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
八月十五作文-董事长助理职责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 )
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 )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
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
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
)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
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
),教学难点是( )。
二、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
课的教学重点,
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
):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
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
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
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
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
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
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
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
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
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
),让学生主动探
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
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
总结。
(一)
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
(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
,激发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探索新知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
)个教学环节:
(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
活动
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
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实践应用
(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
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
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
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 反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让学生自己说
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
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3
数据的分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5
a& k. K. % z+ O4 o# h;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章内容是八年级数学
最后一章,与八年数学下册前几章没什么
联系,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考查数据,分析数据,培
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能
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本节课是在已学的基础上
进行本章
的知识小结。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合作交流等能力,加强学
生对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材重
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
多彩的学习素材,所以我设计了5方面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本章
知识的探寻之路,随着问题的逐渐展开本
章的只是结果也就逐渐明朗,有利于学生归纳个
部分知识点,如此把教材内容还原成生动活泼的思维创造
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
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着阳光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探寻
中学到知识,做
学习的主人.' w R6 t'
3、学习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
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以及情感与态度
等方面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平均数、
方差的计算公式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能进行计算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
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步具有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和合
作学习能力。9
M$$ p. c+ `4 b! x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
与的意识;通过合
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6 {5 X+ x# Z5 m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归纳及其应用。 v
U) N0 ?; T- Z
难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O# ( h6 m;
`! H
5、突破难点策略: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助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究学习,组织好合作学习,并对合作
过程进行引
导,使学生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W. ^% n* z7 |5 n3 }& l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于阳光教学模式已基本掌握,他们能够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讲解
问题,并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答题质疑。并且学生多数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之中,愿
意走向讲台占领学习的主阵地; T; {2 q0 ~+ I q8 F
三、教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的
机会,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探索性学
习,唤起学生的创
新意识,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了阳光教学模式。6 d Z: Z*
R5 @# [7
m5 O+ Y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评价——实
践应用——反思归纳”的教
学途径,力求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
意识和合作
精神。
四、教学程序和设想
1、 课前提问,结合教师到班级听课
的实际事例,让学生调查教师听课的情况,一方面缓
解紧张气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激
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 设计预习题: 5个问题的设计正式这章知识的主脉,前面几个问
题呈现的是这章的各
部分知识点,以及用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这章的知识小结,也
就是
前几个问题的归纳,纵观俩个黑板的内容本章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 h9 ?8 x3 Q <
br>3、合作探究,交流创新。每组抽到问题之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有利
于开阔学
生的视野,形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合作,广泛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
学生合作精神。在书写答
案时,组长指导组员做出答案,组长不准代劳,组长可任选组员
和自己讲问题,也可以自己讲,但前提是
本组的成员人人都得有事干。- H$$ l3 v, F* V1 Z
4、引导评价,形成规律。
小组合作交流后,请各小组派代表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小组
的成员准备跳他们的毛病,为了鼓励学生积极
思考,这里设计了加分项目,通过师生、生
生的相互补充评价,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
维训练。 5、反思归纳,形
成结构。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对知识点进行小结,这样有
利于学生掌握本
章内容。
6、布置作业:结合能力培养中章末复习题进行课后补充练习。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
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7+ q5 k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
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九章第一节内容。它是在学
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等几何知识的
基础上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及其
性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
点。学习它不仅
是对已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又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
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H1 f! e! N- Q8 _
(1)知识目标7 j) G* z6 H( G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究平行
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
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
学
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3)情感目标; K0
E2 n9 p* T( g2 d
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
活。
3、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性
质的探究与应用;难点是: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
题来解决的
思想方法。
二、学情及教法分析
农村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主
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及
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我校课题“因材施教,当堂达
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辅
导—指导—讲评—归纳”有目的的辅助学生学习。
1、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模型,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
活动中发现平行四边
形的性质。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可
能性。,
2、注重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
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
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三、学法指导
1、观察猜想。以学
生的观察、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来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合作交
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
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
3、抽象概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概
括出平
行四边形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 t6 O; S& {6 J8 _
4、总结归纳。
通过例题探索、练习反馈、收获园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
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注
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1 q6 H6 D( J: R1 ?- ?
(一)温故思新,情境导入
首先
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然后课件显示章前图和一些图片。提出
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
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F& @: b) u& t5 a& f' S
这个问题是以农田鸟
瞰图作为本章的章前图,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
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
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举出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通过举例,
为学生提供参
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然后自学课本83页—84页例1上面的内容,教师出示问题:+ v; m6 g1 E7 y9
h1 O-
M& G8 P
1、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形的共同特征,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5 t q f3 r3 S; ~5
~*
b2
2、你会用符号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想一想用符号表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G)
y*
n7 v4 M
如图 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略)1 D8 K(
q w+ m
3、通过观察测量自做的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吗?
边:对边平行且相等6 b, {) c8 l7 l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X0 ?6
m% M8 M! o
4、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从实例
图片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
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自学加深理解,发现问题,提高自主
学习能力。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教师
巡视引导,帮助学生自学。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 Y( t# S' X( H&
q+ U! F9 X9 X e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寻找证
明的方法。当学生有疑
惑时,教师巡视辅导:我们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是什么?(利用三角形全
等来证
明)。而图中没有三角形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需构造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
角形问题来解决。学生完成证明,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相
等,邻角互补。并引导学生写出性质的几何语言。. Y$$ Q( M( R4 ]! }3 Y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
等。学生完成证明,
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和证明的必要性。对平行四边形性质
的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能力,突
出了教学的重点。
(四)小组展示,学以致用
1、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通过实物投影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
明过程。培养
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L1 `4 E- B0 l5 n- J
2、探究例1 :
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
边AB长为8米,其
他三条边各长多少?2 i& z$$ V' F5 Z
教师引导学生
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并重点强调解答中平行四边
形性质的几何表述。, |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
学在现
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9 ^; |8 ^9 T% {! E' X, E C
3、跟踪反馈:4 _2 Y! T' J! W7 @+ ], y4 }2 @
(1)在□ABCD中,AB=5,BC=3。求它的周长。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外角是38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为什么?
(3)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
,随意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
了一个四边形。线段AB和DC有什么关系?8
B7 z) ! B4 ]7 ~4 D
练习(2)(3)需说出理由,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
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 @6 | G w# 8 `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0 G7 i
2、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知
识进行梳理,这样有
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和小结的能力。+ Q& W7 x2
X' F
(六)达标检测:
1、选择题:, d; y, L& c, I
(1)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 )) e+ b w5 M. X&
c1 H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L2 `; O; _$$ u
z
(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边的差为2cm,则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长为( );
A、4cm,4cm,8cm,8cm B、5cm,5cm ,7cm,7cm: Y: S! F2
o8 [ H, `6 y% ]
C、5.5cm,5.5cm,6.5cm,6.5cm
D、3cm,3cm,9cm,9cm
(3)下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互补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对边相等% m0 Q' k) N& E;
{- }
2、填空题:5 h% o2 ! n1 X& [$$ J* x
(1)如图所示,DE∥AB, EF∥BC,DF∥AC, 图中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度数之和为200°,则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为
____
________%
3、解答题:- H$$ L1 `$$ p1 S) O4
S
如图,在□ABCD中,∠A+∠C=160°,求∠A、∠B,∠C,∠D的度数。6 I
X' T7 }!
r
(七)板书设计2 w6 C6 l$$ x4 A, e! o2
}) r
19.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例1 :(略)5 U
记作:□ABCD
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6
G* ]9 n$$ L7 w# h( n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本
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激发兴趣,积极投入,由易到难,突破难点,突出
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
知识,提高技能,这一主体思路下设计
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 )
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 )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
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
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
)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
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
),教学难点是( )。
二、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
课的教学重点,
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
):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
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
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
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
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
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
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
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
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
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
),让学生主动探
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
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
总结。
(一)
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
(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
,激发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探索新知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
)个教学环节:
(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
活动
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
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实践应用
(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
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
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
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 反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让学生自己说
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
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3
数据的分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5
a& k. K. % z+ O4 o# h;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章内容是八年级数学
最后一章,与八年数学下册前几章没什么
联系,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考查数据,分析数据,培
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能
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本节课是在已学的基础上
进行本章
的知识小结。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合作交流等能力,加强学
生对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材重
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
多彩的学习素材,所以我设计了5方面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本章
知识的探寻之路,随着问题的逐渐展开本
章的只是结果也就逐渐明朗,有利于学生归纳个
部分知识点,如此把教材内容还原成生动活泼的思维创造
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
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着阳光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探寻
中学到知识,做
学习的主人.' w R6 t'
3、学习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
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以及情感与态度
等方面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平均数、
方差的计算公式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能进行计算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
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步具有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和合
作学习能力。9
M$$ p. c+ `4 b! x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
与的意识;通过合
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6 {5 X+ x# Z5 m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归纳及其应用。 v
U) N0 ?; T- Z
难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O# ( h6 m;
`! H
5、突破难点策略: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助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究学习,组织好合作学习,并对合作
过程进行引
导,使学生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W. ^% n* z7 |5 n3 }& l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于阳光教学模式已基本掌握,他们能够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讲解
问题,并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答题质疑。并且学生多数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之中,愿
意走向讲台占领学习的主阵地; T; {2 q0 ~+ I q8 F
三、教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的
机会,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探索性学
习,唤起学生的创
新意识,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了阳光教学模式。6 d Z: Z*
R5 @# [7
m5 O+ Y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评价——实
践应用——反思归纳”的教
学途径,力求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
意识和合作
精神。
四、教学程序和设想
1、 课前提问,结合教师到班级听课
的实际事例,让学生调查教师听课的情况,一方面缓
解紧张气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激
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 设计预习题: 5个问题的设计正式这章知识的主脉,前面几个问
题呈现的是这章的各
部分知识点,以及用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这章的知识小结,也
就是
前几个问题的归纳,纵观俩个黑板的内容本章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 h9 ?8 x3 Q <
br>3、合作探究,交流创新。每组抽到问题之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有利
于开阔学
生的视野,形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合作,广泛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
学生合作精神。在书写答
案时,组长指导组员做出答案,组长不准代劳,组长可任选组员
和自己讲问题,也可以自己讲,但前提是
本组的成员人人都得有事干。- H$$ l3 v, F* V1 Z
4、引导评价,形成规律。
小组合作交流后,请各小组派代表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小组
的成员准备跳他们的毛病,为了鼓励学生积极
思考,这里设计了加分项目,通过师生、生
生的相互补充评价,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
维训练。 5、反思归纳,形
成结构。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对知识点进行小结,这样有
利于学生掌握本
章内容。
6、布置作业:结合能力培养中章末复习题进行课后补充练习。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
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7+ q5 k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
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九章第一节内容。它是在学
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等几何知识的
基础上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及其
性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
点。学习它不仅
是对已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又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
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H1 f! e! N- Q8 _
(1)知识目标7 j) G* z6 H( G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究平行
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
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
学
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3)情感目标; K0
E2 n9 p* T( g2 d
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
活。
3、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性
质的探究与应用;难点是: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
题来解决的
思想方法。
二、学情及教法分析
农村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主
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及
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我校课题“因材施教,当堂达
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辅
导—指导—讲评—归纳”有目的的辅助学生学习。
1、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模型,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
活动中发现平行四边
形的性质。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可
能性。,
2、注重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
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
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三、学法指导
1、观察猜想。以学
生的观察、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来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合作交
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
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
3、抽象概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概
括出平
行四边形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 t6 O; S& {6 J8 _
4、总结归纳。
通过例题探索、练习反馈、收获园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
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注
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1 q6 H6 D( J: R1 ?- ?
(一)温故思新,情境导入
首先
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然后课件显示章前图和一些图片。提出
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
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F& @: b) u& t5 a& f' S
这个问题是以农田鸟
瞰图作为本章的章前图,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
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
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举出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通过举例,
为学生提供参
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然后自学课本83页—84页例1上面的内容,教师出示问题:+ v; m6 g1 E7 y9
h1 O-
M& G8 P
1、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形的共同特征,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5 t q f3 r3 S; ~5
~*
b2
2、你会用符号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想一想用符号表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G)
y*
n7 v4 M
如图 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略)1 D8 K(
q w+ m
3、通过观察测量自做的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吗?
边:对边平行且相等6 b, {) c8 l7 l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X0 ?6
m% M8 M! o
4、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从实例
图片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
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自学加深理解,发现问题,提高自主
学习能力。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教师
巡视引导,帮助学生自学。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 Y( t# S' X( H&
q+ U! F9 X9 X e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寻找证
明的方法。当学生有疑
惑时,教师巡视辅导:我们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是什么?(利用三角形全
等来证
明)。而图中没有三角形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需构造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
角形问题来解决。学生完成证明,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相
等,邻角互补。并引导学生写出性质的几何语言。. Y$$ Q( M( R4 ]! }3 Y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
等。学生完成证明,
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和证明的必要性。对平行四边形性质
的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能力,突
出了教学的重点。
(四)小组展示,学以致用
1、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通过实物投影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
明过程。培养
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L1 `4 E- B0 l5 n- J
2、探究例1 :
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
边AB长为8米,其
他三条边各长多少?2 i& z$$ V' F5 Z
教师引导学生
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并重点强调解答中平行四边
形性质的几何表述。, |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
学在现
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9 ^; |8 ^9 T% {! E' X, E C
3、跟踪反馈:4 _2 Y! T' J! W7 @+ ], y4 }2 @
(1)在□ABCD中,AB=5,BC=3。求它的周长。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外角是38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为什么?
(3)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
,随意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
了一个四边形。线段AB和DC有什么关系?8
B7 z) ! B4 ]7 ~4 D
练习(2)(3)需说出理由,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
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 @6 | G w# 8 `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0 G7 i
2、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知
识进行梳理,这样有
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和小结的能力。+ Q& W7 x2
X' F
(六)达标检测:
1、选择题:, d; y, L& c, I
(1)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 )) e+ b w5 M. X&
c1 H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L2 `; O; _$$ u
z
(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边的差为2cm,则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长为( );
A、4cm,4cm,8cm,8cm B、5cm,5cm ,7cm,7cm: Y: S! F2
o8 [ H, `6 y% ]
C、5.5cm,5.5cm,6.5cm,6.5cm
D、3cm,3cm,9cm,9cm
(3)下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互补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对边相等% m0 Q' k) N& E;
{- }
2、填空题:5 h% o2 ! n1 X& [$$ J* x
(1)如图所示,DE∥AB, EF∥BC,DF∥AC, 图中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度数之和为200°,则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为
____
________%
3、解答题:- H$$ L1 `$$ p1 S) O4
S
如图,在□ABCD中,∠A+∠C=160°,求∠A、∠B,∠C,∠D的度数。6 I
X' T7 }!
r
(七)板书设计2 w6 C6 l$$ x4 A, e! o2
}) r
19.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例1 :(略)5 U
记作:□ABCD
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6
G* ]9 n$$ L7 w# h( n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本
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激发兴趣,积极投入,由易到难,突破难点,突出
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
知识,提高技能,这一主体思路下设计
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