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对称现象》
广交会邀请函-员工转正申请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对称现象》
【编辑寄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对称现象》,供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
大版)数学第六册第115页的《对称现
象》。
2、说教材编写意图
这节课内容主
要是结合生活情境和现实题材,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
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现象的事物,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现
象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轴对称图形做好准备。
3、说教学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
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
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
思想。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知道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讨论
、交流等活动认识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
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判断对称现象
。
情感目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
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4、说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难点:认识对称现象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特征,往往
是很
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
证——操作应用”
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学生
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是他们已有了一些生
活经验及初步认识的简单图形,如学生已经
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是学习对称图形的知识基础
。对称这一概念是学生第一次
接触,还有些陌生,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现象的事物学生也看见过
,对三年级学生
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好动心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证——操作应用”的教学流程。 <
br>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精心
设计各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电教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激
发学生探求新知欲
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等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针对新课程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
、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
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
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
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其次是要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初步感知。安排动手操作,验
证讨论,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
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
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和
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既有利
于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又
有利于学生对对称
图形的认识。
四、说教学程序
总体思路 :“努
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
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
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
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
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
路拟订为“初步感知——实践验证——操作应用”努力
构建操作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步感知
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大家要善于观察、发现,从中就能学到很多
知识,胡老师就从生活中学会了一个魔术,大家想不想看老
师表演一遍?(想)(魔术:印花)
老师把白纸贴在黑板上,用毛笔在纸上画一幅画,然后将纸对折,
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现
在会产生什么现象?(两边一样的画)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画,你发现了什么?(两边一样)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印花”魔
术的方式引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
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
的这种特殊现象,初步感知对称现象的基本
特征是“两边一样”。
二、探索新知。
1、看一看:
像这种沿着中间这条折痕对折后,两边一样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
们
随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大屏幕展示常见的对称现象,学生欣赏。)
像我刚才所
看到的这些两边一样的现象,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对称现象。(揭示课题:
对称现象)
本
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大量的现实生活的对称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存在
许多这种对称现
象,通过学生的“看”,引出对称现象的“两边一样”同时揭示新课。
2、折一折:
请同学
观察老师给带来的两只蝴蝶图片(一只对称的,一只是残缺的),它们是不是对称图片
呢?(一只是,一
只不是)为什么?(有一只是两边一样,有一只两边不一样)
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蝴蝶左右两边是不是一样呢?(沿着中间这条线对折,看能不能重合)
请同学先说一说沿哪条线分开,蝴蝶两边一样,然后请同学上台动手折一折。
我们通过对折,
看两边能不能重合,能重合的就说明两边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一
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提问:请同学看一看这两只蝴蝶,你更喜欢哪一只?(对称的哪只)为什么?(因为它对称的)为
什
么喜欢对称的?(因为对称的很美)
(板书:美)
我们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很美,同学们一定要爱护它们,不要随意破坏我们美丽的大自
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为了验证学生的观察是否正确,学生刚才通过“看一看”看出对称现象是
两
边一样,通过两只蝴蝶进行对比来看,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折,看是否能够重合,从而验证
学生的观察出“
两边一样”的正确性。同时通过两只蝴蝶的对比,引出对称美,并对学生进行
情感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
大自然。
3、判一判。
师:我们学过很多的平面图形,请同学来判断一下哪些平面图形是对
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
图形?(出示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等)
请同学上台折一折,看两边是不是一样,能不能重合?
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是对称的。
(教师将对称的图形纸贴在黑板上)
本环节在学生认识了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后,让学生应用对称现象的特征检查我们生活中的
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是否是对称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
同学们知道了怎样来判断对称现象,下面请同学来找一找我们校园里的对称现象。
(1)出示校园操场图
学生观察,并从中找出对称现象,并说一说沿哪条线分开两边一样。
(2)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或物体都是对称的,你能找一找吗?请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
(学生讨论,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再请学生说一说。)
(教室两边的窗户、坐的凳子、黑板、人的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伸出的双手等)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它们是对称的吗?你能用我们的手做出一些对称的动作吗?
(学生比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如:学小兔、举双手、做有趣的舞蹈动作等。)
师:同学们,对
称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对称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我
们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
对称现象?(对称很美)
本环节是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大量
存在对称现象,
并让学生体会到因为对称美,所以生活中才会有这么多的对称现象。
5、做一做。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都是那么美丽,我们要学会利用对称,美化
我们的生活。
下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来动手制作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呢。
(1)画
先将纸对折,将一张复写纸夹于中间,任意在纸上画一幅画,请学生猜想打开后会产生什么
现象?(两幅
一样的画)
请几名学生上台动手画一画。
(2)剪
先将纸对折,先用笔画一些简
易图形,然后沿边线剪开,得到一些对称图形。(如衣服、花
瓶等)
请学生上台剪一剪。
(3)折
学生拿出老师先发的纸,自己动脑折出一些美丽的对称物体来。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做出评价。 本环节设计了“画”、“剪”、“折”三种简
单的制作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并让学生
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同时又应用于生活。
五、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同学们开
动脑筋,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对称物体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我知道了什么是对称,我认识了生活中许多的对称现象)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不
但感受到了对称美,而且还能创造对称美。其实呀,数学
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注意去观察、发现
,从中就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
2、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
回到课前引入的话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注意去观察、发现,从中就能学到
很多
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
生
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为了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我将板书设计如
下:
对称现象
印花
印花
两边一样——美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本课的
知识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对称现象的特征是两边一样,更着重体
现出对称的美。
七、全课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扎根与生活,又运用与生
活。教学中注重学
生在课堂上亲手实践,亲自体验,主动探索,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体现了层次性
,知
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对称现象》
【编辑寄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对称现象》,供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
大版)数学第六册第115页的《对称现
象》。
2、说教材编写意图
这节课内容主
要是结合生活情境和现实题材,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
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现象的事物,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现
象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轴对称图形做好准备。
3、说教学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
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
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
思想。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知道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讨论
、交流等活动认识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
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判断对称现象
。
情感目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
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4、说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难点:认识对称现象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特征,往往
是很
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
证——操作应用”
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学生
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是他们已有了一些生
活经验及初步认识的简单图形,如学生已经
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是学习对称图形的知识基础
。对称这一概念是学生第一次
接触,还有些陌生,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现象的事物学生也看见过
,对三年级学生
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好动心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证——操作应用”的教学流程。 <
br>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精心
设计各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电教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激
发学生探求新知欲
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等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针对新课程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
、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
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
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
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其次是要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初步感知。安排动手操作,验
证讨论,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
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
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和
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既有利
于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又
有利于学生对对称
图形的认识。
四、说教学程序
总体思路 :“努
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
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
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
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
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
路拟订为“初步感知——实践验证——操作应用”努力
构建操作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步感知
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大家要善于观察、发现,从中就能学到很多
知识,胡老师就从生活中学会了一个魔术,大家想不想看老
师表演一遍?(想)(魔术:印花)
老师把白纸贴在黑板上,用毛笔在纸上画一幅画,然后将纸对折,
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现
在会产生什么现象?(两边一样的画)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画,你发现了什么?(两边一样)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印花”魔
术的方式引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
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
的这种特殊现象,初步感知对称现象的基本
特征是“两边一样”。
二、探索新知。
1、看一看:
像这种沿着中间这条折痕对折后,两边一样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
们
随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大屏幕展示常见的对称现象,学生欣赏。)
像我刚才所
看到的这些两边一样的现象,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对称现象。(揭示课题:
对称现象)
本
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大量的现实生活的对称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存在
许多这种对称现
象,通过学生的“看”,引出对称现象的“两边一样”同时揭示新课。
2、折一折:
请同学
观察老师给带来的两只蝴蝶图片(一只对称的,一只是残缺的),它们是不是对称图片
呢?(一只是,一
只不是)为什么?(有一只是两边一样,有一只两边不一样)
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蝴蝶左右两边是不是一样呢?(沿着中间这条线对折,看能不能重合)
请同学先说一说沿哪条线分开,蝴蝶两边一样,然后请同学上台动手折一折。
我们通过对折,
看两边能不能重合,能重合的就说明两边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一
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提问:请同学看一看这两只蝴蝶,你更喜欢哪一只?(对称的哪只)为什么?(因为它对称的)为
什
么喜欢对称的?(因为对称的很美)
(板书:美)
我们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很美,同学们一定要爱护它们,不要随意破坏我们美丽的大自
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为了验证学生的观察是否正确,学生刚才通过“看一看”看出对称现象是
两
边一样,通过两只蝴蝶进行对比来看,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折,看是否能够重合,从而验证
学生的观察出“
两边一样”的正确性。同时通过两只蝴蝶的对比,引出对称美,并对学生进行
情感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
大自然。
3、判一判。
师:我们学过很多的平面图形,请同学来判断一下哪些平面图形是对
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
图形?(出示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等)
请同学上台折一折,看两边是不是一样,能不能重合?
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是对称的。
(教师将对称的图形纸贴在黑板上)
本环节在学生认识了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后,让学生应用对称现象的特征检查我们生活中的
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是否是对称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
同学们知道了怎样来判断对称现象,下面请同学来找一找我们校园里的对称现象。
(1)出示校园操场图
学生观察,并从中找出对称现象,并说一说沿哪条线分开两边一样。
(2)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或物体都是对称的,你能找一找吗?请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
(学生讨论,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再请学生说一说。)
(教室两边的窗户、坐的凳子、黑板、人的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伸出的双手等)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它们是对称的吗?你能用我们的手做出一些对称的动作吗?
(学生比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如:学小兔、举双手、做有趣的舞蹈动作等。)
师:同学们,对
称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对称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我
们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
对称现象?(对称很美)
本环节是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大量
存在对称现象,
并让学生体会到因为对称美,所以生活中才会有这么多的对称现象。
5、做一做。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都是那么美丽,我们要学会利用对称,美化
我们的生活。
下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来动手制作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呢。
(1)画
先将纸对折,将一张复写纸夹于中间,任意在纸上画一幅画,请学生猜想打开后会产生什么
现象?(两幅
一样的画)
请几名学生上台动手画一画。
(2)剪
先将纸对折,先用笔画一些简
易图形,然后沿边线剪开,得到一些对称图形。(如衣服、花
瓶等)
请学生上台剪一剪。
(3)折
学生拿出老师先发的纸,自己动脑折出一些美丽的对称物体来。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做出评价。 本环节设计了“画”、“剪”、“折”三种简
单的制作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并让学生
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同时又应用于生活。
五、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同学们开
动脑筋,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对称物体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我知道了什么是对称,我认识了生活中许多的对称现象)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不
但感受到了对称美,而且还能创造对称美。其实呀,数学
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注意去观察、发现
,从中就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
2、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
回到课前引入的话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注意去观察、发现,从中就能学到
很多
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
生
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为了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我将板书设计如
下:
对称现象
印花
印花
两边一样——美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本课的
知识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对称现象的特征是两边一样,更着重体
现出对称的美。
七、全课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扎根与生活,又运用与生
活。教学中注重学
生在课堂上亲手实践,亲自体验,主动探索,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体现了层次性
,知
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