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白 大学英语c课文翻译

巡山小妖精
676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4: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宾尼-左派右派是什么意思


课文参考译文(Text A)
送给史蒂维的一点心意
丹·安德森
1 我力求不存偏见,不过在雇用史蒂维时我的确心存疑虑。他的就业顾问向我保证,说
他会成为出色、可靠的餐馆杂工。我从未雇过智障的员工,是否要招收一位,我举棋不定。
我的顾客会有 什么反应,我没有把握。史蒂维是个矮个儿,胖墩墩的,如其他唐氏综合症患
者一样,面部光滑,口齿不 清。
2 对大多数来就餐的卡车司机们,我还是很放心的。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他们基本< br>不在乎谁收碗碟。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那些高谈阔论的大学走读生,那些因惧怕“路边餐馆的
细菌” 而用餐巾悄悄擦拭银餐具的雅皮士势利眼儿们,还有那些穿白色衬衫、使用公款消费、
认为餐馆里每个女 服务员都渴望调情的商务人员。我知道,史蒂维在这里工作,他们会感到
别扭,所以开头几个星期我密切 地关注着他。
3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第一周过后,史蒂维就抓住了我每位员工的心。不足一个月,我
的老顾客  那些卡车司机们  就正式认定史蒂维为卡车司机休息站的吉祥人物。自此以
后,我不再介意其他顾客的看法了。
4 史蒂维21岁,蓝色牛仔裤,耐克运动鞋,满面笑容,讨人喜爱,极端地敬业。他收拾
好一张餐桌后,盐瓶和胡椒瓶归于原位,丝毫不差,桌面不见一点面包屑、一滴咖啡液。
5 我们唯一的问题是得说服他等待客人用餐完毕再去收拾桌子。他总是在不起眼的地方
守候,左右脚替换着 支撑体重,眼睛巡视整个餐厅。一看见哪张餐桌边的客人都离去,他立
即赶过去,仔细地把碗碟收拾到餐 车上,拿起抹布仔细地擦桌子,动作娴熟、夸张。要是他
觉得有顾客正在看他,他就会眉头紧锁,更加专 注。工作一丝不苟,这是他自豪的源泉。他
取悦面前的每一个人,那煞费苦心的劲头真是惹人喜爱。
6 后来,我们得知史蒂维和母亲一起生活。他母亲是个寡妇,因患癌症经历多次手术而落
下残疾。母子俩靠社会保险金生活,住在离餐馆两英里以外的廉租房里。社工人员偶尔登门
看望,说他们 母子生活着实艰辛贫困。他们手头拮据,我所付的工资仅能保证母子俩相依为
命,史蒂维才不至于沦落到 被“集体之家”(为残障人士提供护理的机构)收容。
7 到了去年八月的一个早上,就是三年 里史蒂维没能来上班的第一个早上,整个餐馆气
氛忧伤。他在罗切斯特的梅奥诊所接受一个心脏手术,大 概要置入新的心脏膜瓣。社工人员
说,有唐氏综合症的人常会在年轻时犯心脏病,所以史蒂维做手术不足 为奇;几个月后,他
1


有望从手术中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
8 有一天接近中午时,有消息传来,说史蒂维手术结束,正在恢复,状况良好。员工当
中激动的情绪如涟漪荡漾。领班弗兰妮听到消息,一声欢呼,旋即在过道上跳了一阵舞。经
常光顾我们餐 馆的一位卡车司机贝尔·林格,此时诧异地看着年届五十、已有四个孙儿的弗
兰妮在他桌边晃动身体,跳 起祝贺胜利的希米舞。弗兰妮窘得红了脸,用手抹平围裙,朝着
贝尔狠狠地瞪了一眼。
9 贝尔咧嘴一笑。“好了,弗兰妮,什么事那么高兴啊?”他问。
10 “我们刚得到消息,史蒂维做完了手术,平安无事。”她回答。
11 “我还一直在纳闷,怎么今 天不见他呢?”贝尔问。“本来有个笑话要讲给他听呢。
做的是什么手术呢?”
12 弗 兰妮快言快语,把史蒂维的手术情况告诉贝尔和他旁边坐着的两个司机。“唉!”
弗兰妮叹息着说:“他 平安无事,我很开心,但是我不知道他和他妈妈怎样支付所有的费用。
我听说,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 巴的。” 贝尔·林格点点头,若有所思。弗兰妮匆匆离
开,去招待其它桌的客人了。
13 上午的客流高峰一过,弗兰妮走进我的办公室。她手上拿着几张纸餐巾,表情诡异。
“怎么了?”我问。 “在贝尔·林格和他朋友坐过的那张餐桌上,”她说,“这张折叠的餐
巾纸就塞在一个咖啡杯下”。她把 那张餐巾递给我。我抖开它,三张20元的钞票跌落在我
的桌面上。纸巾外面工整地写着:“送给史蒂维 的一点心意”,字母很大很粗。
14 “波尼·皮特也问我为何跳那支舞,”她说。“我把史蒂维 和他母亲的一切都告诉他
了。皮特看看托尼,托尼看看皮特,他们最后把这个给了我。”她递给我另一张 纸餐巾,只
见外面潦草地写着:“送给史蒂维的一点心意”。折叠的餐巾中夹着两张50元的钞票。弗< br>兰妮看着我,眼睛闪着泪花,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话,“这些卡车司机啊。”
15 那是三 个月前的事了。今天是感恩节,是史蒂维重返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他的就业顾
问说,史蒂维一直数算着日 子,直到医生告诉他可以上班了。就算这天是假日也没有关系。
他在过去一周内打了十次电话,确保我们 知道他要回来了,担心我们忘记他,担心丢掉这份
工作。我经过筹划,让他母亲陪他来上班。我们在停车 场迎接他们,邀请母子二人一起庆祝
他归来。
16 史蒂维面色苍白,人也瘦了,但是总咧着嘴笑。 他用力推开门,径直走向工作间,他
的围裙和餐车正在 那儿等着他呢。“等一下,史蒂维,别着急,”我说。我挽着他们母子的
2


手臂说,“等会儿再开工。我请二位吃早餐,庆祝史蒂维归来。”我带他们向餐厅后面角落
里一 个大隔间走去。我们穿过餐厅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也能听到其他员工紧紧跟着。我回
头望去,看见笑容 满面的卡车司机们走出一个个隔间,融入员工的队伍中。
17 我们来到那张大餐桌前。桌面上凌 乱的咖啡杯、小碟、餐盘,横七竖八地摆放在一堆
折叠的纸餐巾上。“史蒂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 这堆东西清理干净,”我佯装严肃地
说。史蒂维看看我,又看看母亲,从那堆餐巾纸中抽出一张。那餐巾 外面写着:“送给史蒂
维的一点心意”。他拿起餐巾,两张10元钞票掉在桌子上。史蒂维看看钞票,又 看看餐具
下面露出的几十张餐巾,每一张都或工整或潦草地写着他的名字。
18 我转身 对他母亲说:“这张桌上,有一万多元现金和支票,是卡车司机、卡车公司听说你
们的家庭状况后送来的 。感恩节快乐!”天哪,此时一片欢腾,人们大声地叫着,也有流泪的。
但是你知道此刻最有意思的是什 么吗?就在大家都忙着握手、拥抱的时候,史蒂维笑容绽放,
正忙着清理桌上的杯盘 — 他真是我手下最好的员工。
你的爱有多深
曼茜·巴蒂亚
1 有人认为爱如浮云
有人认为爱坚强如铁
有人认为爱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认为爱是一种感觉
有人说爱要执着
有人说爱不要约束
有人说爱是生命的全部
有人说不知道爱为何物

2 在我们生命中的 某个阶段,我们会经历某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所带来的阵阵折磨。这种
情感只能体会,无法用语言描述。莫 大的喜悦伴随着丝丝的伤感一同降临,这就是爱。
3 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竟能找到时间沉湎 于感情之中,这的确令人感佩。然而,
此时我想知道:我们是否懂得爱到底有多么深刻。记得上学的时候 ,我迷恋的对象真是数
不清:我的数学老师、邻居的儿子、好朋友的弟弟,还有另外一些因为眼睛的颜色 、胡子
的形状或走路的姿势而让我倾慕的人。年少时的爱慕,不会带来伤害,如肥皂泡一样转瞬
即逝。那些稚气、大胆的想法和行为,现在想来大可一笑了之。但是,在那时,对我来说,
没有比恋爱更 重要的事了。接着就进入了真正“谈”情“说”爱的阶段。
4 我在女子学校学习,和男孩子交往的机会寥寥无几,因此,我热切地期待着我们学校
3


和男子学校举办的联谊会。联谊会上,一群精心打扮的年轻男子毫无顾忌地盯着我们。这三个小时中的点点滴滴,成了我们在以后四个星期中足够的谈资,我们在议论时,心情澎
湃。
5 即使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没有真正交男朋友的需要。
6 在我的成长岁月中,不知 何故,我相信爱情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事实果真如此。当
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长期的计划和比较安 定的生活时(我现在还不到25岁呢!),爱
情降临了。我也比较成熟了,能够步入不贪图许多回报而需 要大量付出的感情关系。
7 我的爱情是在友谊这块地基上建起的高楼大厦。爱情经过旷日持久的 培养才开花。我
和我的恋人相互理解、同甘共苦、相互关心,投入了丰富的感情,才使爱情发展到今天。
爱情意味着情投意合。你也许会说,我属于浪漫的传统派。但是,依我看,爱情需要培养。
我们 必须把爱情同强烈而短暂的激情或身体的愉悦区别开来。
8我们的父辈,被灌输了太多的(爱情)理想 。那是一个约束、压抑、崇敬、仰慕和十足
浪漫的年代。长裙、娴静质朴的外表、卷曲的长发、恬静的气 质、羞怯的目光——这一切
常使人想起一个消逝久远的年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个时代异性之间的距 离帮助他们
维持了恋爱的神圣性。
9 年轻的一代人,由于观念开放,随着男女之间交往 界线的消退,他们便急于赶浪头,
匆忙恋爱,以至于难以区分身体的互相吸引与心灵的相投。我们从媒体 中接触到的人和事,
使我们的感情历程大大加速,要想慢慢地体会自己的感受,确实需要付出努力。
10 每每听到学校的孩子们夸口说自己有过多少次性关系的经历,我都十分惊讶。年仅
18 岁的女孩们已有过七八次跟异性“勾勾搭搭”的经历,我感觉极其惊骇。
11 这些青少年在全然 没有感情的关系中所背负的感情包袱,令我深感难过。也许有些
人会把他们目前的感情状况归结为同龄人 之间所施加的压力。但是,可曾有任何人停下来
想一想同龄人之间的压力来自何处?我们是否尝试着弄清 楚是谁造成了这样的转变?可
曾有人费神去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呢?
12 从这一代人处理 个人生活的方式上,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思想倾向。跟从前相比,
现在有更多的情感在欲望的压力下扭 曲。他们更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视内在的魅力。两性
交往随便了,亲密无间却少了;激情多了,感情却少 了;个人获得的多了,相互间分享的
少了;寻机获利的现象多了,无私的奉献少了。简而言之,“自我” 多了,爱的分享少了。
1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将恋爱的实质抛 于脑后。作为恋
爱中的人,不只是意味着把红色的玫瑰花和五毛钱一张的卡片送给恋人,我们要做的事情
还很多。我们将自己的时间、陪伴、支持和友谊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恋人了吗?我们是否
确定了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后真诚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是否先在情感上成熟起来,
再尽情地追求爱情?我 们是否给自己、给他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巩固恋情的发展?我们
是否为了追求有意义的、永恒的友谊而 不遗余力?我们是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我们是否
4


将自己的精力和感情倾注于终生不渝的关系而不是浪费在朝秦暮楚的关系中?
14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去体验能使我们更为坚强的每件事。真正的爱情一生
只 有一次。我们本不该任由轻佻的行为令自己身心疲惫,而当真正的爱情到来时,我们却
没有能力伸开双臂 迎接它的降临。
友谊的真谛
米歇尔·E·多伊尔马克·K·史密斯
1 我们 探讨友谊这个概念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一致赞同并获社会公认的认定(某
人为)朋友的标准。 在某一情境下,我们会把某个人称为朋友;然而,情境一旦变迁,朋友
这个称呼就显得没那么贴切。因此 ,人们对友谊的真谛的理解往往是非常肤浅的。为了帮助
我们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我们需要回顾有关友 谊的几种传统的看法。
2 一种传统的友谊观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得以阐述 。他将自己心目
中真正的友谊同另外两种友谊截然分开。这两种友谊分别是:基于互利的友谊;基于愉悦 的
友谊。因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友谊分为三类。
3 建立在功利之上 的友谊。功利并非永恒,它依照环境而变化。友谊的根基一旦消失,友
谊也随之破灭,因为是功利使其存 活。这类友谊似乎在老人之间最为常见,因为上了年纪的
人需要的不是愉悦而是实用。基于功利的友谊也 同样存在于追逐个人利益的中年人和青年人
中。这些人不会在一起消闲时光,因为他们有时甚至不喜欢对 方,因而觉得除非可以互相利
用,否则没有交往的必要。只有当他们认为彼此有希望相互利用的时候,才 会乐于呆在一起。
4 建立在愉悦之上的友谊。年轻人之间的友谊常被看作是建立在愉悦基础之上 的,因为年
轻人的生活受感情支配,他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自己的快乐和眼前的重要机会。然而,他们的< br>情趣随着自己日渐成长也会变化,他们交友容易,分手也干脆。年轻人的态度变化无常,甚
至一日 数变,难怪他们的友谊总是迅速地开始,又匆匆地结束。然而年轻人确实喜欢终日作
伴,一起生活,他们 认为友谊的意义就是如此。
5 建立在美德之上的友谊。完美无瑕的友谊立足于美德。只有那些品 德高尚而且拥有相似
美德的人之间建立的友谊才是最完美的。只有那些为朋友着想、渴望朋友具有美德的 人才是
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彼此喜欢不是因为某种附带的品质,而是对方真实的为人。品行高
尚的人,其行为是相同的,或者是类似的。爱和友谊多半在品行高尚的人之间发生,而且以
最高雅的形 式出现。这种友谊是罕见的,因为品行高尚的人并不多见,而且他们需要时间,
需要交往。常言道,真正 的朋友必须同甘共苦,历经风雨。只有当两个人互相证明自己值得
爱并获得对方的信任之后,彼此方能接 受对方为朋友。交友的意愿可能倏忽而至,但真正的
友谊却要慢慢培养。
6 另一种传统 的友谊观可以在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的著作里找到。西塞罗论述伦
理、宗教哲学和自然规律的作 品影响广泛。西塞罗认为,真正的友谊只能在好人之间发生。
5


他 进而将“好人”定义为“那些行为和生活无损于自己的荣誉、纯洁、公平和开明的人;那
些摆脱了贪婪、 欲念和暴力的人;那些敢于依照自己的信念说话和做事的人。”好人之间建
立的这种友谊立足于美德,它 确实可以带来物质利益,但决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而且
在处理朋友关系和其它人际关系时,优越于 他人的人必须平等地对待那些没那么幸运的人;
同样,后者也不能因为对方的天赋、财富、地位在自己之 上而恼怒。
7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友谊观由三个要素构成:朋友以相伴为乐;朋友必须彼 此受
益;彼此都有志于崇高的事业。这些传统的友谊观告诉我们,两个品德高尚的朋友是永不分
离的,因为彼此认同对方的高尚品德。因此,认识朋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认识自我,了解朋
友在某种意义 上就是了解自我。可以说朋友就好比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朋友身上看
清自己。因此,在具有高尚 品德的友谊中,同情心、关心、爱心这些忘我的情感会得以高层
次的培养和充分的表达。这类朋友势必会 涉及幸福安康这一话题,讨论如何过高尚的生活。
我最珍贵的奥运奖牌
杰西·欧文斯
1 那是1936年的夏天。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柏林举行。阿道夫·希特勒天真地坚持认为
自己的运动员来自“优等民族”,这使得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2 对这一形势我并不十分忧 虑。六年来,我训练、流汗、严于律己,头脑里装的就是奥
运会。我乘船渡海,所思所想的就是夺一两枚 金牌回家。我尤其期待跳远项目的冠军。一年
前,当我还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就以26 英尺8.25英寸的成绩打破了世界
纪录。人人都有些许期待:我在这个奥运项目上会轻而易举地夺冠。
3 事情却令我措手不及。跳远预赛的时间到了,我看见一个高个子男孩在跳远练习时以
近 乎26英尺的成绩跳入沙坑,这让我震惊!原来他是德国人,叫卢兹·朗。我听说,希特勒
一直将其雪藏 ,明显是希望他赢了跳远项目。
4 我暗自思量,卢兹·朗若赢,定会为纳粹的“雅利安人优越” 理论增添新的证据。我毕竟
是一个黑人。我对希特勒的做法有点恼火,决定去拼搏,让这个纳粹元首、让 他的优等民族
实实在在地看看孰优孰劣。
5 带着怒气的运动员会犯错,任何教练都会这 样说。我不例外。三轮资格赛的第一轮,
我越过跳板几英寸起跳,犯规了。第二次起跳,违规程度更严重 。“我越洋三千英里,难道
就为了这个结局?”我痛悔地想,“就为了在预赛犯规出局,出尽洋相吗?”
6 我离开沙坑,走了几码,憎恶地踢地上的土。突然,我感到有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
我扭头,看到一双友善的蓝眼睛,正是那个高个子德国跳远运动员。他在第一轮预赛中已然
轻松地获得决 赛资格。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7 “杰西·欧文斯,我是卢兹·朗。我想,我们是初次见面。”他的英语说得很好,尽管带
有德语口音。
8 “很高兴见到你,”我说。为了竭力掩饰内心的紧张,我接着说:“你好吗?”
6


9 “我很好。问题是:你怎么样?”
10 “你想说什么?”我问。
11 “一定有什么事儿让你心神不安,”他说,显现一副外国人掌握了 一点儿美国俚语的那
种得意神情。“你本来闭着眼睛也能获得决赛资格。”
12 “说真的,这一点我也知道,” 我对他说道——这句话对人说出来,感觉不错。
13 我们一起 聊了几分钟。我没有告诉他是什么在“吞噬”我,然而他好像理解我的愤怒,
就千方百计消除我的焦虑。 他虽然一直在纳粹的青年运动中接受教育,却和我一样,不相信
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当然,他看起来的确 很有优势,这一事实让我俩开怀大笑。他高我一英
寸,身体精瘦,肌肉发达,明亮清澈的蓝眼睛,金黄的 头发,棱角分明、非常英俊的面庞。
最后,他看我稍稍安静下来,就用手指着起跳板。
14 “看,”他说, “为什么不在跳板后面数英寸处画一条线,尝试从那里起跳?你肯定不会犯
规,而且肯 定应该能跳出足以获得决赛资格的成绩。预赛不得第一名,有什么关系呢?明天
才是最重要的。”
15 我领会了他话中的真谛,所有的紧张情绪仿佛突然从我身上退去。我信心百倍,在跳
板后足足一英尺处画了一条线,接下来就从那里起跳。我以几乎超出一英尺的成绩获得决赛
资格。
16 那天晚上,我走到卢兹·朗在奥运村的房间向他致谢。我知道,若没有他,我不可能参
加第二天跳远项目的决赛。在他的住处,我们坐着谈了两个小时——讨论田径、我们自己、
世界形势还 有许多别的事情。
17 最后,我起身告辞,此时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友谊已经建立。第二天,卢兹 将走上田赛
场尽全力打败我。但是,我知道他希望我发挥最佳水平——即使这意味着将夺冠的是我。
18 卢兹最终打破了自己的历史记录。他这么做,也激励我攀登成绩的巅峰。我依然记得,
在我最后一跳落地时——这一跳把奥运纪录推向26英尺5.31英寸——他就在我身边祝贺我。
尽管 希特勒在距离不到100码的看台上对我们怒目而视,卢兹依然使劲地握住我的手,这一
握绝非那种“伤 心欲绝却强颜欢笑”的虚情假意。
19 在那一刻,我对卢兹的纯真情谊如同24克拉的宝石,即 使熔化我毕生的金牌金杯,都
不足以为这颗宝石镀上一层金光。我接着体会到,现代奥运的奠基人皮埃尔 ·德·顾拜旦当年
头脑里正是孕育着卢兹这样的完美形象才说道:“奥运最重要的不是夺冠而是参与。生 命最
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设定你的生物钟为你效劳
芭芭拉·罗斯
1 当第一缕曙光映照在加利福尼亚硅谷小山上空,查尔斯·温格特就睁开了双眼。刚早
晨 五点钟,温格特就急不可待地要出门。此时,他的妻子把被子往上一拉,把脸埋在枕头下。
7


温格特说,“在过去15年里,我们几乎从未同时起床过。”
2 温格特 夫妇这种情况并非罕见。我们身体的工作原理也具备时钟运行的复杂特性。不
同的个体,身体的运行速度 也如不同时钟一样,略有差异。温格特习惯早起,而他的妻子则
在夜幕降临后才精神饱满。
3 长期以来,行为科学家们把这种差异归结为个人怪癖或早期训练。这一见解到了20
世纪50年代后期遭 遇一个新理论的挑战。生物学家兼内科医生弗朗兹·哈尔伯格称这个理
论为“时间生物学”。在哈佛大学 的一间实验室里,哈尔伯格博士发现,因当天从身体抽取
血液的时间不同,某些血细胞数量上就有可预见 性的差异。细胞数量在一天里某个特定时间
多一些,而在12小时后会少一些。他还发现,心率、新陈代 谢的速度以及体温变化都可以
检测到同样的规律。
4 哈尔伯格这样解释:我们的身体系 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25小时,速度并非稳定不变。
我们有时加速,有时减速。我们的最高效状态只出现 在每天某个有限的时间段。哈尔伯格把
这种有规律的模式称为“生理节奏”。
5 今天, 时间生物学领域大部分最重要的研究由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查尔斯·温格特
是航空航天局研究生理学家 ,也是生理节奏方面的权威。他说,在大部分航天飞机飞行中,
生理节奏的原理已经被应用在航天员工作 日程的安排上。
6 航天时代的研究在地面上也已经有许多有益的应用。时间生物学家能告诉你, 何时吃
东西仍然能减肥,一天中什么时间你最有能力去应付最严峻的挑战,什么时候看牙医最不容
易感到疼痛,什么时候运动效果最好。温格特说,“人的效率有一个生物法则:若想花费最
小的力气获 得最好的效果,必须将你的活动要求和身体能力协调起来。”
7 你可以让生理节奏模式为你服务 。但是,你必须首先学会识别它们。温格特和他的同
事们提出如下的方法来帮你找到你的身体节奏模式。
8 早上起床一小时后,测量体温,然后这一天内每隔四个小时测量一次。最后一次的时
间 尽可能靠近就寝时间。一天结束前你应该有五次测量的读数。
9 将第一、三、五次的读数相加, 记录总和。然后将第二、四次的读数相加,用前面的
总和减去这个数字,所得的差大约就是你半夜时分的 体温。把它设为第六个读数。
10 现在把这六个读数绘在坐标纸上。表面上看,差异或许极小— —有时相差只有十分之
一度——但这些差异不可忽视。你很可能会发现,你的体温在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 开始上升,
在中午前后达到顶峰。到傍晚时,读数开始下降。读数稳定地下降,到凌晨两点左右达到最< br>8


低点。
11 当然,个体差异关系重大。你的体温 在什么时辰上升?何时达到最高点?何时达到最
低点?你一旦熟悉了自己的模式,就可以利用时间生物学 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效率。
12 当我们的节奏处于高峰时,我们的体力活做得最好。对于大多 数人来说,这样的高峰
期会持续大约四个小时。把费力的活动安排在你体温最高的时候。
13 若是脑力活动,时间安排就比较复杂了。诸如数学计算这样高精密度的工作,若在体
温处于上升阶段时处 理,效果最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时段就在上午八点到九点之间。相
比之下,阅读和思考在下午两点到 四点之间进行比较好,这段时间体温通常开始下降。
14 要想有效节食,在一天内早餐应最丰盛 。我们起床后一小时,卡路里燃烧的速度远比
晚上快得多。在为期六年、名为“军队饮食调查”的一个研 究项目中,哈尔伯格博士、时间
生物学家罗伯特·萨森和助理研究员厄纳·哈尔伯格一起监控两组男女成 员的食物摄入量。
两个组均一日一餐,食物热量为2000卡,但是一个组的食物作早餐,另一个组作晚 餐。“所
有吃早餐的研究对象都减了体重,”萨森说,“那些吃晚餐的成员,体重要么保持原样要么增< br>加。”
15 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若食物的消化吸收程度存在差异,那么咖啡因、酒精、 药物也
如此。比如,复方阿司匹林在上午七点到八点之间会产生最强的药效(酒精也一样),而在
下午六点到半夜药效最差。咖啡因在下午三点左右作用最强。查尔斯·沃克是佛罗里达州农
机大学药学 院的院长,他解释说:“当你处于通常的活跃状态时,兴奋剂发挥最大的效力;
当你处于自然的镇静或睡 眠状态,镇静剂产生最好的效果。”
16 懂得你身体的节奏也可以帮你解决睡眠问题。查看你的 体温图表。你的就寝时间应该
和你体温的最低点相一致。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在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两点 。
17 纽约蒙特菲奥里医学中心睡眠--觉醒障碍研究所的迈克尔·索皮博士也提供了其它符< br>合生理节奏的睡眠指导:每天晚上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每天早上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
外。索 皮博士说:“睡眠时间、清醒时间上的不规律性是睡眠问题的最大诱因。”一宿睡眠不
足,最佳弥补方式 是继续正常的周期,仅此而已。慎用安眠药。索皮博士告诫说:“大多数
安眠药的助眠效果不超过两个星 期。”况且,药物确实有在血液里积聚的风险。
18 了解身体节奏模式并不能保证良好的健康状 况。但是,时间生物学所揭示的是以下两
方面的重要性,一是保持生活诸方面的规律性,二是学会和身体 的自然节奏保持一致。
相约第八个星期二:关于金钱
9


米奇·阿尔博姆


1 我举起报纸,让莫里能看见这句话:
2 “我不愿意我的墓碑上刻着
‘我不曾拥有一个广播电视公司’。”
3 莫里笑了,然后摇摇头。早晨的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 ,落在窗台上那株木槿的粉
红色花朵上。那句话出自特德·特纳之口。特纳是个亿万富翁、媒体巨头,是 有线电视新闻
网(CNN)的创始人,因未能在一次公司的巨额交易中攫取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而哀叹
唏嘘。今天早上,我把这条新闻带给莫里,因为我想知道,如果特纳身处我的老教授的境地
——呼吸渐渐衰竭,身体慢慢僵硬,日子一天天从日历上划掉——他真的会因一个广播公司
未得手而悲 恸吗?
4 “这完全属于同一个问题,米奇,” 莫里说。“我们的价值观错了,这导致生活的幻想
破灭。我想我们该探讨这个话题。”
5 莫 里精神集中。他近来光景时好时坏。这天状态不错。前一天晚上,当地的一个无伴奏
演唱组来到他家表演 ,他很快乐。他兴致勃勃地讲述这件事,仿佛上门来表演的是墨水点乐
队。莫里在生病前就酷爱音乐,现 在这种热爱更加强烈,他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有时候夜
里听歌剧,闭上眼睛,仿佛乘着抑扬美妙的歌声 ,时而俯冲,时而翱翔。
6 “昨晚你该来听听这个乐队,米奇。如此棒的声音!”
7 莫 里一直喜爱简单的乐事,如唱歌、大笑、跳舞。现在与以往相比,物质的东西更加不
重要了。当人死的时 候,你总会听到这句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莫里似乎早就明白了
这个道理。
8 “在 全国范围内,我们一直接受某种形式的洗脑,”莫里叹口气说,“你知道他们如何给
人洗脑的吗?他们对 你一遍一遍地重复,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做法。拥有东西是好的。钱
越多越好,财产越多越好。商业行 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对别人这么重复
着——也让别人这么对着我们重复着——一遍又 一遍,直到人人都懒得换一个思路。每个人
都被这一切雾一般地笼罩着,再也看不清什么才是重要的。
9 “我这一生无论去哪里,都遇到渴望占有新东西的人。急速买辆新车。迅速获得一笔财
产。 慌忙购得最新式的玩具。他们接着就想向你炫耀,‘猜我买了什么?猜我买了什么?’
10 “你知道 我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吗?这些人渴望得到爱,于是就接受替代品。他们满心欢
喜地接受着物质东西,期待 类似于拥抱的感情回报。可是,不管用。你无法用物质代替爱、
柔情、温情、甚至是志同道合的感觉。
11 “金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我作为将死之人坐在这里,可以对你说,
当 你最需要温情时,金钱或权势,无论你拥有多少,都无法把你正在寻觅的这份情感给予你。”
10


12 我环顾莫里的书房,和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两样。书放在书架上同样 的地方。资料同
样堆在那张旧书桌上。外面的房间也未曾有什么改善。事实上,在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好 多
年,除医疗器械以外,莫里真的没买过一样新东西。从他知道自己得了绝症的那一天起,他
就 对自己的购买力不再有兴趣。
13 因此,还是那个老款式的电视机,夏洛特还开着那辆老款汽车,碟 子、餐具、毛巾——
一切如旧。然而,这座房子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充满了爱、教诲和交流;充满了 友情、
亲情、真诚和眼泪;充满了同事、学生、冥想师、治疗专家、护士和无伴奏组合。从真正的
意义上说,它成了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尽管莫里银行账户里的金额在迅速减少。
14 “在我们国家,我们严重地混淆了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莫里说,“你需要的是食物,
可结果你想要 的却是巧克力圣代冰激凌。你必须对自己诚实。你不需要最新款式的跑车,你
也不需要最大的房子。
15 “事实是,你不能从这些东西上得到满足。你知道什么才能给你真正的满足吗?”是什
么?
16 “把该付出的给与别人。”
17 听起来像个童子军说的话。
18 “我 不是说金钱,米奇。我说的是,你花时间关心别人,和别人交谈。这没有那么难。
这附近开了一个老人中 心,每天有几十位老人去那里。如果你年轻,且有一门才艺,你就会
受邀来这儿上课。比如,你懂得计算 机,你去那里教他们计算机。他们非常欢迎你,感激你。
你奉献你有的东西,就这样,你开始赢得尊重。
19 “有许多地方可以这样做。你不需要有很高的天赋。医院和收容所里那些孤独的人们,
他 们只需要有人陪伴。和一个年老而孤独的人打打牌,你就能重获尊重,因为有人需要你。
20 “还记 得我曾说过的关于寻找人生意义的那几句话吗?我写下来了,而且现在能背诵:
奉献自己,关爱他人;奉 献自己,为社区作贡献;奉献自己,营造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
21 “你会发现,”他露齿一笑,继续说,“这里没有提及薪水。”
22 我在黄色便签簿上记下莫里说的 一些话。我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让他看见我的眼
睛,看透我的心思,看出我毕业后大半生中一直是 何等人——一直追求他所斥责的每一样东
西:更大的玩具,更好的房屋。因为我在闻名而富有的运动员当 中工作,我曾深信,和他们
相比,我的需求实实在在,而我的贪心微不足道。
23 这是一道 烟幕,而莫里一手拨开了烟雾。“米奇,如果你试图向社会顶层的人炫耀,别
抱希望。他们无论如何都会 鄙视你。如果你试图向社会底层的人炫耀,也打消这个念头。他
们只会嫉妒你。社会地位帮不了你,只有 一颗敞开的心能让你自在而平等地与人共处。”
24 他停下来,然后看看我。“我要死了,是吗?” 是的。
25 “你想,为什么倾听别人的难处对我这么重要?难道我自己没有足够的疼痛和苦难?
26 “当然有。但是对别人付出让我感到自己活着。车,房子,镜中的模样,都给不了我这
11


种感觉。当我付出时间,使原本悲伤的人脸上绽放笑容,我感到自己几乎又健康如初了。
27 “所做的事情必须发自内心。这么做,你就不会流露不满,不会嫉妒,不会渴望得到别
人 的东西。相反,如果这么做了,你会因为回报而激动不已。”
28 他咳嗽起来,伸手要拿椅子上的小铃铛。他的手试了几次,最后我拿起铃铛,放在他手
里。
29 “谢谢,”他低声说。他无力地摇摇铃铛,想叫康妮过来。
30 “那个叫特德·特纳 的家伙,”莫里说,“难道他不能为自己的墓碑想点别的什么吗?
又一学年:为了什么?
约翰·查尔迪
1 我想向各位说说在我执教生涯早期遇到的一桩倒霉事儿。那是1940 年1月,我刚从研
究生院毕业,在堪萨斯市大学开始第一个学期的教学。新生的英语课,阅读材料之一是 《哈
姆雷特》;而新生中有一位瘦高个儿,恰似一根支撑豆蔓的细杆子,只是顶端生着头发。他
走进我的课堂,坐下,双臂交叉,注视着我,仿佛说:“来吧,可恶的,教我点什么!”两周
后,我们开 始学习《哈姆雷特》。三周后,他双手放在臀部上,走进我的办公室。不拿书本,
很容易将手搁在臀部上 ,这是一个毫无负担的家伙。“喂,”他说,“我来这儿是想当药剂师
的。为什么我要读这玩意儿?”因 手头没书,他就用手指着我桌面上的课本。
2 即便我是新教师,我也能给这个怪人讲一番道理 的。我原本可以告诉他,他注册入读
的学校不是药剂师培训学校,而是一所大学;课程结束后,他意欲获 得的文凭上写着“理学
士”,并非写着“合格的碾药技师”。这文凭不仅证明他的专业是药剂学,获得了 起码的资格,
而且更进一步证明他受过人类历史上诞生的一些思想精华的熏陶。也就是说,他入读的不是
技术培训学校,而是一所大学。学生在大学里既接受培训,又获得教育。
3 我本可以跟 他讲这番话,但是很显然他不会在大学里待很久,此番话也就无足轻重。凭
他现在这样的情况,第一个计 分时段就会合情合理地将他推向职业介绍所。但是,我那时年
轻,有很强的责任感,因而试图这样解释: “在你的余生中,每天平均约24小时。恋爱的时
候,日子略显短一些;失恋的时候,日子略微漫长些, 但是平均数基本持平。一天当中,大
约8小时你在睡梦中。一生中这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想你既不需教育 也无须培训就能安然度
过。
4 “我希望,每个工作日的大约8小时你都能用来工作。假 如你上的是药剂学校——或是
工程、法律之类的学校——这8小时中你将运用专业技能。在你人生的这三 分之一时间里,
你要保证氰化物远离阿司匹林,主管的事情尽在掌控之中,你的委托人不会因你无能而被 送
上电椅。这些都是有用的职业,涉及人人必须尊重的技能,能给你带来不错的、基本的满足
感 。不消说别的,这些职业极有望为你提供餐桌上的食物,养活你的妻子,养大你的孩子。
这些职业为你带 来收入。但愿你的收入一直够用!
12


5 “然而在完成每 天的工作之后,你如何打发另外8个小时,也就是你生命中的另外三分
之一的光阴?比如,你回到家里, 和家人待在一起。你养育什么样的子女?孩子们在家里能
接触比较深邃的思想吗?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一个 伟大的民主国家的公民,然而,民主国家只
有在思想领域里充满活力方能存在。你作为一家之主,能使这 个家庭受到绵延不绝的民主思
想一些起码的影响吗?家里会有一本书吗?会挂一幅让审美能力尚好的人看 了不至于战栗
的画吗?你的家人能表达自我、能交流思想吗?孩子们能有机会听到巴赫吗?”
6 这大约就是我所说的,但这个怪人不感兴趣。“哎,”他说,“你们教授有你们养儿育女
的方式;我自会照顾我的孩子。我呀,就是要拼命赚钱。”
7 “我希望你赚很多的钱,”我告诉他,“因为不签支票的时候,你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8 14年后,我仍在教书,我想在这里告诉你们,大学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培训你,而且在
于让你接触人类最 优秀的思想家的思想。如果你无暇阅读莎士比亚、涉猎哲学思想、走进美
术天地、学习我们称为“历史” 的关于人类发展的课程——那么,你就不该上大学。你正在变
成一个新的生物种类:只会使用机械的野蛮 人,会控制按钮的原始人。必定会有许多这样的
生物从我们的大学毕业,但是不能说他们上过大学,只能 说大学从他们的生命中穿梭而过
——没有丝毫接触。人若不获得帮助,就无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 人在独自的生命历
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变成文明人而创造所需的一切。
9 例如,假 设你要成为物理学家。若你走过那些石头大厅,比如麻省理工大学的石头大厅,
会看见石头上镌刻着一流 科学家的名字。也许你们中间很少有人以后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
刻在那些石头上,但是你们中间任何一 位,在高中物理课上哪怕只有部分时间保持清醒,对
物理的认识都超过昔日那些伟大的思想缔造者。你们 比他们知道的多,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
知识留给了你们。任何学科的第一门课实质上都是一门历史课。你 得先学习前人领悟并传授
给你的知识。除非一个人走进人类的过去,否则他就无法在文明中发挥作用。
10 人类的科技是这样,人类的精神财富也如此。这些财富,无论是科技的,还是精神的,
大部分都蕴藏在书籍里。书籍、艺术、科学技术,都是人类的独特成就。每读完一本书,你
的人生经验 就得以丰富。读荷马,你的头脑就拥有了一点儿荷马的智慧。通过阅读,你至少
能从维吉尔、但丁、莎士 比亚等数不胜数的伟人那里获得一小部分思想和经验。一本伟大的
书必定是一份礼物:它使你体验一种你 无暇亲身体验的人生,带你去体验你现实中无暇畅游
的领域。实质上,一个文明人的头脑,蕴含了许多这 样的人生,这样的领域。索福克勒斯、
亚里士多德、乔叟是伟大的思想家,依照这个标准,沿着历史的长 河,还有叶芝、爱因斯坦、
E.B.怀特、奥格登·纳什。若你生活太忙碌,能力有限反而自鸣得意,就 无法将这些伟人思
想的火花当作赋予自身人性的礼物而欣然领受。倘若如此,即使你享受着制约犯罪的法 律保
护,即使你是一个选举实体,你也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更称不上是民主国家有用的公民。
记得拉罗什富科曾说过,人如果没有读过恋爱的故事,就不会坠入情网。他也许会这样说,
若不读关于 人的故事,谁都无法真正成为一个人。
13


11 大学必须 成功地让你们同时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和人的身份接受头脑所需的人类思想的
熏陶,否则大学谈不上真实存 在,也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我可以肯定,我这么说,代表的是
文科学院所有的教师,也代表专业学院所有 的教师。大学全体教师,凭着自身的存在,默默
地说:“在竭力使我们自己成为人类经验的某种宝库的过 程中,我们接受过许多人、许多书
籍以及艺术作品的帮助。我们时刻准备着把这些人类的经验传递给你们 ,为此不遗余力。”
我希望,你们会渴望走进书本赋予你们的思想和领域。这实质上就是我们要倾力奉献 的。祝
你们好运,学习愉快!
文化冲击
卡勒沃•奥伯格
1 我们不妨把 文化冲击称为突然置身国外的人们所得的职业病。和大部分疾病一样,这
种病有其独特的起因、症状和疗 法。
2 文化冲击是因为我们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标记和符号而产生的焦虑所促成。这些标志
或暗示包括我们应付日常生活各种情境时使用的诸多方式方法:与人会面时何时握手、该
说些什么;在什 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付小费;如何吩咐佣人;怎样购物;何时该接受、何
时该拒绝他人的邀请;别人说的 话,何时该当真,何时不该当真。这些暗示可以是语言、
手势、面部表情、风俗习惯或社会行为标准。我 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这些暗示,就像
我们的语言和我们所接受的信仰一样,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 一部分。我们所有的人都
依赖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暗示才能拥有宁静的心境,过上高效率的生活。
3 当你走进一种陌生的文化,你所熟悉的所有或大部分文化暗示也就随之消失。此时的
你宛如 一条离开水的鱼。无论你的心胸多么开阔,你赖以生存的支柱此时都已倒塌,挫折
感和焦虑感油然而生。 人们对此种挫折的反应非常相似:他们首先排斥令他们不适的环境:
“我们所到之国的生活方式很不好, 让我们感觉很糟糕。”当美国人或其他的外国人来到
一个陌生的国度,聚在一起抱怨所到之国及其人民时
——
可以肯定,他们正深受文化冲击
之苦。文化冲击的另外一个阶段是回归。故乡的一 草一木突然变得极为重要。一个美国人
会不合理地美化美国的一切事物。在自己国家所经历的困难和问题 都抛在了脑后,只记得
故乡美好的事物。通常要回国一趟方可回到现实中。
4 要克服文化冲 击的心理,了解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个人的关系会有所裨益。除了赖以生
存的自然环境,一个人还生活在由 人造的有形物体、社会风俗、观念和信仰构成的文化环
境中。一个人并非天生就有文化,而是生来就具备 学习和使用文化的能力。新生婴儿的身
上不存在一种只许他最终说葡萄牙语、英语或法语的东西,也不存 在一种只许他用左手而
不是右手执叉或只许他用筷子吃饭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要孩子去学习的。文化也 不是由
父母负责传递给孩子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经过漫长的、本民族意识
不到的过程才得以积累形成。孩子通过文化学会适应周围的物质环境,学会和周围的人打
交道。众所周知 ,青少年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但是,文化一旦学会了,
14


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5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是生活的唯 一方式。这非常正常,完全可以理解。
我们把这种态度称为“民族优越感”,即一种认为自己的文化、种 族和国家构成世界中心的想
法。个人往往将自己与所处的群体等同起来,因此任何批评的言论在他们看来 都是对个人
及其群体不尊敬的:如果你批评我的祖国,你就是在批评我;如果你批评我,你就是在批评我的祖国。抱着这种态度,人们往往把个人的怪癖归结为民族的特点。例如,倘若一个
美国人在国 外做出怪异的或有悖社会公德的事情,在美国国内的人们会认为这纯属个人行
为,但在国外却被视为一种 民族特性:他那样做并非因为他是乔·多克斯,而是因为他是个
美国人。遭受责难的不是他这个个体,而 是他的祖国。因此,我们最好把民族优越感看成
是民族群体的一个永恒的特性。即使一个国家的公民批评 了自己文化的某些方面,外国人
也只应当听着,而不应该参与批评。
6 你一旦意识到面临的 问题并非因为异域的敌意而是因为自己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缺
乏理解或者缺乏与对方沟通的方式, 你 同时就会意识到你本身能够了解他人的文化,并能够
掌握那些交流的方式。你越早做到这一点,文化冲击 就消失得越快。
7 接下来的问题是,你怎样做才能尽快克服文化冲击?答案是:了解所到之国的国民 。
但是,倘若不懂语言,你是无法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语言是用于交流的主要的符
号系 统。我们现在都知道,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容易,对成年人来说,尤为如此。无论教
语言的老师多么擅长 于减轻你学习语言的难度,单单学语言这项任务都足以让你焦虑不安、
饱受挫折。不过,你一旦能够和女 佣、邻居进行友好的交谈,能够单独出门购物,你就会
重获信心,充满力量,一个蕴含各种文化意义的新 世界就向你敞开了大门。
8 你开始发现人们做些什么、做事情的方式以及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人们 往往通过日
常的谈话内容和时间、金钱的分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你一旦了解了他们的兴趣和价值模式,就很容易和他们交谈,也容易让他们对你产生兴趣。
9 有时候,参加人们举办的各 种活动,不管是嘉年华会、宗教仪式还是经济活动,在活动
中仔细观察,和人们一起喜怒哀乐,这都有好 处。不过,你永远都不要忘记,你是一个外人,
人们也会把你当成一个外人对待。你应当把参与活动看成 角色扮演。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方
式很重要,但这并非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的文化。实际上,你已经具备 两种行为方式。


15


课文参考译文(Text A)
送给史蒂维的一点心意
丹·安德森
1 我力求不存偏见,不过在雇用史蒂维时我的确心存疑虑。他的就业顾问向我保证,说
他会成为出色、可靠的餐馆杂工。我从未雇过智障的员工,是否要招收一位,我举棋不定。
我的顾客会有 什么反应,我没有把握。史蒂维是个矮个儿,胖墩墩的,如其他唐氏综合症患
者一样,面部光滑,口齿不 清。
2 对大多数来就餐的卡车司机们,我还是很放心的。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他们基本< br>不在乎谁收碗碟。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那些高谈阔论的大学走读生,那些因惧怕“路边餐馆的
细菌” 而用餐巾悄悄擦拭银餐具的雅皮士势利眼儿们,还有那些穿白色衬衫、使用公款消费、
认为餐馆里每个女 服务员都渴望调情的商务人员。我知道,史蒂维在这里工作,他们会感到
别扭,所以开头几个星期我密切 地关注着他。
3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第一周过后,史蒂维就抓住了我每位员工的心。不足一个月,我
的老顾客  那些卡车司机们  就正式认定史蒂维为卡车司机休息站的吉祥人物。自此以
后,我不再介意其他顾客的看法了。
4 史蒂维21岁,蓝色牛仔裤,耐克运动鞋,满面笑容,讨人喜爱,极端地敬业。他收拾
好一张餐桌后,盐瓶和胡椒瓶归于原位,丝毫不差,桌面不见一点面包屑、一滴咖啡液。
5 我们唯一的问题是得说服他等待客人用餐完毕再去收拾桌子。他总是在不起眼的地方
守候,左右脚替换着 支撑体重,眼睛巡视整个餐厅。一看见哪张餐桌边的客人都离去,他立
即赶过去,仔细地把碗碟收拾到餐 车上,拿起抹布仔细地擦桌子,动作娴熟、夸张。要是他
觉得有顾客正在看他,他就会眉头紧锁,更加专 注。工作一丝不苟,这是他自豪的源泉。他
取悦面前的每一个人,那煞费苦心的劲头真是惹人喜爱。
6 后来,我们得知史蒂维和母亲一起生活。他母亲是个寡妇,因患癌症经历多次手术而落
下残疾。母子俩靠社会保险金生活,住在离餐馆两英里以外的廉租房里。社工人员偶尔登门
看望,说他们 母子生活着实艰辛贫困。他们手头拮据,我所付的工资仅能保证母子俩相依为
命,史蒂维才不至于沦落到 被“集体之家”(为残障人士提供护理的机构)收容。
7 到了去年八月的一个早上,就是三年 里史蒂维没能来上班的第一个早上,整个餐馆气
氛忧伤。他在罗切斯特的梅奥诊所接受一个心脏手术,大 概要置入新的心脏膜瓣。社工人员
说,有唐氏综合症的人常会在年轻时犯心脏病,所以史蒂维做手术不足 为奇;几个月后,他
1


有望从手术中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
8 有一天接近中午时,有消息传来,说史蒂维手术结束,正在恢复,状况良好。员工当
中激动的情绪如涟漪荡漾。领班弗兰妮听到消息,一声欢呼,旋即在过道上跳了一阵舞。经
常光顾我们餐 馆的一位卡车司机贝尔·林格,此时诧异地看着年届五十、已有四个孙儿的弗
兰妮在他桌边晃动身体,跳 起祝贺胜利的希米舞。弗兰妮窘得红了脸,用手抹平围裙,朝着
贝尔狠狠地瞪了一眼。
9 贝尔咧嘴一笑。“好了,弗兰妮,什么事那么高兴啊?”他问。
10 “我们刚得到消息,史蒂维做完了手术,平安无事。”她回答。
11 “我还一直在纳闷,怎么今 天不见他呢?”贝尔问。“本来有个笑话要讲给他听呢。
做的是什么手术呢?”
12 弗 兰妮快言快语,把史蒂维的手术情况告诉贝尔和他旁边坐着的两个司机。“唉!”
弗兰妮叹息着说:“他 平安无事,我很开心,但是我不知道他和他妈妈怎样支付所有的费用。
我听说,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 巴的。” 贝尔·林格点点头,若有所思。弗兰妮匆匆离
开,去招待其它桌的客人了。
13 上午的客流高峰一过,弗兰妮走进我的办公室。她手上拿着几张纸餐巾,表情诡异。
“怎么了?”我问。 “在贝尔·林格和他朋友坐过的那张餐桌上,”她说,“这张折叠的餐
巾纸就塞在一个咖啡杯下”。她把 那张餐巾递给我。我抖开它,三张20元的钞票跌落在我
的桌面上。纸巾外面工整地写着:“送给史蒂维 的一点心意”,字母很大很粗。
14 “波尼·皮特也问我为何跳那支舞,”她说。“我把史蒂维 和他母亲的一切都告诉他
了。皮特看看托尼,托尼看看皮特,他们最后把这个给了我。”她递给我另一张 纸餐巾,只
见外面潦草地写着:“送给史蒂维的一点心意”。折叠的餐巾中夹着两张50元的钞票。弗< br>兰妮看着我,眼睛闪着泪花,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话,“这些卡车司机啊。”
15 那是三 个月前的事了。今天是感恩节,是史蒂维重返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他的就业顾
问说,史蒂维一直数算着日 子,直到医生告诉他可以上班了。就算这天是假日也没有关系。
他在过去一周内打了十次电话,确保我们 知道他要回来了,担心我们忘记他,担心丢掉这份
工作。我经过筹划,让他母亲陪他来上班。我们在停车 场迎接他们,邀请母子二人一起庆祝
他归来。
16 史蒂维面色苍白,人也瘦了,但是总咧着嘴笑。 他用力推开门,径直走向工作间,他
的围裙和餐车正在 那儿等着他呢。“等一下,史蒂维,别着急,”我说。我挽着他们母子的
2


手臂说,“等会儿再开工。我请二位吃早餐,庆祝史蒂维归来。”我带他们向餐厅后面角落
里一 个大隔间走去。我们穿过餐厅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也能听到其他员工紧紧跟着。我回
头望去,看见笑容 满面的卡车司机们走出一个个隔间,融入员工的队伍中。
17 我们来到那张大餐桌前。桌面上凌 乱的咖啡杯、小碟、餐盘,横七竖八地摆放在一堆
折叠的纸餐巾上。“史蒂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 这堆东西清理干净,”我佯装严肃地
说。史蒂维看看我,又看看母亲,从那堆餐巾纸中抽出一张。那餐巾 外面写着:“送给史蒂
维的一点心意”。他拿起餐巾,两张10元钞票掉在桌子上。史蒂维看看钞票,又 看看餐具
下面露出的几十张餐巾,每一张都或工整或潦草地写着他的名字。
18 我转身 对他母亲说:“这张桌上,有一万多元现金和支票,是卡车司机、卡车公司听说你
们的家庭状况后送来的 。感恩节快乐!”天哪,此时一片欢腾,人们大声地叫着,也有流泪的。
但是你知道此刻最有意思的是什 么吗?就在大家都忙着握手、拥抱的时候,史蒂维笑容绽放,
正忙着清理桌上的杯盘 — 他真是我手下最好的员工。
你的爱有多深
曼茜·巴蒂亚
1 有人认为爱如浮云
有人认为爱坚强如铁
有人认为爱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认为爱是一种感觉
有人说爱要执着
有人说爱不要约束
有人说爱是生命的全部
有人说不知道爱为何物

2 在我们生命中的 某个阶段,我们会经历某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所带来的阵阵折磨。这种
情感只能体会,无法用语言描述。莫 大的喜悦伴随着丝丝的伤感一同降临,这就是爱。
3 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竟能找到时间沉湎 于感情之中,这的确令人感佩。然而,
此时我想知道:我们是否懂得爱到底有多么深刻。记得上学的时候 ,我迷恋的对象真是数
不清:我的数学老师、邻居的儿子、好朋友的弟弟,还有另外一些因为眼睛的颜色 、胡子
的形状或走路的姿势而让我倾慕的人。年少时的爱慕,不会带来伤害,如肥皂泡一样转瞬
即逝。那些稚气、大胆的想法和行为,现在想来大可一笑了之。但是,在那时,对我来说,
没有比恋爱更 重要的事了。接着就进入了真正“谈”情“说”爱的阶段。
4 我在女子学校学习,和男孩子交往的机会寥寥无几,因此,我热切地期待着我们学校
3


和男子学校举办的联谊会。联谊会上,一群精心打扮的年轻男子毫无顾忌地盯着我们。这三个小时中的点点滴滴,成了我们在以后四个星期中足够的谈资,我们在议论时,心情澎
湃。
5 即使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没有真正交男朋友的需要。
6 在我的成长岁月中,不知 何故,我相信爱情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事实果真如此。当
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长期的计划和比较安 定的生活时(我现在还不到25岁呢!),爱
情降临了。我也比较成熟了,能够步入不贪图许多回报而需 要大量付出的感情关系。
7 我的爱情是在友谊这块地基上建起的高楼大厦。爱情经过旷日持久的 培养才开花。我
和我的恋人相互理解、同甘共苦、相互关心,投入了丰富的感情,才使爱情发展到今天。
爱情意味着情投意合。你也许会说,我属于浪漫的传统派。但是,依我看,爱情需要培养。
我们 必须把爱情同强烈而短暂的激情或身体的愉悦区别开来。
8我们的父辈,被灌输了太多的(爱情)理想 。那是一个约束、压抑、崇敬、仰慕和十足
浪漫的年代。长裙、娴静质朴的外表、卷曲的长发、恬静的气 质、羞怯的目光——这一切
常使人想起一个消逝久远的年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个时代异性之间的距 离帮助他们
维持了恋爱的神圣性。
9 年轻的一代人,由于观念开放,随着男女之间交往 界线的消退,他们便急于赶浪头,
匆忙恋爱,以至于难以区分身体的互相吸引与心灵的相投。我们从媒体 中接触到的人和事,
使我们的感情历程大大加速,要想慢慢地体会自己的感受,确实需要付出努力。
10 每每听到学校的孩子们夸口说自己有过多少次性关系的经历,我都十分惊讶。年仅
18 岁的女孩们已有过七八次跟异性“勾勾搭搭”的经历,我感觉极其惊骇。
11 这些青少年在全然 没有感情的关系中所背负的感情包袱,令我深感难过。也许有些
人会把他们目前的感情状况归结为同龄人 之间所施加的压力。但是,可曾有任何人停下来
想一想同龄人之间的压力来自何处?我们是否尝试着弄清 楚是谁造成了这样的转变?可
曾有人费神去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呢?
12 从这一代人处理 个人生活的方式上,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思想倾向。跟从前相比,
现在有更多的情感在欲望的压力下扭 曲。他们更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视内在的魅力。两性
交往随便了,亲密无间却少了;激情多了,感情却少 了;个人获得的多了,相互间分享的
少了;寻机获利的现象多了,无私的奉献少了。简而言之,“自我” 多了,爱的分享少了。
1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将恋爱的实质抛 于脑后。作为恋
爱中的人,不只是意味着把红色的玫瑰花和五毛钱一张的卡片送给恋人,我们要做的事情
还很多。我们将自己的时间、陪伴、支持和友谊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恋人了吗?我们是否
确定了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后真诚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是否先在情感上成熟起来,
再尽情地追求爱情?我 们是否给自己、给他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巩固恋情的发展?我们
是否为了追求有意义的、永恒的友谊而 不遗余力?我们是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我们是否
4


将自己的精力和感情倾注于终生不渝的关系而不是浪费在朝秦暮楚的关系中?
14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去体验能使我们更为坚强的每件事。真正的爱情一生
只 有一次。我们本不该任由轻佻的行为令自己身心疲惫,而当真正的爱情到来时,我们却
没有能力伸开双臂 迎接它的降临。
友谊的真谛
米歇尔·E·多伊尔马克·K·史密斯
1 我们 探讨友谊这个概念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一致赞同并获社会公认的认定(某
人为)朋友的标准。 在某一情境下,我们会把某个人称为朋友;然而,情境一旦变迁,朋友
这个称呼就显得没那么贴切。因此 ,人们对友谊的真谛的理解往往是非常肤浅的。为了帮助
我们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我们需要回顾有关友 谊的几种传统的看法。
2 一种传统的友谊观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得以阐述 。他将自己心目
中真正的友谊同另外两种友谊截然分开。这两种友谊分别是:基于互利的友谊;基于愉悦 的
友谊。因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友谊分为三类。
3 建立在功利之上 的友谊。功利并非永恒,它依照环境而变化。友谊的根基一旦消失,友
谊也随之破灭,因为是功利使其存 活。这类友谊似乎在老人之间最为常见,因为上了年纪的
人需要的不是愉悦而是实用。基于功利的友谊也 同样存在于追逐个人利益的中年人和青年人
中。这些人不会在一起消闲时光,因为他们有时甚至不喜欢对 方,因而觉得除非可以互相利
用,否则没有交往的必要。只有当他们认为彼此有希望相互利用的时候,才 会乐于呆在一起。
4 建立在愉悦之上的友谊。年轻人之间的友谊常被看作是建立在愉悦基础之上 的,因为年
轻人的生活受感情支配,他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自己的快乐和眼前的重要机会。然而,他们的< br>情趣随着自己日渐成长也会变化,他们交友容易,分手也干脆。年轻人的态度变化无常,甚
至一日 数变,难怪他们的友谊总是迅速地开始,又匆匆地结束。然而年轻人确实喜欢终日作
伴,一起生活,他们 认为友谊的意义就是如此。
5 建立在美德之上的友谊。完美无瑕的友谊立足于美德。只有那些品 德高尚而且拥有相似
美德的人之间建立的友谊才是最完美的。只有那些为朋友着想、渴望朋友具有美德的 人才是
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彼此喜欢不是因为某种附带的品质,而是对方真实的为人。品行高
尚的人,其行为是相同的,或者是类似的。爱和友谊多半在品行高尚的人之间发生,而且以
最高雅的形 式出现。这种友谊是罕见的,因为品行高尚的人并不多见,而且他们需要时间,
需要交往。常言道,真正 的朋友必须同甘共苦,历经风雨。只有当两个人互相证明自己值得
爱并获得对方的信任之后,彼此方能接 受对方为朋友。交友的意愿可能倏忽而至,但真正的
友谊却要慢慢培养。
6 另一种传统 的友谊观可以在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的著作里找到。西塞罗论述伦
理、宗教哲学和自然规律的作 品影响广泛。西塞罗认为,真正的友谊只能在好人之间发生。
5


他 进而将“好人”定义为“那些行为和生活无损于自己的荣誉、纯洁、公平和开明的人;那
些摆脱了贪婪、 欲念和暴力的人;那些敢于依照自己的信念说话和做事的人。”好人之间建
立的这种友谊立足于美德,它 确实可以带来物质利益,但决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而且
在处理朋友关系和其它人际关系时,优越于 他人的人必须平等地对待那些没那么幸运的人;
同样,后者也不能因为对方的天赋、财富、地位在自己之 上而恼怒。
7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友谊观由三个要素构成:朋友以相伴为乐;朋友必须彼 此受
益;彼此都有志于崇高的事业。这些传统的友谊观告诉我们,两个品德高尚的朋友是永不分
离的,因为彼此认同对方的高尚品德。因此,认识朋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认识自我,了解朋
友在某种意义 上就是了解自我。可以说朋友就好比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朋友身上看
清自己。因此,在具有高尚 品德的友谊中,同情心、关心、爱心这些忘我的情感会得以高层
次的培养和充分的表达。这类朋友势必会 涉及幸福安康这一话题,讨论如何过高尚的生活。
我最珍贵的奥运奖牌
杰西·欧文斯
1 那是1936年的夏天。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柏林举行。阿道夫·希特勒天真地坚持认为
自己的运动员来自“优等民族”,这使得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2 对这一形势我并不十分忧 虑。六年来,我训练、流汗、严于律己,头脑里装的就是奥
运会。我乘船渡海,所思所想的就是夺一两枚 金牌回家。我尤其期待跳远项目的冠军。一年
前,当我还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就以26 英尺8.25英寸的成绩打破了世界
纪录。人人都有些许期待:我在这个奥运项目上会轻而易举地夺冠。
3 事情却令我措手不及。跳远预赛的时间到了,我看见一个高个子男孩在跳远练习时以
近 乎26英尺的成绩跳入沙坑,这让我震惊!原来他是德国人,叫卢兹·朗。我听说,希特勒
一直将其雪藏 ,明显是希望他赢了跳远项目。
4 我暗自思量,卢兹·朗若赢,定会为纳粹的“雅利安人优越” 理论增添新的证据。我毕竟
是一个黑人。我对希特勒的做法有点恼火,决定去拼搏,让这个纳粹元首、让 他的优等民族
实实在在地看看孰优孰劣。
5 带着怒气的运动员会犯错,任何教练都会这 样说。我不例外。三轮资格赛的第一轮,
我越过跳板几英寸起跳,犯规了。第二次起跳,违规程度更严重 。“我越洋三千英里,难道
就为了这个结局?”我痛悔地想,“就为了在预赛犯规出局,出尽洋相吗?”
6 我离开沙坑,走了几码,憎恶地踢地上的土。突然,我感到有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
我扭头,看到一双友善的蓝眼睛,正是那个高个子德国跳远运动员。他在第一轮预赛中已然
轻松地获得决 赛资格。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7 “杰西·欧文斯,我是卢兹·朗。我想,我们是初次见面。”他的英语说得很好,尽管带
有德语口音。
8 “很高兴见到你,”我说。为了竭力掩饰内心的紧张,我接着说:“你好吗?”
6


9 “我很好。问题是:你怎么样?”
10 “你想说什么?”我问。
11 “一定有什么事儿让你心神不安,”他说,显现一副外国人掌握了 一点儿美国俚语的那
种得意神情。“你本来闭着眼睛也能获得决赛资格。”
12 “说真的,这一点我也知道,” 我对他说道——这句话对人说出来,感觉不错。
13 我们一起 聊了几分钟。我没有告诉他是什么在“吞噬”我,然而他好像理解我的愤怒,
就千方百计消除我的焦虑。 他虽然一直在纳粹的青年运动中接受教育,却和我一样,不相信
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当然,他看起来的确 很有优势,这一事实让我俩开怀大笑。他高我一英
寸,身体精瘦,肌肉发达,明亮清澈的蓝眼睛,金黄的 头发,棱角分明、非常英俊的面庞。
最后,他看我稍稍安静下来,就用手指着起跳板。
14 “看,”他说, “为什么不在跳板后面数英寸处画一条线,尝试从那里起跳?你肯定不会犯
规,而且肯 定应该能跳出足以获得决赛资格的成绩。预赛不得第一名,有什么关系呢?明天
才是最重要的。”
15 我领会了他话中的真谛,所有的紧张情绪仿佛突然从我身上退去。我信心百倍,在跳
板后足足一英尺处画了一条线,接下来就从那里起跳。我以几乎超出一英尺的成绩获得决赛
资格。
16 那天晚上,我走到卢兹·朗在奥运村的房间向他致谢。我知道,若没有他,我不可能参
加第二天跳远项目的决赛。在他的住处,我们坐着谈了两个小时——讨论田径、我们自己、
世界形势还 有许多别的事情。
17 最后,我起身告辞,此时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友谊已经建立。第二天,卢兹 将走上田赛
场尽全力打败我。但是,我知道他希望我发挥最佳水平——即使这意味着将夺冠的是我。
18 卢兹最终打破了自己的历史记录。他这么做,也激励我攀登成绩的巅峰。我依然记得,
在我最后一跳落地时——这一跳把奥运纪录推向26英尺5.31英寸——他就在我身边祝贺我。
尽管 希特勒在距离不到100码的看台上对我们怒目而视,卢兹依然使劲地握住我的手,这一
握绝非那种“伤 心欲绝却强颜欢笑”的虚情假意。
19 在那一刻,我对卢兹的纯真情谊如同24克拉的宝石,即 使熔化我毕生的金牌金杯,都
不足以为这颗宝石镀上一层金光。我接着体会到,现代奥运的奠基人皮埃尔 ·德·顾拜旦当年
头脑里正是孕育着卢兹这样的完美形象才说道:“奥运最重要的不是夺冠而是参与。生 命最
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设定你的生物钟为你效劳
芭芭拉·罗斯
1 当第一缕曙光映照在加利福尼亚硅谷小山上空,查尔斯·温格特就睁开了双眼。刚早
晨 五点钟,温格特就急不可待地要出门。此时,他的妻子把被子往上一拉,把脸埋在枕头下。
7


温格特说,“在过去15年里,我们几乎从未同时起床过。”
2 温格特 夫妇这种情况并非罕见。我们身体的工作原理也具备时钟运行的复杂特性。不
同的个体,身体的运行速度 也如不同时钟一样,略有差异。温格特习惯早起,而他的妻子则
在夜幕降临后才精神饱满。
3 长期以来,行为科学家们把这种差异归结为个人怪癖或早期训练。这一见解到了20
世纪50年代后期遭 遇一个新理论的挑战。生物学家兼内科医生弗朗兹·哈尔伯格称这个理
论为“时间生物学”。在哈佛大学 的一间实验室里,哈尔伯格博士发现,因当天从身体抽取
血液的时间不同,某些血细胞数量上就有可预见 性的差异。细胞数量在一天里某个特定时间
多一些,而在12小时后会少一些。他还发现,心率、新陈代 谢的速度以及体温变化都可以
检测到同样的规律。
4 哈尔伯格这样解释:我们的身体系 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25小时,速度并非稳定不变。
我们有时加速,有时减速。我们的最高效状态只出现 在每天某个有限的时间段。哈尔伯格把
这种有规律的模式称为“生理节奏”。
5 今天, 时间生物学领域大部分最重要的研究由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查尔斯·温格特
是航空航天局研究生理学家 ,也是生理节奏方面的权威。他说,在大部分航天飞机飞行中,
生理节奏的原理已经被应用在航天员工作 日程的安排上。
6 航天时代的研究在地面上也已经有许多有益的应用。时间生物学家能告诉你, 何时吃
东西仍然能减肥,一天中什么时间你最有能力去应付最严峻的挑战,什么时候看牙医最不容
易感到疼痛,什么时候运动效果最好。温格特说,“人的效率有一个生物法则:若想花费最
小的力气获 得最好的效果,必须将你的活动要求和身体能力协调起来。”
7 你可以让生理节奏模式为你服务 。但是,你必须首先学会识别它们。温格特和他的同
事们提出如下的方法来帮你找到你的身体节奏模式。
8 早上起床一小时后,测量体温,然后这一天内每隔四个小时测量一次。最后一次的时
间 尽可能靠近就寝时间。一天结束前你应该有五次测量的读数。
9 将第一、三、五次的读数相加, 记录总和。然后将第二、四次的读数相加,用前面的
总和减去这个数字,所得的差大约就是你半夜时分的 体温。把它设为第六个读数。
10 现在把这六个读数绘在坐标纸上。表面上看,差异或许极小— —有时相差只有十分之
一度——但这些差异不可忽视。你很可能会发现,你的体温在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 开始上升,
在中午前后达到顶峰。到傍晚时,读数开始下降。读数稳定地下降,到凌晨两点左右达到最< br>8


低点。
11 当然,个体差异关系重大。你的体温 在什么时辰上升?何时达到最高点?何时达到最
低点?你一旦熟悉了自己的模式,就可以利用时间生物学 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效率。
12 当我们的节奏处于高峰时,我们的体力活做得最好。对于大多 数人来说,这样的高峰
期会持续大约四个小时。把费力的活动安排在你体温最高的时候。
13 若是脑力活动,时间安排就比较复杂了。诸如数学计算这样高精密度的工作,若在体
温处于上升阶段时处 理,效果最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时段就在上午八点到九点之间。相
比之下,阅读和思考在下午两点到 四点之间进行比较好,这段时间体温通常开始下降。
14 要想有效节食,在一天内早餐应最丰盛 。我们起床后一小时,卡路里燃烧的速度远比
晚上快得多。在为期六年、名为“军队饮食调查”的一个研 究项目中,哈尔伯格博士、时间
生物学家罗伯特·萨森和助理研究员厄纳·哈尔伯格一起监控两组男女成 员的食物摄入量。
两个组均一日一餐,食物热量为2000卡,但是一个组的食物作早餐,另一个组作晚 餐。“所
有吃早餐的研究对象都减了体重,”萨森说,“那些吃晚餐的成员,体重要么保持原样要么增< br>加。”
15 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若食物的消化吸收程度存在差异,那么咖啡因、酒精、 药物也
如此。比如,复方阿司匹林在上午七点到八点之间会产生最强的药效(酒精也一样),而在
下午六点到半夜药效最差。咖啡因在下午三点左右作用最强。查尔斯·沃克是佛罗里达州农
机大学药学 院的院长,他解释说:“当你处于通常的活跃状态时,兴奋剂发挥最大的效力;
当你处于自然的镇静或睡 眠状态,镇静剂产生最好的效果。”
16 懂得你身体的节奏也可以帮你解决睡眠问题。查看你的 体温图表。你的就寝时间应该
和你体温的最低点相一致。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在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两点 。
17 纽约蒙特菲奥里医学中心睡眠--觉醒障碍研究所的迈克尔·索皮博士也提供了其它符< br>合生理节奏的睡眠指导:每天晚上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每天早上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
外。索 皮博士说:“睡眠时间、清醒时间上的不规律性是睡眠问题的最大诱因。”一宿睡眠不
足,最佳弥补方式 是继续正常的周期,仅此而已。慎用安眠药。索皮博士告诫说:“大多数
安眠药的助眠效果不超过两个星 期。”况且,药物确实有在血液里积聚的风险。
18 了解身体节奏模式并不能保证良好的健康状 况。但是,时间生物学所揭示的是以下两
方面的重要性,一是保持生活诸方面的规律性,二是学会和身体 的自然节奏保持一致。
相约第八个星期二:关于金钱
9


米奇·阿尔博姆


1 我举起报纸,让莫里能看见这句话:
2 “我不愿意我的墓碑上刻着
‘我不曾拥有一个广播电视公司’。”
3 莫里笑了,然后摇摇头。早晨的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 ,落在窗台上那株木槿的粉
红色花朵上。那句话出自特德·特纳之口。特纳是个亿万富翁、媒体巨头,是 有线电视新闻
网(CNN)的创始人,因未能在一次公司的巨额交易中攫取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而哀叹
唏嘘。今天早上,我把这条新闻带给莫里,因为我想知道,如果特纳身处我的老教授的境地
——呼吸渐渐衰竭,身体慢慢僵硬,日子一天天从日历上划掉——他真的会因一个广播公司
未得手而悲 恸吗?
4 “这完全属于同一个问题,米奇,” 莫里说。“我们的价值观错了,这导致生活的幻想
破灭。我想我们该探讨这个话题。”
5 莫 里精神集中。他近来光景时好时坏。这天状态不错。前一天晚上,当地的一个无伴奏
演唱组来到他家表演 ,他很快乐。他兴致勃勃地讲述这件事,仿佛上门来表演的是墨水点乐
队。莫里在生病前就酷爱音乐,现 在这种热爱更加强烈,他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有时候夜
里听歌剧,闭上眼睛,仿佛乘着抑扬美妙的歌声 ,时而俯冲,时而翱翔。
6 “昨晚你该来听听这个乐队,米奇。如此棒的声音!”
7 莫 里一直喜爱简单的乐事,如唱歌、大笑、跳舞。现在与以往相比,物质的东西更加不
重要了。当人死的时 候,你总会听到这句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莫里似乎早就明白了
这个道理。
8 “在 全国范围内,我们一直接受某种形式的洗脑,”莫里叹口气说,“你知道他们如何给
人洗脑的吗?他们对 你一遍一遍地重复,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做法。拥有东西是好的。钱
越多越好,财产越多越好。商业行 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对别人这么重复
着——也让别人这么对着我们重复着——一遍又 一遍,直到人人都懒得换一个思路。每个人
都被这一切雾一般地笼罩着,再也看不清什么才是重要的。
9 “我这一生无论去哪里,都遇到渴望占有新东西的人。急速买辆新车。迅速获得一笔财
产。 慌忙购得最新式的玩具。他们接着就想向你炫耀,‘猜我买了什么?猜我买了什么?’
10 “你知道 我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吗?这些人渴望得到爱,于是就接受替代品。他们满心欢
喜地接受着物质东西,期待 类似于拥抱的感情回报。可是,不管用。你无法用物质代替爱、
柔情、温情、甚至是志同道合的感觉。
11 “金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我作为将死之人坐在这里,可以对你说,
当 你最需要温情时,金钱或权势,无论你拥有多少,都无法把你正在寻觅的这份情感给予你。”
10


12 我环顾莫里的书房,和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两样。书放在书架上同样 的地方。资料同
样堆在那张旧书桌上。外面的房间也未曾有什么改善。事实上,在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好 多
年,除医疗器械以外,莫里真的没买过一样新东西。从他知道自己得了绝症的那一天起,他
就 对自己的购买力不再有兴趣。
13 因此,还是那个老款式的电视机,夏洛特还开着那辆老款汽车,碟 子、餐具、毛巾——
一切如旧。然而,这座房子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充满了爱、教诲和交流;充满了 友情、
亲情、真诚和眼泪;充满了同事、学生、冥想师、治疗专家、护士和无伴奏组合。从真正的
意义上说,它成了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尽管莫里银行账户里的金额在迅速减少。
14 “在我们国家,我们严重地混淆了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莫里说,“你需要的是食物,
可结果你想要 的却是巧克力圣代冰激凌。你必须对自己诚实。你不需要最新款式的跑车,你
也不需要最大的房子。
15 “事实是,你不能从这些东西上得到满足。你知道什么才能给你真正的满足吗?”是什
么?
16 “把该付出的给与别人。”
17 听起来像个童子军说的话。
18 “我 不是说金钱,米奇。我说的是,你花时间关心别人,和别人交谈。这没有那么难。
这附近开了一个老人中 心,每天有几十位老人去那里。如果你年轻,且有一门才艺,你就会
受邀来这儿上课。比如,你懂得计算 机,你去那里教他们计算机。他们非常欢迎你,感激你。
你奉献你有的东西,就这样,你开始赢得尊重。
19 “有许多地方可以这样做。你不需要有很高的天赋。医院和收容所里那些孤独的人们,
他 们只需要有人陪伴。和一个年老而孤独的人打打牌,你就能重获尊重,因为有人需要你。
20 “还记 得我曾说过的关于寻找人生意义的那几句话吗?我写下来了,而且现在能背诵:
奉献自己,关爱他人;奉 献自己,为社区作贡献;奉献自己,营造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
21 “你会发现,”他露齿一笑,继续说,“这里没有提及薪水。”
22 我在黄色便签簿上记下莫里说的 一些话。我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让他看见我的眼
睛,看透我的心思,看出我毕业后大半生中一直是 何等人——一直追求他所斥责的每一样东
西:更大的玩具,更好的房屋。因为我在闻名而富有的运动员当 中工作,我曾深信,和他们
相比,我的需求实实在在,而我的贪心微不足道。
23 这是一道 烟幕,而莫里一手拨开了烟雾。“米奇,如果你试图向社会顶层的人炫耀,别
抱希望。他们无论如何都会 鄙视你。如果你试图向社会底层的人炫耀,也打消这个念头。他
们只会嫉妒你。社会地位帮不了你,只有 一颗敞开的心能让你自在而平等地与人共处。”
24 他停下来,然后看看我。“我要死了,是吗?” 是的。
25 “你想,为什么倾听别人的难处对我这么重要?难道我自己没有足够的疼痛和苦难?
26 “当然有。但是对别人付出让我感到自己活着。车,房子,镜中的模样,都给不了我这
11


种感觉。当我付出时间,使原本悲伤的人脸上绽放笑容,我感到自己几乎又健康如初了。
27 “所做的事情必须发自内心。这么做,你就不会流露不满,不会嫉妒,不会渴望得到别
人 的东西。相反,如果这么做了,你会因为回报而激动不已。”
28 他咳嗽起来,伸手要拿椅子上的小铃铛。他的手试了几次,最后我拿起铃铛,放在他手
里。
29 “谢谢,”他低声说。他无力地摇摇铃铛,想叫康妮过来。
30 “那个叫特德·特纳 的家伙,”莫里说,“难道他不能为自己的墓碑想点别的什么吗?
又一学年:为了什么?
约翰·查尔迪
1 我想向各位说说在我执教生涯早期遇到的一桩倒霉事儿。那是1940 年1月,我刚从研
究生院毕业,在堪萨斯市大学开始第一个学期的教学。新生的英语课,阅读材料之一是 《哈
姆雷特》;而新生中有一位瘦高个儿,恰似一根支撑豆蔓的细杆子,只是顶端生着头发。他
走进我的课堂,坐下,双臂交叉,注视着我,仿佛说:“来吧,可恶的,教我点什么!”两周
后,我们开 始学习《哈姆雷特》。三周后,他双手放在臀部上,走进我的办公室。不拿书本,
很容易将手搁在臀部上 ,这是一个毫无负担的家伙。“喂,”他说,“我来这儿是想当药剂师
的。为什么我要读这玩意儿?”因 手头没书,他就用手指着我桌面上的课本。
2 即便我是新教师,我也能给这个怪人讲一番道理 的。我原本可以告诉他,他注册入读
的学校不是药剂师培训学校,而是一所大学;课程结束后,他意欲获 得的文凭上写着“理学
士”,并非写着“合格的碾药技师”。这文凭不仅证明他的专业是药剂学,获得了 起码的资格,
而且更进一步证明他受过人类历史上诞生的一些思想精华的熏陶。也就是说,他入读的不是
技术培训学校,而是一所大学。学生在大学里既接受培训,又获得教育。
3 我本可以跟 他讲这番话,但是很显然他不会在大学里待很久,此番话也就无足轻重。凭
他现在这样的情况,第一个计 分时段就会合情合理地将他推向职业介绍所。但是,我那时年
轻,有很强的责任感,因而试图这样解释: “在你的余生中,每天平均约24小时。恋爱的时
候,日子略显短一些;失恋的时候,日子略微漫长些, 但是平均数基本持平。一天当中,大
约8小时你在睡梦中。一生中这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想你既不需教育 也无须培训就能安然度
过。
4 “我希望,每个工作日的大约8小时你都能用来工作。假 如你上的是药剂学校——或是
工程、法律之类的学校——这8小时中你将运用专业技能。在你人生的这三 分之一时间里,
你要保证氰化物远离阿司匹林,主管的事情尽在掌控之中,你的委托人不会因你无能而被 送
上电椅。这些都是有用的职业,涉及人人必须尊重的技能,能给你带来不错的、基本的满足
感 。不消说别的,这些职业极有望为你提供餐桌上的食物,养活你的妻子,养大你的孩子。
这些职业为你带 来收入。但愿你的收入一直够用!
12


5 “然而在完成每 天的工作之后,你如何打发另外8个小时,也就是你生命中的另外三分
之一的光阴?比如,你回到家里, 和家人待在一起。你养育什么样的子女?孩子们在家里能
接触比较深邃的思想吗?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一个 伟大的民主国家的公民,然而,民主国家只
有在思想领域里充满活力方能存在。你作为一家之主,能使这 个家庭受到绵延不绝的民主思
想一些起码的影响吗?家里会有一本书吗?会挂一幅让审美能力尚好的人看 了不至于战栗
的画吗?你的家人能表达自我、能交流思想吗?孩子们能有机会听到巴赫吗?”
6 这大约就是我所说的,但这个怪人不感兴趣。“哎,”他说,“你们教授有你们养儿育女
的方式;我自会照顾我的孩子。我呀,就是要拼命赚钱。”
7 “我希望你赚很多的钱,”我告诉他,“因为不签支票的时候,你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8 14年后,我仍在教书,我想在这里告诉你们,大学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培训你,而且在
于让你接触人类最 优秀的思想家的思想。如果你无暇阅读莎士比亚、涉猎哲学思想、走进美
术天地、学习我们称为“历史” 的关于人类发展的课程——那么,你就不该上大学。你正在变
成一个新的生物种类:只会使用机械的野蛮 人,会控制按钮的原始人。必定会有许多这样的
生物从我们的大学毕业,但是不能说他们上过大学,只能 说大学从他们的生命中穿梭而过
——没有丝毫接触。人若不获得帮助,就无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 人在独自的生命历
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变成文明人而创造所需的一切。
9 例如,假 设你要成为物理学家。若你走过那些石头大厅,比如麻省理工大学的石头大厅,
会看见石头上镌刻着一流 科学家的名字。也许你们中间很少有人以后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
刻在那些石头上,但是你们中间任何一 位,在高中物理课上哪怕只有部分时间保持清醒,对
物理的认识都超过昔日那些伟大的思想缔造者。你们 比他们知道的多,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
知识留给了你们。任何学科的第一门课实质上都是一门历史课。你 得先学习前人领悟并传授
给你的知识。除非一个人走进人类的过去,否则他就无法在文明中发挥作用。
10 人类的科技是这样,人类的精神财富也如此。这些财富,无论是科技的,还是精神的,
大部分都蕴藏在书籍里。书籍、艺术、科学技术,都是人类的独特成就。每读完一本书,你
的人生经验 就得以丰富。读荷马,你的头脑就拥有了一点儿荷马的智慧。通过阅读,你至少
能从维吉尔、但丁、莎士 比亚等数不胜数的伟人那里获得一小部分思想和经验。一本伟大的
书必定是一份礼物:它使你体验一种你 无暇亲身体验的人生,带你去体验你现实中无暇畅游
的领域。实质上,一个文明人的头脑,蕴含了许多这 样的人生,这样的领域。索福克勒斯、
亚里士多德、乔叟是伟大的思想家,依照这个标准,沿着历史的长 河,还有叶芝、爱因斯坦、
E.B.怀特、奥格登·纳什。若你生活太忙碌,能力有限反而自鸣得意,就 无法将这些伟人思
想的火花当作赋予自身人性的礼物而欣然领受。倘若如此,即使你享受着制约犯罪的法 律保
护,即使你是一个选举实体,你也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更称不上是民主国家有用的公民。
记得拉罗什富科曾说过,人如果没有读过恋爱的故事,就不会坠入情网。他也许会这样说,
若不读关于 人的故事,谁都无法真正成为一个人。
13


11 大学必须 成功地让你们同时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和人的身份接受头脑所需的人类思想的
熏陶,否则大学谈不上真实存 在,也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我可以肯定,我这么说,代表的是
文科学院所有的教师,也代表专业学院所有 的教师。大学全体教师,凭着自身的存在,默默
地说:“在竭力使我们自己成为人类经验的某种宝库的过 程中,我们接受过许多人、许多书
籍以及艺术作品的帮助。我们时刻准备着把这些人类的经验传递给你们 ,为此不遗余力。”
我希望,你们会渴望走进书本赋予你们的思想和领域。这实质上就是我们要倾力奉献 的。祝
你们好运,学习愉快!
文化冲击
卡勒沃•奥伯格
1 我们不妨把 文化冲击称为突然置身国外的人们所得的职业病。和大部分疾病一样,这
种病有其独特的起因、症状和疗 法。
2 文化冲击是因为我们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标记和符号而产生的焦虑所促成。这些标志
或暗示包括我们应付日常生活各种情境时使用的诸多方式方法:与人会面时何时握手、该
说些什么;在什 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付小费;如何吩咐佣人;怎样购物;何时该接受、何
时该拒绝他人的邀请;别人说的 话,何时该当真,何时不该当真。这些暗示可以是语言、
手势、面部表情、风俗习惯或社会行为标准。我 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这些暗示,就像
我们的语言和我们所接受的信仰一样,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 一部分。我们所有的人都
依赖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暗示才能拥有宁静的心境,过上高效率的生活。
3 当你走进一种陌生的文化,你所熟悉的所有或大部分文化暗示也就随之消失。此时的
你宛如 一条离开水的鱼。无论你的心胸多么开阔,你赖以生存的支柱此时都已倒塌,挫折
感和焦虑感油然而生。 人们对此种挫折的反应非常相似:他们首先排斥令他们不适的环境:
“我们所到之国的生活方式很不好, 让我们感觉很糟糕。”当美国人或其他的外国人来到
一个陌生的国度,聚在一起抱怨所到之国及其人民时
——
可以肯定,他们正深受文化冲击
之苦。文化冲击的另外一个阶段是回归。故乡的一 草一木突然变得极为重要。一个美国人
会不合理地美化美国的一切事物。在自己国家所经历的困难和问题 都抛在了脑后,只记得
故乡美好的事物。通常要回国一趟方可回到现实中。
4 要克服文化冲 击的心理,了解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个人的关系会有所裨益。除了赖以生
存的自然环境,一个人还生活在由 人造的有形物体、社会风俗、观念和信仰构成的文化环
境中。一个人并非天生就有文化,而是生来就具备 学习和使用文化的能力。新生婴儿的身
上不存在一种只许他最终说葡萄牙语、英语或法语的东西,也不存 在一种只许他用左手而
不是右手执叉或只许他用筷子吃饭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要孩子去学习的。文化也 不是由
父母负责传递给孩子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经过漫长的、本民族意识
不到的过程才得以积累形成。孩子通过文化学会适应周围的物质环境,学会和周围的人打
交道。众所周知 ,青少年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但是,文化一旦学会了,
14


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5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是生活的唯 一方式。这非常正常,完全可以理解。
我们把这种态度称为“民族优越感”,即一种认为自己的文化、种 族和国家构成世界中心的想
法。个人往往将自己与所处的群体等同起来,因此任何批评的言论在他们看来 都是对个人
及其群体不尊敬的:如果你批评我的祖国,你就是在批评我;如果你批评我,你就是在批评我的祖国。抱着这种态度,人们往往把个人的怪癖归结为民族的特点。例如,倘若一个
美国人在国 外做出怪异的或有悖社会公德的事情,在美国国内的人们会认为这纯属个人行
为,但在国外却被视为一种 民族特性:他那样做并非因为他是乔·多克斯,而是因为他是个
美国人。遭受责难的不是他这个个体,而 是他的祖国。因此,我们最好把民族优越感看成
是民族群体的一个永恒的特性。即使一个国家的公民批评 了自己文化的某些方面,外国人
也只应当听着,而不应该参与批评。
6 你一旦意识到面临的 问题并非因为异域的敌意而是因为自己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缺
乏理解或者缺乏与对方沟通的方式, 你 同时就会意识到你本身能够了解他人的文化,并能够
掌握那些交流的方式。你越早做到这一点,文化冲击 就消失得越快。
7 接下来的问题是,你怎样做才能尽快克服文化冲击?答案是:了解所到之国的国民 。
但是,倘若不懂语言,你是无法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语言是用于交流的主要的符
号系 统。我们现在都知道,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容易,对成年人来说,尤为如此。无论教
语言的老师多么擅长 于减轻你学习语言的难度,单单学语言这项任务都足以让你焦虑不安、
饱受挫折。不过,你一旦能够和女 佣、邻居进行友好的交谈,能够单独出门购物,你就会
重获信心,充满力量,一个蕴含各种文化意义的新 世界就向你敞开了大门。
8 你开始发现人们做些什么、做事情的方式以及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人们 往往通过日
常的谈话内容和时间、金钱的分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你一旦了解了他们的兴趣和价值模式,就很容易和他们交谈,也容易让他们对你产生兴趣。
9 有时候,参加人们举办的各 种活动,不管是嘉年华会、宗教仪式还是经济活动,在活动
中仔细观察,和人们一起喜怒哀乐,这都有好 处。不过,你永远都不要忘记,你是一个外人,
人们也会把你当成一个外人对待。你应当把参与活动看成 角色扮演。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方
式很重要,但这并非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的文化。实际上,你已经具备 两种行为方式。


15

驾校新规定-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


家长会感言-开幕式主持词


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2014年浙江高考


新年诗歌-新年的祝福


鬼故事大全-入党介绍人发言稿


眼睛起针眼-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qq孤独签名-大学学生会竞选演讲稿


服从领导安排-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