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前四个单元课文翻译
上海市委宣传部-太原中考分数线
Unit 1 Active reading (1)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
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对于
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
这话可能是真的。但是,20世纪60年代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
那就是:
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
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然而,
加州大学的主校园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
氛
围而著名。1966年,罗纳德·里根竞选加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
所伟大的大学被
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自由派人士回答说,
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
唱反调的少数人。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
正义的事
业中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
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许多抗议是针
对越南战争的。可
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
导致戴高乐
总统辞职。
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不论在什么
地方,上大
学都意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
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滋味。
你往往得上了大
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
到和你一样痴
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那
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
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
意
识的觉醒似乎不是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的。
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例
如,在英国,布莱尔首相
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不过,
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全民重视的话
题了。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
逃离的一种小城镇。有些人辍学,但大多数已经有些麻木,还是坚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没有了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的令人头脑发
热的自由气氛,如
今的大学生要严肃得多。英国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外
国留学生在
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
次是:课程质量、就业前景、学费负担、人身安全
问题、生活方式,
以及各种便利。大学已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上增加
就业几率的
一个机会,上大学本身不再是目的,不再是给你提供一
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能够改变世界。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也缩
小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和
经济有关。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
现在的许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的孩子更长。21世纪
的
学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昂贵了。另一个可能
的原因是通讯革命。儿子或
女儿每学期往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
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式联系。
至于寻找痴迷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题,我们有互联网
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
点。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更是如进天堂!‖
华兹
华斯的诗句说的可能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
大学生而言,这样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
。可是为什么对于如今的大
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
Unit 2 Active reading (1)后一切的一代
弗兰克·托马斯是普林斯顿大学二年级学生,主修文学理论专业。他
希望当人权律师。
我从没指望通过上文学理论课来了解我这一代人的特征,或了解美国
大学在如何变化。这门课是让你在
课堂上扮酷的——带着一丝熬夜太
多的困劲儿,穿着一件T恤衫,上面印着―去过那儿,干过那事儿,<
br>对,这就是那件T恤衫‖或诸如此类带有揶揄意味的俏皮话。我是这
样在课上消磨时间的:一边费
力地听着性别理论和后殖民主义这样艰
深的话题,一边用我的iPod检索着好听的音乐。可是当我开始
学习
后现代主义的时候,我突然咔嗒一声开了窍。我提起精神,开始重新
审视大学生活。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很难说,从定义角度来说,后现代主
义几乎是无法定义的……就是有点
儿否定和反对先前的一切的意
思。这就让人很难看清它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一术语于1949年被首
p>
次使用,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断定,对于文化或社会的未来,
后现代态度究竟意
味着什么。但对我来说,它令我感到好奇,因为
后现代似乎说的正是我那些酷劲十足、困兮兮的和冷嘲热
讽、穿T
恤衫的朋友们。
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后‖的:后冷战、后工业时代、后生育高峰、
后9.11。我们这一代人来自所谓的短世纪(1914–1989),生于其后
期。这个世纪
充满了战争和革命,它改变了人类文明,推翻了强权
政府,给我们留下了非同寻常的机会和特权。我们所
得到的机会与
特权比从前任何一代人都要多。
可是我们在干什么呢?像历代大学生那样去造反
、叛逆吗?在街上
一遍又一遍地高喊―不看到变化,我们决不离开‖吗?不,我们做着
相反的事
情:我们去参战,根本不问为什么;我们放弃自己的公民
自由权;我们每天在晚间新闻中观看破坏和死亡
。
在大学里,我们在请愿书上签名,加入各种组织,把自己的名字添
加到各种邮件通讯录中,
戴为癌症研究义捐的标志腕带,观看电视
转播的为非洲饥民募捐明星义演音乐会和为全球气候危机募捐明
星义演音乐会——甚至去音乐会现场,假如能搞到票的话。可是我
们代表什么呢?就像真正的后
现代一代那样,我们无法描述我们的
政治抱负,我们没有可以激发灵感、鼓舞斗志的领袖人物,我们没<
br>有哲学,我们没有方向或主题。我们只是被我们之前的一切所定义,
我们是穿切·格瓦拉T恤衫的
一代。
这是一场运动,好像是鼓励个人集体地表现自我,似乎是在等待革
命。
作为年轻人,人们期待我们愤怒,因为那是年轻人的正常行为。
但是,我们如何反叛怀念革命的父母一
代?我们如何去反叛有时候
比我们更想闹革命的父母?我们不反叛。不反叛就是我们的反叛。
我们真正的精力不是放在校园里,而是放在互联网上。它给我们提
供了一个不断发展的交流思想和受挫感
的机会。我们不再游行示
威;我们不再到街上去,我们去聊天室。
我们以往所知的美国大学即
将终结。对我这一代人来说,与激进主
义相关的是―基地‖组织,而不是―气象员‖组织。―校园接管‖
听起来
不大像1968年的伯克利分校,更像2007年的弗吉尼亚州理工学院。
歌词的寓意则
属于另一个时代,并不反映当今的现实。
可是,科技革命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革命一样真实而深刻
——只是
不那么明显而已。它是正在推进中的未完成的事业,但它实实在在
地存在。也许等到我
们的父母不再说他们样样都好而我们一无是处
时,他们或许会明白,后一切的一代说的话也有一定的意义
。我们
在书写革命,我们在用自己的语言书写革命。
学生的权力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创办于12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在13
世
纪早期,大学的管理权都掌握在学生手里。这种权力是基于他们对
教师的经济控制。那时候,大多数大学
教师的教学收入都依赖从学生
那里收取的学费。教师每堂课必需吸引至少五名学生来听讲
。如果做
不到,学校就会宣布他旷课,并处以一定的罚款。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每个学
年之初,教师都要在为学生服务
的市内银行预存一笔钱。如果教师没有达到大学章程规定的标准,
学生法庭就会判决从这笔存款中扣除罚款。教师不得不同意这样的
处理,因为不交罚款的教师不允许收
学费,这就中断了他的收入来
源。
教师会因各种各样的缘故而受到惩罚。如果晚一分钟上课,
或者拖
堂,他就会被罚款。如果他不能按时下课,学生按照章程必须立刻
离开教室。如果教师不
能按照既定的进度讲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
容,他也要被罚款。每年开学的时候,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教材
的
内容和教学的时间。跳过难点或没有逐一重点讲解难课的教师会被
罚款。
学生的控
制权不仅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教师的私生活。例如,假
如一位教师希望在学期中间离开博洛尼亚几天,
他就得事先征得学
生官员的许可。如果不按时返回,他就得缴纳罚款。
学校鼓励所有的学生告
发不请假就缺课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违规的
教师。此外,还有一个有组织的秘密告发系统。有四名学生被秘
密
选举出来监视教师。他们有义务报告诸如教学技巧拙劣、未完成教
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或不
请假就缺课之类的违规行为。如果有两
个以上的学生告发,教师就会受到惩罚。
从13世纪早
期至14世纪中期,学生的权力在博洛尼亚持续了一百余
年。与它的起始一样,它的终结
也直接与学费有关。到了1350年,
几乎所有教师都是由当地的市政厅聘用和发薪。随着教师薪酬支付
方式的改变,学生实际上就失去了对大学的控制。
同感是怎样表露的
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
她爬到
妈妈身边寻求安慰,就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15个月大的迈克尔去把
自己的玩具熊拿来
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
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
关爱的举动都
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
明,同感的根源
可以追溯到人的婴儿期。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
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有
些人认为这种
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
他人而存在
之前,婴儿就感受到了同情的苦恼。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
会对周围人的烦躁
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们自己的烦躁不安一
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
识到痛
苦不是他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
不知所
措。例如,在纽约大学的马丁·L .霍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
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
慰哭闹的朋友,却忽视了同
在一室的朋友的妈妈。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
到
,他们模仿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
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一
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
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感觉到痛。看到自己的妈妈哭,婴儿
即
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这种所谓的运动神经模仿就是―同感‖的原始技术含义,而―同感
‖这
个词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 B.铁钦纳首次使用。铁钦纳
的理论是:同
感发自对他人痛苦的一种身体模仿;这种模仿继而在
自身引起同样的心理感受。他当时在寻找一个与同情
有所区别的
词;同情是针对他人的一般困境而发的,无须分担他人的任何感受。
小孩两岁半左
右就渐渐不再有运动神经模仿行为,那时他们会意识
到别人的痛苦与自己的不同,会更有能力安慰别人。
下面是摘自一
位母亲日记里的典型事例:
邻居家的婴儿哭了,珍妮走上前去,试图给他一些小
甜饼。她跟着
他转,开始带着哭腔低声自言自语。然后她试图抚摸他的头发,可
是他躲开了……
他平静下来,但是珍妮仍然面带忧色。她继续给他
拿来玩具,轻拍他的头和肩膀。
在这个年龄
,幼儿对于他人感情波动的总体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
有些像珍妮一样,感同身受,有些则不予理睬。美
国国家心理健康
研究所的玛丽安·拉德克-亚罗和卡罗琳·察恩-瓦克斯勒所做的一
系列研究表明,这种在同感关注方面的差异大部分与父母怎样教养
子女有关。她们发现,如果在家教
中让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恶作剧
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比如对孩子说―瞧你让她多伤心啊‖,而不是说―你真调皮‖,孩子就比较有同感心。她们也发现,观看别人遇到痛
苦时其他人的反应,儿童的同感
心也会受到影响。通过模仿亲眼所
见,儿童能培养出一套同感反应行为,尤其是在帮助那些痛苦的人的时候。
Active reading (2)
这位是桑迪
我的朋友向生人介绍我的时候,虽然我嘴上从不说什么,但我心里喜
欢得
很。我喜欢他们说―这位是桑迪——她是聋子‖的时候脸上那副骄
傲和荣耀的表情,就好像我证明了他们
的仁德善心一样。我也喜欢生
人脸上那瞬间的震惊表情、匆忙的微笑和他们竭力装出的―正常脸
色‖。如果他们这套仪式做得够好,我就会微微转过头,把头发掖到
离他们较近的那只耳朵后面。他们总
会说些好话,夸我的粉红色助听
器,我的朋友们则在一旁灿烂地微笑。
实际上,我在考虑开始
收藏助听器。它们是比耳环更好的首饰。
我曾经看到过一款―一夹得‖带罩助听器的广告图片,产品有各
种
各样的形状和颜色,绝对时髦。那就像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埃斯
特的爸爸给她
买的精美昂贵的手提包一样。那时,我们其他人只
有羡慕的份儿,却无法仿效,因为我们的老爸没那么多
钱去娇惯
我们。而现在,只有我能戴助听器。朋友们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了。
说实话
,我挺喜欢耳聋的。在那次车祸和愚蠢的安全气囊破裂之
后的头几年,日子不好过,但是现在,耳聋让我
在朋友中显得很
特别。我的好朋友没有一个是听力残障的,因为我不是天生耳聋,
在我失去听觉
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朋友圈。他们中的
多数人都热心积极地参加这场―表演‖。
你
知道,在你谈论朋友时,你会把称他们为―酒吧侍者德鲁‖、―女
权主义者卡罗尔‖、―能用舌头给樱桃
梗打结的家伙格雷格‖等等。
我是―聋女桑迪‖。我喜欢这个称呼。我没有任何其他突出的个性
或能耐。从来没有过。
还不仅仅是与众不同。我确信,假如我不戴粉红色助听器的话,
我生活
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就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发生或产生同样
的结果。例如,跟柯林之间的事儿。
我
初次遇见柯林是在一次公寓派对上。女权主义者卡罗尔给我们
彼此做了介绍之后,我把头发拢到两耳之后
,凑得更近些,不是
因为他把那套仪式做得特别好,而是因为他是个情种。谁都能注
意到在不可
避免的惊讶之后他脸上恢复的微笑。
握手之后,我们去拿喝的。在临时搭建的吧台和沙发之间的某个<
/p>
地方,卡罗尔不见了。
―你通常都像这样读唇语吗?还是也用手语?‖过了一会儿他
问。
我告诉他说:―我
多数时间只读唇语,因为这比用手语更容易,
但这不是我一直盯着你的嘴唇的唯一原因。‖
他
大笑起来。我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后来,主人放大音乐的音
量,调暗―舞池‖的灯光;我不得不凑近他,
很近很近,以便能
在昏暗中接着读他的唇语。我的确读到了他的唇语。
我们照例交换了电话号
码。一周之后,柯林做了件不可思议的
事:他打来了电话。我们出去玩了,发现对方在大白天依然好看,因此彼此感觉满意。我又读了更多的唇语。在两个月之内,
柯林和我就开始约会了。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保持微笑
两个月以前,我在一份科普杂志上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文章是关于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通过
面部表情流露情感的。文章说,俄
国人在面部表情中流露的情感最少——美国人流露的最多。这似乎非<
br>常有趣。但作为印度人,我觉得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哪个
国家的人笑得最多。印度人在
排行榜上几乎是垫底的——准确地说,
位于第124名,而丹麦人则居于首位。
这使我想到自己,以及自己的经历。我记得我的女儿——那时候她肯
定是在八岁左右——曾经问我:―
爸爸,为什么只有当外国人到家里
来的时候你才微笑?‖我意识到自己确实像她说的那样。通常,只有<
br>当外国客人来访时我才微笑。有外国客人时,我会有意识地努力改变
我正常的面部表情。从女儿提
醒我之后,我决定开始更多地微笑,在
家里这样,上班也一样。
起初,我得强迫自己微笑。我
记得在什么地方读到过,我们皱眉的时
候比微笑的时候动用的肌肉要多得多。可是我们依然需要努力才会
微
笑——那是一种习得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反射动作。但令人奇怪的是,
只要我拉起嘴角的肌肉
,就觉得快乐。换句话说,面部反应能增强其
所表达的情感。
几天前,我乘火车在印度南部旅
行。我身边坐着一位年轻人,为了让
我坐得舒服,他挪了挪他的包以便给我腾出更大的地方来。他挪包的
时候,一直在微笑。随后我们就各自落座,一起(用英语)聊起了各
自的情况。他说,他在欧洲
一间科学实验室工作,接着又说,在外国
生活的经历改变了他的
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我到
达目的地之前,我们交换了电子邮件地
址,并约好以后再见。我们一见如故——就因为在拥挤的火车上,
一
位年轻人选择了对陌生人微笑。
Unit 3 Active reading (1)
窃取的身份
―弗兰克从未上过飞行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因为他还在上高
中。‖
这是2002年的电影《有种来抓我》的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了小弗
兰克·阿巴格纳尔(莱昂纳
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故事。影片主
人公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骗术大师,曾在不同时间扮演医生、<
br>律师和飞行员的角色,在26个国家伪造了价值600万美元以上的
支票。他成了联邦调查局有史
以来伪造罪头号通缉令名单上最年
轻的通缉犯。在影片中,阿巴格纳尔被虚构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卡
尔·汉拉提(汤姆·汉克斯饰演)追捕,但后来逃脱了。他最终成
了联邦调查局专攻白领犯罪的顾问专
家。
《有种来抓我》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影片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
活中发生吗?其实,《有
种来抓我》是根据弗兰克·阿巴格纳尔的
真实故事改编的,他的行骗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被抓后,曾三
次逃脱监管(有一次是从飞机的厕所逃走的);在法国、瑞典和美
国的监狱中总共度过了六年时
光。他现在经营一家咨询事务所,
为企业界提供防造假咨询。他挣到了足够的钱,赔付了所有的受
害者,如今已是大富豪。
2003年以来,身份盗窃案变得越来越常见。很少有人会想象到,
为了预防这种改变人生的犯罪,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有多么重要,
比如把邮件拿到邮局去
寄而不是丢在信箱里等人来取、把文件切
碎而不是直接把它们连同垃圾一道扔出去,甚至使用几美元一支
的(特效)笔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身份盗窃案的无名受害者。我们花费许多
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挽回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信用、我们的钱和
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来保护自
己。我们可以减少此类
犯罪的机会,但是它永远不会消失。
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列一份―该做
‖和―不该做‖事项的清单,我们
还需要改变心态。虽然网上银行现在很常见,但国内有一大群人
——即占人口15%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还是更喜
欢用纸。而且,30%的诈骗案都发生
在这群人当中。支票上有身
份盗贼所需的你的全部信息。如果你用圆珠笔,笔迹可以用一般
的家
用化学药品除去,钱数可以更改。每天发出的空头支票高达
120万张以上,平均每秒13张以上。 <
br>支票造假是个大产业……每年以25%的速率增长。犯罪分子指望
我们犯错误,好让他们更容易得
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
然呢?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不要把你的邮件留在邮箱里过夜或
过周末。
小偷就等着看你家信箱的小红旗(注:在美国,信箱上插上小红
旗表示有邮件需要投递
),以便通过你要投递的邮件找寻有用的
个人信息或支票。要用签字笔填写支票和重要表格,(因为)签
字笔的墨水会渗进纸张的纤维中,无法用化学药品除去。还有,
切碎或撕碎含有
个人信息的所有文件,然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
桶。
记住,网上有大量机会可以被小偷利用。他
们根据你的身份伪造
假身份。我们都知道黑客行为和木马软件对电脑数据库中个人信
息的威胁。
但是在谷歌上搜索某人也会透露大量个人信息,在线
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相册‖和―毕波‖)
也一样。正如我们
离开办公室去厕所时要随身带上钱包一样,离开电脑时也应该注
销你的电脑以
防临时起意的盗窃。
最后一点,假如你遭遇较传统方式的抢劫——比如在大街上——
挂失你的
信用卡显然是要做的第一件事。但是别忘了,即使挂了
失,信用卡也可以用作身份证件来获得购物卡……
那你就有了犯
罪记录。
身份伪造可以肆行多年而不为受害者所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是:现在的诈骗者觉得身份犯罪简直是太容易了。如果你的身份
尚未失窃,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你
动手。就会轮到你的。
Active reading (2)
数字代表着身份
企业需拥有大量的资讯可供随时调用,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呢?因为
那样的话,亚马逊就知道你需要什么,能够给你提供
你喜欢的书,而不是试图让你买你不
喜欢的。那么,有什么不
妥吗?
要是我正走在大街上,有人主动过来要卖给我什么东西的话,
是不是很吓人?也许没那么吓人。人们试图卖给我东西并不是
很吓人。就算他们不停地试图卖给
我东西——显然他们已经老
于此道——或者他们推销的方式令人不太舒服,也没什么吓人
的。推
销并不吓人,除非你是推销员。
要是我走在大街上,我的面孔被一个推销员的照相机拍照,这
是不是很吓人?那也许令人讨厌,也可能是合法的。吓人吗?
也许不。推销员对面孔背后的人又了解多少
呢?
要是我走在大街上,我的面孔被一个推销员的照相机记录下
来,而那照片可以与某银行或
信用卡公司档案上我的正面相片
自动比对,这是不是很吓人?这样的话,那个推销员就可能了
解
我大量的底细:我的姓名、我在哪家银行存款、我住在哪儿
如果偷偷给我照相的不是推销员,是不是很吓人?
在日益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经济格局中
,信息到处流通。
迟早它会到达它的主人——或目前拥有它的任何人——能够
随意处置它的地方
。对方也许是遵守道德规范的——也许。
假如说我们从恐怖分子那里——更不用说从动作电影那里——学到了一招,那就是,工具也是武器。全球通用的信用卡
和支持它们的数据库是去除商业摩擦的
工具。换句话说,它们
是以让各方最省事的方式从人们那里取钱的工具。
所以
,如果他们是想卖给我东西,那没什么问题。如果对方是
亚马逊,那也没问题。但如果都不是的话,那就
有问题了。
我还没有提到身份盗窃,但这肯定是朝着那方向发展的。身份
盗窃是指未经许可使
用我的身份信息来行骗。我的信息流传得
越广,可以找到它的地方就越多,发生盗窃的可能性就越大。<
br>与一个身份被盗的人相关的信息越多,身份盗窃案所造成的破
坏就越大。
在我们的社会
里,虽然没有人因为身份盗窃而丧命或被毁掉,
身份盗窃仍是很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有比身份盗窃更糟糕
的
事;通用标识符也会导致那些更糟糕的事情。
无论通用身份的前景如何,我们尚不知道该如
何应付这样一个
世界:无论我身在何处,一切都可能与我有关联。一方面,这
个世界给我们提供
了无可置疑的种种方便;另一方面,我们又
面对着所有这些强化组合的信息(如果是合理的强化组合该多
好啊)所带来的种种危险。这种危险虽然模糊,但显然离我们
很近。我们尚不知如何在两者之间
保持平衡。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文档共享不合法
―既然可以免费下载,为什么我还要花那么多钱去买昂贵的
音乐
呢?‖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杰克·斯派罗说。的确,文档共享是一
种扩大收藏的捷径。你只
需登陆到一个像Napster或Kazza这样的
网站,搜索你想要的音乐,再免费下载就行了。不幸
的是,文档
共享尽管廉价而便利,却是违法的,12岁的布里安娜·拉哈拉就是
吃了亏才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布里安娜从网上复制了数百首歌曲
和电视主题曲。她妈妈不得不为此支付了
一千多美元的罚款。另
一位文档共享者,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詹米·托马斯,因为下载了24
首歌
曲而被罚款222,000美元。
当你购买一张音乐光碟时,艺术家会得到购碟款的一部分,认
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是你不为音乐付钱,艺术家
和公司就挣不到钱。音乐产业认为,要是
能免费下载的话,人
们就不会购买光碟了。这就意味着公司没有钱投资创作新的音
乐了。因此,
他们视下载为主要的威胁。
令人吃惊的是,并非所有的艺术家都反对文档共享。来自英国诺里
奇的本是一个乐队的成员。像所有新乐队一样,本和他的朋友们发
现让他们的音乐在电台播放或把他们的
光碟放到店里去卖是件很
难的事情。本说,互联网―给数百万人提供了下载音乐的机会‖。通
过
给人们一个免费试听的机会,乐队希望他们最终能卖出更多的光
碟。所以,现在还不清楚文档共享是否真
的降低光碟的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音乐公司以文档共享的罪名把人们告上了法
庭,但是
它们也落下了许多坏名声。重要的是,文档共享者主要是
年轻人;大企业起诉十几岁的少年有失体面。而
且,多数美国人认
为,文档共享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并不认为那是违法的。看起来,
音乐产业必
须要么使下载合法化,要么使购买光碟比文档共享更有
吸引力。正如英国伦敦的一位乐迷所说:―他们要
想起诉我们所有
人的话,最好聘请一大帮律师。‖
Unit
4 Active reading (1)
新闻头条
世界
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这
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但是这正是
2001年9月恐怖
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从那一刻起世界
改变了模样,
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
但是,使911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说)具有新闻价值
的不
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还有震惊和恐惧。这一消息极
度震撼,极具爆炸性。事发多年以后,许多人
还能清楚地记得他
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当时正在做什么。他们能记
得自己的反应
:对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
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
千里‖。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
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
子通报说,肯尼迪总统死了。我并不知道肯
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
家
去告诉了父母(当然,他们已经知道了)。事实上,这是我最早
的记忆之一。
那么
,新闻到底是什么?一个事件光有客观重要性显然还不够
——世界上有大量全球性的大问
题,都会造成戏剧性的后果,从
贫困问题到全球变暖问题——但由于它们都是进行中的,并不都
会在同一天成为头条。对比之下,911不仅具有国际性,而且奇
特怪异、出人意料,还(可能使读者对
身陷那场悲剧中的人们的
痛苦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具人性。
奇特怪异并不意味着重
大。就拿今天的《中国日报》上关于一只
老鼠延误了一架从越南飞至日本的航班这条消息为例吧。在河内
机场有人发现那只老鼠在一架飞机的过道里奔跑。它最终被12名
技术人员合力逮住,他们怕它
会咬破电线,造成短路。飞机晚点
了四个多小时才起飞。
你也许会说,这并不是具有重大国际
影响的事件(除了少数乘
客到另一国赴约迟到以外)。但是全球却颇有反响,从亚洲经
苏格兰到
美洲的电子版报纸都有转载(《爱丁堡晚报》的标题
是《捉老鼠延误航班》)。
新闻价值的另
一个元素是即时性。这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近。
一周前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就不是新闻了——除非你刚刚
读
到它。―何时‖是受训记者常被教导用以勾勒新闻故事的五个
―何‖问题之一(其余是―何人
‖、―何事‖、―何地‖和―何故‖);今
天、今晨、昨天很可能在新闻报道所使用的时间副词中名列前
茅。同样,即将发生的事件(今天、今晚或今夜)也可能具有
新闻价值,虽然,从定义上讲,它
不出人意外,也就不那么耸
人听闻了。
说到即时性,能够实时播报新闻的媒体
,如电视、广播和互联
网,就比报纸的优势大多了。眼看着事件在你眼前展开与次日
早餐时在报
上读到它的感觉大不相同。但是,电视新闻未必比
报纸报道更客观或更可靠,因为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像
是经记
者或编辑根据特殊的目的,或至少是按照预定指示筛选过的;
它们是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
现给观众的。如果把摄像机移到别
的地方,你就会看到另一番景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谈
到―媒体霸权‖——或多或少地暗中影响公众。
但也许在第三个千年,这种权力正在减弱,或至少下放
给普通
民众。个人博客的大量出现,通过像YouTube这样的网站自
我广播的可能性,以及
权限开放网(wiki网)的增长都意味着
任何人有任何话要说——或有任何东西要展示——现在都能<
br>立刻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和电视即将在一夜之间消失。但是,
在它们永不休止的搜寻有趣新闻——奇特怪异、出人意外和极
具人性的新闻——的过程中,报纸和电视
将越来越多地借助网
站来收集资料,为全球信息网络提供极具地方色彩的视角。
Active
reading (2)
报纸的末日?
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报
纸击中前门、窗户或邻居的狗的
叫声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对着一杯咖啡,也许还有早餐
,看
报的仪式是风暴之前的平静,是工作日开始之前的愉快安宁。
可是,在所有讲英语的国家
,报纸编辑们正面临着同一个问题:
发行量下滑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读者转向互联网阅读新闻。这
意味着同时下滑的广告收入,以及随之上涨的报纸定价,因为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挣到一样多的钱。当然
,像报纸这样价格敏
感的产品可能会失去读者;恶性循环会不断加剧。那么将来会
怎样?报纸是
否走上了末路?
这种下滑是20多年来的长期趋势,在互联网问世之前就已出
现。从前,五分
之四的美国人看报,而如今似乎只有不到一半。
1990至2000年间,成年人每天看报的人数从52
.6%下降到
37.5%。年轻人中,情况更糟:18至34岁的年轻人只有19%自
称每天看
报。而仅有9%的人相信报纸上的信息。
互联网广告的运作方式与报纸广告不同。广告商可以逐分逐秒
地监视广告是否在起作用,而不再需要依赖报纸的发行量。互
联网可提供的更多的窗口使广告收
入之战更加激烈,印刷和生
产成本却不可遏制地上涨。结果,《纽约时报》公司旗下各种
报纸已
裁减了700份工作。《巴尔的摩太阳报》即将关闭其驻外
新闻机构。在英国,多数报纸都缩版成为小报
开本,意在吸引
年轻读者,但是因为―小报‖有―低档廉价‖之嫌,有些报纸就称
新开本为―缩
编版‖。
所有发行量大的报纸都建立了强大的网站。互联网为任何有意
见的人
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报纸编辑最喜欢的莫过于给他
们提供各种不同的反馈和意见,他们能从中得到安
慰。如今十
几岁的少年已不记得曾经没有互联网的日子了;只有在写关于
印刷新闻这一特定媒体
的作业时他们才去看报纸。
不可否认报纸对环境的影响。世界上每年有近40亿棵树木被砍伐用
来造纸,约占全部木材砍伐量的35%。但必须承认,许多用来造纸
的树木是在特别的种植园出产的,
它们是定期砍伐和栽种的。而且,
旧报纸常被回收利用,变成新的报纸。尽管如此,在美国,造纸厂是对空气、水体和土地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日报或周报依然是个伟大
的传统。―没有
周日版报纸的周日就不是周日,‖这样的评语常见于在英国所做的
调查。其他评
语则提到报纸比笔记本电脑更方便之处:―我的报纸
永远不会没电,‖―假如我的报纸掉到地上,它不会
摔破,‖―空姐从
来不会叫我把报纸收起来,‖此外,还有评语让我们想到英国全国
的外卖食品
的传统包装方式,―你可以用它们来打苍蝇,还可以用
来包鱼。‖
如此看来,报纸是不会轻易
消失的。未来报纸发展的趋势包括对本
地新闻需求的日益增长,而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对生活方
式新
闻的持续开发利用——尤其在个人理财和旅游方面——将会创造
新的收入来源。有些评论者
建议,报纸不应粗制滥造(尽管这是增
加市场份额的通常做法),而应该精工细作。也就是说,尊崇以正
直、诚实和不偏不倚的态度从事新闻报道的原则。具有为读者所敬
重的办报立场
的报纸肯定比互联网上零散阅读的同类报道享有更
大的影响力和声望。
此外,小城镇报纸对于
为人父母者总是意味深长,因为其子女的照
片也许会在上面刊登,几天都是新闻。人人都放假的时候,坐
在扶
手椅上看传统的周日版报纸,这将是难以打破的习惯。
但是这样是否足够?或者,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看到报纸的消亡?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世界各国的新闻业
尽管有万维网的影响,报纸还活着,且
活得挺好。2000年以来,
报纸在美国的发行量可能下降了,但在全球,报纸每日的发行
总量
以每年1%的比率继续上升,2006年日发行量达到了4.4亿
份。
发行量最高的国家是中
国,将近1亿份;其次是印度,七千九百
万份。世界发行量前百名的报纸中,70%是亚洲国家的报纸;
发
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日本的《读卖新闻》,高达一千多万份。
同时,报纸的在线网络版也发展
得更快更好。有些一开始就是付
费阅读的,但是除了少数专业出版物之外,网络版报纸现在大多
免费。有些报纸只有网络版,例如《南港报道者》,它创办于2000
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份网络日
报。
令人好奇的是,在线读报的人似乎会比看印刷版的人浏览更多的
文章。最近美国的一项调
查表明,人们在线阅读77%的文章,比
较之下,印刷版只读61%。一篇对此消息的在线报道结语为:
―测
试:你到了这一步吗?‖
可是对于全世界数亿的人来说,有机会浏览可以
拿在手上的报纸
(无论他们是否读完每篇文章)似乎是他们不想放弃的一种快
乐。
有关报纸的事实
• 2000年以来,80多种报纸把开本从大幅改成了小幅版式。
•日本人和挪威人是世界上最热衷于读报的人,每十个成年人中有
六人每天看报。
•在儿童占人口一半的玻利维亚,销量增长最快的报纸《我的超级
日记》只能在学校买到。
•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日报之一是《体育运动报》,只面向体育爱好
者。
•在西班牙,一半日报是免费的。在欧洲其他国家,如意大利和丹
麦,免费报纸也很常见。 <
br>•比利时人读报时间最长(每天54分钟),其次是乌克兰人(50分
钟)和加拿大人(49分钟
)。
•《印度时报》每天发行240万份,是发行量最大的英语大报。
•世界上最老的报纸是瑞典的《邮政与国内消息》,创刊于1645年,
现在只能在网上读到。
Unit 1 Active
reading (1)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
何事情,你就没
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对于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
这话可能
是真的。但是,20世纪60年代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
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
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然而,
加州大学
的主校园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
围而著名。1966年,罗纳德·里根竞选加
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
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自由派人士回答说,<
br>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
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
正义的事业中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
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许多抗议是针对越南战争的。可
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
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
导致戴高乐总统辞职。
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
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不论在什么
地方,上大学都意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
br>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滋味。你往往得上了大
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
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
到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那<
br>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
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
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
生的。
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例如,在英国,布莱尔首相
几乎实现了到2010
年让50%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
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
之外)。不过,
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全民重视的话题了。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
逃离的一种小
城镇。有些人辍学,但大多数已经有些麻木,还是坚
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没有了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的令人头脑发热的自由气氛,如
今的大学生要严肃得多。英国
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外
国留学生在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
br>次是:课程质量、就业前景、学费负担、人身安全问题、生活方式,
以及各种便利。大学已变成实
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上增加
就业几率的一个机会,上大学本身不再是目的,不再是给你提供一<
br>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能够改变世界。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
界之间的距离也缩
小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和经济有关。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
现在的许
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的孩子更长。21世纪的
学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
昂贵了。另一个可能
的原因是通讯革命。儿子或女儿每学期往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
一去不复
返了。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式联系。
至于寻找痴迷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
题,我们有互联网
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更是如进天堂!‖
华兹华斯的
诗句说的可能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
大学生而言,这样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可是
为什么对于如今的大
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
Unit 2 Active reading (1)后一切的一代
弗兰克·托马斯是普林斯顿大学二年级学生,主修文学理论专业。他
希望当人权律师。
我从没指望通过上文学理论课来了解我这一代人的特征,或了解美国
大学在如何变化。这门课是让你在
课堂上扮酷的——带着一丝熬夜太
多的困劲儿,穿着一件T恤衫,上面印着―去过那儿,干过那事儿,<
br>对,这就是那件T恤衫‖或诸如此类带有揶揄意味的俏皮话。我是这
样在课上消磨时间的:一边费
力地听着性别理论和后殖民主义这样艰
深的话题,一边用我的iPod检索着好听的音乐。可是当我开始
学习
后现代主义的时候,我突然咔嗒一声开了窍。我提起精神,开始重新
审视大学生活。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很难说,从定义角度来说,后现代主
义几乎是无法定义的……就是有点
儿否定和反对先前的一切的意
思。这就让人很难看清它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一术语于1949年被首
p>
次使用,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断定,对于文化或社会的未来,
后现代态度究竟意
味着什么。但对我来说,它令我感到好奇,因为
后现代似乎说的正是我那些酷劲十足、困兮兮的和冷嘲热
讽、穿T
恤衫的朋友们。
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后‖的:后冷战、后工业时代、后生育高峰、
后9.11。我们这一代人来自所谓的短世纪(1914–1989),生于其后
期。这个世纪
充满了战争和革命,它改变了人类文明,推翻了强权
政府,给我们留下了非同寻常的机会和特权。我们所
得到的机会与
特权比从前任何一代人都要多。
可是我们在干什么呢?像历代大学生那样去造反
、叛逆吗?在街上
一遍又一遍地高喊―不看到变化,我们决不离开‖吗?不,我们做着
相反的事
情:我们去参战,根本不问为什么;我们放弃自己的公民
自由权;我们每天在晚间新闻中观看破坏和死亡
。
在大学里,我们在请愿书上签名,加入各种组织,把自己的名字添
加到各种邮件通讯录中,
戴为癌症研究义捐的标志腕带,观看电视
转播的为非洲饥民募捐明星义演音乐会和为全球气候危机募捐明
星义演音乐会——甚至去音乐会现场,假如能搞到票的话。可是我
们代表什么呢?就像真正的后
现代一代那样,我们无法描述我们的
政治抱负,我们没有可以激发灵感、鼓舞斗志的领袖人物,我们没<
br>有哲学,我们没有方向或主题。我们只是被我们之前的一切所定义,
我们是穿切·格瓦拉T恤衫的
一代。
这是一场运动,好像是鼓励个人集体地表现自我,似乎是在等待革
命。
作为年轻人,人们期待我们愤怒,因为那是年轻人的正常行为。
但是,我们如何反叛怀念革命的父母一
代?我们如何去反叛有时候
比我们更想闹革命的父母?我们不反叛。不反叛就是我们的反叛。
我们真正的精力不是放在校园里,而是放在互联网上。它给我们提
供了一个不断发展的交流思想和受挫感
的机会。我们不再游行示
威;我们不再到街上去,我们去聊天室。
我们以往所知的美国大学即
将终结。对我这一代人来说,与激进主
义相关的是―基地‖组织,而不是―气象员‖组织。―校园接管‖
听起来
不大像1968年的伯克利分校,更像2007年的弗吉尼亚州理工学院。
歌词的寓意则
属于另一个时代,并不反映当今的现实。
可是,科技革命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革命一样真实而深刻
——只是
不那么明显而已。它是正在推进中的未完成的事业,但它实实在在
地存在。也许等到我
们的父母不再说他们样样都好而我们一无是处
时,他们或许会明白,后一切的一代说的话也有一定的意义
。我们
在书写革命,我们在用自己的语言书写革命。
学生的权力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创办于12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在13
世
纪早期,大学的管理权都掌握在学生手里。这种权力是基于他们对
教师的经济控制。那时候,大多数大学
教师的教学收入都依赖从学生
那里收取的学费。教师每堂课必需吸引至少五名学生来听讲
。如果做
不到,学校就会宣布他旷课,并处以一定的罚款。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每个学
年之初,教师都要在为学生服务
的市内银行预存一笔钱。如果教师没有达到大学章程规定的标准,
学生法庭就会判决从这笔存款中扣除罚款。教师不得不同意这样的
处理,因为不交罚款的教师不允许收
学费,这就中断了他的收入来
源。
教师会因各种各样的缘故而受到惩罚。如果晚一分钟上课,
或者拖
堂,他就会被罚款。如果他不能按时下课,学生按照章程必须立刻
离开教室。如果教师不
能按照既定的进度讲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
容,他也要被罚款。每年开学的时候,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教材
的
内容和教学的时间。跳过难点或没有逐一重点讲解难课的教师会被
罚款。
学生的控
制权不仅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教师的私生活。例如,假
如一位教师希望在学期中间离开博洛尼亚几天,
他就得事先征得学
生官员的许可。如果不按时返回,他就得缴纳罚款。
学校鼓励所有的学生告
发不请假就缺课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违规的
教师。此外,还有一个有组织的秘密告发系统。有四名学生被秘
密
选举出来监视教师。他们有义务报告诸如教学技巧拙劣、未完成教
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或不
请假就缺课之类的违规行为。如果有两
个以上的学生告发,教师就会受到惩罚。
从13世纪早
期至14世纪中期,学生的权力在博洛尼亚持续了一百余
年。与它的起始一样,它的终结
也直接与学费有关。到了1350年,
几乎所有教师都是由当地的市政厅聘用和发薪。随着教师薪酬支付
方式的改变,学生实际上就失去了对大学的控制。
同感是怎样表露的
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
她爬到
妈妈身边寻求安慰,就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15个月大的迈克尔去把
自己的玩具熊拿来
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
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
关爱的举动都
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
明,同感的根源
可以追溯到人的婴儿期。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
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有
些人认为这种
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
他人而存在
之前,婴儿就感受到了同情的苦恼。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
会对周围人的烦躁
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们自己的烦躁不安一
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
识到痛
苦不是他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
不知所
措。例如,在纽约大学的马丁·L .霍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
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
慰哭闹的朋友,却忽视了同
在一室的朋友的妈妈。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
到
,他们模仿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
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一
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
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感觉到痛。看到自己的妈妈哭,婴儿
即
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这种所谓的运动神经模仿就是―同感‖的原始技术含义,而―同感
‖这
个词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 B.铁钦纳首次使用。铁钦纳
的理论是:同
感发自对他人痛苦的一种身体模仿;这种模仿继而在
自身引起同样的心理感受。他当时在寻找一个与同情
有所区别的
词;同情是针对他人的一般困境而发的,无须分担他人的任何感受。
小孩两岁半左
右就渐渐不再有运动神经模仿行为,那时他们会意识
到别人的痛苦与自己的不同,会更有能力安慰别人。
下面是摘自一
位母亲日记里的典型事例:
邻居家的婴儿哭了,珍妮走上前去,试图给他一些小
甜饼。她跟着
他转,开始带着哭腔低声自言自语。然后她试图抚摸他的头发,可
是他躲开了……
他平静下来,但是珍妮仍然面带忧色。她继续给他
拿来玩具,轻拍他的头和肩膀。
在这个年龄
,幼儿对于他人感情波动的总体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
有些像珍妮一样,感同身受,有些则不予理睬。美
国国家心理健康
研究所的玛丽安·拉德克-亚罗和卡罗琳·察恩-瓦克斯勒所做的一
系列研究表明,这种在同感关注方面的差异大部分与父母怎样教养
子女有关。她们发现,如果在家教
中让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恶作剧
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比如对孩子说―瞧你让她多伤心啊‖,而不是说―你真调皮‖,孩子就比较有同感心。她们也发现,观看别人遇到痛
苦时其他人的反应,儿童的同感
心也会受到影响。通过模仿亲眼所
见,儿童能培养出一套同感反应行为,尤其是在帮助那些痛苦的人的时候。
Active reading (2)
这位是桑迪
我的朋友向生人介绍我的时候,虽然我嘴上从不说什么,但我心里喜
欢得
很。我喜欢他们说―这位是桑迪——她是聋子‖的时候脸上那副骄
傲和荣耀的表情,就好像我证明了他们
的仁德善心一样。我也喜欢生
人脸上那瞬间的震惊表情、匆忙的微笑和他们竭力装出的―正常脸
色‖。如果他们这套仪式做得够好,我就会微微转过头,把头发掖到
离他们较近的那只耳朵后面。他们总
会说些好话,夸我的粉红色助听
器,我的朋友们则在一旁灿烂地微笑。
实际上,我在考虑开始
收藏助听器。它们是比耳环更好的首饰。
我曾经看到过一款―一夹得‖带罩助听器的广告图片,产品有各
种
各样的形状和颜色,绝对时髦。那就像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埃斯
特的爸爸给她
买的精美昂贵的手提包一样。那时,我们其他人只
有羡慕的份儿,却无法仿效,因为我们的老爸没那么多
钱去娇惯
我们。而现在,只有我能戴助听器。朋友们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了。
说实话
,我挺喜欢耳聋的。在那次车祸和愚蠢的安全气囊破裂之
后的头几年,日子不好过,但是现在,耳聋让我
在朋友中显得很
特别。我的好朋友没有一个是听力残障的,因为我不是天生耳聋,
在我失去听觉
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朋友圈。他们中的
多数人都热心积极地参加这场―表演‖。
你
知道,在你谈论朋友时,你会把称他们为―酒吧侍者德鲁‖、―女
权主义者卡罗尔‖、―能用舌头给樱桃
梗打结的家伙格雷格‖等等。
我是―聋女桑迪‖。我喜欢这个称呼。我没有任何其他突出的个性
或能耐。从来没有过。
还不仅仅是与众不同。我确信,假如我不戴粉红色助听器的话,
我生活
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就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发生或产生同样
的结果。例如,跟柯林之间的事儿。
我
初次遇见柯林是在一次公寓派对上。女权主义者卡罗尔给我们
彼此做了介绍之后,我把头发拢到两耳之后
,凑得更近些,不是
因为他把那套仪式做得特别好,而是因为他是个情种。谁都能注
意到在不可
避免的惊讶之后他脸上恢复的微笑。
握手之后,我们去拿喝的。在临时搭建的吧台和沙发之间的某个<
/p>
地方,卡罗尔不见了。
―你通常都像这样读唇语吗?还是也用手语?‖过了一会儿他
问。
我告诉他说:―我
多数时间只读唇语,因为这比用手语更容易,
但这不是我一直盯着你的嘴唇的唯一原因。‖
他
大笑起来。我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后来,主人放大音乐的音
量,调暗―舞池‖的灯光;我不得不凑近他,
很近很近,以便能
在昏暗中接着读他的唇语。我的确读到了他的唇语。
我们照例交换了电话号
码。一周之后,柯林做了件不可思议的
事:他打来了电话。我们出去玩了,发现对方在大白天依然好看,因此彼此感觉满意。我又读了更多的唇语。在两个月之内,
柯林和我就开始约会了。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保持微笑
两个月以前,我在一份科普杂志上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文章是关于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通过
面部表情流露情感的。文章说,俄
国人在面部表情中流露的情感最少——美国人流露的最多。这似乎非<
br>常有趣。但作为印度人,我觉得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哪个
国家的人笑得最多。印度人在
排行榜上几乎是垫底的——准确地说,
位于第124名,而丹麦人则居于首位。
这使我想到自己,以及自己的经历。我记得我的女儿——那时候她肯
定是在八岁左右——曾经问我:―
爸爸,为什么只有当外国人到家里
来的时候你才微笑?‖我意识到自己确实像她说的那样。通常,只有<
br>当外国客人来访时我才微笑。有外国客人时,我会有意识地努力改变
我正常的面部表情。从女儿提
醒我之后,我决定开始更多地微笑,在
家里这样,上班也一样。
起初,我得强迫自己微笑。我
记得在什么地方读到过,我们皱眉的时
候比微笑的时候动用的肌肉要多得多。可是我们依然需要努力才会
微
笑——那是一种习得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反射动作。但令人奇怪的是,
只要我拉起嘴角的肌肉
,就觉得快乐。换句话说,面部反应能增强其
所表达的情感。
几天前,我乘火车在印度南部旅
行。我身边坐着一位年轻人,为了让
我坐得舒服,他挪了挪他的包以便给我腾出更大的地方来。他挪包的
时候,一直在微笑。随后我们就各自落座,一起(用英语)聊起了各
自的情况。他说,他在欧洲
一间科学实验室工作,接着又说,在外国
生活的经历改变了他的
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我到
达目的地之前,我们交换了电子邮件地
址,并约好以后再见。我们一见如故——就因为在拥挤的火车上,
一
位年轻人选择了对陌生人微笑。
Unit 3 Active reading (1)
窃取的身份
―弗兰克从未上过飞行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因为他还在上高
中。‖
这是2002年的电影《有种来抓我》的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了小弗
兰克·阿巴格纳尔(莱昂纳
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故事。影片主
人公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骗术大师,曾在不同时间扮演医生、<
br>律师和飞行员的角色,在26个国家伪造了价值600万美元以上的
支票。他成了联邦调查局有史
以来伪造罪头号通缉令名单上最年
轻的通缉犯。在影片中,阿巴格纳尔被虚构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卡
尔·汉拉提(汤姆·汉克斯饰演)追捕,但后来逃脱了。他最终成
了联邦调查局专攻白领犯罪的顾问专
家。
《有种来抓我》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影片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
活中发生吗?其实,《有
种来抓我》是根据弗兰克·阿巴格纳尔的
真实故事改编的,他的行骗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被抓后,曾三
次逃脱监管(有一次是从飞机的厕所逃走的);在法国、瑞典和美
国的监狱中总共度过了六年时
光。他现在经营一家咨询事务所,
为企业界提供防造假咨询。他挣到了足够的钱,赔付了所有的受
害者,如今已是大富豪。
2003年以来,身份盗窃案变得越来越常见。很少有人会想象到,
为了预防这种改变人生的犯罪,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有多么重要,
比如把邮件拿到邮局去
寄而不是丢在信箱里等人来取、把文件切
碎而不是直接把它们连同垃圾一道扔出去,甚至使用几美元一支
的(特效)笔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身份盗窃案的无名受害者。我们花费许多
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挽回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信用、我们的钱和
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来保护自
己。我们可以减少此类
犯罪的机会,但是它永远不会消失。
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列一份―该做
‖和―不该做‖事项的清单,我们
还需要改变心态。虽然网上银行现在很常见,但国内有一大群人
——即占人口15%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还是更喜
欢用纸。而且,30%的诈骗案都发生
在这群人当中。支票上有身
份盗贼所需的你的全部信息。如果你用圆珠笔,笔迹可以用一般
的家
用化学药品除去,钱数可以更改。每天发出的空头支票高达
120万张以上,平均每秒13张以上。 <
br>支票造假是个大产业……每年以25%的速率增长。犯罪分子指望
我们犯错误,好让他们更容易得
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
然呢?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不要把你的邮件留在邮箱里过夜或
过周末。
小偷就等着看你家信箱的小红旗(注:在美国,信箱上插上小红
旗表示有邮件需要投递
),以便通过你要投递的邮件找寻有用的
个人信息或支票。要用签字笔填写支票和重要表格,(因为)签
字笔的墨水会渗进纸张的纤维中,无法用化学药品除去。还有,
切碎或撕碎含有
个人信息的所有文件,然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
桶。
记住,网上有大量机会可以被小偷利用。他
们根据你的身份伪造
假身份。我们都知道黑客行为和木马软件对电脑数据库中个人信
息的威胁。
但是在谷歌上搜索某人也会透露大量个人信息,在线
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相册‖和―毕波‖)
也一样。正如我们
离开办公室去厕所时要随身带上钱包一样,离开电脑时也应该注
销你的电脑以
防临时起意的盗窃。
最后一点,假如你遭遇较传统方式的抢劫——比如在大街上——
挂失你的
信用卡显然是要做的第一件事。但是别忘了,即使挂了
失,信用卡也可以用作身份证件来获得购物卡……
那你就有了犯
罪记录。
身份伪造可以肆行多年而不为受害者所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是:现在的诈骗者觉得身份犯罪简直是太容易了。如果你的身份
尚未失窃,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你
动手。就会轮到你的。
Active reading (2)
数字代表着身份
企业需拥有大量的资讯可供随时调用,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呢?因为
那样的话,亚马逊就知道你需要什么,能够给你提供
你喜欢的书,而不是试图让你买你不
喜欢的。那么,有什么不
妥吗?
要是我正走在大街上,有人主动过来要卖给我什么东西的话,
是不是很吓人?也许没那么吓人。人们试图卖给我东西并不是
很吓人。就算他们不停地试图卖给
我东西——显然他们已经老
于此道——或者他们推销的方式令人不太舒服,也没什么吓人
的。推
销并不吓人,除非你是推销员。
要是我走在大街上,我的面孔被一个推销员的照相机拍照,这
是不是很吓人?那也许令人讨厌,也可能是合法的。吓人吗?
也许不。推销员对面孔背后的人又了解多少
呢?
要是我走在大街上,我的面孔被一个推销员的照相机记录下
来,而那照片可以与某银行或
信用卡公司档案上我的正面相片
自动比对,这是不是很吓人?这样的话,那个推销员就可能了
解
我大量的底细:我的姓名、我在哪家银行存款、我住在哪儿
如果偷偷给我照相的不是推销员,是不是很吓人?
在日益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经济格局中
,信息到处流通。
迟早它会到达它的主人——或目前拥有它的任何人——能够
随意处置它的地方
。对方也许是遵守道德规范的——也许。
假如说我们从恐怖分子那里——更不用说从动作电影那里——学到了一招,那就是,工具也是武器。全球通用的信用卡
和支持它们的数据库是去除商业摩擦的
工具。换句话说,它们
是以让各方最省事的方式从人们那里取钱的工具。
所以
,如果他们是想卖给我东西,那没什么问题。如果对方是
亚马逊,那也没问题。但如果都不是的话,那就
有问题了。
我还没有提到身份盗窃,但这肯定是朝着那方向发展的。身份
盗窃是指未经许可使
用我的身份信息来行骗。我的信息流传得
越广,可以找到它的地方就越多,发生盗窃的可能性就越大。<
br>与一个身份被盗的人相关的信息越多,身份盗窃案所造成的破
坏就越大。
在我们的社会
里,虽然没有人因为身份盗窃而丧命或被毁掉,
身份盗窃仍是很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有比身份盗窃更糟糕
的
事;通用标识符也会导致那些更糟糕的事情。
无论通用身份的前景如何,我们尚不知道该如
何应付这样一个
世界:无论我身在何处,一切都可能与我有关联。一方面,这
个世界给我们提供
了无可置疑的种种方便;另一方面,我们又
面对着所有这些强化组合的信息(如果是合理的强化组合该多
好啊)所带来的种种危险。这种危险虽然模糊,但显然离我们
很近。我们尚不知如何在两者之间
保持平衡。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文档共享不合法
―既然可以免费下载,为什么我还要花那么多钱去买昂贵的
音乐
呢?‖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杰克·斯派罗说。的确,文档共享是一
种扩大收藏的捷径。你只
需登陆到一个像Napster或Kazza这样的
网站,搜索你想要的音乐,再免费下载就行了。不幸
的是,文档
共享尽管廉价而便利,却是违法的,12岁的布里安娜·拉哈拉就是
吃了亏才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布里安娜从网上复制了数百首歌曲
和电视主题曲。她妈妈不得不为此支付了
一千多美元的罚款。另
一位文档共享者,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詹米·托马斯,因为下载了24
首歌
曲而被罚款222,000美元。
当你购买一张音乐光碟时,艺术家会得到购碟款的一部分,认
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是你不为音乐付钱,艺术家
和公司就挣不到钱。音乐产业认为,要是
能免费下载的话,人
们就不会购买光碟了。这就意味着公司没有钱投资创作新的音
乐了。因此,
他们视下载为主要的威胁。
令人吃惊的是,并非所有的艺术家都反对文档共享。来自英国诺里
奇的本是一个乐队的成员。像所有新乐队一样,本和他的朋友们发
现让他们的音乐在电台播放或把他们的
光碟放到店里去卖是件很
难的事情。本说,互联网―给数百万人提供了下载音乐的机会‖。通
过
给人们一个免费试听的机会,乐队希望他们最终能卖出更多的光
碟。所以,现在还不清楚文档共享是否真
的降低光碟的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音乐公司以文档共享的罪名把人们告上了法
庭,但是
它们也落下了许多坏名声。重要的是,文档共享者主要是
年轻人;大企业起诉十几岁的少年有失体面。而
且,多数美国人认
为,文档共享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并不认为那是违法的。看起来,
音乐产业必
须要么使下载合法化,要么使购买光碟比文档共享更有
吸引力。正如英国伦敦的一位乐迷所说:―他们要
想起诉我们所有
人的话,最好聘请一大帮律师。‖
Unit
4 Active reading (1)
新闻头条
世界
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这
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但是这正是
2001年9月恐怖
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从那一刻起世界
改变了模样,
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
但是,使911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说)具有新闻价值
的不
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还有震惊和恐惧。这一消息极
度震撼,极具爆炸性。事发多年以后,许多人
还能清楚地记得他
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当时正在做什么。他们能记
得自己的反应
:对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
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
千里‖。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
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
子通报说,肯尼迪总统死了。我并不知道肯
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
家
去告诉了父母(当然,他们已经知道了)。事实上,这是我最早
的记忆之一。
那么
,新闻到底是什么?一个事件光有客观重要性显然还不够
——世界上有大量全球性的大问
题,都会造成戏剧性的后果,从
贫困问题到全球变暖问题——但由于它们都是进行中的,并不都
会在同一天成为头条。对比之下,911不仅具有国际性,而且奇
特怪异、出人意料,还(可能使读者对
身陷那场悲剧中的人们的
痛苦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具人性。
奇特怪异并不意味着重
大。就拿今天的《中国日报》上关于一只
老鼠延误了一架从越南飞至日本的航班这条消息为例吧。在河内
机场有人发现那只老鼠在一架飞机的过道里奔跑。它最终被12名
技术人员合力逮住,他们怕它
会咬破电线,造成短路。飞机晚点
了四个多小时才起飞。
你也许会说,这并不是具有重大国际
影响的事件(除了少数乘
客到另一国赴约迟到以外)。但是全球却颇有反响,从亚洲经
苏格兰到
美洲的电子版报纸都有转载(《爱丁堡晚报》的标题
是《捉老鼠延误航班》)。
新闻价值的另
一个元素是即时性。这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近。
一周前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就不是新闻了——除非你刚刚
读
到它。―何时‖是受训记者常被教导用以勾勒新闻故事的五个
―何‖问题之一(其余是―何人
‖、―何事‖、―何地‖和―何故‖);今
天、今晨、昨天很可能在新闻报道所使用的时间副词中名列前
茅。同样,即将发生的事件(今天、今晚或今夜)也可能具有
新闻价值,虽然,从定义上讲,它
不出人意外,也就不那么耸
人听闻了。
说到即时性,能够实时播报新闻的媒体
,如电视、广播和互联
网,就比报纸的优势大多了。眼看着事件在你眼前展开与次日
早餐时在报
上读到它的感觉大不相同。但是,电视新闻未必比
报纸报道更客观或更可靠,因为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像
是经记
者或编辑根据特殊的目的,或至少是按照预定指示筛选过的;
它们是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
现给观众的。如果把摄像机移到别
的地方,你就会看到另一番景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谈
到―媒体霸权‖——或多或少地暗中影响公众。
但也许在第三个千年,这种权力正在减弱,或至少下放
给普通
民众。个人博客的大量出现,通过像YouTube这样的网站自
我广播的可能性,以及
权限开放网(wiki网)的增长都意味着
任何人有任何话要说——或有任何东西要展示——现在都能<
br>立刻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和电视即将在一夜之间消失。但是,
在它们永不休止的搜寻有趣新闻——奇特怪异、出人意外和极
具人性的新闻——的过程中,报纸和电视
将越来越多地借助网
站来收集资料,为全球信息网络提供极具地方色彩的视角。
Active
reading (2)
报纸的末日?
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报
纸击中前门、窗户或邻居的狗的
叫声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对着一杯咖啡,也许还有早餐
,看
报的仪式是风暴之前的平静,是工作日开始之前的愉快安宁。
可是,在所有讲英语的国家
,报纸编辑们正面临着同一个问题:
发行量下滑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读者转向互联网阅读新闻。这
意味着同时下滑的广告收入,以及随之上涨的报纸定价,因为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挣到一样多的钱。当然
,像报纸这样价格敏
感的产品可能会失去读者;恶性循环会不断加剧。那么将来会
怎样?报纸是
否走上了末路?
这种下滑是20多年来的长期趋势,在互联网问世之前就已出
现。从前,五分
之四的美国人看报,而如今似乎只有不到一半。
1990至2000年间,成年人每天看报的人数从52
.6%下降到
37.5%。年轻人中,情况更糟:18至34岁的年轻人只有19%自
称每天看
报。而仅有9%的人相信报纸上的信息。
互联网广告的运作方式与报纸广告不同。广告商可以逐分逐秒
地监视广告是否在起作用,而不再需要依赖报纸的发行量。互
联网可提供的更多的窗口使广告收
入之战更加激烈,印刷和生
产成本却不可遏制地上涨。结果,《纽约时报》公司旗下各种
报纸已
裁减了700份工作。《巴尔的摩太阳报》即将关闭其驻外
新闻机构。在英国,多数报纸都缩版成为小报
开本,意在吸引
年轻读者,但是因为―小报‖有―低档廉价‖之嫌,有些报纸就称
新开本为―缩
编版‖。
所有发行量大的报纸都建立了强大的网站。互联网为任何有意
见的人
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报纸编辑最喜欢的莫过于给他
们提供各种不同的反馈和意见,他们能从中得到安
慰。如今十
几岁的少年已不记得曾经没有互联网的日子了;只有在写关于
印刷新闻这一特定媒体
的作业时他们才去看报纸。
不可否认报纸对环境的影响。世界上每年有近40亿棵树木被砍伐用
来造纸,约占全部木材砍伐量的35%。但必须承认,许多用来造纸
的树木是在特别的种植园出产的,
它们是定期砍伐和栽种的。而且,
旧报纸常被回收利用,变成新的报纸。尽管如此,在美国,造纸厂是对空气、水体和土地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日报或周报依然是个伟大
的传统。―没有
周日版报纸的周日就不是周日,‖这样的评语常见于在英国所做的
调查。其他评
语则提到报纸比笔记本电脑更方便之处:―我的报纸
永远不会没电,‖―假如我的报纸掉到地上,它不会
摔破,‖―空姐从
来不会叫我把报纸收起来,‖此外,还有评语让我们想到英国全国
的外卖食品
的传统包装方式,―你可以用它们来打苍蝇,还可以用
来包鱼。‖
如此看来,报纸是不会轻易
消失的。未来报纸发展的趋势包括对本
地新闻需求的日益增长,而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对生活方
式新
闻的持续开发利用——尤其在个人理财和旅游方面——将会创造
新的收入来源。有些评论者
建议,报纸不应粗制滥造(尽管这是增
加市场份额的通常做法),而应该精工细作。也就是说,尊崇以正
直、诚实和不偏不倚的态度从事新闻报道的原则。具有为读者所敬
重的办报立场
的报纸肯定比互联网上零散阅读的同类报道享有更
大的影响力和声望。
此外,小城镇报纸对于
为人父母者总是意味深长,因为其子女的照
片也许会在上面刊登,几天都是新闻。人人都放假的时候,坐
在扶
手椅上看传统的周日版报纸,这将是难以打破的习惯。
但是这样是否足够?或者,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看到报纸的消亡?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世界各国的新闻业
尽管有万维网的影响,报纸还活着,且
活得挺好。2000年以来,
报纸在美国的发行量可能下降了,但在全球,报纸每日的发行
总量
以每年1%的比率继续上升,2006年日发行量达到了4.4亿
份。
发行量最高的国家是中
国,将近1亿份;其次是印度,七千九百
万份。世界发行量前百名的报纸中,70%是亚洲国家的报纸;
发
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日本的《读卖新闻》,高达一千多万份。
同时,报纸的在线网络版也发展
得更快更好。有些一开始就是付
费阅读的,但是除了少数专业出版物之外,网络版报纸现在大多
免费。有些报纸只有网络版,例如《南港报道者》,它创办于2000
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份网络日
报。
令人好奇的是,在线读报的人似乎会比看印刷版的人浏览更多的
文章。最近美国的一项调
查表明,人们在线阅读77%的文章,比
较之下,印刷版只读61%。一篇对此消息的在线报道结语为:
―测
试:你到了这一步吗?‖
可是对于全世界数亿的人来说,有机会浏览可以
拿在手上的报纸
(无论他们是否读完每篇文章)似乎是他们不想放弃的一种快
乐。
有关报纸的事实
• 2000年以来,80多种报纸把开本从大幅改成了小幅版式。
•日本人和挪威人是世界上最热衷于读报的人,每十个成年人中有
六人每天看报。
•在儿童占人口一半的玻利维亚,销量增长最快的报纸《我的超级
日记》只能在学校买到。
•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日报之一是《体育运动报》,只面向体育爱好
者。
•在西班牙,一半日报是免费的。在欧洲其他国家,如意大利和丹
麦,免费报纸也很常见。 <
br>•比利时人读报时间最长(每天54分钟),其次是乌克兰人(50分
钟)和加拿大人(49分钟
)。
•《印度时报》每天发行240万份,是发行量最大的英语大报。
•世界上最老的报纸是瑞典的《邮政与国内消息》,创刊于1645年,
现在只能在网上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