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
魔方口诀和公式-西安科技大学分数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
设计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一个重要
内容。该教学内
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
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
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
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
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
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
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
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
成指定分母(或分子)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
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
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
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
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此,我打算通
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2.画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想--12、2
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你还能说出和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4.问—从 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5.用--
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
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
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
问题,积极探问题,培养学生概括
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
br>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这一环节计划用8分钟。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
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
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
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
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
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
用彩笔在等分后的
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问学生:你能把
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
新知
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
活课堂气氛,营造
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这一环节计划用18分钟。
我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
分子和分母同
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
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
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这一环节计划用12分钟。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四、说板书设计
我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
点: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
来导
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
让阿凡提给三个
儿子分田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
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
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
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
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
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
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为此,
在观察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
,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
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
基本性质。另外,在故事导入时,我也充分让学
生进行讨论,看看三个儿子有没有吃亏。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
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
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
面。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精心设计
练习题。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
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
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
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
生学习的
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
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
想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
设计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一个重要
内容。该
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
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
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
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
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
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
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
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
成指定分母(或
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
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
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
究的学习态度
。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
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此,我打算通
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2.画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想--12、2
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你还能说出和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4.问—从 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5.用--
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
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
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
问题,积极探问题,培养学生概括
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
br>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这一环节计划用8分钟。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
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
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
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
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
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
用彩笔在等分后的
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问学生:你能把
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
新知
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
活课堂气氛,营造
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这一环节计划用18分钟。
我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
分子和分母同
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
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
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这一环节计划用12分钟。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四、说板书设计
我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
点: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
来导
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
让阿凡提给三个
儿子分田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
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
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
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
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
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
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为此,
在观察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
,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
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
基本性质。另外,在故事导入时,我也充分让学
生进行讨论,看看三个儿子有没有吃亏。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
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
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
面。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精心设计
练习题。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
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
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
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
生学习的
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
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
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