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培训课件

别妄想泡我
552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6: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湖南矮寨-客人来了



作者 :
汤庆伟


1.什么是h指数?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 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
绩效”。虽然笔者看来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指数 的含义描
述值得讨论,但h指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
期刊、研究团队 、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不
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指数进行介绍,其它 对象的h指数可以此
类推。



h指数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 :“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
次”。不少学者认为h指数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有趣的是 ,
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h指数与原有的
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 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
系。



h指数主 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
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 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
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指数。h
指数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
者。h指数面前,你可以有一些 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


都怀才不遇。



H - 指数
2005年9月,PNAS发表了一篇来自加州大学J.E. Hir sch的文章,引入
一个新参数来评价科学家的影响力,这个参数是“h-指数”(h-index)。

在这里可以看到全文。简单的算法是把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发表的文章列
出来 ,然后标明每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再按照被引用次数从高到低排队,当被
引用次数大于或等于文章总数 的时候,这篇文章在这个总序列里的序号就是这个
科学家的h-指数。

举 个例子,如果一位科学家发表了20篇文章,被引用次数多少不等,从
多到少排队,到第10篇文章的时 候,被引用次数正好也是10次,那么这个科学
家的h-指数就是10。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如果按照发表的文章总数量来评价科学家的影响
力,只能说明“产量”,无法判断 “质量”,如果按照总引用次数评价,可能因
为几篇高引用文章而掩盖了总体的质量。这个h-指数,表 明科学家发表文章不
仅要注重数量,也一定要重视质量。

作者在计算了2 005年度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35位科学家的h-指
数后发现,最高的是135,最低的是18, 中位数是57。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h
-指数都大于100。

这个h-指 数概念发表以后,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人建议,在大学里拿
助理教授的人,h-指数不能低于8,教授则 不能低于12,进入科学院当院士不
能低于45等等。

在考虑中国科学家 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国内的索引机构可以计算一下中国科学家的h-指 数,当出现很多个100以上的
人的时候,诺贝尔科学奖就快要光临中国科学家了。
2. 如何计算h指数?



科学家h指数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 段(也可是全部)
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
论文的 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


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 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
它的被引次数。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 个例子,你就
明白了。首先将某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
后计算过程 如表1所示。



表1 某学者的h指数计算过程
序号

论文

论文被引判定

频次

1

2

3

4

5

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A

引用次数第2的论文B

引用次数第3的论文C

引用次数第4的论文D

引用次数第5的论文E

18

8

8

6

5

1<18

2<8

3<8

4<6

5=5,h指数
为5

6

7

引用次数第6的论文F

引用次数第7的论文G

4

4



6>4

7>4










外文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
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 SCD
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
很大,建 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以后再
详述。

0

2

浏览数365



作者 :
汤庆伟


1.什么是h指数?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
绩效 ”。虽然笔者看来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指数的含义描
述值得讨论,但h指数在短短几年 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
期刊、研究团队、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 不
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指数进行介绍,其它对象的h指数可以此
类推。



h指数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
次” 。不少学者认为h指数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有趣的是,
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 者数学推导得出:h指数与原有的
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
系。



h指数主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 发表了多少有
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
注和交流, 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指数。h
指数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 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
者。h指数面前,你可以有一些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


都怀才不遇。



H - 指数
2005年9月,PNAS发表了一篇来自加州大学J.E. Hirsch的文章,引入
一个新参数来 评价科学家的影响力,这个参数是“h-指数”(h-index)。

在这里可以 看到全文。简单的算法是把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发表的文章列
出来,然后标明每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再按 照被引用次数从高到低排队,当被
引用次数大于或等于文章总数的时候,这篇文章在这个总序列里的序号 就是这个
科学家的h-指数。

举个例子,如果一位科学家发表了20篇文 章,被引用次数多少不等,从
多到少排队,到第10篇文章的时候,被引用次数正好也是10次,那么这 个科学
家的h-指数就是10。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如果按照发表的文 章总数量来评价科学家的影响
力,只能说明“产量”,无法判断“质量”,如果按照总引用次数评价,可 能因
为几篇高引用文章而掩盖了总体的质量。这个h-指数,表明科学家发表文章不
仅要注重数 量,也一定要重视质量。

作者在计算了2005年度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35 位科学家的h-指
数后发现,最高的是135,最低的是18,中位数是57。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h< br>-指数都大于100。

这个h-指数概念发表以后,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人 建议,在大学里拿
助理教授的人,h-指数不能低于8,教授则不能低于12,进入科学院当院士不能低于45等等。

在考虑中国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的时候,这就是一个 具体的数字,
国内的索引机构可以计算一下中国科学家的h-指数,当出现很多个100以上的
人的时候,诺贝尔科学奖就快要光临中国科学家了。
2. 如何计算h指数?



科学家h指数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
的论文,按被 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
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 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


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 号大于
它的被引次数。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个例子,你就
明白了。首先将某 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
后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某学者的h指数计算过程
序号

论文

论文被引判定

频次

1

2

3

4

5

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A

引用次数第2的论文B

引用次数第3的论文C

引用次数第4的论文D

引用次数第5的论文E

18

8

8

6

5

1<18

2<8

3<8

4<6

5=5,h指数
为5

6

7

引用次数第6的论文F

引用次数第7的论文G

4

4



6>4

7>4










外文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
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 SCD
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
很大,建 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以后再
详述。

0

2

浏览数365

四大名著歇后语-碧瑶坐


物业网-护照号码


武大自主招生-劳务合同样本


熊猫百货商店-湖北高校排名


有关感恩老师的作文-湖南邮政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甘孜州人事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湖南二本院校排名-年终考核评语