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教学在反思中进步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班长工作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
让英语教学在反思中进步
作者:樊久玲
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30期
摘要长期以来,英语教育工作者们都很注重课前备课。事实上,课后反思也同样重要。通过
反思,教师可
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教学取得进步。本文以英语
教学为例,着重讨论
了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两个问题,期望能引起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把每一节课
都上得很完美是每一位教师一直在追求的梦想,因为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
称为艺术,而艺术本身是不
完美的。但是它美在于不断地追求以及在不断改进中进步,不断接近
完美。改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反思
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是不相同的
,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
重复的。所以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前备课。同样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所处的具体情
况和经历的过程
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所以大多数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就不再想
了。作
为一种有效的提高和改进教学的方法,课后反思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要讨论:反思什么和怎么反思。
1 反思什么
首先,问一下我们自己:我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同样也是教学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说我们在教学方法上
“几十年如一日”那可真不是表扬,而是
批评了。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同样如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试想一下,如果几年
前教师给学生举例说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那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再这样说那就错了。由此可见,即使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也会落伍。所以,有必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其次,问自己: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了吗?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教学方法的一
部分。事实上不是的。我举一个例子可能会帮助说明这一
问题。比如说要学习虚拟语气这一语法,我可选
择的教学方法有这么三种:(1)讲解法,边讲边举
例。这也是大家常用的方法。(2)让学生自己看书
,因为书上印的很清楚。(3)可以通过读含有这
一语法结构的文章,让学生在文章中去体会,去理解。
当然,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结合起来效果是
最好的。所以,这三种方法都属于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把
想学这一语法的人教会。可是如果一
个人对这一语法不感兴趣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绕口令: How
much wood would a woodchuck
龙源期刊网 http:
让英语教学在反思中进步
作者:樊久玲
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30期
摘要长期以来,英语教育
工作者们都很注重课前备课。事实上,课后反思也同样重要。通过
反思,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
补充,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教学取得进步。本文以英语
教学为例,着重讨论了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两
个问题,期望能引起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把每一节课都上得很完美是每一位教师一直在追求的梦想,因为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
人
称为艺术,而艺术本身是不完美的。但是它美在于不断地追求以及在不断改进中进步,不断接近
完美。改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反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所处
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
重复的。所以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前备课
。同样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
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所以大多数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就不再想了。作
为一种有效的提高和改进教学的方法,课后反思对于教育的
重要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简要讨论:反思什么和怎么反思。
1
反思什么
首先,问一下我们自己:我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教学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说我们在教学方法上
“几十年如一
日”那可真不是表扬,而是批评了。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同样如
逆水行舟,不进
则退。试想一下,如果几年前教师给学生举例说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那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再这样说那就错了。由此可见,即使
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也会落伍。所以,有必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其次,问自己: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了吗?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教学方法的一
部分。事实上不是的。我举一个例子可能会帮助说明这一
问题。比如说要学习虚拟语气这一语法,我可选
择的教学方法有这么三种:(1)讲解法,边讲边举
例。这也是大家常用的方法。(2)让学生自己看书
,因为书上印的很清楚。(3)可以通过读含有这
一语法结构的文章,让学生在文章中去体会,去理解。
当然,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结合起来效果是
最好的。所以,这三种方法都属于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把
想学这一语法的人教会。可是如果一
个人对这一语法不感兴趣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绕口令: How
much wood would a woodch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