的结尾)。如果这个妙语含有
一定的幽默成分,这个笑话便会很有趣。通常笑
话都包含这 三部分,而且每部分都必须交代清
楚。如果讲故事或说笑话的人使用听众都熟悉的



手势和语言,则有助于增强效果。
6 我们可以对幽默这种娱乐形式,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究竟是什么使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笑话
令人发笑。举例来说,最常见的幽默有以下几种,
包括了从最显而易见的幽默到比较微妙含蓄的
幽默。
7 “滑稽剧”是最明显的幽 默。它语言简单、
直截了当,常常以取笑他人为乐。说笑打闹这种
形式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滑稽 说笑演员和小丑的
惯用技巧。它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所喜爱。几乎本世纪的每个讲 英语的滑稽说笑演
员都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说过下面这则笑话。
一位男士问另一位男士:“昨 晚我看到的那位和
你在一起的贵妇是谁?”那位男士回答道:“那
可不是什么贵妇,那是我老婆 。”这个笑话的幽
默之处在于第二位男士说他的妻子不是一位贵
妇,也就是说她不是一个高雅的 女人。这个笑话
并没有因为经常讲而变得不再那么好笑。由于这
是一个经典笑话,观众都知道要 说什么,而且因
为大家对这个笑话很熟悉而更加珍爱它。
8 中国的相声是一种特殊的滑稽剧。 相声中
两名中国喜剧演员幽默地谈论诸如官僚主义者、



家庭问题或其 他一些有关个人的话题。相声随处
都能听到,无论是在乡村的小舞台上,还是在北
京最大的剧院 里,抑或在广播、电视上。它显然
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种传统的幽默形式。
9 “俏 皮话”不像滑稽剧那样浅显,它是因
语言的误用或误解而引人发笑。我特别喜欢的一
个例子是三 位年长的绅士在英国乘火车旅行的
故事。当火车慢慢停下来时,第一位绅士问道:
“这是Wem bley (温布利)吗?”“不,”第二位
绅士说:“是Thursday (星期四)。”“我也是 ,”
第三位说道,“让我们下车喝杯啤酒吧。”我们知
道上了年纪的人往往耳背,因此会把We mbley(温
布利)听成了Wednesday(星期三),把Thursday
(星期四) 听成了thirsty(渴了),这样一来
就为第三位老人的妙语做好了铺垫。
10 著 名的中国漫画家和幽默家丁聪便是一位
俏皮话大师。在他的一幅幽默漫画中,一位老师
说:“你 为什么一字不改地抄别人的作业?”那
位年轻的学生回答道:“我没有一字不改地抄。
我把作业 上的名字改成自己的了。”在丁聪的另
一幅经典漫画里,一位生气的父亲问道:“告诉
我,1加 2等于几?”儿子说:“我不知道。”这



位不耐烦的父亲接着说道:“比方说 ,你、你妈
妈和我,我们加起来一共是几个,傻瓜?”儿子
得意地回答道:“是三个傻瓜。” 这些故事无论
是漫画还是笑话,是由演滑稽剧的喜剧演员说还
是由搭档的相声演员讲,都为各地 人们所喜爱。
人们喜爱这些有趣的故事,因为它们贴近现实生
活,而且里面那些出人意料的妙语 十分有趣。
11 双关语是一种更微妙的俏皮话。它使用的
技巧是利用发音相似的词或 同一个词的不同意
思。有些批评家认为双关语是最低级的幽默,但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双关语与 其他形式的幽默相
比需要更细微、更巧妙的语言技巧;然而,简单
的双关语甚至很小的孩子也能 利用。例如,谜语
或脑筋急转弯问题常使用双关语做铺垫、制造故
事情节,而且更多地是用在妙 语部分。双关语是
我最早懂得的幽默。记得大约在五岁时我听到了
下面这个谜语。一个人问:“ 什么东西整个儿是
黑的、白的和红的?”另外一个人通常猜不出来,
于是问道:“我不猜了。是 什么呀?”出谜语的
人回答:“是报纸。”如果你知道在英语中“red
(红色)”和“rea d(读)”的读音一样但意思完
全不同,答案就很明显了。



12 DOUBLE ENTENDRES (法语中的“一语双
关”)是双关语的特殊形式, 其中的词或短 语有
双重意思。两个意思往往很不相同,一个比较恰
当,另一个往往比较粗俗—但并不总是这样 。我
喜欢那个关于一位中学教师和校长因看见学生
在学校操场上接吻而感到担心的故事。故事并 不
过火。那位教师对学生们说;“我和校长已经决
定停止在学校操场上接吻。”听到笑声,她意 识
到她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于是补充说:“我的
意思是不能再在我们的鼻子下面发生接吻这样
的事了。”当然,这个解释并没有纠正她的第一
句话,反而使这个笑话的双重含义变得更加好< br>笑。
13 一些专业的幽默家认为如今的幽默大多
缺乏智慧,不够巧妙。他们不 喜欢在幽默中过多
使用有色情意味或粗俗的语言,而且觉得大多数
幽默家缺乏创造性。的确,现 在有些幽默令人震
惊,但我认为这不是幽默的过错。幽默本身是活
泼健康的,它还会继续生存下 去,只因为每天都
有有趣的事情发生。一些有幽默感的人会看到听
到这些有趣的事情,并把它们 编成妙趣横生、令
人开心的笑话和故事。




单元二:便笺的力量
1 我当体育编辑,最早是为蒙比利埃(俄亥俄
州)的《企 业导报》工作,当时我很少收到体育
迷的来信。因此,一天早晨放在我桌上的一封来
信把我吸引 住了。
2 打开来信,我看到了下面的话:“关于老虎
队的述评很不错,再接再厉。”签 名的是体育编
辑堂?沃尔夫。当时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
(为每一竖栏写一英寸文字,稿酬 总计达15美
分),因此他的话最鼓舞人心了。我把这封信一
直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后来它的边 角都卷起来
了。每当我怀疑自己不是当作家的料时,重温一
下堂的便笺,就又会树起信心来。
3 后来,我逐渐对堂有所了解,知道给各行各
业的人写快捷而鼓舞人心的便笺是他养成的 习
惯。他告诉我说:“当我使别人充满信心时,我
也感觉好极了。”
4 因此毫 不奇怪,他的朋友圈子就像附近的伊
利湖那么大。去年他去世了,享年75岁。电话
与悼函像潮 水般涌向报社,都来自于曾经得到过
他激励(文字)的人们。



5 多年来,我努力效仿堂以及我的其他朋友,
他们关心别人,常写一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因为
我觉 得,他们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样一个
惯于冷漠、无动于衷的世界上,这种便笺给人们
带来 了温暖和安慰。我们都时不时地需要鼓励,
大家知道几行赞扬的话会改变一个人的一天,甚
至一 生。
6 那么,这些激励人心的便笺的作者为什么寥
若晨星呢?我猜想很多人回避写,是 因为他们太
看重人们的看法。他们担心会被误解,怕别人觉
得他们自作多情或者言不由衷。还有 ,写也要花
时间,远不如打电话方便。
7 当然打电话的缺点是:说过的话留不住。而< br>一张便笺使我们的良好意愿显得更加珍贵。便笺
是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东西,而且我们写下的字< br>可以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并珍藏起来。
8 尽管写便笺会多花一些时间,但一些非常忙的人也在这么做,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有人说,
他政治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枝随时准备写字的笔。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他整个职
业生涯中,每次与人们接触之后,他几乎都随后写封信,内容亲切——一句赞美之辞,一行表扬



的话,或一段感谢语。他 不仅写给朋友和同事,
还写给萍水相逢的人以及完全陌生的人——比
如那位借伞给他的人,后来 收到他热情的赞扬
信,感到很惊讶。
9 那些通常做作的公司高层经理们,其领导作风只能被形容为强硬、冷漠、脱离群众。甚至这
些人也开始学习写便笺去鼓舞人心,且从中获益匪浅。唐纳德?彼得森,福特公司的前主席,把
每天写便笺鼓励同事当作一件日常工作。该公司在80年代时走出低谷取得成功主要是他的功
劳。“我只不过匆匆地在备忘录或信的角上写一
些鼓舞人心的话,然后传递出去,”他说道。“每
天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就是鼓舞那些为你工作的人的那10分钟。”
10 “太多的时候,”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那
些我们真正 喜欢的人并不知道我们是怎么看待
他们的。太多的时候,我们会以为,我并没有说
过什么批评的 话,为什么非得去说好话呢?我们
忘了,人类需要正面的肯定或鼓励——事实上,
我们靠这个取 得进步,获得成功!”
11 怎样才能写出振奋精神、温暖人心的信
呢?只要我们怀有要 表示感激之情的心愿。写这



种便笺的高手都具有我所谓的 “4S”技巧。
12 1)真诚 (sincere)。没人要听虚假的赞美。
13 2)简短 (short)。如果不能用三句话表达
出你的意思,你很可能过火了,写得太长。
14 3)具体 (specific)。赞扬一位业务伙伴
“演讲精彩”太笼统含糊;告诉他“关于沃伦?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讲得很精彩”才是一语中的。
15 4)自然 (spontaneous)。这使得便笺充满
了生气,洋溢着热情,并使 读者的心灵长久地感
受这种生气和热情。
16 当你非得到处找写信用品时,写出来的东西
就难以自然,因此我总是把纸、信封和邮票放在
手边,甚至在旅行时也是如此。信封信笺不需要
很花哨,重要的是要表达的思想。
17 那么,你周围又有谁值得你写便笺表示感谢
或鼓励呢?一位邻居?为你服务的那位图书馆
管理员?一位亲戚?你的市长?你的伙伴?一
位 教师?你的医生?你不必富有诗意。如果你需
要一个写的理由,就找一个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例 如你们共同参加的某个特殊事件的周年纪念
日、生日或者节日。例如,过去的25年里,我
总是 为远方的朋友每年准备一张圣诞卡,而且常



常在上面亲笔写上一句感谢或祝贺 的话。鉴于圣
诞节的氛围,就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功与得到的好
运特意表示谢忱似乎是最恰到好处 的。
18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言。像“最了不起的”、
“最聪明的”、“最漂亮的”这种 最高级的表达法
——使大家都感到高兴。即使你的赞美之词稍稍
超前了一点也没关系,记住,梦 想的实现往往孕
育于期望之中。
19 今天,我收到了以前的老板和精神导师诺曼?
文森特?皮尔的一封温暖的赞扬信。这张小小的
便笺上满是鼓舞人心的词句,这促使我坐到了打
字机前来完成几封我早就该写的信。我不知道这
些信会不会使别人的一天别有意义,但是,对我
自己确实如此。正如我的朋友堂?沃尔夫所说的:
使别人充满信心,也就使我自己感觉很好。


单元三:Passage I
男生是老师的宠儿
1 教室是男生的天下; 即使在他们人数并不
占多数时,老师三分之二的注意力仍花在他们身
上。 他们被允许取笑女生,他们作业做得马虎却



受表扬,要是女生做这样的作业就 得不到宽容。
男生们已经习惯于做老师的宠儿。如果女生也得
到同等待遇,男生就会抗议,甚至 扰乱课堂。
2 以上这些话是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讲师戴
尔?斯彭德在她本周出版的一本书中讲的。 她
认 为在男女同校的学校里,歧视女生的现象太典
型了,惟一的解决办法是实行男女生分班上课。
3 她是根据她自己和其他老师的课堂录像这
样说的。像斯彭德一样,许多老师曾有意给女生< br>公平的机会。斯彭德说:“有时我甚至觉得我做
得太过分了,我花在女生身上的时间比男生多。”
4 录像显示并非如此。在录了像的10节课(包
括中学和大学课堂)里,斯彭德对女生的 关注从
未超出42%(平均为38%),而对男生的关注均超
过58%。其他男女老师的情况也 都相似。
5 也就是说,当老师花在女生身上的时间超过
三分之一时,他们就觉得自己剥 夺了男生应得的
时间。男生们自己也这样认为。“她老是问女生
问题,”当老师在课堂上给了女 生34%注意力时,
一位男生这样说—“她不喜欢男生,她只听女生
发言,”另一个班上的一位 男生说—而在他的班
上,老师对男生的关注占到63%。



6 男生认为老师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他们身
上是公平的——如果少于这个时间,就会在课堂
上捣乱 ,甚至向上级主管投诉。一位老师说:“吸
引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他们会表现
得很 糟糕。”
7 根据斯彭德的研究,课堂教学普遍实行双重
标准。“当男生提问、表示反对 甚至质疑老师时,
他们通常得到尊重和奖励;而女生这样做却常常
受到批评和惩罚。”
8 当男生需要老师关注时,能很快得到老师的
回应。“然而女生的要求会被忽视;她们长 时间
地举着手,通常很礼貌地请求帮助但老师不予理
睬,因为老师必须得关注那些男生。”
9 一位女生在谈及一位男教师时评论道:“如
果你是个女生,起火了你都不想举手告诉他 。因
为在他问你想说什么之前,我们已全都烧死了。”
10 斯彭德说,男生的书面作业 也是按不同的
标准来评判的。当她让教师评判学生的论文和课
题时,在告诉老师这是男生做的之 后,同样的作
业给的分数会高些。一位教师在谈到一项关于发
明的课题时说:“当男生决定把作 业当回事时,
没有哪个女生能比得上他。”但实际上,这项课



题是一位女生完成的。
11 女生交上来的整洁干净的作业被嗤之以鼻。
“我想她 本可以多花些时间补充些事实,而不是
花时间让作业显得美观,”一位老师这样评论。
“很典型 ,是不是?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它好
看些——你不能因为女生关注外表而揍他们一
顿啊,”另 一位老师这样看。但是当斯彭德指出
作业是一位男生做的时候,语气就明显地改变
了。
12 斯彭德总结说,女生在男女混合班中总处
于不利的地位。如果女生像男生一样吵闹、 野心
勃勃,那么她们会被认为“不温文尔雅”;如果
她们安静而顺从的话,又会被忽视。
13 斯彭德说,有些学校推行了数学课和自然
科学课男女分班上课的办法,并且发现女生 的成
绩有显著的提高。她建议说,最有希望的解决办
法是在学校内对某些课程实行男女生分班上 课
——而不是恢复单一性别的男校或女校。
Passage II
你拥有哪一种大脑?
1 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有本质区别吗?
我的理论是, 女人的大脑生来富有同情心,而男



人的大脑则生来擅长理解和构建系统。
2 同情心是一种本能,使人们愿意去发现他人
的感情和想法并用适当的情感做出反应;而 使事
物系统化是另外一种本能,使人们愿意分析和探
索系统结构并推导出支配系统功能的基本规 则;
它同时也是构建系统的本能。
3 每个人(不论男女)都有一个具体的“大脑
类型”。大脑通常有三种类型:有些人,同情性强
于系统性,这种大脑称作女性大脑, 或E型大
脑。而另一些人,系统性强于同情性, 这种大脑
称作男性大脑,或S型大脑。还有一 些人具有同
样强的同情性和系统性,这种大脑被称作“平衡
型大脑”,或者B型大脑.
4 这个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你的性别不能说明
你拥有哪一类型的大脑。并非所有的男人都 有男
性大脑,同样并非所有女人都有女性大脑。这个
理论的核心主张是,总的来说男性拥有S型 大脑
的人比女性多,而女性拥有E型大脑的人比男性
多。
5 是不是女人更富有 同情心呢?就我们平时
的所见所闻来说,这个理论是成立的。例如,我
们都知道,人们在火车站 台或机场休息室的报刊



亭里会选择不同的读物。女人更有可能去看杂志
架上有关时尚、爱情、美容、亲情、人际关系顾
问、父母须知的杂志,而男人却更可能去看杂志
架上有关计算机、汽车、船泊、摄影、自己动手
知识、体育运动、高保真音响设备、枪械、工具
的杂志。
6 但是E-S理论不只是停留在日常见闻所提
供的证据上,而是收集整理了 科学证据,并研究
这些差异的根源。
7 关于女性富有同情心的证据来自许多不同
方面。例如,研究表明,当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一
个带单目镜的小电影放映机时,男孩往往会得到
更多的机会(占用那个单目镜向里)观看。他们
干脆把女孩们挤到一边去了。同情心少了点,更
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又例如,如果你把一些孩子
们可以坐在上面开的大塑料汽车放在那里让他
们玩,你会看到更多的小男孩在玩“撞击”游戏。
他们故意开车去撞别的小孩。而小女孩开车会小
心些,经常避开其他小孩。这表明女孩对他人更
体谅。
8 同情心方面的性别差异最早 是在什么时候
明显表现出来的呢?的确,在12个月大的时候,



女孩 就比男孩做更多的目光接触。然而,我在剑
桥大学自己实验室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刚
出生 时,女孩看脸孔的时间更长些,而男孩花更
多的时间看悬在空中由机械装置控制的风铃。另
外, 剑桥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孩子进行多少目
光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出生前的睾丸激素
这个 生物因素。测量羊水中该荷尔蒙的含量证实
了这一发现。
9 所有这些构成了大量的证据 ,表明女性在同
情心方面有优势,其中至少涉及一些生物方面的
决定因素。那么男性在系统性方 面有优势又是怎
么回事呢?
10 从蹒跚学步起,男孩子就对汽车、卡车、飞
机、 枪剑、积木以及机械玩具这些系统感兴趣。
他们似乎喜欢组装东西,搭建玩具塔和城镇或是
装配 车辆。男孩还喜欢玩有明确功能的玩具,喜
欢有按钮的东西,会亮的东西或者能使别的物体
运动 的装置。
11 在成人的工作场所,你会看到同样的情况。
有些职业的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都 是男性。例如金
属加工、武器制造、乐器制作或是建造工业如造
船之类。这些职业的核心是建造 系统装置。像数



学,物理和工程类职业,系统性要求很高,也大
都是男性的选择。
12 男性更喜 欢将兴趣集中在系统装置上,这一
点也很早就表现出来了。我们在剑桥的研究发
现,一岁时小男 孩就更爱看汽车(机械装置)题
材的电影,而不是有脸孔(具有许多面部感情的)
的电影。小女 孩的喜好则刚好相反。
13 当然,我们知道假以时日,文化和社会化确
实在决定男性大脑 或女性大脑方面起一定的作
用,但是这些研究都强烈表明生物因素在一定程
度上也发挥作用。
14 这样的理论会引起忧虑吗?一些人也许会
担心:这意味着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优越 。
但稍稍思考一下,就清楚对此不必过分担忧。这
个理论是说,通常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在于吸引 他
们的事物和他们认为容易的事情不同,但是两性
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总的来说,没有哪个 性
别更优越。


单元四:关于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思考
1 教育界和商业界的专家们说, 具有创造性



是通向光明前程 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一下学校和
家长如何才能鼓励孩子发展这一至关重要的能
力。
2 如果1925年迪克?德鲁听从了他老板的意
见,也许我们就不会有遮护胶带这种用品 了。
现 在我们几乎离不开它。德鲁当时就职于“明尼
苏达制造和矿业公司”,通常称为3M公司。在工
作中,他研制了一种用于胶带有黏性那面的物
质,黏性很强,能使物体粘在一起。但是老板却
不 让他做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德鲁只好利用自己
的时间改进了这种胶带。这种胶带现已被人们广
泛 使用。而他原来工作过的3M公司也从自己的
失误中吸取了教训:现在该公司鼓励员工抽出
15 %的工作时间专门用来开动脑筋搞创新。
3 现在这种策略已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
而且全国各地的专家认为,对待孩子也应仿效这
种做法,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认为,
如果我们教育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他们就能在
明天的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 受益 于创造性的不只限于音乐和艺术领域。
能取得成功的学生和成人都是那些会寻求各种
办法解决问 题的人。



5 创造性并非与生俱来,也不一定就是高智慧
的特 征。一个人智力高并不意味着他必然能创造
性地发挥才智。创造性是指能利用已有的资源想
出新 点子,而这些点子有助于解决某方面的问
题。
6 遗憾的是,学校还没有想到要促使学生 发挥
创造性。许多教育者十分看重考试分数,强调阅
读、写作和数学能力,往往因追求正确的答 案而
牺牲了对创造性的培养。其结果是,孩子们能够
反馈所学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灵活地应用 知
识。比如,他们可能熟记乘法表,却不会用它来
解决数学应用题。
7 然而, 在有些学校里,教育者们正逐渐认识
到这一问题,并致力于研究能启发学生创造性的
新的教学方 法。一些教师把基础知识和要求学生
发挥想象力的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教师不再简
单地问学生 哥伦布何时发现了新大陆,他们可能
让学生思考如果哥伦布首先到达的不是加勒比
地区而是纽约 ,情况会是如何。要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必须应用自己掌握的关于哥伦布、纽约和加
勒比地区的 知识。教师们认为即便学生的回答会
很可笑,也毫无关系,这也许是通向创造性的重


要一步。专家认为,在课堂以及在家里,必须允
许孩子们有些荒唐的念头。家长和教师们 则有责
任和孩子共同努力,使那些念头成为切实可行的
建议。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提问来鼓励孩子 ,同时
对他们的想法和新点子表示赞赏。专家认为必须
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氛围,一 个尊重
和赞赏而不是鄙视或不理会荒诞想法的环境。
8 在家里,家长可以做一些鼓励孩 子发挥创造
力的事情。如果遇到合适的问题,家长可以就该
问题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决 策。家长可
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的决策将会带来的各种后
果。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大声谈论他们正 在做的事
情。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大声地
谈论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9 具有幽默感对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也非常
重要。当家长表现出幽默时,孩子们就看到了 最
地道的创造性。从本质上看,幽默跨越了常规界
限,打破了固有模式。要创造往往也得如此。
10 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也很重要。应该允许孩
子自己做决定并清楚其后果,要让孩子从尽 可能
早的年龄开始这样做。做决定有助于培养思维能
力,即便只是在午餐的两种食物的选择上做 决定



也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让孩子自己做
主支配时间或金 钱;当他们作出错误的决定时,
不要不假思索地给予过多的帮助。这种做法可能
会使孩子迷惑不 解,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富有创
造力的人有很强的动力,使他们能够从混乱中创
造秩序。这是他 们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第五单元:A篇
事实如此,我们孤独无依地生活着。据 最近的统
计,共有2,200万人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住所里。
其中有些人喜欢这种生活,有些却 不喜欢。
有些离了婚,有些鳏寡无伴,也有些从未结过婚。

孤独或许是这里的一种民族弊病,我们羞于承认
它,甚于其他任何罪恶。
而另一方面,故意选择独处,拒绝别人的陪伴而
非为同伴所弃,却是美国式英雄的一个特点。
孤独的猎人或探险者去鹿群和狼群中冒险,征服
广袤的荒野时,并不需要有人陪伴。
梭罗独居在湖畔的小屋,有意疏离了城市生活。
现在,这成了你的个性。



独处的灵感是诗人和哲学家最有用的东西。
他们都赞成独处,
都因能够独处而自视甚高,至少在他们匆忙赶回
家喝茶之前的一两个小时之内是这样。

就拿多萝西·华兹华斯来说吧,她帮哥哥威廉穿
上外衣,为他找到笔记本和铅笔,向 他挥手告别,
目送他走进早春的阳光去独自对花沉思。
他写道:“独处多么优雅,惬意。”

毫无疑问,如果自愿独处,感觉要好得多。

看看弥尔顿的女儿们:她们为他准备好垫子和毯
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开,以便他能创作诗歌。
然而他并不自己费神将诗歌写下来,而是唤回女
儿们,向她们口述,由她们记下来。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这些艺术家类型的人,大多
是到户外独处,
而家里则自有亲人备好了热茶,等着他们回家。

美国的独处代表人物是梭罗。



我们钦佩他,并非因为他能自力更生,而是因为
他孤身一人在瓦尔登 湖畔生活,他喜欢这样──
独居在湖畔的树林中。

实际上,他最近的邻居离他只有 一英里,走路也
就20分钟;铁路离他半英里;交通繁忙的大路
距他300码。
整天都有人进出他的小屋,请教他何以能够如此
高洁。
显然,他的高洁之处主要在于 :他既没有妻子也
没有仆人,自己动手用斧头砍柴,自己洗杯洗碟。
我不知道谁为他洗衣服,他没说,但他也肯定没
提是他自己洗。
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我从未发现比独处更好的
伙伴。”

梭罗以自尊自重为伴。
也许这里的启示是:自我意识越强,就越不需要
其他的人在周围。
我们越是感觉谦卑,就越受孤独的折磨,感到仅
与自己相处远远不够。



若与别人同住,他们的小别会使你感到耳目一
新。
孤独将会于星期四结束。
如果今天我提到自己时使用的是单数人称代词,
那么下星期我就会使用复数形式。
其 他人不在的时候,你可以放飞自己的灵魂,让
它充满整个房间。你可以充分享受自由,随意来
去 而无需道歉。你可以熬夜读书、大泡浴缸、一
口气吃掉整整一品脱的冰淇淋。你可以按自己的
节 奏行动。
暂别的人会回来。
他们的冬季防水大衣还放在衣橱里,狗也在窗边
密切留意他们归来的身影。
但如果你单独居住,那么朋友或熟人的暂时离别
会使你感到空虚,也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孤独的感觉时起时落,但我们却永远需要与人交
谈。
这比需要倾听更重要。
噢,我们都有朋友,可以把大事要事向他们倾诉。
我们可以打 电话对朋友说我们丢了工作,或者说
我们在湿滑的地板上摔倒了,跌断了胳膊。



每日不断的琐碎抱怨,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和意
见,积在那儿,塞满了我们的心。
我们 不会真打电话给一位朋友,说我们收到了姐
姐的一个包裹,或者说现在天黑得比较早,或者
说我 们不信任最高法院新来的法官。

科学调查表明,独居的人会对着自己、对着宠物、
对着电视机唠叨不休。
我们问猫儿今天该穿蓝色套装还是黄色裙装,
问鹦鹉今天晚餐该做牛排还是面条。
我们跟自己争论那个花样滑冰选手和这个滑雪
运动员到底谁更了不起。
这没什么不妥,
也对我们有好处,而且不像有些人那么令人尴
尬:在超市付款处,排 在前面的女人告诉收银员,
她的侄女梅利莎星期六可能会来看她。梅莉莎非
常喜欢热巧克力,所 以她买了速溶热巧克力粉,
虽然她自己从来不喝这东西。

重要的是保持理性。

重要的是不再等待,而是安顿下来,使自己过得



舒服,至 少暂时要这样。要在我们自身的条件下
发现一些优雅和乐趣,不要做一个以自我为中心
的英国诗 人,而要像一个被关在塔楼里的公主,
耐心地等待着我们的童话故事迎来快乐的结局。

毕竟,事已至此,
这或许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局面,但眼下我们不妨
称之为家吧。
不管怎么说,没有什么地方比家更好。

B篇
同卵双胞胎卡蒂和萨拉·莫纳汉去年来到宾夕法
尼亚的葛底斯堡大学,决心闯出一条独立之路。
虽然这对18岁的姐妹曾要求住在不同的宿舍
楼,但宿管处还是把她们安排在了同一栋楼的第< br>8层,中间只隔一条过道。
卡蒂与室友相处融洽,但萨拉却十分不快。
她因许多事情与室友暗地里不和,诸如什么时候
熄灯、家具应如何摆放等等。
最后她们将房间一分为二,彼此不再说话,主要
通过写便条进行交流。



这段时间里,萨拉不断跑到过道对面卡蒂那儿寻
求慰藉。
不久两人又想住在一起了,
而萨拉的室友最终也同意搬出。
“从重新住在一起的第一晚开始,我就感到很舒
服,”萨拉说,
“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

萨拉以和同卵双生姐妹同住的办法走出了她的
困境,这种办法很少见,但她所遇到的冲突却并
不罕见。
尽管许多学校已做了许多努力来为学生安排合
适的室友,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一 位室友总感觉冷,而另一位却总是不想调高暖
气温度,尽管气温计显示室外温度已达零下5
度。
一个喜欢安静,而另一个却每天练习两个小时的
小号,或将音响开得很大,响得连整个房间都在
振动。
一个只吃有机蔬菜产品,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神圣
的,即使是蚂蚁、蚊子也如此 ,而另一位却爱穿
皮草,喜欢在生物课上将青蛙开膛破肚。




彼此性格不合时,离家上大学的那种兴奋感就会
立刻变得索然无味。
而且,室友会互相影响对方的心理健康。
根据最近的研究,大学生室友的忧郁症往往会从
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学 会容忍陌生人的习惯可使大学生学会灵活应
变和妥协的艺术,但这往往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
程。
21岁的朱莉·诺埃尔是大四学生。她回忆说,
她一年级时与室友无法沟通,彼此整整一年都很
不自在。
“我曾从早到晚用CD机播放同一张碟,就是为
了试试她,因为她太羞怯了,”诺埃尔说,
“直到那天晚饭时,她才终于改变了她的羞怯。”
虽然她们没有将房间一分为二,但是到了年 末,
她们还是大吵一场分开了。“回想起来,我真希
望当时能跟她谈谈我的感受,”诺埃尔说。

大多数室友间冲突的起因都是小小的令人不快
的分歧,而不是抽象的哲学原则上的重大争执。



“都是具体的事情弄得室友不和,”俄亥俄州一
所大学的宿舍管理处主任助理说。

在极端的情况下,室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严重的
暴力事件。去年春天哈佛大学就发生了这种情< br>况:一位学生将她的室友杀害后自杀。
许多学校都已经启动了化解冲突的项目,以缓和
紧张形势,要不然它们就会像火山一样蓄势待
发,最终导致暴力行为。
有些大学采用了“室友 合同”的做法:所有新生
在参加有关室友关系的讨论会之后,都要填写签
署该合同。
学生们订下详细的宿舍行为准则,包括可以共同
接受的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动用彼此物品的原
则,以及如何处理留言。
虽然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永远不会诉诸法
庭,但合同副本都被 送到所在楼层的宿舍指导员
处,以防日后发生冲突。
宿舍管理处主任说:“合同允许我们处理一些同
学们没有想到或不愿谈及的问题。”

有些学校试图通过电脑配对安排住宿,以期防止



争吵发生。不过这种做法更像推测游戏,并不科
学。
它根据学生对住宿表格上一系列 问题的回答将
他们组合在一起。这些问题包括是否容忍抽烟,
选择什么样的作息时间,以及对个 人习惯是整洁
还是凌乱的自我描述。
有时家长会拿走表格,就他们孩子的习惯填入不
真实的、一厢情愿的数据,特别是在吸烟问题上,
这就削弱了这种做法的效果。
此外,宿舍管 理人员中关于大学生活特色的理论
之争也使这一安排过程复杂化。这一争论围绕的
主题是:“到 底是让相似的人住在一起,还是让
不同的人住在一起,让他们取长补短呢?”
一幅漫画道出了 许多学生对这一做法的感受:面
对一大堆资料,宿舍工作人员随便拿出两张待选
的表格,叫道: “这位喜欢象棋,那位爱好足球,
他们住在一起是最理想的了!”

一位二年级学生 艾伦·萨斯曼回忆道:“我觉得
他们肯定了解我们的性格,然后就选性格相反的
(搭配)。”
萨斯曼喜欢整洁,学习认真,而他的室友却邋里



邋遢,而且喜欢通宵聚会直至凌晨。
“我一进房间,就看见他在我的桌子上到处乱
翻,想找邮票去寄信。
还有一次,我回来就看到他在吃我的最后一块巧
克力曲奇饼,那是我妈妈带给我的。
宿舍楼里的人都在打赌我们什么时候打起来,”
他说。
但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却最终成了朋友。
萨斯曼说:“我们彼此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
西──但我也决不想再有这样的经历了。”



单元六:风险与你
1 在说不定的某个时候,我们大家 都曾充当过
疑病症患者的角色,只凭一些轻微的症状便怀疑
自己得了某种可怕的病。有的人只要 一听说一种
新的疾病,就会去检查,看自己是否可能患了这
种病。然而,对疾病的恐惧并非我们 唯一的恐惧。
同样,患病的危险也并非我们唯一会遇上的危
险。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威 胁,诸如对
我们生命的威胁,对我们平和心境的威胁,对我



们家人的 威胁,对我们未来的威胁。从而产生了
好些问题,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我买的食品安全
吗?给孩 子们的玩具会伤害他们吗?我们家的
人是不是不该吃熏肉?我度假时会不会遭抢
劫?我们的疑虑 就无休止地增加。
2 对生活中风险的担忧与疑病症有相似之处;
二者的恐惧或忧虑皆起因 于信息不全面。但二者
之间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别。疑病症患者通常可
以求助于医生,以便澄清 疑虑——要么你得了你
所怀疑的疾病,要么你没得。但当涉及到其它形
式的风险时,事情就要困 难得多,因为对许多风
险来说,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3 风险几乎总是一个可能性的问题而 无确定性
可言。你也许会问:“我该不该系安全带?”如
果你坐的车要与其它车正面相撞,那当 然该系安
全带。倘若你的车侧面被撞,结果你被困在车里,
又因安全带装置遭破坏而无法挣脱, 那怎么办
呢?这是否意味着你该再花些钱在车内安一个
保险气袋呢?同样,在正面相撞的情况下 ,保险
气袋完全可以救你一命。但是,万一正当你在高
速公路上开车时,保险气袋突然意外充气 膨胀,
从而导致了本来绝不会发生的事故,那又该如何



是好?
4 上面说的这一切,只是从另一角度说明我们
所做的事没有一件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有些风 险
——常常是潜在的重大风险——与我们的每个
业余爱好、所做的每项工作、所吃的每种食物有
关,换句话说,与所进行的任何活动有关。但我
们又不能,也不该因危险存在于我们将要做的每
件事,而变成战战兢兢的神经症患者。有些活动
是比其它活动更危险。关键在于要让自己了解相
应的风险,然后相机行事。
5 例如,两车相撞时,大车总的说来要比小车
安全些 。可究竟能安全多少呢?答案是这样:在
一起严重的车祸中坐小车丧生的可能性是坐大
车的两倍 左右。然而,大车通常比小车贵(并且
消耗更多的汽油,由此给环境带来了更大的风
险!)。那 么我们该怎样确定什么时候值得为降低
风险增加花费呢?例如,避免风险最保险的做法
也许是去 买一辆坦克或装甲车,从而把撞车时死
亡或受伤的风险降到最小。然而,即便你买得起,
这笔额 外的费用以及忍受坦克或装甲车所带来
的不便是否值得呢?
6 在我们尚不知所涉及的风险程度之前,我们



还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 该如何去衡量
风险程度呢?有些人似乎认为答案只不过是一
个简单的数字。例如,我们知道每年 大约有
25,000 人死于车祸。相比之下,每年只有大约
300人死于矿山事故和灾难。这 难道就意味着乘
坐汽车要比采矿危险得多吗?未必。事实是,在
美国每年大约有两亿人经常性地 以车代步;而大
概只有70万人从事采矿作业。我们评估一种风
险时,所需要的有关数字是一个 比率或分数。该
分数的分子告诉我们在某个特定时期由于从事
某种特定活动而丧生或受伤的人数 ;其分母告诉
我们在这一时期从事这种活动的总人数。这样,
所有的风险程度都是由比率或分数 表示,其大小
介于0(无风险)到1(完全风险)之间。
7 通过把所有风险都简化为这种 比率或分数,
我们便可以开始比较不同种类的风险,如比较采
矿与乘坐汽车。这个比率越大,也 就是说它越接
近1,那么有关活动的风险就越大。在刚才讨论
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用每一活动中 死亡的人数除
以参与该活动的总人数,从而找出汽车旅行与采
煤的相对安全性。此处,我们可以 很清楚地看到,
乘坐汽车旅行的风险是每一万人中大约有一人



丧生; 而就采矿而言,其危险程度是每一万矿工
中大约有四人死亡。所以,尽管在车祸中丧生的
人远比 采矿要多,其实后者的风险是前者的四
倍。这些比率使我们能够对毫不相干的活动或情
形的危险 性加以比较,即便差别如苹果与橘子那
样大也能比较。如果你反对冒险,你就会选择风
险比率较 小的活动。如果你无所畏惧,那么你往
往会对高比率不太在乎,除非它们大得令人难以
承受。
8 我们一旦明白了风险是永远无法从任何情况
中完全去除的,因而就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我 们
也就会明白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
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风险管理需要两大要素 :
常识以及与我们可能要承担的风险的性质和程
度相关的信息。


单元七: Passage I
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
雅各布?诺伊斯那

1 我们这些教师对于在你们身上取得的教育成



就一点 都不感到自豪。我们培养你们去适应的是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事实上也是不可能
存在的。 你们在这里度过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以
为失败是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要是学得不好,
一个最省 事的办法就是中途退出(不修这门课),
在布朗大学你们学会了这一点。但是,从现在开
始,在 你们要涉足的世界里,失败是要给你留下
疤痕的。知难而退也会使你变成另一个人。走出
布朗, 知难而退的人绝不是英雄。
2 你们可以跟我们争辩,说服我们为什么你们
的错误不是错误 ,为什么平庸的作业是优秀的,
为什么你们会对普普通通并不出色的课堂报告
感到骄傲。回想一 下,毕竟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在
你们所学的大部分课程中都得了高分。因此,在
这里分数并不能作 为区分优秀学生与学业平平
的学生的依据。但是,今后,在你们所要去的世
界里,你们最好不要 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应该
从中吸取教训。假如你们要求得到你们不该得到
的表扬,诋毁那些不 给你们表扬的人,这是不明
智的做法。
3 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一个完全宽容的世界。这里所要求于你们的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努



力。当你们没有按约定的时 间赴约时,我们就再
约时间。当你们没有按期交作业时,我们装作不
在乎。
4 更 糟糕的是,当你们的言谈枯燥无味时,我
们却装作你们说的是重要的事情;当你们喋喋不
休、不 知所云时,我们认真倾听,似乎你们说的
东西事关重大;当你们把根本没有花心思写的作
业扔到 我们桌上时,我们不仅拜读,甚至批改给
评语,好像值得为你们这样做似的。当你们犯傻
时,我 们装作你们聪明过人;当你们老生常谈、
毫无想象力、平平淡淡时,我们却要像在听什么
美妙绝 伦的新鲜事情一样;当你们要不劳而获
时,我们拱手奉上。所有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
么?
5 对这一切尽管你们可以想入非非,但我们决
不是因为想要讨得你们的欢心,而是因为我们 不
想让你们来罗嗦。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作假:微
笑,让你们轻轻松松都得B。
6 在这一类的演说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引用,在
此让我来引用一个你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的
话,这 个人是拉特格斯大学的卡特?A.丹尼尔教
授。他说:



“大学毁了 你们,让你们阅读那些不值得一读的
论文,听那些不值得一听的评论,甚至要去尊重
那些无所事 事、孤陋寡闻、极不文明的人。为了
教育,我们过去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今后不会有
人再这样做 了。在过去的50年中,大学使你们
丧失了得到充分培养的机会。由于大学成了一个
轻松、自由 、包容、体贴、舒适、充满乐趣、好
玩的地方,它没有对你们尽到责任。但愿你们今
后好运。”
7 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进行毕业典礼之际,
我们没有任何可引以自豪的东西。
8 哦,对了,还有一点。尽量不要像对待我们
那样去对待你们的同事和老板。我的意思是, 当
他们把你们想要但不是你们应得的东西给予了
你们时,要善待他们,不要侮辱他们,不要在他
们身上重演你们与父母之间的那种糟糕的关系。
这一切,我们也都忍受了。正如我刚才所说的,
这不是为了讨你们的欢心。有一些年轻人只能在
同龄人的眼中找到自我,是一些愚昧无知的人,
竟然肤浅到以为教授们关心的不是教育,而是自
己的人缘。实际上,很少有教授在乎这类年轻人
是否喜欢他们。我们容忍这一切,只是为了摆脱



你们。摒弃我们在教学中给你们造成的这些假
象,投身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吧。

Passage II
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
艾达?蒂莫西

1 在“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中,雅
各布?诺伊斯那认为,大学经历使得我们认为 :
“失败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第一段),而成绩是
很容易取得的。在诺伊斯那看来,大学并不 是一
所很好的着眼于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因为它为
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世界”而培养我们( 第一
段)。
2 毫无疑问,诺伊斯那在发表这么强烈的论点
之前,该对大学生活实 况做更进一步的审视。他
完全无视学生们为了学业成功而经受的一切压
力与艰辛。大学生活根本 就不是他所描绘的那
样。
3 大学难道真的像诺伊斯那所说的那样,没有
让我们为 现实生活作准备吗?我们所经历的一
切难道无助于我们了解现实世界的吗?这些问



题都是在思考诺伊斯那所说的话时涌现到我的
脑海中的。我认为他完全错了。对我们许多人 来
说,大学时代正是我们开始独立,自己做重要决
定,并对这些决定负责的时代。在大学里,我 们
必须学会计划时间(还包括计划用钱!),学会容
忍(否则,住在一个拥挤的三人间里,我们 会无
法过下去的)。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识,
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 如果
这些对现实世界是没用的,那我可不知道什么才
是有用的。
4 诺伊斯那认为 ,在大学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使我们认为“失败不会留下任何记录”,因为据
称我们犯了错误可 以轻而易举地不受惩罚。我要
告诉他的是:要是你考试不及格,你就不能再考,
或者即使老师明 知你一辈子都会恨他,他也不会
抹去你的成绩。要是你中途放弃了某一门课,下
学期你就得多修 课。要是你有几门课的成绩很
低,就几乎不可能进入一个好的研究生院。要是
你好几门课的平均 积分点不够高,那你就得不到
学位。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临时,没有人能够
逃避。当学习紧张 时,本来刻苦学习的人也得更
加努力学习,因为大学并不像诺伊斯那所认为的



那样,会给失误提供“省事的”解决办法(第一
段)。大学不是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当“ 最
后期限”已过,或者没有按要求的时间完成作业
时,老师们也绝不会“装作不在乎”(第三段 )。
5 对于我来说,生活在一个拥挤的三人间里,
期末考试前只有一天时间看书,繁重的 阅读任
务,论文,还有集中在一个星期里进行的期中考
试,这些可不是我心目中的“轻松、自由 、包容、
体贴、舒适、充满乐趣、好玩”(第六段)。


单元八:如何从容使用时间
1 拉里?多希博士有两个古董钟。“一个走得
快, 一个走得慢,”多希博士说。“它们提醒我,
生活不是由时钟控制的,而且我能自己选择按什
么 样的时间生活。”
2 多希博士研究时间生物学,是这门新兴学科
的开拓者。该学科研究 的是时间与生活是如何相
互影响的。多希博士认为,一个人如何看待时间
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 他说,在我们社会中最常
见的一种疾病是“时间病”,就是由于时间造成
的压力和紧迫性而引起 的焦虑和紧张。这些症状



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这是我们最大的两种死
因。
3 多希发现,采用一些简单 的方法去改变人们
对时间的看法,上述疾病和其他一些因紧张而诱
发的疾病常常可以得到成功的 治疗。
4 多希博士注意到,有相当多的病人虽然在住
院期间并没有任何日程安排,但仍 坚持要带手
表,于是就对时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
趣。这些人都是“时间瘾君子”。他们 从孩提时
代起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要按社会的时钟安排自
己的生活。因此一旦没有了计时器所给 予的安全
感,就会茫然若失。于是乎时间就统治了我们的
生活。时间就是金钱,应该动脑筋积攒 起来或理
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
5 几乎所有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生物,都< br>拥有与大自然节奏同步的生物钟。蟹能感知潮水
什么时候要变化。老鼠会在夜幕降临时醒来。松< br>鼠知道什么时候该为漫长的冬眠做准备。这些生
物钟并不像自动机械装置那么精确,却能适应环< br>境的变化。
6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光是最强有力的同步指
示仪。但人类还另有一 个强有力的同步指示仪:



周围的人。根据在德国进行的开拓性研究报告,当人们被分成小组,一起置身于与光、温度、湿
度等外部时间提示因素相隔绝的环境时,他们自身内部复杂的时间节奏无法(与外部因素)同步
了;但他们的生物钟随后又恢复了相互间一致的同步节奏。就连他们的体温也一起上升或下降—
—这表明,每个人体内的一些微妙的生物化学变化现在也都同步了。这些实验也许揭示了一种神
秘力量,一种把个人改变为群体(团队、异教或乌合之众)成员的神秘力量。
7 人的头脑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改变时间的
节奏。那些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的人常常回忆
说, 在那一瞬间他们整个一生的生活经历会在
他们面前重新闪现。那些经历过严重事故的人常
描述说 ,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一切都以慢动作
的形式进行;这显然是人脑中内置有逃生工具,
也就是 一种能力,它能把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速
度提高到正常状态下的数倍,从而“减慢”了世
界运行 的速度,使当事人有“时间”来思考避免
灾难的对策。
8 由于我们一生下来就被灌输了 社会所遵循
的时间,于是我们就以为这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



不管怎么 样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但不同的文化对
时间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北部的一
些工业化 国家,生活安排得很紧凑。让别人等候
是令人皱眉头的。但在欧洲南部及拉丁美洲说西
班牙语和 葡萄牙语的国家里,人比时间表更重
要,故在约会时会把开始的时间定得比较灵活。
9 每一种时间观都各有优缺点。但其代价可能
会很高。当我们体内的自然节奏与时钟时间之间
的同 步关系被打乱时,紧张感便会随之而生。在
时钟时间的严格控制下,现在西方工业化社会发
现心 脏病和其他一些相关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
要原因。但是,多希博士认为,这样的“时间病”
是可 以通过改变我们对时间的看法而得到治疗
和预防的。他能采用一些简单的手段来改变和主
宰自己 的时间,这些手段你我也可以采用。
10 1)摆脱时钟对你生活的控制。
别再戴手表。当我们打破了看钟表的习惯时,时
间便不再让你我如此时时关注了。
11 2)确立你自己的内部时间感。
为了说明时间是相对的,爱因斯坦曾经说,对于< br>一个坐在滚烫的火炉上的人来说,两分钟的时间
给人的感觉就像两小时;而对一个身边有靓丽女< /p>



子陪伴的青年男子来说,两小时就像两分钟一
样。
12 3)发挥你自身的能力去改变时间。
我们都天生具有使自己放松的能力。大多数人能
通过排除 杂念和控制呼吸的方法做到这一点。例
如,每次呼气时都想数字“1”。几分钟内,就能
使自己 非常平静。
13 4)使自己与大自然同步。
耐心地看看日落,或者看一朵从头顶的天 空慢慢
飘过的云。记住,有一种时间比人类用钟表创造
出来的时间要古老得多。
14 被我们称作时间的文化模式是后天学来
的。如果我们希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必须
努力认识 到,大自然的时间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世
界,决不应该忽视它。我们创造了机械时间,令
我们的社 会随着它运转,我们有自由去选择究竟
是做它的奴隶还是做它的主人。



单元九:太快了吗?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出生的 人仍然记得看
到身边经过的汽车就挥手的情景。那时,见到一
辆汽车就像观看游行一样令人兴奋 、非同寻常。
另一项新发明就是飞机了(当时被拼作
“aeroplane”)。当时的电冰箱 只是些“冰盒子”
(icebox),而且有人夏天专门为冰盒子送冰,
冬天为火炉送炭。现在 ,送冰的人就像铁匠一样
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读到了。
2 如今,变化来得如此之快,以至 于从业人员往
往人到中年却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复存在而变得
一无用处。知识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 速度都成几
何级数增长。每一个想法能引发出许多新的想
法,而每一个新想法又引发更多的想法 。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出生的这代人还没有来得及掌握那
个时代的诸多发明时又面临一批更高级的 发明
的挑战。原子时代起始于1945年,确切地说是
那一年的8月6日;我们尚未有喘息的机 会,太
空时代便来临了。
3 以前, 变化并不总是这样快的。一些重要的发
明,如 电话、飞机、汽车和收音机,早在1914
年以前就已经问世,但直到许多年后普通老百姓
才感 受到这些发明对他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现



在我们的技术足以开发人们一时还 接受不了的
新机器。例如,我们的技术可以让人通过电话付
款,但即便有电话的人也抵制这项技 术。这一变
化来得太快了。人们不愿对着机器说话,尤其是
当回话的也是机器的时候。
4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
技术,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控制我们的生活 。
这种情况并非一定是有利的或者是不利的。如果
变化来得慢一点,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更适应一
些;但另一方面,对不少人来说,每一项新发明
都像是一个新玩具。他们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一
个新发明的出现。在科学家们谈论人的非凡的适
应性时,他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这群人。
5 但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变化
来得过快以至于我们不能再适应时,我们会怎 样
呢?还是那些认为我们有非凡适应性的科学家
们告诉我们,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每个人造成情
感上的痛苦。那么,一旦变化迅速得使我们忍受
不了这种痛苦从而拒绝变化的时候,我们又会怎
样呢?
6 关于科技变化,我们读到过很多, 但这只是现
代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发现和文化上认可之间常



常存在着 一个很长的滞后阶段。例如,查尔斯?
达尔文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进化论,而且为
好几代的 严肃学者所接受,但至今许多大的社会
群体仍然拒绝接受这一理论。这些人认为科学是
与更高的 宗教权威相抵触的。在他们看来,科学
在质疑甚至破坏他们的信仰与文化。
7 这一问题很难 得到解决,因为科学的本质是质
疑,而人类的天性则不容怀疑他们所相信的东
西。科学不仅仅是 门学科,就像化学、物理或生
物那样。科学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这种方
法要求人们思想开 明,持客观的态度和根据观察
和实验来获得证据。这是一种脱离了宗教、种族、
民族、经济、道 德和伦理的方法。它只注重研究
的结果。这种科学方法已经给我们展示了无穷的
奇迹和成就, 但它无法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科
学不能告诉我们是否应该投放炸弹:这是一个道
德或政治问题 。科学只能告诉我们如何制造炸
弹。
8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技术革新的速度越来越
快。未来社会的变革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作为
一个物种,我们人类能否在我们自己发动的这种
变革中幸存下来呢?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我们能。

中诚信托-大四个人总结


英语骂人的话-作文我最熟悉的人


秋天的雨-广西招生考试


11月份有什么节日-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节日大全-写事作文500


四川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党校培训学习总结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词好句-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


拉萨尔艺术学院-前台接待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