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_unit1.~4课文翻译
地震的资料-关于秋的诗句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1~~4课文翻译答案
Unit 1
Active reading
(1)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
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
月。”对于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
那些人,这话可能是真的。但是,20世纪60年代
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
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然而,
加州大学的主校园
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围而著名。1966年,罗纳德·里
根竞选
加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自由派
人士回答说,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
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正义的事业中去,大
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
了他们与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许多抗议是
针对越南战争的。可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
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导致
戴高乐总统辞职。
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
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不论在什么地方,上大学都意
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半
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
滋味。你往往得上了大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
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到
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那是一段难以
想象的自由时
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了?现在
,政治、社会和创造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
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的。当然,一点不假,
高等教育仍然重要。例如,
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
学的目标(即使愤
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不过,大学教育已不再是
全民
重视的话题了。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逃离的一种小城镇。有些人辍学,但大多数已经
有些麻木,还是坚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没有了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
的令人头脑发热的自由气氛,如今的大学生要严肃
得多。英国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外国留学
生在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
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课程质量、就业前景、学费负担、人身
安全问题、生活方式,以
及各种便利。大学已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上增加就业几率的一个
机会,上大
学本身不再是目的,不再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能够改变世界。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其中的一个原
因可能和经济
有关。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现在的许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
的孩子更长。21世纪的学
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昂贵了。另一个可能
的原因是通讯革命。儿子或女儿每学期往
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
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式联系。至于寻找痴迷
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题,
我们有互联网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更是如进天堂!”
华兹华斯的诗句说的可能是
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样
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可是为什么对于如今
的大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
Active Reading (1)
同感是怎样表露的
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她爬到妈妈身
边寻求安慰,就
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15个月大的迈克尔去把自己的玩具熊拿来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
;
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关爱的
举动
都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感的根源可以追
溯到人的婴儿期。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
——有些人认
为这种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之前
,婴儿就感受到
了同情的苦恼。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会对周围人的烦躁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
们
自己的烦躁不安一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识到痛苦不是
他
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不知所措。例如,在纽约大学的
马丁·L .霍
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慰哭闹的朋友,
却忽视了同在一室的朋友
的妈妈。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他们模仿
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
解他们的感受。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
一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
是否也感觉到痛。看到自己的妈妈哭,
婴儿即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这种所谓的
运动神经模仿就是“同感”的原始技术含义,而“同感”这个词于20世纪
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
B.铁钦纳首次使用。铁钦纳的理论是:同感发自对他人痛苦的一
种身体模仿;这种模仿继而在自身引起
同样的心理感受。他当时在寻找一个与同情有所区别
的词;同情是针对他人的一般困境而发的,无须分担
他人的任何感受。
小孩两岁半左右就渐渐不再有运动神经模仿行为,那时他们会意识到别人的痛苦与自
己
的不同,会更有能力安慰别人。下面是摘自一位母亲日记里的典型事例:
邻居家的婴儿哭了
,珍妮走上前去,试图给他一些小甜饼。她跟着他转,开始带着哭腔
低声自言自语。然后她试图抚摸他的
头发,可是他躲开了„„他平静下来,但是珍妮仍然面
带忧色。她继续给他拿来玩具,轻拍他的头和肩膀
。
在这个年龄,幼儿对于他人感情波动的总体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像珍妮一样,感
同身
受,有些则不予理睬。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玛丽安·拉德克-亚罗和卡罗琳·察
恩-瓦克斯勒所做
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在同感关注方面的差异大部分与父母怎样教养子
女有关。她们发现,如果在家教
中让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恶作剧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比如对
孩子说“瞧你让她多伤心啊”,而不是说“你
真调皮”,孩子就比较有同感心。她们也发现,
观看别人遇到痛苦时其他人的反应,儿童的同感心也会受
到影响。通过模仿亲眼所见,儿童
能培养出一套同感反应行为,尤其是在帮助那些痛苦的人的时候
窃取的身份
“弗兰克从未上过飞行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因为他还在上高中。”
这是2002年的电影《有种来抓我》的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了小弗兰克·阿巴格纳尔(莱
昂纳多·迪
卡普里奥饰演)的故事。影片主人公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骗术大师,曾在不同
时间扮演医生、律师和飞
行员的角色,在26个国家伪造了价值600万美元以上的支票。他
成了联邦调查局有史以来伪造罪头号
通缉令名单上最年轻的通缉犯。在影片中,阿巴格纳尔
被虚构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卡尔·汉拉提(汤姆·汉
克斯饰演)追捕,但后来逃脱了。他最终
成了联邦调查局专攻白领犯罪的顾问专家。
《有种来
抓我》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影片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吗?其实,《有
种来抓我》是根据弗兰克
·阿巴格纳尔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他的行骗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
被抓后,曾三次逃脱监管(有一次是从
飞机的厕所逃走的);在法国、瑞典和美国的监狱中
总共度过了六年时光。他现在经营一家咨询事务所,
为企业界提供防造假咨询。他挣到了足
够的钱,赔付了所有的受害者,如今已是大富豪。
20
03年以来,身份盗窃案变得越来越常见。很少有人会想象到,为了预防这种改变人
生的犯罪,采取一些
预防措施有多么重要,比如把邮件拿到邮局去寄而不是丢在信箱里等人
来取、把文件切碎
而不是直接把它们连同垃圾一道扔出去,甚至使用几美元一支的(特效)
笔等等。
越来越多的
人正在成为身份盗窃案的无名受害者。我们花费许多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挽
回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信用、
我们的钱和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我们
可以减少此类犯罪的机会,但是它永远不会
消失。
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列一份“该做”和“不该做”事项的清单,我们还需要改变心态。
虽然网上银行现在很常见,但国内有一大群人——即占人口15%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
代人——还是
更喜欢用纸。而且,30%的诈骗案都发生在这群人当中。支票上有身份盗贼所
需的你的全部信息。如果
你用圆珠笔,笔迹可以用一般的家用化学药品除去,钱数可以更改。
每天发出的空头支票高达120万张
以上,平均每秒13张以上。
支票造假是个大产业„„每年以25%的速率增长。犯罪分子指望我们犯
错误,好让他
们更容易得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不要把你
的邮件留在邮箱里过夜或过周末。小偷就等着看你家信箱
的小红旗(注:在美国,信箱上插上小红旗表示
有邮件需要投递),以便通过你要投递的邮
件找寻有用的个人信息或支票。要用签字笔填写支票和重要表
格,(因为)签字笔的墨水会
渗进纸张的纤维中,无法用化学药品除去。还有,切碎或撕碎含有个人信息
的所有文件,然
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桶。
记住,网上有大量机会可以被小偷利用。他们根据你
的身份伪造假身份。我们都知道黑
客行为和木马软件对电脑数据库中个人信息的威胁。但是在谷歌上搜索
某人也会透露大量个
人信息,在线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相册”和“毕波”)也一样。正如我们
离开办
公室去厕所时要随身带上钱包一样,离开电脑时也应该注销你的电脑以防临时起意的盗窃。 最后一点,假如你遭遇较传统方式的抢劫——比如在大街上——挂失你的信用卡显然是
要做的第一件
事。但是别忘了,即使挂了失,信用卡也可以用作身份证件来获得购物卡„„
那你就有了犯罪记录。 <
br>身份伪造可以肆行多年而不为受害者所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现在的诈骗者觉得
身份犯罪简
直是太容易了。如果你的身份尚未失窃,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你动手。就会
轮到你的。
4
新闻头条
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这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
br>响力。但是这正是2001年9月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从那一刻
起世
界改变了模样,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但是,使911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
说)具有新闻价值
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还有震惊和恐惧。这一消息极度震撼,
极具爆炸性。事发多年以后,许
多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
当时正在做什么。他们能记得自己的反应:对
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
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千里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我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子通报说,肯尼
迪总统死了。我并
不知道肯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家去告诉了父母
(当
然,他们已经知道了)。事实上,这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那么,新闻到底是什么?一个事
件光有客观重要性显然还不够——世界上有大量全球性的大问题,都会造成戏剧性的后果,
从贫困问题到
全球变暖问题——但由于它们都是进行中的,并不都会在同一天成为头条。对
比之下,911不仅具有国
际性,而且奇特怪异、出人意料,还(可能使读者对身陷那场悲
剧中的人们的痛苦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
上讲)极具人性。奇特怪异并不意味着重大。就拿
今天的《中国日报》上关于一只老鼠延误了一架从越南
飞至日本的航班这条消息为例吧。在
河内机场有人发现那只老鼠在一架飞机的过道里奔跑。它最终被12
名技术人员合力逮住,
他们怕它会咬破电线,造成短路。飞机晚点了四个多小时才起飞。
你也许会说,这并不是具
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除了少数乘客到另一国赴约迟到以外)。但是全球却颇
有反响,从
亚洲经苏格兰到美洲的电子版报纸都有转载(《爱丁堡晚报》的标题是《捉老鼠延误航班》)
。
新闻价值的另一个元素是即时性。这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近。一周前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就
不
是新闻了——除非你刚刚读到它。“何时”是受训记者常被教导用以勾勒新闻故事的五个
“何”问题之一
(其余是“何人”、“何事”、“何地”和“何故”);今天、今晨、昨天
很可能在新闻报道所使用的时
间副词中名列前茅。同样,即将发生的事件(今天、今晚或今
夜)也可能具有新闻价值,虽然,从定义上
讲,它不出人意外,也就不那么耸人听闻了。说
到即时性,能够实时播报新闻的媒体,如电视、广播和互
联网,就比报纸的优势大多了。眼
看着事件在你眼前展开与次日早餐时在报上读到它的感觉大不相同。但
是,电视新闻未必比
报纸报道更客观或更可靠,因为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像是经记者或编辑根据特殊的目
的,或
至少是按照预定指示筛选过的;它们是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现给观众的。如果把摄像机移到
别的地方,你就会看到另一番景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谈到“媒体霸权”——或多或
少地暗中影
响公众。但也许在第三个千年,这种权力正在减弱,或至少下放给普通民众。个
人博客的大量出现,通过
像YouTube这样的网站自我广播的可能性,以及权限开放网(wiki
网)的增长都意味着任何人
有任何话要说——或有任何东西要展示——现在都能立刻让全世
界的观众看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报纸
和电视即将在一夜之间消失。但是,在它们永不休
止的搜寻有趣新闻——奇特怪异、出人意外和极具人性
的新闻——的过程中,报纸和电视将
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站来收集资料,为全球信息网络提供极具地方色彩
的视角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1~~4课文翻译答案
Unit 1 Active reading
(1)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
有这么
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
月。”对于在大麻
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这话可能是真的。但是,20世纪60年代
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
: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
七大经济实体。然而,加州大学的主校园
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围而著名。1
966年,罗纳德·里根竞选
加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征服。”自由派
人士回答说,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正义的事业中去,大
规模的社会主
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许多抗议是
针对越南战争的。可是在法
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导致
戴高乐总统辞职。
20世纪6
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不论在什么地方,上大学都意
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
滋味,初次品尝深更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
滋味。你往往得上了大学才能阅读你的第
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到
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
道合者。那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
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
了?大学怎么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
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
的。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例如,
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
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
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不
过,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全民
重视的话题了。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逃离的一种小城镇。有些人辍学,
但大多数已经
有些麻木,还是坚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没有了20世纪
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的令人头脑发热的自由气氛,如今的大学生要严肃
得多。英国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
项调查,研究外国留学生在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
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课程质量、就业
前景、学费负担、人身安全问题、生活方式,以
及各种便利。大学已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
上增加就业几率的一个机会,上大
学本身不再是目的,不再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
能够改变世界。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其中的一个原
因可能和经济有关。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现在的许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
的孩
子更长。21世纪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昂贵了。另一个可能
的原因是通讯革命
。儿子或女儿每学期往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
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
式联系。至于寻找痴迷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题,
我们有互联网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
点。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更是如进天堂!”
华兹华斯的诗句说的
可能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样
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可是为什么对
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
Active Reading (1)
同感是怎样表露的
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她爬到妈妈身
边寻求安慰,就
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15个月大的迈克尔去把自己的玩具熊拿来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
;
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关爱的
举动
都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感的根源可以追
溯到人的婴儿期。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
——有些人认
为这种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之前
,婴儿就感受到
了同情的苦恼。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会对周围人的烦躁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
们
自己的烦躁不安一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识到痛苦不是
他
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不知所措。例如,在纽约大学的
马丁·L .霍
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慰哭闹的朋友,
却忽视了同在一室的朋友
的妈妈。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他们模仿
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
解他们的感受。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
一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
是否也感觉到痛。看到自己的妈妈哭,
婴儿即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这种所谓的
运动神经模仿就是“同感”的原始技术含义,而“同感”这个词于20世纪
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
B.铁钦纳首次使用。铁钦纳的理论是:同感发自对他人痛苦的一
种身体模仿;这种模仿继而在自身引起
同样的心理感受。他当时在寻找一个与同情有所区别
的词;同情是针对他人的一般困境而发的,无须分担
他人的任何感受。
小孩两岁半左右就渐渐不再有运动神经模仿行为,那时他们会意识到别人的痛苦与自
己
的不同,会更有能力安慰别人。下面是摘自一位母亲日记里的典型事例:
邻居家的婴儿哭了
,珍妮走上前去,试图给他一些小甜饼。她跟着他转,开始带着哭腔
低声自言自语。然后她试图抚摸他的
头发,可是他躲开了„„他平静下来,但是珍妮仍然面
带忧色。她继续给他拿来玩具,轻拍他的头和肩膀
。
在这个年龄,幼儿对于他人感情波动的总体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像珍妮一样,感
同身
受,有些则不予理睬。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玛丽安·拉德克-亚罗和卡罗琳·察
恩-瓦克斯勒所做
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在同感关注方面的差异大部分与父母怎样教养子
女有关。她们发现,如果在家教
中让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恶作剧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比如对
孩子说“瞧你让她多伤心啊”,而不是说“你
真调皮”,孩子就比较有同感心。她们也发现,
观看别人遇到痛苦时其他人的反应,儿童的同感心也会受
到影响。通过模仿亲眼所见,儿童
能培养出一套同感反应行为,尤其是在帮助那些痛苦的人的时候
窃取的身份
“弗兰克从未上过飞行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因为他还在上高中。”
这是2002年的电影《有种来抓我》的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了小弗兰克·阿巴格纳尔(莱
昂纳多·迪
卡普里奥饰演)的故事。影片主人公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骗术大师,曾在不同
时间扮演医生、律师和飞
行员的角色,在26个国家伪造了价值600万美元以上的支票。他
成了联邦调查局有史以来伪造罪头号
通缉令名单上最年轻的通缉犯。在影片中,阿巴格纳尔
被虚构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卡尔·汉拉提(汤姆·汉
克斯饰演)追捕,但后来逃脱了。他最终
成了联邦调查局专攻白领犯罪的顾问专家。
《有种来
抓我》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影片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吗?其实,《有
种来抓我》是根据弗兰克
·阿巴格纳尔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他的行骗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
被抓后,曾三次逃脱监管(有一次是从
飞机的厕所逃走的);在法国、瑞典和美国的监狱中
总共度过了六年时光。他现在经营一家咨询事务所,
为企业界提供防造假咨询。他挣到了足
够的钱,赔付了所有的受害者,如今已是大富豪。
20
03年以来,身份盗窃案变得越来越常见。很少有人会想象到,为了预防这种改变人
生的犯罪,采取一些
预防措施有多么重要,比如把邮件拿到邮局去寄而不是丢在信箱里等人
来取、把文件切碎
而不是直接把它们连同垃圾一道扔出去,甚至使用几美元一支的(特效)
笔等等。
越来越多的
人正在成为身份盗窃案的无名受害者。我们花费许多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挽
回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信用、
我们的钱和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我们
可以减少此类犯罪的机会,但是它永远不会
消失。
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列一份“该做”和“不该做”事项的清单,我们还需要改变心态。
虽然网上银行现在很常见,但国内有一大群人——即占人口15%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
代人——还是
更喜欢用纸。而且,30%的诈骗案都发生在这群人当中。支票上有身份盗贼所
需的你的全部信息。如果
你用圆珠笔,笔迹可以用一般的家用化学药品除去,钱数可以更改。
每天发出的空头支票高达120万张
以上,平均每秒13张以上。
支票造假是个大产业„„每年以25%的速率增长。犯罪分子指望我们犯
错误,好让他
们更容易得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不要把你
的邮件留在邮箱里过夜或过周末。小偷就等着看你家信箱
的小红旗(注:在美国,信箱上插上小红旗表示
有邮件需要投递),以便通过你要投递的邮
件找寻有用的个人信息或支票。要用签字笔填写支票和重要表
格,(因为)签字笔的墨水会
渗进纸张的纤维中,无法用化学药品除去。还有,切碎或撕碎含有个人信息
的所有文件,然
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桶。
记住,网上有大量机会可以被小偷利用。他们根据你
的身份伪造假身份。我们都知道黑
客行为和木马软件对电脑数据库中个人信息的威胁。但是在谷歌上搜索
某人也会透露大量个
人信息,在线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相册”和“毕波”)也一样。正如我们
离开办
公室去厕所时要随身带上钱包一样,离开电脑时也应该注销你的电脑以防临时起意的盗窃。 最后一点,假如你遭遇较传统方式的抢劫——比如在大街上——挂失你的信用卡显然是
要做的第一件
事。但是别忘了,即使挂了失,信用卡也可以用作身份证件来获得购物卡„„
那你就有了犯罪记录。 <
br>身份伪造可以肆行多年而不为受害者所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现在的诈骗者觉得
身份犯罪简
直是太容易了。如果你的身份尚未失窃,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你动手。就会
轮到你的。
4
新闻头条
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这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
br>响力。但是这正是2001年9月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从那一刻
起世
界改变了模样,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但是,使911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
说)具有新闻价值
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还有震惊和恐惧。这一消息极度震撼,
极具爆炸性。事发多年以后,许
多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
当时正在做什么。他们能记得自己的反应:对
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
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千里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我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子通报说,肯尼
迪总统死了。我并
不知道肯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家去告诉了父母
(当
然,他们已经知道了)。事实上,这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那么,新闻到底是什么?一个事
件光有客观重要性显然还不够——世界上有大量全球性的大问题,都会造成戏剧性的后果,
从贫困问题到
全球变暖问题——但由于它们都是进行中的,并不都会在同一天成为头条。对
比之下,911不仅具有国
际性,而且奇特怪异、出人意料,还(可能使读者对身陷那场悲
剧中的人们的痛苦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
上讲)极具人性。奇特怪异并不意味着重大。就拿
今天的《中国日报》上关于一只老鼠延误了一架从越南
飞至日本的航班这条消息为例吧。在
河内机场有人发现那只老鼠在一架飞机的过道里奔跑。它最终被12
名技术人员合力逮住,
他们怕它会咬破电线,造成短路。飞机晚点了四个多小时才起飞。
你也许会说,这并不是具
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除了少数乘客到另一国赴约迟到以外)。但是全球却颇
有反响,从
亚洲经苏格兰到美洲的电子版报纸都有转载(《爱丁堡晚报》的标题是《捉老鼠延误航班》)
。
新闻价值的另一个元素是即时性。这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近。一周前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就
不
是新闻了——除非你刚刚读到它。“何时”是受训记者常被教导用以勾勒新闻故事的五个
“何”问题之一
(其余是“何人”、“何事”、“何地”和“何故”);今天、今晨、昨天
很可能在新闻报道所使用的时
间副词中名列前茅。同样,即将发生的事件(今天、今晚或今
夜)也可能具有新闻价值,虽然,从定义上
讲,它不出人意外,也就不那么耸人听闻了。说
到即时性,能够实时播报新闻的媒体,如电视、广播和互
联网,就比报纸的优势大多了。眼
看着事件在你眼前展开与次日早餐时在报上读到它的感觉大不相同。但
是,电视新闻未必比
报纸报道更客观或更可靠,因为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像是经记者或编辑根据特殊的目
的,或
至少是按照预定指示筛选过的;它们是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现给观众的。如果把摄像机移到
别的地方,你就会看到另一番景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谈到“媒体霸权”——或多或
少地暗中影
响公众。但也许在第三个千年,这种权力正在减弱,或至少下放给普通民众。个
人博客的大量出现,通过
像YouTube这样的网站自我广播的可能性,以及权限开放网(wiki
网)的增长都意味着任何人
有任何话要说——或有任何东西要展示——现在都能立刻让全世
界的观众看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报纸
和电视即将在一夜之间消失。但是,在它们永不休
止的搜寻有趣新闻——奇特怪异、出人意外和极具人性
的新闻——的过程中,报纸和电视将
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站来收集资料,为全球信息网络提供极具地方色彩
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